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中國民間故事多篇彙總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55W

中國民間故事多篇彙總新版多篇

中國民間故事 篇一

明朝嘉靖皇帝時期,吏治腐敗,社會風氣很不好。達官貴人經過各個縣城的時候,縣令必須好酒好肉地招待他們,還必須送上厚禮,禮貼上寫着:白米多少石、黃米多少石。這白米、黃米其實指的就是白銀多少兩、黃金多少兩。最後發展到連一些高官的公子經過縣上也要隆重接待的地步,許多縣令苦不堪言。

這時,海瑞是淳安縣的縣令。一天,總督胡宗憲的兒子來到這裏,驛站官員不知道他是誰,沒有按照高規格接待,胡公子特別生氣,就命令手下把驛站官員吊在樹上,用皮鞭犭艮犭艮地抽打。海瑞聽説後,馬上趕到了現場。他看到這種無法無天的情景,非常氣憤地大叫一聲:“住手!“立刻讓人給驛站官員鬆綁。

胡公子一見半路上殺出個程咬金,氣憤不已,揮動着馬鞭,神氣十足地説:“你敢惹大爺,知道我是誰嗎?”

海瑞義正詞嚴地説:“不管你是誰,在我管轄的範圍內,絕對不允許胡作非為!”

胡公子的手下嚇唬海瑞説:“説出我家老爺的名字嚇死你!我家公子的父親就是總督!”

海瑞冷笑一聲:“哼,胡大人來這裏巡查的時候,還命令一定不許鋪張浪費。像你們這樣胡作非為,絕對是假冒的!”於是,他命令手下將胡公子抓了起來,驅逐出境,並沒收了所有他勒索的財物。

事後,海瑞給胡總督寫了一封信説:“有人自稱是您的公子,沿途欺負民眾,我想,您不會有這樣的兒子,於是就將他驅逐出境了。”

胡宗憲是一個正直的人,他一點也沒怪罪海瑞,還誇獎他做得對。

中國民間故事 篇二

“芝麻開門!芝麻開門!”機智聰明的阿里巴巴用這樣的咒語打開了寶庫的大門,發現了金光燦燦的一堆堆寶藏。

這不僅僅是童話故事,2003年的一天,重慶合川就有人用一根撐船的蒿杆敲開了嘉陵江底寶藏的大門。

説起那天的事情,合川市文管所所長劉智至今還有些激動:“當時我們接到電話,説有一條過江的船蒿杆落到江裏,船工下去打撈,發現有好多銅錢。航運部門的打撈隊來幫助打撈時,天啦,沒料到竟有這麼多的古錢!船已經完全腐爛了,但它裝載的銅錢卻完好保留着,鋪滿了那一段的嘉陵江底。有山樣堆積的,有大竹簍裝着的,有散落在巖石縫隙裏的,我們好像看到了阿里巴巴的寶藏!”

沉船裝載的古錢重達5噸之多,這是迄今我國一次性發現最多的古錢,按沉船的年代來看屬於宋朝時期,但令人意外的是這些古錢幣並非僅僅屬於宋代,從漢初的“半兩”到西夏的“皇建元寶”,歷朝歷代的銅錢,都混雜其間,時間跨度達1400多年。這是一艘什麼船?從哪裏來?要開往何處?更令人不解的是為什麼宋代的船運載了年代跨度如此之大的錢幣?

有人推測這是民間某位富商運錢幣的私船。但宋代是一個商業迅速發展的年代,被視為現代匯兑制起源的“飛錢”,從唐朝後期開始於民間,在宋代有了很大發展。商人為避免長途販運大量銅錢的麻煩,可以將錢存入一個地方的“櫃坊”,再從另一處的“櫃坊”憑票據支取現錢。儘管這樣的方式並沒有廣泛普及於全國,但在北宋就已發明的紙幣——“川交”,在南宋的四川地區早已廣泛使用。因此,殷實人家和經營大宗買賣的商人大致也無須長途轉運大量的銅錢。

查閲了大量的歷史資料後,我們發現要揭開這個謎團的思路,也許應當考慮宋代的商業與貨幣制度的發展。宋代是歷史上有名的“宂兵弱國”時代。最多時,北宋全國養兵總數達到125萬人。長年與遼、金、夏等國的戰爭,也使軍費開支成為巨大的財政缺口。龐大的養兵和養官開支,直接刺激了貨幣鑄造量的膨脹。宋朝的年財政收入,最高時曾達到1。6億貫。即使是失去了半壁江山的南宋,年財政收入也高達1億貫。這意味着什麼呢?意味着需要大量的銅,用於鑄造貨幣。為了彌補巨大的貨幣缺口,朝廷採取的一個辦法就是,在收税的時候回收以前的舊錢熔化後鑄成新錢。

那麼,這艘嘉陵江沉船裏裝載的漢初以來歷代舊錢,在這條線索上似乎得到了合理解釋。

中國民間故事 篇三

巴拉根倉的故事(蒙古族)

巧鬥岳父

從前,有個人,他的名字叫巴拉根倉巴拉根倉:是聰明的意思。。

他很聰明伶俐,家裏卻很窮。父母親早就去世了,家裏只剩下他和老婆兩個人過日子。巴拉根倉的岳父是個有錢有勢的大財主,巴拉根倉沒有辦法生活,就投到岳父家裏當了長工。他岳父卻把他看成眼中釘,一心想要害死他這個窮骨頭。

一天,巴拉根倉的老婆病了。巴拉根倉求他岳父接濟些錢。他的岳父,不但什麼也不給他,反而破口大罵起來,並且叫人毒打巴拉根倉一百馬棒,結果把個巴拉根倉打得坐也坐不住,站也站不穩了。

巴拉根倉為了要出這口氣,就想了一個辦法。

冬天,一個特別冷的日子,巴拉根倉只穿着一件單衣,頭上戴上一頂紅帽子,去探望他的岳父。

一路上,他跑得渾身是汗,快到岳父家的門前,他又在帽子裏頭放了一塊冰。到岳父屋裏時,頭上的冰都化了,順着臉淌水。巴拉根倉的岳父一看他這怪樣,便問道:

“你怎麼這樣出汗呢?”

“因為我頭上戴了紅寶帽。這頂寶帽,夏天發涼 ,冬天發暖,戴他的人還 能長生不老!”

岳父一聽,心想借着這個機會凍死他,便喊道:

“你這個搗蛋鬼,把你關到最冷的地方,我看你的寶帽還 靈不靈!”説着便把巴拉根倉連打帶推地關到冷碾房裏去了。

夜 靜更深,人們都睡下了的時候,巴拉根倉悄悄地推開了碾子,一氣推到天亮,他累得渾身都是汗,便倒在碾盤上假裝睡了。

早晨,岳父收拾凍僵的死屍來了。一瞧,他不但沒死,滿身都是汗。巴拉根倉的岳父,驚奇地伸出了一寸長的大舌頭。之後,眉飛色舞地叫喚道:

“巴拉根倉!這真是寶衣寶帽啊!你送給我吧!我給你九九八十一件酬謝的禮物大財主和官銜最高的人賞賜貴重東西,分為九九八十一件,意思是最高的禮品。;把這些東西給了你,還 算你白送給我的。”

巴拉根倉也很正經地回答:“多謝大人,大人不賞東西,女婿也情願贈送。”於是便領了很多禮物回家去了。

在一個同樣的冷天裏,巴拉根倉的岳父為了顯示一下自己新得的寶物,便把棉衣全脱掉了,穿上寶衣,戴上寶帽,探望他的親戚去。道上正碰上了下雪又颳風,冷冰冰的雪,吹打在身上,寶帽、寶衣哪能頂事!巴拉根倉的岳父凍得頭青臉腫的勉強地跑回來了。

被騙的岳父,口裏不住地罵着,拿上一把殺人的刀,去找巴拉根倉。

這時巴拉根倉和他的老婆早就又想好了對付他的辦法:巴拉根倉讓他老婆在炕上裝死,身上蓋了幾層被子,臉上抹了黃蠟油,蓋上了漂白布。

巴拉根倉的岳父還 沒有來到的時候,遠遠地就聽見巴拉根倉大聲地哭。剛一進門,巴拉根倉便對他説:

“你的姑娘死了!”

岳父一看姑娘真的死了,一肚子的氣也沒好發作,裝着也哭了幾聲。巴拉根倉説:

“岳父您不要哭了!我還 有辦法能給治活!”

岳父聽完,,就問他怎麼能治活?巴拉根倉從北牆上拿下來一根紅色的棍子——在被子上一口氣打了三下,巴拉根倉的老婆“哎喲”一聲就爬起來了。

岳父一看,又是眉開顏笑地問起這棍子的好處。巴拉根倉説:

“這叫拔魂棍,能讓死的人復活。”

岳父聽了覺得這根棍子還 不壞,便又滿面笑容地説:

“巴拉根倉!你把這個撥魂棍送給我吧,我給你九九八十一件酬謝的禮物;送給你這些東西,還 算你白送給我的!”

巴拉根倉就同上次一樣的回答他,又領了好多的禮物。

巴拉根倉的岳父拿着撥魂棍回到家裏去,狠命的把全家人和傭工們都打死了,準備來年開春再打活,這樣省糧又省布。

到了春天,他就用撥魂棍來打死屍,打三下不活,再打三下,越打越發軟,越軟越淌血,死屍也不見活。

這一次,可把岳父氣瘋了,來到巴拉根倉的家裏,就把巴拉根倉綁起來裝到麻袋裏,準備把他扔到河裏去。

巴拉根倉的岳父背到中途又渴又累,路途又很遠。於是,便把巴拉根倉掛在樹上,回家去喝水。

他走後,順路又來了一個騎着駿馬的地主,趕着一羣綿羊到集上去。巴拉根倉在麻袋裏看得清楚,這個地主是個禿頭。於是他便在麻袋裏唱起來了:

“這是個寶袋呀,專治禿腦瓜兒,誰想要治啊,趕緊上袋裏來。”

禿頭地主一聽真是樂極了。他過去曾經花過多少錢,找過多少門道,可是也沒有治好。這一次,他暗自叨咕:

“人走運,金銀來。”他真是沒有想到遇上這麼個便宜的好買賣,嘻嘻地走到寶袋跟前,説道:

“來吧!我進去治一治。”説着他從袋裏把巴拉根倉放了出來,巴拉根倉把禿頭地主裝在袋裏,原樣不變地把它掛在樹上,説:

“你悶上半天就好了,我去替你看羊!”巴拉根倉便騎上禿頭地主的馬,趕着他的羊回家去了。

巴拉根倉的岳父喝夠了水,大吵大嚷地走回來,又揹着麻袋往河邊走。禿頭地主在麻袋裏面,喊道:

“你揹我上哪兒去?”

