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尊老敬老名言(經典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8.88K

尊老敬老名言(經典多篇)

尊老敬老名言 篇一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長幼有序。——孟子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

視勿移。——李毓秀

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周秉清

成為母親之後,女性美像一朵盛開的鮮花煥發出全部的力量和美。——蘇霍姆林斯基

醜惡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兒女那樣可怕。——(英國)莎士比亞

慈母的心靈早在懷孕的時候就同嬰兒交織在一起了。——狄更斯

慈善行及至親,但不應僅此為止。——富勒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對孩子來説,父母的慈善的價值在於它比任何別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賴。——羅素

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陳宏謀

父母的愛應該是這樣的:它能激發起孩子對周圍的世界,對人所創造的一切關心,激發起他為人民服

務的熱情。——蘇霍姆林斯基

父母的美德是一筆巨大的財富。——賀拉斯

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贈與的最佳禮物。——維斯冠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父親,應該是一個氣度寬大的朋友。——狄更斯

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敍,朋友有信。——孟子

共產主義不僅表現在田地裏和汗水橫流的工廠,它也表現在家庭裏、飯桌旁,在親戚之間,在相互的

關係上。——(前蘇聯)馬雅可夫斯基

和睦的家庭空氣是世界上的一種花朵,沒有東西比它更温柔,沒有東西比它更適宜於把一家人的天性

培養得堅強、正直。——德萊塞

互相贈送禮物的家庭習慣有助於增進父母與孩子之間誠摯的友誼。其主要意義並不在於禮物的本身,

而在於對親人的關心,在於希望感謝親人的關心。——伊林娜

讚揚敬老孝親的優秀名人説説 篇二

1、堯舜之道,孝悌而已。——李綱

2、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間谷。天地雖廣大,難容忤逆族。——《勸孝歌》

3、青山悲吟聲聲淚,聲聲呼嚴父;碧水苦訴字字血,字字哭慈母。

4、郭巨思供給,埋兒願母存。黃金天所賜,光彩照寒門。——《二十四孝·為母埋兒》

5、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增廣賢文》

6、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論語·學而第一》

7、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李毓秀《弟子規》

8、祭而豐不如養之厚;悔之晚何若謹於前。——《格言聯璧》

9、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論語·里仁第四》

10、時時體貼爹孃意,莫教爹孃心掛牽。——《勸報親恩篇》

1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里仁第四》

12、動天之德莫大於孝,感物之道莫過於誠。——何鑄

13、親親,仁也;敬長,義也。——《孟子·盡心上》

14、親有過,諫使更。恬吾色,柔吾聲。——李毓秀《弟子規》

15、子孝父心寬。——陳元靚

16、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李毓秀《弟子規》

17、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麪帶歡。——《勸報親恩篇》

18、慎,朝夕伺候莫厭煩。——《勸報親恩篇》

19、千萬經典,孝義為先。——《增廣賢文》

20、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孟子·離婁上》

21、要問如何把親孝,孝親不止在吃穿;孝親不教親生氣,愛親敬親孝乃全。——出自《動報親恩篇》

22、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惡的人。——魯訊三聯轉載請保留

23、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維吉爾

24、夫孝者,天之經也,地之義也,人之本也。——《孝經》

25、對孩子來説,父母的慈善的價值在於它比任何別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賴。——羅素

26、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孔丘《春秋》

27、母親是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28、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孔子

29、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就是母親的呼喚。 ——但丁

30、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薩克雷

尊老敬老名言 篇三

1、親親,仁也;敬長,義也。——《孟子盡心上》

2、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清)李毓秀《弟子規》

3、親有過,諫使更。恬吾色,柔吾聲。——(清)李毓秀《弟子規》

4、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孟子

5、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請)李毓秀《弟子規》

6、慎,朝夕伺候莫厭煩。——《勸報親恩篇》

7、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孔子

8、好飯先盡爹孃用,好衣先盡爹孃穿。——《勸報親恩篇》

9、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麪帶歡。——《勸報親恩篇》

10、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名賢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