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自主學習好處是什麼?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63K

自主學習好處是什麼?精品多篇

學生自主學習心得體會 篇一

人的價值高於一切。學校的意義、教育的意義就在於關心人、培育人,滿足人的發展需要。有效研修堅持以教師為本,以教師專業發展為本,教師發展是目標,學校和學生的發展是教師發展的結果,把教師專業發展作為研修活動的重要目標,需要研修活動組織者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始終把教師專業發展放在學校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斷激發教師專業發展滿足的內在動機,滿足教師自我實現的願望。

為了加強自己的業務能力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從各個方面不斷提高完善自己在研修中我有以下心得體會:

1要樹立優良學風,刻苦鑽研業務,不斷學習新知識,探索教育教學新規律。鑽研教材,寫好每一個教案,上好每一堂課,多聽同組同事的課,多學習別人的優點和長處。

2在課改的課堂教學中,不斷探索適合學生愉悦學習的好的教學模式,向同組的老師學習她們的先進教學方法。尤其在教學中,注意學習其他老師的先進經驗

3培養學生課堂上會靜下心來思考的能力

4善於總結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點點滴滴,嚴以律己,不斷改進自己的教育方式。

5積極參加各項教育教學學習活動,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

6多和同組的老師一起備課,一起商量課堂中出現的問題。尤其在教學中,多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在課堂中怎樣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怎樣培養學生探究性能力,最後提高學生學習水平。

7勤於動筆,勤反思,積累經驗,對於不好的做法及時改正。以此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教師引導的方法的好壞對學生的自主學習,甚至於對其以後的各個方面都將產生重要的影響,因而我們要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1)我們在教育教學中起的是引導作用,而不是填鴨式灌輸。教師應該的重視學生存在,以情感去開啟學生的心智。

(2)我們應以身作則,潛移默化地把中國傳統美德傳授給學生。

(3)在教學過程中,多鼓勵、讚美學生,培養學生積極性的同時,培養他們對挫折的容忍能力。瞭解學生的感受,觀察學生的反應,聆聽學生的心得。

教育不是萬能的,有其侷限性,作為教師,我們應看到這種侷限性,以一種樂觀的心態面對。只有對我們的事業充滿希望,我們才能真正用“愛”來對待我們的學生,對待我們的事業。努力加強我們的專業知識修養,着力於個人的身心修養,珍惜我們的事業,堅守工作崗位,默默耕耘,為祖國的建設發展貢獻我們的力量。

學生自主學習心得體會 篇二

三月,草長鶯飛,校園花開。作為高三的學生,本該在校學習的我們,卻因疫情,不得不延遲上學。好在國家提出了“停課不停學”的方案,使我們在家能通過網課直播的方式進行着高三的複習,維持着學習的規律。

疫情中,我們明白了自我防護為第一要務,同時也懂得了讀書的真正意義;雲端裏,我們緊跟老師指引,保持學習狀態,做好學習規劃、完成學習任務。

與“逆行者”相比,我們唯一能做的是學習,是努力提升自我。疫情之下,網課對我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更嚴的要求。大學聯考對人才的選拔要求更高,具自制力,能有計劃合理學習的自主學習達人將會脱穎而出。回想網課初期,我們中不少人心思還未從原本“短暫”的假期中抽離出來,猶感不適,但很快網課學習的全新體驗以及老師們的悉心教導,讓越來越多的同學漸漸投入到線上學習中,同時也對網課自主學習有了自我的領悟。

此時自主學習顯得尤為重要,而其核心便在於“自主”二字。宅在家裏,沒有了學校濃郁的學習氛圍和良好的學習環境,心神很容易被外在干擾和分散,無法真正自我管控。如果不克服這點困難,那麼所謂的網課學習就將變得毫無意義。我們懂得必須積極提升自制力,強迫自己沉下心去學習,並且儘量摒棄外界的一切干擾,努力做到心無旁騖。同時,我們也主動與家長合作,讓他們幫忙進行了適當的提醒和監督。這樣一來,“自主”才有了實現的可能。

