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文獻綜述格式【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8.47K

文獻綜述格式【精品多篇】

文獻綜述格式 篇一

1前言

我通過登陸中國期刊網全文數據庫和查找有關文獻,共蒐集有關社會體育指導員的文獻資料二十幾篇,其中大部分都集中在04、05年。現將有關的資料歸納如下:

2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養

2.1不同類型社會體育指導的培養

劉平江、趙立《淺談社會體育專業人才的培養》(2002年)一文中提出:“要培養一專多能的社會體育專業的學生。”在鄧星華《論我國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養》(2001年)一文中提出:“我國社會體育的特點和鍛鍊羣眾的需要,可以將社會指導員分為健身健美類、醫療保健類、競技運動類、休息娛樂類等四類。”從上述文獻資料可以看出,培養各個層次類別的體育指導員,可以全方位地為社會體育指導服務。

2.2加大高校培養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力度

廖軍在《充分發揮高校優勢培養社會體育指導員》(2003年)一文中表明:“高校體育專業擔負着為國家培養高層次體育專業人才的任務,根據社會對個類體育人員的客觀要求,其培養目標應主要是適應面廣一專多能的複合型人才。”因此高校應該把培養和培訓社會體育指導員列入其職責範圍。

3社會體育指導員的管理

3.1管理社會體育指導員應更加細化

倪同雲、白雲、陳琳等在《完善我國社會體育指導員的管理體制的研究》(2002年)一文中明確指出:“對我國社會體育指導員進行具有國情特色的較細分類,如在大類上可分為管理型、經濟型、技術型等,再在每個大類上分細,如技術型可分為:青少年指導員、老年指導員、婦女指導員等。”

3.2建立健全的我國社會體育組織管理體制

早在1987年,日本由文部省公佈了《關於社會體育指導員知識,技能審核事業來認定規程》。在《鄧星華我國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養》(2001年)一文中指出:“完善社會體育指導員管理法規,從社會體育指導員的申報、培訓、考核、授予稱號、上崗經營、年審註冊、晉級權利和義務以及法律責任等方面都做出了明確規定。”從上可以看出,建立完善的社會體育組織管理體制的重要性。

4我國社會體育指導員的現狀

4.1社會體育指導員總體數量情況及分佈

如付明、李飛傑在《武漢社會體育指導員現狀調查與研究》(2005年)一文中歸納出:“武漢三鎮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表現出第一總體數量偏少,第二等級結構失調,國家級一級所佔比例太少,而三級比例過大。”何敏學、都曉鵑在我《國社會體育指導員的特點研究》(2005年)一文中指出:“我國人均社會體育指導員約為1:3994,京津滬遼江浙等市處於領先地位。”

4.2社會體育指導員的性別構成

李小燕在《宜昌市城區社會體育指導員現狀調查與分析》(2002年)一文中指出:“女性社會體育指導員大多為職業女性和離退休人員,這一分佈是與女性工作生活生理結構以及對體育的價值觀念相應的。”在武笑玲、馬美榮等《城市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2004年)一文中指出:“目前洛陽市城區社會體育指導員性別結構與國家1998年的統計基本吻合,性別結構基本合理,男性高於女性,調查還發現女性社會體育指導員多為職業女性如文藝工作和離退休人員。”

4.3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年齡結構

孫培初年《齡結構偏大文化層次偏低---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現象調查》(2005年)一文中明確指出:“以上海為例:70%以上的社會體育指導員由街道社區聘請專業教師授課培訓各區省自己發證,除少量街道社區文教幹部外,絕大部分是離退休人員和下崗職工,其中年齡最大的78,歲最小的34歲,平均57歲。”

4.4社會體育指導員的文化素質狀況

莊永達在《我國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問題研究》(2004年)一文中提到:“我國已經擁有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約20萬人,這樣的發展速度和規律應該來説是來之不易的,説明我國的各級體育部門對社會體育指導員的發展給予了高度的重視,但我們也應該清楚地認識到如此高速度大規律地發展背後的質量保證問題。”

4.5社會體育指導員的職業分佈狀況

付明李、飛傑在《武漢市社會體育指導員現狀調查和研究》(2005年)一文中表明:“武漢市社會體育指導員的職業分佈中專業社會體育指導員佔5.9%,兼職的人員最多達到62.2%,其次是離退休人員佔26%,體育教師所佔的比例最少為0.5%,其他的為3.4%。我們可以看出體育教師所佔的比例過少,説明體育教師的積極性還沒充分的調動起來。專職的社會體育指導員所佔的比例不大,説明社會體育指導員在先階段還不能作為一種主要的謀生手段。”

