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可能性説課稿(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9.2K

可能性説課稿(精品多篇)

可能性説課稿 篇一

教材説明:

本節課的學習內容主要是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以及遊戲規則的公平性,會求簡單事件發生的概率。

關於可能性這一內容,三年級時學生接觸事件發生有確定和不確定的區分。不確定的事件中分可能和不可能。在五年級上冊教材中要讓學生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

從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小之分到等可能,這是對隨機思想的理解的一個大的飛躍,是對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從定性到定量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過渡。對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的理解好壞,在一定程度上將直接關係到對事件發生的隨機性的理解。因此,教學時要通過大量豐富的例子和活動讓學生體會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豐富對等可能性的理解,也可以組織學生通過實驗來驗證某些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

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對新鮮事物特別敏感,且較易接受。由於學生概括能力較弱,推理能力還有待不斷髮展,很大程度上還需要依賴具體形象的經驗材料來理解抽象邏輯關係。所以在教學時,可讓學生充分試驗、收集、分析,幫助他們直觀形象地感知。引導孩子們用數學的眼光來研究這些遊戲的公平性時,他們當然會表現出極其濃厚的學習興趣。在玩中學,在學中悟,一改傳統數學課堂死板而呆滯的現象。

教學目標:

1、在討論比賽規則、拋硬幣、摸球遊戲等活動中,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及遊戲規則的公平性。

2、能設計公平的遊戲規則,能對遊戲規則的合理性作出有説服力的説明;能對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作出預測,並闡述自己的理由。

3、積極參加數學活動,在討論遊戲規則是否公平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公平、公正意識。

教學重點:

1、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2、遊戲規則的公平性。

教學難點:

可能性與公平性的判斷。

教學策略:

1、通過學生自己獲得生活中的數學信息,使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可能性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2、以學生熟悉的遊戲活動展開教學內容,使學生在積極的參與中直觀感受到遊戲規則的公平性,並逐步豐富對等可能性的體驗,學會用概率的思維去觀察和分析社會生活中的事物。

3、成語連接、評語、街頭騙子利用可能性行騙三個小片段,聯繫生活,進一步體會學習可能性的價值。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硬幣、小組調查表、色子等。出示一些實物圖。

教學程序:

一、情境導入,通過拋硬幣感受等可能性

1、説反話遊戲。

利用遊戲引出公平的遊戲規則。(出示一些反話)

2、觀看足球比賽開始片段。(視屏足球賽開始片段)

引:大家想出了這麼多公平的遊戲規則,哪一個最適合呢?下面我們來看一看國際比賽中常用的一種方式拋硬幣。

學生討論:這種拋硬幣的方式公平嗎?為什麼?

3、拋擲硬幣實驗。(出示硬幣、實驗記錄表、科學家實驗表)

(1)猜測。

師:既然認為是公平的,那麼大家想一想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多少?你是怎樣想的?

小結:如果正面朝上的可能性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都是1/2,就進一步説明了用拋硬幣的方法決定誰先開球,是公平的。

(2)試驗。

1、每人拋10次,並把結果記錄下來。

2、試驗完成後思考:正面朝上的次數與總次數有什麼關係。

(3)交流驗證:大家來觀察一下這些數據,你有什麼發現?

小結:同學們觀察的都很仔細有這麼多的發現,我們會發現有些小組正面朝上的次數不一定是總次數的一半,有些小組少一點,有些小組多一點,但是全班加起來正面朝上的次數就比較接近總次數的1/2。

師:其實歷史上有很多數學家也做過這樣的實驗,我們來看一看他們實驗的結果是怎麼樣的?(出示統計數據)

通過做實驗,你們認為拋硬幣決定誰先開球公平嗎?為什麼?(學生小結)

二、實踐探索,體驗遊戲規則的公平性

1、三個同學準備下跳棋,他們想用三人比賽轉盤決定誰先走。(紅色佔1/2,藍色和黃色分別佔1/4)。師生共同做玩遊戲並交流,彙報遊戲公平與否。

如果將這個轉盤轉到了100次,大家猜一猜轉到藍色的次數大約是多少次?

