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評課稿【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73W

評課稿【多篇】

有關評課稿 篇一

一、準備充分

有一個充分的課前準備是教師課堂教學的有利保證。做好充分課前準備,是教師實施課堂教學有利保障;是提高教學質量任務完成的有效條件。有利學生良好習慣培養,對以後的學習有着較遠影響。幾位老師在課前都做了充分的準備,準備了生字卡片,圖片,食物教具等,為課堂教學的實施提供了有利條件,特別是生字卡片的準備一面有圖一面是生詞,有利於檢測生詞的掌握,為教學目標的達成起了較好的輔助作用。

二、教師專業素養較高

教師的語音素養較好,幾個老師有着良好的語音面貌。純正的發音會影響學生。因為學生會在無形中,潛移默化地、有意無意地模仿英語老師的語音、語調,一旦形成,很難較正,這也是語言學習的自然規律。促進了他們的強烈求知慾的培養,促進學生主動的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方面幾個老師倒做得較好,如劉琦老師。教師的形象與人格素質較高。形象素質並不是説教師要“貌若天仙”,但一定要落落大方,和藹可親,平易近人,在學生的心目中起模範和表率作用。而教師的教態自如和給學生的親和力,無疑對培養學生的學習英語的興趣,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如樑玲老師利用自己流利的英語結合手勢創設情境。

三、書寫規範

好的板書給人賞心悦目的感覺,能樹立老師在學生心中的形象,課堂教學的藝術離不開具體生動、富有表達力的語言,離不開基於紮實的專業知識又經不斷錘鍊出來的教學組織能力也離不開直觀、形象的優秀板書。我們的板書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書寫能力,因為學生的模仿能力很強,如果我們示範的不到位的話,學生們學的也可能不到位。精心設計的板書,能使學生賞心悦目,興趣盎然,活化知識,對知識加深理解,加深記憶,是提高學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手段。這方面官志梅老師做得較好,書寫也漂亮。而且課堂結構也比較合理。

四、創設了情境:

教學中幾位老師都注重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情景中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説、讀、寫技能ㄐ緯梢歡ǖ淖酆嫌鎇栽擻媚芰Γ如樑玲老師在教單詞是自己利用老師語言優勢,邊做動作,邊用英語創設相關的情景,讓學生很快投入到學習中去,劉琦老師教學單詞時也讓學生表演老創設相關的情景,真正達到了課伊始,趣亦生的良好效果。

五、目標達成度較高

幾位老師教學時採用多種教學手段,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相結合,注重學生聽説讀寫能力的培養,注重語法的訓練,完成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突出。

五、建議

1、優化課堂結構,讓課堂的每個環節用時合理,使整節課和諧發展,不要出現頭重腳輕等現象。

2、把課堂換給學生,實施有效的合作學習、落實自主的探究學習、掌握合理的傳授學習,讓學生正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正真成為合作者,引導者。讓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主動的快樂學習,敢於直舒己見,敢於質疑問難,敢於標新立異,在知識、能力各方面得到不同方位的全面發展。把握好講授與自主學習的關係,尋找課程改革和傳統教學的中間地帶。

3、加強學生句型的操練,提高英語表達能力,正真使語言應用和會考相結合,尋找語言教學和會考的中間地帶,培養説英語的同時,提高他們應試的能力。

綜合實踐評課稿 篇二

今天聽了一節新人教版五年級下的綜合實踐活動課---《打電話》。本課主要是讓學生通過打電話感受生活中片片有數學,並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雖然內容有難度,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加以恰當的引導,把主動權交給學生,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讓他們帶着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條件和策略。活動在小組同學合作、交流、觀察中進行,學生的思維在活動中得到拓寬,並可以學到書本中沒有的知識,讓學生在活動中親身感受到生活與數學是密不可分的,從而更加樂於學數學。

一、合理使用教材是一本堂課成功的關鍵。

通過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經驗的教學情境:一個合唱隊暑假期間有一個緊急演出,老師要通知所有人蔘加,採用打電話的方式。問題是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密切相關的事情,學生有親切感,能激發學生探索的興趣。

二、充分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

在尋找打電話的最優方案過程中,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能先獨立思考並記錄自己的方案,接着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後全班交流,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體驗。

三、培養學生的優化思想

全班交流時,學生出現了:逐個通知、分組通知和最優方案---所有人都不空閒的方案。通過對這三種方案的展示點評與縱向比較,讓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並且體驗到方法的多樣性與優化思想。最終達到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四、培養學生數學符號思想和數學的簡潔美。

