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醫學類實踐報告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32W

醫學類實踐報告多篇

【第1篇】醫學類社會實踐報告範文

7月5日上午,我們拜訪了李世聰老師。打電話聯繫時,聽得李老師聲音渾厚,中氣十足,我們按照約定時間到達時,他已經在小區門口迎接我們了。天氣不錯,我們便到玉淵潭公園找個樹蔭坐下來,開始了我們的訪談。李老師開朗健談又樸實和善,此次訪談我們受益良多。

一、學醫、從醫經歷

李世聰老師1948年出生於北京的中醫世家,從小看着爺爺行醫長大,聽着爺爺與北京的老中醫一起交流。5歲左右時就背誦湯頭歌、藥性賦,8歲左右學《醫學三字經》,12歲左右就敢為夥伴們扎針灸,夥伴們也願意,並且治得很好。

1969年知青上山下鄉,李老師被分到雲南。他待人熱心,經常用自己學過的鍼灸、推拿等方法為周圍的人治病,結果因為療效好,附近的人就都來找他治病。由於病人眾多,病因很多,有些病自己也沒有見過,他就翻看從北京帶來的醫書,一邊分析醫理,一邊臨牀實踐,醫術大進,還自創了小兒推拿治療小兒夜啼症、清涼油塗抹肚臍治療腹痛腹瀉等方法。

xx年成為馬來西亞某慈善基金會醫藥顧問,在馬來西亞為當地人民治癒地中海貧血症,癌症,癲癇,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李老師本職工作乃是測繪工程師,目前在地鐵九號線做監理工作。中醫是業餘愛好,同時也是繼承祖父事業。目前,李老師每週在北京學知園的“長禎國術館”坐診並做中醫講座。

二、部分案例

美尼爾氏綜合症。李老師在馬來西亞時,遇到某官員得了“美尼爾氏綜合症”。這是一種疑難症,主要症狀是眩暈,感到周圍物品搖晃,甚至倒置,甚者覺得天旋地轉。一般認為這是耳中庭積水影響到平衡骨造成的。這位官員去了四個國家都沒有治好,結果,李老師用中醫“振陽利水”原理,採用按摩手法,很輕鬆就治癒了。

地中海貧血症。該病為西醫三大血液病之一,在當地很多,據説在中國南方各省也有不少。此病是遺傳性疾病,是所謂的“不治之症”。西醫稱,只有換骨髓一法,但是由於費用高,並且配型不容易,故很少有人得到治療,病重時只能定期補血以維持生命。而李老師卻運用中醫思維方法,認為是其母親懷孕時中暑,母子同病,生小孩後母親的病好了,而小孩的病深入骨髓。於是他用中醫治療“骨癆”的秦九鼈甲湯加減變化,成功治癒兩例地中海貧血症患者。

治癒“非典”。xx年,非典肆虐,他的一位朋友在人民醫院感染了“非典”。他到朋友家幫忙治療,開了兩副藥,其中用了兩斤石膏,結果病人痊癒,也沒有後遺症,一切正常。而當時很多用西醫治療的病人,雖然在激素作用下保住了生命,但卻留下了嚴重的後遺症——股骨頭壞死,下半身骨頭像玻璃一樣的脆弱,很多人落得終身殘廢。

三、從醫特點

我們問老師擅長治療哪些疾病,李老師説,中醫不能夠分科,好的中醫應當什麼病都能治。他説,當年在農村當知青,病人來了你必須治,不能眼看着病人受苦啊!沒見過的病就臨時翻書、研究、探索。中醫的理論已經相當完備,所有疾病,中醫經典中都有治療之法。找到病因病機,治療也不是難事。

李老師治病的特點是活學活用。在傳統中醫的基礎上,發揮個人的理解和特長,善於治療各種疑難雜症。他治癒的很多病人,都是醫院治不好,沒有別的辦法而找到他的。

他説疑難病症,一般在他這裏,只要幾副藥,或者幾次到幾十次鍼灸就好了,急病就要幾分鐘見效。而且中醫治療不僅見效快,而且花費低,他説,他敢和西醫打擂台,用中醫治療,效果比西醫好,而且一般花費不超過西醫的1%。不管什麼病,總花費不會超過3000元。那些得了白血病什麼的,花個幾十萬還治不好,這根本不必要。

四、對中醫和學中醫的看法

李老師給我們講了中醫幾千年發展的歷史,他説,中醫的“源流”,“源”為民間醫生、經驗技術,“流”為《內經》及各家理論。中醫首先是一門技術,治病救人的技術,它依賴於實踐經驗。技術與科學是不同的,技術知其然而不必知其所以然。經驗的積累、技術的需要,便帶動理論總結、文化的產生,《黃帝內經》便是夏商周幾千年醫療經驗的總結。

學中醫,和學中國其他傳統文化一樣,往往要求“熟記”加“活用”。例如,先熟讀甚至背誦《醫學三字經》、《湯頭歌訣》乃至《黃帝內經》、《傷寒論》等經典,記住常見藥性、常見病的治法。一開始可能不懂,但是在實踐中一點點得到驗證後,對這些經典的理解會越來越深,達到一定程度後便可活學活用。李老師自己發明創造的很多獨特而簡捷的治病方法,都是經典活用的結果。學中醫必須重視技術,先學技術,然後體會、感悟其中的道理,這樣醫術、醫理通曉了便可活學活用。

【第2篇】醫學類社會實踐報告

7月5日上午,我們拜訪了李世聰老師。打電話聯繫時,聽得李老師聲音渾厚,中氣十足,我們按照約定時間到達時,他已經在小區門口迎接我們了。天氣不錯,我們便到玉淵潭公園找個樹蔭坐下來,開始了我們的訪談。李老師開朗健談又樸實和善,此次訪談我們受益良多。

一、學醫、從醫經歷

李世聰老師1948年出生於北京的中醫世家,從小看着爺爺行醫長大,聽着爺爺與北京的老中醫一起交流。5歲左右時就背誦湯頭歌、藥性賦,8歲左右學《醫學三字經》,12歲左右就敢為夥伴們扎針灸,夥伴們也願意,並且治得很好。

