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3多篇)2023年人居環境整治、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總結、工作彙報、經驗材料

欄目: 彙報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1.61W

(3多篇)2023年人居環境整治、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總結、工作彙報、經驗材料

2023年人居環境整治、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總結、工作彙報、經驗材料彙編(33篇)

目 錄

福州推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積分制兩年回眸 1

南坪鎮縱深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紀實 3

城鄉變美更宜居 5

瀘溪縣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紀實 7

漢濱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紀實 10

鐵西區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記事 13

懷遠縣圍繞中心村建設和人居環境整治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15

爾王莊鎮創新人居環境整治機制助推村莊“持久美”………… 18

丁莊街道推進人居環境整治美麗鄉村“靚”起來 22

五蓮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綜述 24

金山街道辦事處黨建引領人居環境整治助力鄉村振興 26

石家莊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專項行動亮點紛呈 27

山南市持之以恆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見成效 30

雙龍航空港經濟區小碧鄉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32

呼圖壁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見聞 34

芝瑞鎮堅持“四到位”掀起人居環境整治新高潮 36

蘇堖社區以共同締造推進人居環境整治 38

益陽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綜述 41

瀘溪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打造新樣板 44

昌珠鎮紮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47

駐馬店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紀實 49

讓鄉村淨起來、美起來、富起來 51

五大連池市多措並舉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實效 55

玉溪市全面推進健康縣城建設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 57

士英街道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動村莊向“美”而行 60

巴彥淖爾市農村牧區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綜述 61

句容後白深入開展村莊人居環境整治專項行動 64

頭道河鎮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全面提升鄉村“顏值” 66

蘭州市高質量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67

濮陽市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綜述 70

鶴壁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紀實 73

昌吉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紀實 78

楊林鄉人居環境整治“四力”勃發 81

福州推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積分制兩年回眸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積分制實施兩年以來,“攢積分”成了福州廣袤鄉村裏的一道亮麗風景線。近日,記者行走一線,探訪“小積分”帶來了怎樣的新變化?

一、積分制蔚然成風

夏日午後,永泰富泉鄉協星村村民雷大鋒匆匆趕到村裏的積分兑換超市, 用50積分兑換了一桶食用油和一袋紙巾,樂呵呵地捧回了家。“家裏的剛好用完了,攢的積分正好派上用場。”對於剩下的積分,雷大鋒也早有打算:“勤打掃、多參與志願活動,攢一攢,等年底再換個大件。”説起“積分”,協星村無人不曉。過去由於意識相對薄弱,村莊推廣房前屋後整治、垃圾分類等存在不小難度。如何調動村民積極性,關係到環境整治效果,考驗着一個村的治理智慧。

2021年開始,協星村試點推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積分制,對及時清理、衞生整潔的家庭進行積分獎勵,以積分兑換實物的方式引導村民積極參與,讓村民從“一旁看”轉為“一起幹”。

積分怎麼評判?每個月下旬,由村“兩委”幹部、黨員、村民代表等組成的人居環境整治考評小組就十分忙碌。他們人手一張評分表,挨家挨户上門考評環境衞生情況。各家各户的成績還上了村委會公示欄。村裏每月定期通過“紅榜”宣傳典型榜樣、“黑榜”曝光反面案例,互督互促。每每揭榜之時,都能引來不少村民的熱烈討論。

第一年,福州選擇4個縣(市)區率先試點;第二年,基於良好成效,自此由點擴面,全面推廣。當前,福州已提前實現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積分制可實施行政村推行全覆蓋。

二、提升積分“附加值”

積分制建立起來後,如何充分發揮長效作用,避免又是“一陣風”?顯然, 如果僅是一紙積分,用於兑換糧油等日用品,等村民的新鮮勁一過,慢慢會喪失熱情。

長樂航城街道鄉村振興辦相關負責人陳發平明顯感受到了不同,他用一條“拋物線”來形容各村的兑換狀態,“中間高、兩邊低,推行不久後,積分超市裏甚至還出現過排隊兑換的‘小高潮’,後來沉寂過一小段時間,登記冊一個月也翻不了頁。”

試着提升積分的“附加值”,航城街道將積分與村民評獎評優相結合。“比如,積分制考評90分以上累計6個月以上,可被評為三星及以上居民户,獲得納入村級後備黨員儲備庫、村級後備幹部儲備庫推薦資格,五星户家庭成員次年醫社保費用可由所在村代為支付。”陳發平説。