學生有的用文字記錄自己的過程和想法,與有些同學用符號記錄進行比較,滲透了數學的符號思想,也讓學生體會到了數學的簡潔之美。

當然,課堂本身就是一個遺憾的美,再完美的課堂也有它的不足之處,本課有以下處,值得我們斟酌:

1、在觀察表格、總結規律時,應更加放手讓學生自己説自己的發現並派學生代表自己把表格補充完整。

2、沒有檢測導結的內容。

3、教師語言再精煉一些會更好。

綜合實踐評課稿 篇三

聽了馬老師的。這堂實踐課,值得學習的方面很多。在活動中她做到了扶放結合,既給了學生充分的活動空間和時間,又給了學生適時指導與幫助,使學生在這次活動中得到了鍛鍊,學到了知識。雖然在這堂課中老師的話語不多,但寥寥數語起到襯托引導畫龍點睛的作用。下面就這堂課談一談我的體會:

1、合理的設計中體現明確的教學目標

這節課一開始,老師簡短的幾句話就介紹了自己名字的由來,讓學生初步體會名字的寓意非常豐富。然後把課堂交給了學生們,讓學生們自己説出自己名字的由來,激發學生對名字問題的興趣,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再經老師的指導學生進行歸納、刪除,形成課題。整節課設計得很合理,均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過程,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運作效果良好。

2、方法引導,循序漸進

在指導學生歸納感興趣的問題的這一環節中,張老師隨意性地抽取幾位學生的設計表格,進行課題表述的指導,展示,進而讓學生對自己的問題進行歸納、表述,提出研究的小課題。不僅僅在這一環節,張老師在整節課上,都能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學會方法,最終制定出自己的課題。

總之,這次活動亮點很多,從不同的角度都能彰顯出老師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獨特的設計思想,靈活自如的課堂調控能力的同時,也讓學生在自由的氛圍中充分地享受了綜合實踐課。但是綜合實踐活動課作為一門新興的課程,具有與其他課程不同的特點,怎樣去設計、實施、評價以及怎樣真正地從“走向綜合實踐活動課”到“走進綜合實踐活動課”,都是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研究的問題。

幼兒園評課稿 篇四

本週我有幸聆聽了璐璐老師的小班音樂遊戲《快樂的小老鼠》,體會到了輕鬆、愉快的遊戲氛圍,感受璐璐老師的教學機智和上課熱情。記得這個音樂我在小班時候也上過,我上的版本是《開始和停止》,也是感受音樂的突然停頓,但是我是採用很多方面的開始停止,如開汽車、煤氣灶、洗衣機等,感覺沒有璐璐老師的小老鼠來得生動形象。

首先,璐璐老師的選材很適合,悦動的音樂很輕鬆,很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配上小老鼠跳躍的形象,很能抓住幼兒的眼球。音樂很形象,輕鬆跳躍,然後音樂戛然而止,短暫的停頓後繼續進行,很像小老鼠偷東西時的四處張望。同時,陳老師扮演的小老鼠也很生動,拍手、洗澡、啃玉米、吃餅乾……一個個動作來源於幼兒生活,動作誇張、精彩,逗得幼兒哈哈大笑,前期的小老鼠也為後期幼兒的遊戲進行鋪墊。評語

其次,璐璐老師自身的教學比較有感染力,這對於一個剛畢業的新老師來説非常難能可貴。在幼兒每次傾聽音樂後,璐璐老師都能隨機表揚幼兒,調動幼兒的積極性,鼓勵幼兒認真聽音樂,而且教師本身的語言比較有激情和感染力,能帶動幼兒一起快樂遊戲。教師還能關注到細節,比如停頓音樂的處理和傾聽,圖譜的利用,小老鼠的表演等,都為了目標達成而服務。

但是也有幾點有不同的看法,璐璐老師在放置圖譜時沒有按照小老鼠的表演順序進行,導致幼兒在遊戲時有點混淆,個別幼兒看着圖譜進行,大多數幼兒跟着老師遊戲,圖譜沒有發揮最大的效果。建議根據小老鼠的遊戲順序放置圖譜並進行遊戲,等後期讓幼兒自由遊戲時可以撤離圖譜,並告訴幼兒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進行。而且璐璐老師的小老鼠圖譜畫得不夠形象,可以以小老鼠為主體,再配上簡單道具的形式來進行。