1969年知青上山下鄉,李老師被分到雲南。他待人熱心,經常用自己學過的鍼灸、推拿等方法為周圍的人治病,結果因為療效好,附近的人就都來找他治病。由於病人眾多,病因很多,有些病自己也沒有見過,他就翻看從北京帶來的醫書,一邊分析醫理,一邊臨牀實踐,醫術大進,還自創了小兒推拿治療小兒夜啼症、清涼油塗抹肚臍治療腹痛腹瀉等方法。

xx年成為馬來西亞某慈善基金會醫藥顧問,在馬來西亞為當地人民治癒地中海貧血症,癌症,癲癇,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李老師本職工作乃是測繪工程師,目前在地鐵九號線做監理工作。中醫是業餘愛好,同時也是繼承祖父事業。目前,李老師每週在北京學知園的“長禎國術館”坐診並做中醫講座。

二、部分案例

(1)美尼爾氏綜合症。李老師在馬來西亞時,遇到某官員得了“美尼爾氏綜合症”。這是一種疑難症,主要症狀是眩暈,感到周圍物品搖晃,甚至倒置,甚者覺得天旋地轉。一般認為這是耳中庭積水影響到平衡骨造成的。這位官員去了四個國家都沒有治好,結果,李老師用中醫“振陽利水”原理,採用按摩手法,很輕鬆就治癒了。

(2)地中海貧血症。該病為西醫三大血液病之一(另兩個是:白血病和再障貧血),在當地很多,據説在中國南方各省也有不少。此病是遺傳性疾病,是所謂的“不治之症”。西醫稱,只有換骨髓一法,但是由於費用高,並且配型不容易,故很少有人得到治療,病重時只能定期補血以維持生命。而李老師卻運用中醫思維方法,認為是其母親懷孕時中暑,母子同病,生小孩後母親的病好了,而小孩的病深入骨髓。於是他用中醫治療“骨癆”的秦九鼈甲湯加減變化,成功治癒兩例地中海貧血症患者。

(3)治癒“非典”。xx年,非典肆虐,他的一位朋友在人民醫院感染了“非典”。他到朋友家幫忙治療,開了兩副藥,其中用了兩斤石膏,結果病人痊癒,也沒有後遺症,一切正常。而當時很多用西醫治療的病人,雖然在激素作用下保住了生命,但卻留下了嚴重的後遺症——股骨頭壞死,下半身骨頭像玻璃一樣的脆弱,很多人落得終身殘廢。

三、從醫特點

我們問老師擅長治療哪些疾病,李老師説,中醫不能夠分科,好的中醫應當什麼病都能治。他説,當年在農村當知青,病人來了你必須治,不能眼看着病人受苦啊!沒見過的病就臨時翻書、研究、探索。中醫的理論已經相當完備,所有疾病,中醫經典中都有治療之法。找到病因病機,治療也不是難事。

李老師治病的特點是活學活用。在傳統中醫的基礎上,發揮個人的理解和特長,善於治療各種疑難雜症。他治癒的很多病人,都是醫院治不好,沒有別的辦法而找到他的。

他説疑難病症,一般在他這裏,只要幾副藥,或者幾次到幾十次鍼灸就好了,急病就要幾分鐘見效。而且中醫治療不僅見效快,而且花費低,他説,他敢和西醫打擂台,用中醫治療,效果比西醫好,而且一般花費不超過西醫的1%。不管什麼病,總花費不會超過3000元。那些得了白血病什麼的,花個幾十萬還治不好,這根本不必要。

四、對中醫和學中醫的看法

李老師給我們講了中醫幾千年發展的歷史,他説,中醫的“源流”,“源”為民間醫生、經驗技術,“流”為《內經》及各家理論。中醫首先是一門技術,治病救人的技術,它依賴於實踐經驗。技術與科學是不同的,技術知其然而不必知其所以然。經驗的積累、技術的需要,便帶動理論總結、文化的產生,《黃帝內經》便是夏商周幾千年醫療經驗的總結。

學中醫,和學中國其他傳統文化一樣,往往要求“熟記”加“活用”。例如,先熟讀甚至背誦《醫學三字經》、《湯頭歌訣》乃至《黃帝內經》、《傷寒論》等經典,記住常見藥性、常見病的治法。一開始可能不懂,但是在實踐中一點點得到驗證後,對這些經典的理解會越來越深,達到一定程度後便可活學活用。李老師自己發明創造的很多獨特而簡捷的治病方法,都是經典活用的結果。學中醫必須重視技術,先學技術,然後體會、感悟其中的道理,這樣醫術、醫理通曉了便可活學活用。

【第3篇】暑期社會實踐報告 醫學類

在這個暑期,我來到了我所在縣的醫院,由於地處偏僻,醫療設施不是還很完善的縣醫院裏,我在藥劑科,也就是人們常説的藥房做了我的這個社會實踐,雖然之後的家教生活也給我帶來了不少益處,但總覺得作為中國藥科大學的一名學生,就算本專業不直接和臨牀藥物類接觸,但瞭解一下是必需的。在這裏我學到了學校裏學不到的藥物知識、還有處事技巧等。

一、實踐目的:本次實踐旨在鍛鍊自身綜合素質,為早日走上社會打下堅實基礎,瞭解一些醫藥的知識,為自己增加這方面的常識積累,社會是一個大課堂,又是人生的大舞台,大學生社會實踐是大學生走向社會,接觸社會,瞭解社會,投身社會的良好形式;是促使大學生積極投身國家建設,向羣眾學習,培養鍛鍊才幹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養性,樹立服務社會的思想的有效途徑。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有助於我們在校大學生更新觀念,吸收新的思想與知識,培養了我們動手和動腦的能力,同時也認識自我,有助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認識社會,體會社會,增進個人社會責任感。醫藥學是個神聖的學科,也是個偉大的學科,需要從業人員有很好的基本技能和專業的知識,也需要從業人員有很好的溝通能力,社會實踐期間,對醫患關係和醫藥制度等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對國家的政策有了一點了解。

有這樣一句話:小病拖、大病扛、病危等着見閻王。我從小生活在農村,我算是親眼目睹了這種現象,更是見識到了貧困所給人們帶來的嚴峻的生存現狀,同時我已深切地感受到那種缺醫少藥是什麼樣的尷尬現狀,以前很多村民有了小病就隨便開點兒藥來吃,管用就吃,不管用就扛過來甚至不理了。現有的醫療保險制度也就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參加的人數多了,報銷的比率高了,手續簡單了,看的起病的人多了。不過,作為一名醫藥院校的學生、一名在高校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醫學生,偶爾看到這樣的情形,有些患者的費用不夠而病人又迫切需要救治,醫務人員不與理睬,耳旁那一聲聲哀怨的聲音那麼刺耳,眼中那一幅幅蒼桑的面孔依然鮮活,心中那一縷縷扶貧的熱情更加深切……,我感慨萬千。