5總結

通過以上的文獻資料可以瞭解到,我國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養管理等方面的理論以及它的一些現狀。荊州地處我國中南部,社會環境經濟實力體育發展水平和體育人口與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相比還處於落後狀態。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建設雖然要順應我國這個大環境,但也必須體現指導員鮮明的地方特色,因時、因地制宜建立適合本地區的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

文獻綜述格式 篇二

摘要:

隨着教育事業的發展, “教師專業化” 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反思是教師專業化成長的必經之路,教師成長分為三個階段:新手型、熟手型、專家型,本文主要圍繞教師教學反思有關的文獻進行綜述,從教師專業成長的角度,希望能夠為新手型教師的研究提供啟發和借鑑。

關鍵詞:

教師;教學反思;專業成長

近十多年來,教學反思已經成為了影響教學的思潮之一,反思是一條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捷徑。筆者在中國知網檢索關於教師教學反思相關的課題,發現關於教師教學反思的課題大約有2439篇,關於新手型教師教學反思的課題21篇。

綜上所述,研究關於教師教學反思的課題較多,十分缺乏關於新手型教師教學反思的課題。

一、教學反思的內涵

反思的思想由來已久,安富海(2010)認為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活動進行主動地自覺地思考並調節,在思考過程中主動地去發現教育教學問題,尋求有效的方法去解決問題的過程。申繼亮、劉加霞(2004)認為教學反思是一種教育活動,是對教育教學活動進行思考, 在思考中發現教育教學問題,尋求方法解決問題。仇珍玲(2012)認為教學反思是教師以先進的理念為指引,以自身的教學活動為對象,對其教學行為、理念、效果等進行分析與思考,從而實現自身的專業發展的過程。

許多學者都對教學反思進行了解釋,結合先進理念和各學科,筆者認為教師的教學反思是各學科教師以先進的理念為指引,對已經發生或正在發生的學科教育教學活動以及這些活動的行為和效果,進行積極、持續、周密、自我調節性的思考。

二、教師教學反思現狀

通過文獻梳理筆者發現,教師教學反思的現狀並不理想,尤其是對新手型教師來説。王青(2013)指出新手型教師對教學反思意識不高、教學反思內容較淺、教學反思的方法較為單一。田甜(2005)指出專家教師以學生為中心,而新手教師反思則以自己為中心,只考慮自己語言、教態、板書、時間安排、失敗時大多選擇逃避。仇珍玲(2012)指出目前新手型教師更重視教師自身、不重視理念、輕視發展、過多的重視方法,不注重感受。

綜上所述,筆者發現大部分學者都認為目前教師教學反思的內容較為淺顯、缺乏理論支撐、反思方式單一。結合田甜和仇珍玲的觀點得出:新手型教師反思大多以自己為中心進行反思,很少去考慮自己的教學方式是否適應學生,且不能將教學反思貫穿到教學的整個過程。

三、提高教師教學反思的策略

關於教師教學反思對策的研究數量很多,通過文獻蒐集發現文獻提及的策略、途徑、對策屬性相近,在這裏統稱為策略。費振新(2006)在學校層面和教師層面提出了對策:培育教學反思的文化、提供教師培訓機會、重視教育專業學生的反思能力和反思意識的培養。隋小美(2014)認為促進教師教學反思的策略包括:提高教師的反思意識、提高教師教學反思的能力、學校營造良好的反思氛圍。仇珍玲(2012)指出要加強學習實踐,培養反思習慣、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反思能力、改變管理方式、注重反思指導、對職初教師重規範、重積累、促進反思交流。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要注重教育理論、培養反思意識、營造良好的反思氛圍,這些對策都可以被新手型教師所借鑑,但實施過程中需要有針對性的進行。

四、結語

通過研究發現,很多學者主要是從教學反思的宏觀層面來研究的,更多的是對教學反思的內涵、策略等進行了分析和闡述,但對新手型教師在教學中發生的實際問題缺乏針對性的分析。本文只是在理論的基礎上和眾多學者的觀點上對教師的教學反思作為初步的研究和分析,希望可以對新手型教師教學反思的研究提供現實素材,為新課程改革的施行盡綿薄之力。

文獻綜述格式 篇三

學寫綜述,至少有以下好處:

①通過蒐集文獻資料過程,可進一步熟悉醫學文獻的查找方法和資料的積累方法;在查找的過程中同時也擴大了知識面;

②查找文獻資料、寫文獻綜述是臨牀科研選題及進行臨牀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學習文獻綜述的撰寫也是為今後科研活動打基礎的過程;

