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祝福》的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節日賀詞祝詞 / 發佈於: / 人氣:2.3W

《祝福》的教案【精品多篇】

《祝福》教案 篇一

一、教材簡析

《祝福》是江蘇省職業學校文化課教材基礎模塊上冊第六單元的第一篇文章。這個單元學習中外小説,小説在反映複雜的社會生活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人物、情節、環境是傳統小説的基本要素。學習小説,要着重欣賞人物形象,品味小説語言。魯迅先生的《祝福》是現代小説中的精品,當中的人物祥林嫂可以説是現代小説中的經典形象之一,研讀這篇文章,有助於學習小説這種文學樣式,有助於學會鑑賞小説的基本方法。

《祝福》寫於1924年,後收入作者的第二個小説集《彷徨》,而且是其中的第一篇。魯迅是新文化運動的干將之一,他寫了很多具有反封建意義的小説,如學生熟知的《孔已己》。這篇小説把筆端指向了婦女,通過祥林嫂的悲劇一生,深刻地揭露出了封建思想和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魯迅的反封建精神,在邁向文明社會的今天,仍有巨大的現實意義。

二、學情分析

三、説教學目標

高中學生對小説並不陌生,相對也比較喜歡讀小説,但學生閲讀中關注的更多的是小説的故事情節,並沒有上升到鑑賞的層面,所以在教學中應從學生的第一感知入手,從情節出發,讓學生深入小説文本內部,學會人物形象分析,把握文章主題,總結出鑑賞小説的基本方法。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分析,結合大綱的要求和學生的原有基礎、現存困難及學習心理特徵,根據教材上的單元提示我設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瞭解小説三要素及小説情節結構;瞭解小説中人物描寫的幾種方式。

2、學會鑑賞小説,分析人物形象,品味語言。

3、認識到封建思想和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

四、説教法、學法

教學過程要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訓練技能,全面提高語文能力;而且教是為學服務的,教師必須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為突破重點,解決難點,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我採用以下教法:

點撥法——展開聯想,拓展思路

提問法——逐步引導,逐漸深入

講授法——歸納總結,明確要點

當然,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古人説:“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一個好的老師會教學生如何發現真理。教會學生學習已經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在教學中,我特別強調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學習新知的思路方法、積極討論交流、思想碰撞的必要,因此,我採用的學法有:

預習法——自覺閲讀,主動學習(培養學生閲讀的自覺性及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圈點勾畫法—翻動筆墨,有效讀書(“不動筆墨不讀書”,讓學生養成圈點勾畫讀書的習慣)

討論法——積極參與,思想碰撞(讓學生在討論中進行思維的交流碰撞)

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學生實踐,鞏固提高

五、説教學過程

考慮到教材和文本特點,再聯繫學生實際,我將分析祥林嫂這一人物形象作為重點,將體會環境描寫的作用,品味人物語言作為難點,採用多媒體,將本課分三個課時來進行:

第一課時——檢查預習,整體感知。除了完成常規的字、詞外,進行信息整合、篩選,歸納、概括小説的情節結構。

第二課時——精讀細讀,重點分析祥林嫂這一人物形象,探討魯四老爺、四嬸、祥林嫂的婆婆、柳媽等對造成祥林嫂悲劇的影響;引導學生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第三課時——選點探究,品味語言,討論、合作學習,深化對小説主題的把握。

重點説第二課時:

一、回顧舊知導入:

情節是小説的三要素之一,瞭解小説的故事情節,利於學生對小説的整體把握,利於細節問題的進一步展開。因此,從回顧上節課的情節梳理開始,進入新課的內容,能夠達到温故知新的效果。

二、分析人物形象

首先,我採用點撥法,由《孔已己》中作者對孔已己“手”的分析,啟發學生對祥林嫂“眼睛”的關注。然後採用提問法,通過預設問題,讓同學們圈點勾畫出祥林嫂的“肖像要點”(眼睛),進而歸納出小説對祥林嫂的“眼睛”的刻畫。這一個小環節為學生自己課下分析祥林嫂的臉色、服飾,為下面對語言描寫和行動描寫的考察,搭建了知識平台、方法示範。同時,尊重學生個性化的理解,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創設一個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最後,從語言描寫和行動描寫方面來考察,讓學生討論、探究,老師點撥,歸納總結祥林嫂的“三不成”:守寡不成、守家不成、守命不成的悲劇一生。

設置話題:魯迅是如何刻畫祥林嫂的?找出描寫她眼睛的句子,看看祥林嫂眼神有怎樣變化?

