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小五年級數學《分數的基本性質》教學反思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9.59K

國小五年級數學《分數的基本性質》教學反思

國小五年級數學《分數的基本性質》教學反思範文一

本週上了一節數學課《分數基本性質》。針對課前的精心準備、課堂教學和課後的自我反思,收益很大。特反思如下。

一、複習舊知,橫跨温舊引新的橋樑。

在備課時,我就深知分數基本性質和商不變的規律有着密切的聯繫。所以在上課伊始,我就讓學生複習商不變的規律,在課件中展示,並由學生齊讀。為了更好的達到温習舊知的目的,我又設計了兩道習題,學生在此基礎上加深了商不變的規律的印象,為引新起到了很好地鋪墊和橋樑的作用。

二、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本節課創設了一個故事情境:阿凡提在一次施行途中,遇到了一件事。一父親把土地分給三個兒子。大兒子分到田地的1/3,二兒子分到了田地的2/6,三兒子分到了田地的3/9。大兒子和二兒子嫌少,同父親爭執了起來。阿凡提聽後大笑,説了幾句話,他們馬上停止了爭執。隨後問:“阿凡提大笑?他説了些什麼?” 引生猜測。學生在新奇有趣的故事情境中充滿了好奇心,很快將思維轉到比較1/3, 2/6, 3/9的大小上來。教師創設懸念:學完了本節課,你就知道了。學生抱着解決問題的態度學習新知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手腦並用,在實踐中深入感知分數。

教師讓學生用一個長方形紙,對摺再對摺,即平均分成4份,給其中的3份塗色,並用分數表示出來。學生在動手的同時也在動腦,得出分數3/4,因勢利導,在兩次對摺的基礎上再對摺,那麼陰影部分的面積是多少?(6/8)再次對摺呢?(12/16)……揮手一指:長方形的紙有沒有變化?(沒有)陰影部分的面積有沒有變化?(沒有)那麼得到了什麼結論?學生很容易得出:3/4=6/8=12/16,引導學生觀察分子、分母的變化,經過總結得出分子和分母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分數的大小不變。學生對此進行鞏固後,再引導學生説出:0除外。在此過程中,學生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動腦思考,很快地突破了重難點,取得很好的效果。

四、鞏固練習,圍繞中心。

在設計練習的過程中,聯繫生活實際,我設計了判斷題、填空題等,緊緊圍繞着教學目標,採取多種形式呈現,學生在此過程中興趣盎然,在快樂的氛圍中鞏固了新知,起到了加深理解的作用。

五、總結昇華,結束本課。

最後,教師問: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習了哪些知識,有哪些收穫?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師生進行補充,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了分數的基本性質,為今後的學習應用打下堅實的基礎。

國小五年級數學《分數的基本性質》教學反思範文二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本節課創設了一個故事情境:孫悟空請豬八戒吃西瓜,豬八戒貪吃,先分給它1/3,它嫌少;分給他2/6,它還想多要;後來分給它3/9,這下它才覺得滿意,覺得自己賺了一個便宜?它真賺了嗎?與學生共同探討這個問題,出示教材例1,用一個圓表示一個完整的西瓜,讓學生用塗色表示分數。觀察發現三個分數相等。從而能初步感受新知。

二、手腦並用,在實踐中深入感知分數。

請同學們用一張正方形片代,動手摺一折,通過三次對摺,每次找出一個和1/2相等的分數。比較塗色部分的大小有沒有變化?(沒有)那麼得到了什麼結論?學生很容易得出:1/2=2/4=4/8=8/16,引導學生觀察分子、分母的變化,經過總結得出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分數的大小不變。學生對此進行鞏固後,再引導學生説出:0除外。在此過程中,學生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動腦思考,很快地突破了重難點,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鞏固練習,圍繞中心。

在設計練習的過程中,聯繫生活實際,我設計了口答題、填空題、塗一塗等,緊緊圍繞着教學目標,採取多種形式呈現,學生在此過程中興趣盎然,在快樂的氛圍中鞏固了新知,起到了加深理解的作用。

反思教學的主要過程,覺得在讓學生用各種方法驗證結論的正確性的時候,拓展得不夠,要放開手讓學生尋找多種途徑去驗證,而不能侷限於老師提供的幾種方法。因為數學教學並不是要求教師教給學生問題的答案,而是教給學生思維的方法。

讓學生在學習中理解,在觀察中發現,在應用中總結, 最後運用知識,深化對“分數的基本性質”認識,使學生加深對“分數的基本性質”的理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每個學生都能理解所學知識,學有所獲,併為進有步學習約分和通分打下良好的基礎。

國小五年級數學《分數的基本性質》教學反思範文三

本節課教學,我讓學生在故事中感悟,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數學課上講故事,對孩子來説,無疑是新鮮有趣的。不僅如此,還能從中發現數學問題,這是多麼美好的事情!這樣的設計真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帶着愉快的心情展開學習。課堂的故事導入就是引導學生以數學的視角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讓學生感受學習數學的價值。

本節課教學是讓學生在感悟中自主探索。自主探索是學生學習活動的核心,它是讓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已有經驗、感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自由、開放地去探索、去發現、去創造。

在學生通過聽故事、看圖片,感受到1/2=2/4=4/8相等後,讓學生猜想1/2、2/4、4/8這三個分數是否真的相等,並聯想學過的知識或藉助學具,怎樣證明你的聯想是正確的。學生想出了多種方法證明這三個分數也是相等的,體現了學生思維的廣度,這種設計克服了學生思維的惰性,有利於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習慣的養成。

課堂給學生多設計這樣的開放性的問題,多給學生開展一些探索性的活動,相信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都會有不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