在不少鄉村,“積分”還與“信用”相掛鈎。羅源白塔鄉與農信社聯合推出“文明積分貸”,打造“人居環境整治文明積分+金融”新模式,目前已在白塔鄉南洋村試行推廣。積分高的蘭善恩成為全村第一個申請“文明積分貸”的農户,享受30萬元低利率貸款額度。

除了“增值”,通過一系列創新探索,積分的載體形式也有了些新變化—

—自從小程序“智慧福分”上線後,長樂金峯鎮的一張張“積分卡”變成“積分碼”,不僅查起來方便,用起來也更為便捷。

眼下,全市圍繞積分數字化管理、應用模式、應用範圍等方面持續深化, 如閩清、晉安、高新區全域,已落實積分信息化管理,讓“積分”更有“數”。

三、激活鄉村發展內生動力

房前屋後整起來,“美麗庭院”建起來,圈養習慣養起來,“村道沿溪” 管起來積分制的“積”發下,最明顯的,是人居環境的細緻改變。

走進福清新厝鎮江兜村村民王美福的小庭院,獼猴桃樹、杏仁樹綠意盎然, 壇罐堆疊野趣橫生,地方雖然不大,卻賞心悦目。“現在變化可大了,盆栽擺放整齊,雞也圈養起來,進門都沒了異味。”村幹部王文珍對着考評表,一條條地誇讚。

而“積分制”這一公開講話,不但扮靚了“人居環境”“美麗家園”,還進一步撬動了“鄉村治理”。

高新區南嶼鎮五都村,把善治“賬本”從美麗庭院創建、垃圾分類、落實“門前三包”等人居環境整治的常規項目,擴面至鄉風文明等多方面標準,形成一本完整的“鄉村積分手冊”。

誰來執行?由誰監督?在村中心,一塊“鄉村振興”的展示牌格外醒目, 一幅網格化治理圖詳細劃分出村中各區域,包括户數、責任區牌、網格員和包片村民,建立起完善積分考評機制鏈條。

在五都村駐村書記付曉雄看來,積分制將繁瑣的村務具體化,形成量化評價體系,村民成為環境整治、鄉村治理的積極參與者和最大受益者,村務工作開展更順暢,治理效能得到有效提升。

南坪鎮縱深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紀實

農村人居環境怎麼整治?農民羣眾怎麼參與?濉溪縣南坪鎮“多招”並舉, “三網”推進,“三突出”發動,“三結合”施策,縱深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一、營造氛圍,“三網”強力推進

南坪鎮織密責任網,建立三級網格體系,以村民組為單位劃分網格240個, 黨員幹部壓在一線,幹在一線,參照每年禁燒網格化管理的經驗,每個村民組有3-5人輪流監管環境衞生,做環境衞生的宣講員、監督員、戰鬥員,實行“網格化”監管,常態化監管。強化監督網,堅持問題導向,落實每日“一督查、一曝光、一通報、一整改、一銷號”五個一工作法,從嚴從快從細督導,鎮成立人大代表參加的督察組,鎮班子成員帶隊堅持現場督查,下發督導通報、發現問題發工作羣限期整改,並將整改前後圖片公開,接受監督。鎮人居環境考核評比組每兩月逐村考核一次,先後開展4輪測評,以獎代補資金堅決兑現。用好互聯網,把網格化體系搬到微信工作羣,班子領導、督察組隨手拍問題交辦整改,拍亮點引領示範,各村在羣裏亮成效、比成績,營造了“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

二、全民參與,“三突出”順應民意

南坪鎮突出宣傳引導,通過大喇叭、宣傳車、宣傳單、展板、抖音新媒體等形式廣泛宣傳,讓羣眾入眼入耳入心。發動黨員、“五老”人員走村入户、懸掛橫幅等多形式多渠道宣傳,利用微信羣、抖音號等進行全方位宣傳,擴大人居環境整治知曉率及全員參與度,提高村民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主人翁意識,實現從“要我幹”到“我要幹”的思想轉變,形成人人關心、户户參與的良好氛圍。突出黨員帶頭作用,整合隊伍,設崗定責。摸排動員全鎮500餘名無職黨員,編入21個黨員志願先鋒隊,本着“按需設崗、職責明確、動態調整”的基本原則,設立環保衞士、人居環境宣傳崗、衞生巡查崗、文明實踐崗、民意收集崗等。邀請熱心村務、有影響力的老黨員當管理員,使得公共設施管理變得井井有條。通過召開黨員大會、主題黨日活動、黨課宣講等方式,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充分認識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意義,發揮黨員帶頭示範作用,支部黨員化身環境整治先鋒隊,積極主動投入到人居環境整治中,以實際行動改善環境“髒亂差”,提升羣眾幸福感。突出羣眾主體作用,打造美麗鄉村生力軍。在“五小園”“小遊園”建設中,該鎮各村都組建了村民參加的施工隊,村民既

