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健康的心理狀態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4.92K

健康的心理狀態新版多篇

心理健康的狀態 篇一

從健康狀態到心理疾病狀態一般可以分為4個等級:健康狀態、不良狀態、心理障礙、心理疾病。

1、心理健康狀態 從自我評價、他人評價和社會功能狀況三方面分析:本人不覺得痛苦,即在一個時間段中(如一週、一月、一季或一年)快樂的感覺大於痛苦的感覺;他人不感覺到異常,即心理活動與周圍環境相協調,不出現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的現象;社會功能良好,能夠勝任家庭和社會角色,能在一般社會環境下充分發揮自身能力,利用現有條件(或者創造條件)實現自我價值。

2、不良狀態又稱第三狀態,是介於健康狀態與疾病狀態之間的狀態,是正常人羣中常見的一種亞健康狀態,它是由於個人心理素質、生活事件、身體不良狀況等因素所引起。它的特點是:時間短暫,一般在一週左右就能得到緩解;損害輕微,該狀態對當事人社會功能影響較小,處於此類狀態的人一般都能處理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只是感覺到的愉快感小於痛苦感,“累”、“沒勁”、“不高興”、“應付”是他們常説的詞彙;能夠自己調整,此狀態者大部分能夠通過自我調整如休息、聊天、運動、釣魚、旅遊、娛樂等放鬆方式使自己的心理狀態得到改善。

3、心理障礙 心理障礙是因為個人及外界因素造成心理狀態的某些方面發展超前、停滯、延遲、退縮或異常。特點如下: a. 不協調性。其心理活動的外在表現與其生理年齡不相稱

或反應方式與常人不同。例如:成人表現出幼稚狀態(停滯、延遲、退縮);兒童出現成人行為(不均衡的超前發展);對外界刺激的反應方式異常等。

b. 針對性。處於此類狀態的人往往對敏感的事、物及環境等有強烈的心理反應(包括思維、情緒及動作行為),而面對其它對象可能表現很正常。

c. 損害較大。此狀態對當事人社會功能影響較大。可能使當事人不能按常人標準完成某項(或幾項)社會功能。例如:社交焦慮者(又名社交恐懼)不能完成社交活動,鋭器恐怖者不敢使用刀、剪,性心理障礙者難以與異性正常交往等。 d. 需求助於心理醫生。此狀態者大部分不能通過自我調整和非專業人員的幫助而解決根本問題,心理醫生的指導是必需的。

4、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是由於個人及外界因素引起個體強烈的心理反應(思維、情感、動作行為、意志)並伴有明顯的軀體不適感,是大腦功能失調的外在表現。特點是: a. 強烈的心理反應。可出現思維判斷上的失誤,思維敏捷性下降,記憶力下降,頭腦粘滯感、空白感,強烈自卑感及痛苦感,缺乏經歷,情緒低落成憂鬱,緊張焦慮,行為失常(重複動作,動作減少,退縮行為等),意志減退等。

b. 明顯的軀體不適感。由於中樞控制系統功能失調可引起所控制人體各個系統功能的失調,如影響消化系統則可出現食慾

不振、腹部脹滿、便祕或腹瀉(或便祕——腹瀉交替)等症狀,影響心血管系統則可出現心慌、胸悶、頭暈等症狀,影響到內分泌系統則可出現女性月經週期改變、男性性功能障礙等。 c. 損害大。這類患者不能或者勉強能完成其社會功能,缺乏輕鬆、愉快的體驗,痛苦感極為強烈,“哪裏都不舒服”、“活着不如死了好”是他們真實的內心體驗。

d. 需要心理醫生的治療。這類患者一般不能通過自我調節康復,而必須接受心理醫生的治療。對此類患者的治療一般採用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相結合的綜合治療手段。在治療早期,通過藥物快速調整情緒,中後期結合心理治療解除心理障礙,並通過心理訓練達到社會功能的恢復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心理健康的狀態 篇二

心理健康是指精神、活動正常、心理素質好。大多與遺傳(基因)相關。既能過着平平淡淡的日子,也能經受各種事件的發生。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產、生活上能與其他人保持較好的溝通或配合。

個體能夠適應發展着的環境,具有完善的個性特徵;且其認知,情緒反應,意志行為處於積極狀態,並能保持正常的調控能力。在生活實踐中,能夠正確認識自我,自覺控制自己,正確對待外界影響,從而使心理保持平衡協調,就已具備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徵。

肖漢仕教授認為:心理健康的基本含義是指心理的各個方面及活動過程處於一種良好或正常的狀態。心理健康的理想狀態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認知正確、情感適當、意志合理、態度積極、行為恰當、適應良好的狀態。與心理健康相對應的是心理亞健康以及心理病態。心理健康從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含義,衡量標準也有所不同。

心理健康,是現代人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那麼什麼是人的心理健康呢?人的生理健康是有標準的,一個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有標準的。不過人的心理健康標準不及人的生理健康標準具體與客觀。瞭解與掌握心理健康的定義對於增強與維護人們的健康有很大的意義。當人們掌握了衡量人的心理健康標準,以此為依據對照自己,進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診斷。發現自己的心理狀況某個或某幾個方面與心理健康標準有一定距離,就有針對性地加強心理鍛鍊,以期達到心理健康水平。如果發現自己的心理狀態嚴重地偏離心理健康標準,就要及時地求醫,以便早期診斷與早期治療。

