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多篇)城市更新和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經驗交流材料

欄目: 經驗交流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1.51W

(多篇)城市更新和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經驗交流材料

城市更新和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經驗交流材料彙編(7篇)

目錄

1.治理為底創新賦能城中村煥發新活力............................ 2

2.羣眾點單政府接單把羣眾“需求清單”變“幸福賬單”..... 4

3.環形片區老舊小區改造及特色街區建設項目經驗做法 7

4.堅持黨建引領強化長效治理........................................... 10

5.“老破小”改出新氣象建成和美新家園........................... 13

6.激活文化資源賦能城市微更新....................................... 16

7.“探索三條路徑”實現“三個轉變”.................................... 19

治理為底創新賦能城中村煥發新活力

xx市科技城新區xx新村是統規統建的城中村,由於地理位置優越,孕育了“吃蝦一條街”等小吃餐飲名片,集聚有一定的人氣基礎,但社區商業散、亂、弱的問題長期制約其發展。科技城新區立足片區歷史文脈和發展現狀,通過“政府搭台、聯合唱戲”的方式實施更新改造,打造區域餐飲消費聚集區xx·xx,實現年營業收入突破x億元的跨越式發展,有效解決了城中村風貌凌亂、治理欠缺、活力不足等問題。

一、企業社區聯動,構建活力街區

為融合高大上的格調和煙火氣的本色,建設既有市場又能落地的城市更新項目,xx科技城新區投資控股集團與xx社區居民委員會合資成立項目公司,新投集團持股xx%,xx社區居民委員會持股xx%,共同設計謀劃,推動街區整體改造。新投集團主要負責設計、監理、施工,項目公司負責招商、運營、管理,社區主要負責整合商鋪、協調處理居民與項目之間的矛盾,合力破解近百個難點堵點,xx個月時間完成風貌打造、業態招引等工作,讓城中村面貌煥然一新。

二、科技文化賦能,構建魅力街區

科技城新區作為xx智慧城市建設試點區,注重在城市更新中植入科技元素、打造未來社區,前瞻設計x個智慧停車場、新增xx個新能源汽車充電站、改建x個智慧公交站台,引入“5G+北斗”信息技術管理調度商圈內上千個停車泊位,以科技元素植入方便羣眾消費出行,促進社區管理井然有序。深挖三國曆史資源,以“xx故事”為主線,用xx幅3D原創地畫、x處三國故事陳列雕塑、多個卷軸式卧榻式休閒座椅,配合定製路燈、輪廓燈、投影燈使三國文化元素和現代商業有機融合,建成歷史與現代融合的網紅打卡新地標,實現了口碑、人氣雙豐收。

三、運營管理助力,構建動力街區。

挖掘項目輻射帶動潛力,打造創業就業一條街,通過加強就業政策宣傳、舉辦招聘對接會、開展就業培訓等,開闢就業崗位xxx餘個,較好解決了社區居民就業問題。籌備組建xx科技城新區xx商會,採取自營、託管、出租等多種模式,規範業態、調動資源,撬動社區經濟發展,在刺激消費、提升配套、帶動經濟方面持續發揮作用。為拓寬居民增收渠道,使老百姓的錢袋子真正鼓起來,社區在自有xx%股份中轉讓xx%分紅權給居民購買,充分激發了居民的主人翁意識,提高了居民的參與熱情,目前xx商業街運作規範、有序,居民xxxx年首次分紅總額達xx萬元,轄區內鋪面、住房租金增長明顯。

羣眾點單政府接單把羣眾“需求清單”變“幸福賬單”

xx市以“一帶、一區、多點”為統領,大力推進中心城區城市更新行動,通過羣眾點單、政府接單,積極探索具有xx特色的城市更新和老舊小區改造道路。

一、羣眾點單,讓“定製套餐”更合“百姓口味”

