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子產不毀鄉校》的註解及賞析(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41W

《子產不毀鄉校》的註解及賞析(精品多篇)

賞析 篇一

《子產不毀鄉校》是《左傳》中的著名篇章。子產是春秋鄭國著名的政治家。春秋時,鄭人遊於鄉校,以論執政。當時執政的是子產,他以禮法綱紀治國,進行了一些大膽改革。這就招致一些人的不滿、批評,甚至攻擊。有人建議毀廢人們聚集論事的鄉校,子產堅決反對。本文創作時間説法不一致,一説為唐德宗貞元末年,一説為憲宗元和末年。頌是古代一種稱頌功德的文體,文章主題明確,是為了歌頌子產的明智舉措。

子產不毀鄉校和周厲王監謗的故事,人們都不陌生。但韓愈卻在他的《子產不毀鄉校頌》中把二者聯繫起來,加以對照。這就使人感到很有新意,而且能夠從中得到深刻的歷史教訓。經過這樣的對比,韓愈在文中説:成敗之跡,昭然可觀。他通過兩個歷史故事中採用兩種方法帶來兩種結果,説明管理國家應該採取什麼方法。當然,韓愈只是從鞏固封建制度的立場出發的,但從認識論角度看,卻有普遍的意義。

除了讚美子產之外,韓愈在這篇文章中思古喻今,頓生感慨:在周之興,養老乞言。及其已衰,謗者使監。成敗之跡,昭哉可觀。同時也諷刺了當時執政者的`獨斷專行。韓愈認為,天下之所以得不到正確的治理,就在於沒有稱職的良臣。其實,在古代的封建社會,像子產這樣的良臣,是很難被重用的,縱使一時能執掌權柄,實施改革,也免不了要遭到保守勢力的攻擊,一旦失勢或死亡,其改革的善政便又復歸失敗,即所謂政以人舉,也必以人亡。韓愈一生仕途不順利,多半因為君王昏聵,不聽諫言。因此,他對子產特別懷念。

最後,韓愈為子產的教化只限於一個鄭國而大發感慨。四海所以不理,有君無臣。誰其嗣之,我思古人。

此外,本文作為評論文可謂是短小精悍。全文僅用了169個字,但對鄭子產不毀鄉校一事作了準確精當的評價,多一字則費,少一字則失。其語言之高度凝練,令人歎為觀止。

《子產不毀鄉校》的註解及賞析 篇二

【原文】

我思古人,伊鄭之僑①。以禮相國②,人未安其教。遊於鄉之校,眾口囂囂。或謂子產,毀鄉校則止。曰:何患焉,可以成美。夫豈多言,亦各其志。善也吾行,不善吾避。維善維否③,我於此視。川不可防,言不可弭④。下塞上聾,邦其⑤傾矣。既鄉校不毀,而鄭國以理。

在周之興,養老乞言⑥。及其已衰,謗者使監⑦。成敗之跡,昭哉可觀。

維是子產,執政之式⑧。維其不遇,化止一國。誠率是道,相天下君,交暢旁達⑨,施及無垠。於虖⑩!四海所以不理,有君無臣。誰其嗣之,我思古人!

譯文】

我崇敬的古人,第一個就是鄭國的子產。(他開始執政的時候),用禮制治理國家,大家還不理他那一套。來到辯論的場所——鄉校,眾人議論紛紛。有人對子產説:“毀掉鄉校議論就停止了。”子產説:“有什麼可擔心的呢?可以把它變成好事。哪能説是議論多了呢?也就是各抒己見嘛。對的,我們就採納;不對的(或者可能把事情搞壞的),我們就防止;是好是壞,我們就觀察一下嘛!河流不能堵塞,言論不能阻止。堵塞言路,主上矇蔽,國家就要衰敗了!”

鄉校沒有毀掉,而鄭國得以治理好。周初興盛,(是因為)奉養老成有德 之人,聽取他們的意見;(周厲王)衰敗,是派人監視有意見的人的結果。成功失敗的事例,可以清楚地看出來。這子產啊,執政的方式(難得)。只因為難得,才治理一個鄭國。真的都用子產執政的方式,幫助天下的君王,(天下就能)政通景明,達到無限。哎!天下沒有治理好,(是因為)只有君王沒有賢臣啊。誰能繼承子產之風?(誰又具有子產之才)?我思慕古人。

註解 篇三

①伊:句首助詞,無實義。僑:子產的名字叫做公孫僑。

②以禮相國:用禮法治理國家。相,治理。

③維善維否(pǐ):是善是惡。

④弭:堵塞,制止。

⑤其:將要。

⑥在周之興,養老乞言:古代的一種禮制。《詩經》裏講周文王的祖先公劉,舉行養老典禮,尊崇年高德馨的老人,並請他們提出一些建議,作為施政的參考。

⑦謗者使監:派人去監視議論國政的人。

⑧式:法式,榜樣。

⑨旁:通溥,普遍。

⑩於虖:同嗚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