“你不逼自己一把,你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優秀。”人生最大的困難就在於挑戰自我的極限,如果你不勇於想辦法嘗試,則永遠不知道自己的人生還有哪些可能。對於學習,每個人的承受力是有限的,時間一長也會不可避免地感到疲倦。此時,就是我們自主學習的關鍵點,也是我們挑戰自我之時,我們需要堅持。學一時很簡單,但一直學卻不是易事。如果不能很好地解決學習產生的煩躁問題,那麼自主學習的效果終究有限。針對這個問題,不斷轉換學習科目無疑是一種切實可行的辦法。比如,長時間做數學可能會讓人漸漸跟不上思維節奏,這時不妨換個思路:看看英語閲讀緩解一下學習壓力;閲讀作文素材,聽聽英文歌曲做到身心的放鬆;又或者做做家務,勞逸結合,做到張弛有度。

“學霸”之所以稱之為“學霸”,就在於他們學習極其高效,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長時間地坐在書桌前,不僅是家長,就是我們自己也開始擔心我們能否做到“高效”。我們不妨向優秀學習,將自己置身於考場當中,限定自己的做題時間,內心產生了緊迫感,也就少了胡思亂想,學習自然而然高效起來。

大道三千,殊方同致。當目標——“大學聯考”越來越清晰,我們的信念亦越發堅定。

如果沒有疫情,我們早已返回學校,在教室裏大聲朗讀,在操場上自由奔跑。願疫情去,你我笑容依舊,風采依舊!願東風來,豔陽高照,桃李芬芳。

學生自主學習心得體會 篇三

自主學習通常是指主動、自覺、獨立的學習,它與被動、機械、接受式的學習相對。

它具有能動性、獨立性、有效性、過程性等特徵,影響自主學習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內部

因素有自我效能感、歸因、目標設置、認知策略獲娶元認知發展水平、意志控制水平及性別角色,外部因素有學校教育中的教學模式、教材的內容和組織、教育技術、課堂管理方式、同輩羣體,還有家庭因素和文化因素。

自主學習不僅有利於學生提高學習成績,而且是個體終身學習和畢生發展的基矗因此,它歷來是教育和心理學家共同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

教育的許多分支學科都把自主學習作為自己的研究主題。

與許多教育和心理學的研究主題一樣,對自主學習的研究可謂有一個悠久的過去,但只有一個短暫的歷史。

説它是一個“悠久的過去”,是因為在兩千多年前,中外教育家就開始探討自主學習這一話題,並闡述了一些關於自主學習的思想。

説它有一個“短暫的歷史”,是因為對自主學習的系統研究只有不到一百年的時間。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都把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作為一項重要的教育目標,關於自主學習的理論和應用研究空前繁榮,各種各樣的研究成果層出不窮。

在國內,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已明確把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作為轉變學生學習

方式的重要任務;各級各類學校已經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方面做了大量嘗試,取得了一些明顯的進步,同時也提出了許多需要解答的問題。

這一方面要求我國自主學習研究者積極吸收外國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也要求他們為教育實踐提供更多的服務。

在教學中如何培養自主學習呢?我認為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㈠提高教師的自主性學習策略的教學意識

當代信息加工心理學按照知識表徵方式和作用不同,將知識分為三類:陳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和策略性知識,良好的認知結構中應包括這三類知識。

其中策略性知識是構成一個人學習能力的關鍵。

素質教育強調培養學習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而一個沒有足夠的策略性知識是不可能學會學習,有所創新的,正如劉

電芝教授所言:“對個體而言,要成為一個具有創新能力的人,首先得是一個會學習且高效運用學習策略的人,一個能生成自己策略的人。

”所以“學生在校學習,知識的掌握是手段,而學會學習、掌握學習策略進而生成自己的學習策略才是目的。

”因此,教師應該把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學習作為一個重要的教學目標,在實際教學中應當切實增強策略教學意識,轉變重