以羣眾的關注點作為工作的發力點,堅持“羣眾最需要什麼就改什麼、什麼條件差就改什麼”的原則,圍繞老舊小區如何改造、閒置地塊如何利用等問題,充分徵求羣眾意見,從“需求清單”出發,為羣眾“定製套餐”,找到城市更新的“開門鑰匙”。一是創建“三下三上”工作法。老舊小區改造前,街道、社區先組織召開居民大會,收集羣眾的意願和想法;根據羣眾需求制定清單,並報送相關部門審核;相關部門通過實地考察,形成初步方案;再組織居民對初步方案進行二次討論,並將意見報送相關部門進行二次完善;待最終方案通過居民討論後,再按程序報相關部門審定備案並組織實施。二是開展“大走訪、大調研”行動。以羣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通過入户走訪、問卷調查和召開院壩會等方式,開展城市更新行動“大走訪、大調研”,全面摸清老舊小區的房屋建築、配套功能、服務設施等基本情況和存在問題,因地制宜、一地一策完善改造內容、改造方案和改造措施,形成每一個老舊小區專屬的改造方案,並及時對外公示,接受羣眾監督,讓羣眾心中有數、更合百姓口味。

二、政府接單,把“需求清單”變成“幸福賬單”

堅持以羣眾需求為導向,按照安全、實用、整潔的原則,在老舊小區改造中,突出綜合整治、設施建設、功能完善和適老化改造,通過除隱患、強功能、重配套、優管理,把羣眾“需求清單”變“幸福賬單”,不斷提升城市品質、優化人居環境。一是除隱患。維修加固老舊小區周邊高坡、陡坎、堡坎等,配齊樓道消防器材,整治外牆瓷磚脱落、消防通道堵塞、樹根穿插圍牆等安全隱患,拆除“兩違”建築,更新改造老舊燃氣、供電、供水、排水等老化管線。二是強功能。實施老舊小區道路黑化、硬化和鋪裝,維修改造建築屋面、外牆、樓梯、院壩等公共部位,增設陡坡、梯步等臨邊設施防護欄,下地或規整架空落線,清理“蜘蛛網”“牛皮癬”。突出適老化改造,增設出入口和通道無障礙設施,加強路面、地面防滑處理,推進既有住宅加裝電梯x台,正在加裝電梯xx台。三是重配套。“見縫插針”施劃老舊小區停車位xxxx餘個,安裝充電樁xxx個;巧用“零星地塊”新建xx等公共停車場xx處,增加公共停車位xxxx個,安裝充電樁xx個;建成xx街等“口袋公園”x個;新建甜城綠道xx公里。市中區xx農貿市場改造完成並投用,正在加快推進xx區榕樹巷農貿場、高新區xx街道農貿市場改造。四是優管理。採取“成小區+專業化物業”的方式,對基礎設施較好、具有一定規的小區,實行專業化物業管理;採取“老舊小區+自管自治的方式,對不具備專業化管理的小區,採取“自助物業”服模式;採取“三無小區+兜底管理”的方式,對無物業、無治的,由企業“兜底”,提供基礎物業服務,確保失管清零。

環形片區老舊小區改造及特色街區建設項目經驗做法

xx市xx區xx環形片區位於主城區核心地段,區域面積約平方公里,包括童裝街、賽場街等多條破舊老街巷,涉及老舊小區xx個,均為底商結構,街區和老舊小區相伴而生、互聯互通。xxxx年以來,該區秉持“改善民生、服務羣眾、有機更新”理念,聯片啟動實施舊改項目xx個,xx環形片區舊改項目作為xx舊改的縮影之一,深刻詮釋了落寞街區涅槃重生的故事。

一、堅持黨建引領、尊重羣眾意願

作為典型的中心商業區、老舊小區混合體,xx環形片區呈現出轄區人口多、改制破產企事業單位多等特點,面臨羣眾訴求多、管理難度大等問題。如何破解難題,xx區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和羣眾為主。一是堅持“黨建引領”不動搖。一方面由街道黨工委牽頭,構建起上下聯動、一貫到底的“動力主軸”,另一方面聯結街道、社區、小區和單位、行業、新興領域黨組織,構建黨建治理縱橫管理“一盤棋”的格局;二是創新“網格管理”新模式。積極探索創新小區管理新模式,社區居民自發推選出“五長”(小區院落片長+街長+巷長+院長+樓長)擔任三無小區管理員,與社區網格員一起在羣眾意見收集、矛盾糾紛調處、