心理健康是指一種持續且積極發展的心理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主體能作出良好的適應,並且充分發揮其身心潛能。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以培養身心健康社會公民為目的,通過運用健康管理的方法,以校園環境、功能環境的改善為主,人文環境的改善相配合,以老師和學生兩個主體,提供科學、健康、專業的指導。“新健康教育”在學校建設了專門的健康指導室(心理諮詢室),配備專業的心理諮詢師長期駐校,以開設心理課程和開展課外活動等方法引導學生的健康心理髮展。同時,開設“親情聊天室”,為親情的連接打開通道,為學生們的健康成長鋪就一條暢途。

大學生心理狀況自我評價 篇三

通過這學期對大學心理(二)的學習,我對心理知識有了一定的瞭解,首先是對心理學的發展史有了一定了解,然後是學習了一些團體活動的知識,並且在參加活動課的過程中體會到了很多人生的知識,在團體活動中大家彼此敞開了自己的心扉,積極的參與到了集體的活動中,在此中再一次體現了集體的力量…

在心理諮詢的活動課中,我認識到了人心中脆弱一面,有時心靈事多麼的需要他人的呵護,那種心與心的交流才能讓人體會到交流得喜悦,我們的心理諮詢的模仿有時會讓人感覺像節目表演,但是大家真誠的心卻又不能不讓感動,初次它讓我體會到了那種幫助別人的喜悦。

活動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形式,是理論聯繫實際的重要途徑。它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激情,活躍課堂氣氛,真正達到育人效果。學生在實實在在的活躍的生動的並且有一定新意的活動中受到教益和啟迪,促進知行的結合。學生在主動參與教學過程中,激發了感情,明白了道理,情理凝結,形成了信念之後,進而需要在行動中表現自己。此時教師要引導、鼓勵學生把健康高尚的情感向外投射,為他們提供展現自己行為的機會和場所。

這學期我還參加了我們學校的心理協會---沁心港灣,這是一個温暖的大家庭,大家在一起共同努力,不僅學到了很多心理方面的知識,還為其他同學提供心理方面的服務。特別是今年的5.25活動更是深深的感動了我,老師與同學們的親密交談讓同學們,還有我有懂得了很多很多……而且在這裏我可以把在心理課上學到的知識付諸與實踐,讓我學而致用!

完成了大學心理學(二)的學習,我對自己大學四年的生活有了初步的規劃,對以後的路,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了一個初步的規劃。

可見,心理學對我們大學生的幫助之大是顯而易見的。我們無論在生活、還是學習、交際方面都可以用到這方面的知識。

這門選修課我很感興趣的一門,我有種不用逼自己去專心聽課,而是那種不由自主被老師所吸引的感覺。可見心理學真的有它的魅力所在啊!

雖然我選修的心理課結束了,但我對心理知識的學習卻還沒有結束,或許心理學跟我以後的職業沒有什麼很大的聯繫,但是心理學知識對於我的幫助卻是長遠的,甚至是一生的。

大學生心理狀況自我評價 篇四

首先,心理學讓我們更全面認識到良好的心理素質的重要性。良好的心理素質有助於我們不僅在學業上而且工作的各個方面獲得更大的成就。通過心理學中對自我的全面認識,使我們對我們自身意識、情緒、氣質、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優缺點有了系統客觀的認知,並有助於我們健全人格,提高自我心理素質和綜合能力。心理學中的各個章節都從理論講述、分析理解和應對措施方面詳細清晰地為我們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服務着。成熟的人格,並不意味着我們所在追求的人格完美,但對人生的價值、態度、責任以及生活方式、思維習慣、道德情操、義利觀念都有一套較為穩定的態度取向和行為表現。因此通過學習心理學,我們懂得了要深刻地體驗自我,準確地評價自我性格;有意識地調整自我,積極塑造良好個性;勇敢面對自我,克服性格弱點。

其次,上心理課,我學會很多知識和道理。我知道當彼此遇到誤會,要換位思考,要寬容待人,要理解他人,也要把自己的一些事情坦白的説出來。忍一尺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不論與多少人同處,總要存心公正,一視同仁,不可特別與一兩個人親近,卻與其他的人疏遠。尤其不可袒護自己所愛的人,一有這種情形,勢必引起別人的嫉妒,許多糾紛就因此發生了。父母對子女,師長對學生,上司對屬員,兄弟,姊妹,同學,同事,彼此中間都必須謹防這種情形。人是社會動物,每個個體均有其獨特之思想、背景、態度、個性、行為模式及價值觀,然而人際關係對每個人的情緒、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響,甚至對組織氣氛、組織溝通、組織運作、組織效率及個人與組織之關係均有極大的影響。所以我們搞好人際關係很重要。那麼怎麼樣才能搞好呢?這個也要求我們有很好的心理素質,我們對人要平等,無論對待什麼樣的人我們都要有一顆平淡的心,對待不同類型的人要有不通的方法,要學會摸索他的內心世界,在交往的開始就要了解他的優點,給對方一個較好的印象,也讓對方覺得你這個人值得交往。這樣才能顯現出你的素質,才能很好的發展自己的人脈。

