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大學是什麼?什麼是大學?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11W

大學是什麼?什麼是大學?精品多篇

章 篇一

【原文】

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誥》曰:“作新民。”《詩》曰:“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譯文】

商湯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説”如果能夠一天新,就應保持天天新,新了還要更新。”《康誥》説:“激勵人棄舊圖新。”《詩經》説,“周朝雖然是舊的國家,但卻稟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品德高尚的人無處不追求完善。

章 篇二

【原文】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譯文】

使意念真誠的意思是説,不要自己欺騙自己。要像厭惡腐臭的氣味一樣,要像喜愛美麗的女人一樣,一切都發自內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也一定要謹慎。品德低下的人在私下裏無惡不作,一見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閃閃,掩蓋自己所做的壞事而自吹自擂。

殊不知,別人看你自己,就像能看見你的心肺肝臟一樣清楚,掩蓋有什麼用呢?這就叫做內心的真實一定會表現到外表上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也一定要謹慎。

曾子説:“十隻眼睛看着,十隻手指着,這難道不令人畏懼嗎?!” 財富可以裝飾房屋,品德卻可以修養身心,使心胸寬廣而身體舒泰安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

大學》原文和翻譯 篇三

(1)大學之道

(2)、在明明德

(3)、在親民

(4)、在止於至善。 知止

(5)、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6)、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7)、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8)、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

(9)、致知在格物

(10)、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 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

(11)、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12)、其本亂而未治者 否矣

(13)、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

(14)、未之有也

《大學》原文及譯文(中 篇四

5、述格物致知(分別敍述明明德八條目。格物先格情之不正面而歸於正,良知即現。)

(十三)原文:所謂致知在格物者:人知其所親愛而僻焉,之其所賤惡而僻焉,之其所畏敬而僻焉,之其所哀矜而僻焉,之其所傲惰而僻焉。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其苗之碩。]

譯文:所謂致知,就是使良知發揮它應有的作用,明物性,正物性,盡物性。不為物所蔽,亦不為物所役。人對於自己親愛的人,容易陷入溺愛而不自覺,要在情感發動時,同時啟動良知的監察,導正愛的偏差,達到[親愛而不溺],太愛自己也會有偏差。人對於自己賤惡的人,容易掉入輕賤厭惡遺棄而不自覺,要在情感發動時,同時啟動良知的監察,導正惡的偏差,達到(賤惡而不棄)。人對於自己畏敬的人,容易掉入畏敬疏遠而不自覺,要在情感發動時,同時啟動良知的監察,導正敬的偏差,達到(畏敬而不疏)。人對於自己哀矜的人,容易因可憐同情他,於是生暗喜心而不自覺,要在情感發動時,同時啟動良知的監察,導正哀矜的偏差,達到(哀矜而不喜)。人對於自己傲惰的人,容易掉入傲視怠慢而不自覺,在要情感發動時,同時啟動良知的監察,導正傲惰的偏差,達到(傲惰而不慢)。在感情上喜歡一個人,同時在理性上能清楚他的盲點和缺點,不因喜好情緒造成褒揚姑息的偏差。在感情厭惡一個人,同時在理性上能清楚他的優點和長處,不因嫌惡情緒造成廢人廢言的偏差。性情涵養要從感性而理性而空性,修成性情中人。父母看不見孩子的缺點,因為溺愛太過;農夫看不見稻苗肥大,因為貪心不足。

(十四)原文: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無物不得盡其情也。此謂物格,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譯文:孔子説:聽斷訟案,我也和別人一樣,目的在於使訴訟不再發生。沒有一個人不能悟到本來的真實,也就是讓人人儘性盡情,得見本真而沒有爭訟。這就是心物已證已明,明物則物不害性;明物就是明道,明道就是明命,明命就是明性。這就是知道萬物同出一個根源。這就是真格物,慧聰而德明,氣真而道立;意念誠,葆真以無妄,全性而明天。

6、述誠意(誠是慎獨戒欺,意念真實無妄為誠意。)

(十五)原文: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嗅,如好好色;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譯文:所謂誠實自己所發的意念,就是不要挾物慾來欺騙自己的良心正氣。厭惡不好的氣味,喜愛美好的事物。所以君子必須謹慎自己隱微的心念,不愧屋漏,無慚衾影。

(十六)原文: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視之,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之謂自慊,故君子必懼其獨也。

