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幼兒園觀察筆記甄選合輯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06W

幼兒園觀察筆記甄選合輯多篇

幼兒園觀察筆記 篇一

一、如何評價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有的教師在新課改過程中出現了把自主、合作、探究形式化、絕對化的傾向,探究變成了一種模式,變成了機械、刻板的操作。有的教師把“自主、合作、探究”寫在黑板上,作為一種固定的模式或程序,每節課照着去做。有些實驗探究課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一步一步地完成,基本上學生沒有思維活動……教師只培養了學生機械的動手能力,學生的思維能力、實驗設計能力沒有得到培養,看似熱鬧,實際上只是形式而沒有實效。這樣做實際上是把新課程的理念簡單化,是機械套用。究竟需要不需要合作?值不值得探究?教師缺少深刻的思考。

所有能有效地促進學生髮展的學習,都一定是自主學習。但並不是所有的學習領域和學習主題都需要用合作學習的組織形式,或者用探究學習的方式來進行。關鍵是教師如何引導。動要動得有序,不是雜亂無章,課堂教學法要的不是熱鬧場面,而是對問題的深入研究和思考。當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探索時,學生自己尋找答案時,要放手讓學生活動,但要避免學生興奮過度或活動過量,應當具體研究怎樣放,怎樣收;什麼時候放,什麼時候收。課堂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應當從教學的需要出發,從學生的需要出發,不能為創設情境而創設情境。

二、如何評價課堂氣氛

新課程強調營造寬鬆 uawen.c n 和諧的課堂氣氛,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於是教師為了展示課堂的熱烈氣氛,顯示啟發式教學,便採用邊講邊問,把可供探索的問題分解成為較低認知水平的“填空式問題”,一節課竟能提問上百次。試問這樣不停地碎問、亂問,能激發學生深層次的思維嗎?一問一答,學生好像忙得不亦樂乎,但實際上學生的思維仍在同一水平上重複;一些課表面上看熱熱鬧鬧,學生能準確地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但很少有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表面上看是師生互動,實際上是用提問的方式“灌”,直到讓學生認同教師事先設計好的答案。師生、學生沒有真正地互動起來。

新課程還強調建立新型的、和諧的、民主型的、開放的課堂氣氛。於是有些學生上課太自由化了,坐沒有坐相,站沒有站相,想看就看,想讀就讀,想説就説,想鬧就鬧……甚至有些教師對學生違反課堂紀律視而不見。營造寬鬆和諧的課堂氣氛,是現代課堂教學“以人為本”的學生觀的具體表現,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給予學生最多的應是鼓勵、尊重。但在強調師生之間這種新型的、和諧的、民主的關係同時不要忘了“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必要的紀律制度和規範的要求是學習的必備保證,學生課堂紀律的好壞與教學質量密切相關。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是不容忽視的,這不僅僅是課堂教學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是學生髮展,以及他們繼續學習和終身學習所不可缺少的。

三、如何評價學生

新課標強調對學生的評價應該尊重學生、激勵學生、保護學生。於是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出現了“好”聲一片,只要學生回答問題,教師一概以“好”、“很好”、“掌聲鼓勵”……進行籠統地評價。這樣廉價的結果很容易使學生形成模糊的概念,對學生的錯誤結論不加以糾正,模糊的概念不置可否。無論學生對問題回答得如何,都會得到教師的表揚,無論課堂上學生怎樣不守紀律,從不給批評。久而久之,學生變得很浮躁,他們還會在乎表揚嗎?他們還會對破壞紀律、影響到他人的學生感到羞愧嗎?一味表揚,正如一味處罰一樣並不可取。對學生而言,過多的誇獎並不會起到鼓勵的作用,尤其是教師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隨意性誇獎,不僅不能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引導,反而會導致學生形成淺嘗輒止和隨意應付的學習態度。

對有過錯或偶有過失的學生的評價,不應該太多地去動用什麼語言的腦筋。而是要言之有物,行而有效。儘可能由“評價無痕”做到“教育無痕”,從而形成學生的自我評價,做到學生評價的自主內化。

四、如何評價認知目標的完成

完成認知目標是教師在組織教學過程中一件很重要的任務,但認知性任務不是課堂教學法的中心或惟一目的,教師不應只關注知識的有效傳遞,而不考慮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

傳統的評課標準,往往強調教學進程要安排合理,教學環節井井有條。許多觀摩課,教師期望的是學生按教案設想作出回答,努力引導學生得出預定答案。整個教學過程就像上緊了發條的鐘表一樣,什麼時間講授,什麼時間提問,給學生多少時間回答問題等都設計得“絲絲入扣”,結果往往是把一節好課上成了表演課,演員就是教師,或者説主角是教師,學生則是配角,是觀眾。教師對課堂上出現的意外情況常常採取迴避的處理方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看不到教師的隨機應變,看不到對學生思維出現阻礙時的點撥。教學過程好似一杯淡而無味的水,觀後不是讓人拍案叫絕,為之喝彩,而是讓人覺得索然無味,無任何收益。

五、怎樣的課才是一堂好課

新課程理念下一堂好課的標準應該是看教師:是否創造了學生髮展的良好環境氛圍,是否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和思維度,是否激發了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是否統一了教學的規範性和創新性,是否落實了知識、情感、思維、技能等目標。

一堂好課不應是自始至終的高潮和精彩,也不必是高科技現代教育技術的集中展示。一堂好課不是看它的熱鬧程度,而在於學生從中得到了什麼,它留給人們的應是思考、啟示和回味。

幼兒園觀察筆記範文精選 篇二

今天的遊戲中,我為小朋友準備了雪花積木,可是在遊戲開始後不久,我就發現地上的雪花積木撒了好多,於是我在旁説了聲:"寶寶們,積木掉了,我們應該怎麼辦啊?"可是不知是因為寶寶們玩得太高興了沒聽見,還是聽見了也不想撿,寶寶們誰也沒有去檢。本來碰到類似情況,我總是會讓小朋友把積木撿起來再玩。可是,我想,為什麼孩子們非要我去説了,才肯撿呢,難道真的是我的常規工作沒有做好嗎?我在思考着,能不能想到一個孩子主動願意去撿的方法呢?

