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幼兒園大班教育隨筆上學期【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84W

幼兒園大班教育隨筆上學期【新版多篇】

幼兒園大班教育隨筆上學期 篇一

收拾玩具的那些事兒

我們班的孩子非常熱衷於建構區的材料,每每區域活動時間那裏總是客流不斷,平日裏短短的過渡時間,孩子們也總要去擺弄、欣賞一番。男孩子喜歡搭建不同款型的軍事武器、建構各種堪比著名建築的建築物,女孩子則偏愛搭建無所不能的魔法棒以及能夠捕捉美麗瞬間的照相機。

在開始玩之前,他們會為自己的創作“儲備”足夠多的材料;在玩的過程中,專注於兩手之間的作品,完全不在意自己是蹲着還是席地而坐。我常常會被孩子強大的興趣和專注度所折服,但是問題也由此產生:孩子們過於的專注常常忽略自己在搭建時碰掉的玩具、急於把作品移至展示台卻忽略腳下被踢開的積木。在結束活動的時間,孩子們為了保護自己的作品都不捨得離開展示台附近,根本就忘記了還有積木被遺留在建構基地上。“不是我玩的”積木便由此產生。

當面對如野花般零星在地的積木,我們很難再辨識出這是誰拿到這裏來的,如果問“是誰玩的”,得到的答案無疑是“不是我玩的”,所以這樣的查案似的問題基本是過場話!前期,我們的策略是要求“但凡進入建構區遊戲的幼兒都要一起收拾”,但時間長了,便發現每次在那裏收拾的總是幾張同樣的臉孔,有時甚至他們沒有去玩過,也會因着“喜歡收拾”而積極的加入其中,而一些真的玩了卻不想收拾的孩子便理所當然的不收拾了。對於此可以看出隨着孩子的成長,收拾問題是有着不同原因的。那些“喜歡收拾”的孩子多半是基於小班時良好整理習慣的養成以及滿足當下被老師認可而獲得成長滿足感的心理需求,而那些不收拾並推脱説“不是我玩的”孩子,一是因為他們收拾物品的習慣沒有養成,

二是因為他們在對物品的歸屬意識上很明確,如“這不是我帶來的玩具!”,

三則有可能是他們責任感的萌芽相對晚些。由此,我所想到並實施的策略基於“行為後果法”產生的——把沒有被收拾的玩具送走!目的是讓幼兒感受不收拾玩具,玩具會越來越少,以至於不能玩充分玩的後果。一些敏感的孩子很快就瞭解了教師行為的目的,表現出不捨之情,但一些男孩子更關注教室裏還有幾箱玩具,這一點也體現出了幼兒思維方式的差異。所以,我意識到這一行動需要持續一段時間來進行!接下來,我期待着孩子們良好行為的出現,能夠有多一點對集體物品的責任感!

幼兒園大班教育隨筆上學期 篇二

留給孩子創編的機會

音樂活動是幼兒十分喜愛的課程之一,在音樂活動中,孩子們用美妙的歌聲,以及歡快的舞蹈動作來表達自己的喜悦心情。但是,現在大多數的音樂律動,都是教師自己的所感轉化為動作直接傳給孩子。久而久之音樂就成為了動作的背景,在無形中使得幼兒喪失了自己感受音樂發揮想象創編動作的權利。把原本優美動聽的音樂變成了記憶動作和強化動作的訓練,幼兒又怎樣從中☆☆受到美的薰陶呢?

我們班的孩子都非常喜歡音樂,每次我彈起琴來他們都會跟着音樂手舞足蹈的,有時候一邊唱歌,就會自己一邊做動作。一次,我要上一節音樂課《健康歌》,這段音樂十分富有動感和激情,也是很多孩子熟能生想的。根據歌詞,孩子們能很自然的聯想到動作應該如何做。為了能讓孩子根據音樂形象、旋律的特點音色變化來創編動作,我用引導的方法讓幼兒根據歌曲中的歌詞表現出來。如:一開始的“左腳預備,右腳預備,全身預備,一二三四”我讓幼兒聯想到我們平時做操時怎樣做的,將律動融入到幼兒的日常生活中,這樣孩子就很快能記住了。之後“脖子扭扭屁股扭扭”也是讓幼兒一句歌詞的指示表演出來。

這樣一節音樂活動幼兒就不要教師教他們任何動作就已經順利上完,孩子們更從音樂中感受到快樂的情緒,比起往日教他們做動作,做了半天還記不住,這個方法則更有可行性。

因此我認為應多給幼兒發揮想象的機會,讓幼兒自己來感受音樂,創編動作,這樣便能使幼兒感受到美的薰陶,而且不僅僅是音樂,在其他的方面也應如此。希望孩子們都能在這片想象的天空中插上美麗的翅膀自由的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