院落聯治改造中發揮重要作用,必要時配合社區公司進行小區託底管理;三是探索“改造菜單”新機制。始終堅持羣眾主體地位,探索出“政府配菜、羣眾點菜”改造新機制。首先依據國省市區四級規範性文件,結合片區實際,聘請建築師、規劃師等專業技術人員,擬定《xx片區老舊小區分類改造指導清單》,其次通過線上問卷調查,線下院落會、紙質問卷等方式全面摸底羣眾改造需求,最後結合《指導清單》、羣眾改造意願,制定片區項目改造清單,改什麼、怎麼改,完全尊重羣眾意願。

二、堅持拆違治亂、統籌聯片改造

xx環形片區建設年代久遠,老舊小區呈現樓棟規模小、點多面廣等特點,存在違建眾多、資金短缺等痛點。為解決上述問題,該區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探索:一是聯動拆違治亂。屬地街道牽頭建立多部門聯動機制,會同市場監管、派出所等部門,通過實地調查、聘請三方機構鑑定等方式,對居民反映的違建線索核實後分類施策,通過立案查處、責令整改、依法拆除等手段徹底解決違章隱患。二是聯片整體規劃。該區始終堅持規劃先行,項目謀劃階段針對聯片、相鄰小區打捆立項統一招標實施,項目推進階段統籌老舊小區改造及配套設施建設項目,做到“改一片成一片”。三是統籌整合資金。為破解資金瓶頸,確保上級補助資金效益最大化,該區一方面統籌整合各類涉及老舊小區改造項目資金,並積極爭取專項債券資金補足缺口;另一方面積極引入社會資本,通過國有平台公司與社會資本合作,對老商業樓和閒置國有資產進行同步改造升級,開發地下停車位約xxx個,完善片區功能配套。

三、堅持長效管理、構築平安小區

xx環形片區老舊建築密集,呈現間距狹小、巷深且窄等特點,面臨消防安防設施缺位、後期管護缺失等問題。該區因地制宜探索出了三條“金點子”。一是安全為先,織密防護網。一方面,針對不同類型的建築採用不同的改造材料。例如,商業步行街臨街建築外牆,定製研發具有輕質、阻燃、保温等優點的裝配式綠色環保建材;院落內的建築,選用價格較低的水溶性質感漆。另一方面,秉持“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理念,重新構建消防通道,建設智慧消防管理系統、微型消防站等,織密片區消防硬件設施安全防護網。二是服務為本,引進社會資本。創新性鼓勵社區成立公司並引入社會資本,通過“公私合營”對片區(居住區+商業街區)實施統一管理。通過開發運營LED大屏幕、街區攤位、公共停車位等公共區域,實現自身造血功能,其收益主要用於公共區域環境衞生、秩序維護等綜合管理,以及開辦養老托幼、便民家政等公益服務。同時回收低效國有資產,改建成行政審批中心城區延時服務點,兼具市民驛站、兒童之家等功能,讓市民共享改造的紅利。三是管理為要,引入紅色物業。引入紅色物業管理公司,與社區公司聯動,提供物業管理、上門維修等服務,既就近解決羣眾生活需求,又吸納片區剩餘勞動力,讓羣眾實現家門口就業的願望。

堅持黨建引領強化長效治理

xx市xx區按照“黨建引領、強化管理、優化服務”的思路,在健全完善老舊小區各類配套設施基礎上,調動各類主體參與治理積極性,採取業主承擔、財政適當補貼、相關單位依法參與等方式,實現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努力把老舊小區打造成為和諧家園。

一、強化黨建引領,提升老舊小區治理水平

一是提升組織覆蓋面。深化“紅領安居”小區專項治理行動,實現城市老舊小區(院落)黨組織全覆蓋。成立業主自治組織,充分調動居民參與小區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條件成熟的小區成立業委會和物管委,目前全區xxx户以上的小區業委會(物管委)組建率已達到xx%,納入改造範圍的老舊小區(院落)自治組織組建率已達到xxx%。二是激發隊伍新活力。全力開展入户走訪,深入摸排老舊小區黨員情況,分類建立社區黨員、在職黨員和流動黨員台賬。加大老舊小區黨員骨幹培育力度,挖掘黨組織書記合適人選,動員退役軍人、退休幹部等進入老舊小區黨組織班子,動態儲備班子成員後備人選。引導老舊小區在職黨員、退休黨員、雙報到黨員、流動黨員組建黨員先鋒隊,帶動居民共同融入小區治理。三是增強組織引領力。