這是一個有失公平的轉盤,先讓學生來判斷這樣設計公平嗎?其實是讓學生進一步感知,可能性大小與佔的份數的多少有關係,同時也鞏固了新知。

2、公平遊戲轉盤的設計。

學生回答後,進行公平遊戲轉盤的設計。接着進行設計展示由學生上台展示並講解自己的作品,全體師生做評委,評選出優秀的設計作品。(活動的轉盤)

3、6名同學玩老鷹捉小雞的遊戲。小強在一塊長方體橡皮的各面分別寫上1,2,3,4,5,6。每人選一個數,然後任意擲出橡皮,朝上的數是幾,選取這個數的人就來當老鷹。你認為小強設計的方案公平嗎?

雖然橡皮各部分的材料是均勻的,但它的6個面大小不等,一個面的面積越大,投擲後朝上的可能性也越大,所以,小強設計的這個方案不公平。(老鷹抓小雞遊戲圖片及長方形數字橡皮)

三、聯繫生活,進一步體會學習可能性的價值

1、詞語連接。(連續滾動播放這些個成語)

説説平分秋色、萬里挑一、十拿九穩、大海撈針的可能性是多少?

2、評語。

師:今天同學們的表現非常出色,老師把三個詞語送給大家太優秀了棒極了真出色,你得到每個詞語的可能性是多少?

如果我用4個詞語來評價大家太優秀了、棒極了、真出色、真了不起,你得到每個詞語評價的可能性是多少?

在這四個詞語中棒極了是老師最喜歡的,我想送給我們班的一個同學,每個人得到它的可能性是多少?

我想把這個詞語送給班裏穿紅色上衣的同學,(請穿紅色上衣的同學站起來),你得到它的可能性是多少?

3、看圖説一説。(出示街頭騙子的摸獎遊戲圖片)

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使學生認識到這種遊戲的不公平性,不去玩這種遊戲。強調指出:凡摸獎活動,你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去計算一下,就會發現:都是組織者得利,參與者受騙,所以嚴禁學生參與。

四、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在遊戲中知道了一件不確定的事件,它的可能性可以用一個數來表示。例如:拋擲硬幣,擲出正面和反面的可能性都是1/2;擲出一個正方體的骰子,每個面擲出的可能性都是1/6,等等。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在數學上屬於概率問題。概率問題起源於博弈,在現代的生活中也有廣泛的應用。例如天氣預報、降水概率的預報,航天飛機的發射等等,都運用到了概率的知識。如果同學們有興趣,課後可以自己上網或到圖書館查閲與此相關的資料,你會發現,概率的知識是非常有趣而奇妙。

可能性説課稿 篇二

《可能性》是國小五年級的內容!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可能性説課稿,希望能夠幫到您!

一、説教材

(一)、教材分析

信息窗呈現的是三個小朋友捂着眼睛摸球的情境,使學生學會事件發生的確定性、不確定性以及可能性的大小。這是學生在國小階段唯一一次對概率知識的學習,是在學生已經積累了一些“可能性”方面的模糊的生活經驗基礎上學習的,又是以後學習較複雜的概率知識的基礎。

(二)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能對生活中的常見現象發生的可能性進行正確的分析和判斷,所以本節課中,應多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機會,讓他們主動參與、勤於動手,從而樂於探究。

(三)、教學目標:

根據課標要求,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藉助摸球遊戲,讓學生充分體驗事件的發生是不確定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2、能力目標:經歷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過程,初步形成判斷、推理的能力。

3、情感目標: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讓學生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四)、重點、難點

重點:初步感受不確定性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難點:能對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確定性描述。

二、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不透明的袋子、不同顏色的乒乓球若干個,記錄表格。

三、教法學法

教法:直觀教學法、情景教學法、活動教學法

學法:實踐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四、説教學過程:

為了能更好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結合本節課知識特點和學情以及新課標的理念,我將本節新授課的教學設計分為了四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 激趣猜測 ; (二)、動手操作 探究新知;

(三)、隨堂練習鞏固新知; (四)、課堂總結 知識昇華。

這四大環節,其中動手操作 探究新知是核心環節,主要是通過學生自主、合作、探索,建立數學模型。

(一)、創設情境,激趣猜測(預設1分鐘)