③通過綜述的寫作過程,能提高歸納、分析、綜合能力,有利於獨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④文獻綜述選題範圍廣,題目可大可小,可難可易,可根據自己的能力和興趣自由選題。

文獻綜述與“讀書報告”、“文獻複習”、“研究進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們都是從某一方面的專題研究論文或報告中歸納出來的。但是,文獻綜述既不象“讀書報告”、“文獻複習”那樣,單純把一級文獻客觀地歸納報告,也不象“研究進展”那樣只講科學進程,其特點是“綜”,“綜”是要求對文獻資料進行綜合分析、歸納整理,使材料更精練明確、更有邏輯層次;“述”就是要求對綜合整理後的文獻進行比較專門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統的論述。總之,文獻綜述是作者對某一方面問題的歷史背景、前人工作、爭論焦點、研究現狀和發展前景等內容進行評論的科學性論文。

寫文獻綜述一般經過以下幾個階段:即選題,蒐集閲讀文獻資料、擬定提綱(包括歸納、整理、分析)和成文。

一、選題和蒐集閲讀文獻

撰寫文獻綜述通常出於某種需要,如為某學術會議的專題、從事某項科研、為某方面積累文獻資料等等,所以,文獻綜述的選題,作者一般是明確的,不象科研課題選題那麼困難。文獻綜述選題範圍廣,題目可大可小,大到一個領域、一個學科,小到一種疾病、一個方法、一個理論,可根據自己的需要而定,初次撰寫文獻綜述,特別是實習同學所選題目宜小些,這樣查閲文獻的數量相對較小,撰寫時易於歸納整理,否則,題目選得過大,查閲文獻花費的時間太多,影響實習,而且歸納整理困難,最後寫出的綜述大題小作或是文不對題。

選定題目後,則要圍繞題目進行蒐集與文題有關的文獻。關於蒐集文獻的有關方法,前面的有關章節已經介紹,如看專著、年鑑法、瀏覽法、滾雪球法、檢索法等等,在此不再重複。蒐集文獻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檢索法。蒐集好與文題有關的參考文獻後,就要對這些參考文獻進行閲讀、歸納、整理,如何從這些文獻中選出具有代表性、科學性和可靠性大的單篇研究文獻十分重要,從某種意義上講,所閲讀和選擇的文獻的質量高低,直接影響文獻綜述的水平。因此在閲讀文獻時,要寫好“讀書筆記”、“讀書心得”和做好“文獻摘錄卡片”。有自己的語言寫下閲讀時得到的啟示、體會和想法,將文獻的精髓摘錄下來,不僅為撰寫綜述時提供有用的資料,而且對於訓練自己的表達能力,閲讀水平都有好處,特別是將文獻整理成文獻摘錄卡片,對撰寫綜述極為有利。

二、格式與寫法

文獻綜述的格式與一般研究性論文的格式有所不同。這是因為研究性的論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結果,特別是陽性結果,而文獻綜述要求向讀者介紹與主題有關的詳細資料、動態、進展、展望以及對以上方面的評述。因此文獻綜述的格式相對多樣,但總的來説,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題、總結和參考文獻。撰寫文獻綜述時可按這四部分擬寫提綱,在根據提綱進行撰寫工。

前言部分,主要是説明寫作的目的,介紹有關的概念及定義以及綜述的範圍,扼要説明有關主題的現狀或爭論焦點,使讀者對全文要敍述的問題有一個初步的輪廓。

主題部分,是綜述的主體,其寫法多樣,沒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順序綜述,也可按不同的問題進行綜述,還可按不同的觀點進行比較綜述,不管用那一種格式綜述,都要將所蒐集到的文獻資料歸納、整理及分析比較,闡明有關主題的歷史背景、現狀和發展方向,以及對這些問題的評述,主題部分應特別注意代表性強、具有科學性和創造性的文獻引用和評述。

總結部分,與研究性論文的小結有些類似,將全文主題進行扼要總結,對所綜述的主題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見解。

參考文獻雖然放在文末,但卻是文獻綜述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不僅表示對被引用文獻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獻的依據,而且為讀者深入探討有關問題提供了文獻查找線索。因此,應認真對待。參考文獻的編排應條目清楚,查找方便,內容準確無誤。關於參考文獻的使用方法,錄著項目及格式與研究論文相同,不再重複。

文獻綜述格式 篇四

論文摘要:為了弄清我國國小遊戲教學與研究現狀,利用中國知網和Google收集資料,進行分析。結果表明,2000年到2013年,遊戲教學文章發表數量急劇上升,其中針對單獨學科的遊戲教學數量較多。本文就收集到的有代表性文章進行綜述與分析。

