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三年級的語文學習成語方法技巧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6W

三年級的語文學習成語方法技巧

學習成語的語文技巧

古人創造了一系列和雞有關的典故。如表達報國之赤誠的“聞雞起舞”;如把攀附權貴的人稱之為“淮南雞犬”;如形容“顧影自憐”,“孤芳自賞”的人,常用“山雞起舞”這個掌故。值得一提的是鳴窗攻讀的典故“雞窗”。南朝劉義慶的《幽明錄》説,晉朝宋處宗買到一隻長鳴雞,養在窗下,日久竟學了人語,與宋交談不休,且有智巧。宋的口才因此大進,後人就以“雞窗”當作書房的代名詞。唐人羅隱有詩:“雞窗衣靜開書卷,魚欄春深展釣絲”。

聞雞起舞:“聞雞起舞”的雞是指雞鳴,舞是舞劍、習武。它説的是〔晉代〕人祖逖的故事。祖逖胸情開闊,不怎麼講究儀表,但卻胸有大志。起初他不喜歡讀書,後來發憤攻讀,學問大有長進,他與劉琨一道擔任過司州主簿,感情很好,夜裏經常同蓋一牀被子談論國家大事,談到激動的地方,即使是半夜也要坐起來。一次半夜裏忽然聽到雞叫,祖逖踢醒劉琨説“這是吉祥的聲音呀!”邊説邊下牀,走到院子裏舞起劍來。他們曾經相約:天下大亂,豪傑共想,他們就一道到中原去避難。晉元帝時,祖逖任豫州刺史,北伐渡江之際,他叩着船槳發誓説“不收復中原而再渡江返回者,誓不為人!”渡江以後,他率領部下與石勒的軍隊相持,收復了不少失地,恢復了〔東晉〕黃河以南的許多領地。“聞雞超舞”,後來形容有志之士及時奮發自勵。

雞犬升 天:通常是説“一人得道,雞犬升 天”。這是〔晉代〕葛洪《神仙傳》中記述的一則故事。〔漢代〕淮南王劉安愛好尋求仙方神術,有個名叫八公的仙翁,傳授給他煉製仙丹的辦法。劉安煉成吃下以後,就在大白天升 天而去。他臨去時,將剩餘的仙藥放在庭院中,雞和狗也吃了,都升上了天,所以雞在天上鳴,狗在雲中叫。“一人得道,雞犬升 天”比喻一個人做了宙官,和他有關係的人都跟着得勢;而那些依附權勢而長官發財的人,也被譏為“淮南雞犬”。

鶴立雞羣:鶴代表高雅,雞意謂平庸。鶴立雞羣,當然超乎脱俗了。這説的是〔晉代〕嵇紹的事。嵇紹是魏晉之際“竹林七賢”之一嵇康的兒子,他體態魁偉,聰明英俊,在同伴中非常突出。晉惠帝時,嵇紹官為侍中。當時皇族爭權奪利。互相攻殺,史稱為“八王之亂”,嵇紹對皇帝始終非常忠誠。有一次都城發生變亂,形勢嚴峻,嵇紹奮不顧身奔進官去。守衞宮門的侍衞張弓搭箭,準備射他。侍衞官望見嵇紹正氣凜然的儀青,連忙阻止侍衞,並把弓上的箭搶了下來。不久京城又發生變亂,嵇紹跟隨晉惠帝,出兵迎戰於湯陽,不幸戰敗,將士死傷逃亡無數只有嵇紹始終保護着惠帝,不離左右。敵方的飛箭,象雨點般射過來,嵇紹身中數箭,鮮血直流,滴在惠帝的御袍上。嵇紹就這樣陣亡了。事後惠帝的侍從要洗去御袍上的血跡,惠帝説“別洗別洗,這是嵇侍中的血啊!”嵇紹在世時,有一次有人對王戌説“昨天在眾人中見到嵇紹,氣宇軒昂如同野鶴立雞羣之中。”後來就用“鶴立雞羣”比喻一個人的儀表或才能在周圍一羣人裏顯行很突出。

