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初探一日生活中的混齡教育

欄目: 經驗交流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3.12W

徵文:大手牽小手,我們一起向前走

初探一日生活中的混齡教育

——初探一日生活中的混齡教育

                         

關鍵詞:混齡教育 一日生活 時間 空間 觀念

 

隨着國家對二胎政策的開放,讓不少想再生個寶寶的人喜上眉梢,終於可以光明正大的要二胎了!可是如果真的要付諸於行動的話,許多問題還是要考慮在前面,畢竟多一個孩子跟多添置了一個家居不一樣,比如:財力物力方面、孩子誰來照看、如何教育等問題,另外父母們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是老大的感受,他(她)是否樂意接受一個弟弟妹妹。因此,幼兒園有必要實行混齡教育,讓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們相互交往,從而使幼兒在複雜的關係網絡中完善人格,這對於孩子未來的成長具有重大意義。

    建立具有混齡特點的一日生活常規,促孩子社會性發展

以往,我們在確立和執行幼兒園一日生活常規的時候,在區域活動、户外活動、分組活動時是按照幼兒的年齡進行分組活動、分組遊戲。為了真正的把混齡教育滲透到一日生活中去,我們逐漸將孩子的生活活動和户外遊戲活動全部混齡化, 區域活動、集體教育活動部分混齡化。既然我們在時間、空間上已經給了孩子混齡的條件,那孩子是否真正能在一起活動呢?

片段:户外活動前,我們請孩子們按照一對一、一帶一的方式,一個大班孩子帶着一個弟弟(妹妹)排隊,大家一起下樓活動,並請大的注意照顧小的下樓。在户外活動時,大班找大班同伴玩耍,而小班孩子在一邊看着,當活動結束時,老師一説集合排隊,大班孩子爭先恐後地擠到老師跟前,而小班孩子居然被擠到一邊。當我不看大班孩子,而是看着小班孩子的可憐樣子不説話了的時候,大班的幾個懂事的女孩子愣了,看見我不説話的樣子也蒙了,菲菲問我:郭老師,你怎麼了,我説,我正考慮小班的弟弟妹妹怎麼辦呢,哦,那幾個女孩不好意思了,趕快過去一人拉了一個小班的孩子,我露出了笑容,説:已經拉好弟弟妹妹的小朋友到我這裏來排隊,讓老師數數有幾對:一對、兩對、三對。。。。,你們幾位姐姐很棒,真正的有姐姐的樣子了,我愛你們。別的大班孩子一看,也趕緊每人拉了一個站到隊伍裏去。我點了頭,跟孩子們説:謝謝大班的哥哥姐姐,希望以後站隊時也是這樣,當你自動找到一個弟弟妹妹時,趕快按順序排隊。沒有找到弟弟妹妹的大班小朋友,你沒有完成任務,只能站在隊伍最後頭了。以後,慢慢的,一到排隊站隊時,大班的孩子自動會去找一個小的,後來,小班的孩子也會在排隊時去找自己喜歡的哥哥姐姐,搶得選哥哥姐姐的主動權,如果晚了只能讓別人選自己了。

同樣是幫助年幼幼兒, 不同的施動主體導致了不同的結果: 第一次混齡互動是由教師發起的, 顯然哥哥姐姐並非心甘情願地帶弟弟而是順從師意, 所以互動以失敗告終; 通過教師的巧妙指導第二次混齡互動,由年長幼兒主動發起, 有了完美結局。以後,孩子們形成了習慣,而且通過在日常生活中慢慢融合有了新的表現方式。因此, 如果教師能引發年長幼兒的同情心責任心再徵求互動意見, 使年長幼兒主動發起互動, 結果可能會好些。通過一段時間的混齡互動我們也發現了有性別差異:班上的姐姐們比哥哥更願意幫助弟弟妹妹。女孩子相對於男孩子更容易關注弟弟妹妹的困難和需要,並能主動去幫助弟弟妹妹。這點體現了混齡互動存在着個體(性別)差異。通過慢慢的積累感情,大班孩子們真正有了當哥哥當姐姐的意識,通過與小班弟弟妹妹的相處,他們也非常喜歡小班的弟弟妹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有的家長跟我們説:孩子老説:“爸爸媽媽,如果你要想給我生弟弟妹妹的話,一定要生個向晨晨那樣的弟弟(妹妹)”。在混齡活動中孩子的社會性品質(責任感、自信心、幫助他人、能關心關注同伴、合作意識)得到了發展。

