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中元節又稱什麼節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15W

中元節又稱什麼節精品多篇

中元節是什麼節日 篇一

【壹】中元節是鬼節

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

(1)中元節

七月半。中元節。

所謂中元節,還有相應的上元節(正月半)和下元節(十月半)。

此“上中下”,在道教中分別對應天、地、水宮。

道家説法:正月十五天官賜福,七月十五地官赦罪,十月十五水官解厄。

地官赦罪是釋放地獄中有罪的孤魂野鬼,讓他們也能享用人間奉祀。所以,這一天燒紙錢就成了人人蔘與赦罪、幫助罪魂超度。

所以,它整個兒是以祀鬼為中心的節日,系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

北齊時的《顏氏家訓》,南朝時的《荊楚歲時記》,宋時的《東京夢華錄》、《夢樑錄》,清時的《帝京歲時紀勝》等等書籍中都提到了中元節或盂蘭盆節。到城外去祭墓的,絡繹不絕,較之清明節尤勝。

目連

(2)盂蘭盆節

七月十五在寺院為盂蘭節。

盂(yu)蘭是梵文,意為救倒懸。

《盂蘭盆經》講了這麼一則:

相傳佛祖釋迦牟尼在世時,收了十位徒兒,其中一位名叫目連的修行者。

目連在得道之前父母已死,就用了天眼通去察看母親在地府生活的情況,原來他們已變成餓鬼,吃的、飲的都沒有。目連看了後覺得很心痛,於是就運用法力,將一些飯菜拿給母親吃,可惜飯菜一送到口邊,就立即化為火焰。

佛祖告訴他説,他的母親在世時,種下了不少的罪孽,所以死後就墮入餓鬼道中,萬劫不復,這孽障不是他一人能夠化解的,必須集合十方僧眾威神之力。

於是,月明千里下,陳法供、漂河燈,奉經燃紙,成為萬眾同求憐憫、赦罪之日。

誠佑所有幽冥沉淪者超度!

【貳】中元節是祭祖節

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節,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

在江西、湖南的一些地區,中元節是比清明節或重陽節更重要的祭祖日。

【叁】中元節要祭祀土地

七月十五,民間還盛行祭祀土地和莊稼。

將供品撒進田地。燒紙以後,再用剪成碎條的五色紙,纏繞在農作物的穗子上。傳説可以避免冰雹襲擊,獲得大秋豐收。

一些地方同時還要到后土廟進行祭祀。

定襄縣民俗將麻、谷懸掛門首。

汾陰后土祠,位於萬榮縣西南40公里處黃河岸邊廟前村北。

這是中國最古老的祭祀后土女媧氏的祠廟。后土聖母是中華最古之祖,土地最尊之神;后土祠又是海內祠廟之冠,北京天壇之源。

【肆】中元節是送羊節

是舅舅給外甥送禮的節日

農曆七月十五,還被稱為“送羊節”。

漢許慎《説文解字》中説:“羊,祥也。”甲骨文《卜辭》中也稱羊通祥。可見在古代,羊這種動物,一向代表吉祥之意。

舊京及華北地區的農村,民間流行七月十五由外祖父、舅舅給小外甥送活羊的習俗。傳説此風俗與沉香劈山救母的傳説有關。

沉香劈山救母后,要追殺虐待其母的舅舅二郎神,二郎神為重修兄妹之好和舅甥之誼,每年的七月十五都要給沉香送一對活羊,據説這是取二郎神和沉香之母“楊”姓的諧音,以重結兩家之好。

從此民間留下了舅舅送活羊的習俗,後來逐漸演變為送一對面羊。

【伍】中元節在山西

永和縣讀書人於此日祭魁星。

長子縣的牧羊人家於中元節屠羊賽神,俗傳如此可使羊只增加生產。又贈肉給諸親戚,家貧無羊者則蒸麪作羊形來代替。

陽城縣農家以麥屑作成貓、虎及五穀之形,于田間祭祀,稱為“行田”。

馬邑縣民中元節以麥面作兒童的形狀,名為“麪人”,互贈親戚家的小孩。

忻縣農民於中元節在田梗上掛五色紙。

【陸】放河燈

七月十五是個鬼節;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託生,纏綿在地獄裏非常苦,想託生,又找不着路。這一天若是有個死鬼託着一盞河燈,就得託生