建立街道、社區、小區三級黨建聯席會議制度,常態化組織社區環境和物業管理委員會、小區業委會(自管委)、物業企業、居民代表等協商討論小區公共管理事宜,指導小區黨組織推動成立自治組織,搭建線上平台,常態與自治組織和小區居民信息互通、協商交流、資源共享。

二、分類精準施策,優化老舊小區管理服務

一是推行市場化物業管理。對規模較大、有條件實行市場化物業管理的老舊小區,通過交流會或推介會的形式,搭建供需平台,引導老舊小區引入物業企業。指導老舊小區業委會與物業服務企業簽訂穩定物業服務合同,激勵物業企業全面市場化運營管理。二是探索社區兜底性管理。對規模較小、居住分散,沒有條件成立業委會或是一時難以引進市場化物業管理的老舊小區,推行社區區域聯管、外包託管方式兜底管理服務。三是開展“示範點”建設探索。按照x-x個散居樓棟和xxx户左右人口標準,將散居樓棟按照成建制小區的模式,整體納入網格管理,同步安裝智能門禁系統,結合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實施,為有條件的老舊小區建設物業管理用房、小區黨支部活動陣地、垃圾收儲設施和物業經營用房。

三、健全管理機制,推動老舊小區長治常效

一是推行區級物業管理聯席會議制度。每季度區政府辦召集住建、消防救援、綜合執法、市場監管等職能部門,水電氣、通訊等供應單位,商議解決物業管理重要事項,研究出台相關物業管理細則,落實擬定老舊小區物業管理政策措施、協調解決物業管理領域重大矛盾糾紛、組織開展聯合執法、統籌物業管理等工作。二是在改造徵求意見環節提前引入物業管理理念。各街道要對擬進行老舊小區改造的小區,加大自治組織組建力度,對基礎條件較好的小區,依法引導業主在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前,在徵求意見環節將引入物業管理進行後期管理作為重要內容,在源頭上徵得小區業主同意,降低後續引入物業管理和繳納費用的難度。三是探索財政適當補貼物業管理。開展廣泛調研摸底後,成立老舊小區改造後續管理維護專項資金。對主城區引入專業物業服務企業或“社區物管”兜底管理的老舊小區,實行管理服務費用過渡性財政補貼和退出機制。即第一年補貼元/平方米、第二年補貼元/平方米、第三年補貼元/平方米,三年後退出;補貼資金由區財政xxx%負擔,考核合格後,區級補貼資金通過以獎代補形式撥付各街道。

“老破小”改出新氣象建成和美新家園

xx市xx區工區街道xx小區,建成房齡長、設施設備陳舊、亂搭亂建,環境衞生差,居民戲稱“下雨冒糞水,出行兩腳泥,綠化變莊稼,誰佔歸誰家”。小區內各類隱患突出,矛盾重重,居民怨聲載道。xx區通過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堅持“改治興”並舉,多元共治、長效共管,實現了從“老破小”到和美新家園的重要轉變,小區治理取得了明顯實效。

一、民主協商,發動羣眾有序參與

xx小區改造堅持關注各方利益,注重統籌多方力量,踐行“辦法一起想、內容一起議、質量一起管、部門一起上、制度一起定”的“五個一起”工作法,最大程度畫出改造工作“同心圓”。一是支部牽頭樹旗幟。小區共有xx名共產黨員,實施改造前,區級部門、街道、社區牢牢把握小區黨支部這支重要力量,組建了以小區黨支部牽頭,業委會、居民代表組成的x人改造小組,樹起了黨組織建在改造項目上的一面旗幟。二是傾聽民意重協商。改造小組會同社區工作人員,逐户走訪小區居民,全方位收集意見建議xx餘條,整理後向設計單位提出建議xx條,召開小區居民、改造小組、施工單位和社區四方溝通會