二、實踐內容:到了縣醫院,我的師傅,也就是藥劑師王阿姨,第一天是帶我把藥方熟悉了一下,藥房重地,門診藥房是藥劑科直接面對病人的重要窗口,如何方便病人、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是藥房工作的重點,一般人是不讓進的,又因為是在醫院,除了收銀的阿姨外,我沒都是全副武裝的,我的工作是照單抓藥,就是看着病人醫藥單上的藥物取相應藥品,因為怕我拿錯藥,師傅先給我介紹了各類藥物的佈局方位和藥房嚴格的管理制度,並叫我謹記,並在將藥交予購藥者時她再複查一遍,這就不像零售藥店那樣需要記禁忌及使用説明等,可這點滿足不了我對這次事件的期待,所以一有時間我就向師傅們請教一些藥物的藥用範圍還有禁忌什麼的,師傅們都很細心的告訴我。並且有時候師傅也讓我到診室聽主治醫生的診斷過程及所開藥物,這下都極大的拓寬了我的視野,是我對醫藥學更加的感興趣了。閒暇之餘,就是下班之後,和一些病人們聊天,(由於縣城小,有些人認識),都説現在的醫保制度好,買藥看病也不像以前那麼貴了。而且就像去年的甲型流感,都研究出了疫苗,那些樸實的叔叔阿姨們説,現在只要有藥,啥病都有希望。我和他們介紹了咱們中國藥科大學,就説疫苗等的就是生物醫藥產業的前沿科技產品。他們笑着開玩笑説以後治療那些疑難雜症的藥物就靠你們研究出來了,雖然是句玩笑,可是我深感我們的社會責任是多麼重大,精業濟羣的校訓,雖不如岳母所刺的精忠報國但也是每一個藥大人為社會做貢獻的赤子之心。在此期間,我從最簡單的處方類與非處方類藥物學起,唯其讓我最有印象的就是藥物氫化可的鬆,這是師傅給我講的最長的也是讓我當成例子記的藥,它在作為otc(非處方類藥物)時,僅用於外用的皮膚過敏,但作為處方類藥物(片劑及注射劑),可用於治療急性炎症、風濕性炎症、心肌炎、支氣管哮喘等,而且這些全憑醫囑,不可自行購藥。諸如此類的知識,師傅告訴我的還有好多,真的很感謝她們。

三、實踐結果:實踐活動,使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得到了體現,樹立了青年一代大學生的良好形象。當代大學生不怕苦、不怕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態度給實踐單位及更多的幹部、患者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實踐中也為藥劑師和醫生們的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所感動。我通過認真投入工作,用自己的一舉一動展現了自身的素質,很好的體現了一名青年大學生的價值。

實踐活動的開展培養了我獨立處世的能力,在社會實踐過程中,通過獨立生活、獨立思考、獨立自主的去面對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對社會的認識更加清晰。不管在實踐過程中遇到挫折還是成功,對我都是一種收穫,明確了優勢同時也發現了不足之處,面對社會更加自信,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充分認識了自己的缺點和不足。

四、實踐總結及體會:作為一名醫藥類院校的學生,在實踐的十天中,通過對部分藥物的短暫接觸,對現行的醫藥辦法及治療藥物有了基本認識還有通過與一些購藥者的交流、對其服務中瞭解到醫藥行業的發展狀況的對社會各界尤其是那些以前看不起病吃不起藥的人的思想有了真切的感染和體驗,思想得到了昇華,社會責任感得到了增強,人生觀、價值觀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強化,更提高了認識能力、適應能力和創造能力。在以後的工作和學習中,我會更注重讓自己努力發展自身素質的同時,啟迪自身奉獻的高貴品質,積極瞭解國家如今的醫療現狀、社會醫療環境的嚴峻和醫療市場的現實;瞭解貧困給人們帶來的健康威脅;瞭解貧富差距、城鄉差距和地區差異等等。同時,社會實踐讓我懂得行醫不僅僅是一種謀生手段,更是一種義不容辭的責任、是一種神聖的使命;要讓我們都知道行醫的精髓和真諦。我們要做那一個個富有愛心和奉獻精神的藥大學生們,本着弘揚神農偉業,建樹萬世之功的理念,定能將這顆愛的種子播撒到祖國的每一個角落。

最後感謝xxxx給予的關懷和支持。

【第4篇】醫學類大學生假期社會實踐報告

醫學類大學生假期社會實踐報告

醫學類大學生假期社會實踐報告一

xx年的暑假,這是我進入大學生活的第一個暑假。為了給自己醫學知識充電,豐富自己的人生閲歷,為明年的實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我來到了自己社區所在的衞生院學習、實習。

對於我這個只有短短一年學醫經歷的學生來説,應該從醫院中最基礎的工作開始。因為衞生院的規模較小,所以,我選擇了給醫生打下手。

雖然,已不是第一次穿白大褂,但這次穿上後,心中更多了份自豪與緊張,甚至還有一些些的害怕。想想自己第一次穿着白大褂的那份激動,心底的那份堅定自信猶然而生!

看起來很簡單的工作,讓我開始有些手忙腳亂。原本的自信蕩然無存。我開始虛心向醫生學習,緊緊地跟着醫生,寸步不離,這是一位近60歲的老醫生,看到我剛上手時的緊張,就耐心地給我講解。慢慢地,我漸漸瞭解到一些小病的症狀以及一些專業術語。

我協助醫生接診病員,做好四測(測血壓、測體温、測脈搏、測體重),熟練地掌握了血壓及體温的測量方法。剛開始時,因為缺少臨牀實踐機會,又有些緊張,時常擔心自己會出錯,為一個病人測血壓,往往測了四、五次還是不敢説出血壓值,怕測錯了。這時候,老醫生就會勸我不要那麼緊張,有她在邊上把關,不會有什麼大問題的,放心上報數據好了。

過了幾天,醫生讓我試着給病人打針,但我拒絕了。我永遠不會忘記,在學校,我第一次給兔子麻藥,紮了六針,扎通了兩邊的靜脈,扎到飆血,卻把麻藥打到了組織的經歷。只能説,我實在是太膽小了。這時候,我就慶幸自己不是護理也不是臨牀的學生了,扎針這一塊,對我的要求沒那麼嚴格了。

短短的15天醫院實習結束,終於可以喘一口氣了。想想這麼多天的忙碌,再想想每日辛苦戰鬥的醫生、護士們,才知道醫療衞生工作的不易。

我覺得醫療衞生工作不僅需要熟練的技巧,而且同樣需要優秀的職業素質:

1.思想素質:要教育和培養每一個醫療衞生人員熱愛醫療工作,獻身醫療事業,樹立牢固的專業思想;要有崇高的道德品質、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醫德提供修養,以白求恩為榜樣,發揚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精神:真誠坦率,精神飽滿,謙虛謹慎,認真負責;要高度的組織性、紀律性和集體主義精神,團結協作,愛護集體,愛護公物。

2.專業素質:要對病人極端負責,態度誠懇,和藹熱情,關心體貼病人,掌握病人的心理特點,給予細緻的身心護理;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堅守崗位,按章辦事,操作正規,有條不紊,執行醫囑和從事一切操作要思想集中,技術熟練,做到準確、安全、及時,精益求精;要有敏鋭的觀察力,善於發現病情變化,遇有病情突變,既要沉着冷靜,機智靈活,又要在搶救中敏捷、準確、果斷;做好心理護理,要求語言親切,解釋耐心,要有針對性地做了病人的思想工作,增強其向疾病做鬥爭的勇氣和信心;保持衣着整齊,儀表端莊,舉止穩重,禮貌待人,樸素大方;作風正派,對病人一視同仁,對工作嚴肅認真。

3.科學素質:要具有實事求是、勇於控索的精神,要認真掌握本學科基本理論,每項技術操作都要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必須注意在實踐中積累豐富的臨牀經驗,要掌握熟練的技術和過硬的本領;要刻苦鑽研業務,不斷學習和引進國內外先進的技術;要善於總結經驗,不斷控索,開展研究,勇於創新,努力提高業務技術水平,要積極努力學習和了解社會學、心理學、倫理學等知識,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更好地為病人的身心健康服務。

同樣,作為醫學生的我們也應該充分認識到:

1.醫生是一個很平凡的職業,他的責任就是救死扶傷,挽救病人的生命。

2.醫生也同樣應該具備一定的思想素質、專業素質和科學素質,要有一定的責任心,把病人的生命看作是自己的生命。

3.醫生要有創新和探索的能力,積極為醫學的未來作出貢獻。

短期的社會實踐,一晃而過,卻讓我從中領悟到了很多的東西,而這些東西將讓我終生受用。不但讓我鞏固書本里的知識,更讓我得到書本以外的人生經驗。社會實踐加深了我與社會各階層人的感情,拉近了我與社會的距離,也讓自己在社會實踐中開拓了視野,增長了才幹,進一步明確了我們大學生的成材之路與肩負的`歷史使命。社會才是學習和受教育的大課堂,在那片廣闊的天地裏,我們的人生價值得到了體現,為將來更加激烈的競爭打下了更為堅實的基礎。希望以後還有這樣的機會,讓我從實踐中得到鍛鍊。

新的學期開始了,新一輪對醫學知識的吸收和總結也拉開序幕,我會投入百分之百的努力:加油——對所有的人説!

醫學類大學生假期社會實踐報告二

今年假期我第一次參加了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不同於中學時代的社會實踐,我們到了大學,學習的知識具有了專業性,所以此次的實踐活動也更具實踐針對性和專業可行性。

這次,我把實踐地點選定在**市**醫院,我秉持着接觸臨牀,增長見識;提供服務,奉獻愛心;培養能力,鍛鍊自我;宣揚醫學,服務百姓的宗旨,充分利用了實踐的一週時間,走進醫院,為病人提供了具有本校專業特色的相關幫助及服務,讓病人及家屬更好的親身感受護理人員的魅力,身宣傳單來與醫瞭解醫護人員的生活和工作特點及病人的生活和想法。

我這次的實踐內容一共分為五大部分。

一、熟悉醫院環境,瞭解工作流程。我第一天獨自一個人熟悉了整個醫院的環境,以便於以後幾天實踐活動的順利進行。同時我認真聽取了醫院裏老醫生的介紹,熟悉了醫院各部門的職責和分部間的工作聯繫,瞭解其之間的相關配合及工作流程。在熟悉醫院基本情況的基礎上,我便按計劃開始了我的工作。在熟悉醫院的過程中,我發現雖然每個部門的工作性質都有一些差別,但是隻有各部門各司其職並且合理配合才能使醫院正常運轉為患者服務,一旦哪個環節出了差錯都會影響工作的效率和質量。所以,以後我到了工作中就必須認真對待本職工作並學會和其他人密切配合。

二、與患者溝通,瞭解其心理狀況並作相應的心理疏導。我們每天都和患者進行談心,感受他們患病後的心理狀態和對醫療工作的感想,運用我們掌握的心理疏導的知識及技巧為他們做簡單的心理疏導。為醫患間築起了溝通橋樑,院方也表示了對我們工作的肯定和讚賞。通過溝通,我們瞭解到大部分醫患問題根結都在於雙方不能互相理解和體諒。患者及家屬對醫生的工作生活不了解,所以容易產生對醫務工作者的各種誤會。同時,醫務工作者也沒能很好的及時與患者溝通,沒能去設身處地的為患者考慮,所以使矛盾產生。

三、積極與醫護人員溝通,悉心聽取學習。我們不僅向身邊的醫護人員請教專業的醫學知識和寶貴的工作經驗,還向他們諮詢他們的工作生活狀況及他們對他們現在工作的看法以及關於醫學實習生的不足之處和對我們的期望。我們瞭解到醫學工作的嚴謹和辛苦,我們的工作關乎生命,所以我們要一絲不苟,也正因為這一特性,我們的工作就格外辛苦和勞累。可即使如此,我們依舊會學好練好,不畏辛苦,為患者服務。

四、運用掌握的知識技能,協助治療工作。我們在老師的允許下,定期對患者進行測血壓量體温等檢查,並聽取老師對病人病情的分析。不僅增強了我們的知識,更鍛鍊了我們的實際操作技能,彌補了在校學生只可“紙上談兵”的不足之處。

五、宣揚醫學養生之道。在現代社會,儘管國家開始逐步重視我們的醫學養身,可百姓對此並沒有一個很好的熟悉度。所以我們通過發放前期準備好的醫學養身宣傳單來介紹一些簡單的醫學知識和有關冬季易患病的注意事項和防治方法。這一宣傳活動得到了大家的熱烈反響,很多病人及家屬都會認真閲讀傳單並向我們提出各種相關的疑問,在老師的幫助和隊員的努力下,他們得到了滿意的解答。

為期一週的社會實踐活動結束了,從中我也得到了許多啟發和感悟,大體有以下幾點。

一、掙錢的辛苦這些天在住院部實踐,我們每天走來走去為病人服務,跟着老師學習,每天回到家都感覺累趴了。可是看看爸爸媽媽,他們同樣工作的很累,可他們回到家還要給我們做飯做家務,他們才是真正的辛苦啊。我們都是成年人了,我們怎能再任性再亂花錢惹父母生氣?