另外,我們現在經常説的一個詞就是“壓力”了,而且現在的我們正是面對的壓力最多的時候,比如學習,生活,感情,未來等等,幾乎每一個方面都對我們這一代有着不同程度的壓力,壓力指人的精神遭遇外界影響而帶來的心理緊張,或者痛苦,使人因這些因素而感覺精神狀態不佳,面色萎靡,內心沉重,更有甚者痛苦不堪.所以以正常的心態面對壓力也是我們心理健康的一個必須的能力。在學習上,我們可能會因為某一道題解不出來而捶胸頓足,也可能因為老師的一個誤判而不能平靜,這時候我們就要提醒自己,這樣做會影響我們心情的,何必呢?不要因為這樣的小事而放不下,現在我們就要培養一種大度的心理素質;在生活上,我們的壓力可能不是太多,因為有家裏給我們打錢,幾乎可以説是衣食無憂,但是我們卻不能因此而鋪張浪費,因為我們花的是父母的錢,或許現在我們體會不到他們的辛苦,但是等我們自己掙錢花了我們就能知道父母的苦了;在感情上,我想現在的我們在這方面遇到的困惑最多了,感情這東西本來就讓人難以捉摸,但是我們更應該把握好這個尺度,戀愛了,我們要有一顆真誠的心去對待對方,處理事情時要顧及對方的感受,與對方分擔痛苦,分享快樂,這樣才能更好的維持感情。然而有很多人還是要面對失戀的,失戀往往很痛苦,對我們的打擊也是別的不能比的,但是我們沒必要因此而一蹶不振,失戀了,我們應該做的是祝對方幸福,同時自己也要堅強的繼續自己的生活,不能從此而麻木不仁,有句俗話説得好,天涯何處無芳草呢!不要因為一個人而毀了自己的一輩子;面對未來的壓力,我們可能不去想太多,現在的人得過且過的很多,很多人都不去想將來的事情,比如工作,比如成家,但是我們還要適當的給自己加壓,適當的壓力對我們是一種激勵,可以激發我們對生活對學習的熱情和對美好人生的憧憬與渴望,適當的壓力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更加有意義,使我們有一個正常的心態。

總之,我們要做到心理健康,爭取身心健康是關係到成才與否的頭等大事。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生理素質相結合,加之其他積極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學生成才就有了可靠的內在條件,一顆顆人才的新星就有可能升起。

大學生心理狀況自我評價 篇五

通過半個學期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習,我們學習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識,從心理學的定義到如何進行自我完善,如何進行情緒的調控,如何應對挫折和壓力,如何塑造和培養人格和意志品質,學習心理到社會心理和職業生涯規劃,非常的全面。本文是根據這一個學期以來的學習成果,對本人自我進行的分析。

1、自身優勢

我能夠經常反思自己,哪些對哪些做錯,以及如何完善自己的人格和關注心理健康。懂得開導自己,並以己推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不樂勿加於人。我的家庭收入狀況還算可以,可以擔負得起我的求學費用,我能更加專心於學業。感情方面沒有牽絆,可以將精力放在充實自己身上。

2、自身缺陷

興趣雖廣,但沒有專長的一面;有點內向,有時有點粗心,自控能力有點弱,不大喜歡喧譁的場面,人多的場合不擅口頭交際,這讓我有時在人際交往中處於被動狀態;不大活躍,不主動參加積極性高的活動,比如晚會等。但缺乏毅力、恆心,學習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以致一直不能成為尖子生,有時多愁善感,喜歡隨遇而安,缺乏進取心。

3、人生觀

人生觀屬於思想意識的範疇,它以觀點、信念、理想、需要、動機、興趣等具體形式,表現在人的個性的意識傾向中,而這種作為心理的穩定傾向的人生觀,在人的整個心理活動中,處於主導的地位,對人的心理功能起着調節、支配的作用。

作為一名即將步入大二的學生,應該樹立正確人生觀,這樣就能為大眾的利益識大體、顧大局、克己奉公,不會為個人得失而斤斤計較,不會陷入“自我中心”而難以自拔;就能夠為崇高的理想,以頑強的意志克服遇到的各種困難,不被矛盾所困擾,不向挫折屈服,不為衝突而憂慮,熱愛自己本職工作,積極努力做出成績,奉獻自己存在的價值,與大眾共享幸福之樂。

4、價值觀

職業價值觀測評顯示,我的職業價值觀傾向為幫助貢獻,團隊融洽型。

幫助X貢獻型的人認可的核心價值是自己的工作和知識能對他人和社會有所幫助。例如:改善擁擠的交通狀況,通過新的產品來消除、緩解疾病等。這種類型的人富於同情心,關心他人,他們把他人的痛苦視為自己的痛苦,不願幹表面上譁眾取寵的事,把默默地幫助不幸的人視作無比快樂。他們總是為他人着想,把直接為大眾的幸福和利益盡一份力作為自己的追求。希望自己的付出對社會是有幫助的,他人會因為自己的行為而受惠頗多。醫生、教師、警察等社會型工作很適合該類型的人。

團隊X融洽型的人希望工作以團隊合作的方式進行,大多數同事和領導在工作中有融洽的人際關係,相處在一起感到愉快、自然,認為這就是很有價值的事,是一種極大的滿足。該類型的人重視工作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希望能建立良好的同事關係。愉快、協調的團隊協作是該類型的人所追求的,他們認為友好、輕鬆、團結的集體能讓他們更好的工作。科研人員、技術人員、培訓師等需要良好團隊合作的工作比較適合該類型的人。

完善自我的方案:

(一)針對分析所提出的適應性對策

往往不喜歡那些需要精耕細作的常規性的日常工作,以及長期智力勞動和複雜思維的工作;富於冒險、喜歡競爭,比較適合那些需要膽略、冒風險和承擔責任的工作;適合可以展示自己的經營、管理、勸服、監督和領導才能,並實現機構、政治、社會及經濟目標的工作;適合經常和人打交道而不要求很高的動手操作能力的工作。在職業發展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自己在勸説、支配和言語方面的技能,以及自信、精力充沛、領導力強的優勢;此外,應儘量避免過於衝動的想法和行為,多注意日常工作和工作中的細節。