綜合實踐評課稿 篇五

今天有幸聽了範老師的一節綜合實踐活動課《縫沙包》,在整堂課中,教師能夠在活動中做到扶、放結合,既給了學生充分的活動空間和時間,又給了學生適時的指導與幫助,不僅讓學生掌握了沙包的縫製方法和注意事項,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懂得了只要大家團結一致就一定會把事情做得更好的做人品質。這節綜合實踐課值得我去學習和借鑑的方面有很多。

1、創設情境,積極參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本節課教師能貫穿始終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上課伊始啟發學生談話,你最喜歡的課間活動是什麼?沙包能做什麼遊戲?最後引導學生自己親自動手縫沙包,這樣環環相扣,激發了學生縫製沙包的熱情,有效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教師通過課件展示不同的沙包激發了學生縫製自己喜歡的沙包的熱情。

2、始終抓住培養學生創新精神這一課程核心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主進行的綜合性學習,是基於學生的經驗,密切聯繫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實際,體現對知識的綜合應用的實踐性課程。它讓學生迴歸生活世界,立足實踐,不再侷限於書本知識的傳授,讓學生親自參與、主動實踐,在實踐中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着眼於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實踐中成長。在活動中強調學生要有不同的想法和解決問題的辦法,教師做到了只要有學生舉手就讓他現在教師的言談舉止上。説出自己的想法而且還給予了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對有特別想法的學生給予鼓勵,這些做法都指向了培養學生創新精神這一課程核心。教師精心製作課件,向學生展示了不同的針法,縫製沙包的方法和注意事項,既有理論的指導又有實踐的參與。本節課學生縫製沙包的針法是多樣的,縫製出來沙包的款式也是多樣的,充分體現了教師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3、教師角色把握恰到好處

教師在整個課堂中把自己始終處於幫助者、組織者和參與者的地位,不去安排支配學生按老師的要求去做,而是把自己置身於學生中一員,參與其中,與學生交流。在學生縫製的過程中教師全程參與,巡視指導, 對縫製有困難的學生教師給予指導,使學生建立起了克服困難的自信心。

總之,這節實踐活動課亮點很多,在彰顯了教師超前的教育教學理念,匠心獨運的設計思想,靈活自如的課堂調控能力的同時,也讓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充分地享受了活動的樂趣。

綜合實踐評課稿 篇六

課 題:人教版國小語文第四冊《狼和小羊》

評課人員:教研室、教務處教研員

裴德忠 秦秀麗 秦瑞習馬蘭

平澤文 楊吉祥 代小偉 宋曉紅 xx平

主 持 人:王哲勇

旁聽人員:區教育局有關領導

主持人:各位領導,你們好!

我們惠豐國小的校本研訓是通過“進頭腦、進課堂、進活動”三個層面來實施的。進頭腦,就是要讓全體教師認識到校本研訓的重要性,必須將日常教學工作和教學研究、教師專業成長融為一體,形成在研究狀態下工作的職業生活方式。進課堂,是強調校本研訓一定要與課堂教學結合,注重實踐、寓培於研、研訓一體。進活動,是要讓校本研訓滲透到學校各項教育活動之中,在活動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並搭建平台使教師之間進行溝通、合作,在交流中推進校本研訓。

這幾年我們每一學期都進行“兩課”活動。首先進行“平行課”。即每位教師都必須參與的同講一節課活動。由各教研組自選課題,集體備課、人人講課、相互評課,進行教研組內的教學比評。其次的“結晶課”活動,是由各教研組推選出能展現本組教研成果的結晶課向全校彙報。向聽課教師説課,對講課教師評課,形成以“講、聽、説、評”四環節的課堂教學教研模式。活動的開展,不僅促進了教師之間的專業切磋、協調合作,而且大家在教評相長中,彼此學習,共同分享了教學經驗。

剛才陳輝老師所做的這節課就是由他所在的語文組推選出的一節“結晶課”,下面就由他們組的成員及教研室、教務處的教研員進行評課。

評課程序是這樣的:首先由陳輝老師介紹一下他的教學設計思路;其次,教研人員針對這節課談看法;最後總結髮言。

我們也真誠的希望在座的各位領導能參與我們的評課。

陳輝:談教學思路(略)

秦秀麗:在聽陳輝老師講授《狼和小羊》一課的過程中,我想到了蘇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話:“任何一種教育現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受到教育者的意圖,他的教育效果也越好。”而陳輝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所創設的良好的教學情境,正是為了達到這一不期而至的效果而做的努力。

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可以誘發並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啟迪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主體意識,提高教學效果。

陳老師是這樣來做的:

