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政治課教學經驗交流發言稿

欄目: 經驗交流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2.42W

大家好!

政治課教學經驗交流發言稿

我是********,首先我代表****政治組歡迎各位同仁蒞臨指導。同時感謝市教育學院和教研員尹老師給我們搭建這樣的一個三新改革經驗交流平台,讓我們有這樣一次難得的機會共同商討**市政治教學發展大計。

新課程、新教材、新大學聯考真是給我們政治人出了一個大難題,總的來看,我覺得可以概括為這幾句話:師資力量緊缺,模塊分流失衡,備課難度增大,學生壓力飆升,教材脈絡清晰,具體考向不明,至今仍沒有官方文件明確考試範圍和命題類型等。但我們可從《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 年版 2020 年修訂)》(以下簡稱新課標)中有所瞭解:必修課程根據學生全面發展需要設置,全修全考;選擇性必修課程根據學生個性發展和升學考試需要設置。選修課程由學校根據實際情況統籌規劃開設,學生自主選擇修習,學而不考或學而備考。面對新課程編寫思路、結構和評價方式的變化,思想政治學科教師如何充分挖掘教學空間資源,提高教學複習實效,建立豐富的課程類型和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我們二中政治組認為思想政治複習課應該提前佈局,制定“大高三”戰略,並根據不同的學情,制定出不同的研究任務,不斷改進和研討複習的策略和方法,大膽嘗試,勇於實踐。

下面我來介紹一下我們****政治教研組對新大學聯考的理解以及應對措施,與廣大同仁共同探討,經驗不足,説的不一定對,有不當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一、指導思想 PPT 2

我們一線教師最關心的就是大學聯考如何評價的問題。自然而然地我們也就把大學聯考評價體系作為我們的着眼點。****高度重視中國考試評價體系,學校為我們每個老師配備了一本中國考試評價體系。在學校的倡導下我們政治組的老師們一塊學習了這本書。中國考試評價體系提出的一核、四層、四翼,這是大家都比較熟的,我們也都知道中國考試評價體系不是考試大綱,將來也不制定考試大綱了。也不是界定考試範圍的規範性文件,它只是一個指導性文件,還需要我們自己進行補充,進行完善,進行充實。

PPT3 我們二中一直致力於和諧教育的研究與實踐,摸索出了自己的一條路子,那就是在六三教學理念(和諧教育理念)的指導下進行的現代化教學活動,也可以説這是我們二中對於大學聯考評價體系的理解。在和諧教育理念的引領下我們凝練出我們二中自己的教學價值追求、基本教學要求、課堂教學策略、二中精神。具體做法還要落實到教學中,下面我從集體備課、一課一研、深度教學、青年教師培養、和諧杯、基於互聯網背景下的精準教學、《讀本的處理》、縣域高中的政治教學安排

二、集體備課PPT4

我個人倡導有限時間內的有效備課。我們學校的集體備課一般分為以下幾個流程:一次備課→集體研討→二次備課→重點跟蹤→課後交流,為了實現高效課堂,我們校長提出了課堂教學十要素PPT 5,具體包括:教學目標、教材、學生、思維、體系、問題、教法、資源、環節、內容,我們老師上課和備課都要考慮十要素。

程序1.一次備課,主備教師初備時,學習研究課程標準、教材、教參及其他相關材料,要抓住“六點”:教學重點、難點、基礎知識點、高頻考點、易混易錯點、德育點。同時,教師還要查閲學生檔案(歷次考試數據)、摸清學情,以便有的放矢地教學。總之,教案的書寫,問題的設計,不僅要求針對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還要針對學生學習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針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過程設計要求充分考慮學生的參與和引導學生探究性的學習,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過程,

程序2.集體研討,主備教師寫出備課提綱,提出一個教學的預案,採用“説課”形式進行講解,確定教學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提出具體的教學目標。其他教師都要盡力提出自己有獨到的見解,相互啟發,提出問題,共同研究,以便資源共享,最後進行比較,揚長避短,統一思想,達成共識,形成一個基本一致的教學意見。統一教學進度,統一教學目標,統一教學重難點,統一作業。

程序3.二次備課 教案千萬不能千篇一律,否則就沒有創新精神。在二次備課中,還可以充分展開,每個老師均形成自己的個性化教案,用同課異構的方式,比較各種教法的優劣,開展深入的探討,再經過實踐和對教學的反思,從而完善教與學的過程。