設計又施工,美化鄉村與賺錢致富兩不誤。通過多次培訓交流後,更加專業的美麗鄉村建設團隊每天活躍在周邊鄉村,以廢舊磚瓦硬化路面,以廢舊輪胎點綴裝飾,美化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在節約成本的同時,匯聚成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

三、因地施策,“三結合”重在實效

南坪鎮把人居環境整治與創建工作有機結合,圍繞文明創建謀篇佈局、科學分工、高效合作、獎優罰劣,通過一系列的創建活動調動幹事激情,提高整治標準,深化整治成效。與鄉風文明相結合,堅持開展“思想道德模範”“各類先進典型”“文明清潔户”等評比活動,打造一户户“最美庭院”“文明清潔户”,相互比文明、相互比衞生、相互比整潔的文明風尚蔚然成風,文明提升素質,素質助推環境,形成了人居環境整治的良性循環。與社會治理相結合,鎮村建立環衞監管隊伍,從加強環衞監管隊伍的管理、培訓及運行入手,支持他們依照“村規民約”開展日常監督工作,打造整潔、有序、優美的鄉村環境,確保人居環境整治常態長效。

城鄉變美更宜居

近年來,富源縣把城鄉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堅持統籌安排、紮實推進,突出重點、有效整治,實現城鄉環境更美、面貌更優、品質更高,讓境內羣眾收穫滿滿幸福。

一、工作機制不斷健全

為確保城鄉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富源縣成立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擔任“雙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嚴格落實逐級包保網格化管理要求,制定印發各類實施方案、考核辦法,明確年度工作任務和具體要求,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在具體推進過程中,富源縣委、縣政府建立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報、一年一考評工作機制,成立4個督查工作組,每月對鄉(鎮、街道)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情況和問題整改情況進行隨機督查和暗訪,建立問題清單進行分類交辦, 並將督查、暗訪結果納入年底綜合考核。

同時,按照“自主打造、擇優選點、激勵獎補”的原則,建立以獎代補激勵機制,對獲得市級認定的“四美家園”鄉村振興示範點給予獎補資金。每月召開一次全縣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現場會,對承辦季度現場會的3個鄉(鎮、街道) 6個觀摩點進行打分,對前3名採取以獎代補、梯次獎勵方式給予獎補資金,用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範點建設。

據統計,富源縣1738個自然村全部建立村莊衞生保潔、垃圾收集清運、定期檢查和評比等制度,村莊環境衞生管理員覆蓋率達100%,村莊保潔制度落實率達100%。公共設施日常管護全面加強,“門前三包”“環境清潔日”等制度常態化落實,“紅黑榜”制度作用有效發揮,全民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格局逐步形成。

二、基礎設施大幅改善

小廁所關係到羣眾的身體健康和生活品質,更體現着一個地方的發展水平和文明程度。2023年以來,富源縣緊盯改建衞生公廁127座、衞生户廁7000座的目標任務,紮實推進農村廁所改造。截至目前,全縣共改造100户以上較大自然村衞生公廁86座,改建衞生户廁3835座。隨着改造廁所的數量越來越多,各自然村村容村貌實現大幅提升。

與此同時,富源縣委、縣政府全力推進“兩污”治理,解決農村環境頑疾。截至目前,縣城建成區以外的10個鄉(鎮)已建成4座污水處理設施,預計2023

年新建6座,全縣1738個自然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工作有序推進,881個自然村污水得到有效管控,農村黑臭水體基本消除。積極推行“户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垃圾收處模式,力爭2023年底全縣10個鄉(鎮)集鎮、1738個自然村實現生活垃圾收儲轉運設施設備全覆蓋。目前,走在富源的村村寨寨,各種垃圾和垃圾堆明顯減少。

2023年以來,富源縣共清理農村生活垃圾51703噸、溝渠2390公里、水塘727 個,拆除殘垣斷壁423處,“三堆”變“三園”450餘處。經過整治,所有自然村均達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1檔標準8條要求。

三、示範作用有效發揮

富源縣持續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利用中央及省市縣媒體,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亮點進行宣傳報道。發動黨員幹部帶頭示範,採取召開村民代表會、庭院會等方式,向羣眾深入宣傳人居環境整治內容、方式、意義,引導羣眾改變衞生習慣、整治人居環境。