二、人際關係在這次實踐中,讓我很有感觸的一點就人際交往方面。大家為了工作走到一起,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個性,要跟他們處理好關係得需要許多技巧,就看你怎麼把握了。我想説的一點就是,在交際中,既然我們不能改變一些東西,那我們就學着適應它。如果還不行,那就改變一下適應它的方法。我在這次社會實踐中掌握了很多東西,最重要的就是使我在待人接物、如何處理好人際關係這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因為工作的特性,我們更需學會的是處理好與患者間的關係。只有設身處地的去了解他們的想法和患病後着急無助的心情,理解他們無法及時康復而擔心煩躁以致質疑我們的工作能力的煩惱,去主動積極耐心地溝通,我們才能處理好和他們的關係,才能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使他們早日康復。

三、自強自立俗話説:'在家千日好,出門半'招'難!'意思就是説:在家裏的時候,有自已的父母照顧、關心和呵護,我們的日子都過得無憂無慮,但是,只要你去到外面工作的時候,不管你遇到什麼困難,挫折都是靠自已一個人去解決。雖然這些年的住宿生活讓我學會了在生活上的獨立,可在工作中依然不夠自立。在這次的實踐中,我懂得了,雖然你可以請教其他人,尋求幫助,可更多的時候我需要的是自強自立,很多問題我們需要冷靜地獨立判斷和處理。

四、認識來源於實踐一切認識都來源於實踐。通過這段時間的實習,學到一些在學校裏學不到的東西。因為環境的不同,接觸的人與事不同,從中所學的東西自然就不一樣了。要學會從實踐中學習,從學習中實踐。我們不只要學好學校裏所學到的知識,還要不斷從生活中,實踐中學其他知識,不斷地從各方面武裝自已,才能在競爭中突出自已,表現自已。

五、專業的重要性當患者生病時,醫生是他們希望的寄託。因為只有醫生才能給他們健康生活的希望。所以我們的工作是如此的神聖,我們更應努力地在學校學好專業知識,在實踐中鍛鍊能力,積累經驗。同時,在這次實踐中我還深深體會到我們必須在工作中勤於動手慢慢琢磨,不斷學習不斷積累。遇到不懂的地方,自己先想方設法解決,實在不行可以虛心請教他人。知識是會被遺忘的,只有反覆的記憶鞏固才能不斷加深牢固記憶。

短短7天的實習轉眼就結束了,我最終還是堅持住了,耐心地為大家服務,遇到不懂的虛心誠懇地請教老師,在實踐中不斷總結,不斷學習。我感到很充實,感到很有收穫,我們認為這些長進是教室裏學不到的,只有通過親手參與才能感受醫學的實踐性,醫療工作的細緻入微和義務工作者的無私奉獻。

醫學類大學生假期社會實踐報告三

應學校團委的號召,我於20xx年7月26日至8月15日在家鄉參加了為期二十天的社會實踐活動,實踐形式為跟師學習,在四川省仁壽縣清水鎮計劃生育服務站見習。

我的老師是計生站的站長,馬上就要退休了,有着豐富的臨牀經驗,中西醫皆懂。在他的建議下,我先用大約一週的時間對藥物進行了解,主要是對中藥的認識。我先是認識藥房裏每一味中藥的外貌,再是口嘗大部分藥物,對其藥性藥味進行一定的瞭解。在認識藥物的過程中總結出瞭如下幾個問題。

第一,由於多數藥物都是炮製過的,大多都是切片,很少有整個植被都做藥用的,所以很多藥物在切片上很相似。比如生地和玄蔘,但是在藥味上卻有不同,兩者都是甘苦之品,玄蔘苦味更重,略有鹹味,而生地則是甘味更重。再比如荊芥與薄荷、前胡與柴胡等等。

第二,實際嚐出來的結果同中藥書上介紹的藥性藥味存在着差異。鹹味便不容易嚐出來,比如青黛、玄蔘等。而藿香切片後的氣味沒有它生長在土地裏的氣味強烈了。

第三,由於地方差異,在xx學的中藥理論回來跟xx的實地藥材相比較,略有不同。在實習的藥房裏甚至有些藥材中藥課時都沒有提及到。比如川明參、蠶沙、甘鬆、金精、銀精等。丁香有公母之分,檳榔亦有馬檳榔、花檳榔之別。有些書上講到的藥物,在藥房裏也沒有見到。畢竟中藥的種類成千上萬,還有地區差異。

第四,老師開方時常會用一些藥物的別稱。比如前仁是指車前子;茯毛是指大腹皮,即檳榔的外殼等等。因地因人制宜。

在認識中藥之餘,我還對西藥進行了初步的瞭解。由於西藥藥理是在大三上學期才開始學習,這次瞭解只是為了在腦海裏有個基本的印象,不做更高要求。

隨後的十多天便是在老師身旁看老師給病人診療了,這才是實習的重點。因為是在計生站,所以來看病的婦科兒科居多,當然外感之類的病人也到此處。因為老師在當地名聲很不錯,來看病的人總是很多,老師幾乎沒有單獨給我講解的時間。所以我只有自己記錄整理消化,將望聞問切的結果記在筆記本上,再看老師開的處方,不管開的是中藥還是西藥都記錄下來,利用晚上在家的時間整理消化。當然,重點在中藥方子上,西藥只做瞭解。在此也將我的看法歸納為以下幾點。

第一,第一次臨牀見習,不知道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劣的,只能將很多東西暫時寄存於心,不敢先給它下個錯誤的定義,等到以後有答案了,是好的那它就成了經驗,是壞的那它也是個教訓。就比如老師的方子,我看到的幾乎所有的方子裏都有地榆,中藥書上説地榆具有涼血止血,解毒斂瘡的功效,主治下焦血熱出血,被稱為水火燙傷的要藥。為什麼每個方中都有少許地榆呢?後來老師跟我説,他用地榆作佐製藥,因為用了許多苦寒之品,患者服後容易壞肚子,地榆具有收斂的作用,用少許在方中防止苦寒太過。第一次聽到這樣的用法,不能説這不是收穫啊!每位醫生在遣方用藥的時候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我的這位老師還有許多獨特的地方,在這兒就不一一舉例了。第一次體會到臨牀與理論的不同之處,相比之下臨牀還更有誘惑力,不那麼死板,便顯得更加可愛了。只是這又在我的學習路程上多加了一道關卡,要靈活運用、妥善治療還真得下苦功夫啊!

