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樹的散文【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82W

樹的散文【新版多篇】

樹的文章 篇一

“我們家住在黃土高坡上,大風從高坡上刮過,無論是東南風,還是西北風,都是我的歌,我的歌·····”這一首老歌想必大家都明白。這首深情的表達了北方人民對黃土高原的熱愛,無論是風還是雪都代表他們對黃土高原的的讚美和祝福。也正是這種風雪鑄就了白楊樹頑強的生命力與堅強不屈的精神——這就是白楊樹的啟示。

白楊樹具有樸質的“皮膚”,它的皮光滑而有銀色暈圈,微微泛出淡青色。這告誡我們:做人要樸素但不缺乏氣質。白楊樹的枝葉十分獨特:所有的枝丫一律向上,並且僅僅靠攏,絕不旁逸斜出,它那寬大的葉子沉重,卻也片片向上,這能夠説是普通數碼不具備的超凡本領。它們各具“團結”與“進取”的精神,這不由讓我想起《蟻國英雄》和《巖石上的小草》,就是這種精神才讓它們逃離火場,重展輝煌的。難道這種精神不是我們所需要的啟示嗎?

白楊樹僅有唯一的一根樹幹,一根筆直的幹。它的幹通常有丈把高,好似加過人工,一丈以內絕無旁枝。也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是白楊樹嚴於律己的正直觀。正是這種“正直觀”給予我們一個啟示:做人要正直,坦蕩。

它沒有柳樹的姿態,也沒有梅樹的虯枝,因為它相信“外貌美只能取悦一時,內心美方能經久不衰”。白楊樹雖算不得樹中的好女子,但它也擔任樹中的偉大的丈夫勢必當之無愧。

就這樣,我漫遊在“小白楊精神殿堂”之中,注視着這些金色畫圖,彷彿身臨其境。突然,一道金光閃過,眼睛一片漆黑,我不由得閉上眼睛,在黑暗中重新摸索着······不知不覺中感覺自我身輕如燕,隨後,我便放眼環視,自我以在動漫隧道中穿行,我又看見了金色畫圖,還看見了北方人民的風土人情更出乎人意料的是:我竟看到解放戰爭期間的精彩回放。這段精彩的`演繹卻有個與眾不一樣的特點:每個解放軍頭上都帶着金色光圈,也許這就是精神所在。

白楊樹在西北極普遍,卻不平凡;不被人重視卻有極強的生命力,任憑風殘雪蝕,也磨折不了,壓迫不倒,這不正跟北方農民相似。它不但象徵了北方農民,尤其象徵了今日我們民族解放鬥爭中所不可缺的樸質,堅強,力求上進的精神!

這不正是白楊樹給予的啟示嗎?

樹的散文 篇二

在我們這波瀾壯闊的山的交響曲中,我最敬佩的應該是杉木樹了,因為杉木樹可以做棟樑之材!大的和高齡的杉木樹可開“棺木”(即棺材、陰間大厝,死人長眠的器皿),中的可做很多傢俱用具,農具,這是山裏最值得敬奉的“神材”,爺爺是享譽霞寨一方的木匠名師,自然就每天要和“它”打交道,從剝皮到自然晾乾到最後取材,爺爺一道一道的,如數家珍似的,輕車熟路的。所以童年我也經常跟在爺爺身邊,幫它“折騰”這些杉木,也常常耳聞目染爺爺在製造傢俱用具的獨具匠心的創造,所以山裏人,視山中青松、翠竹、杉木樹都是國寶,它們既存在於山中,也給我們帶來了亮麗的風景,更帶來了財富。

“遙居山中品歲月,穀粒山珍日相攜。醉了山前諸美色,更惜山裏這片雪。”所以山中有賞不完的美景,更有道不完的故事,“遙知天上月如冰,近看星星指手拎。寶地明川多藴寶,漫卷經書寫清靈。”在臨近本散文收冠時,過幾天就是七夕節了,所以今天寫這篇散文,既謳歌了山裏的寶貝,又謳歌了山裏人的無限的堅強和生活創造,這就是做為一個“牧童”和“獵人”的基本心願,願我們山裏人,飛出這片土地,也給這個社會,給我們飛出來的這塊新的土地,種上更多的青松,更多的翠竹,更多的杉木樹,並使“它們”鬱鬱葱葱,茁壯成長!並都長成參天大樹,棟樑之材!