(二)針對自身不足所提出的解決辦法

在職業發展過程中,這種職業傾向的人可以充分發揮自己在勸説、支配和言語方面的技能,以及自信、精力充沛、領導力強的優勢;此外,應儘量避免過於衝動的想法和行為,多注意日常工作和工作中的細節。直接地表達自己,説出你現在的感受。不要只顧低頭拉車,需要抬頭看路。調整節奏、放鬆自己、適當鬆弛一下繃緊的弦。做長遠思考,加強對全局和可能性的關注,避免陷入具體事物,而將方向忽略。培養自己的創造力。

(三)如何檢驗效果與目標修正

每月進行一次,要與自己的情況相輔相成,隨時進行調整及修正,訂立階段小目標,更多的與外因和內因相聯繫。最終達到較好的效果。

結束語:

這一篇自我分析報告到這裏就告一段落了。我想每個人通過寫這篇報告都再次了認識了自己吧!其實這個對於自我的分析還是很必要的,不斷的完善自我才是美滿的人生!非常感謝老師這一個學期內對我們的教導!學習固然重要,一個人能力的培養也不容忽視。四年的大學生活給了我很多挑戰自我的機會,如系學生會的競選,院裏組織的演講比賽,文化藝術節的文藝匯演、英語演講比賽等。在參與這些活動的過程中,我結交了一些很好的朋友,學到了為人處事的方法,鍛鍊了自己的能力。這些經歷使我明白有些事情如果嘗試了,成功的機會就有一半,如果不去嘗試,成功的機率只能為零。機會來臨時,我們就要好好地把握住。

大學校園就是一個大家庭。在這個大家庭中,我們扮演着被培養對象的角色。老師是我們的長輩,所以我對他們尊敬有加。同學們就像兄弟姐妹,我們一起學習,一起娛樂,互幫互助,和睦的相處。集體生活使我懂得了要主動去體諒別人和關心別人,也使我變得更加堅強和獨立。我覺得自己的事情就應該由自己負責,別人最多隻能給你一些建議。遇到事情要冷靜地思考,不要急躁。不輕易的承諾,承諾了就要努力去兑現。生活需要自己來勾畫,不一樣的方式就有不一樣的人生。

大學生活是我人生中美好的回憶,我邁步向前的時候不會忘記回首凝望曾經的歲月。

大學生心理狀況自我評價 篇六

在日常生活中,人際交往始終是人們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際交往是思想、情感、態度、信息和學習的交往。交流思想,一個頭腦就有了多種思想。分享快樂,快樂就會加倍。分擔憂愁,憂愁就會減半。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生命個體,必然知道一些別的個體所不知不會的東西;而善於從每一個人身上學習自己所不知不會的東西,我們才能不斷的進步。

人際交往能力就是在一個團體、羣體內的與他人和諧相處的能力,人是社會的人,很難想象,離開了社會,離開了與其他人的交往,一個人的生活將會怎樣?有人存在,必須與人交往。當我們走上社會的時候,我們會與各種各樣的人物打交道,在與人交往中,你能否得到別人的支持、幫助,這裏就會涉及到自身能力的問題。我以為,我們在校學習期間,就要培養自己與同學、與教師、與領導、與職工打交道的能力。與同學交談,可以論爭不同的學術觀點,可以談對社會現象的不同認識,在論辯中提高自己的思辯能力;與老師交談,可以交流讀書心得,理清不同的思想認識,可以從中受到啟迪;與領導交談,可以充分交流自己對問題的不同見解,也許可以鍛鍊自己在領導面前不怯場;與職工打交道,你可以瞭解到他的工作狀況和不同的心態。善於與人交際,你會從中學到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

我認為在大學學習中除了知識外,最關鍵、最基本的是人的能力,而人際交往能力恰恰是我們大學生應該必備的一項,擁有較強的人際交往能力是大學生走進社會最強有力的條件。大學生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常常因為一些客觀的因素以及主觀認知、情緒、人格等心理因素的偏差而走入了心理誤區,以至出現像自卑、孤獨、嫉妒、報復和異性交往等交際障礙,怎麼樣才能消除這方面的障礙而成為使你成為一個社交高手呢?我們在生活﹑學習﹑工作中,要正視和解決不願交往﹑不懂交往﹑不善交往的問題,塑造自身形象,以積極的態度和行為對待人際交往,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

處於青年期的大學生,思想活躍、感情豐富,人際交往的需要極為強烈,人人都渴望真誠友愛,大家都力圖通過人際交往獲得友誼,滿足自己物質和精神上的需要。但面對新的環境、新的對象和緊張的學習生活,使得一部分學生由此而導致了心理矛盾的加劇。此時,積極的人際交往,良好的人際關係,可以使人精神愉快,情緒飽滿,充滿信心,保持樂觀的人生態度。一般説來,具有良好人際關係的學生,大都能保持開朗的性格,熱情樂觀的品質,從而正確認識、對待各種現實問題,化解學習、生活中的各種矛盾,形成積極向上的優秀品質,迅速適應大學生活。相反,如果缺乏積極的人際交往,不能正確地對待自己和別人,心胸狹隘,目光短淺,則容易形成精神上、心理上的巨大壓力,難以化解心理矛盾。嚴重的還可能導致病態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時的疏導,可能形成惡性循環而嚴重影響身心健康。

處於青年發展期的大學生,正處在人生的黃金時代,在心理、生理和社會化方面逐步走向成熟。但在這個過程中,一旦遇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就容易導致焦慮、緊張、恐懼、憤怒等不良情緒,影響學習和生活。實踐證明,友好、和諧、協調的人際交往,有利於大學生對不良情緒和情感的控制和發泄。

