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文學作品鑑賞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3W

文學作品鑑賞精品多篇

“出乎其外” 篇一

“情感不是對客觀對象本質的反映,而是主體和對象間某種關係,是主體對對象的一定主觀態度的反映。

”因此,欣賞文學藝術,不僅要進得去,還要走出來,在審美情感基礎上進行理解、思考,把握作品的意義和內涵,從而實現文學藝術的社會價值和審美價值。

1、理解藝術,提高能力

在中外文學史上由於未能“出乎其外”造成悲劇或險些造成悲劇的不乏其例。

例如,在國外,一位軍官觀看莎士比亞的悲劇《奧賽羅》時,當演到奧賽羅聽信伊阿古的陰謀,用雙手掐死了他美麗善良的妻子苔絲德蒙娜時,軍人拔出槍,打死了扮演伊阿古的演員威廉·巴支。

軍官醒悟後,當場自殺。

事後,人們把他們埋在一起,立下一座墓碑,上面刻着“最好的演員與最好的觀眾”。

這一事件説明什麼?軍官把藝術與現實混淆,沒有走出藝術世界。

藝術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

而文學是作家以全部的情感投入,以自己的審美經驗為基礎,充分調動藝術想象、聯想等心理能力,與生活對象進行情感交流和思想對話的結果。

由於作者調動了主觀因素和審美理想,其中不乏藝術虛構,這樣的文學藝術形象就更為豐富、生命力更強,反映社會生活更深刻,從而更好地實現文學藝術的載道、求仁、批判、益智、遊戲和審美等價值。

如果把文學藝術等同於生活,就失去應有的價值。

2、拉開距離,獲得美感

“藝術欣賞貴在深入。

”但“入乎其內”還是處在情感層面。

因此,在欣賞中,總不能入而忘返,要必須獲得相應的理性認識,必須“進得來”,更要“出得去”,要有距離。

我國文學家王蒙説過:“文學既是一個熱情投入的'方式,又是一個拉開了距離的方式,保持某種客觀的心態。

”相應的有外國美學中所説的“距離產生美”的思想。

“距離”包括時空和心理的距離。

因為,有了“距離”,功利消失;有了距離,欣賞者才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回到理性思考中。

從創作來説,比如,魯迅得知劉和珍等犧牲的消息,內心十分悲痛,感情濃烈,難以用言語表達。

事隔一年,冷靜思考,才寫出了《紀念劉和珍君》一文。

“這一年”,就是“距離”,這實際上給人一個理性的思考,是由情入理的過程。

從欣賞來説,如果沉浸在情感中,難以自拔,被情所困,無法冷靜思考,就無法抓住文學藝術中的思想,也就是説,只有“距離”,審美認識才能形成,作品的社會價值才得以實現。

如,欣賞魯迅的《阿長與<山海經>》,關鍵點就在於“為什麼”上。

讀者從理性角度引導學生進入深層理解、思考,這不但讓讀者逐漸認識到在阿長身上所體現出的勞動婦女的為人善良、質樸、樂於助人的品質,認識到一個在封建社會中深受封建思想影響的婦女所表現出來的落後與愚昧的思想,而且讓欣賞者認識到作者在作品中所寄予的“我愛刑天”的不屈的決心等等。

這樣,不但讀者能真正把握住作品的深層意藴,感受到作品的情理交融之美,而且實現文學作品的社會價值和審美價值。

總之,“入乎其內,出乎其外”,這不但是一個文學欣賞的過程,也是一種欣賞的方法。

欣賞者從表層到深層,從情感到理性,逐層深入,理解形象感悟作品的深層意藴,實現文學作品的社會價值和審美價值。

“入乎其內” 篇二

《文藝美學》在解析接受美學的觀點時指出,閲讀是一場作品和讀者的對話,閲讀中的對話,不是傳統認識論中的主體與客體關係,而是你與我的平等關係。

要理解作品,獲得應有的欣賞目標,走進作品是前提條件。

1、進入作品,凝視觀照

中國古代文論家劉勰在《文心雕龍·知音》中説過:“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

”文藝美學告訴我們,審美依靠的是形象與情感,在藝術欣賞中,形象的獲得與情感的產生,只有讀者親自體驗才能獲得,“門外漢總是難以知道廳堂的精彩。

”因此,在文學作品欣賞中,讀者只有親自接受作品,全身投入進去,將作品中的“此情此景”變成“我情我景”,進入“他我同一”、“無情交融”的藝術境界中,凝視觀照,手持虛靜,才能縮短作品與讀者之間的距離,使藝術的“陌生化”變為“熟悉化”。

這樣,欣賞才可能進行,欣賞的目的才得以實現。

2、注重形象,體驗情感

進入作品接觸作品內容僅僅是縮短讀者與作品間的距離,這是進行欣賞的第一步。

《古詩鑑賞理論》指出:“讀者鑑賞詩歌,就是對其文本的玩味、想象來領悟其生活底藴和藝術境界。

”文學是語言藝術,其文學形象具有非直觀性。

“玩味文本”就是要首先掌握語言義,再借助於聯想和想象,才能形成相應的形象,從而感受作品形象所藴含的思想感情。

比如,欣賞魯迅的《阿長與<山海經>》,欣賞者首先接觸作品,閲讀文字,感知作品內容,在想象和聯想中跟隨魯迅的腳步,看到睡姿如“大”字的阿長,聽那要我“七年級起牀先説‘恭喜’的話”,聽講“長毛的故事”,看見阿長把《山海經》交給作者等等。

一個鮮活的形象展示出來,欣賞者隨着作者對主人公阿長的較為深入瞭解,作者的感情發生了變化,由“不大佩服”到“空前敬意”,再到“特別的敬意”等,感受到“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

她確有偉大的神力”。

此時,讀者“觀文辭而動情”,逐漸被作者和作品中的主人公的情感所感動,並達到融合,產生情感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