岳父恨透了巴拉根倉,不管裏邊説什麼也不理,背到河邊用盡全身力量,把裝人的口袋扔到河裏去了。

巴拉根倉的岳父以為這算是報了仇,回頭要去接姑娘。當他來到巴拉根倉的家裏一看,房前拴着一匹好走馬,周圍還 有好多綿羊。

奇怪啊!哪兒來的這些羊?走到屋裏,巴拉根倉和他的老婆正在高高興興地説話,岳父一看奇怪地問道:

“你怎麼回來的?”

“嗨!我得謝謝你老人家!”説着,巴拉根倉跑到地下叩了兩個頭,接着説:“你把我扔到河裏,我到了龍王那裏,他老人家正在行善,凡是碰上的都分給一批財產!”

巴拉根倉的岳父聽了,又思量了一下;這倒不錯,遊一下水晶宮,還 得一大批財產。於是便問:

“巴拉根倉!你領我去一次怎麼樣?得的財產咱們對分。”

“行,行,這太好了。得財都歸你老,我不要,女婿情願領您去!”巴拉根倉説,“我拿着旗子先下去,龍王爺讓我們進去時,我一搖旗子你就跳下去。”

“好吧!”岳父高興地答應着。

巴拉根倉把岳父領到河邊跳到水最深的地方,搖開旗子。巴拉根倉的岳父滿心喜悦地直奔那裏,水泡一翻,就淹死在水裏了。巴拉根倉水性很好,早就鑽出水來,奔回家去。

寶驢

寶爾勒代白音自從“金貂尾巴”之事被騙以後,連氣帶病,整整躺了一個月。一想起這事就恨得渾身打哆嗦,暗自咬牙説:“你好狠哪,巴拉根倉。我要不把你治死,算我寶爾勒代白活一場!”他雖然發這麼大狠,可是他又知道巴拉根倉厲害,先來硬的不行,就想了個辦法:假裝和好,請他吃飯,酒醉後悄悄把他弄死。

第二天,寶爾勒代派管家拿着大紅帖子去請巴拉根倉。

“巴拉根倉巴格希巴格希:對先生或有文化的長輩的尊稱。在家吧?”

“在家。”巴拉根倉見是管家,驚訝地説:“噯呀,有什麼大事,煩勞管家親自上門吩咐呀?”

“老白音想請你吃飯,怕你不肯賞光,就讓我親自來了。”管家説着,把請帖遞上。

“不敢,不敢。我正要登門向寶爾勒代白音去請安哩!”

巴拉根倉騎上那頭早已打扮好的瘦驢,跟管家來到白音家裏。寶爾勒代迎出門去,親熱地説:“老朋友啊,我算服你了!上次那匹馬算白送給你,咱們和好吧。”

“什麼?”巴拉根倉哪兒能吃這一套,生氣地説:“你搶了我的金貂,獨吞了一千兩銀子,我還 正要找你算賬哩!要不是怕王爺生氣治我的罪,早告你去了。”

“算啦,”老傢伙心裏恨得咬牙,表面仍做笑臉説:“不提過去的事了,這叫‘不打不相識’啊。管家,快擺酒,今兒非喝個大醉不可。”

寶爾勒代把巴拉根倉讓到上座,巴拉根倉對滿桌酒肉正眼都不瞅,滿腹心事地一個勁兒往窗外看。寶爾勒代存心灌醉巴拉根倉,好害死他,一見他飯不動筷,酒不沾脣,對自己的殷勤招待冷冷淡淡,真是又急又氣。看看窗外,除了巴拉根倉那頭瘦驢外,什麼都沒有。忍不住問道:“老弟,酒不喝,飯不吃,直個勁兒看什麼呀?是瞧不起我寶爾勒代嗎?”

巴拉根倉擺擺手説:“等一等,等一等。”又過了一會兒,突然大聲喊起來:“我的驢要拉糞了!”喊着就跑了出去。

寶爾勒代嚇了一跳,莫名其妙地也跟了出去。見巴拉根倉跑到驢子跟前,從糞裏一下揀出個金元寶。他直蹬着大眼,驚得半天説不出話。

“老朋友,明白了吧?”巴拉根倉湊到寶爾勒代耳邊,悄聲説,“不是知己,我怎能把這個祕密告訴你。這是一頭寶驢,每天拉一個銀元寶;如喂好草好料,還 能得到金元寶。今天因為到你這兒來做客,好草好料餵了它一頓,你看,”把金元寶在寶爾勒代眼前一晃,“沉甸甸的!唉,我要有你家那樣多草料,該多好。”

“老弟,這是真的嗎?”寶爾勒代問。

“這不是你親眼看見的嗎?……好,好,不説這個了,還 是喝酒去。”巴拉根倉拉着老傢伙就走。

“哎,老弟。”要是好草好料喂着,真是每天能得一塊金元寶?”寶爾勒代又問。

“哎呀,講好不談這事,你怎麼還 問!我把祕密告訴你,是看你夠朋友。你可不能跟外人亂説!”巴拉根倉鄭重地説。

“不會,不會,你放心吧。”

“老白音的為人我哪能不相信,我是怕下邊人聽見,傳到王爺和諾顏耳朵裏,就不好辦了。來,我敬白音三碗酒。”

寶爾勒代是個見財眼紅的人,這時他一心想把寶驢弄到手,別的什麼事都忘乾淨了。剛才還 想灌醉巴拉根倉,現在自己卻喝得迷迷糊糊,暈頭轉向。

“老弟呀,能不能把驢賣給我?”

“那可不行!”巴拉根倉着急地説,“我的全家就指望着這驢過日子哩。”

寶爾勒代再三要買,巴拉根倉急得臉紅脖粗,總不答應。最後寶爾勒代威脅説:“再不答應,我就去告訴王爺,讓你一個錢也得不到手。”

巴拉根倉一聽,痛哭流涕地説:“你呀,你呀,寶爾勒代,你算把我害苦了!……”

“別哭嘛,老弟。”寶爾勒代緊逼着説,“我出一千兩銀子,五十匹好馬,這還 不夠你一家生活?”

“錢再多一花就光,這驢可是金銀長流的活寶貝。多少錢我也不樂意賣呀!”

“哎,我的日子過好了,還 能虧待了你?”

“唉!”巴拉根倉愁苦着臉説,“你們有錢人真狠,像餓狼一樣,什麼都想吞到自己肚裏。沒法,胳膊扭不過大腿,賣給你吧。”

“這才叫夠朋友!”老財迷高興了,忙吩咐管家,把銀兩馬匹預備好,親手交給巴拉根倉。

臨走,巴拉根倉又對寶爾勒説:“實話告訴你吧,我這是一匹神驢,如果你真心誠意,早晚燒香磕頭,它一天能給拉兩個金元寶。”説完,長歎一聲,把毛驢親了親就走了。

寶爾勒代把驢牽到自己屋裏,想叫別人喂,又怕丟失了金元寶,就讓老婆每天餵驢。他一早一晚,天天給驢燒香磕頭。過了一個多月,毛驢除了拉糞以外,別的什麼也沒有。老傢伙仍不死心,照樣燒香磕頭。又等了很長時間,實在有點着急了。這天,驢剛翹尾巴要拉屎,他湊上前去想看一看,沒想到驢子 喂 肥了,脾氣也大了,一蹶子把他踢昏過去。他老婆叫來管家,指着驢大罵:“天天好草好料喂着,燒香磕頭供着,不拉元寶不説,還 把老爺踢昏過去。快打死它!把它肚裏金元寶都掏出來!”

驢子被殺死了,寶爾勒代兩口子一個金元寶也沒有得到。

中國民間故事精選 篇四

大約在公元前二百七十八年農曆四月底的一天,屈原在汨羅江邊聽一個外鄉人説,秦軍已經攻下了郢都,郢都城內一片混亂,百姓們正在遭難。

這簡直是一個晴天霹靂!屈原臉色慘白,眼淚雙流。他沒有聽完那個人的話,顫顫巍巍往家中走去,還 沒進門,身子一閃,差點子摔倒在地上。女慌忙上前一把扶住,大聲喊道:“爹,爹!您怎麼啦?”屈原被女兒攙扶着靠在牀頭,流着淚,斷斷續續地説:“完……了,我的……祖國……完了……”女聽了也忍不住嚎啕痛哭起來。父女倆哭做一堆,哭聲驚動了附近的百姓。他們連忙跑到屈原家裏,聽説是楚國已被秦兵滅亡,一個個也跟着眼淚雙流。滿屋子人哭啊,哭啊,淚水把焦乾的地面都淋濕了。

翁老倌自己含着一泡眼淚,走到屈原身邊哽哽咽咽地説:“大夫,您的心是盡到了的啊,楚王要是聽了您的話,也不會落到這步田地。您別再哭了吧,哭壞了身體,我們做百姓的會更加難過啊!”屈原勉強忍住了痛哭,坐了起來,喝了一口水,想起自己被放逐以來,在荒涼 的沅水、湘江邊到處流浪,吃盡了苦,可沒有哪時哪刻忘卻過國事。一路上,不斷地打聽戰事的消息,總幻想有那麼一天,國王終於醒悟過來,召自己回都,剪除奸佞,重振朝綱,使楚國重新興旺起來。而今這一線希望成了泡影!想到這裏禁不住又哭了起來。從這天起,屈原茶不思,飯不想,坐不穩,睡不安,呆呆地從清早坐到天黑,從天黑坐到天明。有時,,他走出小屋子像一個木頭人一樣,站在汨羅江邊。望着那渾濁的江水出神,別人喊他幾聲也不答應。

端陽節快到了。五月初四這天晚上,雞叫過兩遍了,屈原還 滿臉淚痕坐在窗前,翻動着一大堆寫滿了詩文的竹簡。女從夢中醒來,低聲催促道:“爹,您好幾晚沒有閤眼了,還 是上牀睡一會兒吧。”屈原沒有起身,搖了搖頭,長歎一聲説:“兒啊!我現在在想着一個人。”女目不轉睛地望着父親問道:“什麼人呀?”屈原站起來,在房中踱了幾步,然後十分沉重地對女兒説:“一個叫彭咸的人,他是殷代的一位忠臣,一個了不起的人物!”女打破沙鍋問到底:“他怎麼了不起呀?”屈原半天沒有作聲,女又追問了一句,他才慢慢地説:“他直言進諫,可是國王不聽他的忠言,最後……”説到這裏,屈原把後半截話嚥下肚去了。女還 想挖樹盤根,屈原卻説:“不早了,你快睡吧!”