大學生情感豐富,在緊張的學習之餘,需要進行彼此之間的情感交流,討論理想、人生,訴説喜怒哀樂。人際交往正是實現這一願望的最好方式。通過人際交往,可以滿足大學生對友誼、歸屬、安全的需要,可以更深刻、更生動地體會到自己在集體中的價值,併產生對集體和他人的親密感和依戀之情,從而獲得充實的、愉快的精神生活,促進身心健康。

經過了人際交往心理學的學習,從中收穫了很多,作為大學生的我深刻的意識到良好的人際交往的重要性,通過學習我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人際交往的技巧,這令我很高興,我將對我所學知識做一個總結。人際關係屬於心理學範疇,是個人與他人在交往中形成的心理情感上的關係兩者相互影響作用。社會關係制約人際關係,人際關係作用(正反向)於社會關係。

人際交往是個體個體生存的必要手段,個體發展的重要途徑,個體事業成功的重要保證,個體自我認知的有效方式,良性發展的必要保證,社會秩序的穩定劑。

在人際交往過程中也會有很多種心理狀態:

自卑心理:自卑是人際交往的大敵。自卑的人悲觀、憂鬱、孤僻、不敢與人交往,認為自己處處不如別人,性格內向,總覺得別人瞧不起自己。這類人主要是由以下幾種原因引起:過多的自我否定、消極的自我暗示、挫折的影響和心理或生理等方面的不足。像有的學生身材矮小、相貌醜陋、出身低微、學習差等等。這種同學在學校中為數不少,這就加大了學生管理的難度和學校教育的管理力度。怎麼樣才能讓學生改正這種心理呢?首先,要教育學生採用積極的態度來面對,讓他們正確的認識自己,提高自我評價,自卑心理的形成主要來源於社交中不能正確認識自己和對待自己。其次,要引導學生採用“阿Q”精神勝利法,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學會積極與人交往,增強自信,任何一個交際高手都不是天生的。

孤獨心理:孤獨是一種感到與世隔絕、無人與之進行情感或思想交流、孤單寂寞的心理狀態。孤獨者往往表現出萎靡不振,併產生不合羣的悲哀,從而影響正常的學習、交際和生活。這類學生主要由以下幾種原因引起:性格、過於自負和自尊、挫折。有句話説的好: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友。自尊、自負、自傲都會引起孤獨的產生;還有一種人比較容易孤獨,那就是“喜歡做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矮子的人!”怎麼樣才能夠改變這種心理呢?首先要把自己融與集體中,馬克思説過: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的機會!一個拒絕把自己融入集體的人,孤獨肯定格外垂青他!其次要克服自負、自尊和自傲的心態,積極參加交往。當一個人真正的感到與他人心理相融、為他人所理解和接受時,就容易擺脱這種孤獨誤區了!

嫉妒心理:嫉妒是在人際交往中,因與他人比較發現自己在才能、學習、名譽等方面不如對方而產生的一種不悦、自慚、怨恨甚至帶有破壞性的行為。特點是:對他人的長處、成績心懷不滿,抱以嫉妒;看到別人冒尖、出頭不甘心,總希望別人落後於自己,嫉妒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沒有競爭的勇氣,往往採取挖苦、譏諷、打擊甚至採取不合法的行動給他人造成危害。這種情況嚴重阻礙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和交際能力,給大學生成人和成才帶來了莫大的困難,因為嫉妒會吞噬人的理智和靈魂,影響正常思維,造成人格扭曲!有嫉妒心的人應多從提高自身修養方面上下工夫,多轉移注意力,積極昇華自己的劣勢為優勢,採取正當、合法和理智的手段來消除這一心理。

報復心理:所謂報復,是在人際交往中,以攻擊方法發泄那些曾給自己帶來挫折的人的一種不滿的、怨恨的方式。它極富有攻擊性和情緒性。報復心理和報復行為常發生在心胸狹窄、個性品質不良者遭到挫折的時候。據社會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報復心理的產生不僅同個性特點有關,而且與挫折的歸因和環境有關,報復常常以隱蔽的形式進行。想改變這種心理,需要提高報復者自身的自制力,要反思報復結果的危害性,學會寬容。俗話説:“宰相肚裏能撐船”嘛!

異性交往困惑:異性交往本來是很正常的社交活動。同時也是一個一直令大學生棘手的社交障礙。有一些學生在不良心理因素的作用下,與異性交往時總感到要比與同性交往困難的多,以至於不敢、不願、甚至不能和異性交往。這些大學生主要因為不能正確區別和處理友誼與愛情的關係,部分大學生劃不清友情與愛情的界限,從而把友情幻成愛情。大學生的年齡本來就是一個情愫迸發的年齡,對異性的渴望本是正常的事。但由於一些大學生受傳統觀念的影響,特別是封建社會“男女授受不親”的文化傳統,認為男女之間除了愛情就沒有其它什麼了,使得他們還沒有樹立起正確“異性朋友觀”。這必然會對大學生異性間交往帶來一定的消極影響。再一個是輿論的影響,有的學校、老師、家長對男女同學之間交往橫加干涉,這勢必加重了異性之間交往的困難。要擺脱異性交往的困惑,首先要擺脱傳統觀念的束縛,要開展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因為集體活動有利於男女同學建立自然、和諧和純真的人際關係,其次要講究分寸,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大千世界,紅塵滾滾,於芸芸眾生、茫茫人海中,彼此相互認識,相互瞭解,相互走近,實在是緣份。在人來人往,聚散分離的人生旅途中,在各自不同的生命軌跡上,在不同經歷的心海中,能夠彼此相遇、相聚、相逢,可以説是一種幸運。我們應該珍惜這份緣份,更應該學好人際交往心理學,為自己在未來美好的人生道路上增加動力,也為這個和諧的世界送上一份厚禮。