同學們,你們喜歡玩遊戲嗎?其實在遊戲中有很大的學問也有很多的數學奧祕,這節課,就讓我們通過摸球的遊戲來研究---可能性。(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以遊戲切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意識。為新課的開始做好鋪墊。

(二)、動手操作 探究新知(預設20分鐘)

1、活動一:甲袋裏6個紅球。從甲袋裏任意摸一個球,結果會怎樣?(體驗現實世界中的確定現象)

板書:事件發生的確定。

【設計意圖】因為學生已經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定的可能性的生活經驗,所以設計師生互動遊戲,遊戲活動符合學生的心裏特點,也有利於激發學生的興趣,為新課的開始做好鋪墊

2、活動二:乙袋裏3個紅球,3個黃球。從乙袋裏任意摸一個球,結果會怎樣?(體驗現實世界中存在着不確定現象)

板書:不確定性

【設計意圖】通過摸球的遊戲,體驗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初步感受數據的隨機性。

3、活動三:丙袋裏4個紅球,1個黃球。從丙袋裏任意摸一個球,結果會怎樣?(體驗現實世界中存在着不確定現象的可能性大小

猜測——驗證——結論

師:哪個小組彙報實驗情況?小組彙報。老師填總的統計表。

板書:可能性 大 ——數量多 ,小——數量少。

【設計意圖】學生進行了猜測,但猜測的對不對呢?實驗是最好的老師,這個謎底還是讓學生自己通過實驗來揭曉。學生通過自己的實驗,在親歷、體驗的過程中感悟、體會到事情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在理解數學知識與學習方法的同時,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隨堂練習鞏固新知(預設15分鐘)

1.下面的事件哪些是確定的?哪些是不確定的?

(1)地球繞着太陽轉。

(2)明天會下雨。

(3)把一個石塊放入水中,石塊沉底。

(4)早晨太陽從東邊出來。

2. 連一連。從下面6個盒子中分別摸出1個球,會有怎樣的結果?

3. 從8張撲克牌中任意抽出1張,可能抽到哪種撲克牌?抽到哪種撲克牌的可能性最大?

4. 給右邊的轉盤塗上紅、綠兩種顏色。要使指針停在紅色區域的可能性比綠色大,可以怎樣塗?

【設計意圖】:練習的設計,體現了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原則,通過練習,加深對可能性大小的理解。在具體的情境中練習,讓學生在感興趣的同時,有序的思考問題,以形成技能技巧。

四、課堂總結 知識昇華(預設3分鐘)

談談收穫;誇誇自己;贊贊同學

【設計意圖】課堂總結是對本節課所學知識進行歸納和總結,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培養學生總結概括的能力,以及對學生學習情況的評價,通過誇自己和贊同學使學生不斷找到自己的進步,並懂得賞識他人,培養學生積極情感

五、板書設計:

可能性説課稿 篇三

各位老師大家好,我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國小數學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可能性》第一課時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下面我從教材、教法和學法、教學過程三個方面進行説課。

一、教學分析

1、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第一課時,旨在引導學生觀察分析生活中的現象,初步體驗現實世界中存在着不確定現象,認識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教材創設了摸棋的情境,讓學生經歷猜測―實踐―驗證的過程,從而感受到這一點,設計的內容符合三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循序漸進,最後把學到的知識應用於實際,培養了學生的應用意識,思路清晰明確。

2、學生分析

(1)通過對二年級上冊可能性的學習,學生對可能性的認識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在生活中也接觸過一些不確定事件,但只是初步的感知這種不確定事件,並沒有上升到理論高度。因此教學時,讓學生親身感受、體會領悟形成理論知識尤為重要。

(2)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愛玩好動,對事物充滿了好奇心。教學時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在玩中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3、教學重、難點

根據教學目標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重點:結合己有的經驗與活動情境,理解、辨析“一定”、“不可能”、“可能”發生的事件,並能列舉生活中的一些實例。