屈原熬了一個通宵,看到天已漸漸亮了,太陽快要出山了,起身吹滅房裏的燈火,走到女牀前輕輕喊道:“兒呀!快起來呀!今天是端午節啊!”女聽見爹爹喊她,一個翻身從牀上爬了起來。屈原又説:“你給我縫的那件長袍放在哪裏?快拿來我穿。”女聽到爹爹要穿自己親手縫的袍子過節,十分高興,連忙打開木箱拿了出來,雙手捧給爹爹,問道:“您今天穿新袍到哪裏去?”屈原接過袍子,兩眼深情地望着女兒説:“我想到外面隨便走走。”他穿好長袍,又把帽子端端正正地戴在頭上,然後將那柄“陸離”長劍掛在腰間,好像要出征打仗的樣子。

女看到父親的精神好像好了蠻多,心裏高興。她一邊往灶裏添柴煮飯,一邊輕聲地哼起父親的詩句來:“國無人莫我知兮,又何懷乎故都?”她想用他自己的詩句去勸他不要過分悲傷,保重自己的身體。屈原聽了,苦笑着點了點頭,轉身到屋後牽出了那匹清瘦的白馬。女趕忙起身給它喂些草料。那老馬兩隻耳朵扇了幾下,不肯吃草,只是望着主人,不停地搖動着那白色的尾巴,好像在問:“到哪兒去呀?”

早飯後,女扶着屈原上馬,又問父親説:“爹,你要到哪裏去?我陪您去好嗎?”屈原撫摸着女兒的頭説:“我到外面走走,你好好在家。”女只好哀求似地説:“那您要穩當點,早點回來呀。”屈原點了點頭,一顆顆淚珠從眼眶裏滾了出來,落在馬背上。女頓時心裏一驚,打算勸住父親不要出門,但屈原一揚馬鞭,已到了濯纓橋頭。女只好爬上玉笥山,站在一個高高的土墩上目送着父親,直到看不見父親的身影……

再説屈原騎着那匹老馬,沿着汨羅江堤慢慢往西南方走去。一路上,熟識的百姓看到屈原憔悴的面容,瘦弱的身子,沒有一個不感到痛心的。他們不斷地和他打招呼,問話。

一個漁人手拿漁網,站在江邊問道:“大夫,這兩天身體好了些嗎?您可千萬莫太傷心了啊!”屈原點了點頭。

一個大嫂正在扯野菜,見了屈原,硬要拉他進屋去歇一歇,屈原搖了搖手。

正在這時,曾經幫助屈原挖桃花洞的那位老漁父,從湘江河邊打魚回來,見屈原騎着馬來了,連忙迎了上來:“聽説秦軍要過揚子江了,我們往哪兒逃啊?!”屈原望着老漁父滿臉憂傷的表情,嘴脣動了動,半天沒有説出一句話來。他咬了咬牙,猛然把韁繩一勒,在馬屁股上狠狠抽了一鞭,那馬四蹄騰空而起,一眨眼就跑出了很遠。

不知什麼時候,那老馬又漸漸地放慢了腳步。屈原回想起一路上百姓們的問話,眼看着靜靜往西方流去的江水,想着自己無力救國救民,又流起淚來。馬蹄踏在乾枯的路面上,發出單調的聲響:殼、殼、殼、殼……

屈原騎着馬又朝前走了一陣,太陽鑽進了厚厚的雲堆,天色霎時陰沉沉的了。江面上起風了,他身上的袍帶和灰白色的鬍鬚,迎風飄動。江水不停地拍打着江岸,一串串的浪花在江面上翻飛,追逐。漁民們急忙收網,把顛顛簸簸的漁划子划向岸邊。這時屈原騎着馬,已走了三十里,最後在汨羅江下游羅淵附近的一座小山邊下了馬。

他走到最高的一個土堆上,對着江水呆呆地站着。只見天色愈來愈暗,風勢越來越猛。他像一尊石像一樣站在黑沉沉的天底下,眼前彷彿見到秦兵已渡過揚子江,長驅直入,往南方奔來,心頭像烈火在焚燒。舉目遠望,洞庭湖上,濁浪排空;玉笥山頭,烏雲滾滾。眼前翻飛的泥沙在空中亂飛。真是天也昏,地也暗,這世界太渾濁了。他越想越憤激,左手按着劍柄,右手撩起長袍,轉身走下土堆,吃力地一步一步向江邊走了下去……

説也奇怪,屈原走一步,那老馬也跟着走一步;屈原停住腳步,那老馬也站着不動。它眼睜睜地望着屈原,豎起兩隻耳朵,好像在問主人:“你怎麼往水裏走啊?”屈原摸了摸它的頭,它立即把頭沉重地垂下。就在這一瞬間,屈原毅然拉過韁繩,把馬拴住,抱起一塊石頭,一縱身,向波濤滾滾的江中跳去……

一聲巨響,天崩地裂!

頓時,江上濁浪翻滾,悲風四起。百姓們聞聲趕來,只見屈大夫常騎的那匹白馬,耷拉着腦袋,紋絲不動地站在江邊。百姓們奔跑着,哭喊着:“屈大夫投江了啊!屈大夫投江了啊!”原來划進江邊港灣的漁划子,射箭一樣的飛了出來,立即打撈搶救。一條船一、二個人劃太慢了,百姓們紛紛跳上小船,拿起扁擔、木板一起划水。“劃ぃ快呀!”“劃ぃ快呀!”數十條小船像穿梭似地在江面上來往。橫十里,順十里的百姓都向這邊跑來。汨羅江岸人山人海。漁民們一直到斷黑還 在打撈,圍觀的羣眾一直到伸手不見五指,才哭哭啼啼地散去。

相傳,從這年端陽節以後,每逢端陽,汨羅江上都要舉行盛大的龍舟競賽,再現當時搶救屈原的情景。從農曆四月中旬起,龍舟下水練習,“咚咚鏘,咚咚鏘”的龍舟鑼鼓,“劃ぁ—加油!”“劃ぁ—加油!”的龍舟號子,就在汨羅江上此起彼伏。到了端陽節這天,數十條青、紅、黃、白等不同顏色的龍舟彙集在江面上,一字兒排着。每條船上三十多個水手,只等那炮聲一響,就一齊划水。龍舟像射箭一樣向目的地飛去。圍觀的羣眾一次多達十萬人。這一風俗習慣一直流傳下來。直到今天,這一帶還 流傳着這樣的龍舟號子:

咚咚鏘!劃龍船。

龍船長又長,不怕風和浪;

龍船跑得快,趕走水妖怪;

龍船跑得歡,快快救屈原……

中國民間故事 篇五

紹興一帶,向有“鬥米斤雞”之説。這話還 被徐文長巧妙地用過哩。

原先,紹興五雲門頭有個叫張二的,生性孝順。有一次,他老母病了,請郎中開了方子,向鄰居借來二十文錢,上街去撮藥。他心裏亂,走路急,一個不小心,,竟踩死了河埠邊仁記米店的一隻小雞。店老闆氣勢洶洶地趕出門來,一把扭住張二,要他賠錢。張二知道這老闆是地方上的惡棍,橫理十八條,拗他不過,只好自認晦氣,含着眼淚,抖抖地掏出了那撮藥的二十文錢賠他。不料,那老闆見張二老實可欺,竟得寸進尺,死死扭住張二不放,並振振有詞地説:“我這小雞不死,養上幾個月,至少可以養到五斤重。每斤照五十文錢算,也值二百五十文。現在,你只賠了二十文錢,難道能買一隻五斤重的雞嗎?今天,你非得賠我二百五十文錢不可!”

這時,趕路的人紛紛圍住他們看熱鬧。他們見仁記老闆如此蠻不講理,都很氣憤。張二又忠厚又老實,心裏記掛着老母的病,只想早些回去,甚至跪了下去求情,但還 是無法脱身。這時,人羣裏走出了一位中等身材的文士,他就是徐文長。徐文長先朝張二眨了眨眼,然後高聲説:“仁記老闆講得不錯,踏死小雞,張二哥理應照數賠錢。看來,你的錢是不夠賠的,我先借你二百三十文吧!”