譯文:品德低下的人在尋常起居之間,天理不能戰勝私慾,心心念念,都是聲色貨利,沒一件好事。看見那些品性端正的君子,就會自慚形穢,愧怍不安,從而隱藏他們錯失不善的一面,露出偽善的一面;在明人眼看來,從外到裏,就像看透心肺肝臟那麼清楚。這有什麼好處呢?這就叫內行有愧而正氣不足。所以君子必須謹慎自己隱微的心念。

(十七)原文: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誠其意。

譯文:曾子説:眾多的眼睛都在看着,眾多的手都在指着,難道還不夠畏懼嗎?富貴的人將房屋內外裝潢舒適以安身;有德君子常德不離以道為家而光澤生命(自性圓明叫富,屋好比身體,性光圓明,流溢內外,哪有不潤澤身體的?)。內心坦蕩自在,身體自然安和舒泰。內在生命真誠,外在行為態度也就真誠;這就叫以生命對生命,以真誠對真誠。所以君子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

7、述正心修身(修養之首,在端正身心四不正)

(十八)原文: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心有所憤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聽,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譯文:所謂修身,就在於要使自己的心念端正,心能正,則身正(思無邪),故正心為修身之本。一個人掉入忿怒不平,火氣就上來,是心倒了身也跟着倒了,這時情緒慾望反過來主宰天性,主人變成奴隸了。一個人因為恐懼而喪失信心,就妄想妄見,必招魔災。一個人好樂心生,貪生貪得,不死不休,心也不得端正。一個人憂患生痴迷,執着不放,就會沒完沒了,心也不得端正。一個人亡失了心,身體就失去了主人,雖有耳目口舌,都起了不作用。那他看到的,都是非心之正(邪見),非不見也;聽到的也非心之正(邪聞),非不聽也;食到的也非心之正(邪僻之味),非不食也。所以修身養性就是要端正自己的心念。

8、修身其家(修身以誠而人服,反身無過而人從。)

(十九)原文: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堯舜率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率天下以暴,而民從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從。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此謂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

譯文:所謂其家之道的根本在於修養自身。堯舜之道,不悖於仁,統領天下,而天下之人從之;桀紂之君反其所行,暴虐於民,而天下亦從之,皆自身作則之效也。身仁而人從仁,身暴而人從暴。自己所發出的政令和自己所行、所好相反,老百姓不能服從。也就是給出無效的指令,白費力氣。所以,自己本身能做到,然後才要求別人去做,自己本身沒有此缺點,然後才能去責備別人的缺點。潛伏於自身內心的存心,如果不能推己及人,設身處地地為別人着想,要想以此去開導別人,使人明理,是不可能的。這就叫自身不修,就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

9、齊家治國(誠身而後其家,忠恕之道備。人效法其家而可以為國表率。)

(二十)原文: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康誥曰:[如保赤子。]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未有學養子而後嫁人也。

譯文:所以治國必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不能教化家人,竟能教化國人,是從來沒有的事。君子把一身看作是國,治身中的國,存天理遏人慾,用天性攝政權,主宰心身共同做事,於是安身立命。而後推於家庭,就是齊家。君子齊家的效果,可以為國人效法,就能治國了。能對父母盡孝,沒有不盡忠國君的;能對兄長盡悌道服事,沒有不恭敬長上的;能本着慈幼之道來愛人,沒有不得眾人心的。《康誥》上説:人人具有赤子一樣的本性,君王愛護百姓,如同父母照顧嬰兒一樣,真誠無私地保民愛民,離仁民新民,安和利樂的目標就不遠了。君王不顧天性,只靠制度文物來管教,是本末顛倒,就好比是先學養育孩子而後再嫁人。

(二十一)原文: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利,一國作亂;其機如此。此謂一言僨事,一人定國。

譯文:做國君的一家人能行仁義之道,以身作則上行下效,這個國家的仁義風氣,就可普遍地興盛起來;領導者一家人能行禮讓之道,以身作則上行下效,這個國家的禮讓風氣,就可普通地推行開來。領導者貪求聲色貨利,全國就會陷入寡廉鮮恥的混亂。其相應就是如此,這就叫一句話能夠壞事,一個人能夠定國。

(二十二)原文:詩云:[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後可以教國人。詩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後可以教國人。詩云:[其儀不忒,正是四國。]其為父子兄弟足法,而後民法之也。此謂治國在齊其家,

