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心理健康活動設計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活動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15W

心理健康活動設計教案(精品多篇)

心理健康活動設計教案 篇一

活動目標:

1、感受親人給予的愛,理解"互愛"的重要性

2、萌發愛的情感,體驗關愛他人的快樂。

活動重點:

感受親人給予的愛,理解愛的相互性。

活動難點:

學習如何關愛他人

活動準備:

課件,調查表

活動過程:

一、觀看多媒體故事《愛心樹》,瞭解施與受的道理

1、聽了故事,你的心情怎麼樣?為什麼?

2、你覺得大樹愛這個男小朋友嗎?你是怎麼知道大樹非常愛這個男孩?

3、那個男小朋友愛大樹嗎?又為大樹做了什麼?、

4、大樹和男小朋友之間,你喜歡誰?為什麼?

二、回憶生活經驗,感受生活中的愛與被愛

1、你身邊有像大樹一樣愛着你的人嗎?都有誰?

2、他們為你做了什麼?

3、你愛過誰?你為他們做了什麼呢?

三、愛心調查,體驗付出與獲得的比例

1、集體調查:記得家長生日的小朋友有多少?

2、分組調查:為家長做過小事的小朋友有誰?(四組)

四、愛心行動,表達對親人的愛

分組商量一下,我們的能把愛給誰?我們在平時能做些什麼?

語言上,行動上,看看其它的感恩方法。

心理健康課教案 篇二

一、活動主題:

友誼之光照亮你我他

二、活動目的:

1、認知目標:讓學生了解友誼的重要性,懂得珍惜友誼。

2、態度和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學會以寬容、謙和的態度與人相處,學會理解他人。

3、能力目標:使學生樂於接近周圍的人,做個受大家歡迎的人,並與他人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

三、活動方法:

1、講述與討論。

2、多媒體、遊戲活動、短劇表演。

四、活動過程:

1、導入

主持人:我國曆史上有一些傑出的人物,他們把團結友愛視為倫理道德的基礎和為人處世的準則。在一些歷史資料中,也記載了許許多多動人的故事。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龐熙文同學給我們講述《朱德與周恩來的一條毛毯》的故事。

龐熙文:《朱德與周恩來的一條毛毯》(略)

主持人:這些傳統美德故事對我們的文明成長起到了積極的影響。記得著名的女作家冰心曾經説過:友情,是生命中的一盞明燈。友誼之光將照亮你我他共同創造美好的明天。

2、帶着你的朋友來聊一聊

請兩對朋友説説他們之間難忘的事情。

主持人:聽了這幾位同學的訴説,讓我們更加懂得了友情的可貴。友誼是一縷花香,伴隨你我成長的路,多少次,我都想對你説:“謝謝,謝謝你的友誼。”

3、短劇表演

(1)將心比心,換位思考

兩組學生上台表演(衝突):

a:一學生不小心踩了另一個學生的腳,兩人在爭執;

b:一學生向另一個學生借筆,遭到拒絕,兩人不快;

主持人:遇到這種情況,如果我們能心比心,站在別人的角度看,也許結果會不一樣,大家請看……

兩個短劇中的演員換位,繼續表演。

a:踩到人的同學連忙説對不起,另一同學也説:“沒關係,路滑也難免會這樣,我們大家都沒事。”兩人高興地離開。

b:同桌想:我忘記帶東西的時候,同學也經常幫助我,現在別人有困難,我也應該幫助別人。於是同桌把筆借給了他,兩人互相道謝,非常友好。

主持人:為什麼換種想法,換個“位置”,結果竟會有如此大的變化呢?請同學們互相討論,隨意發表意見。

主持人:在交往中,只要我們能多為別人想一想,多站在別人的角度去看問題,其實很多問題都很容易解決的,並且還能增進雙方的友誼呢?正所謂“以恕己之心恕人,則全交。”意思是;用寬恕自己的心來寬恕別人,就能保全友誼。

(2)小品——《“哥兒們義氣”的友誼》

很快要測驗了,a同學把他的朋友們叫在一起説:“你們幫一下我,到時給一份答案我,我請你們吃東西、上網。”朋友們聽了,覺得幫一下忙,沒什麼大不了的,就一口答應了下來。

主掛人:請同學們以這件事討論兩分鐘,並發表自己的意見。

討論:(略)

主持人:友誼,像一朵鮮花,芬芳了你我的心靈;友誼,是一根紐帶,拉緊了你我的雙手;友誼,是一把鑰匙,打開了你我的心扉;友誼,像一縷陽光,温暖了你我的心房。讓我們團結友愛,攜手奮進,共同走向人生的旅途。

4、活動“人在旅途”

抽籤分成兩人一組,先是一人用布帶或毛巾把眼睛蒙上,由同伴挽扶着走過各種障礙物;然後,兩人對調,再走一段;最後,兩人都蒙上,互相挽扶着走過障礙物。在此過程中,將相互挽扶的一組同學強行分開,讓他們獨自摸索。

想一想:

(1)矇住眼睛被人挽扶着走過障礙物時,心裏有些什麼感受?

