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桃花源記的創作背景(通用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18W

桃花源記的創作背景(通用多篇)

賞析 篇一

《桃花源記》雖是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為其《桃花源詩》所作的一篇“序文”,卻早已被人們視為精美的散文而推崇備至。這篇短文以簡煉的文字、委婉的文筆、非凡的文采虛構了一個“沒有君主,沒有賦税,沒有戰亂,人人勞作,家家快樂”的理想社會,這就是千百年來人們一直嚮往的人間仙境——世外桃源。今天,在首屆中國·常德桃花源旅遊節開幕前夕,筆者再次品讀《桃花源記》這一流傳千古的名篇,倍感其意境兼美,文情俱佳,內涵豐富,魅力無窮。

追求浪漫的傑作

東晉王朝,極端腐敗,內部互相傾軋,軍閥連年混戰,賦税徭役繁重,國家瀕臨崩潰。同時,朝廷承襲舊制,保護士族特權。因而年輕時的陶淵明,儘管有着“大濟蒼生”之志,但在如此背景下為官,必然“壯志難酬”。加之其性格耿直,不願為五斗米折腰,很快就成了官場上的異類。於是,僅當了81天彭澤縣令的他,便於義熙元年(405年)不得不辭官掛印,從此長期隱居田園,躬耕僻野。元熙二年,劉裕弒君篡位,建立南朝。這更激起了陶淵明對黑暗社會的強烈不滿。在無可奈何中,他只好藉助文學創作來虛構一個與黑暗現實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以抒發自己的情懷,《桃花源記》就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問世了。

“桃林景色,秀麗誘人;桃洞入口,神祕離奇;桃源仙境,與世隔絕;出之桃源,不可復得”;“這裏雖然沒有長生不老的神仙,沒有唾手可得的財寶,但一羣避秦難世的普通民眾卻享受着自給自足、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生活……”這一切都為“世外桃源”塗上了一層神祕而浪漫的色彩。如此完美之仙境,怎不令人陶醉,難怪漁人也要為此而流連忘返。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美好的心願,若述之筆端,猶如七彩雲霞。顯然,《桃花源記》就是陶淵明在殘酷的現實生活基礎上,為尋求心靈慰藉、追求理想境界而撰寫的一篇具有濃厚浪漫主義色彩的神奇傑作。我們不難看出,這篇文章所描寫的景象既有現實社會的影子,又是陶令心中的夢想;它既不同於神話傳説,又具有一定神話傳説的色彩。有必要強調的是,陶淵明所設計的這個理想社會,與老子的“小國寡民”式社會是有着根本區別的。老子主張復古、倒退,並希望人們永遠停留在原始社會極低的生產力水平上;而陶淵明描繪的“世外桃源”,則是與東晉黑暗現實相對立的理想社會:那裏“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這與老子的“老死不相往來”的境界絕然不同,就是《禮記·禮運篇》所描繪的“大同世界”,也不可與陶淵明的理想王國混為一談。因為前者只是幻想的抽象理論,而後者則是折射現實社會生活的具體藍圖;前者僅僅是儒家宣傳空想觀點而提出的一種假設,而後者則是封建社會廣大人民嚮往自由幸福生活的直接反映。正因為陶淵明把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如此完美地結合起來,才使得《桃花源記》這一名篇具有了永恆的魅力。

令人心怡的美文

《桃花源記》之所以能成為膾炙人口、千古傳誦的美文,還因為陶淵明秀麗的文筆將“世外桃源”描繪得既神奇美麗又撲朔迷離。筆者以為,其創作藝術特點主要有三:

一是敍事簡練,惜墨如金。在當時一味講究辭藻、雕琢字句、形式主義盛行的氛圍中,陶淵明卻以清新、樸實的語言來描繪自己的理想境界,全篇文章既沒有典故的堆砌,也沒有字句的雕琢,語言樸素,明白如話,風格明快,委婉得體。尤其是作者僅用三百多個文字就把發現桃花源的始末以及桃花源中的景物、環境、風土、民情、來歷、交往等描寫得清清楚楚,歷歷在目,真可謂惜墨如金。可以説《桃花源記》就像一朵“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奇葩,如此獨到的文字功夫真是令人稱奇。

作者介紹 篇二

陶淵明(365──427),一名潛,字元亮,東晉潯陽柴桑(現在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人。中國文學史上的著名詩人之一。他的曾祖陶侃(kǎn)做過晉朝的大司馬,祖父和父親也做過太守一類的官,到陶淵明時,家境破落。他自幼博覽羣書,有遠大的政治抱負,但處在**社會,很難有所作為。他喜愛山水,不慕榮利,為了養家,做過祭酒、參軍等小官。41歲時任彭澤令,僅80余天,以“不為五斗米折腰”為由離職,從此過着“躬耕自資”的隱居生活,直到去世。著有《陶淵明集》。