譯文:《詩經。周南。桃夭篇》説:桃花嬌嫩,桃葉美盛,一個賢淑貞靜的女子嫁到婆家,必能使家人和順。既然已經能齊家了,自然可以教化國人。《詩經。小雅。蓼蕭篇》説:兄弟之間和睦相處,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齊家之至,足以教化一國之人。《詩經。曹風。鳲鳩篇》説:自己的行為不出差錯,德性可以端正四方的國家 。只有當一個人無論作為父親、兒子,還是兄長、弟弟都值得人效法時,然後老百姓才會去效法他。這就是要管理好國家必先管理家庭和家族的道理。

讀解: 篇五

這裏所展示的,是儒學三綱八目的追求。 所謂三綱,是指明德、新民、止子至善。它既是《大學》的綱領旨趣,也是儒學“垂世立教”的目標所在。所謂八目,是指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它既是為達到“三綱”而設計的條目工夫,也是儒學為我們所展示的人 生進修階梯。 縱覽四書五經,我們發現,儒家的全部學説實際上都是循着這三綱八目而展開的。所以,抓住這三綱八目你就等於抓住了 一把打開儒學大門的鑰匙。循着這進修階梯一步一個腳印,你就會登堂入室,領略懦學經典的奧義。

就這裏的階梯本身而言,實際上包括“內修”和“外治”兩大方面:前面四級“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內修”;後面 三綱“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外治”。而其中間的“修身”一環,則是連結“年修”和“外治”兩方面的樞紐,它與前面的 “內修”項目連在一起,是“獨善其身”;它與後面的“外治”項目連在一起,是“兼善天下”。兩千多年來,一代又一代中國知識 分子“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下》),把生命的歷程鋪設在這一階梯之上。

所以,它實質上已不僅僅是一系 列學説怯質的進修步驟,而是具有濃厚實踐色彩的人生追求階梯了。它鑄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國知識分子的人格心理,時至今日,仍 然在我們身上發揮着潛移默化的作用。不管你是否意識明確,不管你積極還是消極,“格、致、誠、正,修、齊、治、平”的觀念 總是或隱或顯地在影響看你的思想,左右着你的行動,使你最終發現,自己的人生歷程也不過是在這儒學的進修階梯上或近或遠 地展開。事實上,作為中國知識分子,又有幾人是真正出道入佛的野鶴閒雲、隱逸高士呢?説到底,依然是十人九儒,如此而已。

章 篇六

【原文】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悌,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絜矩之道。

《詩》雲:“樂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詩》雲:“節彼南山,維石巖巖。赫赫師尹,民具爾瞻。”有國者不可以不慎,闢,則為天下僇矣。《詩》雲:“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儀鑑於殷,峻命不易。”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

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末,爭民施奪。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康誥》曰:“惟命不於常。”道善則得之,不善則失之矣。

《楚書》曰:“楚國無以為寶,惟善以為寶。”舅犯曰:“亡人無以為寶,仁親以為寶。”

《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斷斷兮無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實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孫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以惡之;人之彥聖,而違之,俾不通:實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諸四夷,不與同中國。此謂唯仁人為能愛人,能惡人。見賢而不能舉,舉而不能先,命也;見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遠,過也。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性,災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

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未有好義其事不終者也,未有府庫財非其財者也。孟獻子曰:“畜馬乘不察於雞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斂之臣。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長國家而務財用者,必自小人矣。彼為善之,小人之使為國家,災害並至。雖有善者,亦無如之何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譯文】

之所隊説平定天下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是因為,在上位的人尊敬老人,老百姓就會孝順自己的父母,在上位的人尊重長輩,老百姓就會尊重自己的兄長;在上位的人體恤救濟孤兒,老百姓也會同樣跟着去做。所以,品德高尚的人總是實行以身作則,推已及人的“絜矩之道”。

如果厭惡上司對你的某種行為,就不要用這種行為去對待你的下屬;如果厭惡下屬對你的某種行為,就不要用這種行為去對待你的上司;如果厭惡在你前面的人對你的某種行為,就不要用這種行為去對待在你後面的人;如果厭惡在你後面的人對你的某種行為,就不要用這種行為去對待在你前面的人;如果厭惡在你右邊的人對你的某種行為,就不要用這種行為去對待在你左邊的人;如果厭惡在你左邊的人對你的某種行為,就不要用這種行為去對待在你右邊的人。這就叫做“絜矩之道”。

