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幼教老師教育敍事(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31W

幼教老師教育敍事(精品多篇)

幼兒園教育敍事 篇一

借玩具是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的事,通常情況下,小班孩子由於不懂得如何與別人協商,所以經常出現哭、鬧、搶的現象。那麼怎樣做才能使同伴樂意借出自己的玩具,讓自己和同伴都感到快樂呢?社會活動課《借玩具》,圍繞如何向同伴借玩具的主題,引導幼兒學習與人交往的方法與策略。感受與同伴交往的樂趣。

在教學形式上我們採用了情景表演的方式,請一位教師扮演小兔,讓全班孩子通過向小兔借玩具來學習交往的不同方法。事實上從小兔帶着玩具一走進教室,孩子們的注意力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孩子們向小兔借玩具的過程好像是在玩一場遊戲,當遊戲結束時,交往的方法也自然習得了。這使我想到:儘管社會課不如其它的課好把握。教學素材的組織難度較大,但如果能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採取一些形象生動的教學形式,將道理的領悟、行為的習得融於遊戲中,教學活動同樣會有趣、生動並有效。

教學的第一個環節是向小兔借拖拉玩具,這一環節的難度不大。主要是要求孩子用禮貌用語大膽地與小兔交往。從而借到玩具。應該説這個要求是老師和家長在日常教得最多的方法,因此孩子們都能借助已有的交往經驗,順利地借到了玩具,這時他們顯得非常開心。成功感油然而生。

第二個環節的設計上,我們設置了一個障礙,即要孩子學會用“一起玩”的方法讓自己和小兔都玩到玩具。當孩子們繼續嘗試用第一種方法向小兔借皮球時,沒想到卻遭到了小兔的拒絕。不少孩子在遭到拒絕後不知所措地回到了座位,一個大眼睛男孩甚至傷心地哭了起來。這個結果不僅讓孩子們感到失落也讓聽課的老師感到意外。因為品德教育中,我們通常會鼓勵孩子講團結、會謙讓,好的東西要樂意與別人分享,因此也造成了一部分幼兒視別人的東西為自己的東西。認為只要我對別人説了有禮貌的交往語言,別人就應該理所當然地把東西讓出來。我想:孩子們的失落和老師們的意外正是我們想通過這節課表現出的一種觀點:即別人的東西不是自己的東西,別人不給你玩一定是有原因的,要學會體諒他人的心情,尊重玩具主人的感受。要學會坦然面對拒絕,而這些是傳統教育中經常忽略的人性化的東西。

為了幫助孩子用積極的交往策略去借到玩具,我主動加入到借玩具的過程中。孩子們對我的參與顯得信心十足,他們一致認為“老師一定能成功地借到玩具”,其實我的加入不過是教師交往策略的示範。當我説出:“小兔,我們倆一起玩滾皮球好嗎”的時候,孩子們都緊張地注視着小兔,聽到小兔欣然答應。都鬆了口氣,稚嫩的臉上露出了笑容。於是他們紛紛像老師那樣用“一起玩”的策略向小兔借玩具。這時我又不失時機地讓剛才那位哭鼻子的孩子再次去借玩具。當成功的喜悦重新洋溢在他的臉上時,我更深刻地領悟到《綱要》中提出的:在教學中,教師既要關注教學的過程,給予恰當的指導,更要關注教育的對象,適時給予幫助,樹立自信心。而這是不少年輕教師常常忽略的問題,只關注與教學過程有關的因素,白白丟失了很好的教育機會。