樹的散文 篇三

早上去散步,天空下着若有若無細如花針牛毛一樣的細雨,在村子和田野的交叉口,驀然抬頭,就看見了那棵樹。

獨木不成林,樹在一起才會有一種鬱鬱葱葱的丰采,才會有百鳥起起落落嘰嘰喳喳,才會不管多大的風,也只能吹起一大片胡笳十八拍一樣的低吟,才會有炎熱的夏天乘涼的人的鼾聲,才會有夕陽西下染紅林梢的詩情畫意。

一棵樹,好像一個落單的旅人,四顧只有茫茫蒼野,心不免孤單。

一棵樹,猶如一個失落的孤雁,前後只有煙雨的淒冷,心不免悲涼。

一棵樹,如同一個失戀的男人,雖然頂天立地,心不免悽苦。

一棵樹,鳥兒不屑於停留,夕陽不喜歡停頓,行人不屑於停靠,就連風兒也只是擦肩而過。

然而我還是喜歡這樣一棵樹,高高大大孤孤單單直立與漠漠田野,用一種堅強的身影,用一種誇張的表情,不管陽光燦爛還是大雨傾盆狂風暴雨,依然直視藍天,永不彎腰。

它與世無爭,哪怕不遠處的村落雞鳴狗吠,也不羨慕咫尺之遙的樹林熱鬧的招搖,更不懼黑夜來臨無邊無際的寂靜和孤單,它活在自己的世界裏,寂寞了可以自言自語,開心了可以手舞足蹈,不怕別人看不起的目光,不懼這個世界上塵世的恩怨情仇。

我喜歡田野裏的一棵樹,用最清淨的心守着自己的快樂,用最堅強的目光看着自己的寂寞。

我喜歡田野裏的一棵樹,與世無爭,清淨自然,以自己與眾不同的狀態活在這個世界上。

成為一種風景,成為很多人心裏的一個夢境

關於樹的文章 篇四

兩棵槐樹

兩棵槐樹,一棵是國槐,一棵是刺槐。

國槐長在記憶中,而且是10歲之前的記憶中,在故居庭院的西南角,靠牆而建的豬圈的內牆一側。沒問過爺爺、也沒問過父親這棵國槐已經濃蔭綠葉了多少年。只是,從我記事起,它就一向茂盛着。碩大的樹冠,為快樂的老豬帶給蔭涼,也為幼年的我生產許多快樂,同時讓大半個庭院受益無窮。時不時地,喜鵲、斑鳩、白頭翁等等的鳥兒們在枝椏間嬉戲翻飛,自由自在地鳴叫;夏日的鳴蟬則總是那麼不知疲倦、急吼吼地嚷嚷。

在槐樹的綠蔭下,我牙牙學語,蹣跚學步,再大一些則在豬圈牆外和泥巴玩兒土:曾在土堆上打井;也曾摶土成碗狀,倒扣猛摔,聽那一聲爆響;也曾用舊物換購來的陶模印出朵朵蓮花或栩栩如生的猿猴。在那糧菜匱乏的日子裏,奶奶將槐實用冷水浸泡後煮食,儘管味道不甚佳,儘管食後肚腸沉重,但味道和感覺仍讓我迄今回味。之後,因了家貧,父親將槐樹賣給了做傢俱什物的商人,刨樹的那天,我看着他們將一盤大繩甩過樹杈,我看着他們一鎬鎬刨空樹根周圍的泥土,我看着他們合力將我幼小記憶中的參天聳立的巨人拽倒在院中,我看着父親在樹商走後刨出那我小腿般粗細的氣根,我還看着父親將那樹坑填平。從此,我的生活中就再沒了那一方濃蔭。在那一刻,高大的國槐深深植根在了我的記憶中。