程序4.重點跟蹤

學校經常鼓勵我們多聽課,尤其是年輕教師,備課組成員之間互相聽課、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程序5.課後交流

就是對備課的一個總結。教師在上完課之後要進行交流,對教學進行反思,肯定優點,指出不足,以揚長避短,促進今後教學的進一步開展。

深入開展的集體備課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加速教師成長,實現合作教研、資源共享的有效方式。我認為,集體備課時要樹立責任意識、合作意識、整體意識、超前意識、反思意識等。

三一課一研PPT 6

為督促和調動全體專任教師參與課堂教學改革的積極性,提高學校校本教研的實效性,本學期學校繼續採取以課堂教學改革為主題的“一課一研”教研活動。定主題:比如複習課、試卷講評課、新授課、同課異構等。定教師:教研組推選講課教師,把有想法的教師推舉上來,自選題目,開始準備。教研組長根據本組老師申報,制定本學期“一課一研”授課安排一覽表(寫明授課教師、時間、地點、課題、主評教師)交到教務處,以便學校領導聽課檢查。教研組長負責認真組織全組教師聽評課。教研組長和備課組長要發揮帶頭示範作用。評課前,授課教師要進行5至8分鐘説課環節,説明對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意圖(重點圍繞問題設計、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展示交流等環節)。由本組備課組長指定2名主評教師對本課進行點評,其他成員可以自由討論點評。活動結束後備課組長進行總結。教務處將在校園數字化平台開闢專欄,展示“一課一研”成果。各位授課教師要把授課的教案電子稿、課件、教學反思上交教務處,由教務處上傳校園數字化平台。

四深度教學PPT 7

為了應對我們的大學聯考,應對我們的大學聯考改革。我認為應該提高課堂效率。也就是高效課堂,我們有很多種理解,比如説一節課,我們能講十個題,不講九個,多講點知識,這個也是提高課堂效率一種做法。但我覺得,如果按照教育部提出的大學聯考新的方向來説。以後的大學聯考題要比以往的大學聯考題更加加深對思維深度的考察,因此我們課堂教學就要加強教學思維的深度,所以我們提出來深度教學。這個深度教學,我理解的也不太透徹,把我粗淺的體會跟老師們彙報一下。我覺得所謂的深度教學,是基於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我以為深度教學大概有以下六個要素。

第一,基於學科價值引領的教學。就是我們政治學科要對學生的發展起到引領作用,主要指學生思維的發展、能力的發展,這是我們的深度教學的第一個基礎點。

第二,基於真問題、新情境的教學。那我們的平時教學中。真問題,新情境要不斷的湧現,我們老師要善於構建新的情境。我們在講題的時候,要善於發掘題目當中的真問題。

第三,深度教學我認為有一個方式就是問題引領。我們看一個老師課堂教學水平的高低,我認為,如果從教師教學的基本功看,語言第一。如果從教師對學科教學的引領角度看,提問題。一個老師問題的設置展示了這個老師對學科教學深度的把握。我們平時在教學當中會問很多問題,有數據顯示,一個比較優秀的高中老師,一節課大約要問20個問題。其中有15個問題,都比較簡單。老師問,孩子們答,集體答,老師問,自己答。還有三到四個問題,屬於中等難度問題。那麼學生要認真思考以後才能答出來。每節課都應該設置一到兩個深的問題,深度問題。讓班級裏邊前兩三名的學生也要認真的想一想,組織語言才能夠流暢的答出來。採用追問式,再把問題往下伸,延伸去問。有利於學生思維的深刻性。我們校長説過深度教學有利於尖優生的發展,尖子生的培養應該放在平時課堂教學上。(每節課都要有1到2個針對尖子生的點)。

第四,基於深入分析與思辨的教學。我們對概念的理解不侷限於課本教材上那個文字。我們要對它進行深入的分析。分析這個概念內涵,這個概念和其他概念的聯繫。然後我們用不同的問題考察學生對概念理解的準確性。多做點思辨的題目。

第五,基於知識整合主題式的教學。比如説,我們哲學問題、經濟學問題、政治學問題?這些都需要我們去認真的思考。

第六,基於微探究與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我們為了培養創新型人才,為了培養實踐型人才。在大學聯考當中也會增加時政探究題。應對這樣一種改革,我們務必要抓好時政教學,在平時教學當中應該不斷的去加強時政探究性的教學。