第三個教學環節是向小兔借遙控汽車,其交往策略是學會與同伴“交換着玩”玩具。當孩子們在嘗試用第一、第二種方法與小兔交往失敗後,他們又把希望寄託在老師的身上。一致推舉老師再次去向小焦。借面具。可是這次交往的結果是:老師也沒成功,看到這個出乎意料的結果,孩子們先是一愣,接着竟然是一陣開懷大笑,一個孩子大聲喊道:“老師也沒有成功!”我想孩子們發出這些笑聲、喊聲是有道理的,因為他們太感到意外了,原來老師做事也會有不成功的時候,看來小朋友遭遇失敗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這樣的效果完全達到了我的設計初衷,因為我就是想通過這樣的效果,讓孩子們知道老師不是萬能的,每個人做事都有可能遭受到失敗。正所謂:讓孩子在同一件事中找回心理平衡是做教師的責任。不過這不是我如此設計的最終目的。因為坦然面對失敗只是挫折教育的第一步,重要的是如何克服困難抵禦挫折。於是我對孩子們説:“雖然老師和你們一樣都沒成功地借到玩具,可是老師不灰心。只要我們動腦筋一定會想出好辦法,讓小兔樂意把玩具借給我們玩的。”一席話,讓孩子們重新樹起了信心。這時候我拿出了長毛絨玩具,請小朋友思考:小朋友想玩小兔的玩具,小兔也一定想玩小朋友的玩具,那可以用什麼辦法讓小兔和小朋友都玩得很開心呢?小朋友似乎想到了什麼。但又不知道該如何表達。於是我又不失時機地做了一個雙手交叉的手勢,很快,一個幼兒大聲喊道:“可以交換玩!”矛盾又得到了解決,孩子們又一次興奮起來。

在日常教學中,我發現不少老師在提出的問題遇到冷場、得不到孩子們呼應時,往往不能給予他們新的思維引領,只是一味地追問:“誰還有好辦法?”弄得孩子們更加不知所措,最後老師只好自己把答案説出來。其實此時孩子回答不上來,是有很多原因的。可能是思維上的跨度大,孩子一時還想不到,這時教師需要給予搭橋式的問題,降低難度。

還有可能是孩子想到了,但卻不知道如何表達,即所謂“意會和言傳”的問題,這時教師可以用直觀的動作去引發幼兒表達,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

上完這節課,我的感受頗深:一節成功的教學課不只是看教師。能否順暢地完成教學過程,也不只是看孩子能否圓滿地答出各種問題,而是看孩子能否圓滿地運用自己地教育策略和智慧。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斷加強反思能力,是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保證。

幼兒園教育敍事 篇二

在幼兒園科研主任的崗位一直致力於帶動教師開展教育研究,幼兒園教育敍事論文。屈指數來,獲得了不少成績。但是,仔細想想,對大部分老師來説,搞“研究”還是相當困難。她們總會説,自己理論不夠,“研究”還不靠譜。

這些年,伴隨着課程改革,各種口號和活動層出不窮,如“聚焦課堂教學、提升教師專業水平”,等等。的確,老師在專業發展上提升了不少。但是細看她們的公開課,或所寫的文章,似乎也陷入了一種套路:講究用理論來套實踐,用專家的專業理論來詮釋自己的活動。表現在明明是老師按自己的思路、想法設計了活動,也進行得有板有眼,形成文字時,為了提升自己的“專業”、增進所謂的“深度”,她們往往原封不動地搬來專業理論來“作證”。在各種反思筆記、教學研究中,這種現象比比皆是,“師出一門”,看不到教師真正的想法和説法。

如何正確對待專家的引領,發揮教師主體在專業發展中的選擇性和創造性?

我以為,教師的專業發展也許已經走到了某個瓶頸處,形式主義的操作技術,套路式的濫用理論,重於用而疏於悟的淺表式“耕作”,看似活動頻頻,節奏飛快,其實,在重形輕質的過程中,他們的情感、認知、行為並沒有得到真正的改變。

在頻繁的教學評比、課堂教學展示中,我們的老師倦怠了,人也因此變得麻木了。強勢話語的“洪水”淹沒了教師。

怎樣才能觸動教師心靈深處柔軟的地方,恢復他們對教育的敏感,找回曾經對教育的熱愛和激情,我苦思冥想。

20**年起,我作為學員參加了兩期“區教育科研名師工作室”的學習。在學習中,我讀到了導師黃建初推薦的好文章——來自基層的“名師”的網絡博客文章。孫明霞、沈麗新等一些紮根在基層土地中的“名師”,她們致力於課堂教學,她們也搞研究。但與那些抽象的理論、空洞的説教相比,她們呈現給我的是一個個動人的教育故事。她們用自己的故事、自己的實踐,詮釋了教育的信念和個人化的理論,讓我看到了教育的生命磁場,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生命對話,感覺到的是生命脈搏的跳動。