難點:(1)、培養初步的判斷和推理能力,能判斷事物發展的可能性。

1(2)、通過遊戲使學生在觀察、猜測、試驗中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

二、教學目標

基於以上的教材和學情分析我從知識、能力、情感這三個方面初步確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讓學生直觀感受到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的發生是不確定的。

(2)結合具體的問題情景,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簡單描述事件發生結果。

過程與方法:

(1)創設有趣的活動,如摸球遊戲,讓學生經歷“猜想—實踐—驗證—推測”的過程,體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和不確定性。

(2)充分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對積極參與、勇於交流的行為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揚。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在合作和交流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三、教學策略

1、教學理念

結合本堂課的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徵,以遊戲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慾望。恰當的創設了兒童喜聞樂見的“故事”、“遊戲”的情境,利用有趣的數學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挖掘教材及學生的潛在因素,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使每一位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

2、教法學法

採用情境激趣、組織引導、合作探究的方法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品嚐到成功的喜悦。

3、教學手段

使現代信息技術與傳統教學手段相結合。運用了多媒體課件、黃紅兩色球及記錄卡片。讓學生經歷猜一猜、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説一説等形式感知事件發生的可能性,通過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認識感知與生活的緊密聯繫,同時養成學生樂於與合作、交流的習慣

四、教學過程

我的教學過程如下:

下面我對各環節展開加以介紹。一、創設故事情境,激趣導入

新的課程改革在數學教學方面,十分重視問題情境的創設,因此,在上課伊始,我丟掉了教材中聯歡會主題圖的引入,而是以講故事的方式來導入新課,通過播放學生喜愛的“守株待兔”故事,設疑激趣,指出我們這節課就來研究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以故事的形式導入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的慾望,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進入到教學的第二環節。

【設計意圖】

在教學中結合實際為學生提供有趣的、豐富的情境,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獲得良好的體驗,從而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和價值;同時讓學生在情境中發現矛盾,引起思考,激發學生用數學知識去解決發現的問題。

二、動手操作,合作探索

在本環節中設計了一組摸棋子的遊戲,共將此環節分成四個板塊來進行:一是讓學生感知“一定”與“不可能”,在課前教師為每組同學各準備一袋大小個數相等的棋子。二是體驗“可能”並初步感知可能性的大小。三是實際感知可能性的大小,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感受新知,上下相連,使所學過渡自然進入教學的第三環節。

同學們,你們喜歡做遊戲嗎?今天我們來玩摸球遊戲。

1、小組活動一,體驗“一定”。

盒子裏放的全是紅球,那任意摸一個,結果會是?一定嗎?

(師板書:一定)

2、小組活動二,體驗“不可能”。

盒子裏全是黃球,沒有紅球,那我去任意摸一個,結果會是?可能是紅球嗎?(不可能是紅球,因為裏面沒有紅球)(師板書:不可能)

3、小組活動三,體驗“可能”。

通過剛才摸球,你們發現能從盒子裏能摸到黃球嗎?(能)一定能摸到黃球嗎?(不一定)也就是説我們摸到的可能是黃球,也可能是紅球。(板書:可能)

設計意圖

把教材中呈現的“摸球遊戲”的情境貼近學生,為更好的引導學生經歷將現實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作好心理上的準備。)

從學生已有經驗出發,讓學生經歷從實際問題抽象出數學模型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以“自主探索”為核心,將“合作交流”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教學活動,如摸到盒子裏的球是什麼顏色的,讓學生在這種情境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是非常有益的。

三、鞏固練習,深化提高

1.判斷生活中的事件。

為大家展示課本練習二十四的3種現象,用一定、可能、不可能這些詞來描述這些現象。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來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使學生利用學到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學習數學的必要性。

2.深化提高

拿出教師事先準備好的卡片,每人一張,進行塗色比賽並貼在黑板上師生評價。

【設計意圖】

塗色活動既讓學生感受到知識的應用,培養了學生的操作能力,又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樂趣,更增添了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四、拓展延伸,放飛思維。

用一定、可能、不可能來説説生活裏的事,讓學生先在小組內説一説,比比誰想得又快又多。(給出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