論文關鍵詞:遊戲教學,文獻綜述,模型建構

1、引言

“好玩是兒童的天性”。但是迫於應試壓力,加上家長不願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心理,兒童的天性被壓制,這並不利於兒童的成長。遊戲,可以説是兒童成長最主要的的活動。遊戲教學法就是利用遊戲的活動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學習,發展相應能力。

2009年,新課程標準的提出,標誌着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進入新的階段。通過中國知網等權威網站的資料收集,發現遊戲教學一直是研究熱點,2012年研究文獻總量突破2萬,2013年有所回落。

2、國內研究綜述

目前國內,遊戲在學期階段用的較多。傳統意義上的遊戲只是課堂的輔助手段。李海洋(2009)認為教師應根據新課標要求,掌握學生的思維特點,在英語教學中,符合遊戲教學的原則(目的性,競爭性,公平性原則),將教學方法與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結合,逐步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堅定學生學習英語的決心和信心。教師在日常英語教學中運用遊戲教學法,累計和總結遊戲教學經驗和方法,努力提高國小英語教學質量。凌美葉(2005)探索遊戲教學理論依據,遊戲教學思路,種類。遊戲教學時教學方法的一次變革,學生由客體變為主體。荀子提倡的“知行統一”,杜威的實用主義,“從做中學”,都為遊戲教學提供理論基礎。遊戲教學也很好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愉悦性。遊戲活動種類具有多樣性,可以依據學生不同心理特徵設置不同遊戲,比如針對好奇心設計猜謎遊戲,好勝心設計競賽遊戲等。“在玩中學”也要注意遊戲目標的是否明確,是否適合學生,遊戲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周穎怡(2013)認為音樂這門特殊的藝術學科,決定了採用遊戲教學的必要性。音樂遊戲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中心,通過趣味性遊戲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活動性的遊戲引導學生參與,競爭性遊戲對音樂有更深入的理解。新時代的教師應將學生的認知水平,心理特徵與遊戲特徵結合,設置多樣性遊戲,讓學生在遊戲中掌握音樂知識。肖旭(2010)根據體育教學特點,構建以創新為核心的體育遊戲教學模型,以教師為主導,師生互動,激勵學生學習。“快樂學習,表揚為主”。體育遊戲課程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生能力和教師的教學技能,體育教學模型的構建為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提高參考。

國內有關遊戲教學的研究,側重點各有不同,主要還是分學科論述,未見形成系統。

3、國外研究綜述

從古希臘起,西方教育,特別是幼兒教育,就把遊戲用於教學實踐中。法國教育學家盧梭及其重視遊戲對兒童身心發展,他認為兒童最好在遊戲中學習。捷克著名教育學家誇美紐斯也認為遊戲可以鍛鍊身體的健康,以及肢體的敏捷。20世紀初,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學家杜威,非常重視遊戲教學。他強調“從做中學”。皮亞傑把兒童遊戲分為三個階段:0—2歲為練習性遊戲;2—7歲為象徵性遊戲,7—12歲為規則性遊戲。國外教學理論特別強調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他們提倡的自然教學法、情景教學法等特別是近年興起的TPR(全身動作教學法)對我國兒童英語教學產生了重大影響。艾裏康寧的《遊戲心理學》,從遊戲是一種社會現象這一方法論立場研究遊戲,證明,遊戲不是自發的,而是在教育的影響下形成,它是兒童理解人們活動的任務和動機的一種形式。

許多國家都提倡在國小教學中引入遊戲教學,日本在教學方法上注意國小與幼兒園教育相銜接,日本幼兒園的幼兒可以自由選擇遊戲內容。由於國小與幼兒園性質不同,所以國小的遊戲教學相對受限。美國教育工作者也在國小的教學方法上大量引入遊戲成分,使美國國小課堂以“亂而無章”的感覺。如何處理好教學與遊戲的關係並形成一套適用的遊戲教學的模式對於遊戲教學能否在國小有效的體現其價值是非常重要的。

4、研究總結與展望

通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國外對遊戲教學研究較早,遊戲是兒童學習知識,接觸社會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遊戲不是讓學生放任自由,而是要以教師為主導,與教育相結合,通過遊戲的趣味性和教育意義結合,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發揮自身的潛能,發展認知水平。國內外對遊戲在國小教育中功能和運用情況進行了一定研究,但是教學遊戲在課堂中作為一種調節手段,大多數研究也只侷限於理論層面,對於遊戲教學模式的實驗研究較少,也沒有人把遊戲作為一種教學方法系統的研究。這為後來研究者提供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