她們娓娓道來的教育故事衝擊了我的心靈。

早就聽説過“教育敍事”這一詞語,只是沒有在意。2009年初,黃老師向我推薦了刊載於江西的《教師博覽》(原創版)雜誌,我讀到了很多故事,雜誌把這些故事叫做教育敍事。卷首的介紹“與教師一起從事教育研究的學者——陳嚮明教授”,對我促動很大。文中説到,教師自己有很多個人化的理論和知識沒有被挖掘出來,把教師的知識總結、提升出來,既能豐富教育理論,也能為教師賦權,提高教師的專業地位和意識。

“教育敍事”這個詞不再陌生,在一次次閲讀和學習中,我怦然心動!

我想,教育敍事可能就是我一直苦苦尋找的幫助老師找回“失落”的一種方法。因為,教育敍事讓老師們講述自己經歷的教育事件,真實地描述自己的心理活動,生動地再現當時的行動,用自己的故事闡述自己的理念。

我想,教育敍事研究會有助於教師找回“迷失的自我”,重現教育生機。

讓教育敍事來凸現教師個人的體驗。

幼兒園教師教育敍事 篇三

今天我們上手工製作,(紙筒娃娃)。我剛示範了紙筒娃娃的製作方法,準備請幼兒動手製作,就又有那麼六七個孩子大聲喊:“老師,我不會!”

怎麼總有幾個人喊我不會呢?我走到喊得最響的那個濤濤小朋友身邊,他馬上習慣性地把材料往我面前一堆,大有要我幫他做的架勢。要在往常我會立馬去幫他,但今天,我想探個究竟。於是,我沒急於幫忙,而是説:“別急,老師回來幫你的。不過,你要先自己動手試試。不試,怎麼知道自己會不會呢?”孩子聽我一説,也只好自己做了。我只輔導了一位小朋友。那些大喊“不會”的小朋友,居然做的挺不錯的。驚奇了片刻後,我恍然大悟,看來他們不是真的不會,

而是依賴性強。以往我總是急於幫助,他們摸着了規律,於是一次次故伎重演。我慶幸自己今天多了個心眼,要不,又上了這些“小鬼”的當了。

我有意表揚了這幾個孩子學會了克服困難,以激發他們的成功感,鼓勵他們獨立活動。他們自豪的笑了。而我卻深深感悟到,老師要善於洞察孩子的心理,及時瞭解真實情況。就像今天,如果孩子一喊不會,我就急於幫助,那就不僅使他們失去動手操作、克服困難的機會,而且容易養成他們學習上的懶惰思想,久而久之,後果不堪設想。正如蒙台梭利在三強調的,我們習慣與服侍他們,這是個危險的舉動,因為他容易窒息他們有益的活動。

幼兒園教育敍事故事 篇四

雨果説過:比陸地寬廣的是海洋,比海洋寬廣的是天空,比天空還要寬廣的是人的心靈。而我,正是一位塑造孩子們心靈的幼兒教師,小朋友們親切地叫我"老師”。我始終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學習科學發展觀為契機,緊緊圍繞教育發展的大局,着力完成國家教育部門制定的各項任務,較好的完成了校級領導賦予我的各項任務,為中國的教育事業貢獻了自己微薄之力。

從20XX年9月開始到20XX年6月到塘灣幼兒園任教。從20XX年9月到20XX年6月從教國小一、二年級數學,到20XX.8月調到幼兒園做園長助理,20XX年9月任幼兒園園長至今。也許就是正是這幾年嚮往與與生俱來的對孩子們的喜愛,讓初為人師的我,心中總有些惴惴不安,是緊張還是興奮,自己也説不清楚,只是滿心喜悦的去迎接這充滿挑戰的工作,投身於了教育這片多姿多彩的新世界。基本做到了下面幾點:

一、勤於學習,提高自已政治素質和工作水平

不管是在擔任幼兒教師的時候,還是現在擔任園長的過程中,一直以來,我都能注重學習,強化素質,不斷地提高自己駕馭教育工作的能力與水平。高爾基説過:“愛孩子是母雞也會做的事,要教育好他們,就需要淵博的知識和科學的方法。”為此,作為幼兒教師的我便不斷探索科學育兒的道路,不斷克服困難。一方面,作為園長的我帶頭學習黨的方針、政策,不斷加強園長管理以及法律方面的只是,不斷優化自身的只是結構,不斷增強工作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不斷加強自身修養,保持政治頭腦清晰,工作方向明確,為人正直清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權力觀、價值觀。

二、關愛學生,事蹟感人

愛的天使,花的樂章。人們把教師的事業比喻成神聖的事業,把教師比喻成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把教師比喻成園丁,播種知識,播種希望;把教師比喻成人類的工程師,為人類靈魂的塑造耗盡心血;而有的人卻把教師比喻成一名樂師!她説:“孩子的心靈就像一把琴,只要撥動了他的琴絃,必然會發出動聽的音響,這其間的奧妙就在於教育者如何去撥動琴絃!”投身愛的事業,堅定愛的理想,甘做愛的譜樂人。

熱愛孩子是教師實施教育的重要前提,沒有對孩子的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愛是幼兒的一種迫切的心理需要,教師與幼兒之間建立起良好的感情聯繫,能使幼兒產生積極、愉快地情緒。對於園內新來的孩子,因為情緒不穩定,不是掉眼淚就是不吃飯。我每天早上都熱情的去看望這些孩子,跟他們打招呼。在課餘的時間,牽着他們的手去拿玩具,邀請其他小朋友和這些小朋友一起玩,儘量讓這些新入學的孩子們消除對陌生環境的不適應。隨着時間一長,這些孩子們的臉上都洋溢着歡快的笑容。他們的家長也非常的感謝我們這些老師,熱情的説:是你們讓我能夠安心的工作,是你們讓孩子快樂的生活。因為他們快樂,所以使得我們老師更加熱愛我們的工作。在這片沃土中,面對那一雙雙滴溜溜亂轉的眼睛,面對孩子之間的矛盾。我漸漸地悟出,作為幼兒園長,不僅要做好蠟燭照亮幼兒,更要擁有一顆永恆的愛心,幼兒園就是孩子人生的起點站,園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影響着教師們,在無形中都會深刻地影響兒童,因此,我用自己的言行舉止來感染着整個幼兒園的孩子和老師們。

三、遵循規律,業績突出

高爾基説:“教育兒童的事業是要求對兒童有偉大愛撫的事業。”作為園長,我真正做到了將這麼多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關係疼愛,且愛得公平、愛得得法。作為一名管理者,我對教育事業滿懷熱忱,執着追求。本着“服務幼兒、服務教學、服務教師”的理念,敬業愛崗,對自己所負責的業務工作賦予了強烈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為本園保教質量的提升發揮了重要作用。面對我園新教師多的現狀,我沒有退縮,而是憑着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心將全部的熱情投入到探索適合本園教師的管理工作經驗和方法上。我花了大量時間和精力深入班級,細緻地瞭解每一個教師的專業能力、教學水平,在此基礎上依據他們的特點,創新教研組織形式,採用了分層教研、網絡教研、骨幹引領等方法。事實證明,這些手段使教師專業成長迅速,教學水平提高顯著,如今已有名青年教師成為了甌北學區教壇新秀、數名教師成功向全區作教學展示、名教師成為幼兒園業務園長。我深知惟有使自己具有系統的專業理論知識和較強的協調管理能力才能更好地為教育服務、為教師服務,所以她在做好日常教學管理工作的同時,還注重自身的業務進修和教科研意識的強化。主動閲讀各類專業書籍,緊跟課改步伐,大膽研究先進的管理方法,並注重總結經驗,將經驗上升到理論高度用於指導實踐。