刺槐,此刻還在我故居的庭院中,到此刻也有了“而立”的年紀。栽種這棵刺槐是改革之後的1984年,當時的村頭地畔有一些零散地塊,屬於溝幫場地之類,沒有什麼肥力,村裏為了鼓勵羣眾耕種或栽種,就以抬價的方式允諾了20年使用權,當時一向因循的爺爺一反常態承包了不足三分的溝畔,儘管貧瘠得很,但聊勝於無。在做了幾年打麥場之後,由於碎石遍佈,於是爺爺和父親將幾十棵刺槐栽植其中,由於多買了幾棵樹苗,於是在故居的庭院中也種了三棵,一顆位於院門,一棵位於豬窩外側,另一棵則位於原先國槐南側位置。

每到槐花放槐香芳的季節,三棵槐樹的槐花一股腦兒的開放,院子裏到處瀰漫了沁人心脾的槐香,月圓的夜晚,清風微送,這可人的香味兒和着皎潔的月光撲在臉上,灑在身上,盪滌了一切煩囂,將塵世中的我飄送進了仙境。望着月光,品着槐香,竟覺“夢中依稀身是客”。之後,院門口和豬窩外側的兩顆刺槐因了這樣那樣的原因先後被刨掉,唯有庭院西南角的這一棵,由於我極度阻攔,所以幾次動議之後依然留着。

在去年的舊居翻建過程中,有人以風水之説勸我砍掉刺槐,也有人以礙事之説推薦我刨去這唯一的綠樹,而我,卻是八風不動,堅持己見地留下這個給我温馨的老友,因為它身上承載了我太多的記憶,有着太多的完美關聯。新居落成後,院子也用水泥澆築,為這唯一的刺槐,我用紅磚在根部壘了一方天地,因了澆水除蟲等等地殷勤照看,今春及夏,刺槐長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茁壯,槐花也比往年放得更熙攘爛漫,並且少見得結了許多莢果,雖不似槐實能夠果腹,但看起來一串串的,很是喜人。

仲春時節,看着刺槐有些孤單,我從朋友處移栽了兩棵麻核桃與之相伴,每次回故居小憩,兩棵小樹在刺槐的蔭中隨風招搖,相處融洽得很。在槐花綻放的季節,這兩棵幼樹也頗受了槐香槐芳的洗禮,彼時,它們是否陶醉過並且樂在其中?我,不得而知!

兩顆槐樹,一棵國槐,一棵刺槐,都在我的心中。

樹的散文 篇五

你是我年少時初見的歡喜

青春跌宕,我們總在人海中試圖尋覓真相,在世事浮沉中尋找我們愛的人,在青春的詩畫中,描繪出自己的一筆,我的青春有遺憾,有迷惘,有憤憤不平,有料訴衷腸。我從不認為我的青春是充滿黑暗或是充滿謊言與欺騙,反而,我愛這種看透人世滄桑閲盡繁華的歲月。

青春似江湖,你是乍見之歡

少時愛紫霞,愛她的快意江湖,愛她對至尊寶的無瑕的愛情,年輕是誰不愛這女中豪傑?誰不願像紫霞一樣轟轟烈烈的去愛?我們始終模仿紫霞的敢愛敢恨,可是我們卻沒有像紫霞一樣幸運,我們終究沒有遇見那個只屬於我們自己的至尊寶。

三國鼎立,誰又在夾縫中生存

我們總是對自己依賴的人充滿信任,可年方二八,這時的我們更是叛逆,沒有人願意對對自已冷眼相待的人露出微笑,只會是心生不滿,激烈的爭執,虛假的眼淚和情誼終究會成為我青春史上的一個難以忘懷的故事,有淚水、有歡笑,這才是青春的魅力所在。

