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所有諾貝爾文學獎全部獲獎作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65W

所有諾貝爾文學獎全部獲獎作品多篇

1901-2021諾貝爾文學獎全部獲獎作品: 篇一

2004年-2021年

2021年

得主:坦桑尼亞作家AbdulrazakGurnah(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爾納獲)

代表作:《天堂》、《在海邊》、《來世》

獲獎理由:因為他對殖民主義的影響,以及對難民在文化和大陸之間的鴻溝中的命運毫不妥協和富有同情心的洞察。”

2020年

得主:露易絲·格麗克作品

代表作:《直到世界反映了靈魂最深層的需要》、《月光的合金》

獲獎理由:以帶有樸素美感、準確無疑的詩歌語言將個人的存在普遍化。

2019年

2019年瑞典文學院頒發了兩屆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獲獎者分別為:波蘭女作家OlgaTokarczuk(奧爾嘉·朵卡萩)、奧地利作者PeterHandke(彼得·漢德克)。

奧爾嘉·朵卡萩

代表作:《鏡子裏的城市》、《書中人物旅行記》、《太古和其他的時間》、《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

彼得·漢德克

代表作:《卡斯帕》、劇本《罵觀眾》、小説《痛苦的中國人》《守門員對點球的焦慮》和維姆·文德斯電影《歧路》、《柏林蒼穹下》

2018年

瑞典文學院因捲入性醜聞等事件陷入信任危機,取消頒發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

2017年

得主:石黑一雄

代表作:《羣山淡景》、《浮世畫家》、《長日將盡》

獲獎理由:他的小説帶有強大的情感力量,揭開了我們與世界連接的虛幻的深淵。

2016年

得主:鮑勃·迪倫

代表作:《隨風飄蕩》

獲獎理由:用美國傳統歌曲創造了新的詩意表達。

2015年

得主:斯韋特蘭娜·阿列克謝耶維奇(女)

代表作:《切爾諾貝利的回憶:核災難口述史》

獲獎理由:多樣聲音的作品,一座記錄我們時代的苦難和勇氣的紀念碑。

2014年

得主:帕特里克·莫迪亞諾

代表作:《暗店街》《星形廣場》《青春咖啡館》

獲獎理由:他用記憶的藝術展現了德國佔領時期最難把握的人類的命運以及人們生活的世界。

2013年

得主:艾麗斯·芒羅(女)

代表作:《快樂影子舞》《逃離》

獲獎理由:當代短篇小説大師。

2012年

得主:莫言

代表作:《紅高粱》《豐乳肥臀》《蛙》

獲獎理由:用幻覺現實主義寫作手法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

2011年

得主:托馬斯·特蘭斯特勒默

代表作:《十七首詩》《途中的祕密》

獲獎理由:通過凝鍊、透徹的意象,為我們提供了通向現實的新途徑。

2010年

得主: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

代表作:《綠房子》《世界末日之戰》《城市與狗》

獲獎理由:對權力結構進行了細緻的描繪,對個人的抵抗、反抗和失敗給予了犀利的敍述。

2009年

得主:赫塔·米勒(女)

代表作:《呼吸鐘擺》《河水奔流》《行走界線》《狐狸那時已是獵人》

獲獎理由:兼具詩歌的凝練和散文的率直,描寫了一無所有、無所寄託者的境況。

2008年

得主:勒·克萊齊奧

代表作:《戰爭》

獲獎理由:展現了新的起點、詩意的冒險和感官狂喜;作為探險者,發掘了隱藏於主流文明底部和外部的人性。

2007年

得主:多麗絲·萊辛(女)

代表作:《金色筆記》

獲獎理由:她用懷疑、熱情、構想的力量來審視一個分裂的文明,其作品如同一部女性經驗的史詩。

2006年

得主:奧爾罕·帕慕克

代表作:《我的名字叫紅》

獲獎理由:在尋找故鄉的憂鬱靈魂時,發現了文化碰撞和融合中的新象徵。

下一頁“1983-2005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品”>>>

1901-2021諾貝爾文學獎全部獲獎作品: 篇二

1983-2005年

2005年

得主:哈羅德·品特

代表作:《看房者》《生日晚會》《歸家》

獲獎理由:他的戲劇發現了在日常廢話掩蓋下的驚心動魄之處並強行打開了壓抑者關閉的房間。

2004年

得主:埃爾弗裏德·耶利內克(女)