(一)創新管理機制

年是我園艱難而不平凡的一年;是如何生存與發展的一年;是艱苦創業的一年;是幼教改革探索的一年。今年在面臨生源不足,職工人數較多的嚴峻形勢下,我帶領大家積極貫徹教育中心幼教改革精神,樹立一盤棋思想,努力開拓,積極進取,精誠團結、轉變觀念、提高認識,勇於改革。使全園教職工認識到,改革勢在必行。為此,在我的帶領下,率先投入到改革的浪潮中,我經過實地考察,根據社區現狀,不同的片區,不同的收入,不同的需求,組織園領導班子研究並實行“一園兩制”,成立三個部,分層管理。落實園長負責制、職工競聘上崗制、崗位責任制、考核工資制等改革措施,將工資、獎金分配與工作業績掛鈎,實行競爭上崗,能者上、庸者下。確實體現優教高酬,使每個教師都能在不同的崗位上發揮自己最大的潛能。為激勵幼兒園教師積極工作,我們制定了一系列考核獎懲政策,加大了績效工資數額,每月從工資中拿出元作為績效工資,拉開分配檔次,教師之間公平競爭,體現“多勞多得、少勞少得”的原則。變靜態管理為動態管理,教師的積極性空前高漲。這樣,優秀者有成就感,平庸者有壓力感,不稱職者有危機感,增強了教師的責任感和競爭意識,教師有了一個寬鬆、温馨的工作環境,形成了愛崗敬業、協調合作、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保教質量。使一幼的改革一步一個腳印穩妥的進行。

(二)深化幼教改革

為完成經濟任務,我園開展了“金點子”活動,採納了許多好的“金點子”。我深刻認識到:管理是重點,服務是基礎,隊伍是保證,課程是條件。我不斷調整改革和發展思路,在狠抓保教質量的同時,實施各類改革措施:

1、把保教人員的學歷、教齡及業績展現給家長,讓家長了解每位老師,家長可選擇幼兒班級和老師;

2、增設優質服務項目;

3、每年制定經濟責任制考核細則方案;

4、成立綜合服務部;

5、保教人員早晚上門接送在園的幼兒;

6、每季度進行經濟分析結算活動會。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不前進就要後退,這是我的信念。為了這一信念,工作再繁重,再勞累,我也沒有停止過學習。工作着是美麗的,學習着也是美麗的,讀書學習是我不斷充實、提高、完善自我的有效方法。回首過去,有付出,有收穫,展望未來,前景無限廣闊。現在的幼兒園保教工作蒸蒸日上,面對美麗的幼兒園,面對可親可敬的老師,面對健康活潑的孩子們,面對無比燦爛美好的明天,使人真正地感受到,工作是美麗的、充實的、豐富的,但還需努力,仍要隨着不斷向前的足跡,執着的追求所摯愛的幼教事業,貢獻自己畢生的精力!憑着自己的幾分熱愛,幾分執着,幾分赤誠,一心撲在教育崗位上,勤奮工作,刻苦鑽研,發奮進取,默默為我們的教育事業奉獻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不管是何時何刻,我都自覺的以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和稱職的校長的標準從嚴要求自己,以一個共產黨員的忠誠和無私的奉獻,實現着自己的追求:做一個無愧於黨和人民的共產黨人,同時為我國的教育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幼兒園教育敍事故事 篇五

我們班的寶貝是全園最小的,頭一次接觸幼兒園這個小社會,要適這個集體還是需要一段時間的。一般來園後一個多星期就能進入狀態了。瑞瑞是一個很特別的小男孩,在家裏都是奶奶帶,剛來幼兒園的時候哭得特別厲害。他不像別的孩子那樣邊哭邊叫媽媽,不論你問他什麼,他都不理繼續哭。有時候哭累了就一個人靜靜的坐着,也不和其他小朋友説話,也不去玩玩具。你和他聊天,他也就望着你不出聲,表現出非常內向倔強的性格。來幼兒園快兩個星期了也不和老師打招呼問好,不管我們怎樣主動,他就是不開口。

