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黔西觀音洞文化”揭開貴州史前文化帷幕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91W

“黔西觀音洞文化”揭開貴州史前文化帷幕

“黔西觀音洞文化”揭開貴州史前文化帷幕

“史前文化”是一部沒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它彷彿是一座巨大的無字碑,碑上雖然沒有鐫刻文字,但那點點斑痕,卻依稀可見人類童年時代的足跡。黔西觀音洞是人類早期活動的遺址,在未發掘以前,貴州史前的歷史是一片空白,1964年,著名考古學家裴文中試掘了黔西觀音洞遺址後,才把人們的目光引向了極其邈遠的太古,使貴州的歷史線索向前延伸了24萬年,從此告別了“不毛之地”的記憶,揭開了貴州史前文化帷幕,開啟了貴州史前文化的第一樂章。

“觀音洞文化”遺址位於貴州省黔西縣觀音洞鎮(原沙井鄉)觀音洞村,距縣城三十公里,遺址坐落在一個南北長約700米,東西寬約500米的封閉窪地的邊緣。這是一個裂隙形洞穴,面積約1000平方米,其洞系石灰巖構成,洞口標高為1450米,洞口高出窪地底部約15米,分為主洞和南北兩個支洞,主洞長9米,寬2~4米,支洞長5米,寬1~2米。洞穴堆積厚達9米,分為上、下兩部分,延續時代約從距今20萬年至4萬年左右。在1964—1973年間,中國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貴州省博物館等單位先後進行四次大規模的發掘,共出土4000餘件石器和20多種哺乳動物化石。石器質料以燧石為主,並有一些硅質灰巖和火成巖。石器製作方法多為錘擊法,兼用碰砧法。石製品分為石核、石片、石器三大類,石器種類有砍砸器、尖狀器、雕刻器、刮削器和石錐等,其中以刮削器居多,約佔出土石器的百分之八十。伴隨出土的動物化石有柯氏熊、大熊貓、最後鬣狗、嵌齒象、貴州劍齒象、似東方劍齒象、巨獏、中國犀等,它們當中有8種動物已經滅絕,根據這些動物遺骸,地質學家們判斷正處在地殼演變的“更新世中晚期”,是舊石器時代早期的文化遺址。遺憾的是,在這裏並沒有發現古人類化石。古人不知何處去,文化依舊閃光芒。考古學家根據這些豐富的文化遺物,把它命名為“黔西觀音洞文化”。

觀音洞文化遺址的發掘,展示了貴州遠古時期的開發情景,為研究我國古人類的活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材料。裴文中先生認為,它的文化面貌獨特,“對於研究我國舊石器的起源和發展,研究華南地區舊石器時代早期的人類活動,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以白壽彝先生為總編的《中國通史》,對黔西觀音洞文化有幾句很有分量的話。其一是説:“在我國南方,屬於更新世中期的遺址,首推貴州黔西觀音洞。”其二是説:觀音洞石器“加工之細緻和方法之多樣,為同期各地石器之冠。”這幾句中肯的評語,充分體現了黔西觀音洞文化在南方和中國的重要地位和科學價值。《中國通史》把我國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分為三種類型或三個古文化區:第一個文化區是以山西的西侯度和河文化為代表,第二個文化區是以北京周口店為代表,第三個文化區則以貴州黔西觀音洞為代表。這就是説,在中華大地上,文化起源是"多元"的,早期的人類分別在不同地區創造文化,以後才漸漸合“多元”為“一體”,黔西觀音洞文化就是這“多元”中的“一元”。

貴州歷史文獻研究會副理事長史繼忠老先生作客“多彩貴州”博客時説,正是這個原因,人們在談論中國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址時,常説"北有周口店,南有觀音洞"。也正是這個原因2001年6月25日,經國務院批准,公佈黔西觀音洞文化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進入"國保檔案"。這是貴州“史前文化”的“第一樂章”,是貴州悠久文化的源頭,在此之後,古人類在貴州這塊土地上的活動更廣,創造更多,已發現的古人類、古文化遺址將近百處,在全國佔有重要一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