《詩經》説:“使人心悦誠服的國君啊,是老百姓的父母。”老百姓喜歡的他也喜歡,老百姓厭惡的他也厭惡,這樣的國君就可以説是老百姓的父母了。《詩經》説:“巍峨的南山啊,巖石聳立。顯赫的尹太師啊,百姓都仰望你。”統治國家的人不可不謹慎。稍有偏頗,就會被天下人推翻。《詩經》説:“殷朝沒有喪失民心的時候,還是能夠與上天的要求相符的。請用殷朝作個鑑戒吧,守住天命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就是説,得到民心就能得到國家,失去民心就會失去國家。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首先注重修養德行。有德行才會有人擁護,有人擁護才能保有土地,有土地才會有財富,有財富才能供給使用,德是根本,財是枝末,假如把根本當成了外在的東西,卻把枝末當成了內在的根本,那就會和老百姓爭奪利益。所以,君王聚財斂貨,民心就會失散;君王散財於民,民心就會聚在一起。這正如你説話不講道理,人家也會用不講道理的話來回答你;財貨來路不明不白,總有一天也會不明不白地失去。

《康浩》説:“天命是不會始終如一的。”這就是説,行善便會得到天命,不行善便會失去天命。《楚書》説:“楚國沒有什麼是寶,只是把善當作寶。”舅犯説,“流亡在外的人沒有什麼是寶,只是把仁愛當作寶。”

《秦誓》説:“如果有這樣一位大臣,忠誠老實,雖然沒有什麼特別的本領,但他心胸寬廣,有容人的肚量,別人有本領,就如同他自己有一樣;別人德才兼備,他心悦誠服,不只是在口頭上表示,而是打心眼裏讚賞。用這種人,是可以保護我的子孫和百姓的,是可以為他們造福的啊!相反,如果別人有本領,他就妒嫉、厭惡;別人德才兼備,他便想方設法壓制,排擠,無論如何容忍不得。用這種人,不僅不能保護我的子孫和百姓,而且可以説是危險得很!”因此,有仁德的人會把這種容不得人的人流放,把他們驅逐到邊遠的四夷之地去,不讓他們同住在國中。這説明,有德的人愛憎分明,發現賢才而不能選拔,選拔了而不能重用,這是輕慢:發現惡人而不能罷免,罷免了而不能把他驅逐得遠遠的,這是過錯。喜歡眾人所厭惡的,厭惡眾人所喜歡的,這是違揹人的本性,災難必定要落到自己身上。所以,做國君的人有正確的途徑:忠誠信義,便會獲得一切;驕奢放縱,便會失去一切。

生產財富也有正確的途徑;生產的人多,消費的人少;生產的人勤奮,消費的人節省。這樣,財富便會經常充足。仁愛的人仗義疏財以修養自身的德行,不仁的人不惜以生命為代價去斂錢發財。沒有在上位的人喜愛仁德,而在下位的人卻不喜愛忠義的;沒有喜愛忠義而做事卻半途而廢的;沒有國庫裏的財物不是屬於國君的。孟獻子説:“養了四匹馬拉車的士大夫之家,就不需再去養雞養豬;祭祀用冰的卿大夫家,就不要再去養牛養羊;擁有一百輛兵車的諸侯之家,就不要去收養搜刮民財的家臣。與其有搜刮民財的家臣,不如有偷盜東西的家臣。”這意思是説,一個國家不應該以財貨為利益,而應該以仁義為利益。做了國君卻還一心想着聚斂財貨,這必然是有小人在誘導,而那國君還以為這些小人是好人,讓他們去處理國家大事,結果是天災一齊降臨。這時雖有賢能的人,卻也沒有辦法挽救了。所以,一個國家不應該以財貨為利益,而應該以仁義為利益。

大學原文及譯文 篇七

《大學》原文及譯文(上)

前言:中華文化四要素:道統、天命、聖人、教化。行道從修道來,修道從教化來,教化從聖人來,聖人從天來,天從道來,道從誠來。

天地是道所造化,古今是道所運行,人物是道所生成;主宰這一切的是上帝,繼承這一切的是聖賢,闡明生天生地生人物的道理而教化後世的,是經典的功勞。儘性事天的學問,沒有比四書五經更完備的,正性立命的修養,沒有比《易經》更詳細的。儒教敬天配天的功德,可以説盡善盡美了。

孔子説:“吾道一以貫之。”“朝聞道,夕死可也。”子貢説:“性與天道不可得聞。”