1、肖像描寫(眼睛,臉色,服飾等)

讓學生重點研讀祥林嫂初到魯鎮——再次來到魯鎮——臨終前的。肖像描寫極其變化,自己歸納出來。

第一次來魯鎮

肖像:頭上扎着白頭繩,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臉色青黃,但兩頰還是紅的。模樣還周正,手腳都壯大。(年輕,勤勞,樸實,新寡)

眼睛:順着眼。(善良温順)

表現:整天地做,似乎閒着就無聊,又有力,簡直抵得過一個男子。做工不懈,食物不論,力氣不惜。(勤快耐勞)

變化:她反滿足,口們邊漸漸的有了笑影,臉上也白胖了。(要求極低,反襯出在婆婆家的遭遇)

第二次來到魯鎮:

肖像:頭上扎着白頭繩,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臉色青黃,只是兩頰上已經消失了血色。

眼睛:順着眼,眼角上帶些淚痕,眼光也沒有先前那樣精神了。

表現:不愛説話的祥林嫂不厭其煩的向周圍人説阿毛的故事。

臨終前:

肖像:頭髮已經全白;臉上瘦削不堪,黃中帶黑,而且消盡了先前悲哀的神色,彷彿是木刻似的;

眼睛: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

表現:一手提着竹籃,內中一個空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了裂:她分明已經純乎是一個乞丐了。

討論:作者肖像描寫的特點,你覺得作者這樣寫效果怎樣?

肖像描寫是本文刻畫人物的一個特點。魯迅先生説過:“要極節省地畫出一個人的特點,最好是畫他的眼睛。”本文圍繞人物的遭遇,三次刻畫了祥林嫂的肖像,尤其是她的眼睛。從開始時的“順着眼”,到第二次來魯鎮時的“眼角帶着淚痕”,“沒有先前那樣精神”,捐了門檻以後“眼光分外有神”,可四嬸一聲喝,第二天“眼睛窈陷下去”,到臨死前的“瞪”着眼,“眼珠間或一輪”,都有豐富的內涵。眼睛與其他肖像描寫相配合,展示了人物的內心世界,反映了祥林嫂悲劇的幾個過程,形象地反映了祥林嫂是怎樣一步步被封建禮教和封建思想逼到絕境的,也是對罪惡的封建社會無聲的控訴。

2、找出祥林嫂的語言描寫,説説他反映了祥林嫂怎樣的心理?(採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人物語言

與我對話靈魂有無——封建迷信下的矛盾心理

對四嬸講阿毛——痛苦、自責

對大家講阿毛——麻木、空虛

與柳媽的對話——精神重壓,恐懼

3、動作描寫

反對再嫁——逃,撞

怕被分身——捐門檻

祭祀時不讓拿東西——受了炮烙似的縮手

4、其他細節描寫:運用了反覆的描寫手法。

讓學生討論四次“我真傻”,三次“你放着罷”的表達作用。

明確:這是寫作手法中的“復筆”技巧,形式特點就像音樂中的三重奏或四重唱,反覆出現,濃重的表現人物命運中的無限悲哀。

三次“你放着罷”不僅僅是表現四嫂,更是從側面表現祥林嫂的命運已經臨近死亡了,她的精神已經一步步的被扼殺了。

三、尋找“兇手”—祥林嫂悲劇原因探究

上一環節圍繞人物形象展開,這一環節則從親人、主人、眾人三類人對祥林嫂的態度方面進行探究,採用老師提問、學生圈點勾畫讀書、自主探究的方法,通過一系列有內在邏輯的問題,由淺入深,層層撥開,透過現象看本質——魯四、四嬸、柳媽、婆婆(封建思想、封建禮教的化身),找出祥林嫂“非死不可”的原因,從而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綜合能力。

四、佈置作業

葉聖陶先生説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通過對人物形象的分析,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進而學會借鑑運用。

課文中作者沒有寫出魯四老爺的肖像,請你通過想象,選擇一個場景,刻畫魯四老爺的肖像,特別是眼睛。字數為200字左右。

《祝福》反思

第三單元是小説單元,在教學中,希望學生通過本單元的學習,能把握分析小説人物形象、概括故事情節和環境描寫的方法,學會歸納小説的主題,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祝福》是魯迅先生的經典篇目,幾經版本修改,依然保留着,可講的內容非常多。學生對這篇文章也很感興趣,我恨不得把自己所知道的全部講給學生,但由於時間所限,我只能想法子“忍痛割愛”,把教學重難點放在人物形象的分析上。