【設計意圖】

讓學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來描述生活在的事,使學生感受到現實生活中藴藏着豐富的數學內容,從而發散了學生的思維,尤其是教師即興的口語評價與引導,對整個課堂氣氛,學習情感的激發起了很好的渲染,促進作用。

五、全課總結,佈置作業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回顧本節課所學知識,理清知識脈絡。

六、板書設計

[設計意圖]這樣設計簡潔明瞭,突出重點

五、教學評價

本節課的教學以問題為主線,遵循特殊到一般,具體到抽象的原則,讓學生親歷知識的形成過程了,經歷了“質疑—探究—建模—形成概念”的過程學習,使得教學思路一脈相承、水到渠成。教學中不僅關注到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而且關注到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能力、情感與態度等方面的發展。

這種設計遵循了數學概念教學發展方向,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現代教育觀。我的説課完畢,謝謝大家!

可能性説課稿 篇四

各位評委:

大家好!

我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國小數學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統計與可能性》的第一課時《可能性》,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法學法、教學設計和板書設計五個方面來進行説課。

一、教材分析

學生在學習這部分內容之前,已經對某些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有所認識。本單元內容是簡單的等可能性事件,是對三年級上冊所學知識的深化,使學生對“可能性”的認識和理解逐漸從定性向定量過渡,學會通過量化的方式,用分數描述事件發生的概率,並培養學生初步的隨機觀念和概率的思想,為後面研究“概率”打下良好的基礎。

本節課我從整體上把握教材知識結構,密切關注並考慮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根據學生實際重組教材,通過精心設計各種遊戲活動豐富學生的經驗積累,在此基礎上進行有關知識的構建。課堂上力求使孩子們每一次遊戲活動都富有深刻的數學內涵,在玩中學,在學中悟。

根據課標要求、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以及遊戲規則的公平性,會求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2、經歷猜測、試驗、收集與分析等過程,培養學生的隨機觀念。

3、使學生初步學會用概率的思想去觀察和分析社會生活中的事物,培養學生的公平、公正意識,促進健康人格的形成。

依據新課程對統計與可能性的教學要突出探究性活動的要求,我確立了本節課教學的重難點:

重點:理解事件發生的可能性,遊戲規則的公平性。

難點:可能性與公平性的判斷。

二、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性格活潑,且較易接受新鮮事物,課堂上善於獨立思考,樂於合作交流,有較好的學習數學的能力;再者孩子們已經知道生活中的一些事件的發生有確定與不確定之分,能對生活中的常見現象發生的可能性進行正確的分析和判斷;這些都為本節課的學習奠定了基礎。但由於學生概括能力較弱,推理能力還有待不斷髮展,很大程度上還需要依賴具體形象的經驗材料來理解抽象的邏輯關係。所以在教學時,可讓學生充分試驗、收集和分析,幫助他們直觀形象地感知。

三、教法和學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單純依靠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本節課,我採用了情境教學法和引導探究法,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在活動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自主探索,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培養主動探究的能力。

本課中我採用遊戲發現法、小組合作學習等不同的學習方法,讓他們通過各種活動來學習知識,發展自己的智慧。課堂上組織學生認真操作、試驗分析,推理猜想,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拓寬了學生的思維空間,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四、教學設計

新課標強調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讓學生充分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性,更好地凸顯“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學理念。我設計了以下四個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新知猜想

烏申斯基説過:“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索真理的慾望。”只有產生興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而創設情境又是產生興趣的前提。

新課伊始,我創設了同學們非常熟悉的阿凡提的故事,(課件)通過故事的講述,問題出現了:到底阿凡提想的是怎樣一條妙計,拋出的金幣可能都正面朝上嗎?通過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自然引出本課所要研究的內容——可能性,並立刻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開始對主題的思考,巧妙的為後面的教學埋下伏筆。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課件出示足球比賽畫面(課件),講述足球比賽開始時裁判用拋硬幣的方法決定哪隊先開球。然後提問:“你認為用拋硬幣的方法來決定誰先開球公平嗎?為什麼?

