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65W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新版多篇)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 篇一

陶淵明為後人所敬仰的,不僅僅僅是他的詩歌成就,還有他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骨氣。那麼,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底氣從哪兒來的呢?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陶淵明傳頌千古的名句。透過詩情畫意的表象,我們能夠看到,不好那五斗米的老陶也是有地種的。而這塊地即使產不出五斗米也是能夠產出三鬥米的,並且這三鬥米最次也是能夠維持温飽的,否則他老先生恐怕也不會有悠然採菊的閒情逸致了。

如果,老陶不好那五斗米就意味着沒有米的話,這時他還會不折腰嗎?

此刻的人們常常稱讚民國時期文人的風骨,而對49年以後尤其是前三十年的文人表現頗為不屑,他們中的有些人在49前後表現甚至都判若兩人,原因何在呢?如果我們對歷史稍加研究就會發現,擺在民國文人面前的往往是五斗米與三鬥米的選取,而擺在49以後文人面前的卻是五斗米與沒有米的選取。有三鬥米的保障或能夠不為五斗米折腰,而不為五斗米折腰就意味着沒有米時,不折腰也得被折腰。於是,不好説為了五斗米,就是為了半鬥米也大都競相折腰了。時刻長了,折腰也就成了習慣,不折腰的人則成了另類。

同理,老陶當年不為五斗米折腰也是有底氣的,而這底氣就來自於那三鬥米。如果沒有那三鬥米,老陶的腰折不折恐怕還真不好説,至於悠然採菊,恐怕就只能在夢裏了。

不為五斗米折腰陶淵明 篇二

不為五斗米折腰陶淵明

中國古代有不少因維護人格,保持氣節而不食的故事,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

東晉後期的大人陶淵明,是名人之後,他的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東晉大司馬。年輕時的陶淵明本有“大濟於蒼生”

之志,可是,在國家瀕臨崩潰的**年月裏,陶淵明的一腔抱負根本無法實現。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願卑躬屈膝攀附權貴,因而和污濁黑暗的現實社會發生了尖鋭的矛盾,產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

為了生存,陶淵明最初做過州里的小官,可由於看不慣官場上的那一套惡劣作風,不久便辭職回家了。後來,為了生活他還陸續做過一些地位不高的官職,過着時隱時仕的`生活。陶淵明最後一次做官,是義熙元年(4)。那一年,已過“不惑之年”(四十一歲)的陶淵明在朋友的勸説下,再次出任彭澤縣令。有一次,縣裏派督郵來了解情況。有人告訴陶淵明説:那是上面派下來的人,應當穿戴整齊、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淵明聽後長長歎了一口氣:“我不願為了小小縣令的五斗薪俸,就低聲下氣去向這些傢伙獻殷勤。”説完,就辭掉官職,回家去了。陶淵明當彭澤縣令,不過八十多天。他這次棄職而去,便永遠脱離了官場。

此後,他一面讀書為文,一面參加農業勞動。後來由於農田不斷受災,房屋又被火燒,家境越來越惡化。但他始終不願再為官受祿,甚至連江州刺使送來的米和肉也堅拒不受。朝廷曾徵召他任著作郎,也被他拒絕了。

陶淵明是在貧病交加中離開人世的。他原本可以活得舒適些,至少衣食不愁,但那要以付出人格和氣節為代價。陶淵明因“不為五斗米折腰”,而獲得了心靈的自由,獲得了人格的尊嚴,寫出了一代文風並流傳百世的詩文。在為後人留下寶貴文學財富的同時,也留下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他因“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高風亮節,成為中國後代有志之士的楷模。

出處:《晉書·陶潛傳》:“潛歎曰:‘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

原文:

陶潛,字元亮,大司馬侃之曾孫也。祖茂,武昌太守。潛少懷高尚,博學善屬文,穎脱不羈,任真自得,為鄉鄰之所貴。嘗著《五柳先生傳》以自況曰:“先生不知何許人,不詳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閒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飲必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其自序如此,時人謂之實錄。以親老家貧,起為州祭酒,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資,遂抱羸疾。復為鎮軍、建威參軍,謂親朋曰:“聊欲絃歌,以為三徑之資可乎?”執事者聞之,以為彭澤令。在縣,公田悉令種秫谷,曰:“令吾常醉於酒足矣。”妻子固請種粳。乃使一頃五十畝種秫,五十畝種粳。素簡貴,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郵至,縣吏白應束帶見之,潛歎曰:“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義熙二年,解印去縣,乃賦《歸去來兮辭》。

由來

公元405年秋,他為了養家餬口,來到離家鄉不遠的彭澤當縣令。這年冬天,到任八十一天時,碰到潯陽郡派遣督郵來檢查公務,潯陽郡的督郵劉雲,以兇狠貪婪聞名遠近,每年兩次以巡視為名向轄縣索要賄賂,每次都是滿載而歸,否則栽贓陷害。這次派來的督郵,是個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澤的旅舍,就差縣吏去叫縣令來見他。 陶淵明平時蔑視功名富貴,不肯趨炎附勢,對這種假借上司名義發號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見一見,於是他馬上動身。不料縣吏攔住陶淵明説:“大人,參見督郵要穿官服,並且束上大帶,不然有失體統,督郵要乘機大做文章,會對大人不利的!”這一下,陶淵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長歎一聲,道:“我不能為五斗米向鄉里小人折腰!”(意思是我怎能為了縣令的五斗薪俸,就低聲下氣去向這些小人賄賂獻殷勤。)説罷,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並且馬上寫了一封辭職信,隨即離開只當了八十多天縣令的彭澤。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 篇三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

陶淵明是東晉後期的大詩人,也是名人之後(他的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東晉大司馬)。但陶淵明生性淡泊,在家境破落,入不敷出的情況下仍然沉醉於讀書作詩。為了生存,陶淵明也去做過州里的小官,可由於看不慣官場上的那一套惡劣作風,不久便辭職回家了。後來,他還陸續做過一些地位不高的官職,過着時隱時仕的生活。陶淵明最後一次做官,是義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過“不惑之年”(四十一歲)的陶淵明在朋友的勸説下,再次出任彭澤縣令。有一次,縣裏派督郵來了解情況。有人告訴陶淵明説:那是上面派下來的人,應當穿戴整齊、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淵明聽後長長歎了一口氣:“我不願為了小小縣令的五斗薪俸,就低聲下氣去向這些傢伙獻殷勤。”説完,就辭掉官職,回家去了。陶淵明當彭澤縣令,不過八十多天。他這次棄職而去,便永遠脱離了官場。此後,他一面讀書為文,一面參加農業勞動。後來由於農田不斷受災,房屋又被火燒,家境越來越惡化。但他始終不願再為官受祿,甚至連江州刺使送來的米和肉也堅拒不受。

相關推薦閲讀:

中國古代有不少因維護人格,保持氣節而不食的故事,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

東晉後期的。大詩人陶淵明,是名人之後,他的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東晉大司馬。年輕時的陶淵明本有“大濟於蒼生”之志,可是,在國家瀕臨崩潰的**年月裏,陶淵明的一腔抱負根本無法實現。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願卑躬屈膝攀附權貴,因而和污濁黑暗的現實社會發生了尖鋭的矛盾,產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

為了生存,陶淵明最初做過州里的小官,可由於看不慣官場上的那一套惡劣作風,不久便辭職回家了。後來,為了生活他還陸續做過一些地位不高的官職,過着時隱時仕的生活。陶淵明最後一次做官,是義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過“不惑之年”(四十一歲)的陶淵明在朋友的勸説下,再次出任彭澤縣令。有一次,縣裏派督郵來了解情況。有人告訴陶淵明説:那是上面派下來的人,應當穿戴整齊、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淵明聽後長長歎了一口氣:“我不願為了小小縣令的五斗薪俸,就低聲下氣去向這些傢伙獻殷勤。”説完,就辭掉官職,回家去了。陶淵明當彭澤縣令,不過八十多天。他這次棄職而去,便永遠脱離了官場。