(2)當自己處在孤立無助的境地時,心裏有什麼想法?

(3)想想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是否有過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

主持人:世界充滿着無限的愛,只要你細心地體會,留心身邊的人和事,從細節做起,給予他人更多的關注,那麼他人也將受到您的感染,無論身在何處,都能夠感受心與心的相通。

5、遊戲《風中勁草》

活動目的:讓學生感受到信賴的重要性。

遊戲規則:一組學生約八人緊並圍成一圈,並伸出雙掌充當“風”的角色;一人站於圓圈中,充當“草”,雙腳併攏像草根扎於地裏不能動,雙手繞在胸前,合上眼睛,作好倒下的準備。倒下前的有一段對話,其實就是個人與團體的溝通,通過對話使“風”把注意力集中在草身上,免得“草”倒下時發生意外。“草”喊:“我叫誰誰誰,我準備好了,團隊準備好了沒有?”圈上角色説:“準備好了” 草角色説:“我要倒了。”“風”角色説:“倒吧!”“草”垂直往後倒下,整個身體完全倒在團隊成員的手中,“風”用雙手扶住,順時針一個個輪流扶着推動一圈其餘的成員輪流扮演“草”玩遊戲。

心理健康課教案 篇三

一、班會背景:

和部分家長懇談並且與個別學生交流後,發現問題主要還是出在不良的學習習慣上。因此適時開一次有關學習習慣的班會課是當務之急的事。

二、班會目的:

通過班會使學生認識到學習習慣好壞優劣對學習的巨大影響,並積極改善自己的不良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質量。

二、班會重點:

檢查自己的學習習慣,找出存在的問題。

三、班會難點:

養成一個好習慣,並付之以實踐。

四、班會準備:

1、製作三份問卷準備印發給學生填寫:

問卷1是有關好習慣、壞習慣的區分,這些都是在家長那瞭解到的或是與部分學生交流中得知的情況。

問卷2 是學生的一份自我報告,內容主要為:反思一下自己的學習習慣,列出自己的好習慣和壞習慣(不能少於3條),簡要説明理由或後果。(課前填寫)

問卷3是有關養成一個好習慣的實施計劃。

2、請四位同學準備介紹學習經驗。(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他人的)

五、班會過程:

(一)、引入:

九年級是我們國中四年裏最後的收穫年級,同學們四年的努力再經過這90多天的奮鬥,將結出豐碩的果實。

進入九年級後,老師欣喜地發現很多同學開始全身心投入學習了,從被動轉變為主動的過程中老師認為包涵着同學們對於自己未來的規劃與期待。老師很開心,也對同學們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只是,我們也發現不少同學因為以往所養成的種種不良學習習慣,直接影響了學習效率學習的質量,最終導致付出與收穫不成正比。今天我們在這裏開一個主題為《做習慣的主人,不做習慣的奴隸》的班會,希望能有效幫助同學們在學習習慣上揚長避短。

(二)、好壞習慣之爭:

1、發下問卷1《區分好習慣與壞習慣》,要求學生在這些習慣面前選擇區分。

2、老師結合班內現象加以指導:學習效果在很大程度取決於學習習慣的好壞。

比如我們班一些同學總是認真制定學習計劃,並嚴格按計劃去做,學習安排得井井有條,生活十分有規律,作業總是能保質保量地完成;一些同學喜歡就看書和做作業時遇到的問題與其他同學討論,他們對這些知識的理解就比較透徹全面;一些同學在記憶知識時,採用記住後再記上幾遍的過度學習法,公式、定理、名句、單詞等內容在要用的時候總是能很快地想起;一些同學晚上做習題前,總是先複習一下有關內容,看一遍白天老師講過的內容,然後才開始思考問題的解法,結果題目做得又快又正確。有這些好習慣的同學,學習效果常常較好。(點名表揚為主)