第二,是關於病人的思考。在見習的這段時間裏我看到了很多不同的病人,老人、小孩、男人、女人、孕婦、甚至還有襁褓中的嬰兒。他們中有稍微有錢的老闆,還有中等水平的農民,甚至還有窮到衣衫襤褸無人撫養的孤寡老人。每個人對待疾病的看法各不相同,總的來説,人們對疾病預防這一層面認識加深了,對自己的健康的關心程度也提高了,這是我們社會的進步。但是還有好大一部分人羣,過着食不果腹的日子,生病了也拖着,不到萬不得已不來求醫的。因為我在鄉鎮上見習,這樣的患者應該比城鎮裏的多見。雖然現在有醫保了,但是那樣的保障卻的確還沒有到達每一個公民的手中,尤其是那些看不起病的貧苦人民。這就不光是作為醫生該思考的了。

第三,是以一個“西醫文盲”的角度談的一些有關西藥的見解。在見習期間,很多患者都是因為感冒來就診的。老師的第一句話似乎永遠都是“能吃青黴素嗎?”如果能吃,藥單的第一個藥便是阿莫西林。我知道我是個初學者,不應該對一些事情或者事物產生偏見,但是為何我總是越看那個“阿莫西林”就越覺得厭煩呢?一般人都知道阿莫西林是消炎藥,是抗生素類藥物,常用或者用量較大都會有很多副作用。但是你聽西醫怎麼説“不先把炎症消下去,病又怎麼好呢?”我並不是討厭西醫,該消炎的時候當然是你的阿莫西林來得快,但是心裏總是有些疑問,是否能夠既治好病又不要留下太多副作用的天然療法呢?就像我們對待大自然一樣,是否治病也該整一“可持續發展”出來呢?這些疑問就讓它留在心裏吧,我想老師也不一定會解答。

第四,是淺談對於醫生治病的問題。一次跟一位退休的老伯談及到了這個問題,以往那樣神聖嚮往的醫生這個職業的光環突然暗淡了許多,有對社會的無可奈何,更多的是對自己的無可奈何。老伯説,比如有兩類醫生,一類只是治標,短暫的療效很好,抗生素藥品幾乎是來者必用,也不考慮患者以後的事情。一類醫生是標本兼治的,但是治標的效果卻是要慢一些,就像中醫平調人的陰陽。可是往往患者多的卻是前者,口碑好的也是前者。心裏想想,有些辛酸。又想到自己以後,會不會也轉變成前者了呢?因為生活的壓力。好害怕,害怕變成那樣,害怕自己的意志還沒有磨鍊得足夠堅定,一旦被推進了社會這個大染缸,便變得不知所措起來。

都説做醫生辛苦,我想辛苦的並非是學習那些醫學知識,只要是自己真心熱愛的,學起來應該是種樂趣。真正辛苦的是他內心醫德的磨練。

曾經夢想的醫生在這個現實生活中似乎變得不復存在了,曾經以為的那些醫術很好的老中醫們的光輝形象似乎也因老伯的一個例子黯淡了許多。那我該以什麼樣的醫生做為我奮鬥的目標呢?突然好迷茫。

其實像那樣治標的醫生也不是一無是處,至少他們也是在解除病者的痛處,而且還直接了些,似乎我應該學習才是。只是自己卻不願將目標定在那樣一個“下醫”的位置。那是在拯救病患還是在害他們呢?

總而言之,這次實踐的收穫也是挺多的,儘管發現了許多的問題,但是誰又能説明這些不是漫漫學醫途中必須經歷的呢?不管有多少困難有多麼迷茫,我相信,只要堅持自己的目標,再大的困難也能克服,只要擁有自己的原則,再迷茫的路途也會有對的方向!

【第5篇】醫學類社會實踐實習報告

關於醫學類社會實踐實習報告範文

7月5日上午,我們拜訪了李世聰老師。打電話聯繫時,聽得李老師聲音渾厚,中氣十足,我們按照約定時間到達時,他已經在小區門口迎接我們了。天氣不錯,我們便到玉淵潭公園找個樹蔭坐下來,開始了我們的訪談。李老師開朗健談又樸實和善,此次訪談我們受益良多。

一、學醫、從醫經歷

李世聰老師1948年出生於北京的中醫世家,從小看着爺爺行醫長大,聽着爺爺與北京的老中醫一起交流。5歲左右時就背誦湯頭歌、藥性賦,8歲左右學《醫學三字經》,12歲左右就敢為夥伴們扎針灸,夥伴們也願意,並且治得很好。

1969年知青上山下鄉,李老師被分到雲南。他待人熱心,經常用自己學過的鍼灸、推拿等方法為周圍的人治病,結果因為療效好,附近的人就都來找他治病。由於病人眾多,病因很多,有些病自己也沒有見過,他就翻看從北京帶來的醫書,一邊分析醫理,一邊臨牀實踐,醫術大進,還自創了小兒推拿治療小兒夜啼症、清涼油塗抹肚臍治療腹痛腹瀉等方法。

2001年成為馬來西亞某慈善基金會醫藥顧問,在馬來西亞為當地人民治癒地中海貧血症,癌症,癲癇,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李老師本職工作乃是測繪工程師,目前在地鐵九號線做監理工作。中醫是業餘愛好,同時也是繼承祖父事業。目前,李老師每週在北京學知園的“長禎國術館”坐診並做中醫講座。

二、部分案例

(1)美尼爾氏綜合症。李老師在馬來西亞時,遇到某官員得了“美尼爾氏綜合症”。這是一種疑難症,主要症狀是眩暈,感到周圍物品搖晃,甚至倒置,甚者覺得天旋地轉。一般認為這是耳中庭積水影響到平衡骨造成的。這位官員去了四個國家都沒有治好,結果,李老師用中醫“振陽利水”原理,採用按摩手法,很輕鬆就治癒了。

(2)地中海貧血症。該病為西醫三大血液病之一(另兩個是:白血病和再障貧血),在當地很多,據説在中國南方各省也有不少。此病是遺傳性疾病,是所謂的'“不治之症”。西醫稱,只有換骨髓一法,但是由於費用高,並且配型不容易,故很少有人得到治療,病重時只能定期補血以維持生命。而李老師卻運用中醫思維方法,認為是其母親懷孕時中暑,母子同病,生小孩後母親的病好了,而小孩的病深入骨髓。於是他用中醫治療“骨癆”的秦九鼈甲湯加減變化,成功治癒兩例地中海貧血症患者。

