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高三政治選修一知識點歸納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92W

高三政治選修一知識點歸納多篇

高三政治選修一知識點歸納 篇一

1、世界貿易組織:

①分類——全球性、專門性、政府間的國際組織

②宗 uawen.c n 旨——提高生活水平,保證充分就業,提高收入和需求;擴大生產和貿易,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保護環境;確保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增長中獲得與經濟發展需要相適應的份額;通過實質性削減關税建立多變貿易體制。

③原則——非歧視原則、透明度原則、自由貿易原則、公平競爭原則

④作用——加強國際多邊貿易體制;深化國際分工和資源合理配置;促進世界市場的統一和市場經濟的普及,推動政府職能的轉換;組織多邊談判,為國際貿易制定基本原則和協定,是解決貿易摩擦和衝突的場所。

⑤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享受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

權利:享受多邊、無條件、穩定的最惠國待遇和國民待遇;參與世貿組織各機構所有會議;參與貿易政策審議,對貿易伙伴的貿易政策進行質詢和監督;利用世貿組織的爭端解決機制解決貿易糾紛;參與新一輪多邊貿易談判,制定多邊貿易規則;享受發展中國家特有權益。

義務:進一步降低關税;取消非關税貿易壁壘;取消被禁止的出口補貼;開放國內市場,特別是服務市場;擴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範圍;放寬和改善外資政策;增加貿易政策透明度。

2、國家結構形式——中央與地方關係

①影響因素:歸根結底是階級、民族、歷史和文化等因素綜合起作用的結果;人口、領土、政權和主權是國家存在和發展的基本條件,是選擇國家結構形式必須面對的基本問題

②類型:單一制、聯邦制

A、中國是單一制,中央享有權力,地方權力由中央授予,地方必須服從中央,要在中央統一領導下行使職權;只有一箇中央政權、一部憲法、一個法律體系、一種國籍;中央統一行使外交權。

B、美國是聯邦制,聯邦與州兩級政府分享政治權力都有各自的中央政權、憲法和法律體系,都是完整的政治實體;聯邦與州在各自權力範圍內享有權力,相互間不得任意干涉;聯邦地位高於州,是國際交往的主體

③聯邦制作用:保證美國的強大統一,確保州的靈活性和創造性;但效率不高,聯邦與州政府相互推諉、各自為政。

3、中美權力運行的規則/機構組織和活動原則

①中國是民主集中制:

A、表現——在人大與人民關係上,人大代表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人大統一行使國家權力;在人大與其他國家機關關係上,人大是國家權力機關,其他國家機關由人大產生,對人大負責,受人大監督,其他機關依法各司其職;在中央與地方關係上,在中央統一領導下,合理劃分中央與地方職權,地方服從中央,也要發揮地方積極性。

B、意義——有利於穩定社會秩序,調動各方積極性,集中民智和力量建設現代化,維護統一和團結;有利於國家機關分工合作、協調高效履行職責。

②美國是三權分立制:

A、表現——國會擁有立法權,但受總統與法院制約,總統有立法否決權和立法倡議權,併發布行政命令,聯邦法院有權宣佈法律違憲;總統掌握行政權,負責實施法律,但受國會與法院制約,政府所需經費須國會批准和監督,聯邦法院有權宣佈總統命令違憲,通過案件判決重新解釋憲法以擴大或限制總統權力;法院擁有司法權,負責審查法律,但受總統與國會制約。

B、作用——有利於反對封建XX,調節資產階級內部各集團的利益,維護資本主義民主制度;但實際是協調資產階級內部權力分配的一種機制,導致國家機關相互扯皮,效率低下,並在政治實踐中難以真正貫徹。

4、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措施——堅持和改善黨對國家事務的領導

要求: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完善人大制度需要人大及其常委會自覺接受黨的領導,包括政治領導、思想領導、組織領導,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主要通過制定大政方針,提出立法建議,推薦重要幹部;進行思想宣傳,發揮黨組織和黨員作用;堅持依法執政,實施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按照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原則,規範黨和人大關係,支持人大工作;人大依法履職要全面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使黨的主張經法定程序上升為國家意志;黨要在憲法和法律範圍內活動。

意義:有利於把黨的主張與人民意志統一起來;有利於把黨的決策與貫徹執行統一起來;有利於國家機關及工作人員把對黨負責與對人民負責統一起來;有利於保證社會主義方向,保證共產黨始終帶領人民前進。

5、國體與政體:

①二者是內容與形式的關係;

②國體決定政體,政體體現國體;適當的政體能鞏固國體,不適當的則危害國體;

③地理環境、歷史淵源、文化傳統、人口素質、發展程度、外來勢力也會影響政體,使同樣國體採取着不同政體。

高三政治選修一知識點歸納 篇二

1、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

(1)和平與發展是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具有決定性影響的全球性問題。

(2)含義:和平問題是指維護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戰爭的問題。它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本條件,是經濟發展和其他全球性問題解決的前提。