發現了這樣的情況,我每天都留心觀察他。慢慢的我發現他情緒穩定的時候偶爾會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過了兩天在户外活動中,我能聽到他爽朗的笑聲了。其實他是一個自我保護意識很強的一個孩子,來到了陌生環境有些膽怯和不自然,他自己在觀察周圍的一切,因為陌生環境的一切都是未知的,人也是不熟悉不瞭解的,所以他不會輕舉妄動,他需要慢慢去熟悉他們,然後慢慢摸索和陌生人的相處方式,慢慢適應環境找到歸屬感。

我在每次集體活動之前的點名活動中,特地的點到他。“叮鈴鈴、上課啦、請看誰來啦?”當我的手摸到他的頭的時候。他還是會站起來望着大家招招手,但不會像其他小朋友一樣大聲的説出自己的名字。不論我怎麼鼓勵他,他都不會出聲。於是我這一次就撒了一個善意的謊。“小朋友們聽到了嗎?”,“沒有、聽不見”。我就摸摸瑞瑞的頭説:“可是李老師聽到了哦,瑞瑞的聲音不是很大,李老師離得他

近,所以李老師聽見了,小朋友們鼓勵一下他。李老師有個願望,希望下一次瑞瑞能夠大聲的回答我,好嗎?”瑞瑞就只是望着我點點頭。第二天的點名活動中,我特意先點了幾個很自信的小朋友,好激勵瑞瑞。當我點到瑞瑞時,我牽着他的手,先跟他講了句悄悄話:“瑞瑞你答應過我的哦,會大聲的説的哦!”在他張了幾次嘴巴之後,終於他大聲的模糊不清的説出了自己的名字,説完之後就立馬害羞的用手捂住了自己的臉。這已經是他一個很大的突破了。我這時我大聲的問小朋友“小朋友們!你們這一次聽到瑞瑞的聲音了嗎?”“聽到了”我帶頭給瑞瑞鼓掌,小朋友們也跟着一起鼓掌。他聽後把捂着臉的手給放了下來,笑的很開心。

一個星期之後,我發現在班上能聽到瑞瑞笑聲了,能看到他與小朋友交流了。為了加強效果,我在點名活動之後再加了一個“我的好朋友是誰”到了瑞瑞那時,“大家好,我叫瑞瑞。我的好朋友是···”之後就用手指出了他的好朋友,我小聲的提示他,引導他説出小朋友的名字。可是等了好久,他還是隻張嘴不出聲。其他小朋友都慢慢失去了聽的興趣,我也只好等下次機會了,正準備叫他坐下的時候,突然聽見了他小聲的説出了他的好朋友的名字,頭也埋得越來越低。我當時就大聲的鼓勵他,還給他貼上了一個笑娃娃。隨之把他請到了前面,牽着他的手問小朋友“瑞瑞説出了他的好朋友,那有誰是瑞瑞的好朋友呢!”班上的寶貝們都爭着搶着舉起自己的小手。這無疑是給了瑞瑞最好的鼓勵。現在的瑞瑞朋友很多,在班上總能聽到他清脆的聲音。最近都能大聲的和老師打招呼問好,跟爸爸再見。我還發現了

一個小朋友的祕密,廁所總是他們最放鬆最自由自在的地方。在這裏小朋友們無話不談,聊得特別快樂,內容也讓我們忍俊不禁。瑞瑞更是如此。

從瑞瑞的成長進步中我真正理解了幼兒發展的可能性與可塑性的真正涵義,同時體會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自信心的培養是多麼重要。如果在瑞瑞的成長中,我沒注意自信心的培養,讓他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去完成他無法完成的任務,這樣只能讓她對自己更加失去信心,心裏會想:“為什麼人家可以完成的任務他完成不了,是自己太笨了嗎?”那樣的話,瑞瑞也不可能是現在這樣了,説不定從此再也不會跟別人交往。