為證明拋硬幣的公平性,我設計瞭如下3個步驟:

1、教師試驗,初步感受。

根據提出的問題,教師拋一次硬幣,讓學生猜測可能出現的情況,加深對可能事件不確定性的理解。同時學生初步感到拋一次硬幣下來,出現正面或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1/2。

2、合作試驗,深刻體會。

出示試驗要求:(課件)

A、每人獨立拋十次,並記錄拋擲的結果。

B、小組討論思考: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數與總次數的關係。

讓學生在充足的時間內進行合作探究,充分發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的潛能,彰顯學生個性,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操作分析、試驗猜想中得到不斷的提高。

3、彙報交流,綜合概括。

各小組彙報試驗結果,發現了正面朝上的次數與反面朝上的次數都是接近總次數的1/2,次數越多越接近。為驗證這點,課件出示科學家的實驗結果,(課件)使學生認知與思維活動逐步深入,瞭解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概率是1/2,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從而驗證了在足球比賽前拋硬幣來決定誰開球的規則是公平的。

(三)運用新知,鞏固內化

練習是學生領悟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我設計了以下不同層次的練習。

1、基本練習(做一做)

遊戲前決定哪隊先開始?引出用轉盤來決定,先設計這樣一個轉盤。(課件)

各隊學生肯定認為這個轉盤不公平,“為什麼不公平?”引導學生説一説指針停在紅、黃、藍色區域的可能性分別是多少,用分數表示。既然這個轉盤不公平,“你會設計一個公平的轉盤嗎?”運用等可能性的知識讓學生動手設計出公平的轉盤,有效地突破難點。只有每隊出現的可能性是1/3這樣才公平。

2、提升練習(練習二十第3題)

小強用長方體橡皮做骰子,投擲數字的遊戲方案為什麼不公平?應怎樣設計才公平?

此題我做了長方體,正方體骰子各一個,讓同學們直觀感受到兩個骰子的不一樣。由於前面知識的學習,同學們會迅速指出長方體每個面大小不一,投擲出的概率是不相同的,只有使用每個面都相等的正方體來投擲才公平。

展開全文閲讀

3、發散練習(課件)

(1)根據今天學習的知識以及自己的經驗,猜一猜抽到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紀念獎的可能性會怎樣?

(2)如果抽獎箱內放了300個乒乓球,上面分別寫上一、二、三等、紀念獎,商場會怎樣在乒乓球上設置?

此題學生會提出自己的想法,發表自己的見解,只要是合理的都應肯定。

4、解決課前問題:阿凡提想的是怎樣一條妙計?

經過孩子們思考和討論得出,阿凡提把硬幣反面相對,兩個兩個的粘起來,所以硬幣拋在地上,都是正面朝上的;阿凡提靠自己的智慧贏了奸詐的老財主巴依。但是一定要指出在遊戲、比賽等活動中,我們不能採用這種非常規手段,要保持遊戲、比賽的公平性。

(四)暢談收穫,總結全課

開放性總結,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及協作精神,學生回顧本堂課的收穫,有利於培養其反思意識,使學生感受到通過努力而獲得成功的喜悦。

五、板書設計

可能性

正面朝上

1/2 可能性相等

反面朝上 公平公正

我在板書設計上力求做到中心突出,簡潔明瞭,條理清晰,便於增強學生記憶,啟發學生思維,提高教學效果。

總之,整個教學活動,體現了以學生髮展為主體,思維為主線的指導思想,充分關注學生的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練習體現了層次性,趣味性,知識技能得到落實發展,同時也增強了學生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可能性説課稿 篇五

一、説教材分析:

1、本節課是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94—97頁第八單元“可能性”的第一課時。這一部分內容屬於課程標準“統計與概率”領域。教學重點我認為應是聯繫分數的意義,會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教學難點是根據實際情況正確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2、學生在第一學段,已經初步認識了確定性事件和不確定現象。在這些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本單元在國小階段最後一次繼續教學可能性,用分數表示事情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大。所以本課的教學關鍵是讓學生由對可能性大小的感性描述過渡到定量刻畫。當然,現在的量化只能是初步的,是為以後學習概率作準備。

3、為能爭取最佳教學效果,我將準備一個硬幣、撲克牌等,並事先製作好相應的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理解教學的難點。