代表作:《鋼琴教師》《死者的孩子》

獲獎理由:因為她的小説和戲劇具有音樂般的韻律,她的作品以非凡的充滿激情的語言揭示了社會上的陳腐現象及其禁錮力的荒誕不經。

2003年

得主:約翰·馬克斯韋爾·庫切

代表作:《恥》《幽暗之鄉》

獲獎理由:精準地刻畫了眾多假面具下的人性本質。

2002年

得主:凱爾泰斯·伊姆雷

代表作:《無形的命運》

獲獎理由:他對脆弱的個人在對抗強大的野蠻強權時痛苦經歷的深刻刻劃以及他獨特的自傳體文學風格。

2001年

得主:維·蘇·奈保爾

代表作:《神祕的按摩師》《米格爾街》

獲獎理由:其著作將極具洞察力的敍述與不為世俗左右的探索融為一體,是驅策我們從扭曲的歷史中探尋真實的動力。

2000年

得主:高行健

代表作:《靈山》

獲獎理由:其作品的普遍價值,刻骨銘心的洞察力和語言的豐富機智,為中文小説和藝術戲劇開闢了新的道路。

1999年

得主:君特·格拉斯

代表作:《鐵皮鼓》

獲獎理由:其嬉戲之中藴含悲劇色彩的寓言描摹出了人類淡忘的歷史面目。

1998年

得主:若澤·薩拉馬戈

代表作:《失明症漫記》

獲獎理由:由於他那極富想象力、同情心和頗具反諷意味的作品,我們得以反覆重温那一段難以捉摸的歷史。

1997年

得主:達里奧·福

代表作:《喜劇的神祕》《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死亡》

獲獎理由:其在鞭笞權威,褒揚被蹂躪者可貴的人格品質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堪與中世紀《弄臣》一書相媲美。

1996年

得主:維斯瓦娃·辛波絲卡(女)

代表作:《向自己提出問題》《呼喚雪人》

獲獎理由:由於其在詩歌藝術中警闢精妙的反諷,挖掘出了人類一點一滴的現實生活背後歷史更迭與生物演化的深意。

1995年

得主:謝默斯·希尼

代表作:《通向黑暗之門》《在外過冬》

獲獎理由:由於其作品洋溢着抒情之美,包容着深邃的倫理,揭示出日常生活和現實歷史的奇蹟。

1994年

得主:大江健三郎

代表作:《個人的體驗》《萬延元年的足球隊》

獲獎理由:通過詩意的想象力,創造出一個把現實與神話緊密凝縮在一起的想象世界,描繪現代的芸芸眾生相,給人們帶來了衝擊。

1993年

得主:託妮·莫里森(女)

代表作:《最藍的眼睛》《所羅門之歌》

獲獎理由:其作品想象力豐富,富有詩意,顯示了美國現實生活的重要方面。

1992年

得主:德里克·沃爾科特

代表作:《西印度羣島》

獲獎理由:他的作品具有巨大的啟發性和廣闊的歷史視野,是其獻身多種文化的結果。

1991年

得主:納丁·戈迪默(女)

代表作:《七月的人民》

獲獎理由:以強烈而直接的筆觸,描寫周圍複雜的人際與社會關係,其史詩般壯麗的作品,對人類大有裨益。

1990年

得主:奧克塔維奧·帕斯

代表作:《太陽石》

獲獎理由:他的作品充滿激情,視野開闊,滲透着感悟的智慧並體現了完美的人道主義。

1989年

得主:卡米洛·何塞·塞拉

代表作:《為亡靈彈奏》

獲獎理由:帶有濃郁情感的豐富而精簡的描寫,對人類弱點達到的令人難以企及的想象力。

1988年

得主:納吉布·馬哈富茲

代表作:《街魂》

獲獎理由:他通過大量刻畫入微的作品—洞察一切的現實主義,喚起人們樹立雄心—形成了全人類所欣賞的阿拉伯語言藝術。

1987年

得主:約瑟夫·布羅茨基

代表作:《從彼得堡到斯德哥爾摩》

獲獎理由:他的作品超越時空限制,無論在文學上或是敏感問題方面都充分顯示出他廣闊的思想及濃郁的詩意。

1986年

得主:沃萊·索因卡

代表作:《雄獅與寶石》

獲獎理由:他以廣博的文化視野創作了富有詩意的關於人生的戲劇。

1985年

得主:克洛德·西蒙

代表作:《弗蘭德公路·農事詩》

獲獎理由:由於他善於把詩人和畫家的豐富想象與深刻的時間意識融為一體,對人類的生存狀況進行了深入的描寫。

1984年

得主:雅羅斯拉夫·塞弗爾特

代表作:《紫羅蘭》

獲獎理由:他的詩富於獨創性、新穎、栩栩如生,表現了人的不屈不撓精神和多才多藝的渴求解放的形象。

1983年

得主:威廉·戈爾丁

代表作:《蠅王·金字塔》

獲獎理由:具有清晰的現實主義敍述技巧以及虛構故事的多樣性與普遍性,闡述了今日世界人類的狀況。

下一頁“1963-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