人際交往心理學教給我從來沒有的知識,讓我如醍醐灌頂般感受到增強自己的交往能力迫在眉睫。處於青年期的大學生,思想活躍、感情豐富,人際交往的需要極為強烈,人人都渴望真誠友愛,大家都力圖通過人際交往獲得友誼,滿足自己物質和精神上的需要。但面對新的環境、新的對象和緊張的學習生活,使得一部分學生由此而導致了心理矛盾的加劇。此時,積極的人際交往,良好的人際關係,可以使人精神愉快,情緒飽滿,充滿信心,保持樂觀的人生態度。一般説來,具有良好人際關係的學生,大都能保持開朗的性格,熱情樂觀的品質,從而正確認識、對待各種現實問題,化解學習、生活中的各種矛盾,形成積極向上的優秀品質,迅速適應大學生活。相反,如果缺乏積極的人際交往,不能正確地對待自己和別人,心胸狹隘,目光短淺,則容易形成精神上、心理上的巨大壓力,難以化解心理矛盾。大學生情感豐富,在緊張的學習之餘,需要進行彼此之間的情感交流,討論理想、人生,訴説喜怒哀樂。人際交往正是實現這一願望的最好方式。通過人際交往,可以滿足大學生對友誼、歸屬、安全的需要,可以更深刻、更生動地體會到自己在集體中的價值,併產生對集體和他人的親密感和依戀之情,從而獲得充實的、愉快的精神生活,促進身心健康。

大學生心理狀況自我評價 篇七

為了促進與提高心理委員的工作水平,增強其在宣傳普及心理知識、處理心理危機事件等工作上的能力,激勵廣大心理委員奮發向上,鋭意進取。同時也為進一步加強心理委員制度建設,使心理委員機制在促進大學校園和諧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因此我們有必要對心理委員工作進行評價分析。

第一節,心理委員個人發展的評價

一、心理委員個人發展的含義。

發展是指人身心成長和變化,是貫穿人一生的,心理委員個人發展只是其一生中的一個特殊階段,指其擔任心理委員一職後,在完成自己工作職責過程中的發展,具體包括心理知識,能力,人格等方面的發展。

心理委員的個人發展有着極其重要的意義,是由心理委員工作特點決定的。第一,心理工作有其特殊性,針對的是人的心靈,因此心理委員首先要心理健康,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真正的幫助同學解決心理問題。第二,心理委員是心理健康宣傳和心理危機干預的骨幹力量,這就需要他們掌握相關的心理知識,具備的良好的職業素質。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實處。

二、心理委員發展的內容。

心理委員發展的內容包括心理知識的發展、能力的發展和人格的發展。心理知識的發展主要包括團隊管理知識、心理健康的知識、應對危機的知識、心理諮詢的知識等方面的發展。能力的發展主要包括自我提升能力、組織能力、宣傳能力、探索能力、溝通能力等的發展。人格發展主要包括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各種良好心理素質等方面的發展。

三、心理委員發展評價

針對大學生活的各種特點,對心理委員有着相應的各種發展要求。

(一)心理知識發展的評價

大一應掌握的相關心理知識:大學新環境的適應應對、常見的心理問題和應急心理問題的、調節自我心理的、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

大二、大三應掌握的相關心理知識:人際交往、戀愛交友、生涯規劃等知識。

大四掌握的心理知識:人生規劃、擇業等知識。、

(二)人格發展的評價

不論是哪個年級的學生,在大學四年的生涯中,都應該培養樂於助人、奉獻的人格,培養樂觀、積極、善待他人的品格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質。

(三)能力發展的評價

在大學的四年學習和生活過程中,心理委員應該發展和培養良好的適應能力、宣傳能力、組織能力、人際溝通能力、自我提升能力、幫助他人提升的能力等。

要達到這些要求,就需要心理委員不斷學習,提高完善自我。當然,學校心理諮詢中心,各學院心理輔導老師也會對他們進行定期培訓,幫助和促進他們的發展。通過四年的發展,希望每一名心理委員都能成為優秀的人才,能將心理委員的工作做好,促進和諧大學校園的建設。

第二節,心理委員班級工作的評價

一、心理委員班級工作的評價內容

(一)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內容

一個優秀的心理委員應該能在班級中宣傳心理健康的知識,這些知識包括“心理健康的標準”,“心理問題的觸發困素”,“心理問題的表現症狀”等。

(二)學校心理援助資源的介紹

能準確地把學校心理諮詢教師信息向學生推薦,向全班同學介紹學校心理諮詢中心的空間位置,預約方式(聯繫電話與電子郵件等),可接受的心理諮詢事項等。

(三)發現班內同學的心理困惑

心理委員能對本班同學學習狀況的變化(如掛科,四六級考試失利,計算機考級未成等),人際關係變化(與宿舍同學有分歧,與戀愛對象發生矛盾,同導師或老師有衝突,與家庭成員的恩怨,與社會上某些成員有過結等)以及學習與生活的不適應等都能有所記錄,並從中發現一些有問題症狀的學生,為早期干預打下基礎。

(四)干預班內同學的心理問題

心理委員在發現本班同學心理問題後,能恰當運用自己在培訓中所學的心理諮詢技能與知識對同學進行溝通交流,使同學的心裏不愉快的情緒及時得到宣泄,及時擺脱消極的情緒狀態,但心理委員對心理問題的干預能力與水平都是有限的,這些干預都是初級干預。心理委員要及時觀察自己所幹預的結果,準確評估,如有異常應及時向專業教師或心理教育機構轉介。敢於干預並善於干預心理問題,應該成為評價心理聯絡員工作一項內容。