——蕭紅《呼蘭河傳》

人們認為,中元節是鬼節,也應該張燈,為鬼慶祝節日。不過人鬼有別,所以中元張燈和上元張燈不一樣。人為陽,鬼為陰;陸為陽,水為陰。水下神祕昏黑,使人想到傳説中的幽冥地獄,鬼魂就在那裏沉淪。所以上元張燈是在陸地,中元張燈是在水裏。

今天的放河燈,已經成為歡樂的活動項目了。

【柒】麪塑

渾源七月十五捏麪人

在渾源地區,農曆七月十五是上墳的日子,俗稱“鬼節”。與其他地方不同的是,渾源鄉間供奉的祭品之中雜有大量麪人。

麪人其實是個概稱,用白麪捏塑的形態眾多,人形有童男、童女、壽星等,動物有牛、羊、豬、兔、雞等,植物有石榴、桃、蓮花、菊花等,凡人可描狀模型,都是巧婦手下的題材,不一而足。

七月十五捏麪人,是渾源鄉間的民俗。每當農曆七月之初,家家都開始準備,上好的白麪、白糖、紅棗、紅蓮豆、黑豆、硃紅、茭節(高粱稈)等,這些材料或是主材,或是點綴,或是支撐。

先是發麪,發酵時適當用鹼,和麪時在發麪中按比例加入生面,然後把面揉和均勻,軟硬適度的發麪蒸熟時面製品既不開裂,又不萎縮,光澤飽滿。

最關鍵是捏麪人環節,捏麪人全憑一雙巧手,一團面捏出各種形狀,然後輔以工具,如小梳、小剪和小鐵錐子等,採用搓、剪、壓、擠等工藝製出各種物形,各色花樣的面製品造型生動逼真。

以捏童女為例,捏出身體,剪出四肢,梳頭成綹,梳手成指,黑豆點睛,紅蓮豆貼嘴……蒸前面團略顯消瘦,蒸熟之後則身形飽滿,一層緊緻的麪皮光亮圓滑,十分好看。再以捏花為例,捏出圓餅狀,四周剪花,中間壓花,中心挑面成蕊,或菊花或蓮花活靈活現。其實,捏麪人如同剪紙,心中有畫,手上有形,捏什麼是什麼,是當地特有的民間技藝,大多鄉村主婦都會。

除了作為貢品,麪人還是很好的玩物和食物。兄弟姐妹多的人家,大人們每年早早地做好麪人,一部分備祭祀用,一部分分發給孩子們,你取羊,我拿豬……新鮮別緻的麪人如同玩具,玩幾天,耐不住饞蟲終於吃掉了。還想吃,就去蓄謀貢品,在香煙裊裊的供桌上,偷偷地拿了吃掉。父母發覺,往往一笑了之,在供桌前禱告幾句“小孩不懂事,與祖先搶食”,也就過去了,想來祖先也不會怪罪。

中元節歷史文化 篇二

中元節是本土文化的產物。在梁武帝時已有,至宋代定型成熟。清乾隆《普寧縣誌》言:"俗謂祖考魂歸,鹹具神衣、酒饌以薦,雖貧無敢缺。"祭品之中,楮衣是不可或缺的。因七月暑盡,須更衣防寒,與人間"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在20世紀20-40年代,中元節遠比"七夕"、"清明"熱鬧。人們傳承着以家為單位的祭祖習俗,祭祖先、薦時食的古***俗直至民國時期仍然是鄉村中元節俗的首要內容。

七月半中元節的傳説故事 篇三

相傳地藏菩薩,也就是人們口中常説的[閻王爺],他的母親去世之後來到了陰朝地府,被關在牢房裏少不了受十八層地獄的那種折磨,地藏菩薩是個十分之孝順的兒子,看到母親受罪心中實在不忍,在七月十五這天竟然恂私情,讓看守牢房小鬼偷偷的把牢門打開放他母親出來,誰知這一開門不要緊,牢房中的小鬼們也都蜂擁而出跑到人間為害百姓,所以就有了;七月半,鬼亂竄之説。那些跑回家鄉的鬼紛紛向家人索要錢財以便回去用來生活和打通關節希望早日託生。後來人們把這一天就定為中元節。

