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小關愛留守兒童經驗材料(精選多篇)

欄目: 經驗交流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3.03W

第一篇:國小關愛留守兒童經驗材料

國小關愛留守兒童經驗材料(精選多篇)

辦學理念:以愛育人,以禮立人,以樂成人

校訓:愛人,守禮,修樂

2014年,寧鄉縣百靈鳥國小受寧鄉縣委、縣政府的委託,創辦了全縣第一所寄宿制“民辦公助”國小。學校以留守兒童為主要招生對象,學生在學校享受免費入學等國家助學政策的同時,還享受民辦學校優質的教育資源。通過三年的探索和研究,學校已形成了一套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科學管理體系。到目前為止,學校吸引了2500多名農村留守兒童前來就讀。

1. 學校成立了“關愛工程”領導小組,制訂了具體計劃,實施了“留守兒童”教育工作方案;建立健全了關愛工作檢查考核機制,定期對教師進行了考評;建立了留守兒童的專門檔案和聯繫卡,通過聯繫卡制度的建立,加強學校與學生、家長及其他監護人的聯繫,共同形成了以學生為中心的關愛網絡;每學期召開一次幫扶教師、留守兒童、監護人或委託監護人的座談會(家長會),交流感情,摸索方法,總結經驗。

2. 黨員教師、學校領導、班主任與留守兒童學生結對子,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子女、兄弟姐妹,從日常家事、身邊小事、生活瑣事、學習難事管起,培養其良好習慣,和他們多溝通、多談心,鼓勵他們堅定克服困難的信心,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關心輔導他們的學習。

3. 建立自我成長機制,通過“十好五愛”的習慣養成教育和“陽光男孩”和“魅力女孩”的評比活動,教育學生學會自理、自立、自強,自律,鍛鍊他們的意志,培養堅韌、獨立的個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們健康茁壯的成長。

4. 積極開展各種活動,如週二至週四的課外活動、每月一次的留守兒童集體生日會、星期三的主題班會,以及書畫展、演講比賽、讀書比賽、文藝演出、體操比賽、拔河比賽、紅色旅遊等系列活動,讓留守兒童感受到學校生活的快樂,老師和同學的關愛。

5. 注重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積極營造了良好的環境,針對品德行為偏差和心理障礙的留守兒童,學校開設了心理教育課,開展了心理諮詢,心理矯正活動,讓他們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6. 關注留守流動兒童的身體健康。學校成立了學生身體健康諮詢醫務工作室,每天為身體不適的學生排憂解難,確保學生身體健康;學校建立了天氣預報制度,每天為學生預報天氣,提醒學生及時添減衣服;學校建立安全消毒制度,定期對學生聚集處(學生公寓、教室、食堂)進行消毒,預防重大疫情發生;學校建立食堂工作監管制度,由後勤中心對學生食堂的貨源、菜種營養搭配、防污染工作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監管,確保飲食安全;培訓了一支像媽媽一樣的生活老師隊伍,嚴格招聘生活老師,要求她們有愛心、有細心,生活老師為學生洗澡、縫補衣服、穿衣、送藥、半夜起來抱學生上廁所,不論寒暑,堅持每晚三次查寢,為學生蓋被子,摸額頭。

7. 大力宣傳,營造留守兒童關愛輿論氛圍。充分利用各類新聞媒體,呼籲社會共同關注留守兒童,對關愛留守兒童活動進行宣傳報道。多篇有關關愛留守兒童的信息被《紅網》、《長沙晚報》、《長沙新聞頻道》等媒體報道。在上級各部門的關心和支持下,通過社會輿論的正面引導和宣傳,在我縣已初步營造了有利於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輿論環境,社會各界也紛紛加入了共同關愛留守兒童愛心團隊。辦學三年來,先後有市婦聯、縣婦聯、縣公安局、縣信用聯社、華良中意、香港明興水務有限公司等多家單位來校獻愛心。

這裏就是留守流動兒童温暖的家,孩子們在這裏快樂地學習,健康地成長,得到父母般地關愛。“關愛無邊,親情漫漫”,在百靈鳥國小這片土地上,幾千名留守兒童的明天,必將更加美好、更加燦爛!