各位老師,我近幾年的體會,我想所謂深度教學是基於這六個方面,當然了,我們教學負擔很重,我們一節課40分鐘,一節課,不可能把這六件事都落實。如果我們每一節課落實六個點當中的一個點,兩個點,那已經很好了。我們只要能夠長期堅持這樣做,我們的學生經過高中的三年,最後我們學生對問題的看法、理解就會提升,就會整合,也會更加系統了,我覺得深度教學非常適合新大學聯考,我也在慢慢的去實踐,去體會。

五青年教師培養 PPT8

大學聯考真題做析評積:學校每年都給我們青年老師買一本大學聯考題,提倡全體教師做大學聯考真題,尤其是高三教師和年輕教師,最後會對35週歲以下的老師進行考核測試,這對青年教師的成長有很大幫助。每年高三組內集體備課時都會對大學聯考題進行研討交流,由骨幹老師領頭做,每人負責一個題型,總結近幾年來所有大學聯考題的特點,最後在集體備課時資源共享。使每個老師對大學聯考都十分了解,這樣才有利於高三教學。我説一下心得體會,全國政治學科的大學聯考題2019年10套,2020年10套,2021年17套,這37套題展現出來的大學聯考命題導向作用是巨大的。

師徒幫帶(青藍工程):

以2019年《學校三年發展規劃》 為指導思想,大力弘揚“孜孜以求崇高的教育理想,磨礪打造頑強的拼搏精神,嚴格恪守求是的治學態度,執着追求高雅的文化品位”二中精神為主導, 引領師資隊伍建設優質發展,將二中精神熔鑄形成二中教師特質,推動學校青藍工程建設。致力於完善教師培訓制度,使師培工作步入制度化、規範化的軌道, 切實提高師培工作持續性和實效性; 致力於調整完善名優導師工作室制度,持續開展骨幹教師導師帶徒活動,切實發揮輻射引領作用;致力於拓寬教師成長通道,建立校內的“梯層”教師管理制度,促進師德優秀、業務精專、績效突出的優秀教師不斷湧現和成長。建設一支與重點高中教育教學要求相匹配的、適應二中新時期發展所需要的、學生和家長認可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1、建立指導教師制,選定指導教師,實施“帶教活動”,讓新教師與中青年骨幹教師“帶教結對”,使青年教師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言傳身教,健康成長。為青年教師配備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中級以上職稱的教師擔任指導教師,特別優秀的可放寬至中級職稱教師,每位指導教師可帶2個徒弟。

2、培養對象的選定:由學校選定35週歲以下經驗尚淺的教師(含35週歲),被選定教師需根據自身情況自主選擇指導教師。

3、學校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

青年教師業務水平測試:

為了進一步促進我校教師專業化發展,推進人才強校戰略,培養、選拔一批師德高尚、業務精良、注重教育教學與實踐的教學精英,我校決定開展教師專業技術知識水平測試活動。其實也是對大學聯考題做析評積、師徒幫帶(青藍工程)的檢驗。

我們校長高度重視青年教師的培養,《思維可視化》、《關鍵在問》、《創建高效信息化課堂》

六和諧杯 PPT 9

和諧杯實際上是一課一研的成果,通過教學競賽活動,促動教學模式的變化,體現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效融合。全校教師通過“聽課”、“研討”等活動,準確理解把握“和諧教學”理念。進一步全面開展以“實施和諧教學構建高效課堂”為主題的課堂教學改革。將課改的先進理念轉化為課堂教學改革行為,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學校辦學水平。

1.體現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效融合,熟練使用一體機,使其高效地應用於課堂教學。

2.體現“和諧教學”基本理念。堅持“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教學相長”的基本教學原則,關注“師生關係、內容方法、知情意行”的和諧共融,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提升學生的“問題意識、實踐能力、創新精神”等學習素質,培養學生形成“勤奮學習、主動學習、專注學習”等優秀學習品質,實現“學生綜合素質、教師專業水平、學校教學成績”的持續提高。(即“六三”教學理念)