雞口牛後:雞的嘴巴,牛的肛 門。願意當前者,還是後者?有一句成語就是“寧為雞口,無為牛後”,簡稱”雞口牛後”。這是〔戰國〕時代蘇秦的話。〔戰國〕後期,秦國最為強大,各國圍繞着與秦國的關係和態度,有的主張“連橫”有的主張“合縱”。連橫就是以秦國為核心,聯合各國為一體,這是站在秦國的立場上;合縱就是秦以外的各國結成聯盟,共同對抗秦國。前者以張儀為代表,後者以蘇秦為代表。張儀勸韓王倒向秦國,蘇秦則勸韓王切不可上秦國的當。蘇秦對韓王説“韓國領土廣大,地勢險要,又有勇敢善戰的軍隊,為什麼要向秦國低頭呢?韓國如果表示屈服,秦國一定首先要求割地給它。今年給這一塊,明年它又會有背後的要求,韓國的領土有限而秦國的貪慾無限,您怎麼也滿足不了它。俗話説:寧為雞口,無為牛後。您要跟着秦國合作,那就是做牛後了,我真替大王您難為情啊!”韓王聽了這一番話,又氣又急,大叫道“先生説的對,我死也不能向秦國屈服!”蘇秦是勸韓國寧可作一自由獨立的小國,而不要當秦國的附庸。雞口雖小卻是進食的地方,牛後雖大,卻是出糞的地方。也有人認為“雞口牛後”應為“雞尸牛從”,雞屍比喻獨立作主,牛從比喻臣服於人。但“寧為雞口,無為牛後”已廣為流傳,並被人們以常使用。它比喻寧願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而不願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

雞鳴狗盜:這也是〔戰國〕時期的故事。那時的貴族都供養門客。孟嘗君是齊國的貴族,普為齊國相,名聲很大,他家的門客當然很多,號稱“食客三千”。三千門客之中,有不少人有各種各樣的本領和才學,為主人服務效勞。有一次,秦國國王昭王請孟嘗君訪問秦都咸陽。孟嘗君到達秦國後,秦國的國相很嫉妒他,勸秦王把他殺掉,以免他在秦國瞭解情況回去後,對秦國不利。孟嘗君得到這個消息後很着急,趕緊託人去向秦王的寵妃燕姬求救。燕姬提出條件,要孟嘗君送她一件非常貴重的白狐裘。但孟嘗君只有一件白狐裘,而且已送給秦王了。這時門客中有一個善於偷東西的人,象狗一樣機靈。他在黑夜中潛入秦宮,偷出了那件白狐裘。孟嘗君立刻把它獻給了燕姬。燕姬向秦王求情,秦王答應放走孟嘗君,讓他們回國。孟嘗君料知秦王事後會後悔,決定立即逃走。逃到函谷關時,正是半夜。關上規定,每天雞鳴以後才能打開關門讓商旅通過。這時門客中又有一個善於模仿雞叫的人,模仿起雞叫來,如同真雞叫一樣,引起附近村中的雞都叫了。守關的人聽到雞叫,便打開關門,讓孟嘗君一行人過關,從而逃出了秦國。等到秦王反悔派兵追來時,他們早已離境很遠了。這兩個雞鳴狗盜的門客,雖然救了主人,但其他的門客仍然瞧不起他們,認為他們既無高深的學問,也無堂皇的風度,只不過略施小技而已。但從當時的實際情況看,如果沒有這兩個略施小技的門客,孟嘗君恐怕要在異鄉做鬼了;而那些自恃學問高深、風度堂皇的人在危急時刻卻一籌莫展,無計可施。相比之下,那兩個雞鳴狗盜的門客倒是不乏應急解危的能力。後來用“雞鳴狗盜”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殺雞焉用牛刀:原話是“割雞焉用牛刀”。從字面上就不難理解。殺牛的刀肯定很大,而宰雞的刀自然是小刀。用殺牛的刀來宰雞豈不是小題大做嗎?這個典故出自懦家的經典之一《論語》。孔子到了魯國的一個小邑武城,他的學生子游,名叫言偃,當時在武城做官,孔子聽到了彈琴唱歌的聲音,他微笑着説“殺雞何必要用殺牛的刀呢?”意思是説,治理這樣一個小地方,哪裏用得着施行禮樂教育。但想不到子游卻回答説“從前我聽到老師您説過‘君子學習了禮樂,就會愛人,小人學習了禮樂,就好使喚了’”孔子聽了便説“學生們,言偃的話是對的,我剛才的話只是和他開個玩笑罷了。”《論語》中這句話已成為非常大眾化的成語了,引申為辦小事不必浪費大才。而殺雞用牛刀,就是小題大做或者大材小用了。