此後,他一面讀書為文,一面參加農業勞動。後來由於農田不斷受災,房屋又被火燒,家境越來越惡化。但他始終不願再為官受祿,甚至連江州刺使送來的米和肉也堅拒不受。朝廷曾徵召他任著作郎,也被他拒絕了。

陶淵明是在貧病交加中離開人世的。他原本可以活得舒適些,至少衣食不愁,但那要以付出人格和氣節為代價。陶淵明因“不為五斗米折腰”,而獲得了心靈的自由,獲得了人格的尊嚴,寫出了一代文風並流傳百世的詩文。在為後人留下寶貴文學財富的同時,也留下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他因“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高風亮節,成為中國後代有志之士的楷模。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篇四

淝水之戰以後,謝安趁前秦崩潰的時機,派謝玄收復黃河流域大片失地。可是晉孝武帝卻重用他弟弟會稽王司馬道子,竭力排擠謝安,使謝安不能施展他的才能。到了謝安一死,東晉政權落在昏庸的司馬道子手裏,東晉的朝政就越來越腐敗了。

公元399年,晉安帝在位的時候,會稽郡一帶爆發了孫恩領導的農民起義,過了兩年,起義軍十幾萬逼近建康,東晉王朝出動北府兵,才把起義鎮壓下去。

這時候,東晉的統治集團內部又亂了起來。桓温的兒子桓玄佔領了長江上游,帶兵攻進建康,廢了晉安帝,自立為帝。過了三四個月,北府兵將領劉裕打敗桓玄,迎晉安帝復位,打那以後,東晉王朝已經名存實亡了。

在這個動盪不安的年代裏,在柴桑地方,有一個出名的詩人,名叫陶潛(本站☆),又叫陶淵明,因為看不慣當時政治腐敗,在家鄉隱居。陶淵明的曾祖父是東晉名將陶侃,雖然做過大官,但不是士族大地主,到了陶淵明一代,家境已經很貧寒了。陶淵明從小喜歡讀書,不想求官,家裏窮得常常揭不開鍋,但他還是照樣讀書做詩,自得其樂。他的家門前有五株柳樹,他給自己起個別號,叫五柳先生。

後來,陶淵明越來越窮了,靠自己耕種田地,也養不活一家老少。親戚朋友勸他出去謀一官半職,他沒有辦法只好答應了。當地官府聽説陶淵明是個名將後代,又有文才,就推薦他在劉裕手下做了個參軍。但是過不了多少日子,他就看出當時的官員將軍互相傾軋,心裏很厭煩,又要求出去做個地方官。上司就把他派到彭澤(在今江西省)當縣令。

當時做個縣令,官俸是不高的。陶淵明一不會搜刮,二不懂貪污,日子過得並不富裕,但是比起他在柴桑家裏過的窮日子,當然要好一些。再説,他覺得留在一個小縣城裏,沒有什麼官場應酬,也還比較自在。

有一天,郡裏派了一名督郵到彭澤視察。縣裏的小吏聽到這個消息,連忙向陶淵明報告。陶淵明正在他的內室裏捻着鬍子吟詩,一聽到來了督郵,十分掃興,只好勉強放下詩卷,準備跟小吏一起去見督郵。

小吏一看他身上穿的還是便服,吃驚地説:“督郵來了,您該換上官服,束上帶子去拜見才好,怎麼能穿着便服去呢!”

陶淵明向來看不慣那些依官仗勢、作威作福的督郵,一聽小吏説還要穿起官服行拜見禮,更受不了這種屈辱。他歎了口氣説:“我可不願為了這五斗米官俸,去向那號小人打躬作揖(文言是“不為五斗米折腰”)!”