幼兒園教師教育敍事 篇六

今天我讓我們班的孩子自由活動,孩子們很高興,都玩得不亦樂乎。這時悦悦小朋友跑了過來,“老師!老師!胡國傲又弄壞我的水彩筆了。”我走近一看,水彩筆被拆得都散架了,我還沒來得及問明原因,就聽見圍觀的小朋友不停抱怨,一諾説:“是啊,胡國傲最壞了,他以前還把我的圖畫本給撕了!”開策説:“對,他不是好孩子,他以前還打過我!”子皓説:“他是壞孩子,有一次他把我畫的畫扯壞了!他很壞的!”孩子們唧唧喳喳地向我訴説他以前的“惡行”,這讓我頗為吃驚,因為他們對同伴缺乏應有的寬容。我也留意到,當請幼兒談談自己對同伴的認識時,很多幼兒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同伴的不足,如不守紀律、打人、不好好吃飯、被老師批評等等,對同伴的優點卻很少提及。我們不禁自問:當幼兒滿腦子都是同伴的缺點時,如何能建立良好的同伴關係?同伴關係在幼兒期尤顯重要,因為隨着年齡的增長,幼兒與成人相處的時間逐漸減少,而與同伴相處的時間則逐漸增加。相對而言,幼兒與同伴的交往往往更平等化,利於幼兒探索各種社會交往技能,但如果幼兒缺乏對同伴的寬容心,則會影響良好同伴關係的建立。無法寬容他人的幼兒往往會一直以挑剔的眼光看待同

伴,可能會認為自己比別人高明,而不被他人寬容的幼兒則可能會感到受到排擠,對一直指責自己的幼兒懷有怨恨之意。長此以往,會導致班級內同伴關係的緊張,不利於幼兒社會性發展。

因此作為我們老師也應該反思,怎樣向幼兒展示正確的處理方式。也許我們應儘量不使用對幼兒產生消極影響的語言,如“你又這樣啦~你怎麼老是這樣呢”等等,避免給幼兒消極的暗示。在幼兒對同伴產生無意傷害行為時,教師應儘量不表現出對過失方的嚴厲指責和批評,而是冷靜地引導幼兒複述事件的過程,找出引起傷害行為的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和日後應注意的事項。

幼兒園教育敍事故事 篇七

這是我班的一次體育遊戲活動。老師為幼兒提供了:羊角球、跳繩、小推車,飛鏢等遊戲材料,讓他們按照慣例輪流優先選擇活動內容(如週一由第一組小朋友先選,週二由第二組小朋友先選,依次類推)、自由結伴開展遊戲。大多數幼兒興致高漲,卻發現了很多問題:丟飛鏢的幼兒有的拿起飛鏢無目標地用力一扔,讓飛鏢飛出場地老遠;有的是朝地上重重地一摔;有時候飛鏢飛出了老遠,卻沒人去撿回來;有的幼兒騎着羊角球整個操場到處跑;揪尾巴的幼<>兒不顧前方是否有人橫衝直撞,而一些跳繩的幼兒也隨意地想在哪裏跳就在哪裏跳,隨着早操音樂的響起,小朋友將這些材料隨手一扔就去做操了,自制材料投放的第一次就這樣草草收場。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幼兒園的空間、設施、活動材料和常規要求等應有利於引發、支持幼兒的遊戲和各種探索活動,有利於引發、支持幼兒與周圍環境之間積極的相互作用。”角色遊戲是幼兒以模仿和想象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活動,同時也是幼兒最喜愛的一種遊戲。()這次活動,老師為幼兒預設了主題遊戲,按照遊戲活動常規讓幼兒自主選擇自由結伴進行遊戲。顯然,這樣組織既有利於形成良好秩序,又能滿足幼兒的合理需要,照顧到個體差異,減少了等待現象,體現了幼兒主體。特別是隨着遊戲情節的發展,以及因為規則問題產生爭執後,老師表現出來的冷靜和引導措施值得讚賞。面對告狀,老師沒有以“裁判員”身份立即宣判誰是誰非,而是耐心傾聽,瞭解幼兒的想法和感受,以欣賞的態度積極參與到幼兒遊戲之中,引導他們自己商定遊戲規則,繼續遊戲。不僅淡化了矛盾,而且將遊戲推向高潮,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結束部分的簡短評價對激發孩子的創新意識也是大有裨益的。如果説這次活動是一個窗口的話,那麼透過這扇窗,我們不難發現這位老師的教育理念、教育機智和教育方法值得大家學習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