山雞舞鏡:又叫山雞起舞,典出《南朝宋·劉敬叔·異苑·卷三》:“山雞愛其毛羽,映水則舞。魏武時,南方獻之,帝欲其鳴舞無由。公子蒼舒令置大鏡其前,雞鑑形而舞,不知止,遂乏死。”《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十回》:“丹桂巖山雞舞鏡,碧梧嶺孔雀開屏。”三國時,曹植有一子名曹衝,年歲尚幼,已聰明無比,有成人之智。一日,南方遣人送來一珍禽名“山雞”。此“山雞”喜在清澈之水旁,見水中自影而起舞。曹操無法使之在殿上表演。年僅五六歲之幼童曹衝思得一法,命人取來大鏡,置於山雞之前。山雞自鏡中見其美麗之身影,彷彿身臨水旁,得意忘形而翩翩起舞。越舞越有勁,不肯休止,終於精疲力竭而死。“山雞舞鏡”原指山雞對鏡起舞。後喻顧影自憐,自我陶醉,自我欣賞,常用此語。

呆若木雞:這一成語與鬥雞有關,語出《莊子》和《列子》。據傳,周宣王愛好鬥雞,紀子是一個有名的鬥雞專家,被命去負責飼養鬥雞。10天后,宣王催問道“訓練成了嗎?”紀子説“還不行,它一看見別的雞,或聽到別的雞叫,就躍躍欲試。”又過了10天,宣王問訓練好了沒有,紀子説“還不行,心神還相當活躍,火氣還沒有消退。”再過了10天,宣王又説道“怎麼樣?難道還沒訓練好嗎?”紀子説“現在差不多了,驕氣沒有了,心神也安定了,雖然別的雞叫,它也好象沒有聽到似的,毫無所應,不論遇見什麼突然的情況它都不動、不驚,看起來真 象木雞一樣。這樣的鬥雞,才算訓練到家了,別的鬥雞一看見它,準會轉身就逃,鬥也不敢鬥。”宣王於是去看雞的情況,果然呆若木雞,不為外面光亮聲音所動,可是它的精神凝聚在內,別的雞都不敢和它應戰,看見它就走開了。呆若木雞本來比喻精神內斂,修養到家。有人從中領悟出人生的大道理,認為人的處世如不斷絕競爭之心,則易樹敵,彼此仇視,如消除競爭的心理,自然戰勝競爭的對手。後來“呆若木雞”的意義演變為比喻人呆木不靈,失去知覺的樣子,或形容人因恐懼或驚訝而發 愣的樣子。

雞零狗碎:比喻事物零碎,不片段。

雞犬不寧:雞飛狗跳,形容很不安寧。

雞蟲得失:比喻細微的得失,無關緊要。

雞犬不驚:形容行軍等紀律嚴明。

雞犬不留:形容屠 殺殘酷。

殺雞儆猴:比喻懲罰一個人來警告別的人。

殺雞取卵:比喻貪圖眼前的好處而不顧長遠的利益。

狗肝雞腸:比喻斤斤計較,心眼小。

偷雞摸狗:指小偷小摸,也比喻亂搞男女關係。

雞皮鶴髮:形容老人的膚皺發白。

雞骨支牀:雞骨比喻瘦弱,支是支離,形容憔悴。意為哀傷過渡以至於瘦弱疲憊於慶席之上。

雞胸龜背:形容人突胸駝背。

以卵擊石:比喻不估計自己的力量,自取滅亡。雞犬之聲:語出《道德經》,原話是“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於老死,不相往為。”這是老子理想中的小國寡民狀態。後來借指人與人之間、單位與單位之間不互相往來。

牝雞司晨:母雞報曉,比喻女人干政。原文“牝雞司晨,家之窮也,可乎?”,源於《新唐書·文德長孫皇后傳》。

雞爭鴨鬥:比喻為瑣碎的事爭吵。

三年級的語文學習成語素材

牛的成語:

初生牛犢不怕虎chūshēngniúdúbùpàhǔ

〖解釋〗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顧慮,敢作敢為。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74回:“俗雲:‘初生牛犢不懼虎。’”

〖示例〗這些小夥子無論什麼事説幹就幹,真可謂~。

九牛一毫(毛)jiǔniúyīháo

〖解釋〗九條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極其微小,微不足道。

〖出處〗陳毅《感事書懷》詩:“九牛一毫莫自誇,驕傲自滿必翻車。”