知識傳授,輕策略指訓練的思想,改變只重視陳述性知識,忽視程序性知識尤其是策略性知識教學或者把培養學生的學習策

略作為陳述性知識為主的課的現象,給學習策略教學應有的存在和發展空間,要有意識地把學習策略的學習培養作為衡量教師教學質量高低的重要標準之一。

學習策略作為教學目標不僅能使學生掌握一般的具有指導意義的學習策略,更主要的是把一般的具有指意義的學習策略轉化為各科的具體的學習策略。

㈡增強學生的學習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由著名心理學家班杜拉提出的一個概念。

根據班杜拉的。界定,自我效能感是指個體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種或某類任務,是個體的能力自信心在某些活動中的具體體現。

自我效能感是與具體任務聯繫在一起的,它並不是一種概括性的個性特徵。

自我效能感是影響自主學習的一個重要的動機性因素,高自我效能感的學生,其自主學習傾向更強;低自我效能感的學生,自主學習的傾向較弱。

這提示我們,為了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讓學生自己“想學”、“相信自己能學”,增強他們的自效能感不失為

一條有效的途徑。

學生自主學習心得體會 篇四

7月,在本科函授班中,有幸聆聽了周老師的講座。講座以如何促進幼兒自主學習來展開,列舉了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學校以及校長、教師的做法,為我們在教學實踐中提供了參考,樹立了學習的榜樣。

我是一名幼兒教師,在與幼兒的接觸中,我也體會到了讓幼兒自主投入學習的重要性。在此,我想談談我對自主學習的一點小小體會。

⒈自主學習能保護並激發幼兒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可是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經常無意識地扼殺了幼兒的好奇心。好奇心的扼殺,直接影響到幼兒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意識的形成。愛因斯坦説過:“我沒有特別的天賦,只有對事物的好奇心。”受好奇心的驅使幼兒會問許多稀奇古怪的問題,教師應該給予重視和鼓勵,不要害怕和阻止幼兒的“好問”,不要諷刺和貶低幼兒的“怪問”;教師要培養和表揚幼兒的勤於提問,不要限制和壓抑幼兒的“多問”;教師要鼓勵幼兒敢於提問,善於提問,而且問得頗有見地、切中要害,從根本上保護幼兒的好奇心。教師還應深入學科知識,創造情境,引導幼兒發現其中的深奧道理,激發、培養幼兒的好奇心。

⒉自主學習能使幼兒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

自主學習使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幼兒主動掌握整個學習過程,自發、自覺地投身學習,自己對自己負責,學習的主動性會大大增強。在學習過程中,幼兒會很快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養成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比幼兒在教師的強迫下學多少知識都更可貴。良好的學習習慣,又能保障進一步的自主學習,二者之間形成了良性循環,使幼兒受益無窮。在學習過程中,明確目標,開闊思路,豐富想象;需要幼兒不斷克服困難,不怕挫折,具有敢於懷疑,敢於成功的精神。幼兒在學習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培養了良好的學習品質。

在新課程理念下,教育的目的已不再是單純地教給幼兒各類學科知識,更重要的是如何教會幼兒自主學習,讓幼兒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掌握學習的主動權,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實現自我發展。

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呢? 篇五

所謂“自主學習”是就學習的內在品質而言的,相對的是“被動學習”、“機械學習”和“自主學習”。我國學者龐維國認為,如果學生在學習活動之前自己能夠確定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做好具體的學習準備,在學習活動中能夠對學習進展、學習方法做出自我監控、自我反饋和自我調節,在學習活動後能對學習結果進行自我檢查、自我總結、自我評價和自我補救,那麼他的學習就是自主的。教育必須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因此必須倡導新的學習方式,即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也就是讓學生自己嘗試、自己操作、自己發現、自己體驗、自己評議,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讓學生自己嘗試。