(一)導課:半個故事創設情境

導課時,陳老師用優美的語言講述了半個故事,給學生設置了一個懸念,從而引起了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迫切地想知道,狼和小羊之間究竟會發生什麼事?這一情境的創設,與直白地對學生説:“意聽講,注意看書,看狼和小羊之間發生了什麼事”相比,其效果是顯而易見的。

(二)板書:貼畫創設情境

講課時,陳老師邊講故事邊用嫻熟的筆法板畫,活活潑生動的簡筆畫,配以狼和小羊的貼畫,把學生帶到了那個風和日麗的早晨,帶到了那條清澈的小溪邊,這樣的情境下,學生不知不覺入情入境,為學習課文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礎。

(三)讀文:音樂創設情境

在教師範讀課文和學生默讀課文時,教師有意地用音樂來渲染氣氛,為學生創設了一種和諧的學習情境。在輕音樂中,教師聲情並茂的朗讀,學生按老師的要求,閉眼,聽讀,想象,可以想得出,這樣的情境中,學生的精神、思維、情感都集中到了聽覺和感覺上,他們會不知不覺地入情入境,用心去體味文章。從而達到了學生在沒有意識到教師的意圖下,感知課文,感悟課文的目的。

綜合實踐評課稿 篇七

本週三聽了張翠萍老師的綜合實踐活動公開課《調查國小生早餐情況》,我覺得這節課有這麼兩個出彩的地方:

一、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是課堂的主人。

在這節課中,老師的話語不多,寥寥數語,起到襯托引導畫龍點睛的作用。為什麼我會如此關注課堂中教師的話語呢?這要起源於一年前的一節公開課。當時我上的是四年級的一節數學課,自我感覺還不錯。聽課的老師也給予較高的評價。課後有位老師找到我,真誠地説:“你的課上的挺不錯。只是可能你對學生不放心,所以整堂課覺得老師講的太多了。”一語驚醒夢中人啊,教師講的多意味着什麼?意味着教師的話語霸權,意味着學生的話少,意味着老師教的主動,學生學的被動。這樣的課即使上得情趣盎然、生動活潑卻仍是教師的天下,學生的主動性,主體性又體現在何處呢?從此我進入課堂,觀察課堂,傾聽課堂。首當其中的是觀察教師的話語,聆聽學生的話語。我聽過很多高級別的課,總是遺憾地聽到教師的聲音是餘音繞樑三日,不絕於耳啊!但是,今天我欣喜地聽到整節課張老師話語不多,她把説話的主動權還給孩子們。整堂課孩子們學得主動,説得高興,充滿了歡聲笑語。我耳畔迴響的不是老師富有激情,高亢的聲音。而是孩子們歡樂,稚嫩的話語。從這個意義上説,這節課難道不值得我們稱讚嗎?

二、整堂課的教學環節安排合理。

“調查校外生和校內生的早餐”“如何選擇早餐”“選擇喜歡的研究主題分小組設計活動方案”等這些環節的設計使整堂課的教學節奏比較完美,在老師有激情有條理的組織管理下,使課堂活躍而有秩序。

其次,要關注少數“惰性”較強學生的成長,有的學生依賴性較強,依舊遵循“撥一撥,動一動”的慣性,習慣於“奉命行事”。同時,活動中還發現少數學生的主動參與性有所欠缺。怎樣培養這些同學的興趣,讓他們自覺地參與各項活動,還有待進一步的探討。

綜合實踐活動是課改的亮點,也是一個難點,對教師來説富有很強的挑戰性。課程內容的開放性使教師的知識結構面臨嚴峻的考驗,沒有現成的教材,因此教師只有在生活中不斷的充實自我,與時俱進,才能更好的完成綜合實踐活動。

有關評課稿 篇八

教研組是落實學校教學工作計劃、開展教學研究、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基地,開展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有力於調動組內老師參與教研組活動的積極性,更有利於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在新的學期,我們高年級語文教研組準備從以下幾方面來紮實開展教研活動。

一、轉變思想

常聽有的老師這樣説:“搞教研,我哪裏有時間,新課都教不完呢?”還有的老師説:“我們這些教書匠能研出名堂來,還要那些專家幹嘛?”其實,這些教師是為了教研而教研,把教研當作展示的窗口,當作作秀的手段,平時沒有認真發現現實教育中的問題,而是熱衷於搞大課題。我們現在提倡“問題教研”。加深老師們對教研的正確認識,理解教研是要發揮我們的羣體智慧,去研究我們所面對的共同問題,在交流中產生更多解決問題的策略,而並非空洞地、不着邊際的談一些大理論、大框架。同時提倡“務實教研”,使老師們認識到我們一線教師的“教研”,應該是一種“草根”式的教研,是要“研以致用”,而並非要研究出多麼高深的理論成果,根本不需要走過場,哪怕大家在平時的閒談中也可以進行教研。