馬面牛頭mǎmiànniútóu

〖解釋〗比喻各種各樣兇惡的人。

搏牛之虻bóniúzhīméng

〖解釋〗原意是説主要目標應像擊殺牛背上的虻蟲一樣去滅掉秦國,而不是像消除蟣蝨那樣去與別人打敗。後來比喻其志在大而不在小。

對牛彈琴duìniútánqín

〖解釋〗譏笑聽話的人不懂對方説得是什麼。用以譏笑説話的人不看對象。

〖出處〗漢·牟融《理惑論》:“公明儀為牛彈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聞,不合其耳矣。”

多如牛毛duōrúniúmáo

〖解釋〗象牛身上的的毛那樣多。形容極多。

〖出處〗《北史·文苑傳序》:“學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放牛歸馬fàngniúguīmǎ

〖解釋〗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比喻戰爭結束,不再用兵。

〖出處〗《尚書·武成》:“乃偃武修文,歸馬於華山之陽,放牛於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風馬牛不相及fēngmǎniúbùxiāngjí

〖解釋〗風:走失;及:到。本指齊楚相去很遠,即使馬牛走失,也不會跑到對方境內。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出處〗先秦·左丘明《左傳·僖公四年》:“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

隔山買老牛géshānmǎilǎoniú

〖解釋〗比喻人辦事冒失,沒有弄清情況,就輕易決定。

割(殺)雞焉用牛刀gējīyānyòngniúdāo

〖解釋〗殺只雞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辦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氣力。〖出處〗先秦·孔子《論語·陽貨》:“子之武城,聞絃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

汗牛充棟hànniúchōngdòng

〖解釋〗棟:棟宇,屋子。書運輸時牛累得出汗,存放時可堆至屋頂。形容藏書非常多。

〖出處〗唐·柳宗元《文通先生陸給事墓表》:“其為書,處則充棟宇,出則汗牛馬。”

馬牛襟裾mǎniújīnjū

〖解釋〗襟、裾:泛指人的衣服。馬、牛穿着人衣。比喻人不懂得禮節。也比喻衣冠禽獸。

〖出處〗唐·韓愈《符讀書城南》詩:“人不通古今,馬牛而襟裾。”

老牛舐犢lǎoniúshìdú

〖解釋〗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愛子女。

〖出處〗南朝·宋·范曄《後漢書·楊彪傳》:“子修為曹操所殺,操見彪問曰:‘公何瘦之甚?’對曰:‘愧無日磾先見之明,猶懷老牛舐犢之愛。’”

牽牛下井qiānniúxiàjǐng

〖解釋〗比喻事情棘手,很難辦到。

〖出處〗清·彭養鷗《黑籍冤魂》第15回:“至如負販經商,登山涉水,吃煙人更是牽牛下井。”

牛刀小試niúdāoxiǎoshì

〖解釋〗牛刀:宰牛的刀;小試:稍微用一下,初顯身手。比喻有大本領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剛開始工作就表現出才。

〖出處〗宋·蘇軾《送歐陽主簿赴官韋城》詩:“讀遍牙籤三萬軸,欲來小邑試牛刀。”

泥牛入海níniúrùhǎi

〖解釋〗泥塑的牛掉到海里。比喻一去不再回來。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潭州龍山和尚》:“我見兩個泥牛鬥入海,直至如今無消息。”

寧為雞口,不為牛後nìngwéijīkǒu,bùwéiniúhòu

〖解釋〗牛後:牛的肛 門。寧願做小而潔的雞嘴,而不願做大而臭的牛肛 門。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願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

庖丁解牛páodīngjiěniú

〖解釋〗庖丁:廚工;解:肢解分割。比喻經過反覆實踐,掌握了事物的客觀規律,做事得心應手,運用自如。

〖出處〗《莊子·養生主》:“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響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有關於語文的成語學習技巧

指鹿為馬

秦二世時,丞相趙高野心勃勃,日夜盤算着要篡奪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聽他擺佈,有多少人反對他,他心中沒底。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準備試一試自己的威信,同時也可以摸清敢於反對他的人。