3.突出問題意識、自主學習、學習共同體建設、學案導學、指向大學聯考等因素的自然融合。

4.力爭打造我校“實施和諧教學構建高效課堂”的示範課,起到引領、輻射、帶動的積極作用。

三、預選及參賽的教學要求

1.參賽教師結合學科特點和學生實際,優化選擇、創新應用。授課形式、流程環節設計要遵從活動主旨,必須突出“和諧教學”理念的課堂呈現,必須突出高中新課程所要求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必須突出教師問題引領和學生問題意識的實效性,同時要體現參賽課的常規性,不作假,體現模式和理念自然融入到課堂教學,不生搬硬套。

2.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在預選及競賽活動中,要精心組織本組教師聽評課,以此推動全校教師對新模式教學的學習和把握。

七、基於互聯網背景下的精準教學PPT 10

在我國,傳統教育發展了幾十年,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基本上已深入到每個學生和老師的內心深處。精準教學研究屬於起步階段,國內關於精準教學的研究主要集中於教學活動設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教學決策等方面,在信息技術推動的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精準教學理論的應用相對於國外研究侷限性更加明顯。隨着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精準教學”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和使命,它強調在將大數據作為技術支撐的基礎之上,有效分析課程標準和學生髮展實際,精準設計不同課程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精準測量學生的學習效果,使教學效果可衡量、可調控,最終達到“以生為本,私人訂製”的個性化教學目標。

為此,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未來學校實驗室開設了中國未來學校創新計劃2.0課題研究,目標是以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為導向,以未來學校創新為核心,充分發揮教育科研的引領作用,提升學校在學習方式變革、課程體系重構、組織管理轉型、學習空間再造、技術賦能教育、綜合素質評價等方面的能力,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創新應用,為建設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未來學校提供有力支撐。

很幸運,我校的《“互聯網+”背景下的精準教學》課題通過了中國教育科學院未來學校實驗室的論證,成功立項,全市僅有四所學校成功立項。現在正在組織結題答辯。

**市第二實驗國小校 東豐縣東豐鎮中心國小東豐縣第二中學

該課題圍繞的問題:

①“互聯網+”的信息平台的架設

②“互聯網+”背景下的精準“教”

③“互聯網+”背景下的精準“學”

④“互聯網+”背景下課堂教學的新形態(慕課、微課等)

2020年9月本校成立了現代信息技術與高中教學高效融合校本主題研修團隊,由研修團隊制定課題研究方案,進行課題研究與實踐。

2021年3月學校成立了教師發展中心,意在為教師發展提供提升平台,教師發展中心的任務之一就是提升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加強信息技術培訓,提升教師的業務能力,跟上時代的步伐,探索教師成長髮展的路徑。

為提升教師信息化理念與能力,學校於2021年4月聘請了教育部《中國小數字校園建設規範》標準評審專家、微軟全球精英教師、教育部在線教育先鋒教師、上海市物理特級教師馬九克老師到校做了《現代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高效融合》的專題培訓。馬九克老師對學校課題“互聯網+背景下的精準教學”的整體方案提出了建設性建議,並對方案進行論證,認為可操作性強,可以實施。

八讀本的安排 PPT 11

為深入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增強學習的系統性、實效性,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教育部組織編寫了大中國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以下簡稱“《讀本》”)。2021年秋季學期開始,全國各地中國小將使用《讀本》。我們高中階段重在實踐體認和理論學習相結合,促進理性認同,提升政治素質。

按照《**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施思想政治學科教學指導意見》的要求,高中政治全套7本教材在每學期不同學段已有了安排,面對有限的課時和教學資源,如何進行《讀本》教學實踐,如何整合教材成為學校政治教研組的研究課題。在此背景下,政治教研組得到了學校的大力支持,學校將《讀本》作為校本課程,在班會上進行《讀本》的專門教學。

《讀本》共8講,28框題,在研究中發現大部分與高中階段全套7本教材相重複。所以在講授此課程的過程中,難度較小。

第1講《指導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必修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第四課《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第三框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重複。教材深刻闡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歷程,新時代的豐富內涵和重大意義,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形成、主題、主要內容,明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行動指南。通過第一講的學習,使學生充分認識到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新時代的實踐結晶,是新時代的精神旗幟。

第2講《目標任務: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必修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第四課《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第二框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重複。該部分通過結合中國歷史發展和個人生活變化,闡釋了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剖析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內涵,並説明了中國夢將在接力奮鬥中變為現實,並在黨的“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分“兩步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部署下,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續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使青年學生充分理解中國夢,進一步明確正確處理好中國夢和個人夢想之間的關係。