對於新的環境充滿警惕

在要進入的新環境中顯然我早就力不從心,離開了熟悉的,我為之奮鬥了三年的地方,終究最多的情緒,還是不捨,新環境雖美麗,可是美麗的環境中卻充滿了毒藥的侵蝕,像披上羊皮的狼,看上去温柔無害,但當它露出磨好的尖鋭的爪牙的時候,我們脆弱的咽喉就早已暴露在外,無法逃脱,只能承受自己被活活撕裂的痛楚。

蚍蜉撼樹

蚍蜉撼樹。或許是真的吧,這樣微弱的力量根本無法戰勝這樣樹根繁茂的大樹,果然蚍蜉是無法撼動大樹,就像我們無法改變自己生活環境的惡劣,不能為自己創造更好的條件,甚至不能為自己不幸的遭遇而鳴不平,樹欲靜而風不止,我渴望世上有一處能容得下自己的棲息之所,但這世上卻早已沒有了我的立足之地

樹的散文 篇六

午後和阿妹去看燒炮,我們站在幾株高大蒼古的烏欖樹下,炮架搭在隔着一片田野的對面山腳上。

遊炮的隊伍還沒回到,炮架周圍及往炮架的田間路上聚來很多人,人聲喧騰,有淘氣的小孩在田野裏放鞭炮。天空雲朵大塊大塊移動,陽光時收時照,山間田野也就暗明相替。風大而暖,吹得山樹搖搖發響,暖得人心滿是春意。我們談論着身旁參天的烏欖樹,為它裸露的根所驚奇,為它根盤成的特異形態所驚奇。我們將身旁的烏欖樹談論完了,也説了很多與烏欖樹有關的事情,但遊炮隊伍還沒回到,只聽聞聲音在隔山的村子響。

我們決定走走,沿着田間小路一直走,這路是小時候所走熟的,此時再走已隔差不多十年了。一路走,一路説起小時候走的有趣事,日光熱人,讓人不斷冒汗。走盡了小路,看到小路盡頭的另一村落,就往回走,見溪旁地邊一小片酸酸草開着花,過去各摘了一把,花粉紅的很漂亮,我們一致覺得這花種在盆裏是很不錯的。走回烏欖樹下,此時遊炮隊伍已回,正往炮架上拉鞭炮。我們坐在烏欖樹的根上看,暖風燻人,讓人有睡意。炮終於燒起來了,聲響震天,白煙隨風吹去。燒了好久一陣,地上落滿厚厚一層炮仗紙。

有人爬上炮架把炮瓶拉下來,有人趕着過去搶,大家一起搶得很歡鬧。炮燒完了,人們逐漸散去。我們也回去,路上見很多中老年人三三兩兩在一起聊家常,聊得很歡,他們其實不是看燒炮的,他們是來和久不見面的老朋友聊聊家常的。

樹的文章 篇七

我常常覺得作為一棵樹,應當是一種極端痛苦的生命體驗。這也許與我的人生經歷有關。“我家住在黃土高坡”很多年前,有一首歌這樣唱,算是我的註解。從黃土高坡上走出來,我説不上是幸福,也説不上是痛苦――每當想起我的黃土高坡上的故鄉,我的內心總翻騰着這樣的感覺。

小時候,跟着父母在田裏勞作,夕陽西下,我們一家才從黃土高坡上下來,燦爛的晚霞照耀着西邊的天空,天地之間籠罩着金黃色,這時候,我就想看樹。夕陽照耀下的樹,顯得俊美異常,全身掛彩。可是那些努力用它們微薄的綠色點染黃土的柳樹、白楊樹、槐樹,在我看來,不但形容枯槁,並且發育不良。那些樹,顯示着頑強倔強的生命力,實際上彎腰弓背,被慘黃的土色掩蓋得沒有力氣。

之後,我就離開了故鄉,這一去,是很多很多年了。

不知為什麼,雖然沒去過黃山,卻對畫家筆下的黃山鬆心存敬意。紮根f巖,不遇寸土,吸風飲露,姿態佼然。我覺得,如果作為一棵樹,也許得像黃山鬆一樣生活着才有味道。倒不是説這樣會贏得許多的讚賞,而是作為一棵樹,總是有一些尊嚴吧。

話説到那裏,我在私下裏問自我,是不是覺得故鄉的那些樹們就沒有尊嚴或是失去了些什麼嗎?