按照縣有示範鄉(鎮、街道)、鄉(鎮、街道)有示範村(社區)、村(社區)有示範組、組有示範户的要求,在打造示範鄉(鎮、街道)和村(社區)的同時,每個村(社區)打造2至3個樣板村民小組,每個村民小組打造3户以上示範户,每月對排在前10位和後5位的村、户進行“紅黃榜”公示,全縣環境衞生“比學趕超”的氛圍愈加濃厚。

圍繞乾淨、整潔、有序的目標,對照“四有四無”自然村整治要求,全縣1738個自然村完成達標考核。在推進自然村環境綜合整治的基礎上,有序推進自然村星級評比,目前共創成星級村1738個,2023年預計創成3個市級精品示範村、42個美麗村莊。

如今,富源縣正聚焦“310”工程,打出一系列組合拳,縣內自然村村容村貌大改善、羣眾環境意識大提升,實現“顏值”和“氣質”一同提、“面子”和“裏子”一起新,羣眾的“幸福指數”正在節節攀升,一幅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在富源大地逐步繪成。

瀘溪縣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紀實

六月,是一個繽紛多彩的季節。記者走進瀘溪縣浦市鎮五果溜村——村道乾淨整潔,房屋錯落有致,路燈排列有序,牆繪主題鮮明,房前屋後井井有條,田野產業一派生機,清新的鄉村氣息令人心曠神怡。這是該縣大力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以來,人居環境大變樣的一個縮影。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今年來,該縣進一步創新工作思路,因地制宜,科學施策,深入推進全縣農村人居環境大整治、大提升行動,讓農村增“顏值”、提“氣質”、升“品質”,廣大農民的幸福感、獲得感不斷提升。

一、抓實責任,重拳整治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與人民所向往的美好生活息息相關,是一項覆蓋面廣、任務重、內容多的大工程,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

為增強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推動力”,該縣按照“政府主導、部門支持、鄉鎮負責、村民參與”的總體要求,圍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月銷號”工作目標、整治內容,全面落實縣、鄉鎮、部門、村(社區)各級責任,全縣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其他領導配合抓的齊抓共管格局。

在此基礎上,該縣對農村人居環境出重拳整治。各鄉鎮、村(社區)和駐村工作隊積極履行職責,明確工作任務,聚焦工作重點,建立工作台賬,找準工作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從廁所治理、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容貌秩序治理、農村建房管理、空心房危房整治、鄉村治理、隊伍建設、機制建設等九個方面,制訂責任清單,細化整治內容,組織各村(社區)對通組公路、公共區域、房前屋後、河道溝渠等重點區域集中開展大整治攻堅行動。同時,進一步加強人力、機械投入,繼續加大空心房危房拆除力度,確保村內外無亂扔亂倒、無亂堆亂放現象,確保責任清單落細落實,做到層層有人管、事事有人抓、件件得落實。

“我們把農村人居環境主攻點放在問題治理上,帶領黨員幹部羣眾全面清理生產生活垃圾,拆除空心房危房,並針對雜物亂堆亂放,亂搭亂建,車輛亂停亂放、佔道經營等不文明現象進行現場整改、現場交辦。”達嵐鎮黨委書記向海蘭表示。

二、上下聯動,部門協作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任務,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深入開展,必須牢固樹立“全縣一盤棋”思想,上下緊密聯動,部門

通力協作。

為此,該縣持續推行領導包片、部門聯村、鄉鎮包村、幹部包户推進工作機制,縣級領導深入到聯繫鄉鎮,加強工作指導,幫助解決工作中的突出問題。相關縣直職能部門組建聯合指導工作專班,深入到鄉鎮、村(社區),督促指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就地幫助解決問題,做到技術指導有保障、工作督促常態化。駐村後盾單位集中精力和村支兩委、工作隊共同研究部署推進,按照缺什麼補什麼原則,全力補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短板、弱項。鄉鎮加強統籌協調和組織實施,組建專班,加強日常工作督促指導,確保責任不缺位、工作不斷檔。鄉鎮、村(社區)幹部採取面對面、點對點方式,聯繫微信32311699, 宣傳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內容、意義。

“以前我家門口雜草叢生,垃圾成堆,現在村裏黨員帶頭把這塊空地整理出來了,垃圾也清理乾淨了,我自己還撒上了花種,變成了一個小花園。環境好了我們心情也好,一起幹,更有勁!”