説罷,徐文長便從衣袋裏摸出兩吊多錢,一五一十地點給了仁記老闆。

看熱鬧的人都很驚奇,張二低着頭也不知説什麼好,只有這貪心的仁記老闆,見目的已達,便得意洋洋地拿了錢,轉身準備回店去了。

當仁記老闆剛剛踏進店門時,徐文長突然上前,一把拉住了他,沉下臉來説:“老闆且慢走,世上哪有這種便宜事!張二哥踩死了你的雞,已經照五斤重的大雞賠了你的錢;可是,你該知道,小雞養成大雞是要糧食喂下去的呢!常言道‘鬥米斤雞’,這話不假吧!那麼,五斤雞就該喂五斗米了。而現在你不花一把米,卻要人家賠五斤重的大雞,這説得過去嗎?事情要做得公正,人家才心服口服。我看,你應該把沒有喂下去的五斗米,如數交還 給張二哥才對。不然的話,鄉親們都在這裏,可以評一評。”

徐文長説完,把手一揚,看熱鬧的人都湧到了店門口。他們七嘴八舌地嚷着:“對,對!這先生講得對,應該交還 給張二哥五斗米!”

有的還 在店門口捏捏拳頭高喊:“米店王,快把米量出來如果不量出來,我們要搡米店搡米店:紹興土話。即聚眾搗毀米店,搶走大米。了。”

仁記老闆一看,河邊站滿了一大羣人。萬一誰一抬手,這夥窮鬼準會湧進米店來的。他看看情勢嚴重,眾怒難犯,心想:好漢不吃眼前虧,連忙賠着笑臉説:“好説好説,眾位息怒,兄弟賠米就是了。”隨即吩咐店倌,從米堆裏給徐文長量出五斗米來。看熱鬧的人,這才擁着徐文長走散了。

徐文長拿了米,走了一段路,在一座橋邊停了下來,把五斗米交給了張二,邊説:“張二哥,這五斗米拿回去給你娘看病吧!”

“那你付出的二百三十文錢呢?”

“那二百三十文錢就算是我送你的,不必介意吧!”

張二叩着頭,含着眼淚,抖抖地接過這五斗米,再三道謝不止。一直目送着徐文長回到城裏去。

“青天高一尺”

山陰縣知縣高某,因善於巴結上司,被調升為寧波府知府。消息傳來,小小山陰縣可忙得不得了啦!全縣大小豪紳都來送行。有的送掛軸,有的送彩旗,有的送珠寶,有的送金銀,真所謂百般禮物,應有盡有。這時,山陰秀才徐文長聞訊後,也破例送來了橫額,只見上面寫的是“青天高一尺”五個大字。那高知縣高興極了,心想:徐文長乃吾浙著名的書法大家,平時欲求片紙而不可得,想不到今日卻送來這五個大字,真使我此行錦上添花。

告別那天,高知縣便把徐文長寫的五個大字高高掛在宴會的堂前,洋洋得意地介紹説:“此乃山陰名士徐文長先生親手所贈,真是鐵畫銀鈎,筆力雄健,不可多得。只是他讚譽下官要比青天還 高一尺,實系過譽之詞,下官受之有愧。”説畢,就呵呵大笑起來。

事後,有些正直的人,特找徐文長質問:“徐先生,你也會給高某去捧場,實在想不到!誰不知道此人在山陰縣任內,吸過多少民脂民膏,刮過多少地皮!這種貪得無厭的贓官,除惡猶怕未盡!請問,你送他‘青天高一尺’的橫額,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徐文長聽了哈哈大笑道:“是呀,高知縣在任內搜刮民脂民膏,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山陰縣不知給他颳去了多少地皮。正因為地皮被他刮低了,青天才高一尺哩——這意思你們難道不懂嗎?”

“啊,原來如此!”大家聽了也禁不住哈哈大笑起來,稱讚徐文長這五個字用得極妙。

高某到寧波府上任後,仍把“青天高一尺”的橫額高高懸掛在府衙門的正堂,十分自得。哪知徐文長題字的故事連同他的劣跡,一傳十、十傳百,從紹興傳到了寧波,後來也傳到高某的耳朵裏。他只好悄悄地把這橫額取下來毀掉了。但眾口之議,無法阻擋,高某名聲狼藉,在寧波呆不下去,最後只好捲起鋪蓋“告老還 鄉”了

中國民間故事 篇六

鹿邑縣太清宮鎮的人們都知道,太清宮西邊不遠的小吳莊有一口出土的石匣,上面刻有十個大字:“要得石匣開,還得唐王來。”這十個字引出一段歷史傳説來。}

唐朝李淵追封李老君為自己的祖先,後來李淵的兒子李世民當了皇帝,便特意從京城長安趕到曲仁里老子廟祭祖燒香。

李世民來到老子廟,老道姑派個十七歲的小道姑侍侯。這小道姑身穿道袍,頭扎道角,白白嫩嫩的臉蛋,襯着黑絲一般的頭髮,長得要多齊整有多齊整,小道姑給李世民端來一盆洗臉水,盆沿上放條手巾,李世民洗過手,暗道:“這小道姑長得這樣好,咋捨得出家呢?別看人家是出家人,瞧那三宮六院都沒着女子長得齊整。”他一邊想,一邊摳手指甲,摳着摳着用手指頭一彈,把一滴水彈到了小姑子的臉上,小道姑臉一紅,抿嘴一笑走了。

這小道姑是個聰明女子,她回到自己住房,越想越覺得唐王對她有意。三更半夜從牀上爬起來,悄悄走到李世民住的客廳裏,往李世民牀前“撲通”一跪:“萬歲在上,小女子俺討封來了。”李世民問她為啥討封,小道姑把他彈水的事和回房後心裏想的敍述一遍。李世民裝模作樣地説:“寡人實在無意,你是出家人,不該有這種想法。”

小道姑又羞又恨,轉身就走,她回到自己住房裏,越想越難過,就用三尺白綾懸樑自盡了。

再説李世民在客廳裏剛剛閉上眼睛入睡,就看見一位白鬍子老頭來到他的牀邊,指着他説:“我是老子,世民哪世民!這就是你的不對了,小道姑本來無意,明明是你看上了她,一見鍾情,彈她一臉水,反説人家不該討封,你們二人前世有緣,本該今日成親,不可為了自己的身份看不起地位低賤的人。”李世民醒來一想,才知道是做了一場夢。他對剛才的説法感到很後悔,正要派人去叫小道姑,聽人説小道姑已經上吊死了。

李世民想起是自己把小道臊死的,心如刀絞,後悔萬分。為了贖回自己的過錯,就把小道姑死後封宮,用大石匣把小道姑金鼎玉葬,石匣上的蓋上刻了十個大字:“要得石匣開,還得唐王來。”現在這個石匣還在太清宮大殿旁邊放着呢。

中國民間故事 篇七

從前有個頂聰明的人,名叫張古老。他一共有四個兒子,老大、老二和老三,都已經娶了媳婦,只有老四還 是條光棍。兄弟們沒有分家。由張古老帶着在一起過日子。

説也奇怪,這三兄弟都生得呆頭呆腦,一點也不像他的老子;娶進來的這三個媳婦,也是半斤配八兩,心裏都不大靈活。一家子人沒有一個討得張古老的喜歡。

日子久了,張古老心裏發愁。他想:我這塊老骨頭,總不能老賴在這世上,説不定哪一天,我兩腿一伸,看他們這麼混混沌沌,怎麼過日子呵!於是,他便想替四兒子找個乖巧一點的媳婦。現今,能給自己添個好幫手;將來,也好做個自己的替腳人,掌管這份家業。

想想容易,辦起來卻難了。張古老打聽來,打聽去,總沒有一個合適的。到底老漢是個聰明人,他想了一個巧妙的法子。

這天,他把三個媳婦叫到跟前,説:

“你們好久都沒有回孃家了,心裏一定很掛念吧!今天,我就打發你們回孃家去。”

三個媳婦一聽説回孃家,歡喜得不得了,只問公公讓她們住多久。

張古老説:“大媳婦住三五天,二媳婦住七八天,三媳婦住十五天。三個人要一同回去一同回來。”

三個媳婦想也沒想,便連忙答應了。

張古老又説:“往日你們回去,,總要帶點東西孝敬我,但是,每一次帶回的東西都不如我的意。這次你們回去,也少不了要帶點東西的,不如我先説出我要的東西來。”

“你老人家只管開口,我們一定帶回來就是。”三個媳婦一齊説道。

張古老説:“大媳婦替我帶一隻紅心蘿蔔回來;二媳婦替我帶一隻紙包火回來;三媳婦替我帶一隻沒有腳的團魚回來。”

三個媳婦一聽,都滿口答應了。三個人便一齊動身回孃家了。

三個人走呀走的,不一會,便走到了一條三岔路口。大媳婦要往中間那條路去;二媳婦要往右邊那條路去;三媳婦要往左邊那條路去。三個人正要分手時,才記起公公的話來。

大媳婦説:“公公囑咐,讓我們一個住三五天,一個住七八天,一個住十五天,還 要同去同回。哎,三個人的日子又不一樣,同去還 容易,同回多難啊!”

二媳婦説。“是呀!同回才難啊!”

三媳婦也説:“是呀!同回才難啊!”

“還 有禮物呢?一個是紅心蘿蔔,一個是紙包火,一個是沒腳團魚。哎,才一聽好像是頂普通的東西,如今一想,都是些從來沒有見過的東西啊!”大媳婦着急地説。

“是啊!都是從來沒有見過的東西啊!”二媳婦也着急地説。

“是啊!都是從來沒有見過的東西啊!”三媳婦也着急地説。

“不能同去同回,又沒有這些禮物,公公是不會讓我們進屋的,這怎麼辦呢?”大媳婦更是着急了。

“這怎麼辦呢?”二媳婦也更着急了。

“這怎麼辦呢?”三媳婦也更着急了。

三個人想來想去,真不知怎麼才好。大家都急得不得了,又不敢回去,便坐在路邊上哭起來了。

三個人哭呀哭呀,從日出哭到日落,越哭越傷心,越哭越熱鬧。哭得驚動了住在近邊的王屠户。

王屠户帶着女兒巧姑,在路邊搭了個草棚,擺了張案板,天天賣肉過日子。這天聽到了哭聲,便向女兒説道:

“巧姑,去看看是哪個在哭?出了什麼事情?”

巧姑走了出來,見是三位大嫂在那裏哭成一堆。問道:

“三位大嫂,你們有什麼心事,為何哭得這樣傷心?”