議x次,反覆優化,最終敲定改造方案。三是全程監管保質量。為確保改造工程質量讓小區居民放心,社區組建了專門監督隊伍,全過程監管施工質量,並鼓勵小區居民主動監督,隨時反饋意見建議,讓“自家的工程”成為“眼皮底下”的放心工程。

二、拓展渠道,整合資金多方投入

在用好用活政府資金的基礎上,採取原產權單位支持、社會資本參與等多種模式靈活組合機制,合力推動小區改造。一是爭取原產權單位支持。小區居民充分發揮與原產權單位聯繫緊密的優勢,主動對接xx建設公司,爭取到支持資金xxx萬元,投入到地面硬化、籃球場建設、小區監控、垃圾房改造、地下燃氣管網改造等項目。二是引入社會資本合作經營。通過政府引導、改造小組比選的方式,引入社會企業浩淼物業公司參與經營,開發增設停車位xx個、快遞櫃x個、直飲水機x台,每年增加小區公共收入x萬元,增強了小區“自我造血”功能。

三、多元共治,着力建強“五星”小區

xx小區改造注重建立長效共管機制,着力落實“管理革命”,以“安全之星、和諧之星、廉潔之星、衞生之星、法治之星”五星小區為建設目標,實現基層黨組織引領下的“一核多元”小區治理新模式。一是建強廉潔小區。制定小區黨支部委員、業委會成員“廉潔自律制度”,公開承諾踐諾。社區指導督促小區黨支部做好黨務公開,小區業委會事務公開、物業公司服務公開。二是建強和諧小區。印製鄰里互助、遵紀守法、尊老愛幼、和諧文明等宣傳標語、海報,組織開展孝老愛親、鄰里和諧等先進評選表彰活動。三是建強安全小區。落實消防管理專人,完善消防預案,定期巡查排險。組織開展消防安全知識宣傳,開展燃氣安全檢查和高空墜物排查等工作。四是建強衞生小區。物業落實專職清掃人員,倡導小區居民愛護環境衞生,積極開展垃圾分類,組織居民開展志願服務,共同提升小區環境。五是建強法治小區。積極推進業委會依法依規換屆選舉和履職,選出法治帶頭人、法治明白人,建立小區調解制度,做到“鄰里小事不出小區、矛盾糾紛源頭化解”。

激活文化資源賦能城市微更新

xx市xx縣在實施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始終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圍繞“保基礎、促提升、拓空間、增設施”要求,有序實施了醬園坪、新華中路等xx個片區老舊小區改造。在實踐過程中,通過挖掘、融入文化元素,延續城市文脈,激發文化共鳴,展現“千年荔城·甜美xx”城市特色,探索出以文化資源賦能,驅動城市有機更新的特色路徑。

一、全面摸排,繪製社區文化底圖

以社區為單元,對區域範圍內自然、歷史、生活、人文等文化資源進行識別;通過圖例、照片、文字等方式在社區底圖上分類標註;對重點空間進行測繪,建成覆蓋xxxx餘平方米文化數據庫,可視化展現文化資產數量、空間分佈、狀態等文化資源底圖,為保護利用社區文化資源提供基礎依據。

二、雙向對比,切準社區文化脈絡

借鑑歷史建築、街區評價的方法和經驗,結合文化資源特點,構建歷史、美學等六大要素的文化資源價值評價體系並進行對比分析。通過橫向對比,探尋社區文化特色差異,靶向發力,比如xx等歷史文化特色,訴説古城古韻“xx·邑”,深入推進“一社區一特色”工程建設,推動社區特色化定位,差異化發展。通過縱向對比,深度剖析社區發展歷程,掌握社區文化脈絡和特質,比如挖掘xx社區xx古道上仁義、孝義、家國大義歷史故事,傳承古道熱腸“合江·義”。