陶詩約存120首,文10餘篇,內容多描寫農村生活,表現優美的自然風光和他熱愛田園生活,不願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構思奇特,語言清新,質樸自然,個性鮮明,具有獨特風格,對我國詩歌發展產生了廣泛影響。

《桃花源記》 篇三

陶淵明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xíng),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qiānmò)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黃髮垂髫(tiáo),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yāo)還家,為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jiàn)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yù)雲:“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yì)太守,説如此。太守即(jí)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jì),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桃花源記》閲讀題目 篇四

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

①窮 ②舍 ③悉 ④屬 ⑤儼然 ⑥緣

2、翻譯下面句子。

① 漁人甚異之。

② 林盡水源。

③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④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⑤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⑥ 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3、下面訴不盡詞語中“通”字與“才通人”中的“通”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 通風換氣 B。政通人和 C。通霄達旦 D。博古通今

4、依據文中的描述,準確説明進入桃花源的山洞口所在的位置:

桃源的山洞口位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二段中,作者從哪幾方面對桃花源中人們進行了描寫?

答:

6、用文中的原句填空:

描寫桃林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漁人“欲窮其林”的原因是____;文中描寫桃花源中人的精神狀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豁然開朗”一語在現代漢語中用來形容一下子領悟某種道理,請你按這一語意造句:

8、課文從桃源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兩方面來表現世外桃源的美好。

9、有些成語出自選文所在的課文,請寫出其中的兩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段節選自《 》,作者是_______,名____,字_____,_____(朝代)人。

11、第四段中“漁人甚或異之”的原因有哪些?請用自己的話作答:

12、在陸游詩中哪兩句也算恰到好處地體現了“林盡水源”,“彷彿若有光”,“初極狹”,“豁然開朗”這樣一波三折的意境?

13、《桃花源記》中描寫草和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譯文 篇五

東晉太元年間,有個武陵人把捕魚當作職業。有一天他順着溪水划船走,忘記啦路程有多遠。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樹緊靠着溪流兩岸生長,長達幾百步,中間沒有其他的樹,花草鮮豔美麗,地上的落花繁多。漁人對此感到詫異。再往前走,想走到那片林子的盡頭。

桃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就到頭啦,於是出現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裏)隱隱約約裏面好像有光亮。(漁人)就離開小船,從洞口進去。開始洞口很窄,僅容一個人通過。又走啦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敞亮啦。這裏土地平坦開闊,房屋整整齊齊,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和桑樹竹子之類(的景物)。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能聽到雞鳴狗叫的聲音。那裏面的人們來來往往耕田勞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悠閒愉快,自得其樂的樣子。

(桃源中人)看見漁人,竟大吃一驚,問漁人從哪裏來。(漁人)詳盡地回答啦他。他就邀請漁人到自己家裏去,擺酒殺雞做飯菜。村子裏的人聽説有這樣一個人,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己説前代祖先為啦躲避秦朝時候的戰亂,帶領妻子兒女和同鄉人來到這個與人世隔絕的地方,沒有再出去過,於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絕啦。他們問現在是什麼朝代,竟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説魏朝和晉朝啦。這漁人一個一個地為他們詳細説出自己知道的情況,那些人聽罷都感歎惋惜。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請漁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美酒和飯菜來招待。漁人在這裏停留啦幾天,告辭離去。這裏的人告訴他説:“這裏的情況不值得對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説啊。”

漁人已經出來,找到啦他的船,就沿着舊路回去,一路上處處作啦標記。回到(武陵)郡裏,去拜見太守,報告啦這些情況。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尋找先前做的標記,竟然迷失啦(方向),而不能再次找到(通往桃花源的)那條路啦。

南陽人劉子驥,是個高尚的名士,聽到這件事,高高興興地計劃前往。沒有實現,不久因病而終。後來就再沒有問路探訪(桃花源)的人啦。

《桃花源記》是東晉文人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約作於永八年級年(421),即南朝劉裕弒君篡位的第二年。描繪啦一個世外桃源。以武陵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線索,按時間先後順序,把發現桃源、小住桃源、離開桃源、再尋桃源的曲折離奇的情節貫串起來,描繪啦一個沒有階級,沒有剝削,自食其力,自給自足,和平恬靜,人人自得其樂的社會,是當時的黑暗社會的鮮明對照,是作者及廣大勞動人民所向往的一種理想社會,它體現啦人們的追求與嚮往,也反映出人們對現實的不滿與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