三個人一聽有人來問,連忙抹掉眼淚,一看,只見是位大姐站在面前。她們止住了哭聲,把事情的原委,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她。

巧姑一聽,想也沒想,便笑着説:“這很容易,只怪你們沒有想清楚。大嫂,你三五天回來,三五一十五,是十五天回來;二嫂你七八天回來,七八一十五,也是十五天回來;三嫂也是十五天回來,你們不是能同去同回嗎?”

巧姑接着又説:“三件禮物:紅心蘿蔔是雞蛋,紙包火是燈籠,沒腳團魚是豆腐,這些東西家家都有,是頂普通的東西呢。”

三個人一想,果然不錯,便謝了謝大姐,高高興興地分了手,各自回孃家去了。

三個人在孃家,都足足住了半個月。這天,她們一同回來了。見着公公,把禮物也拿了出來。

張古老一看,吃了一驚。原來她們帶回來的禮物,一點也沒有錯。他心裏知道,這不是她們自己想出來的,便問她們。三個人也不敢隱瞞,就把實情一五一十地説出來了。

張古老一聽,決定要去會會這位姑娘。

這一天,張古老一直走到賣肉的草棚子裏,連忙叫老闆稱肉。

王屠户不在家,巧姑走出來,問道:

“客人,你要稱什麼肉?”

張古老説:“我要皮貼皮,皮打皮,瘦肉沒有骨頭,肥肉沒有皮。”

巧姑聽了,一聲不響,便走到案板那邊去了,一會,就拿來了四個荷葉包包,齊齊整整地放在張古老面前。

張古老一看,一樣是豬耳朵,皮貼皮;一樣是豬尾巴,皮打皮;一樣是豬肝,瘦肉沒有骨頭;一樣是豬肚子,肥肉沒有皮,一點也沒有錯。他心裏一喜,便想道:這才是我的媳婦啊!

張古老回到家裏,馬上請了一個媒人去向王屠户説親。王屠户知道張古老的底細,和巧姑一商量,便答應了。不久,張古老選了個日子,把巧姑接了過來,和四兒子成了親。

張古老得了這樣一個聰明的媳婦,滿心歡喜,平日裏,特別把她看得重,還 有心要她當家。

巧姑見公公對自己這樣好,也頂尊敬他。

日子久了,大媳婦、二媳婦和三媳婦便有些不自在了。背地裏嘰哩咕嚕地説:“公公有私心,只心疼四兒媳婦,嫌棄我們。”

張古老看出了她們的心思,他想:“要大家心服,非得想個法才行。”

這天,他把四個媳婦都叫攏來了,對她們説道:“我一天天老了,很難管上這份家。我想把這份家交給你們來管,但是家裏人口多,事情雜,要有個頂聰明能幹的人才管得下。我不知道你們裏邊哪個最聰明,最能幹?”

四個媳婦一齊説:“公公,你就試試吧!”

張古老説:“好,我就試一下吧!試出來哪個最能幹,最聰明,家就讓她當。這是你們自己説的,以後不準埋怨啊!”

大家同意了。

張古老説:“會居家的人,就知道節省,無的做出有的來。我就在這點上出題目,要用兩種料子,炒出十種料子的菜來;用兩種料子,蒸出七種料子的飯來。哪個做得出,就是頂聰明能幹的人,家就歸她當。”説罷,張古老就轉頭問大媳婦:

“你做得出嗎?”

大媳婦一想:兩種料子就只能當兩種料子用,哪能當十種料子用呢?便説:

“你別鬧着玩了,這哪裏做得出來?”

張古老又問二媳婦:“你做得出來嗎?”

二媳婦一想:平日蒸飯,都只用大米,頂多再加一二種料子,哪來的七八種料子,便説:

“公公,你別逗弄我們了,這哪裏做得出來?”

“你做得出來嗎?”張古老又回頭問三媳婦。

三媳婦心想:兩位嫂子都做不出來,我更不用説了,便沒有做聲。張古老知道三媳婦也做不出來的,便説:

“想你也是做不出來。”最後,才問巧姑:“你呢?”

巧姑想了想,説:“我試試看。”

巧姑走到廚房裏,用韭菜炒雞蛋,炒了一大碗,用綠豆和在大米里,蒸了一大盆,端到張古老面前。

張古老一看,説道:

“我要的是十種料子的菜,怎麼只有兩種?我要的是七種料子的飯,怎麼也只有兩種?”

巧姑説:“韭菜加雞蛋,九樣加一樣不是十樣?綠豆和大米,六樣加一樣,不是七樣?”

張古老一聽,高興極了,連聲説對,當場就把鑰匙拿了出來,交給巧姑了。

巧姑當家以後,把家裏的事情,安排得妥妥貼貼,吃的穿的,都是自己做出來的,一家人過得舒舒服服。

有一天,張古老閒着沒事做,便坐在大門邊曬太陽。突然,他想起自己過去的日子,年年欠債、受氣。如今日子過好了,自由自在。真是萬事不求人。一時高興,順手在地上撿了塊黃泥坨坨,在大門上劃了幾個大字:“萬事不求人。”

不料,當天知府坐着轎子,從這門前經過。他一眼便看見門上這幾個大字,大大吃了一驚,心想:這人好大的膽,敢説出如此大話來,這不是存心把我也沒有放在眼裏。好吧!我叫你來求求我。便厲聲叫道:“趕快放下轎,給我把這個講大話的人抓來。”

衙役們馬上兇惡地把張古老從屋裏拖了出來。

知府一見,瞪着兩眼説道:

“我道是什麼三頭六臂,原來是個老不死的老頭。你誇得出這種大話,想必有大本事。好吧!限你三日之內,替我尋出三件東西來。尋得到,沒有話説,尋不到,就辦你個欺官之罪。”

張古老説:“老爺,是三件什麼東西?”

知府説:“要一條大牯牛生的犢子;要灌得滿大海的清油;要一塊遮天的黑布。少一件,便叫你嚐嚐本府的厲害。”説罷,便坐着轎子走了。

張古老接了這份差使,掏空了心思,也想不出個辦法來對付,整日裏愁愁悶悶,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着。

巧姑見了,便問:“公公,你老人家有什麼心事,儘管跟我們説説吧!”

張古老説:“只怪我不該誇大話,和你説了也沒有用。”

巧姑説:“你老人家説吧,説不定也能想出個辦法來的。”

張古老只得把心事對巧姑説了。

巧姑一聽,説道:

“你老人家説的對嘛,莊稼人吃自己的,穿自己的,本來是萬事不求人。你老人家放心吧,這差使就讓我來對付。”

過了三天,知府果然來了。一進門,便叫道:“張古老在哪裏?”

巧姑不慌不忙地走上前説:“稟大人,我公公沒在家。”

知府瞪着眼説:“他敢逃跑,他還 有官差在身啦?”

巧姑説:“他沒逃,是生孩子去了。”

知府奇怪起來了,説:“世上只有女人生孩子,哪裏男人也生孩子?”

巧姑説:“你既知道男人不能生孩子,為什麼又要大牯牛生犢子呢?”

知府一聽,沒話可説。停了好久,只得説道:“這一件不要他辦了,還 有兩件?”

巧始説:“請問第二件?”

“灌海的清油。”

“這好辦,請大人把海水車幹,馬上就灌。”

“海有這麼大,怎麼車得幹?”

“不車幹,海里白茫茫的一片水,油又往哪裏灌?”

知府一下把臉也羞紅了,便叫起來:

“這一件也不要了,還 有一件!”

巧姑説:“請問第三件?”

知府説:“遮天的黑布!”

巧姑説:“請問大人,天有好寬呢?”

知府説:“哪個曉得它有好寬,誰也沒有量過。”

“不曉得天有好寬,叫我們如何去扯布呢?”

這一説,知府再也沒有話回了。紅着一副臉,慌忙地鑽進轎子裏,跑了。

本來,張古老就有名,這一來,遠遠近近的人,更沒有一人不知道了。大家都説:“這一家子,有個頂聰明的公公,還 有個頂乖巧的媳婦。”

新媳婦當家

黑獐溝有個窮木匠,平日專門給人箍桶,鄉親都喊他張箍桶。他有一個女兒,名叫九斤,生得美貌端正,聰明能幹,早就是高山上打鑼——名聲在外。

一天,張箍桶做活外出,家裏來了一個老漢,請張箍桶做活。臨走,九斤姑娘道:“老爺子,您老貴姓?”我姓一斗米,二斗米,三鬥五升四鬥半。”九斤姑娘想了想説道:“啊,你老是石二爺吧?”老漢微笑着點了點頭。九斤姑娘又問道:“您老住在哪裏?”老漢説:“我家住在東村,門前有記號:東邊叮孿歟西邊冷清清,看門的兩個人,鬍鬚長在頸脖裏,掃帚長在腦頂門。”九斤姑娘笑道:“石二爺,看來您老家屋東邊有個鐵匠鋪,西邊有個祠堂,門前還 長了兩棵樹吧?”石二爺笑着點點頭走了。

聽説石二爺有請,張箍桶背了家業來到石二爺家。一見面石二爺就説:“我要箍的桶很多,箍一個早早桶,中午桶,小小桶;還 要箍一個有蓋無底桶,有底無蓋桶,兩個耳朵高空聳,中間通通;再箍一箇中間橫架一根樑,尾巴翹起在天空,翻轉過來撲通通。”張箍桶一聽,心想他箍的這些桶,我哪知是些什麼東西,還 是回家問問九斤姑娘吧?便和石二爺扯白説道:“誰曉得你箍這多桶?有些工具沒帶全。我還 得回家拿來呢!”