道統的源流,從伏羲開始,傳至孔子,春秋戰國,世道大亂,人心不古,相交徵利,戰亂不休。孔子奔走列國,明傳教,暗傳道,鮮有人知。儒家的“止至善、用極”,與道家的“得道”,佛家的“證果”同出一理,可惜世人不明儒教[真義],互相倡導的是[安章鍛句]的文學,而擱置[生命實用]的學問於不顧,使得後世沒承受[安身立命]的大利,這是先聖所料想不到的事。

儒門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講的是為學之道,為人之道,為政之道,都是聖人之道。《論語》以學道為開始,以知命為結果;《孟子》以義利之辨為開始,以知天事天為結果;《大學》以格致為開始,以治平為結果;《中庸》以率性修道為開始,以中和位育為結果。

不讀四書,會有四輸:出口無章,處世無方,儀容不莊,生命無光。

《大學》是儒教教人的薪傳,以內聖外王一貫的絕學,而立人道極則。其[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開展,由內至外,由己及人,就是恕道的極致發展。而[六步道功:止、定、靜、安、慮、得]的心性修養,更由粗而精,最後臻於至善的極境。與佛、道、耶、回之教不相上下,更是當今的[救世良教],所以當今儒教應運,世界通行。作為一箇中國人,不能不好好學習。

下面我將自己從聖賢仙佛那裏學習來的點點滴滴,書寫在此,願與有識之士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為挽世道為清涼,化人心為良善,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大學》一書,分七大綱領

一、全書總綱領(明德止善,是道功,教功,事功。立性體大道,成禮運大用。)

(一)原文: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親(新補處,仙佛所補。原來的文章裏面沒有),在新民,在止於至善。

譯文:大學是學聖學賢,是大人的生命學問,指所學是為了立身行道。在於使人恢復靈明的本性,虛靈不昧,以具眾理而應萬事。近能與最親近的九族和睦相處,遠能使天下百姓皆恢復光明的自性,作自我的新民。達到最圓滿究竟的境地。

1、述明明德(德明荷擔天命,完成家國天下的治道,首在格致。)

(二)原文: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其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譯文:古時候的聖君賢相要使天下百姓皆能恢復靈明的本性,先要治理自己的國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必先管理好他的家庭和家族,在倫理上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婦和睦,妯娌相親,充滿天倫之樂。要想治理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必先修好自身的品格,言行相顧,捨己從人,虛心容物,二六時中,如對鬼神;要想修養好自身的品格,必先端正自己的心思念頭;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念頭,必先誠實自己的意念;要想使自己的意念誠實,發先致其良知,良知即自性,不為形役,以良知應物,使內外皆明、皆知,即《中庸》的“自明誠”;欲致其良知,必須先格心物。將氣稟所拘,物慾所蔽,一切傳染習性都除去,恢復固有本然的善性。明白一切萬事萬物之理,不害物也不為物所害,而能善盡物用。

(三)原文:物格而後致知,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譯文:將後天的一切氣稟所拘,物慾所蔽,傳染習性都除去,恢復固有本然的良知。如是推廣行遠,儘量發揮良知的能力,善盡天職而化民,意念雖然還想為惡,已經得不到支持的友伴了,所以叫做誠;意念既然有了歇止之處,心就會跟着意念端正,心念居正,本性就會光明磊落,得以修養,自身既修,現於言行,大德感召,家人沒有不俯首不受感化的,家雖千口,心只一念,叫做家齊;國是一家一家的集合,一家齊而眾家慕,推廣行遠,家家都迎向春風,禮樂施行了;再用政令刑法輔助,國家就大治了;國治諸候響應,朝野仰望,天下怎會不太平呢?

(四)原文:康誥曰:[克明德。]太甲曰:[顧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譯文:《康誥。周書》篇裏,周公對弟康叔訓誡:你一定要訪求商朝遺民中的賢人君子和年高德劭的長者們,請教商朝先人所以興盛和滅亡的道理,而且務必要愛護人民。《太甲。商書》上説:人常常返照、護持上天所賦於人的本性。《帝典。堯典。舜典》説:能儘性至誠,光明原本崇高的德性。都是在説,人要使自己的本性常明。

2、述親親新民(聖人知新,親親仁民愛物,敬畏天命是根本。)

(五)原文: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親親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譯文:一切有形和無形的物質,都有根本和枝末。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有它的終結和開始。明白了這些根本枝末開始終結的道理,也就接近了解世界萬事萬物生滅消亡的真相。上自教養萬民的領袖,下至平民百姓,都是懷恩報本,涵養性天的純厚。如果根本擾亂,天子元首,替天行道,教養萬民,不先從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次第做起,內聖功足,以不言化諸國,以立身教萬民,而能治理好家國天下的,是沒有的事。應該看重的卻看輕了,應該看輕的卻又看重了,想把事情做好,也是沒有的事。