我們的學生在學習和日常生活中,已積累了一定的知識和經驗,這就為學生的直接嘗試提供了可能。因此,我們可以積極地引導學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識和經驗,自己大膽去嘗試解決新問題,探究新知識。讓學生從多種算法中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拓展了學生思維的空間,培養了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意識。

(2)讓學生自己操作。

新的教材有很多實踐性的活動課程,如“分類”、“認識圖形”等,這就為學生動手參與,自己操作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如在教學分類時,讓學生給小動物分類,給水果、蔬菜分類,親手給自己所帶來的文具、服裝等分類,親身經歷分類的全過程,感受分類在生活中的用途。如在認識圖形的學習中,讓學生髮揮想象、自己動手自由地利用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等各種圖形拼出自己喜歡的圖案讓學生體會到不同的圖形可以拼成各種美麗的圖案。在此基礎上,小組合作進行創造:用自己拼成的圖形來編故事,讓學生體會到自己動手操作的樂趣,為學生的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

(3)讓學生自己發現。

從教育心理學角度講,學生的學習方式有接受和發現兩種。其中,在發現學習中,學習內容是以問題形式間接呈現出來的,學生學習的心理機制或信息系統是順應的,學生是知識的發現者。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性質和聯繫。我們在教學中,要力求做到:學生能發現的知識,讓他們自己發現,教師決不暗示。

(4)讓學生自己體驗。

學生在學習中不僅要用自己的腦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聽,用嘴去説話,即用自己的身體去親身經歷,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這不僅是理解知識的需要,更是激發學生生命活力,發掘學生潛能的需要。如在學習《鐘錶》,讓學生先看錄像,這是一個小朋友一天的生活,從而引出鐘錶,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來説一説小朋友一天的生活情況;然後再出示我們學校的上課和作息時間表,和錄像裏的小朋友比一比有什麼不同,誰做得好。因為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最後讓學生用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為自己設計一個快樂的星期天。這樣的數學學習,貼近學生的生活,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學生不僅學會了數學知識,而且培養了遵守時間、珍惜時間的良好生活習慣。

(5)讓學生自己評議。

新課標指出:評價的手段和形式應多樣化。而我經常讓學生在課堂上自己評議,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也可作為教師反思和改進教學的有力手段。

營造學生廣闊的自主學習環境,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全過程,充分體會自主學習所帶來的樂趣,拓寬學生髮展的天地,使課堂教學煥發生命的活力。

教學改革是課程改革的一場攻堅戰。面對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浪潮,我們必須好好領會新課標的目標和精神,作好教學觀念的最快轉變、教學方法的更新,為了培養新世紀的建設者,加倍努力工作,為新課程的改革出謀劃策,做出自己的貢獻

如何扮演教師的角色? 篇六

教師在課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響着教學效果。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以人為本。它突出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協作的能力,發展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教師應當幫助學生制定適當的教學目標,並確認和協調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的策略;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各種便利,為學生的學習服務;建立一個寬容的課堂氣氛。作為參與者,與學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學生一道尋找真理,並且能夠承認自己的過失和錯誤;作為促進者,應該積極地旁觀;給學生心理上的支持,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注意培養學生的自律能力,自覺學習,與他人友好相處,培養合作精神。

學生自主學習心得體會 篇七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隨着新課程不斷地深入,許多教育者都意識到了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性,並在不斷地實踐與嘗試。小組合作時,同學們各抒己見,取長補短;觀點不一,臉紅耳赤,真是集思廣益,好處多多。但筆者在聽評課或自己實踐時,確實也經常看見,活動時,有人滔滔不絕,而有人卻呆若木雞。或是你讀你的,我想我的。為何同時合作學習,卻有如此不同的景觀呢?結合我三年中在這方面的教學實踐及其反思,我想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教師的觀念有否真正更新?