張箍桶回到家裏,把石二爺的話跟九斤姑娘一説,九斤姑娘脱口説道:“這容易做,早早桶是早晨用的家業,那是洗臉盆;中午桶是晌午用的家業,那是飯桶;小小桶是尿桶;有底無蓋桶是腳盆;有蓋無底桶是鍋蓋;兩個耳朵高空聳,中間直通通,那是飯甑子;翻轉過來撲通通是打水用的吊桶。”張箍桶領教後來石二爺家,一進門,裝作早就心中有數的樣子喊道:“石二爺,你要做的洗臉盆、飯桶、尿桶、腳盆、吊桶,我把家業拿來了可以做。”石二爺卻説道:“這些東西我都不做了,現在我要做一個聚眾金絲桶。”張箍桶問道:“聚眾金絲桶是個啥樣的?”石二爺答道:“上無蓋,下無底四面城牆不通風,上蓋樓室到銀街,十字路口在當中,千軍萬馬內面蹲,中間住個趙子龍。”張箍桶一聽又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只好又扯白話説,回家拿長線刨子。回家後九斤説:“哪是什麼聚眾金絲桶?分明是養蜂用的蜂箱嗎?”張箍桶弄清後又到石二爺家,滿不在乎的説道:“石二爺,你沒有養蜂,做箱搞啥子?”石二爺説,“聚眾金絲桶我也不做了。現在對你説實話吧,聽説老弟女兒九斤聰明過人,我早想領教領教,今天看來,果然不錯。”説後又留住張箍桶在家攀談。

張箍桶前腳走,石二爺後腳便請了紅媒,到張箍桶家給自己三兒子提親。因為石二爺一家為人正直,心腸善良,很有名聲,所以張家父女也很樂意地答應了。以後,納了聘禮,擇了吉日,大紅花轎,細吹細打娶回九斤。

有一天,石二爺把大媳婦、二媳婦、三媳婦都叫到堂屋裏説道:“以前這個家靠我這把老骨頭架支撐着,眼下我的歲數來了,這個擔子也該卸了。我想從你們妯娌中找一個來當這個家,把我的擔子接過去。這裏有青布一丈二尺,我要做四樣東西:一件老衫,一個搭褳,一條汗巾,一個披肩,誰能做,就讓誰當這個家。”説完盯着三個媳婦,看誰來揭這個榜。大媳婦説道:“按説一丈二尺布只能做一件長衫,既然老輩子要做四樣東西,不夠我們就添上,莫説老輩子還 拿出這些布,就説一寸不拿,全部由我們拿出來,也是我們晚輩子應該孝敬的。”石二爺忙説:“不行,添一寸也不行,我就是要看看誰個心巧手藝高。”接着二媳婦冷冰冰地説道:“一丈二尺布做一件長衫也不夠,要做四樣東西除非是神仙。”兩個媳婦都説不能做,石二爺又看三媳婦九斤,九斤不緊不慢地説道:“讓我試試吧!”説着接了青布。

第二天,九斤把做好的衣裳拿了出來,公爹一試很得體,很合適,高興的像吃了歡喜團一樣。接着問道:“還 有三樣東西呢?”九斤扯着長衫上的荷包説道:“現在哪裏還 有用搭褳的?有東西裝在荷包裏就行了。”石二爺連説:“有理,有理。”又問道:“我要的汗巾呢?”九斤説:“把小襟子扯起來擦汗還 不是能行嗎!”“要得!要得!”“我要的披肩呢?”“做活挑擔子時,把長衫的後幅往肩上一搭,不就成了披肩嗎?”“嗯,也要得!”

從此,九斤姑娘做了石家的當家人。

中國民間故事精選 篇八

斷雲嶺山腳下有個年輕的小夥子,人們都叫他丁郎。

丁郎是個孤兒,從小就死了爹孃,全靠自己上山打柴過日子。丁郎可勤快啦,一年三百六十天,風也好,雪也好,他總是在山上。

斷雲嶺上面有個斷雲巖,巖這邊是前山,巖那邊是後山,所有打柴的人,都只走到斷雲巖就不敢再走過去了。老年人常説:巖那邊山荒,虎豹多,走過去的人,沒有一個是活着回來的。可是,丁郎卻不怕,心想:“那邊的柴一定比這邊更多更好打!”一天,他便獨個兒翻過斷雲巖,跑到後山樹林裏去了。

果然,那邊林子裏的柴可真多呀!只消一會兒工夫,便把揹簍裝得滿滿的。

從此,丁郎每天都到那邊樹林裏去打柴。

一天,丁郎打柴累啦,便坐在一塊大石板上休息。坐着坐着,他覺得上眼皮老是要蓋下來,便索性躺在石板上睡着了。

猛然,樹林裏颳起一陣狂風,把蕨草和樹葉吹得呼呼直吼。丁郎一下驚醒過來,見許多野獸正在驚慌萬狀地四處奔跑,他感到有些不妙,趕忙爬到石板旁邊那株大樹上,再一看,就見在林子那邊不遠的地方,有一隻黃斑猛虎,正在追趕一隻母鹿和兩隻小鹿。小鹿跑不快,眼看快被老虎追上啦!母鹿跑在前面,不住地回過頭去哀呼着。丁郎心裏真是又急又難過,恨不得一下撲過去截住老虎的去路,好救出母鹿和小鹿。

一轉眼,母鹿和小鹿都跑到大樹下來了。再差一絲兒,老虎的嘴就要咬着兩隻小鹿的後腿啦!丁郎一急,便忽地從樹上跳下來,正好落在老虎的前面。老虎吃了一驚,剛一打怔,丁郎趁機順手抓過揹簍,一下就給老虎籠在頭上。

老虎憤怒地吼叫着,撕咬着!等它撕碎了揹簍撲過來時,丁郎早把母鹿和小鹿抱上樹,自己也爬上大樹去了。

老虎狂怒地在下面吼跳着!那吼聲把整個樹林都震得山響,連雀鳥都躲得沒影子了。

天漸漸黑下來了,老虎卻守在樹下不肯離開。丁郎便在樹上找了一處椏枝粗密的地方,安置了母鹿,並把兩隻小鹿抱在懷裏,在樹上過夜 。

第二天天亮,丁郎睜眼一看,老虎還 是坐在下面瞪着他。

這樣一連過了三天三夜 ,丁郎口又渴,肚又餓,他有氣無力地躺在樹椏上,只覺得眼前一陣昏黑,便昏迷過去了。不知過了多久,他迷迷糊糊的,似乎覺得有種又甜又香的乳汁,一滴一滴的落進他的嘴裏。他慢慢地睜開眼睛一看,見那母鹿正橫伏在自己的頭上,那乳汁原來正是從母鹿的奶子裏流出來的。

這下,丁郎口不再渴啦,肚子也不再餓啦!他想:這樣等下去也不是辦法呀!一定要設法把老虎騙走才好。

一會,老虎跑到樹林外面的池子邊喝水去了。它一面喝,一面不住地回過頭來注視着林子裏,好像怕丁郎逃跑似的。丁郎一想,心裏就有了主意。他趕忙把母鹿和小鹿抱上更高的一層樹椏,拉下很多樹葉來遮着;又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拋在樹下很遠的地方。一會,老虎喝完水回來,抬頭不見了鹿和丁郎,激怒得又是一陣吼跳,把丁郎拋下的衣服撕得粉碎,才悻悻地走開了。

丁郎把母鹿和小鹿抱下大樹,撫着兩隻小鹿的頭頂説:“小鹿子呀,以後千萬要小心,別再給老虎碰上啦!”兩隻小鹿像真懂得他的話似的,點了點頭,一跳一跳地在他身邊繞了兩個圈,然後才跟着母鹿,一溜煙向林子那邊去了。

以後,丁郎仍然每天到那林子裏去打柴,累了。就躺在那塊大石板上休息。每當他一走到那大樹下面的時候,心裏總是掛念着那兩隻小鹿。一月、兩月過去了,可是他卻再也沒有見到過那兩隻小鹿。

一年後,有一天,丁郎打柴累了,到那石板上面去休息的時候,見有兩個麥餅,端端正正的放在石板上面。丁郎想:這林子裏除了自已外,就沒有別的人來過,這麥餅是誰放的呀?他想看個究竟,便坐在石板上等着。等呀等的,太陽都快落山啦,還 是沒有人來。丁郎肚子餓得慌,便把麥餅吃了。等他再到林子那邊去時,説也奇怪,一捆又幹又大的柴,已打好捆在那兒,只等丁郎去背了。

第二天,石板上還 是照樣放着兩個麥餅。他又照樣地坐着等那放麥餅的人來,一直等到太陽快落山時,他的肚子餓得難受,又把麥餅吃掉了。林子那邊也是照樣給他打好了一捆又幹又大的柴。

這樣一連過了三天。第四天,丁郎上山特別早,一到樹林後,他便爬到石板旁邊那株大樹上,選一處枝葉茂密的地方躲着,一心想看看這個放麥餅的人究竟是誰。

陽光從樹葉稀疏的空隙直射下來,太陽正當頂了。這時,他忽然看見一個年輕美麗的姑娘,穿得一身綠色的、繡滿梅花的衣服,手裏提着個竹籃,匆匆地向大樹這邊走了過來。姑娘走到石板面前,輕輕吹去石板上的灰沙,從竹籃裏取出兩個麥餅,小心地放在上面。然後,她又踮起腳,向他經常打柴的那片林子凝望了許久。當姑娘正打算轉身走回去時,丁郎心想:“吃了別人的東西,得謝人一聲才對呀!”便忽地從樹上跳下來,正好站在姑娘面前。

姑娘先是一驚,當她看清楚了原來是丁郎時,臉“刷”地一下便紅啦,忙把頭埋得低低的。

丁郎見姑娘紅了臉,自己也不好意思起來,想説的話也忘啦,把頭埋得比姑娘還 低。

兩人呆呆地站了好久,最後還 是姑娘先開口,她指了指石板上的麥餅對丁郎説:“吃吧,還 熱着哩!”

半天,丁郎才結結巴巴地説:“姑娘,你這麥餅是給我送的嗎?”

姑娘點了點頭。

丁郎又説:“你為什麼要給我送麥餅呢?我不認識你呀!”

姑娘笑了笑説:“你不認識我,我可認識你呀!給你送麥餅還 不是因為你人勤快,心腸好!”