(六)原文: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誥曰:[作新民。]詩曰:[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是故,君子畏天愛民。

譯文:商湯刻在銅盤上的銘文説:如果每日能夠主敬存誠,洗心滌慮,借假修真,恢復本性之自然,就應該保持天天自新,新了又新。《康誥。周書》上説:使人民恢復自性的光明。《詩經。大雅。文王之什篇》上説:周朝雖然是一個古老的邦國,但是文王能日新其德而及於百姓,故其天命常新。所以,在上的人能夠敬畏天命,慈愛黎民百姓。

3、述止至善(明定、靜、安、慮、得五德,行仁、敬、孝、慈、信五事,貴知止。)

(七)原文: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譯文:知道將心止於何處,然後心才有所定見,外定其身,內定其心,心才不會飄浮不定,手足無措。這樣身心皆定,內心就不會紛亂,不起妄想。身心長定久靜,就能安泰和順。身心安泰和順,安於真靜,光明生,智慧足,靜中真機現。既安能慮,所安愈堅,所進愈真;若不能慮,則所安不能久安,恐會退轉。常止至善之境,至真至誠,不退不出,久於其所,就會有所收穫,即圓滿內聖外王的道功,教功,事功。所以君子皆以止至善(即道家之“成真”、佛家之“證果”)為歸。

(八)原文:詩云:[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詩云:[緡蠻黃裊,止於丘隅。]子曰:[烏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

譯文:《詩經。商頌。玄鳥篇》上説:首都及其周圍的地方,都是老百姓嚮往的地方。《詩經。小雅。緡蠻篇》又説:‘緡蠻’叫着的黃鳥,落在山裏樹木最茂盛、最安全的地方。孔子説:‘緡蠻’叫着的黃鳥,都知道止於何處,何況是人呢,還不如鳥嗎?

(九)原文:詩云:[穆穆文王,烏緝熙敬止。]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於國人交,止於信。

譯文:《詩經。大雅。文王之什篇》上説:品德高尚的文王啊,為人光明磊落,將他的德行推廣行遠,親化民眾。故岐地路不拾遺,夜不閉户;國風湛然像蔚藍的蒼天,民風光明像秋水般沒有雜染。做為國君的,要做到仁愛;做為臣子的,要做到恭敬;做為子女的,要做到孝順;做為父親的,要做到慈愛;與他人交往,要做到守信。

4、總結綱領(德是聖德,善是至善。聖人治世,賢賢親親,安和利樂。完成道統慧命的傳承。)

(十)原文:詩云:[瞻彼淇澳,綠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終不可喧兮。]

譯文:《詩經。衞風。淇澳篇》上説:看那衞國淇水的轉彎處,綠竹長得美好又茂盛,有一位文質彬彬的君子,研究道理學問的功夫,如加工骨器,不斷切磋;修養身心的功夫,如打磨美玉,反覆琢磨;他模樣莊重,胸襟開闊,氣度不凡,風度翩翩,這樣一位儀表堂堂的君子,真是令人難忘啊!

(十一)原文:如切如磋者,道學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慄也;赫兮喧兮者,威儀也;有斐君子,終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譯文:這裏所説的如“如加工骨器,不斷切磋”,是指先修至德以凝至道的學問;這裏所説的“如打磨美玉,反覆琢磨”,是指自我修練,省察克治的功夫。説他莊重而開闊,是説他內心謹慎而有所戒懼;説他風度翩翩,儀表堂堂,是説他非常威嚴、顯赫、胸中一片光明磊落,這樣一個文質彬彬的君子,真是令人非常難忘啊!他的道德與事功達到非常美善的境界,所以使人難以忘懷。

(十二)原文:詩云:[嗚呼!前王不忘。]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以此沒世不忘也。

譯文:《詩經。周頌。清廟之什烈文籬》上説:啊啊!前代的周文王、周武王,真使人難忘啊!上根利器的人能夠以前代的君王為榜樣,尊重賢人,親近九族;對下根利器的平民百姓,則要先安頓身家生活,讓他們獲得既得的利益,然後給予禮樂教化,他們才會很樂意地接受。所以,前代的君王雖然已經去逝,但是人們還是永遠不會忘記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