石榴坪鄉牛角衝村龔開相老人説出了自發參與環境治理的初衷。

三、完善機制,精準督導

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常態化、制度化和規範化,離不開完善的督導機制和科學精準的督導。該縣始終堅持和完善縣鄉兩級督導機制,做到科學督導、精準督導。

在縣級層面上。該縣按照“月前指導、月中提醒、月終督辦”的時間節點, 要求督導組認真學習掌握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內容,嚴格對照督導工作內容開展督導工作,以現場專項指導和集中指導方式,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環境衞生、雜物清理、管線整治、污水溝、臭水溝的清理,廁所改造、農村空心房危房、殘垣斷壁拆除等工作進行全覆蓋、全方位督導。對督導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建立台賬並予以通報,督促各村(社區)立行立改,逐一銷號。

在鄉級層面上。該縣建立了人居環境整改提升台賬,限時整改,實行跟蹤式、台賬式、銷號式管理,促使人居環境整治再提升。譬如,興隆場鎮、小章鄉、石榴坪鄉、白羊溪鄉等鄉鎮,每月組織開展一次環境衞生整治評比活動,對全鄉所有村寨進行觀摩學習和檢查評比,通過各村現場評比打分,評出先進村和後進村,並召開總結會議,切實比出了壓力,賽出了幹勁,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促進了村寨“顏值”大提升。

與此同時,該縣的力推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月銷號”制度,實行“一月

一督導、一月一點評、一月一通報”,按月召開全縣建設美麗湘西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社區)“月銷號”講評會,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月銷號”工作推進力度不大,整治效果差的村、駐村組長、第一書記、後盾單位進行通報。通過精準督導、嚴厲問責,確保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抓實抓細,抓出實效。

持續用力,久久為功。近年來,瀘溪縣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實踐中,逐步實現了鄉村由一處美向處處美、一村美向全域美的發展延伸。該縣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領導作用,增強凝聚力,提升治理能力,在“點”上高標準建設最美村寨示範村,“線”上打造鄉村休閒旅遊精品路線,“面”上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體全域提升,全縣農村人居環境實現美麗蜕變。

漢濱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紀實

初夏時節的安康市漢濱區,遠山含黛,溪水潺潺。

從原來的村道兩旁雜草叢生,農户柴草亂堆、家禽散養、污水亂排放,到乾淨整齊的農家小院、詩情畫意的田園鄉村。人還是這些人,山還是這片山,但生活環境卻大不同。

近年來,漢濱區以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廁所革命”、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整治等為重點,統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城鄉面貌由往昔的“髒亂差”變為如今的“整潔美”,人居環境顯著改善,鄉村“顏值”不斷提升。

一、精心實施“微改造”,讓鄉村“美”起來

從過去交通封閉、經濟落後的小山村,到如今遠近聞名的美麗鄉村示範村

——大竹園鎮糧茶村的美,讓人流連忘返。

5月17日,走進糧茶村,滿山翠綠、茶樹成片、樓房林立,如織的遊客在茶園內打卡。“我們在沿蒿坪河兩岸的茶園點綴栽植櫻花、脆紅李等花果樹木,形成四季有景、三季有果的靚麗風景線。”糧茶村黨支部書記張成立説。

“以前村裏環境不好,廁所內蚊蟲亂飛,臭氣熏天。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後, 旱廁變成水衝式廁所,遊客增加不少。”村民扶亞軍高興地説。

扶亞軍依託村裏優美的環境辦起了農家樂。“今年,我們將增加菜品種類, 吸引更多的遊客來做客。”對於未來的發展,扶亞軍信心十足。

環境要美,垃圾治理是關鍵。在糧茶村,家家户户門前放着一紅一綠兩個小垃圾桶。“綠色的裝可回收垃圾,紅色的裝不可回收垃圾。”張成立介紹,現在村莊乾淨整潔,村民生活習慣越來越好。

漢濱區以“掃乾淨、擺整齊、改旱廁、清污淤”為目標,聚焦“八清一改”、農房殘垣斷壁拆除清理、農村“廁所革命”、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村莊清潔行動、村容村貌提升等人居環境整治重點任務,全面整合各項農村環境治理政策和項目資金,建立人居環境整治長效機制,實施常態化督導檢查和“周調度”工作措施,通過整合“四支隊伍”、黨員幹部、村民代表等力量,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專項提升行動。