丁郎聽到姑娘稱讚他,更不好意思了。這時,姑娘又説:“我姓鹿,別人都叫我鹿姑……”姑娘停了停,像要説什麼,可又沒有説出來,只埋頭撫弄竹籃。過了好久,她才又不好意思地説:“你到我家去住吧!就在林子那邊,我媽和我弟弟都時時掛念着你呢!”

丁郎捨不得離開他山腳下那間破茅屋,捨不得離開他那善良的鄰居,他不願住到姑娘家裏去,他要姑娘同他一起回到他家去。姑娘點了點頭,答應了。

丁郎和姑娘一道向他經常打柴的那片林子走去。遠遠的,丁郎便看見有個年輕的小夥子,正在那兒迅速地打着柴。丁郎心裏正在納悶,那小夥子卻已經看見他們,便丟下斧頭,笑嘻嘻地向他們走來。姑娘忙向丁郎説:“看,那就是我的弟弟,往天幫你打柴的,就是他呀!”

那小夥子紅着臉,親親熱熱地招呼着丁郎。丁郎也紅着臉,親親熱熱地招呼着他,並謝了他平日的幫助。

姑娘把她要和丁郎一起下山去住的事,和弟弟講了。弟弟愁着臉説:“山下壞人多,你還 是別去吧!”

姑娘説:“山上不是也有許多猛虎嗎?不要緊,我們會過得很好的。”

弟弟也就不再説什麼了,只愁着臉,含着淚,一直把他們送到斷雲巖。

丁郎和姑娘生活在一起了。

每天天剛亮,姑娘就做好麥餅,帶着它和丁郎一道到山上林子裏去。丁郎打柴,姑娘挖藥,累了,就一同坐在那塊石板上休息,吃着又香又甜的麥餅,日子過得幸福極了。

丁郎娶了個美貌妻子的事。傳到了黃三老爺的耳朵裏。一天,他趁丁郎上鎮賣柴去的時候,便偷偷跑到姑娘家裏來了。姑娘正坐在門口擇藥,黃三老爺嬉皮笑臉地對姑娘説:“你嫁給那樣一個窮小子,成天吃麥餅,成年穿粗布衣,多倒黴呀!”

姑娘連看也不看他,只冷冷地答道:“吃自己打柴換來的麥餅,比吃肉還 香;穿自己挖藥換來的布衣,比穿綢還 強!”

黃三老爺又説:“我家的金銀比你家堆的柴還 多,嫁給我,一輩子不少你吃喝。”

姑娘説:“丁郎雖然窮,心卻是紅的;你雖然富,心卻是黑的!”説完,她又“叭”地向地下吐了一泡口水,回身進屋把門關上了。

黃三老爺討了個沒趣,心裏又羞又惱,指着屋裏憤憤地罵了幾聲,就走了。

過了兩天,黃三老爺趁姑娘上鎮去賣藥的時候,又跑到丁郎家來了。丁郎這時正在門口劈柴,黃三老爺便橫眉瞪眼地對丁郎説:“我給你一匹山,十畝地,把你的媳婦賣給我吧!”

丁郎瞪了他一眼,氣呼呼地説:“賣媳婦是你們有錢人才乾的事,我們窮人可沒有這規矩!”説完話,使力把刀砍在門坎上,頭也不回地進屋去了。

黃三老爺又惱又恨,遠遠地指着丁郎罵道:“好小子,等着瞧吧!我看你是不想活啦!”

黃三老爺回家後,便和他的一個心腹管家商量好一條毒計,一心要把姑娘奪過來。

第二天天剛亮,丁郎和姑娘一道唱着歌,又到山上林子裏去了。

丁郎打柴打得正起勁的時候,突然,從大樹後面閃出兩個人來,一下就緊緊地將他抱住了。丁郎回頭一看,見抱着他的正是黃三老爺和他的管家。他們死死地抱着丁郎,向林子外面的懸崖邊上拖去。丁郎拼命地掙扎,一面大聲喊着姑娘。眼看他已被拖到懸崖邊上的時候,突然從林子裏飛跑出一隻褐色的小鹿,直奔黃三老爺面前,側着頭,揚着角,猛地向黃三老爺肚子上碰去。只聽“呵喲”一聲,黃三老爺便倒下去了。接着又是“嚓”的一聲,小鹿的兩隻角戳進黃三老爺的肚子裏,黃三老爺在地上兩腳一伸就死啦!小鹿輕輕地叫了一聲,搖了搖頭,也暈過去了。

管家退了一步,忙從身邊抽出短刀,又向丁郎撲來。丁郎已退到崖邊了,這時,林子裏又飛跑出一隻絳色的梅花小鹿,直奔管家,用力向管家撞去,只聽“呵喲”一聲,管家和小鹿都一起掉到崖下去了。

丁郎忙抱起地上那隻斷了角的小鹿,繞道跑下崖去一看,管家跌在一塊石頭上,已經死啦!小鹿躺在管家身旁,兩隻前腳已經跌斷,也暈過去了!

丁郎認得這就是他從前曾經救過的那兩隻小鹿,他抱着它們,又是心疼,又是難過,眼淚不住往下滴,一滴一滴的正滴在它們的傷口上,心裏真比自己被摔下崖去還 要痛苦得多。

丁郎想起了林子裏的姑娘,忙又抱着兩隻小鹿,繞道上巖,跑回林子裏去。他把整個林子都喊遍了,也沒有聽到姑娘的回聲。丁郎想:“她也許是回家去了!”便又抱着兩隻小鹿回到家裏,可是家裏也沒有姑娘的影子。丁郎想:“她也許是回到她自己的家裏去了!”於是,他又抱着小鹿回到山上,穿過林子,把整個後山都找遍了,卻連一個人影也沒有看見。

天黑下來了,丁郎抱着小鹿,坐在林子裏的那塊石板上,難過得哭了起來。

丁郎哭着哭着,忽然覺得有人在撫摸他的頭髮,他抬頭一看,見一位白髮老媽媽站在他背後,正慈祥地望着他。丁郎急忙站起來,問她道:“老媽媽,我的媳婦在這林子裏不見了,你可看見過她沒有?”

老媽媽歎了口氣,非常難過地看了看那隻斷了腳的小鹿,對他説:“孩子,你不用找她啦!她是找不回來的啦!”

丁郎心裏一酸,不禁失聲痛哭起來。

老媽媽又歎了口氣,對他説:“別傷心了,孩子,好好地照顧這兩隻小鹿吧!等那隻斷了腳的小鹿重新長起腳來,那隻斷了角的小鹿重新長出角來的時候,它們就能將你的媳婦找回來的。”

丁郎忙問:“老媽媽,要怎樣才能使它的腳和它的角重新長出來呢?”

老媽媽説:“穿過林子有條河,河那邊有個懸崖,懸崖上面有株常青樹,樹上常年結着再生果,你只要每天去採兩枚再生果來餵它們,不到三年,它們的腳和角就會再長出來的。”

從此,丁郎每天上山打柴的時候,都抱着兩隻小鹿一道,打完柴,把小鹿安置在石板旁邊那株大樹上,然後一個人去採再生果。

夏天,丁郎爬在火熱的崖壁上,就像被烙着一樣,手上、胸膛上的皮肉脱了一層又一層,但是,為了治好小鹿,也為了找回姑娘,丁郎咬緊牙忍受了。

冬天,丁郎涉過刺骨的河水,就像被針扎着一樣,腳上的凍口裂了一條又一條,但是,為了治好小鹿,也為了找回姑娘,丁郎咬緊牙忍受了。

三年啦,斷了角的那隻小鹿,,果然又重新長出角來了,斷了腳的那隻小鹿,果然也重新長出腳來了。

一天,丁郎打完柴,照樣把小鹿抱上樹椏,然後撫着它們的頸項説:“小鹿呀!你的角也長起來啦!你的腳也長起來啦!可是我的姑娘呢?你到幾時才能把她給我找回來呀?”説完,他又難過地含着淚,去採再生果去了。

丁郎採好再生果回到大樹下時,一看,兩隻小鹿都不見了,樹椏上卻坐着一個美麗的姑娘和一個年輕的小夥子。丁郎仔細一看不是別人,原來正是自己日夜 思念着的鹿姑娘和她的弟弟呀!

丁郎趕忙將鹿姑接下樹來,兩人拉着手,又是喜,又是悲,互相對望着,一句話也説不出來。

過了幾天,丁郎才問:“我的兩隻小鹿呢?”

鹿姑和她的弟弟互相對望着笑了笑,沒有開腔……

丁郎要鹿姑的弟弟一起下山去住,他不願意,只歡歡喜喜地把丁郎和鹿姑送到斷雲巖,就回林子裏去了。

丁郎和鹿姑仍然天天唱着歌上山打柴、挖藥,過着像從前一樣幸福的日子。

中國民間故事 篇九

早年,有個趙員外的大娘子,為人刻薄歹毒,天天都在盤算怎樣才能多榨一點長工的血汗。長工們累得臉窩進去了,背拱起來了,手繭越來越厚,肚皮越來越薄,背地裏都罵那大娘子叫“母螞蟥”。

這天是臘月二十四,窮哥們去找母螞蟥結算一年的工錢。母螞蟥“嘿嘿”幾聲乾笑:“難為你們又幫了我一年呢。嗯,工錢嘛,好説呢,嘿嘿。”

窮哥們説:“你給呀。”

母螞蟥説:“着個什麼急呀?老話説,來得好不如去得好呢。看着就要過年了,説幾句笑話,圖個吉利再走嘛。”

窮哥們説:“誰有心思説笑話呀?”

母螞蟥搖了搖頭:“這就説差了ぁT諼壹野錒ぃ不光要手腳勤快,還 要嘴巴子利索。你們呀,一個人只准説兩個字:頭一個字,要撩得我笑,後一個字,要撩得我罵。説得到的就開工錢,説不到的,嘿嘿,就莫怪我少!”

窮哥們急了,這不是刁難人嗎!