(五)向心理教師轉介班內個案

一個優秀心理委員不僅更會自己干預,而且還能準確發現自己工作中的不足,特別是把自己干預能力所不及的個案及時向心理專業教師轉介,從而確保該學生的心理健康得到有效保證。

二、心理委員班級工作的評價方法

“心理委員”,又叫“班級心理聯絡員”,,顧名思義,要評價一個心理委員的工作做得如何,來自班級成員的評價自然是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另外,還要結合心理聯絡員的自評報告等進行綜合評定。具體可從四方面進行評價。

(一)來自心理委員的自評

評價一個心理委員是否優秀,可以讓心理聯絡員先進行自我評定,,撰寫自評報告。通常説來,自評報告是專家評優的基礎。這一部分的內容在上一節已經作了詳細介紹,為了保持評價體系的完整性,本節把心理聯絡員的自評做了一些新的歸納。

心理委員的自評報告通常可分為兩個方面:

1、心理委員個人成長的自評

心理委員能不斷地主動去學習心理學知識,增長自己的心理學專業技能,只有這樣,心理聯絡員的個人素養才能不斷提高,才能更好地為本班同學提供優質的心理服務。因此,把心理委員注重個人心理知識的積累,個人自身心理素質的提高作為評價的要素是充分而且必要的。

2、心理委員助人行為的自評

心理委員是否幫助過本班同學,特別是那些學習困難的學生,大學適應困難的同學,人際交往困難的學生,生活困難的學生,自信心低下的學生等等。

通過自評,可以使心理委員及時檢查自身工作,發現不足,及時彌補。

(二)來自班級同學的評價

心理委員的自評只是心理委員工作評價的一個方面,心理委員的工作不僅要讓心理委員自身感到滿意,更重要的還要使全班同學或本班大多數同學滿意。因此,把來自班級同學的評價作為評定指標之一是十分必要的。

來自班級同學的評價具體也可以分為兩方面:一是由班級同學對心理委員在班上開展心理活動的情況及其效果的評價;二是由班級同學對心理委員在自身心理工作水平上進行一定的評價。

(三)來自心理髮展協會的評價

心理委員是心理髮展協會的成員編制中的一部分,因此,心理委員的日常工作及考評都在學院心理髮展協會存有備案。最後由學院心理髮展協會上報學校心理髮展協會存檔,學校心協將以此作為“年度十佳優秀心理委員”評選的重要標準。

(四)來自班主任或心理輔導員的評價

對班級心理委員工作的評價中。班主任以及心理輔導員都有一定的發言權,在重大心理問題處理中,班主任與心理輔導員都有一定的介入,他們對相關心理委員的行為表現所作的評價應該佔有一定的分量,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五)來自心理諮詢專業教師的評價

對班級心理聯絡員的評價是屬於班級最基層的評比活動,一般説來,學校的心理諮詢專業教師參與的可能性較少。不過心理諮詢專業教師可以在兩方面對班級心理委員的評價產生影響:一是心理委員接受培訓時的表現與成績;二是心理委員在緊急心理危機干預中有突出成績。由於這兩方面的工作通常都是心理諮詢專業教師瞭解的,把他們的培訓考勤記錄與危機干預記錄信息納入到心理委員的考評中,對監督心理委員的工作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第三節優秀心理委員的評價標準

為了提高心心理委員工作的積極性,需要每年都評選優秀的心理委員,評選的標準建立在心理委員的個人發展評價和工作表現基礎之上,具體包括:

(1)在工作過程中表現出熱情,積極,樂觀的態度,抗挫折能力較強。

(2)樂於助人,樂於奉獻,服務同學,人際關係良好。

(3)能夠主動學習大學生心理健康相關知識,對自己有充分的認識,能及時發現,分析並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不斷提高自身心理素質和從事心理素質拓展訓練的業務水平,善於創新,從實踐中總結經驗

(4)能及時發現,關注,關懷和幫助有心理困惑和煩惱的同學,並積極有效地開展相應工作(如開展心理沙龍,朋輩心理輔導等),及時推薦需要心理幫助的同學到心理中心面談諮詢。

(5)認真落實學校,學院佈置的有關工作;積極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班級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包括同其他班幹一起組織班級心理測試和心理素質拓展訓練。工作有較好的計劃,目標明確,思路清晰,方法得當。

(6)積極發現有重大心理變故和行為異常的同學,處理得當,有效維護校園環境穩定。

心理健康狀態 篇八

從健康狀態到心理疾病狀態一般可以分為4個等級:健康狀態、不良狀態、心理障礙、心理疾病。

心理健康的狀態 篇九

每個人都要面對社會、事業、家庭等方面的精神壓力,在人生旅途上,每個人都無法避免許多不順心如意的事,諸如學業上的挫折、事業上的坎坷、生活中的磨難、情感上的失意等等。這些都需要進行心理調整,以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

第一,要善於自我剋制。保持清醒的頭腦,鎮定自己的情緒,總結受挫原因,用理智去克服情感上的失意,不必為煩心事大動肝火。

第二,要善於自身排解。去做自己喜歡乾的事,諸如看小説、看電影、唱歌跳舞等。

第三,要善於減輕自己的精神負擔。走出鬱悶的氛圍,投入大自然的懷抱。根據自己的性格和當時的心情,選擇幽靜清新的環境或人多喧鬧有趣的公共場所,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忘掉那些讓人心煩的事情。