——我説不上來。

在之後,我到了成都,一路沿成渝高速前進,漸次覺得車窗外有些異樣,那是一望無際的平原和那些生活在平原上的樹給我的印象。那是怎樣的樹啊!姿態阿娜,儀態萬方,河溏岸邊,房前屋後,那些我叫不出名字的樹就那樣站立着,它們不修邊幅,細小的枝椏從樹根部一向延伸到頂部,遠遠看去,就像一位貴夫人。有時候,從一叢竹的背後或四周站立着這樣一棵樹,你會覺得那簡直是樹襯托了竹美。沒有了樹,那些竹就像站不正的偽君子。那一刻,幾種樹的姿態一下子在我的腦海裏活動着――春、夏、秋、冬……我突然鼻子一酸,想起我的故鄉的那些樹們,它們活得比黃山鬆還艱難啊!

也就是從那時起,我覺得,作為一棵樹,就應當像川西平原上的樹那樣,活得瀟灑自如。而我的心裏,仍然時刻刻着故鄉的黃土高坡上的柳樹的姿態,而我,則是它們延伸出來的一段根。

樹的文章 篇八

那是一棵不知品種、堅強矗立着的樹。

樹枝錯綜複雜,交錯着,帶着嫩綠伸向天空,就像一個奢望能夠到天空和雲朵的孩子般倔強,向着陽光永不低頭。樹幹並不筆直,像被人無情折斷又拼接回去似的。樹皮也不光滑,粗糙得扎手,還有幾處樹皮被烈風吹落,露出白中透綠的樹幹。生長在一個峭壁上,錯綜複雜的根鬚因無處安放而暴露在空氣中,卻又執着地緊貼泥土來吸取養分。樹葉並不茂盛,因為營養不良顯得沒有生氣。

那並不是一棵值得觀賞或極具美感的樹木,遙望就像一個拄着枴杖的老頭子,顫顫巍巍,風一吹就會摔倒。

一棵平常可是甚至顯得有些醜陋的樹,卻孤身站在那裏,成為一抹異常的風景。就像戰爭中衝到最前面被亂箭射死卻為之後者供給保護的英雄,直到最終,他仍然站在那裏。輕輕撫摸樹,樹皮輕易就能剝落。抬頭仰望,能夠看到參差不齊的葉子頑強地存活着,陽光透過葉子射下的是斑駁的影子。無意中瞅見那上頭孤零零一個鳥窩,並不明白那是哪隻鳥的,但隱約能看見和確定出很久沒有鳥住了。

或許,這棵毫無美感的樹上以往來過一隻鳥,在那裏結束了居無定所的日子,卻給這棵樹增添了幾分生機和喧鬧。於嫩綠葉中突兀鑽出的棕色窩巢,給人一份驚喜。但鳥走後,攜走一切與它有關的東西,僅剩一個空蕩蕩的窩巢,又徒增幾分滄桑、悲涼。可窩仍在,留下了一個紀念,許是在等鳥回來。明知不可能,卻孤傲、執拗。興許是守着這份期望,這惡劣的環境中存活下去的一絲期望,成為生命中的佼佼者。

遠遠看去,樹變得矮小起來,於一片山石中微不足道,乃至有着讓人不願靠近的醜陋,可是走近了,目光所及,每一處都高大和神聖,甚至那似是因幼時被風吹歪的樹幹都讓人感到堅強,儘管透着一絲絲落寞。夕陽拉長了樹的影子,多少年來,它僅能與自我的影子作伴。如等待兒女回家的老人,依靠着緊閉着的門,留下的只是寂寞的背影和不為人知的感慨……

不知來年,它會怎樣?

這一棵滄桑、寂寞卻又創造了奇蹟的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