(3)治癒“非典”。2003年,非典肆虐,他的一位朋友在人民醫院感染了“非典”。他到朋友家幫忙治療,開了兩副藥,其中用了兩斤石膏,結果病人痊癒,也沒有後遺症,一切正常。而當時很多用西醫治療的病人,雖然在激素作用下保住了生命,但卻留下了嚴重的後遺症——股骨頭壞死,下半身骨頭像玻璃一樣的脆弱,很多人落得終身殘廢。

三、從醫特點

我們問老師擅長治療哪些疾病,李老師説,中醫不能夠分科,好的中醫應當什麼病都能治。他説,當年在農村當知青,病人來了你必須治,不能眼看着病人受苦啊!沒見過的病就臨時翻書、研究、探索。中醫的理論已經相當完備,所有疾病,中醫經典中都有治療之法。找到病因病機,治療也不是難事。

李老師治病的特點是活學活用。在傳統中醫的基礎上,發揮個人的理解和特長,善於治療各種疑難雜症。他治癒的很多病人,都是醫院治不好,沒有別的辦法而找到他的。

他説疑難病症,一般在他這裏,只要幾副藥,或者幾次到幾十次鍼灸就好了,急病就要幾分鐘見效。而且中醫治療不僅見效快,而且花費低,他説,他敢和西醫打擂台,用中醫治療,效果比西醫好,而且一般花費不超過西醫的1%。不管什麼病,總花費不會超過3000元。那些得了白血病什麼的,花個幾十萬還治不好,這根本不必要。

四、對中醫和學中醫的看法

李老師給我們講了中醫幾千年發展的歷史,他説,中醫的“源流”,“源”為民間醫生、經驗技術,“流”為《內經》及各家理論。中醫首先是一門技術,治病救人的技術,它依賴於實踐經驗。技術與科學是不同的,技術知其然而不必知其所以然。經驗的積累、技術的需要,便帶動理論總結、文化的產生,《黃帝內經》便是夏商周幾千年醫療經驗的總結。

學中醫,和學中國其他傳統文化一樣,往往要求“熟記”加“活用”。例如,先熟讀甚至背誦《醫學三字經》、《湯頭歌訣》乃至《黃帝內經》、《傷寒論》等經典,記住常見藥性、常見病的治法。一開始可能不懂,但是在實踐中一點點得到驗證後,對這些經典的理解會越來越深,達到一定程度後便可活學活用。李老師自己發明創造的很多獨特而簡捷的治病方法,都是經典活用的結果。學中醫必須重視技術,先學技術,然後體會、感悟其中的道理,這樣醫術、醫理通曉了便可活學活用。

【第6篇】醫學類社會實踐報告書

醫學類社會實踐報告書

7月5日上午,我們拜訪了李世聰老師。打電話聯繫時,聽得李老師聲音渾厚,中氣十足,我們按照約定時間到達時,他已經在小區門口迎接我們了。天氣不錯,我們便到玉淵潭公園找個樹蔭坐下來,開始了我們的訪談。李老師開朗健談又樸實和善,此次訪談我們受益良多。

一、學醫、從醫經歷

李世聰老師1948年出生於北京的中醫世家,從小看着爺爺行醫長大,聽着爺爺與北京的老中醫一起交流。5歲左右時就背誦湯頭歌、藥性賦,8歲左右學《醫學三字經》,12歲左右就敢為夥伴們扎針灸,夥伴們也願意,並且治得很好。

1969年知青上山下鄉,李老師被分到雲南。他待人熱心,經常用自己學過的鍼灸、推拿等方法為周圍的人治病,結果因為療效好,附近的人就都來找他治病。由於病人眾多,病因很多,有些病自己也沒有見過,他就翻看從北京帶來的醫書,一邊分析醫理,一邊臨牀實踐,醫術大進,還自創了小兒推拿治療小兒夜啼症、清涼油塗抹肚臍治療腹痛腹瀉等方法。

xx年成為馬來西亞某慈善基金會醫藥顧問,在馬來西亞為當地人民治癒地中海貧血症,癌症,癲癇,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李老師本職工作乃是測繪工程師,目前在地鐵九號線做監理工作。中醫是業餘愛好,同時也是繼承祖父事業。目前,李老師每週在北京學知園的“長禎國術館”坐診並做中醫講座。

二、部分案例

(1)美尼爾氏綜合症。李老師在馬來西亞時,遇到某官員得了“美尼爾氏綜合症”。這是一種疑難症,主要症狀是眩暈,感到周圍物品搖晃,甚至倒置,甚者覺得天旋地轉。一般認為這是耳中庭積水影響到平衡骨造成的。這位官員去了四個國家都沒有治好,結果,李老師用中醫“振陽利水”原理,採用按摩手法,很輕鬆就治癒了。

(2)地中海貧血症。該病為西醫三大血液病之一(另兩個是:白血病和再障貧血),在當地很多,據説在中國南方各省也有不少。此病是遺傳性疾病,是所謂的“不治之症”。西醫稱,只有換骨髓一法,但是由於費用高,並且配型不容易,故很少有人得到治療,病重時只能定期補血以維持生命。而李老師卻運用中醫思維方法,認為是其母親懷孕時中暑,母子同病,生小孩後母親的病好了,而小孩的病深入骨髓。於是他用中醫治療“骨癆”的秦九鼈甲湯加減變化,成功治癒兩例地中海貧血症患者。

(3)治癒“非典”。xx年,非典肆虐,他的一位朋友在人民醫院感染了“非典”。他到朋友家幫忙治療,開了兩副藥,其中用了兩斤石膏,結果病人痊癒,也沒有後遺症,一切正常。而當時很多用西醫治療的病人,雖然在激素作用下保住了生命,但卻留下了嚴重的後遺症——股骨頭壞死,下半身骨頭像玻璃一樣的脆弱,很多人落得終身殘廢。

三、從醫特點

我們問老師擅長治療哪些疾病,李老師説,中醫不能夠分科,好的中醫應當什麼病都能治。他説,當年在農村當知青,病人來了你必須治,不能眼看着病人受苦啊!沒見過的病就臨時翻書、研究、探索。中醫的理論已經相當完備,所有疾病,中醫經典中都有治療之法。找到病因病機,治療也不是難事。