一天上朝時,趙高讓人牽來一隻鹿,滿臉堆笑地對秦二世説:“陛下,我獻給您一匹好馬。”秦二世一看,心想:這哪裏是馬,這分明是一隻鹿嘛!便笑着對趙高説:“丞相搞錯了,這裏一隻鹿,你怎麼説是馬呢?”趙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説:“請陛下看清楚,這的確是一匹千里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隻鹿,將信將疑地説:“馬的頭上怎麼會長角呢?”趙高一轉身,用手指着眾大臣,大聲説:“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話,可以問問眾位大臣。”

大臣們都被趙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裏嘀咕:這個趙高搞什麼名堂?是鹿是馬這不是明擺着嗎!當看到趙高臉上露出陰險的笑容,兩隻眼睛骨碌碌輪流地盯着趙高臉上露出陰險的笑容,兩隻眼睛骨碌碌輪流地盯着每個人的時候,大臣們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膽小又有正義感的人都低下頭,不敢説話,因為説假話,對不起自己的良心,説真話又怕日後被趙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堅持認為是説明書而不是馬。還有一些平時就緊跟趙高的jian佞之人立刻表示擁護趙高的説法,對皇上説,“這確是一匹千里馬!”

事後,趙高通過各種手段把那些不順從自己的正直大臣紛紛治罪,甚至滿門抄斬。

故事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成語“指鹿為馬”比喻故意顛倒是非,混淆黑白。

塞翁失馬

“塞翁失馬”是一則寓言故事,語出《淮南子人間訓》。它是為闡述老子“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禍福倚伏觀服務的。

東漢班固的《通幽賦》,有一句“北叟頗知其倚伏”的話,即提示了它的寓意。靠近邊塞的地方,住着一位老翁。老翁精通術數,善於算卜過去未來。有一次,老翁家的一匹馬,無緣無故(大概是雌馬發情罷)掙脱羈絆,跑入胡人居住的地方去了。鄰居都來安慰他,他心中有數,平靜地説:“這件事難道不是福嗎?”幾個月後,那匹丟失的馬突然又跑回家來了,還領着一匹胡人的駿馬一起回來。鄰居們得知,都前來向他家表示祝賀。老翁無動於衷,坦然道:“這樣的事,難道不是禍嗎?”老翁家畜養了許多良馬,他的兒子生性好武,喜歡騎術。有一天,他兒子騎着烈馬到野外練習騎射,烈馬脱韁,把他兒子重重地甩了個仰面朝天,摔斷了大腿,成了終身殘疾。鄰居們聽説後,紛紛前來慰問。老翁不動聲色,淡然道:“這件事難道不是福嗎?”又過了一年,胡人侵犯邊境,大舉入塞。四鄉八鄰的精壯男子都被徵召入伍,拿起武器去參戰,死傷不可勝計。靠近邊塞的居民,十室九空,在戰爭中喪生。惟獨老翁的兒子因跛腳殘疾,沒有去打仗。因而父子得以保全性命,安度殘年餘生。所以福可以轉化為禍,禍也可變化成福。這種變化深不可測,誰也難以預料。

宋魏泰《東軒筆錄失馬斷蛇》:“曾布為三司使,論市易被黜,魯公有柬別之,曰:‘塞翁失馬,今未足悲,楚相斷蛇,後必有福。’”陸游《長安道》詩:“士師分鹿真是夢,塞翁失馬猶為福。”後又發展成為“塞翁失馬,安知非福”,”塞翁得馬,焉知非禍,”頻頻出現於文學作品或日常口語中,或用來説明世事變幻無常,或比喻因禍可以得福,壞事可以變為好事。一切事物都在不斷髮展變化,好事與壞事,這矛盾的對立雙方,無不在一定的條件下,向各自的相反方向轉化。

伯樂相馬

傳説天上管理馬匹的神仙叫伯樂。在人間,人們把精於鑑別馬匹優劣的人也稱為伯樂。

第一個被稱作伯樂的人本名孫陽,他是春秋時代的人。由於他對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們便忘記了他本來的名字,乾脆稱他為伯樂,一直到現在。

一次,伯樂受楚王的委託,購買能日行千里的駿馬。伯樂向楚王説明,千里馬少有,找起來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訪,請楚王不必着急,他盡力將事情辦好。

伯樂跑了好幾個國家,仔細尋訪盛產名馬的燕趙一帶,辛苦倍至,但還是沒發現中意的良馬。一天,伯樂從齊國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馬拉着鹽車,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進。馬累得呼呼喘氣,每邁一步都十分艱難。伯樂對馬向來親近,不由走到跟前。馬見伯樂走近,突然昂起頭來瞪大眼睛,大聲嘶鳴,好像要對伯樂傾訴什麼。伯樂立刻從聲音中判斷出,這是一匹難得的駿馬。