二、説目標

《數學新課程標準》要求在教學這一部分內容時,應注重所學內容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應注重在具體情境中對可能性的體驗。根據《標準》的要求及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本節課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理解並掌握用分數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會用分數表示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進一步加深對可能性大小的認識。

(2)使學生在學習用分數表示可能性大小的過程中,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並能對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結果的合理性作出有説服力的説明。

(3)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感受數學思考的嚴謹性與數學學習的趣味性。

三、説教法和學法

1、在教法的運用上,我主要採用談話法貫穿整節課,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並配合使用分組討論法、多媒體直觀演示法,讓學生學會欣賞他人、善於與他人交流、溝通、合作,善於吸取他人對事物的看法和觀點,並敢於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逐步加深對可能性大小的認識。

2、新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學生只有通過自己的實踐體驗,才能真正對所學內容有所感悟,進而內化為已有,並在實踐中學會學習。”本節課,主要採用讓學生討論交流、自主的學習方式,組織引導學生進行有根有據的思考、探究、交流和評價。通過“猜一猜”“議一議”“想一想”等有趣的活動,在學生動腦、動手、動口的過程中,引發學生積極主動的投入學習。

四、説教學程序

新課程標準明確規定:“數學教學”從“以獲得知識為首要目標”轉變為“以關注人的發展為首要目標”。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思想,我特設計以下的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引導發現。

1、教師引導學生理解投擲一次硬幣出現正反的可能性是二分之一。

2、例1情境圖後,出示問題“籃球賽中用猜正反的方法決定選擇場地,公平嗎?為什麼?”“用猜左右的方法決定由誰先發球,公平嗎?為什麼?”,啟發學生在解釋和交流中認識到猜對或猜錯的可能性都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並讓學生説出“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讓學生初步掌握分數的意義與可能性知識的聯繫。感受數學的價值,並認識到數學是規則的的。制定者,是幕後的策劃者,數學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

隨後的“試一試”用逐一添加球的辦法,讓學生明確“一共有幾個球,紅球有一個,摸到紅球的可能性是幾分之一。”設計意圖:創設學生熟悉的情境,並引發關於是否公平的討論,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為學生接受新知搭建平台,再讓學生經歷推理“為什麼可以用來表示猜對與猜錯的可能性?”不但複習了分數的意義,還讓學生初步體會可能性的大小可以用相應的分數來表示,為下面繼續教學可能性打下了紮實基礎。另外讓學生通過幾次不同情況下的摸球遊戲變化問題情境,能促進學生有條理地思考,開啟用其他分數表示可能性的窗口,進一步感知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的方法。

(二)遷移中提升。

把例2設計成摸牌遊戲,第(1)題的三個連續的問題,我讓學生先獨立思考,再通過交流,引導學生得出摸到每張牌的可能性都是六分之一。第(2)題的問題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小組合作交流思考的過程。我將充分引導學生根據分數的意義進行交流、討論,幫助學生掌握用幾分之幾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隨後的“試一試”我將創設學生熟悉的摸球情境,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解釋自己作出的結論,讓學生在討論的基礎上進一步鞏固用幾分之幾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三)實踐應用,拓展延伸。

首先鼓勵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十八第2題的條件進行整理,並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交流。幷出了兩道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以及教育孩子們積極參加公益活動,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分析問題,在充滿可能性的世界裏學會思考,學會生活,做生活的主人。

設計意圖:學生對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再通過拓展題的練習,能進一步積累用分數表示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經驗,豐富、加深用數表示可能性大小的認識。

(四)全課總結,感受價值。

教師提出“今天你有什麼收穫?”以及“你還有什麼疑問?”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總結反思,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只要用心去觀察、去體會、去發現、去思考,就會擁有更多的解決問題的本領。

設計意圖:課堂總結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交流學習收穫,能夠進一步將“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內化成學生自己的認識;同時讓學生質疑,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今後更能自主的參與課堂,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與學好數學的信心。

現代教學理論表明:“只要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放手讓學生研究,使學生的學習過程變為研究問題的過程,才能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課堂教學中,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他們會在教師的引導下有許多新的生成。我將根據具體情況靈活處理,做好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