為確保整治取得長效,漢濱區在工作中注重人性化,防止千村一面,實施差異發展,將全區333個行政村(社區)分為“整治村、提升村、示範村”三類來打造。

二、發揮農民主體作用,讓鄉村“活”起來

“以前村民們沒有打掃房前屋後的習慣,自從有了評比機制,現在家家門前乾淨整潔。”5月17日一大早,被評為人居環境整治“環境優美户”的葉坪鎮中心社區居民葉家穩從自家屋內開始打掃、整理至院外。

葉坪鎮通過組織各村(社區)開展人居環境整治評比,將農户評為“環境優美户”“繼續保持户”“還需努力户”等,以此來褒揚先進、鞭策後進。

為解決好“幹部幹、羣眾看”的問題,漢濱區發動村幹部、志願者、黨員羣眾共同參與環境衞生整治,以網格化管理為基礎,明確責任主體和責任範圍,對重點區域、重點部位進行全方位清理,做到整治一處、提升一片。

“看到別人垃圾入桶,自己亂扔垃圾、亂吐痰就會感到很不文明,自然而然就改掉了這些不良習慣。”壩河鎮斑竹園社區居民嚴雙英感慨道,“一個個垃圾桶放置後,無聲地約束了大家的行為,大家都自覺把垃圾丟到桶裏,地上的菜葉、塑料袋、紙屑也有人主動撿了。”

在斑竹園社區,植樹種花的人多了,歡聲笑語多了。

人居環境整治不僅營造了清潔、整齊、優美的居住環境,更改變了村民的生活習慣。“通過整治,全區的村容村貌發生了很大變化,羣眾對人居環境整治的自覺性提高了。”漢濱區鄉村振興局局長王小龍介紹。

漢濱區將村莊環境衞生納入村規民約,實行“月考核季點評”“明查暗訪”, 依據月檢查評分情況,頒發“紅黃旗”,獎優罰劣,每月對長效機制管理規範和創建提升顯著的鎮、村授予流動紅旗,對衞生整治較差的鎮、村授予流動黃旗。

三、好環境帶來好日子,讓村民“富”起來

5月18日,漫步在享有“中國十大最美小鎮”美譽的流水鎮,一幅“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山水畫卷在記者眼前徐徐展開。鎮內,街明道淨,仿古建築鱗次櫛比,繞鎮而過的漢江清澈見底。在緊鄰集鎮的窯頭村,村民院落整潔清爽,花香宜人,步道連接家家户户,全村已實現了垃圾歸點、禽畜歸圈、污水歸池。

“本來農家樂生意就好,人居環境整治後,生意更是火爆,一到週末就有紫陽、西安等地的遊客來玩。”窯頭村紅太陽農家樂經營户單東文一邊忙着招呼客人一邊介紹,“鎮上在整治人居環境的同時,還專門給想開農家樂的羣眾培訓魚宴烹飪技術。”

“像單東文這樣找到致富路子的羣眾,漢濱區有3000多户。像窯頭村這樣

的美麗鄉村,漢濱區有167個。山村的‘美麗’元素正轉換為產業優勢,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王小龍説。

要“面子”,更要“裏子”;要顏值,更要氣質。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漢濱區根據各鎮的資源與文化,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鄉村氣質”。“夢裏水鄉畫裏瀛湖”“最美小鎮天下流水”“茶旅龍頭康養雙龍”“溪谷畫廊生態茨溝” 這些曾經藏在深山溝的一個個小鄉村,如今成了城裏遊客爭相打卡的網紅地。

村在景中,人在畫中。人居環境整治提高了漢濱區農村羣眾素質,引導健康生活,促進鄉風文明,繪就了更加秀美的山水田園風光。

鐵西區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記事

近年來,鐵西區切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實施“農村廁所革命、生活垃圾處理、生活污水處理、村容村貌提升”四大行動,真抓實幹、久久為功,以人居環境治理重點工作為切入點、以強化長效管護機制為着力點,推動鐵西區人居環境整體面貌進一步提升,為全面推進鐵西區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一、健全組織,做好統籌部署

為做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鐵西區成立了由分管副區長為組長,相關部門一把手為成員的鐵西區農村人居環境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鐵西區農業農村局,負責工作協調、組織推動、政策保障和督導考核。制定了

《鐵西區2023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實施方案》《鐵西區2023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巡查制度》《鐵西區2023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監管制度》《鐵西區2023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考核辦法》,壓實責任,明確工作職責,全面保障鐵西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有序開展。