第四,要善於渲泄內心的感情。尋找知心朋友傾吐心中苦悶,尋求朋友的理解,讓心中的鬱結儘快解開,或者用適當的哭的方式來渲泄。適度的哭可解除憂鬱,常哭則是不好的。

大學生心理狀況自我評價 篇十

一、調查背景:

大學生作為新生代的主力軍是國家的寶貴人才,是民族的希望,國家的未來。擔負着人民的重託,歷史的責任。大學生的營養健康狀況關係着民族的素質與國家的未來。好的營養搭配可以促進身體健康生長。而促進新一代年輕人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增加營養知識,可以促進國家經濟發展。國際上發達國家有很多年的營養教育史,營養餐計劃成功的國家如美國、日本基本上都通過規範化、標準化、法制化而把學校供餐發展起來。尤其是日本有93%的學生參加學生營養餐計劃,其國民素質提高也非常顯著。本文通過實際生活中對身邊所接觸的大學生進行營養健康狀況的調查,瞭解他們的生活習慣,探討相應的當代大學生營養現狀以及發展趨勢。

二、調查目的與意義:

通過此次調查,瞭解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現狀,及時發現問題,並進行分析和討論,提出適時可行的解決方案,從而改善大學生的健康現狀。

三、調查方法與對象:

1、調查方法:個人訪談期刊文獻

2、調查對象:學生羣體

四、調查結果:

1、對大學環境的不適應

盔入大學後,發現成績優異的同學有很多,他們在高中時代作為佼佼者的優越感消失了、巨大的心理落差使一部分學生無法適應。在思想上,大學生往往對理想與現實的差距認識不清。學生在考大學前往往被灌輸了考上大學就萬事大吉、一生無憂等片面的觀念。但進入大學後,他們感到學習考試的壓力還是那麼大,競爭更加激烈,還要面對就業的壓力。這種現實與美好理想之間的差距,使很多大學生暑期實習報告&調查報告專題實習證明金融專業法律專業土木工程專業機電專業大學生,無法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而在生活上,大學生要自己解決生活中的一切問題,如何與同學室友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更是擺在大學生,尤其是大一新生面前的一大難題。在學習上,學習方法的改變同樣困擾着一部分大學生,他們習慣了以往中學裏老師手把手的教育方式,對於大學老師的教育方式很不習慣,以致課業落後,自尊心受到打擊,出現焦慮、甚至對學習失去信心等心理問題。

2、無法承擔巨大的求職和就業壓力就業的雙向選擇,使大學生面臨着巨大的就業壓力。這在高年級學生中表現尤為顯著,許多大學生在大四畢業前或畢業後都沒有找到合適工作,心理問題也就隨之凸現出來。但相對於城鎮學生,農村學生因家庭經濟狀況等影響對能否就業就更為敏感,出現的心理問題也比城鎮學生相對更多一些。

3、戀愛與性心理髮生問題

這也是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困擾,一般包括單相思、戀愛受挫、戀愛與學業關係問題、情感破裂後的報復心理等。隨着生理和性心理的成熟,大學生對性給予了更多的關注,在生理髮育、兩性關係、戀愛等方面也經常出現心理困惑和障礙。一些大學生因一時衝動,或早婚早戀而荒廢學業,或未婚先孕而痛苦不堪,或觸犯刑法,走上犯罪的道路而留下終生遺憾。

4、自我定位出現迷惑大學生心理漸趨成熟,開始積極地思考人生,不斷反省自我,探索自我,經歷着種種內心自我評價與認知的矛盾和迷惘。對於學習為了什麼,將來想要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希望得到什麼樣的人生等問題的思索使大學生心理起伏很大,如果沒有適時的引導,很容易誘發心理障礙。

5、大部分學生會在11—12點之間睡覺,睡眠時間多為6—8小時,這也是大學生在校期間主流,相對而言是正常的,不會有損健康的。

6、飲食方面:在一日三餐方面,除了極少數學生不吃或很少吃早餐外,三餐偶爾有間斷與三餐很有規律的學生約各半,三餐可以説是正常的、健康的,但在有害身體健康的食品面前,約一半學生僅僅偶爾會有所顧忌而不吃,僅約8%的學生吃得很少,由此可看出垃圾食品是降低大學生身體素質的一個重要原因。

7、運動方面:被調查的學生中,約一半學生每天僅3鍛鍊30分鐘左右,這與大學生每天至少鍛鍊一小時還有一定差距。故有約64%的學生認為自己身體健康狀況一般,雖然如此,在陽關長跑時,僅有約24%的學生堅持跑,而甚至有約28%的學生一直騎車。自知自己身體健康狀況差卻任不願通過鍛鍊來增強體質,這也是大學生身體素質低下又一重要原因。

8、在調查大學生生病情況方面,約一半學生很少生病,但也有約24%的學生是冷空氣一來就生病。儘管如此,卻任有80%的學生健康防護意識很一般。健康防護意識低下,又進一步使得大學生身體健康狀況降低。

五、結論與建議:

1、在心理健康方面,學校應開設心理諮詢課,調整學生心理狀況,而大學生也應更多地與他人交流,多看書籍以明確自己在大學中的位置及目標。

2、在身體健康方面,學校應當加以管理,在學生運動方面給予鼓勵,同時增加運動器材助學生鍛鍊。學生則應當給自己制定鍛鍊計劃,重點是付諸於行動。堅持每天鍛鍊一小時左右。同時,大學生應儘量少吃垃圾食品,抵抗住食物誘惑。

3、健康防護方面,我們應有“知冷知熱”、“春捂秋凍”的兩大意識,其他一些慢性疾病更應該在生活中時時注意,如胃腸疾病、心腦疾病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為將來生活做長遠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