第3講《領導力量: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內容與必修3《政治與法治》第一單元第三課《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內容重複;該部分結合中國共產黨百年史,證明了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執政黨,黨的領導地位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必須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特徵和最大優勢,作為生長在新時代的中學生,應當增強“四個意識”,做到“兩個維護”,充分認識全面增強黨的執政本領的重要性。

第4講《根本立場: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內容與必修3《政治與法治》第一單元第二課《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的內容重複;人民創造歷史,該部分通過對黨的根本立場、宗旨和使命的講述,使學生加深了對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理解。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品格,要堅守黨的立場宗旨,踐行黨的根本使命,始終堅持人民至上,在新時代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新時代要堅持和貫徹羣眾路線,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朝着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

第5講《總體佈局:統籌推進“五位一體”》分別與必修1、必修2、必修3、必修4相對應內容重複。該內容闡釋了黨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體”總體佈局,經濟建設方面要以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構建新發展格局;政治建設方面要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用制度體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全面貫徹黨的民族、宗教政策;文化建設方面要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心聚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社會建設方面,以增進民生福祉為發展的根本目的,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決打贏脱貧攻堅戰;生態文明建設方面,明確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持和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色生產生活方式。

第6講《戰略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其中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與必修3《經濟與社會》部分內容重複,全面深化改革與必修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第三課第一框題《偉大的改革開放》重複,全面依法治國與必修3《政治與法治》第三單元重複,全面從嚴治黨與必修3《政治與法治》第三課第二框題《鞏固黨的執政地位》重複。該部分內容重在強調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把黨的十八大以來確立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佈局進一步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佈局”,並闡明四者之間的關係,使學生深刻理解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

第7講《安邦定國:民族復興的堅強保障》第一框題《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與選擇性必修1《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第一單元綜合探究重複。要注意的是第7講中第二框題《新時代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和《堅持“一國兩制”,推進祖國統一》是全套政治教材沒有的內容1該部分學生比較生疏。國家安全是國家生存發展的基本前提,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支撐,國家統一是大勢所趨、大義所在、民心所向。在新時代要統籌發展和安全,通過明確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的主要內容,瞭解維護重點領域國家安全的重要性,這就要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正確理解“一國”與“兩制”的關係,進而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進程。

第8講《和平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中的四個概念在全套政治教材中雖然沒有具體的章節介紹,但可以作為拓展內容加到必修2和必修3相對應的內容當中。如《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治大變局》可以放到必修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講解,《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可以放在選擇性必修1《國際政治與經濟》第五課《中國外交政策的形成與發展》中拓展,《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可以放在選擇性必修1第七課《經濟全球化與中國》中拓展。《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與選擇性必修1第二單元第五課第二框題重複。使學生明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但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

《讀本》能夠使學生初步的認識、理解、掌握一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問題,進一步深化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認識,這對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至關重要。新時代的青年將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路上的中堅力量,希望通過《讀本》的教學,能夠使學生在閲讀踐行中堅定“四個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展望2035,暢想2050。

九縣域高中階段的政治教學安排(靈活安排)PPT12

編好教材是教學的前提和基礎,用好教材是過程和關鍵。作為教師要增強用好教材的意識,自覺地把握思政課教材的性質和要求,吃透教材的結構和內容,結合教學需要和教學實際,熟練而自如地運用好教材,既要認識教材編寫所體現的時代性,更要認識到用好教材所體現的實踐性,特別是我們縣級中學的實踐。

經過一年的新教材教學,本人對教材的脈絡有了初步瞭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全套教材共7冊:必修教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與社會》《政治與法治》《哲學與文化》4冊;選擇性必修教材:《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法律與生活》《邏輯與思維》3冊。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總主編、南京大學教授張異賓介紹,必修4冊教材採取總分方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總覽和基礎,讓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形成和發展有總體瞭解;《經濟與社會》《政治與法治》《哲學與文化》分領域進行深入闡釋,讓學生具體理解如何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選擇性必修3冊教材則重在培養學生用全球視野認識人類社會發展大勢,用法律手段處理日常問題,用科學思維探索認識世界,必修和選擇性必修教材共設計58課。

全套7冊教材,在高中三年的課程安排成了一個老大難問題。上學期,我參加了東北師範大學組織的置換研修,見到了很多省內政治學專業人士,我也在和他們在探討高中政治的課程安排問題,大家意見不一。