二、壓實責任,強化任務落實

鐵西區按照“省級部署、市級實施、區負總責、鄉村落實、農户門前三包” 的分級管護機制,組建專門的管護隊伍,負責村莊環境日常維護、河道清潔、巡林等工作。截至目前,累計出動人員清理環境2500餘人次,機械車輛900餘台次;累計巡路次數3024次,發現問題424處,處理排污現象20處,清理生活垃圾619處共30112.12立方米,處理未垃圾分類53處,清理私搭亂建115處,外牆、電線杆、公共區域的“野廣告”900餘處,清理糞堆541立方米;開展河湖“清四亂”行動3次,累計清理生活垃圾1065處、126.5立方米,建築垃圾91處、9.32 立方米,畜禽糞便91處、2.04立方米,確保河道環境乾淨整潔。

三、加強督導,鞏固治理成效

為推動人居環境治理工作規範化常態化,今年年底前完成“萬村達標”創建計劃中2023年的工作任務,鐵西區建立組織領導常設機制,成立鐵西區農業農村局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專班,常態開展督導工作。鄉政府嚴格落實《保潔員管理辦法》,對保潔工作進行長效考評,從材料考核和現場考核兩個方面入手,以垃圾清理清運、公路保潔、河道保潔、河道林網治理、保潔員考核五個方面標準為依據進行考評,從而全面提升全區農村人居環境質量。同時,圍繞平西鄉20個行政村開展定時、流動式、全方位的監督檢查,發現問題使用水印相機

實時拍照,並將問題圖片整理形成督辦單及時反饋平西鄉,限期進行整改,平西鄉整改完畢後,形成整改報告,報至區農業農村局備案、存檔,區農業農村局對整改情況進行復查。

詳實的數據、紮實的行動,讓美麗宜居的鄉村振興畫卷看得見、摸得着。鄉村有顏值,生活有品質。鐵西區將繼續開展常態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以解決羣眾訴求為工作主線,塑造鄉村新面貌,切實打造人民羣眾宜居宜業的美麗家園。

懷遠縣圍繞中心村建設和人居環境整治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是一項長期任務、系統工程,必須穩紮穩打、久久為功。2013年以來,安徽省懷遠縣已完成16個農村鄉鎮政府駐地建成區整治任務、215箇中心村建設任務;2022年度30個省級中心村建設任務已基本完成;2023 年度30個省級中心村建設已啟動規劃設計。從美麗鄉村到和美鄉村,發生了怎樣的轉變?近日,記者深入懷遠縣多個村莊一探究竟。

安徽省懷遠縣以美麗鄉村建設為切口,堅持高品質規劃、特色化打造、產業化支撐,村莊建設全面提質升級。

一、文化傳承激發活力

7月底,茨淮新河河水清清,坐落於大河灣的懷遠縣常墳鎮鎮北新村裏,千畝荷花進入盛花期。微風拂過,荷香陣陣。村裏修繕一新的遇春園裏,有一座明朝名將常遇春的塑像。每年清明節,來自各地的常遇春後人,齊聚於此緬懷先人。而一年中的其他時節,遇春園內則是另一番熱鬧的景象。

“晚上,我們會在這裏表演花鼓燈。”遇春園花鼓燈藝術團負責人常林潤介紹,鎮北新村有濃厚的花鼓燈文化傳統,藝術團成員年齡最大的78歲、最小的20多歲,常常在鎮內外演出。

“我們把歷史文化和自然風光結合起來,擦亮‘遇春故里,鼓韻常墳’招牌。”鎮北新村相關負責人介紹,將創新挖掘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激活文化內在活力。

二、延伸鏈條富了口袋

在位於懷遠縣白蓮坡鎮的安徽省黃淮甲魚良種繁育有限公司的恆温孵化房裏,孕育着數以萬計的甲魚寶寶。“我們與70多名養殖户合作,每年可出產2000 萬斤甲魚。”公司董事長何傳書介紹,為了解決甲魚運輸中的保鮮問題,公司今年計劃推出甲魚預製菜,目前新建廠房預計9月即可投入生產。

“第一年產能預計為300萬斤,利潤15%左右。”何傳書説,工廠可生產預製和預烹兩種,目前預製菜品牌已申請下來,工廠正式投運後,可帶動幾十名村民穩定增收。

三、“三治融合”留住鄉愁

20世紀八九十年代,懷遠縣河溜鎮祠堂村先後有近70名村民旅居海外。近年來,祠堂村在省級美麗鄉村建設中,深挖僑胞文化,打造僑胞之鄉,着力構建法治為本、德治為魂、自治為基的“三治融合”基層治理模式,獲評安徽省