伯樂對駕車的人説:“這匹馬在疆場上馳騁,任何馬都比不過它;但用來拉車,它卻不如普通的馬。你還是把它賣給我吧。”

駕車人認為伯樂是個大傻瓜,他覺得這匹馬太普通了,拉車沒氣力,吃得太多,又骨瘦如柴,於是毫不猶豫地同意了。伯樂牽走千里馬,直奔楚國。伯樂牽馬來到楚王宮,拍拍馬的脖頸説:“我給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馬像明白伯樂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響,引頸長嘶,聲音洪亮,如大鐘石磐,直上雲霄。楚王聽到馬嘶聲,走出宮外。伯樂指着馬説:“大王,我把千里馬給您帶來了,請仔細觀看。”

楚王一見伯樂牽的馬瘦得不成樣子,認為伯樂愚弄他,有點不高興,説:“我相信你會看馬,才讓你買馬,可你買的是什麼馬呀,這馬連走路都很困難,能上戰場嗎?”

伯樂説:“這確實是匹千里馬,不過拉了一段車,又餵養不精心,所以看起來很瘦。只要精心餵養,不出半個月,一定會恢復體力。”

楚王一聽,有點將信將疑,便命馬伕盡心盡力把馬喂好,果然,馬變得精壯神駿。楚王跨馬揚鞭,但覺兩耳生風,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

後來千里馬為楚王馳騁沙場立下不少功勞。楚王對伯樂更加敬重了。

馬革裹屍

馬援是東漢名將。他年輕時當官。有一次,他放走了一個囚犯。他自己逃到甘肅一個僻遠的鄉村

漢光武帝時,他奔赴沙場抵禦外族侵略。他抗匈奴伐交趾,屢建戰功。光武帝封他為“伏波將軍”。

不久,“威武將軍”劉尚在貴州陣亡。消息傳來,光武帝十分擔憂那裏的戰局。馬援年過花甲,卻自願請求出徵。他説:“好男兒為國遠征,以馬革裹屍還葬!”他出兵貴州,勇挫敵兵,後來不幸病死在戰場。

“馬革裹屍”是指犧牲在戰場上,用馬皮把屍體包裹起來。形容英勇殺敵,不怕死在疆場上。

馬首是瞻

春秋時,晉國聯合齊魯等國一起伐秦。晉國大將荀偃任三軍統帥,指揮聯軍。聯軍人多心雜,到了涇水邊誰也不肯先渡河。後來魯軍帶頭泅渡,聯軍才隨後跟上。

秦軍為了阻止聯軍渡河,悄悄在河裏投下毒藥。聯軍飲了河水,大批士兵中毒身亡。於是,人心惶惶,聯軍亂作一團。幾天後,聯軍才渡過涇水在榆林紮營。

荀偃下令道:“明天雞鳴出兵,唯餘馬首是瞻!”聯軍説:“幹嗎都要跟着荀偃的馬頭跑呢!”荀偃哭笑不得,只好隨他們各行其是。

唯:只准。餘:我。“馬首是瞻”:看着馬頭行事,馬到哪裏,兵到哪裏,服從指揮。

馬踏飛燕

馬踏飛燕為東漢青銅器,形象矯健俊美,別具風姿。馬昂首嘶鳴,軀幹壯實而四肢修長,腿蹄輕捷,三足騰空、飛馳向前,一足踏飛燕着地。一匹軀體龐大的馬踏在一隻正疾馳的小燕子背上,小燕子吃驚地回過頭來觀望,表現了駿馬凌空飛騰、奔跑疾速的雄姿。其大膽的構思,浪漫的手法,給人以驚心動魄之感,令人叫絕。藝術家巧妙地用閃電般的剎那將一隻凌雲飛馳、驍勇矯健的天馬錶現得淋漓盡致,體現出漢代奮發向上、豪邁進取的精神。該作品不僅構思巧妙,而且工藝十分精湛;不僅重在傳神,而且造型寫實。按古代相馬經中所述的良馬的標準尺度來衡量銅奔馬,幾乎無一處不合尺度,故有人認為它不僅是傑出的藝術品,而且是相馬的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