二、理論基礎

教研是在一定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性研究,如果缺少先進理念的引領,就可能導致低水平的重複,甚至平庸化。所以,除了鼓勵教師多讀書之外,組長可採用以下兩種較實際的引領方式:一是從著名刊物或互聯網上收集專家、名師的教學課例、教育思想和錄像資料,和組內教師共同學習,這樣雖沒法當面得到專家指導,但也不失為獲得專業支持的一種好方法。二是邀請本地區的“名師”指導語文組的工作,如聽課評課,指導課題研究等等。

三、集體備課

新課程理念提倡合作,不僅是指學生的學習方式,還應是教師的教研方式。發揮團隊精神,發揮每個教師的特長,互相取長補短,羣策羣力,增強教師之間的合作關係,使每個教師的個人優勢被整合為集體的智慧。

具體做法是這樣的:教研組每人主備一至兩個單元,就這個單元的內容進行細緻、深入地備課。每週教研組活動時,按單元由負責主備的老師先講解自己所備單元的整體思考和每課的重難點、教學設計以及教具準備等,其他老師邊聽邊做詳細的記錄,然後全組老師共同商議,制定出一份比較完善的教案。接下來就是個性修改,每位老師根據個人教學風格及本班學情,對集體備課教案進行再創造。使之成為一份適合個人特色和本班教學的個性化的教案。最後,在集中教研組集體智慧與使用本人個性化教學策略後,效果如何,要及時反思,做好後記,交流總結得失。

我覺得讓每位老師集中精力備好一至兩個單元的課,提高了每位老師的備課質量,也減輕了老師的負擔,節省了時間,讓每位老師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了教研組“羣研智慧”,做到了資源共享。

三、聽課評課

授課、説課、聽課、評課是學校教研的常規工作,也是學校的日常教研工作。但是很多時候我們聽完一節課,教研往往只停留在淺層次的上課、聽課、評課、經驗總結方面,始終是“就課論課”的形式,而沒有指向教學實踐中的具體問題,每一次的教研也沒有一個明確的主題,這樣的教研猶如缺乏靈魂的軀殼,顯得蒼白無力。我們的集體評課要求以一個個鮮活的課堂教學範例為載體,通過對課例的點評和分析,共同提煉出老師們平日教學中的問題和困惑,再合作設計突破的方案並從教學實踐中得到驗證,從而提升教研質量。

具體做法是這樣的:我們高語組每學期召開一至兩次的校級教學研討活動,可以與課例大教研活動合併,為老師們集體評課提供了平台。然後組織由下至上的集體評課,即先由各教研組交流評議,再以宣講或“沙龍”等形式組織全體語文老師集中評課,為老師們集體評課創設對話、民主的研討氛圍。另外,在集體評課的過程中,要求人人蔘與,都要發表自己對本節課的看法。相信集體評課定能聚合老師們的視野,提出並解決了共同關注的教學問題,幫助老師找到了教學研究的方向。有人説:“教師之間的廣泛交流是提高教學能力最有效的方式”。老師們在具有濃厚研究氛圍的集體討論中時常迸發出教學靈感,還有的從交流中受到啟發,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就加快了老師教研能力提升的速度。另外,每一次集體評課就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教師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溝通、分享,會促使老師們用開放的心態彼此發現、彼此欣賞、彼此接納,促進了教師間的團結。

四、專題研討:

間周進行一次專題討論,組長安排本組教師輪流做中心發言人,中心發言人要提前設計好本次教研活動的主題,要求主題有針對性,能夠解決教學的實際問題。大小話題不限,必須是值得探討的,否則失去意義。

首先由中心發言人把自己的問題及對問題的想法向大家説明,然後大家輪流發表自己對這一問題的想法,最後形成具體有效的教學思想,這是集體智慧的展現。並且由中心發言人記錄,最後整理成文作為教學成果展現。

相互聽課,評課,交流教案、教學經驗,專題研討,這些應是教研活動中的一些常規做法,通過聽課,相互提高,通過評課,取長補短;通過交流,探索創新。在教研活動中。我們要經常性地組織這樣的活動,提高競爭意識,培養事業心和責任感,特別是向一些“名師“學習,可以啟發我們探索教育發展的路子。追求創新的方向,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由表及裏,引發我們內心深處的科研興趣。

Tags:評課 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