第二篇:如何關愛留守兒童經驗材料

**縣全縣總人口為13.82萬人;少數民族人口117,066人,佔總人口的85.1%,其中土家族54,169人,苗族62,683人。其中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數的27%,農村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73%。改革該放以來,由於我縣是貧困大縣,農業人口居多,加上地處山區,山多地上,外出務工人員增多,導致農村留守兒童增多,為使留守兒童能和其他

孩子一樣健康快樂地成長,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指導和關心下,縣婦聯、團縣委積極探索關愛工作新機制,積極探索“關愛留守兒童”關愛工作模式,取得顯著實效。

一、從“面”上入手,營造關愛“留守兒童”的濃厚氛圍。

1、整合資源,加大宣傳。利用新修《未成年人保護法》頒佈期間,縣婦聯、團縣委通過各鄉鎮趕集期間發放宣傳單、開設宣傳專欄和下組入户訪談、發放致“留守兒童”家長公開信等形式,廣泛宣傳有關孩子教育方式、方法等家教知識,讓家長充分認識到健全的家庭教育對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性,從而提高認識,引導他們共同關愛、教育和幫助“留守兒童”。

2、調查摸底,建立檔案。今年,縣婦聯聯合對全縣十二個鄉鎮“留守兒童”進行深入調查瞭解,經過三個多月的走訪調查,對全縣18000多名“留守兒童”摸底造冊,逐個建立成長檔案和聯繫卡片,全面掌握每個“留守兒童”的家庭背景、思想表現、學業成績等,以方便對全縣“留守兒童”進行有針對性的幫扶,同時為日後更好的開展工作奠定基礎。

二、在“點”上着力,致力構建鄉鎮級關愛“留守兒童”網絡。

以“家”為着力點,以低齡留守兒童為重點關愛對象,建立“德育工作站”、“健康管理站”、“留守兒童之家”,共同關注和參與留守兒童監護與教育,彌補其庭教育、監護盲點。1、德育先行,培養留守兒童健康人格。“德育工作站”聘請老革命、退休幹部、退休教師及素質高的老人擔任校外輔導員,定期或不定期地對“留守兒童”進行愛國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及時矯正不良習慣和行為,從而形成機構健全、網絡完善的“留守兒童”村級教育新體系。“德育工作站”還採取舉辦家庭座談會等多種形式,定期不定期地對“留守兒童”的爺爺奶奶或其他監護人進行科學育人、科學監護方面的教育,提高他們的監護水平,保證“留守兒童”受到良好的養育和教育。2、健康為本,提高“留守兒童”身體素質。設立“健康管理站”,由指定的醫師定期對留守兒童進行身體健康檢查,建立個人健康管理檔案,結合留守兒童各成長階段的健康狀況對監護人進行營養搭配指導。

三、以活動為主,搭建快樂成長平台。

1、開展關注留守兒童社會活動。湖南省黃花機場團工委、湖南經視團工委、瀟湘晨報、長沙市新聞頻道和**團縣委來到**縣高峯鄉中心國小開展的關注留守兒童活動。湖南省黃花機場團工委、湖南衞視團工委代表,“小李飛到”欄目著名節目主持人李煒向國小捐贈了價值2萬元的書籍和學習用品,並表示在該國小開展“1+1”救助活動,結對30名貧困留守兒童,幫助這批貧困學生完成學業。