説着,他也不去見督郵,索性把身上的印綬解下來交給小吏,辭職不幹了。

陶淵明回到柴桑老家,覺得這個亂糟糟的局面跟自己的志趣、理想距離得太遠了。從那以後,他下決心隱居過日子,空下來就寫了許多詩歌文章,來抒發自己的心情。

陶淵明寫過一篇非常有名的文章,叫做《桃花源記》。在那篇文章裏,他寫了武陵地方的一個漁人,有一次,沿着小溪划船打魚,來到了一座繁花如錦、芳草鮮嫩的桃樹林。

漁人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划着船再往前走,到了樹林盡頭,發現了一個小洞。他丟了船,順着洞口摸進去,開始很狹窄,走了一段,豁然開朗,原來洞裏有一個很大的村子,那裏土地肥沃,桑木成行,男女老幼,來來往往,勤懇勞動,過着無憂無慮的和平生活。

大家看到漁夫是個陌生客人,都熱情地邀請他喝酒吃飯。漁夫跟大家談起,才知道那村子裏的人的祖先還是秦朝末年避難到這兒來的。他們根本不知道秦以後還有漢朝,更不用説有什麼魏、晉了。

漁人在那裏住了幾天,告別回家。他在回家路上,做了好多標記,準備下一次再去訪問。回到武陵,他報告了太守。太守也很感興趣,派人跟着漁人去找桃花林,但是怎麼也找不到那個洞口了。

陶淵明寫的那個世外桃源,在當時的社會裏是不會有的。但是他在文章裏描繪的那種人人勞動,個個過着富裕、安定生活的圖景,反映了在當時黑暗動盪時代的人民的一種美好願望。所以《桃花源記》這篇文章,後來一直被人們所喜愛。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 篇五

不為五斗米折腰:陶淵明

著名作家劉小川創造性地使用史學、文學、現象學、人類學、心理學等手段,深入解讀先賢故事,分類提煉先賢特質,用中國先賢的生命精華,引領讀者運用先賢智慧辨認當下,充盈正氣,走出精神性危機。只有讀懂先賢的生存細節,才能真正領悟中國智慧。

陶淵明是東晉大賢,古代真性情的總代表,幾乎影響了後世所有的讀書人。

陶淵明是晉初大將軍陶侃的重孫,其父陶逸做過太守。亂世家道中落,他一生四次求官,“疇昔苦長飢,投耒去學仕”,最後一次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澤(今屬江西)縣令。陶潛的妻子翟氏生了四個兒子,加上前妻生的長子陶儼,五個吃長飯的。

五柳先生當縣令,把官帽掛在官廳的青磚牆上,裹一個濾酒的葛布頭巾,赤腳走田埂,格外關心農事,與臭汗淋漓的勞動者打成一片。

“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蘇東坡對此二句崇拜得五體投地:“吾於詩人無所甚好,獨好淵明之詩。”陶詩一百零九首,蘇軾篇篇唱和。

有一天,州刺史派來了一個郵督,專門督察陶縣令,人未到命令先至:陶淵明必須官衣官帽穿戴整齊,必須迎接到遙遠的官道口,必須躬身引路,亦步亦趨(周禮之萬一)碎步小跑,必須早陪午陪晚陪,必須説一籮筐的廢話假話肉麻話……陶淵明站在縣衙外發了一會兒呆。縣令的官帽來之不易啊。公田釀酒的粳稻眼看要成熟了。家裏的五個兒子巴望父親帶回好吃的東西。

翟氏一日三眺望,折斷門前柳。

陶淵明有“金剛怒目”(魯迅)的一面,當了八十多天的縣官,估計他已經“忍得水滴”(眉山俗語)了,於是,他扔了官帽回家。個性本如此,沒辦法。毫無辦法。扔就扔吧。

《歸去來兮辭》:“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天沒亮就急於逃離官衙,“斂裳宵逝”,可見逃離官場的衝動非一朝一夕。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莊子巴望化為蝴蝶,陶潛羨慕欣欣向榮之木、涓涓流淌之泉、掙脱塵網之鳥、迴游故淵之魚。

“學而優則仕。”中國的文化先賢都要奔官場,老子也不例外。走向官場又背向官場,幾乎是所有文化先賢的宿命。其間生風生雨生雷電,強對流催生強悍的生命個體,化入語言、音樂、書畫、建築、衣飾、美器……幾千年籠罩數百億人的生活方式。