第一個窮哥抓頭撓耳想了半天,想不出來。母螞蟥乾笑着説:“嘿嘿,你一邊去吧。”

窮哥們一個一個地想,都是在頭一個字上就犯了難,沒法子,被母螞蟥一連趕走了八個。

輪到最後一個長工杜老幺,母螞蟥望着他得意地説:“杜老幺!就看你的能耐!前後總共兩個字喲!你要是説得到呢,嘿嘿,我把工錢開給你,要是説不到呢,哼!”

杜老幺心想:我説得到,才給我一個人的工錢,那八個弟兄還 不是給你母螞蟥白乾了一年嗎?不行!就説:“若説得到呢,你得把九人的工錢都給開出來!”

母螞蟻皺了皺眉頭。她惱呀!可又想,你杜老幺口氣好大呀,還 不是圖嘴巴快活,賣乖討人喜歡嘛,量你説不到。她乾笑説:“好嘛,都給開——ぃ銀錢就在桌上放着。”

杜老幺眨了眨眼睛,問:“這話當真?”

母螞蟥:“我什麼時候賴過賬呀?”

杜老幺看見幾條狗在堂屋裏追進趕出,鬧個不停,就有主意了。他對母螞蟥説:“那我就想的呢。”

母螞蟥:“快點想呀!我可沒工夫看木腦殼!”

這時候,一條大黑狗叼塊骨頭,突然從門邊竄了進來,差點把母螞蟥撞倒了。母螞蟥嚇了一跳,罵着:“討死呵?畜牲!”

杜老幺卻對着大黑狗,喊一聲:“爹!”

母螞蟥聽見一聲“爹”,先是一愣,跟着就忍不住大笑起來:“哈哈哈哈!畜牲叫它爹呀?只怕你是急黃渾了喲!哈哈哈哈!”

杜老幺忍住火,又學着狗子的腔調對着母螞蟥恭恭敬敬叫一聲:“媽。”

母螞蟥又一愣,就醒悟過來,破口大罵:“好大膽的杜老幺!你是編着法子罵我呵?我是母狗?呵?”

趁母螞蟥亂罵的當口,杜老幺早拿了銀子,與八個窮哥們分工錢去啦!

我家沒得良心

臘月廿三,幫工的放年假。杜老幺收拾包裹的時候,老闆怕他帶走了自家的衣物,守在旁邊看,一邊又皮笑肉不笑地拉話:“杜老幺,你那些不值錢的褂子褲子,沒有拉掉吧?”

杜老幺笑了笑:“該不會吧?”

杜老幺走了。老闆放心不下,又在屋裏東尋西尋,橫看豎看。忽然,杜老幺喘着氣奔了轉來,直喊:“老闆吶!老闆吶!”

老闆從房裏鑽了出來:“什麼呀?”

“掉了一樣東西呢!”

“嗯?”

“良心掉了。”

“良心?”

“是不是你藏起來了?”

老闆罵説:“屁話!哼,這屋前屋後隨你搜,我家沒得良心!”

半文錢

枝江縣的糊塗大老爺活該倒黴,他找到杜老幺的名下來啦。

那是在清朝時候,杜老幺坐在樹下啃洋芋鄂西山裏人出門,常帶煮熟的洋芋(土豆)做乾糧。,糊塗老爺來了:“杜老幺!看你窮得襟掛襟,紐掛紐“襟掛襟,紐掛紐”:鄂西方言,指穿得破爛,筋筋條條。,你的名聲還 不小哪!遠近四方都説你心竅足得很,本縣倒想試試你的功夫,你敢跟本縣打官司麼?”

杜老幺説:“我吃噠洋芋沒事幹哪?我哪裏敢跟大老爺打官司呢?”

糊塗老爺得意得很:“諒你也不敢!走呀,我們的官司算打定啦!”

杜老幺問:“這是哪兒話呀?”

糊塗老爺説:“本縣服硬不服軟!你先要是承認打,本縣就不打啦;可你答的是不敢哪!本縣就要尋不敢打官司的人打官司,跟你説清白,輸你把本縣的烏紗帽打掉;打不掉呵,你就別想啃洋芋啦,就算捏在本縣的手板心裏啦!”

杜老幺慢慢站起身來,咕咕噥噥地説:“看來這場官司躲不脱啦?”

糊塗老爺催逼着:“走呀!”

杜老幺卻一屁股坐下來了:“唉!”

縣官老爺問:“你是怎麼啦?”

杜老幺説:“沒得盤纏錢呢!打官司得到荊州府,我半文錢都沒得,怎麼敢上路呢?”

糊塗老爺得意的嘿嘿直笑:“半文錢?你有半文錢就敢上路呵?”

杜老幺答:“那當然!有了錢就少為難。”

糊塗老爺一拍胸:“本縣給你半文錢!”一調頭吩咐手下:“來人哪!跟他斬個半文錢來!”

快得很,釘錘鑿子“謾鋇囊幌攏一文銅錢斬成了兩半兒。糊塗老爺跟杜老幺甩了半邊:“拿去!”

杜老幺接過半文錢就走。兩個人一走走到荊州府,杜老幺果然告了枝江大老爺一狀。你猜是怎麼告的?四句話——

身為百姓父母官,

目無王法好大膽,,

乾隆通寶劈兩半,

不斬也得先撤官!

那個糊塗老爺的烏紗帽當時就被摘啦!

中國民間故事 篇十

吉斯娜·娃吉原是一個女神,長得很漂亮。她同父親一起住在天上,但她嚮往地球上的生活。她看到地面上川流不息的人們,時常歎息,説:“要是我當個凡人多好!”

當父親到地面同風神打仗時,她要求帶她一起去。但父親——巴打拉·古魯從來沒有答應過。吉斯娜·娃吉對父親的這種態度很不滿,在父親結束戰爭回家時,她便噘着嘴,不跟他説話。巴打拉·古魯看着老是生氣的女兒,也生氣了。

“吉斯娜·娃吉,我已經無法忍受你的任性胡鬧了!我可以讓你到地面上去過一個凡人的生活。但遺憾的是,這又不可能,因為你已經喝了長生酒,所以你只能嫁給一個神,讓他來關心你的命運。”

“父親!”

吉斯娜·娃吉激動地説,“我自己已經找到丈夫了!”

“是誰?”

巴打拉·古魯問,“我不希望是風神的兒子。你去找我敵人的兒子做丈夫,我是無法忍受的!”

“父親,不是他,根本不是他!我的丈夫不在天上,在地上。你只要往下看,就能看見他。他正在那山坡上播種稻穀。”

“但這是人!”

巴打拉·古魯狂怒了,“這是凡人!你是神仙的女兒,不能嫁給他!”

“但是我想當他的妻子!”

吉斯娜·娃吉不甘示弱,“我不願嫁第二個,只有他才是我的丈夫,不管我以後要永遠離開天堂,永遠當凡人,我都認定了。”

“我再説一遍,你不能嫁給凡人!”

巴打拉·古魯兇狠地説,“如果你不聽,我要把你變成一棵稻,你懂嗎?”

吉斯娜·娃吉有些害怕了。她的父親從來沒有這樣對她生氣過。過去他總是滿足女兒的要求的。她想到自己的命運要象維濕奴神的妻子捷維·濕麗一樣,更是不安。捷維·濕麗就是因為不聽丈夫的話,才被丈夫變成一棵稻的。不過吉斯娜·娃吉不象捷維,濕麗那麼軟弱,她不想使自己成為一棵稻,也不想嫁給神,她只是要做在山坡上播種稻穀的人的妻子!

第二天,當巴打拉·古魯準備為吉斯娜·娃吉去找丈夫時,傳來消息説,風神又來挑釁尋事了。巴打拉·古魯只得去同風神打仗。出發前,他對吉斯娃·娃吉説:“我回來時,給你帶來冰的丈夫。”

吉斯娃·娃吉恭恭敬敬回答説:“好的,父親。”

但是她不等父親回家,就從天上飛下去了。風很高興地幫助她,一直把她送到那個山坡上。

“現在我可以很好地仔細看看他了。”

吉斯娜·娃吉這麼想,也希望青年來看看她。

青年農民看見吉斯娜·娃吉了,馬上朝她走過去,他當然不知道這姑娘是神的女兒,便問道:“美麗的姑娘,你在這兒找什麼?”

“我在找丈夫。”

吉斯娜·娃吉微笑着説。

農民聽到這神奇的回答也微笑了一下。

愛情給他們無限的力量,兩人抑制不住心頭的喜悦,開懷大笑。

這笑聲卻給吉斯娜·娃吉招來災難。她的愉快爽朗的聲音傳到了正在同風神作戰的父親的耳朵裏。儘管仗打得異常激烈,巴打拉·古魯還是聽到了,他看見女兒下到地面,同一個凡人在一起高興地笑,笑得越來越響。

巴打拉·古魯對女兒的行為大為惱火,他馬上停止戰鬥,飛到那塊山坡上,吼叫:“回到天上去,快點!”

但是女兒根本不想回到天上,她感到同青年農民在一起才是幸福。她的愛情超過了巴打拉·古魯的意志。

她説:“不回去,我不願回到天上去!我寧願當凡人,同我丈夫一起勞動生活。”

“好,你留在地面上。但是你再也不能是神,也再不能是女人。你得變成稻束,讓靈魂永遠留在這兒,在這塊山坡上。”

巴打拉·古魯説完,吉斯娜·娃吉就變成了一株細細的稻束。

“捷維·濕麗的命運降落到我身上了。”

吉斯娜·娃吉深深地歎息,憂傷地低下頭去。青年農民沒説一句話,只是親切地撫摸着自己的情人——稻束。

這時,巴打拉·古魯可憐起青年農民來了。”

為什麼不讓他們在一起呢?雖然吉斯娜·娃吉永遠成了稻束,她的靈魂留在這山坡上,何不把青年農民也變成稻束……”

青年農民變成了稻束。兩株稻束互相彎腰,好象表明,它們之間的愛情多麼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