2、過一個快樂的兒童節,組織留守兒童與其父母作一次交流。“六一國際兒童節”之日,團縣委組織了**縣紅石林鎮中心國小一批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的學生參加了長沙華雅國際大酒店在湖南廳舉行“你我常攜手,情動成長路——湘西行助學活動”,讓他們在美麗的省城度過了難忘的兒童節。“六一國際兒童節”前夕,縣婦聯和團縣委組織了一批農村留守兒童參加了團省委組織的“共享陽光·快樂成長”留守兒童愛心見面會。這幾名留守兒童大多數有一到兩年沒見到父母了,對孩子和父母來説都是非常幸福和激動的。在見面儀式上,孩子們和父母們都激動得熱淚盈眶,緊緊擁抱在一起,重温了久違的温馨與幸福。

3、上下連動,為“留守兒童”一件實事。“手拉手”活動關注我縣“留守兒童”。在團縣委的積極爭取下,在“六一兒童節”期間,在長沙我縣紅石林國小30名“留守兒童”與華雅國際大酒店李偉軍董事長與我縣紅石林國小開展“手拉手”活動。同時,表示華雅酒店將每年資助紅石林完小50名優秀留守兒童學生幫助其完成學業,同時向學校捐贈人民幣10萬元用以修建學校食堂。食堂的建成,學生住校飲食條件將得到極大改善。從2014年至今,廣州深圳明源公司已在我縣雙溪鄉、紅石林鎮兩所學校開展“手拉手”活動兩年,救助學生200餘名,救助金額達2萬餘元,極大了幫助我縣貧困學生的學習生活,給予了孩子們無限的關心幫助。

4、爭做“知心哥哥、知心姐姐”。**團縣委把長期(更多內容請訪問首頁:)開展“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爭當知心哥哥姐姐”的主題活動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構建長效工作機制。團縣委充分發揮共青團組織的資源優勢,積極宣傳活動的現實意義,廣泛發動團員青年踴躍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來,在青年文明號單位和優秀團委(支部)中建立一支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的“知心隊伍”。我縣多家單位參與到活動中來,並認真的落實了關於“關愛農村留守兒童”主題活動。縣財政局、縣國税局、縣移動公司等十餘家單位都成立了“1+1”助學對子,並保證每年支助兩到三名學生,完成其學業。團縣委書記還親自帶領縣直團工委的團員青年代表深入到了我縣斷龍山鄉小白村開展留守兒童助學活動,幫助十餘名學生重新回到了學校繼續學習。

第三篇:關愛留守兒童經驗材料

關愛留守兒童經驗材料

為了幫助“留守兒童”解決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促進“留守兒童”健康成長,我以班為主關愛兒童,開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一、開展“留守兒童”普查。

我對班級的“留守兒童”情況展開細緻的調查,對他們的學習、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狀況進行調查登記,全面瞭解“留守兒童”的生存狀況和成長需求,建立“留守兒童”檔案。我班共有留守兒童5名。在深入調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立足實際,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應對措施,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營造關愛“留守兒童”氛圍

我將關愛留守兒童問題作為師德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在班級內、少先隊中對留守兒童充分關注,對他們的學習、生活給予關心,全班師生在看似簡單的“問一問”、“拉一拉”中營造了愛的氛圍,尊重留守兒童的人格,滋潤了他們渴望愛的心靈。

三、組織豐富多彩的關愛活動。

對於每個人來説,家是温暖的,對於留守兒童來説學校就是他們温暖的第二家,老師就是他們對他們全權負責的“父母”,在日常活動中格外照顧留守兒童:班隊會上給留守兒童更多傾訴的機會,課外輔導時讓留守兒童位於最前面,組織“六·一”演出也讓留守兒童有更多的參與面,實踐活動中細緻地教他們自主生活、自護自救的知識,這一切就是讓留守兒童在遠離父母的日子裏也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四、形成關愛“留守兒童”的工作合力。

我在原來的家訪制度基礎上,依據現有情況,實行定期不定期的家訪,與留守兒童的臨時監護人進行深入的交流與溝通,增進了解,尋求互助,並對農村的老年監護人(如學生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給予一定的家教指導,幫助他們正確地管教留守兒童。