樸素的欣悦,低消耗的快樂,輕鬆持續一萬年,夭夭如也。

陶淵明扔官帽的符號化動作,後世仰望了一千六百多年。這是利益趨奔與個性自由永不停息的拉鋸戰。名韁利鎖,退一步海闊天空。對中國的文化先賢而言,這叫以退為進,進入自然與審美。房前屋後皆風景,一草一木亦關情。道德醇,風俗厚,人情暖,維繫着短暫的生存,流連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一杯酒一支歌一首詩,或是兩三句親朋問候,人就樂起來了,這樣的人,何往而不樂?

陶淵明居住的柴桑縣(江西九江)上京裏,山環水抱,民風樸拙。遠眺廬山的香廬峯,夜觀星星大如鬥,釣魚彈鳥捉泥鰍,走鄉串户話桑麻……中年晚年的陶潛樂得像個孩子,始終保持孩子般的生命新鮮感。至樸者,樹立了千百年的好榜樣。缺了陶淵明,中國鄉野田園的美感會大打折扣。詩人提純了普通人的感受,丘山與村落符號化了。

陶淵明的《歸園田居》五首,《移居》二首,字字珠璣,古代讀書人視同聖經,萬兩黃金買不來。李白杜甫蘇東坡可以買來嗎?莎士比亞荷爾德林可以買來嗎?“清風朗月不用一錢買”,人類的頂級藝術,乃是巨大的生命衝動之產物,生命衝動咋買?“藝術是苦悶的象徵”,苦悶咋買?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披星戴月的勞動者關心勞動成果,古今皆然。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古人以此作畫圖無數。

陶淵明的佳作大都作於四十歲以後,官帽一扔,藝術井噴。

陶淵明大約四十五歲,上京裏的園田居失火,八九間草屋化為灰燼,詩人移居南村。《移居》之一:“昔欲居南村,非為卜其宅。聞多素心人,樂與數晨夕。懷此頗有年,今日從茲役。敝廬何必廣,取足蔽牀蓆。”

素心人反襯雜心人——貪官奸商,類似流氓潑皮癟三。素心人要住到一起,生活才有滋有味,學與問才相得益彰。

南村的鄰居也有雜心人,素心人繞道避開他,躲不開就點頭過。素心人一詞,應該是陶潛首創。敝廬何必廣,精神的強大者住小房子欣欣然,精神的弱小者居豪宅慼慼然,古今例子太多。為何慼慼然?花花腸子算計太甚。

《移居》之二:“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農務各自歸,閒暇輒相思。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

生活的'景象一派祥和。人人舉止樸拙,目光清澈,令人聯想法國畫家高更畫的塔西提島上的男女土著,只少了宗教神祕。陶詩如同田家語,明明白白而韻味悠長。當時有批評家指責他用“田家語”寫詩,不夠華麗,不見追隨漢賦的語言之排場。而在唐宋文化大師們的虔誠眺望中,陶淵明成為陶淵明。

蘇軾認為,陶詩高於李杜詩篇。

五柳先生醇酒般的尋常日子,能否持久?晉末軍閥混戰,百姓賦税極高,單靠種田難以養活一家人。淵明棄官後一度乞討,“飢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言辭”。早年他有過乞討的經歷,心裏百味雜陳。五十歲的金剛硬漢,那乞討的手如何伸得出去?扔官帽的手轉為躬耕手,再轉乞討的手,其間的酸楚可想而知。這類事,男人通常是不會講的,羞於啟齒。做過縣令的陶淵明把乞討事寫進了詩篇,一句“叩門拙言辭”,大丈夫為五斗米折腰的情與貌,如在目前。

“凍餓雖切,違己交病。”這個短語,道出耿介之士共同的心聲。

陶淵明寧願輾轉乞討,也不去找那些人五人六的官員。他在寫給兒子們的信中説:“每以家弊,東西遊走。”八個字,透露多少隱忍的辛酸。“性剛才拙,與物多忤。”