三、整合融入,完善社區文化配置

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因地制宜,結合市民需求,在提升完善小區功能同時,融入文化標籤。一是活化碼頭空間,通過讓渡國有資產,在xx建成集活動、休閒、觀景等功能為一體的“口袋公園”,同步保留、植入碼頭文化。二是共享文體空間,聯動建設城市書屋x個,實現“一年一城市書屋”;配套建設全民健身中心、健身綠道等,實現老城居民共享城鎮舒適便捷文體服務。三是注重文化創設,依託沿河社區名人、名作、民間非遺等xx河自然人文資源,融合xx河生態文明、碼頭文化及傳統建築文化,將xx等既有建築改造為xx河美術薈等文化綜合服務站,讓社區改出“文藝範”。

四、多措並舉,增添社區文化活力

一是培育人文文化資源。積極引入文化組織、表演團隊、民間藝術家為城市更新提供活力,如招引xx河派畫家協會入駐改造區域,創展xx河文化。二是延續提升基本業態。利用閒置房屋改建的xx片區農貿市場,配置文創導視系統,在提升市場功能服務居民同時,以俗稱、俚語、圖標等形式延續xx民俗。三是推動商業煥活老街文化。xx社區改造發揮

社區服務中心、國有資產帶動作用,統一規劃底商xxx餘間,引導社區居民提升產業空間xxxx平方米,在傳承xx豆花、荔枝、烤魚等特色美食文化的同時,保留xx年代老建築風貌、街巷肌理和社區文化,融合傳統手工藝品、酒吧、咖啡館等新興業態,營造特色文化街區氛圍,煥發xx社區文化“新生機”,再現、重塑xx煙火氣息。

“探索三條路徑”實現“三個轉變”

xx市xx縣始終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聚焦“急難愁盼”民生問題,下足“繡花”功夫,刷新城市“容顏”,投資約x.x億元先後對xx個老舊小區進行改造,建築面積達xx.x萬平方米,惠及住户xxxx户。改造提升後的老舊小區顏值更高、舒適度更強、實用設施更齊,讓越來越多的居民享受到了政策紅利和改造福利。

一、探索“三條路徑”,跳出“小區”建“社區”

一是“一盤棋”規劃驅動。堅持做實做細老舊小區改造前期工作,組織力量對縣城老舊小區進行全面普查。在充分掌握縣城老舊小區基本情況基礎上,編制《xx縣城老舊小區專項改造規劃》,計劃投資億元統籌改造老舊小區xxx個,因地制宜將連片小區合圍打造成社區,惠及住户xxxx户。二是“一方案”責任聯動。制發《xx縣老舊小區改造實施方案》,成立縣級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責任分工,xx家部門(單位)通力合作,變“單打”模式為“合力”模式。綜合執法局負責“拆”,住建城管局負責“建”、xx鎮負責“管”,各社區負責做好轄區內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前期調查摸底、宣傳動員、意見收集等工作,着力形成“分工合作、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三是“一張網”宣傳發動。通過問卷調查、現場走訪和院壩會等多種形式廣泛徵求羣眾意見,聚焦羣眾改造需求,探索“菜單式”定製模式,實現服務精準化、個性化。針對老舊小區停車困難、污水直排、充電樁少等羣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召開院壩會xxx餘次,發放改造意見徵求表xxxx餘份,按照“一區一策”原則提供貼心指導、開展精心設計,讓改造方案更加契合居民羣眾對美好生活家園的嚮往。

二、實現“三個轉變”,跳出“舊區”建“新區”

一是全面消除安全隱患。將違建拆除、外牆修繕、安防、消防設施全部納入改造方案。累計拆除違建xxxx餘平方米,外牆修繕xxxxx餘平方米,增設安防設備xxx餘套,消防設備xxxx餘套,實現了“三無小區”蝶變成“幸福安全小區”。二是補齊完善功能短板。對老舊小區實施雨污分流和病害管網治理,完成雨水管建設xxxx餘米,污水管建設xxxx餘米,道路修復及黑化x.x萬餘平方米,設置停車位xxx個,配套設置充電設施、適老撫幼設施等,進一步完善了小區公共基礎設施,實現了設施從無到有的轉變。三是煥然一新小區面貌。美化樓體外牆,改造環衞設施,同步治理“飛線”亂象,修復破損道路及黑化x.x萬餘平方米,綠化梳理及優化xxxx平方米,增設小區照明xxx盞,從根本上解決了老舊小區髒亂差狀況,實現了環境優、面貌美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