我還充分利用節假日、開學這些時間段,爭取與留守兒童的父母進行直接對話,互通信息,或利用電話訪問的形式及時通報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情況,達到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增強“留守”學生教育合力。

總之,留守學生是當前的一個社會問題,全社會都要關心、關愛留守學生,關注留守學生問題,我們教師更應該站在對學生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政治高度,紮實解決好留守學生問題,為社會培養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我們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學生健康發展的工作思路,,對他們要嚴慈相濟,使留守學生享受到同其他學生一樣的教育和關愛,利用“留守”這一資源,教育留守學生學會自理、自立、自強,自律,鍛鍊他們的意志,培養堅韌、獨立的個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們健康的茁壯的成長。

第四篇:關愛留守兒童經驗交流材料

關愛留守兒童經驗交流材料

2、開展了讀書活動。我們把讀書活動與教育活動相銜接,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健康地投入閲讀,形成持久不衰的閲讀興趣,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能力。並利用班會、晨會組織豐富多彩的系列讀書活動,如知識競賽、故事會、徵文比賽、演講比賽、辯論賽及讀書成果展等,多方引導和鼓勵學生與書為友,讓學生在讀書活動中收穫知識,發展能力,提高素質,完善自我,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3、教育與關心相結合,讓他們健康成長。針對留守兒童的管理,學校主要採用正面教育、側面誘導的方式,積極開展各項活動,促進管理。例如:以他們的生日為契機,結合家訪活動,側重對留守兒童的關愛,在班級開展 “關愛留守兒童見真情”、“為留守兒童獻愛心”、“我是國家小主人”等活動。正面教育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留守孩子”通過這些活動,説出了心裏話,道出了親情,增添了自信心,增強了自制力。

(三)設立親情電話,多渠道加強與家長的聯繫溝通。

充分利用現代通訊的便利條件,定期向家長彙報學生的在校表現,讓家長及時瞭解孩子的思想動態、學習狀況。建議家長儘量回家與子女團圓,讓他們享受家的温暖;平時,要求家長多與孩子交流溝通,加強與孩子委託監護人的聯繫,從而形成一股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合力。

1、建議家長加強與子女的溝通。撫養孩子是父母應盡的職責,教育管理孩子也是父母義不容辭的責任。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家庭教

育對孩子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起着無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建議父母儘可能做到多多關心孩子,把自己的電話聯繫方式或通信地址告訴孩子,讓孩子主動與自己進行交流,父母也經常打電話或以寫信的方式與孩子進行溝通,一般來説,一星期至少通一次電話,以便及時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和思想動態,及時為他們排憂解惑,給予精神思想上的幫助。或讓家長留下一人在家照顧孩子的生活學習。如果有條件,最好把孩子帶在自己的身邊,以真正肩負起教育孩子的重任。2、建議家長加強與孩子委託監護人的聯繫。

孩子有時候並沒有把自己的真實想法或思想表現如實地與家長進行溝通,往往由於種種原因,隱瞞了事情的真相。因此家長不妨與委託監護人及時進行交流,在學習上,生活上,思想上,進行仔細詢問,以便發現蛛絲馬跡,及時進行思想教育。

3、通過給“留守兒童”家長的一封信,建議家、校從以下幾方面共同努力:(1)用您的堅強和辛勞以身示範,培養孩子堅強的意志品質;

(2)關注孩子的全面發展,促進孩子健康成“人”;(3)從現在開始我們加強持續性的溝通,共同用“愛”為孩子的成長撐起一片獨立成長的天空。

4、學校專門設置了“留守孩子親情電話”。①“親情辦公室”:;②“親情領導”:

5、教師家訪、教師與留守學生談心、關愛留守學生,從意識到行動,從管理到幫助,從開展活動到建立家園,為留守學生營造着成長的春

天。

(四)發出倡議書,共同助教,關愛“留守”。

留守兒童父母長期不在身邊,在校期間學習成績下降,表現不好:有的孩子變得任性、自私、孤僻;有的經常逃學、打架,有的甚至開始小偷小摸,但他們也是極為容易教育的花朵。為了祖國的未來,學校倡議:

1、在校教師每人助教一個留守兒童,並確定結對進行幫教。 2、每期助教教師對受助學生至少談心三次,要從學習上和生活上多方面關心他,及時掌握他們的生活、思想、學習和健康教育情況,準確把握留守兒童的成長脈搏。

四、關愛行動成效顯著。

一年來,在各級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我校作了大量細緻、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由於留守學生遠離雙親,缺乏來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親情呵護,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這些兒童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尤其是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嚴重斷層或缺位,因而突出的表現為人格發展不健全,學習成績普通欠佳,道德危機凸顯等現象。通過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的努力,各班留守學生的不良現象得到了極大改善。尤其是各班開展起了“”文藝晚會活動後,留守學生不再孤獨,週末之夜不再漫長,班集體親情味濃,同學間和諧相處。統計,違規違紀現象明顯減少,好人好事層出不窮,呈現出非常融洽的良好勢頭。留守學生的性格逐漸開朗,思想道德、行為習慣、學習成績發生了顯著的變化,自信心有了,自理本領多了,自立能力強了,理解父母深

了,人格更加健全了,學校教學質量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這是令人十分欣喜的。

當然,留守學生問題的解決需要很多方面的配套發展,解決或緩解這個問題關鍵是整合社會力量。我校的留守學生人數多,工作壓力大,任務重,但是關心、關愛留守學生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今後我們將繼續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精神,認真貫徹《新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和省市縣有關“留守兒童”教育管理文件精神,努力踐行學校“生活為源、生命為本、綠色引領、和諧發展””辦學理念,按照學校“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重常規、抓質量、創特色、爭一流”的辦學目標,謹遵“&&”的校訓,進一步加大留守學生工作力度,做細、做實、做好“留守學生”工作,讓他們感受春風、沐浴雨露、和諧健康成長。這正如詩人孟郊在《慈母吟》中寫到:“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留守兒童不正像這嬌嫩的小草,他們多麼需要我們的呵護,多麼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的共同努力。讓我們攜起手來,用我們的愛心奏響愛曲,讓留守之花在陽光下燦爛綻放。

我班留守生23人,父母雙方均在外地打工的為20人,單親在家的有3人。他們最大的17歲,最小的僅15歲。這些孩子跟着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或叔叔、大伯生活,有的兄妹相依。由於家庭管理不到位,加之周邊環境複雜,這些孩子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學習問題和心理健康問題。為了能讓這些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我班因地制宜地

採取了一系列獨特而創新的做法。

一、實行“三先”、“三多”的工作方法。

摸清本班留守生的底數,建立留守生專門檔案和聯繫卡。對留守生,我實行“三先”、“三多”的工作方法。

“三先”即:學習上優先輔導、生活上優先照顧、活動上優先安排;“三 多”即:多看一眼、多問一聲、多幫一把。

為了把“三先”“三多”落到實處,我在教學的同時還成了孩子生活的貼心人、成長的守護着。如我班佔祥文,夏麗麗,不管是在教室還是在走廊,時不時地關注他們,問寒問暖,使留守生感受到家的温暖。 二、持之以恆地穩步工作

俗話説“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在育人問題上最怕三分鐘熱度,想起來就做一陣子。為了能使留守兒童健康快樂地成長,我認真落實“三個一”活動,具體內容是:每日一問。每天要給每一個留守兒童一個關懷的問候,幫助他們解決切身困難和實際問題,讓他們感到愛就在身邊;

每週一談。每週與留守兒童談話一次以上,傾聽他們的心聲,瞭解他們學習、生活上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幫助解決實際問題;每月一通。每月幫助留守兒童與父母通一次親情電話,及時向留守兒童父母反映他們的生活、學習情況,並計入成長記錄袋; 同時我與留守生家長建立雙向互動機制,利用留守生的監護人把留守生在家的具體信息可能反饋到他們的父母,然後由父母反饋到我這裏來,及時瞭解他們情況,如我班陳珍麗父母就打電話告知我,陳珍麗週六晚上