按照課標的課程計劃:“高中學校必須嚴格執行課程政策,認真落實課程計劃。必修課程各模塊按順序依次開設,模塊1和模塊2為一學期,模塊3和模塊4各為一學期。選擇性必修課程模塊通常安排在高二年級。”也就是説必修4本教材在高二上學期結束。高二下學期開始進行選擇性必修課程的安排,高二下學期,高三兩個學期各一本選擇性必修教材,講完大學聯考。按照課標的要求,本校教師可以完成教學任務,但個人覺得我們並不能完成教學目標。毫無疑問戰線拉的太長,學生們大學聯考的時候會忘記大部分知識,這不符合我們縣級中學的教育實際。學生要不要複習,時間從哪裏出?

所以在高一上學期期末聯考結束後,盟校的5位備課組長開始探討這個問題。我也大膽的根據自己的想法和幾位備課組長探討了一下課程安排問題。個人認為,高一第一學期完成必修1,必修2的教學安排不變;高一第二學期完成必修3的全部課程和選修1的第一單元和第二單元;高二第一學期完成選修1的第三單元、第四單元和必修4的全部課程;高二下學期儘可能完成選修2和選修3的全部課程;高三複習。

這樣設置的依據:首先,必修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總覽和基礎,着眼於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立足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進入新時代,幫助學生樹立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鬥的信念,讓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形成和發展有總體瞭解。

其次,必修2 、必修3、必修4分領域進行深入闡釋,讓學生具體理解如何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者是並列關係,所以我們可以對這3冊教材進行順序上的調整。

必修2《經濟與社會》依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基本原理,講述我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解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闡釋指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理念,幫助學生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意義,提升在新時代參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能力;

必修3《政治與法治》以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為主線,講述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徵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式,奠定學生政治立場與法治思維的基礎;選擇性必修1《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圍繞當今世界多極化與經濟全球化趨勢,解析不同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形式,説明國際關係的主要影響因素和世界經濟發展的基本特點,介紹國際組織的主要類型及其作用,引導學生在拓展國際視野的過程中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積極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必修4《哲學與文化》闡明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講述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點,堅持實踐的觀點歷史的觀點、辯證的觀點、發展的觀點,在實踐中識真理、檢驗真理、發展真理;講述社會生活及個人方長中價值判斷、行為選擇和文化自信的意義;為培育學生思想政治素養,奠定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基礎。

從必修2、必修3、選擇性必修1的學習內容看,三本書有一定的內在聯繫,由我國的政治經濟問題拓展到了國際政治經濟問題,三本書很自然的可以接續安排;從課時上看,必修3、必修4各只有三個單元,課時相對少,顯然在高一第二學期和高二第一學期的教學壓力相對要小。所以可以在必修2《經濟與社會》、必修3《政治與法治》的教學內容完成後,趁熱打鐵,在高一第二學期加設選擇性必修1《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的前兩個單元的教學課程,在高二第一學期加設選擇性必修1《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的後兩個單元,同時完成必修4的課程。

最後,選擇性必修2《法律與生活》介紹與學生日常生活和個人發展密切關聯的民法總則,以及合同法、婚姻法、勞動法、訴訟法等與婚姻家庭、就業創業、社會爭議解決等相關的法律法規,講述我國民法的基本原則和民事權利與義務,培養學生正確的婚姻家庭觀念,引導學生提高自覺用法能力,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懂得人民權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權威要靠人民維護,努力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衞者。選擇性必修3《邏輯與思維》通過科學思維的訓練,引導學生掌握科學思維的基本要求,把握遵循邏輯思維和辯證思維的方法,提高創新思維能力,學會運用科學思維探索世界、認識世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可以把選擇性必修2和選擇性必修3放在高二下學期和高三上學期的少部分時間完成。

我是這麼分析的,也是這麼做的。以上的建議得到了盟校幾位備課組長的贊同。我們既完成了教學任務,也給複習留出差不多一個學年的時間,效果如何,還有待我們一線教師在實踐中不斷摸索,不斷創新教學方式,提高效率,堅持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整體構建、分塊安排、整合教材內容。

學習無止境、教研無止境,希望我們**市的政治人加強交流和溝通,為**市的政治教育事業貢獻力量,使**市的新大學聯考改革取得更大成就。以上是個人拙見,請各位同仁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