教師有否真正地融入小組學習中,並和同學們一起體驗小組學習的快樂?當你真的能與他們一起開心一起悲傷的時候,小組合作學習才有了自己的活力。就象對新生兒,沒有真誠的關愛和小心的呵護,小寶寶會健康成長嗎?對待小組學習,教師觀就應象對待新生兒一樣。教師是教學的設計者和引導者。試想如果連教師自己都認為小組合作只是一種形式或只認為它是學習的一種便利,缺少應有的期望和熱情,那學生的新奇和熱情還能持續多呢?我不由地想起了我國小的一位語文老師,沒有她那滿含期待、信任、自信的眼睛,我想我是不會喜歡學語文的。因此,小組合作能否有效、持續地發揮其作用,教師觀念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可以説是一個起着決定性作用的因素。

二、小組搭配是精心安排還是放任自流?

小組搭配的好壞直接關係着小組作用是否良性地發揮。結合以往的教學經驗,小組搭配不妨分這樣幾步走:

1、可以先是自然搭配,讓小組自發地推舉一位小組長。

2、結合原因進行小組重組。實驗一段時間後,小組搭配的許多問題就會逐漸暴露出來,“老師,他都不説”,“老師,他一直在玩”,“老師,他們在講話”……等等。老師不應放任自流,也不應簡單處理,最好是耐心詢問產生問題的學生,可以單獨談心,可以温和勸説,結合原因進行小組重組,讓優弱勢趨向合理。

3、讓弱勢轉化為優勢。小組重組中更重要的是要激發問題學生的自信心,給予更多的關愛和鼓勵,多創造機會讓他表現,讓弱勢也轉化為優勢,參與到小組學習中來。如果老師不斷地發現弱勢,不斷地轉化弱勢,那麼最後的局面必定是一派生機勃勃。當然這需要老師付出多麼辛勤的努力。

三、小組團體意識有多強?

組合成有生氣的小組後,要考慮的一個問題是如何激發小組的團體意識。一個有凝聚力的小組,它的意義是更大的。其中培養的不僅有合作精神,更有責任感和榮譽感。有了團體意識,反過來可以團結小組成員,小組每個成員能自覺充分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小組的團體意識是需要老師激發的。可以引入適當競爭。如建立評比制度,哪個小組發言的很精彩,就加星或加小花給予鼓勵。當然這種獎勵應是公平、民主的,不是氾濫的,應是對使大家都心悦誠服的發言的肯定。使孩子們體會到獎勵的珍貴,激勵他們積極去爭取。

四、是隨處小組合作,還是有機結合?

就象任何一個生命體,光有期待和願望是不行的,它還需要供其生長髮育必要的養分。小組合作學習也是一樣。如果沒有適合合作學習的環境、機會,它一樣名存實亡。

在教學中應積極創設選擇適宜的合作情境。新教材裏就有許多可以發掘的情境。如:新教材第四冊中《三個兒子》一課角色多可通過表演來學習,而表演又是一個很好的激發探究思維和合作的實際情境。我們可以讓孩子們在小組中進行討論,設計出誰來表演、怎麼表演的方案。這一來極大地激發起同學們的合作精神和探究意識,思維活躍的和不愛表現的孩子一樣積極設計各種方案,最後,推出本組的方案參加全班交流。

但是我們也不能處處,什麼問題都用小組合作解決,否則學生就會覺得索然無味。適當地與獨立思考、動手解決、老師或其他學生點撥等方式相結合,使學生時時有新鮮感,保持旺盛的求知慾。再説事實上語文問題也不是都適合合作小組解決。比如:學習課文中藴含的道理時,完全可以讓學生獨立思考,再讓他們説説想法,各抒己見,這樣可以培養學生對知識獨立運用的能力。如果用合作來解決:

一、浪費了大家的時間。

二、浪費了大家的精力。

三、忽視了學生獨立學習能力的培養。

獨立學習能力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能力。一個人能否良好地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有否良好的獨立學習的能力。試想一味地依賴、模仿,沒有自己的主見、創新,社會的發展能將希望寄託在這樣的人身上嗎?因此,合作學習應和其他學習尤其獨立學習有機地結合,在培養合作精神上又有自己獨立思考。真正地做到各抒己見,取長補短,臉紅耳赤,集思廣益。

學生自主學習心得體會 篇八

語文難教”是不少語文教師發出的感慨,“語文難學”又是許多中學生共有的感覺,那麼如何激發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樂學、會學,許多語文學科的前輩都做了詳細的研究與探討,也總結出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我就結合自己實踐新課程課題研究的實際,簡單地談一談自己的心得體會,雖然很淺薄,但還是希望與諸位同仁共勉。

一、開闢自主學習的空間。

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要通過交往互動,師生間建立起和諧的、民主的、平等的關係。點燃他們求知的火花,激發他們自主學習、探究的興趣,從而使他們的創造能力得到發展。

二、教給學習方法,鼓勵學生選擇合適自己的方法。

農村孩子知識面窄,家長輔導能力較差,又不懂學習方法。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其次師生共同制訂學習目標。最後學生按學習目標去學習,去交流。學生根據“自讀提示”以自學為主,立足於“以讀為本,讀中感悟。”的方法完成本節課學習任務,讓學生在自主讀書中學習、思考,培養學生邊讀邊想、作點批註的習慣;在讀中理解內容,體悟感情、增強語感。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動腦、動手、動口。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知識,掌握讀書方法,提高閲讀能力。這樣一來學生就能總結出了略讀課文的學習方法。

三、課堂教學中的激趣技巧。

新課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首要環節,也是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設計新穎有趣的開頭,對課堂教學的成敗至關重要。如教學《魚游到了紙上》一課時,首先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你見過魚在紙上游的嗎?學生露出驚異的神態回答説:“沒有”。是的,這是絕對不可能的。可作者卻説“魚游到了紙上”。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經過提問,學生對課文內容便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四、開展學習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國小生有爭強好勝的特點,競賽時往往處於緊張、興奮的心理狀態,能有效地進行知識傳遞和吸收。這種形式的活動放在課文教完後進行有助於鞏固學習所得,學生也喜歡。活動方式很多,不拘一格,具體選擇哪一種應有針對性;活動原則應突出開放性、主體性、挑戰性;活動目標應致力於學生能力的培養。

五、課後家訪力度加強,引導監督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農村大多數家長文化水平較低,並多數在外打工,所在教學農村空心化程度高,自主學習沒有家長引導和監督將流於形式。要求農村教育工作者要以高度責任心,加強家訪,引導監督學習小組,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

六、持之以恆,養成學生自覺學習習慣。

養成教育,決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須堅持不懈對學習習慣的培養。採取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對學生的要求是“言而有信,言出必行”。習慣的力量是一種自然的力量。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需要教師持久地培養,給學生充足的自主學習時間,讓學生在學習實踐中不斷提高“自我導向、自我激勵、自我控制”的能力。

七、積極評價策略

教師對學生的信任和期望,有利於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內在動力,教學中教師適時的肯定、適度的鼓勵、積極的評價能有效地維繫學生參與的熱情,是推動學生不斷進取的催化劑。教師評價的時機要適當,要及時地發現學生思維的閃光點,及時給予積極的熱情的肯定,這樣有利於學生增強信心,提高學好語文的熱情自主學習是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一個方向,是新課程標準真正進入課堂的一把標尺。

總之,我們的農村教師只有讓課堂充滿樂趣,才會吸引學生,使其積極主動的學習;我們的農村學生要在有教師精妙的引探導學下,有啟思有質疑並在合作交流中完成知識的內化,才會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使其好學樂學善學;我們的課堂如果多一分精彩的活動,學生自主學習也許就會多十分活力,而其學習能力也許會百倍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