這時,我看到了桌上的那個空筐,靈機一動,拿了筐説:"寶寶們,地上有這麼多的蘑菇,我去採蘑菇了。"並撿起了一片雪花積木。這個方法真靈,所有的小朋友都放下手裏的積木,搶着撿地上的積木。一會兒,就把地上撿的乾乾淨淨。在積木撿完後,有的寶寶説:"這是紅的蘑菇,這是黃蘑菇"。然後他們把紅的黃的各放在一邊,開始把撿起來的雪花片按照顏色進行分類,分別放在了兩個筐裏。而且嘴巴里還不時的説:"這邊有好多的紅蘑菇,這邊有好多黃蘑菇。"分類進行完了之後,他們開始拼插雪花積木,整個遊戲玩了很長時間,在遊戲過程中,小朋友只用了雪花積木和塑料籃子兩樣東西,但他們的興趣始終濃厚,而且遊戲也進行的有聲有色。在遊戲結束時,我問小朋友今天玩得開心嗎,他們齊聲説"開心",還一再要求我下次再玩"採蘑菇"的遊戲。

我想,如果在開始時我以傳統的方式"命令"小朋友們撿完了積木再玩,那麼他們的情緒一定會受到影響,對今他們的注意很不穩定,易受外部環境的干擾,而且他們的模仿性強。我所採取的"採蘑菇"的遊戲,一下子就把他們的注意力吸引了過來。雖然到後來遊戲的性質產生了變化,但在遊戲過程中,幼兒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利用僅有的籃子和雪花積木,使遊戲進行得有聲有色。這其中既培養了幼兒的發散性思維,也培養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天的遊戲也會失去興趣。而2-3歲幼兒無意注意佔優勢。

幼兒園觀察筆記怎麼寫 篇三

觀察實錄:

在餐前準備時,我組織幼兒如廁、洗手,當我喊道小雅那一組時,小朋友都大步流星的走進廁所,只有小雅沒有動靜,依然坐在座位上,我來到她的身邊蹲了下來,拉着她的小手告訴她:“立刻就要吃飯了,要去解小便洗手吃飯啦!”她一個勁的搖頭説:“我沒有小便”。我怕引起她緊張,她説沒有,我就沒有再要求了。吃完飯帶着孩子們散步回來以後,我又再次組織小朋友如廁,來到小雅的身邊對她説:“立刻就要睡覺了,要是不小便,憋着會肚子痛,到時還會尿牀,好羞羞”。小雅聽我這麼一説,伸出小手示意要和我拉手並對我説:“老師你陪我一起小便。”小雅再一次進步了,離改掉這個不良習慣又前進了一步。

觀察分析:

小雅的憋尿現象不是一兩天就能改變得了,作為老師不能着急,要有耐心,不能着急。她的每一次進步,老師都要及時的給予肯定。同時,老師應利用幼兒的心理特徵,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以取得實效。

取得的效果:經過這幾天的時間老師的耐心引導和家長的配合支持,儘管小雅還不能自己主動的去入廁,但是已經能在老師的提醒下,陪同着去入廁了。孩子取得的進步和家長的'配合,老師的耐心,細緻的觀察是離不開的。

幼兒園觀察筆記怎麼寫 篇四

一、觀察對象

全體幼兒

二、觀察時間

xx年x月x日

三、觀察目的

對幼兒良好飲食習慣的培養

四、觀察地點:教室

五、觀察過程

1、這一段時間,每一天下午吃點心的時候,我看見有的小朋友一會兒把饅頭撕成小塊、小塊的捏着玩;一會兒就用手把包子壓扁,然後往嘴裏面塞。

2、瑞瑞小朋友吃飯個性香,每次盛上飯,迫不及待地抓起勺子就吃,經常塞得滿嘴飯來不及咽,噎得滿臉通紅,眼淚直流。而且他吃飯時,碗放在桌子中間,板凳離桌子很遠,他也不明白挪一挪碗,拖一拖椅子,只明白伸長了脖子,伸直了身子,使勁夠着

六、分析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對幼兒的飲食習慣要求是:安靜愉快地進餐,正確使用餐具,飯後擦嘴,細嚼慢嚥,不挑食,偏食,不剩飯菜,就餐時,不發出聲音,不亂扔殘渣,飯後收拾乾淨,掌握正確的就餐姿勢等。此刻的幼兒由於父母的工作忙,而且也缺乏科學的營養衞生知識,致使孩子們養成了一些不良的飲食習慣。比如吃飯時,好吃的一味往肚裏填,不好吃的“拒之門外”,有的邊吃邊玩,浪費飯菜;有的需要大人端着碗在後面追着喂,一頓飯能吃一小時;有的吃飯時不吃,只愛吃零食;種。種狀況造成了孩子們不好的飲食習慣。

七、教育措施

1、改變家長的教育觀念。

首先,我們向家長介紹有關幼兒飲食習慣的培養方法,幫忙家長樹立良好的飲食教育觀念,家園配合共同糾正幼兒的不良習慣。

2、針對幼兒這些不良習慣,幼兒園制定有效的方法加以引導。

3、科學合理安排幼兒一日生活及教學資料。

a、日常生活中,適當安排運動,增進幼兒食慾。

b、透過羣眾教學活動及遊戲培養幼兒良好的進餐常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