分析祥林嫂的形象,勢必要分析祥林嫂的遭遇,串聯起故事情節,分析祥林嫂的肖像描寫;分析魯鎮的眾人形象,則會由“誰該為祥林嫂的死負責”引起,涉及到社會背景,使學生深切體會到封建禮教和封建迷信對勞動人民的毒害;最後分析“祝福”這一標題的含義,串起文本中環境描寫的作用。這樣安排既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又能完成本單元的教學重點。現將教學過程中的收穫和不足總結如下∶

第一、堂氣氛活躍,學生能積極參與討論,這與寬鬆的課堂氛圍離不開,平日裏我就鼓勵學生多討論,多提自己的見解。

第二、在教學過程中,我多次回顧基礎模塊上、下冊中小説單元的知識,使學生學會舉一反三,知識遷移,並培育按他們這種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三、通過“一個日子”“二次微笑”“三樣眼神”“五張賬單”的分析,使學生意識到封建社會的政權、族權、夫權、神權對祥林嫂的無情壓榨,小説主題呼之慾告。學生感觸深刻,多為祥林嫂的遭遇抱打不平。

當然,這節課也還有不足之處。

首先,課堂上有學生提出對文本中第一段,第二段中反覆出現的‘‘沒有大改變’不是很理解,這裏涉及到社會背景-----1911年的辛亥革命,由於我對歷史不太熟悉,導致無法給學生做詳細講解。本來想讓學生用手機上網查找,當堂解決,但又擔心違犯課堂紀律,最終作罷。作為新時代的教師,自己仍需努力,打好文史知識的基礎。

其次,由於內容較多,部分學生預習的不到位,對文本不熟練,分析時為了節省時間只能讓個別學生提示文本內容的位置,比利於下一步學生預習的主動性。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要及時檢收學生的預習效果。

再次,學完本課後,學生強烈要求觀看電影《祝福》,但由於擔心影片過於老舊,學生不能觀看到最後,破壞學生原本對課文文本的感受,所以沒有安排觀看。但有經驗的老教師告訴我,擔心有些多餘,學生己是高二,應該有自己的鑑賞能力,如果他們覺得電影拍的不好,還可乘機讓他們談談哪裏不好,應該如何拍,這樣又是對文本的不理讀。

總之,教學時間越長,越感覺教學是一個不斷成長的過程,“路漫漫其收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祝福》教案 篇二

活動由來

現在的孩子都是家裏有寶寶貝兒,幼兒的關愛自己生活周圍的親人的意識越來越淡。天氣越來越冷了,孩子們在一塊自由活動時,我聽到有的孩子説:“看,這是我媽媽給我織的漂亮圍巾,可暖和了!”有的孩子説:“我奶奶給我買的耳套也很暖和。”有的又説:“我的帽子是爸爸過生日的時候送給我的。”

我結合當前季節特徵和即將到來的新年設計了此次活動。通過看看、説説進一步豐富幼兒關於冬季常見用品的經驗,在想想做做中,嘗試用各種方法、材料製作送給家人的禮物,在情感領域內體驗關愛家人的`快樂,激發幼兒關愛家人的情感;認知領域內可以進一步瞭解冬季里人們可以怎樣保暖的方法,在技能領域內嘗試多種方式的創作,以激發幼兒對於美工製作活動的興趣,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和想象創造力。

活動目的

1、在看看、説説、做做的活動中,嘗試用各種方式、材料製作送給家人的禮物,表達對家人的關心。

2、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和想象創造力。

3、體驗關愛家人的情感。

重點:嘗試用各種方式、材料製作送給家人的禮物,表達對家人的關心。

難點: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和想象創造力。

活動準備

1、彩色圖形紙片、蠟筆、水彩筆、雙面膠、糨糊、皺紙綵帶、手套紙型、幼兒收集的布、大小廢舊盒子等。

2、環境創設:暖洋洋商店。

3、前期經驗準備:完成“我的一家調查表”,主要是讓幼兒瞭解自己家人需要的冬季用品。

活動過程

引出主題:看看説説→想想做做→分享交流

一、引出主題:看看説説

1、介紹暖洋洋商店,看看説説物品的名稱以及適用季節。

2、為家人準備一份新年禮物,在寒冷的冬天裏不再感到冷。幼兒自己介紹想為誰準備什麼禮物。

二、想想做做:

1、教師介紹為幼兒準備的材料。

2、幼兒操作,教師觀察。

重點觀察指導要點:

1、用合適的材料做禮物。

2、提醒幼兒注意衞生,不亂放垃圾。

3、注意手套的對稱裝飾。

4、鼓勵幼兒大膽設計、創作。

三、分享交流:

1、師將幼兒的作品掛好、貼好。

2、幼兒出示自己的禮物,其他幼兒猜猜是送給誰的,為什麼。

3、唱新年歌。

《祝福》教案 篇三

一、教學目標

1、熟悉全文,能夠具體説出故事的序幕、結局、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尾聲。

2、能説出文章所採用的的倒敍的敍事手法,並能分析並説出這種手法的作用。

3、能概括出祥林嫂一生所發生的事情。

4、能能體會祥林嫂這個人物的悲劇色彩,並能初步感知造成其悲劇的社會原因。

二、教學內容:

1、故事六大情節(重點)

2、倒敍的作用(重點、難點)

3、祥林嫂的人生階段(重點、難點)

三、教學過程:

導入:

在辛亥革命後的某一天,浙江紹興魯鎮發生了一樁命案。據説是一個沒有春天的年輕的老婦人在新年祝福的時候死在了冰天雪地裏。而有一個人正好見證了整樁命案的發生,於是便將他所知道的敍述了出來。那麼,這個沒有春天的年輕的老夫人到底是誰呢,在他身上到底又發生了什麼故事呢?又是誰是這樁命案的始作俑者呢?而這個故事的見證者又是怎樣為我們展現這個故事的呢?帶着這些疑問,讓我們一同走進魯迅先生的《祝福》,一起去深入瞭解體會文中受害者祥林嫂的悲慘命運。

(一)概括故事情節

快速地瀏覽這篇文章,在讀的過程當中要求大家:(展示ppt)

1、閲讀全文,按故事的“序幕—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尾聲” 六部分,概括各部分的大意(內容)。

並且思考:

2、本文的記敍順序是什麼?採用這樣的記敍順序有什麼作用?

請學生回答:先回答第二個問題第一個小問,明確小説採用的是倒敍的修辭手法。再引導學生進行“序幕—結局—開端—發展—高潮—尾聲”六部分的情節概括

序幕:魯鎮準備祝福

結局:祝福之夜慘死

開端:逃避初到魯鎮

發展:被逼賣到賀家

高潮:再寡再到魯鎮

尾聲:魯鎮正在祝福

請學生回答倒敍在本文中的作用

把祥林嫂悲慘的結局放在開頭,巧妙地設置了懸念,使讀者寄予探求事情的原委,有一定的吸引力;

把祝福的景象和祥林嫂的死連在一起,形成強烈的對比,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突出反封建的主題。

(二)瞭解祥林嫂的一生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祥林嫂已經死了,假如現在大家都是大偵探福爾摩斯,我們要來調查偵破這起案件,那麼首先我們要做的是不是應該詳細瞭解死者啊?好的,下面我們就看到文本,從“我”的敍述當中找出祥林嫂每個人生階段的故事。

(1)老師首先進行示範:看到第二大部分第二自然段,看到揭示時間和年齡的詞語。二十六七歲,明確兩個信息,二十六歲之前與祥林結婚。二十六七歲,春季死了丈夫,冬初逃出來經衞老婆子介紹,到魯鎮做工。

(2)快速瀏覽。(掃描式閲讀,關注時間性和事件性的詞彙和句子)

由老師進行課堂提問,學生合作探究,通過閲讀文本,查找關鍵信息,探尋出祥林嫂“二十六七之前;二十六七;二十七八;二十八九、三十、三十一;三十二三歲;三十七八歲”這幾個重要的時間點以及祥林嫂所經歷的事件。

明確:

二十六歲之前:與祥林結婚。

二十六七歲:春季死了丈夫,冬初逃出來經衞老婆子介紹,到魯鎮做工。

二十七八歲,被婆婆抓回去,改嫁。(為什麼會撞破頭?老師補充封建禮教思想:三綱五常、三從四德)

二十八九:得到消息,改嫁,年底生小孩,孩子叫阿毛。這個時候的人生相對平穩。

三十、三十一歲:家裏出現重大變故,先是丈夫患了風寒而死,然後是自己的孩子被狼給叼走了。估計兩個家庭悲劇的發生不到半年的時間。然後重新回到魯鎮做短工。(禮教思想)

三十二三歲:在魯鎮做工。經常説起孩子被狼叼走的情景。捐門檻。祭祖事件。(迷信思想)

三十七八歲:最後來到魯鎮,死於魯鎮的大街上。

四、結語:

本節課我們主要把握了本篇文章的整個故事情節,然後對祥林嫂的幾個人生階段進行了概括,從我們的概括中知道了祥林嫂有三次到了魯鎮。那麼每一次祥林嫂到魯鎮是什麼樣子呢?作者是怎樣對的外貌進行描繪的呢?這些內容我們下節課在進行探討。

佈置作業:畫出李祥林嫂三次到魯鎮時對其外貌描寫的句子,並談談從這些句子當中你讀出了祥林嫂的哪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