沒有回家,週日急匆匆回家取錢,並且説還上了課,這個信息很及時,使我及時瞭解學生動態。 三、努力營造良好的周邊環境,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我校地處偏僻農村,周邊環境十分複雜,對孩子的成長有負面影響。為了營造有利於留守生健康成長的育人環境。我經常進遊戲室、網吧瞭解情況,另外,針對孩子道德行為偏差和心理障礙,我定期開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獨立生活教育和體諒父母教育等,並定期進行心理疏導,建立溝通心靈的綠色通道。幫助孩子消除不良情感,體驗到成長的快樂與幸福,樹立健康、樂觀的人生觀、價值觀。 當然,留守兒童問題任重道遠,問題的解決需要很多方面合力而為。今後我們將繼續依據有關文件要求,進一步加大留守兒童工作力度,做細、做實、做好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讓他們和諧、健康成長

第五篇:關愛留守兒童經驗交流材料

關愛留守兒童經驗交流材料

關愛留守兒童經驗交流材料

我班留守生23人,父母雙方均在外地打工的為20人,單親在家的有3人。他們最大的17歲,最小的僅15歲。這些孩子跟着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或叔叔、大伯生活,有的兄妹相依。由於家庭管理不到位,加之周邊環境複雜,這些孩子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學習問題和心理健康問題。為了能讓這些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我班因地制宜地採取了一系列獨特而創新的做法。

一、實行“三先”、“三多”的工作方法。

摸清本班留守生的底數,建立留守生專門檔案和聯繫卡。對留守生,我實行“三先”、“三多”的工作方法。

“三先”即:學習上優先輔導、生活上優先照顧、活動上優先安排; “三多”即:多看一眼、多問一聲、多幫一把。

為了把“三先”“三多”落到實處,我在教學的同時還成了孩子生活的貼心人、成長的守護着。如我班佔祥文,夏麗麗,不管是在教室還是在走廊,時不時地關注他們,問寒問暖,使留守生感受到家的温暖。

二、持之以恆地穩步工作

俗話説“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在育人問題上最怕三分鐘熱度,想起來就做一陣子。為了能使留守兒童健康快樂地成長,我認真落實“三個一”活動,具體內容是:每日一問。每天要給每一個留守兒童一個關懷的問候,幫助他們解決切身困難和實際問題,讓他們感到愛就在身邊;

每週一談。每週與留守兒童談話一次以上,傾聽他們的心聲,瞭解他們學習、生活上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幫助解決實際問題;

每月一通。每月幫助留守兒童與父母通一次親情電話,及時向留守兒童父母反映他們的生活、學習情況,並計入成長記錄袋;

同時我與留守生家長建立雙向互動機制,利用留守生的監護人把留守生在家的具體信息可能反饋到他們的父母,然後由父母反饋到我這裏來,及時瞭解他們情況,如我班陳珍麗父母就打電話告知我,陳珍麗週六晚上沒有回家,週日急匆匆回家取錢,並且説還上了課,這個信息很及時,使我及時瞭解學生動態。

三、努力營造良好的周邊環境,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我校地處偏僻農村,周邊環境十分複雜,對孩子的成長有負面影響。為了營造有利於留守生健康成長的育人環境。我經常進遊戲室、網吧瞭解情況,另外,針對孩子道德行為偏差和心理障礙,我定期開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獨立生活教育和體諒父母教育等,並定期進行心理疏導,建立溝通心靈的綠色通道。幫助孩子消除不良情感,體驗到成長的快樂與幸福,樹立健康、樂觀的人生觀、價值觀。 當然,留守兒童問題任重道遠,問題的解決需要很多方面合力而為。今後我們將繼續依據有關文件要求,進一步加大留守兒童工作力度,做細、做實、做好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讓他們和諧、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