佛教盂蘭盆節起源於“目蓮救母”的故事,出自《大藏經》(由印度傳入的佛理)。目蓮救母的故事: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蓮尊者,惦念過世的母親,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時的貪念業報,死後墮落在的惡鬼道,過著吃不飽的生活。目犍蓮於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給他的母親,但其母不改貪念,見到食物到來,深怕其他惡鬼搶食,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無法下嚥。目犍蓮雖有神通,身為人子,卻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請教佛陀如何是好。佛陀説:“七月十五日是結夏安居修行的最後一日,法善充滿,在這一天,盆羅百味,供巷僧眾,功德無量,可以憑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目蓮遵佛旨意,於七月十五用盂蘭盆盛珍果素齋供奉其母,其母親終得食物。”這便是台灣普渡拜“好兄弟”的由來。

中元節民間傳説禁忌(僅供參考 篇四

一、晚上出門不宜連名帶姓呼喊名字,以免被鬼物記住你的名字。

二、不要穿戴繡有自己姓名的衣物,以免元神被附身。

三、夜晚少去荒郊野外或者偏僻的地方。

四、不拍別人肩膀。

五、不吹口哨,當心好兄弟喜歡你。

六、不可去危險水域戲水,傳説中“水鬼”會找人當替死鬼,以便投胎。

七、不可偷吃祭拜的祭品,與鬼爭食,恐遭來厄運。

八、不宜玩通靈遊戲。

九、不要隨便撿起路邊的錢。

十、路經喪事場所,嘴裏及心裏不可有不敬的念頭或言語。

十一、忌亂踩、亂燒冥紙。

十二、夜遊時候最好不要亂拍照。

十三、筷子插在飯中央。這是祭拜的模式,就好比香插在香爐上,此舉只會招來鬼物來與你分享食物。

十四、晚上睡覺時,鞋頭不宜對牀。

十五、不宜在牀頭掛風鈴。風鈴容易招來鬼物,而睡覺的時候是最容易被“入侵”的時刻。

節日多半還是喜慶的,中元節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節日,而且也不放假,對於鬼神的説法,可信可不信,心存敬畏即可。

中元節是什麼 篇五

道教節日能與傳統民俗相應,主要基於同一宇宙觀:即天、地、水三界,被神格化為天官、地官、水官所統轄的三界府署,民間通稱的"三界公",便是以三官泛指三界眾神。中國東漢末年,天師道便已綜合前道教期的宇宙觀,首過即需上"三官手書",分別投於天、地、水中,表示向三官懺悔罪過,以祈求平安。經歷六朝時期的發展後,三會日與三元思想結合,唐代官方的提倡,上元、中元、下元、等三元日定型化,成為祈求玄元皇帝(太上老君、老子)的三元節日,皇帝率百官參與節日儀式。唐、宋以後,已成為民俗節日。

正月十五日漢族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漢族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漢族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

漢人於中元節放河燈,道士建醮祈禱,乃是漢族傳統民俗,佛教與道教對這個節日的意義各有不同的解釋,道教強調孝道;佛教則着重於為那些從陰間放出來的無主孤魂做“普渡”。

道家全年的盛會分三次(合稱為“三元”),認為“三元”就是天官、地官及水官“三官”的別稱,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以及十月十五日各為三官大帝的誕辰。根據五雜俎的記載:“道經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正月十五日稱為“上元”,主要是舉行賜福的儀式;七月十五日稱為“中元”。用以赦免亡魂的罪(中元法事是為亡魂赦罪,但是絕對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減輕了一些,希望他們早日安息。);十月十五日稱為“下元”,則是為有過失的人解除厄運。道教《太上三官經》雲:“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眾生皆是天、地、水官統攝”。中元節時,道教宮觀如地安門火神廟、西便門外白雲觀為了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照例舉辦“祈福吉祥道場”。因為懼厲的心理,民眾於日常生活中複合儒、佛、道三教,成為農曆七月十五日的中元節,民間則稱農曆七月為“鬼月”。