發展問題是世界經濟的發展,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發展問題。發展和繁榮是人類永恆的課題。今天,全球發展的最突出問題是南北發展不平衡,即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經濟發展不平衡問題。

(3)戰後世界和平是主流,但威脅和平的因素仍存在,世界並不太平。戰後世界發展是主線,但整個世界的經濟形勢依然嚴峻。全球發展最突出的問題是南北發展不平衡問題。

(4)和平與發展的相互關係:和平與發展是相輔相成的,和平是發展的前提條件,發展經濟是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礎。

2、建立國際新秩序:

(1)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是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的主要障礙。

(2)建立國際新秩序是解決和平與發展的有效途徑。

(3)國際新秩序必須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

3、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展

(1)多極化趨勢在曲折中發展: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世界出現了多極化的趨勢。蘇聯解體後,一個多極化的世界格局開始形成。同時,國際形勢總的趨勢是由緊張趨向緩和,由對抗轉為對話。當前,世界正形成若干個政治經濟力量中心。

(2)多極化意義: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展,有助於扼制美國搞單極世界由它來“領導”國際社會的圖謀;同時也有利於世界的和平、穩定、發展和國際關係的民主化。

4、當代國際競爭的實質:

(1)當代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

(綜合國力含義及構成:是指一個主權國家生存和發展所擁有的全部實力及國際影響力的合力。這其中包括主要由政治決策、動員和組織能力、反應能力構成的政治力,主要由國民生產總值、經濟構成和經濟發展前景構成的經濟力,主要由軍隊的數量和質量、武器裝備、戰術技術等構成的國防力,主要由教育水平和受教育者的素質構成的文教力,主要由一個國家在國際上的地位、作用、影響和外交上的能力構成的外交力,主要由人口的數量和質量、地理位置、氣候、資源等因素構成的資源力。其中,經濟力和科技力已經成為決定性因素。)

(2)在當今世界,經濟是基礎,科技是龍頭。世界各國都以發展經濟和科技作為國家的戰略重點,努力增強自己的綜合國力,力圖在未來世界格局種佔據有力地位。當前,大力加快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增強國家實力,是我們的基本立足點。我們要着力於發展科學技術和提高國民素質,增強綜合國力,力爭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掌握主動權。

高三政治選修一知識點歸納 篇三

我們的中華文化

1、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徵: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2、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見證:漢字與史書典籍

(1)漢字: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載體。文字的發明,使人類文明得以傳承,標誌着人類進入文明時代。漢字為書寫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明,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今天為中華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識。

(2)史書典籍:是中華文化一脈相傳的重要見證。我國史書典籍的特點:規模之大、存留之豐為世界所罕有。

3、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原因,還得益於它特有的包容性

(1)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原因:漢字傳載、史學典籍存傳、中華文化的包容性。

(2)包容性:

①含義:即求同存異和兼收幷蓄。所謂“求同存異”,就是能與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諧相處;所謂“兼收幷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鑑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積極成分。

②意義:這種文化的包容性,有利於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關係中交流,增強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對外域文化的理解。

4、如何再創中華文化新的輝煌?

(1)在近代中國,再創中華文化的輝煌與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奮鬥密切相關。

(2)實踐證明: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馬克思主義的指引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才能創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

(3)今天,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中華民族的文化史冊掀開了嶄新的一頁。中華文化在繼續更加壯麗的篇章。

5、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第6、7、8點組合)

6、中華文化的獨特性:

(1)中華文化中的文學藝術在世界文學藝術寶庫中獨樹一幟。(文學藝術對於反映人們的精神生活、展示人們的精神世界有獨特的作用)。

(2)中國的科學技術成就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科學技術是一個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之一。)

①地位:在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成就長期處於世界的前列,對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②特點:總的來説,我國古代科學技術注重實際運用,具有行實用性和整體性的特點。

③意義:中華民族在認識、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創造的一切科技成就,都是中國人民勤勞、智慧和艱苦奮鬥精神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生命力、創造力的生動體現。

7、中華文化的區域性:

(1)成因:我國幅員遼闊,各地自然條件千差萬別,經濟社會發展程度不同,受歷史、地理等因素的影響,各地區的文化帶有明顯的區域特徵。

(2)不同區域文化之間的關係:不同區域的文化,長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鑑、相互吸收,既漸趨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8、中華文化的民族性:我國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異彩紛呈。都為中華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9、多民族文化對中華文化的意義

(1)民族文化與中華文化關係:中華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體,中華文化呈現多種民族文化的豐富色彩。中華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華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2)地位:它們都足中華文化的瑰寶,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3)各民族文化的關係: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共同創造中華文化。

(4)意義:它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各族人民對共同擁有的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顯示了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藴和強大的民族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