二、有意識地創設合作性遊戲的機會和時機。

我們混齡班一日活動較之普通班同齡一日活動, 既有着獨立的混齡活動, 也有平行的同齡活動、小組活動、個別活動等多種教育組織形態, 我們希望的理想狀態是:大孩子與小孩子之間的互動、同齡孩子之間的平行互動交替出現, 在一日活動中擴大了不同年齡幼兒之間的合作、模仿等相互影響的時間和空間。一日生活的全部混齡化, 使不同年齡的孩子時刻體驗着關愛和被愛; 每天的同齡教育活動又體現了孩子發展的階段性特點,從而對於全面促進孩子的發展、利用孩子之間的差異性資源有着積極的意義。

為了達到我的混齡教育活動目標,在活動中,我預設了不同年齡幼兒合作的情境,促使不同年齡的孩子通過合作才能完成目標。

片段:在户外遊戲“大灰狼和小兔子”的遊戲中,原先是:兒歌説完後,老師説:兩個小朋友摟在一起搶佔一個圈,剛開始玩,大部分孩子只是隨機找離自己最近的一個同伴。但通常的結果是最後沒有搶到圈站的以小班孩子居多。後來,我們改變了遊戲規則,要求:一個大班孩子必須找一個弟弟(妹妹)只有弟弟妹妹沒有了,才能找同齡同伴,否則,剩下一個小班的孩子,那麼有大班同伴的孩子就算輸了,因此,每次玩這個遊戲時,不管是大班孩子小班幼兒都會一邊説兒歌,一邊觀望自己身前身後的同伴,心裏盤算着找哪個異齡夥伴,或是趕快站到異齡夥伴旁邊輕輕説咱兩一對兒啊,這個情景讓我啞然失笑。在別的遊戲中,我們也是有同樣要求,為此,在這一學期中,我們班的許多遊戲都或多或少地為混齡遊戲進行變通或修改規則。在班級的區域遊戲活動中,我們也是有相似的要求。我們班在建築區活動中,我們的要求是:從進區人數就開始要求:三大帶兩小。讓孩子們在一起商量,如何建公園、建城市。其中,能力強的大班幼兒表現出來了領導者的角色。他們先在一起商量本次活動的主題。給小孩子分工連接插塑或幫忙搬運指定積木或在大孩子建好高樓後(大孩子們則動手建比較複雜的建築主體),幫忙擺放標誌或樹木或裝飾。就在這樣的合作與協調中,他們順利地完成了此項活動。這一過程提高了孩子多向合作的能力,促進了孩子社會性品質的發展。我們在美工區、益智區、圖書區都有相似的要求,都是在為班級幼兒一日活動的真正混齡融合而努力着。

三、在集體教學中有意識提出分層目標,幫助不同年齡、不同能力幼兒的發展

集體教育活動中,針對不同年齡的幼兒提出分年齡目標,有利於各年齡幼兒自信心的培養和建立。在主題活動中:“誰的腳印大”活動部分中,大孩子在互相比誰的腳大、誰的鞋大後,進入畫腳印環節中,我就請大班小班幼兒自由組合商量如何做,大孩子就拿出鉛筆,幫助小的畫腳印,畫好後,讓小的自己去裝飾剪下來,再請哥哥姐姐幫助裝裱。其實,通過多種實踐活動,我們也發現,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有較多的幫助型的混齡互動場面, 年長幼兒是很樂意幫助年幼幼兒的, 教師適當的鼓勵強化了年長幼兒的行為, 同時也擴大了混齡互動的範圍。而教師要引導好年長幼兒, 不要過多的幫, 而應“教”或鼓勵年幼幼兒自己嘗試完成, 以避免過多的包辦代替扼殺了年幼幼兒的發展機會。雖然年幼幼兒不會主動向年長幼兒請教, 但是會在一邊示範和模仿, 這是混齡班有別於同齡班的環境優勢—— 年幼幼兒時時有模仿學習的契機, 年長幼兒常常有展示自我的平台。讓所有的孩子能夠體驗到了成功與自信的喜悦,逐步建立起“我能行,我會做”的自信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