佛教傳入後,佛教徒根據印度一種佛教儀式追薦祖先,佛教也在這一天,舉行超渡法會,稱為“屋蘭瑪納”(印度話ULLAMBANA)也就是“盂蘭盆會”。盂蘭盆的意義是倒懸,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掛在樹頭上的蝙蝠,懸掛着、苦不堪言。為了使眾生免於倒懸之苦,便需要誦經,佈施食物給孤魂野鬼。此舉正好和中國的鬼月祭拜不謀而合,因而中元節和盂蘭盆會便同時流傳下來。有關中元節的傳説很多,道教最主要的為修行記中説“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道士於是夜誦經,餓節囚徒亦得解脱。”閻羅王於每年農曆七月七年級,打開鬼門關,放出一批無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陽間來享受人們的供祭。七月的最後一天,重關鬼門之前,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陰間。

佛教盂蘭盆節起源於“目蓮救母”的故事,出自《大藏經》(由印度傳入的佛理)。目蓮救母的故事: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蓮尊者,惦念過世的母親,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時的貪念業報,死後墮落在的惡鬼道,過着吃不飽的生活。目犍蓮於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給他的母親,但其母不改貪念,見到食物到來,深怕其他惡鬼搶食,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無法下嚥。目犍蓮雖有神通,身為人子,卻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請教佛陀如何是好。佛陀説:“七月十五日是結夏安居修行的最後一日,法善充滿,在這一天,盆羅百味,供奉僧眾,功德無量,可以憑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目蓮遵佛旨意,於七月十五用盂蘭盆盛珍果素齋供奉其母,其母親終得食物。”這便是台灣普渡拜“好兄弟”的由來。

過盂蘭盆節還是中元節,在魏晉南北朝是一個問題 篇六

不久,道教也將七月十五納入自身理論體系,為之注入“中元”意義。在道教的信仰世界中,構成世界萬物的基本元素是天、地、水“三元”,形成道教信仰的神即天官、地官、水官“三官”,分別主管賜福、赦罪、解厄事宜,其誕辰分別為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十月十五下元,是為“三元日”。上元天官賜福、中元地官赦罪、下元水官解厄。道家經典《玄都大獻經》中甚至有地官於七月十五日點燈燃香,採集花果,供養道士講經説道救贖惡鬼的故事,與《盂蘭盆經》十分相似。張弓先生考證,《玄都大獻經》應是受到《盂蘭盆經》影響。

據《修行記》,“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道士於是日夜誦經,餓鬼囚徒亦得解脱”。已經故去的祖先會在中元日回人間,看望子孫後代,其他孤魂野鬼也會出來搗亂。中元節被稱為“鬼節”,正是由此而來。人們為免遭不測,要在中元節祭祀祖先,燃燒紙錢,既表達孝心,也給孤魂野鬼些許安慰,換取人間生活安寧。道教地官赦罪信仰,遂演變為中元節祭祖孝親的節俗,展開了與佛教的信仰爭奪。

南北朝時期,佛道二教都極力向七月十五的節日滲透,但佛教影響力更大,盂蘭盆節一直壓過中元節一頭。李唐以道教為國教,中元節與盂蘭盆節不相上下。唐朝官員可以在中元節休假一到三天,玄宗曾下令官員在中元節赴道觀誦經修齋。唐代宗大曆元年(公元766年)“七月望日,於內道場造盂蘭盆,飾以金翠,所費百萬……幡花鼓舞,迎呼道路,歲以為常”。王建“看著中元齋日到,自盤金線繡真容”,李商隱“絳節飄颻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就是當時中元節慶的寫照。

但在當時的民間信仰中,盂蘭盆節仍超過皇室支持的中元節。據日本遣唐僧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唐武宗會昌四年(公元844年),“(長安)城中諸寺七月十五日供養,諸寺作花、蠟花餅、假花果樹等,各競奇妙。常例皆於佛前鋪設供養,傾城巡寺隨喜,甚是盛會”。

而以“滅佛”著稱的唐武宗為抬高道教地位,“敕令諸寺佛殿供養花葯等盡搬到興唐觀,祭天尊”,下令將各寺院的盆供物品都搬到道觀興唐觀中“十五日天子駕幸觀裏,召百姓令看”,武宗不僅親自駕臨道觀,還強制百姓捧場。百姓罵道“奪佛供養祭鬼神,誰肯觀看”,武宗“怪百姓不來,諸寺被奪供養物,恓悽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