大師多傲骨,否則難成大師,逆境中撐不住,垮掉了。

信中又云:“汝輩稚小家貧,每役柴水之勞,何時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雖不同生,當思四海皆兄弟之義。”淵明的五個兒子在亂世存活下來,妻子翟氏得享天年,蕭統誇她:“能安勤苦,與其同志。”

據國學泰斗袁行霈先生近年考證,陶淵明活了七十六歲。

陶淵明五十八歲作《桃花源記》,這是中國人千百年不變的精神家園。他的精神偉力牢牢紮根於日常生活,舉止天真,和藹可親,就像我們的親人。他説:“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生活之信仰,陶淵明承先啟後。上京裏和南村,先生有酒盈樽的日子居多,美感橫呈,俯拾皆是。輾轉乞討的那雙顫抖的手,破天荒寫進傳世詩篇。

“長吟掩柴門,聊為隴畝民。”古代最黑暗的時期,仍然有一些人過得賞心悦目。其中的佼佼者,就是江西九江的五柳先生。

當代德國的大學生中學生普遍熟悉荷爾德林,追慕那位“詩人中的詩人”。中國的學子如何呢?偉大的陶淵明,是否寂寞少知音?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篇六

讀音:bú wèi wǔ dǒu mǐ zhé yāo

釋義:

五斗米:晉代縣令的俸祿,後指俸祿;

折腰:彎腰行禮,指屈身於人。比喻為人庸俗,沒有骨氣,為利祿所動。

“不為五斗米折腰”這則成語的意思是用來比喻有骨氣、清高。

用法:複句式;作謂語,分句;形容人有骨氣

五斗米:是指晉代朝廷中信奉“五斗米道”的權貴。

五斗米道,是原始道教,稱張天師道,是東漢末張陵創立的`,因從受道者出五斗米,故稱之。

【出處】《晉書·陶潛傳》。

【釋義】五斗米:晉代縣令的俸祿,後指微薄的俸祿;折腰:彎腰行禮,指屈身於人。比喻為人清高,有骨氣,不為利祿所動。

【歷史典故】

陶淵明,又名陶潛,是東晉著名的詩人、辭賦家和散文家。他出生在一個沒落的官僚家庭中。他的曾祖父是東晉著名的大將軍陶侃,但到他這代,陶家已經敗落,生活貧困。儘管如此,從小陶淵明還是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他博覽羣書,養成不愛慕虛榮、不貪富貴的高潔性格。

義熙元年(405年),陶淵明在朋友的勸説下,出任彭澤縣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潯陽郡派遣督郵來檢查公務,潯陽郡的督郵劉雲,以兇狠貪婪聞名遠近,每年兩次以巡視為名向轄縣索要賄賂,每次都是滿載而歸,否則就栽贓陷害。縣吏説:“我們應當穿戴整齊、備好禮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督郵。”陶淵明歎道:“我豈能為五斗米向鄉里小兒折腰。”意思是我怎能為了縣令的五斗薪俸,就低聲下氣去向這些小人賄賂獻殷勤。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

於是,陶淵明在出任彭澤令八十多天後,就離開衙門,收拾行裝,返回家鄉,從此過起隱居生活。對於官場,他絲毫沒有眷戀之心,反而有一種重獲自由的怡然自得。他每天飲酒寫詩,過着世外桃源一樣的清閒生活。

【成長心語】

這則故事主要是讚揚有骨氣,不趨炎附勢品格高尚的人。名利本為身外物,卻讓許多人樂此不疲地執著追逐,正所謂“名利本為浮世重,古今能有幾人拋”。但是,陶淵明做到了,他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名利並非人生全部的追求,我們不應為名利而活,被名利驅使。淡泊不是不思進取,不是無所作為,不是沒有追求,而是以一顆純淨的心靈對待生活與人生的慾望和誘惑。在順境中不得意忘形,身處逆境時不枉自菲薄,寵辱不驚,悉由自然。這樣就會使你真正地享受人生,在淡泊中充實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