李老師治病的特點是活學活用。在傳統中醫的基礎上,發揮個人的`理解和特長,善於治療各種疑難雜症。他治癒的很多病人,都是醫院治不好,沒有別的辦法而找到他的。

他説疑難病症,一般在他這裏,只要幾副藥,或者幾次到幾十次鍼灸就好了,急病就要幾分鐘見效。而且中醫治療不僅見效快,而且花費低,他説,他敢和西醫打擂台,用中醫治療,效果比西醫好,而且一般花費不超過西醫的1%。不管什麼病,總花費不會超過3000元。那些得了白血病什麼的,花個幾十萬還治不好,這根本不必要。

四、對中醫和學中醫的看法

李老師給我們講了中醫幾千年發展的歷史,他説,中醫的“源流”,“源”為民間醫生、經驗技術,“流”為《內經》及各家理論。中醫首先是一門技術,治病救人的技術,它依賴於實踐經驗。技術與科學是不同的,技術知其然而不必知其所以然。經驗的積累、技術的需要,便帶動理論總結、文化的產生,《黃帝內經》便是夏商周幾千年醫療經驗的總結。

學中醫,和學中國其他傳統文化一樣,往往要求“熟記”加“活用”。例如,先熟讀甚至背誦《醫學三字經》、《湯頭歌訣》乃至《黃帝內經》、《傷寒論》等經典,記住常見藥性、常見病的治法。一開始可能不懂,但是在實踐中一點點得到驗證後,對這些經典的理解會越來越深,達到一定程度後便可活學活用。李老師自己發明創造的很多獨特而簡捷的治病方法,都是經典活用的結果。學中醫必須重視技術,先學技術,然後體會、感悟其中的道理,這樣醫術、醫理通曉了便可活學活用。

[醫學類社會實踐報告書]

【第7篇】醫學類暑假社會實踐報告

醫學類暑假社會實踐報告範文

2015年的暑假,這是我進入大學生活的第一個暑假。為了給自己醫學知識充電,豐富自己的人生閲歷,為明年的實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我來到了自己社區所在的衞生院學習、實習。

對於我這個只有短短一年學醫經歷的學生來説,應該從醫院中最基礎的工作開始。因為衞生院的規模較小,所以,我選擇了給醫生打下手。

雖然,已不是第一次穿白大褂,但這次穿上後,心中更多了份自豪與緊張,甚至還有一些些的害怕。想想自己第一次穿着白大褂的那份激動,心底的那份堅定自信猶然而生!

看起來很簡單的工作,讓我開始有些手忙腳亂。原本的自信蕩然無存。我開始虛心向醫生學習,緊緊地跟着醫生,寸步不離,這是一位近60歲的老醫生,看到我剛上手時的緊張,就耐心地給我講解。慢慢地,我漸漸瞭解到一些小病的症狀以及一些專業術語。

我協助醫生接診病員,做好四測(測血壓、測體温、測脈搏、測體重),熟練地掌握了血壓及體温的測量方法。剛開始時,因為缺少臨牀實踐機會,又有些緊張,時常擔心自己會出錯,為一個病人測血壓,往往測了四、五次還是不敢説出血壓值,怕測錯了。這時候,老醫生就會勸我不要那麼緊張,有她在邊上把關,不會有什麼大問題的,放心上報數據好了。

過了幾天,醫生讓我試着給病人打針,但我拒絕了。我永遠不會忘記,在學校,我第一次給兔子麻藥,紮了六針,扎通了兩邊的靜脈,扎到飆血,卻把麻藥打到了組織的經歷。只能説,我實在是太膽小了。這時候,我就慶幸自己不是護理也不是臨牀的學生了,扎針這一塊,對我的要求沒那麼嚴格了。

短短的15天醫院實習結束,終於可以喘一口氣了。想想這麼多天的忙碌,再想想每日辛苦戰鬥的醫生、護士們,才知道醫療衞生工作的不易。

我覺得醫療衞生工作不僅需要熟練的技巧,而且同樣需要優秀的職業素質:

1、思想素質:要教育和培養每一個醫療衞生人員熱愛醫療工作,獻身醫療事業,樹立牢固的`專業思想;要有崇高的道德品質、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醫德提供修養,以白求恩為榜樣,發揚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精神:真誠坦率,精神飽滿,謙虛謹慎,認真負責;要高度的組織性、紀律性和集體主義精神,團結協作,愛護集體,愛護公物。

2、專業素質:要對病人極端負責,態度誠懇,和藹熱情,關心體貼病人,掌握病人的心理特點,給予細緻的身心護理;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堅守崗位,按章辦事,操作正規,有條不紊,執行醫囑和從事一切操作要思想集中,技術熟練,做到準確、安全、及時,精益求精;要有敏鋭的觀察力,善於發現病情變化,遇有病情突變,既要沉着冷靜,機智靈活,又要在搶救中敏捷、準確、果斷;做好心理護理,要求語言親切,解釋耐心,要有針對性地做了病人的思想工作,增強其向疾病做鬥爭的勇氣和信心;保持衣着整齊,儀表端莊,舉止穩重,禮貌待人,樸素大方;作風正派,對病人一視同仁,對工作嚴肅認真。

3、科學素質:要具有實事求是、勇於控索的精神,要認真掌握本學科基本理論,每項技術操作都要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必須注意在實踐中積累豐富的臨牀經驗,要掌握熟練的技術和過硬的本領;要刻苦鑽研業務,不斷學習和引進國內外先進的技術;要善於總結經驗,不斷控索,開展研究,勇於創新,努力提高業務技術水平,要積極努力學習和了解社會學、心理學、倫理學等知識,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更好地為病人的身心健康服務。

同樣,作為醫學生的我們也應該充分認識到:

1、醫生是一個很平凡的職業,他的責任就是救死扶傷,挽救病人的生命。

2、醫生也同樣應該具備一定的思想素質、專業素質和科學素質,要有一定的責任心,把病人的生命看作是自己的生命。

3、醫生要有創新和探索的能力,積極為醫學的未來作出貢獻。

短期的社會實踐,一晃而過,卻讓我從中領悟到了很多的東西,而這些東西將讓我終生受用。不但讓我鞏固書本里的知識,更讓我得到書本以外的人生經驗。社會實踐加深了我與社會各階層人的感情,拉近了我與社會的距離,也讓自己在社會實踐中開拓了視野,增長了才幹,進一步明確了我們大學生的成材之路與肩負的歷史使命。社會才是學習和受教育的大課堂,在那片廣闊的天地裏,我們的人生價值得到了體現,為將來更加激烈的競爭打下了更為堅實的基礎。希望以後還有這樣的機會,讓我從實踐中得到鍛鍊

新的學期開始了,新一輪對醫學知識的吸收和總結也拉開序幕,我會投入百分之百的努力:加油對所有的人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