再羅列一些個別同學的不良習慣(不點名):學習時心不在焉,看了大半天書也不知道書中在講些什麼;上課時不認真作筆記,而是在紙上、書上亂塗亂劃,考試複習的時候就感到沒有頭緒;晚上總要先看好長一會兒電視,有時還要煲電話或上網聊天,然後才開始做作業,結果弄得很遲才睡,或者乾脆把作業拖到第二天完成;邊做作業,邊翻小説、聽電視伴音、瀏覽網頁,作業做得很慢,有時還漏做或做錯。這些壞習慣也嚴重影響了這些同學的學習效率。

(三)、自查與反思:

拿出已填寫好的問卷2《自我報告》:對照上述老師所説的這些好壞習慣,在各自的這份自省表中進行修改或補充。

(四)、指點迷津:

請五位同學簡要介紹自己或他人的學習經驗:

1、分清主次,首先完成學習任務。

要點是:不要在玩得很累、很遲時才開始學習,這樣不僅學習效率不好,做作業、背書常常來不及,而且還會對學習產生厭倦感。

2、專心致志,不一心二用。

要點是:不要邊做作業邊幹其他的事。

3、有張有弛,勞逸結合。

要點:連續學習1、2小時,中間就應該安排一次休息。

4、學習生活的安排有規律。

要點:根據學校規定的上學、放學時間,結合自己的狀況,制定一個更具體的作息時間表,堅持下去形成習慣。

5、遵循學習常規。

要點:課前預習,課上記筆記,課後複習,做習題。課間與同學討論,不懂就問或查資料,獨立完成各項作業。今日事,今日畢。

(五)、付諸行動:

同學們時間對於我們而言是緊迫的,所以老師呼籲每個同學從今天開始試着養成一個好習慣,就用三週時間。在下面問卷中記下你的計劃和實施情況。

心理健康活動設計教案 篇四

一、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正確認識“黑”,並學習用各種方法克服怕黑的心理障礙。鼓勵幼兒平時積 極動腦,不膽怯,不退縮,勇於克服各種困難。培養幼兒獨立入睡的好習慣,提高自理能力。

二、活動準備:

將活動室一端用黑布、大型木板等佈置成黑乎乎的山洞。與幼兒人數相等的動物玩具,小貓頭飾若干,貓媽媽的胸飾一隻。音樂磁帶一盒。課件動畫片《小兔迷路了》

三、活動過程:

(一)以遊戲的口吻和形式導入活動

1.教師:“小貓們,今天媽媽帶你們到那邊森林裏去玩,我們一邊唱歌一邊走吧!”(伴隨《找小貓》的音樂,幼兒做律動進入場景)

2.教師:“草地上真舒服,小貓們和媽媽一起坐下來休息一會兒,媽媽給你們講一個故事。”

3.播放動畫片《小兔迷路了》:從前,有一隻可愛的小兔跟着媽媽一起到森林裏去採蘑菇,它看到美麗的鮮花,漂亮的蝴碟可開心了。它一會兒去聞聞鮮花,一會兒撲蝴蝶,結果找不着媽媽啦。走啊走,小兔來到一個山洞裏,裏面黑得什麼也看不見,小兔害怕極了,太陽落山了,夜深了,小兔找不着媽媽多傷心呀,它大聲地哭起來:“媽媽,媽媽……”。

(二)營救小動物,鼓勵幼兒不怕黑

1、發現情況 通過小動物的呼救聲及教師對黑洞內發生情況的描述,讓幼兒感知發生的事情,激起幼兒救小動物的慾望。

(1)(伴隨着音樂,以遠處傳來一陣陣小動物的呼救聲)

教師:“咦,好象有什麼人在哭,你們聽,是誰在喊救命?小貓們,你們千萬別動,媽媽去看看。

(2)教師慢慢走到山洞口,仔細往山洞裏看,説:“呀,這裏有個山洞,裏面很黑,什麼也看不見。對,聲音就是從這裏發出來的。哎呀,這個洞口這麼小,我鑽也鑽不進去,怎麼辦呢?裏面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這黑洞洞的山洞裏到底是誰在哭呀?小貓們,你們誰願意幫媽媽進去看看。”

2.鼓勵幼兒克服怕黑心理,勇敢地鑽進山洞

(1) 請膽大的幼兒做示範(3-4人),並説説自己害怕不害怕,以及自己是怎樣克服害怕的。

(2) 交談,瞭解害怕的幼兒的心理狀況,教師對他們進行疏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