星級“僑胞之家”,2022年被評為“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

如今的祠堂村,生活便捷,環境整潔,吸引不少村民回鄉創業。村委會定期走訪孤寡老人,鄰里之間也會互相照應,村民的獲得感不斷增強。

“持續推進移風易俗,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建立健全共享共治的治理新格局,村民的幸福感不斷提升。”祠堂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葛軍介紹,原生態鄉村傳統文化魅力不斷放大,也為遊子們留下了記憶中的鄉風、鄉韻和鄉愁。

四、“富口袋”也要“富腦袋”

“沙溝西瓜”是榴城鎮沙溝村的特色,是懷遠縣一張農產品名片,也是安徽省地理標誌產品。炎炎烈日下,沙溝村西瓜交易市場裏,來往的種植户和商户絡繹不絕,一輛輛滿載西瓜的貨車駛向全國各地。

今年,沙溝村種植了約1000畝西瓜。“前些年,瓜農們和商販都聚集在馬路上。”沙溝村相關負責人介紹,現場擁擠不堪亂,瓜農們經常日曬雨淋。為此,榴城鎮出資興建了沙溝村西瓜交易市場,並且持續改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進一步打響“沙溝西瓜”的知名度。

五、文化樂園浸潤書香

懷遠縣雙橋集鎮姚莊村不斷加強鄉村文化軟硬件建設,村裏的北淝書院廣場,有一整列中國思想簡史主題牆,展示了100位中國思想家的簡介和主要成就。

目前,姚莊村“北淝書院”藏書近3萬冊。“‘北淝書院’是羣眾的文化樂園,農村書屋、文體活動室均免費向村裏羣眾開放。”姚莊村黨支部書記陳金山表示,鄉村不僅要塑形,更要鑄魂。村裏還將爭取創辦村級傳統文化研學基地,開設書法、音樂、詩詞創作等多個特色課堂,惠及全村兒童。

六、鄰里互助其樂融融

“搭乘這條鄉村振興產業路,村民增收致富有望了。”7月26日,懷遠縣魏莊鎮胡巷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張再,站在修繕一新的村道上笑逐顏開,“主幹道寬度從3米增加到6.5米,連接到各村民組,從根本上解決了村民出行難。”

7月底的胡巷村瓜蔞田,豐收在望。胡巷村流轉400多畝土地進行瓜蔞種植, 村集體投資10萬元以資金入股。張再説:“胡巷村已在規劃並建設鄉村旅遊、娛樂休閒設施等,將胡巷村打造成遠近聞名的和美鄉村。”

除了日益美觀的村容村貌,胡巷村醫療互助基金也為人稱道。這支基金於2016年由村民自發捐贈成立,救助對象為本村符合國家大病醫療救助條件、當

年大病醫療等費用的自費部分超過1萬元的家庭,為村民築牢防返貧根基。

懷遠縣副縣長高瑞林介紹,懷遠縣將按照安徽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以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為目標,以產業富民強村為主線,以改善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為基礎,統籌抓好中心村建設和一般自然村人居環境整治,一張藍圖繪到底,加快建設皖北地區彰顯田園風光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爾王莊鎮創新人居環境整治機制助推村莊“持久美”

清水流波,綠意盎然,景美如畫 炎炎夏日,走進寶坻區爾王莊鎮,一幅欣欣向榮的美麗鄉村畫卷躍然眼前。今年以來,爾王莊鎮創新人居環境整治機制,持續開展“黨建+治理”行動,激發內生動力,喚醒主人翁意識,形成了黨委引領幹、支部主動幹、黨員羣眾一起幹的濃厚氛圍。

一、主動幹,基層支部有擔當

“環境整治是踐諾盡責任,幹不好睡覺不踏實。”四棵樹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季少印告訴記者,建設“五美”家園是今年四棵樹村面向鎮黨委和全村百姓的承諾,其中環境整治佔了很重的分量。一開春,整個村就動了起來。先是沿街栽植了480棵海棠樹,與先前的紫葉李、柳樹相互補充,形成了“一街一景、處處有綠”的景觀,緊接着又借鑑去年的經驗,把村南8畝垃圾坑平整後發包了出去,接下來還計劃在坑上再種850棵果樹。廢棄地變果園,閒置資源又利用。“想事幹事主動不主動,結果截然不同。”中心台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龐連順深有感觸地説,去年,得益於市委組織部駐村工作隊和市區庫區移民工程,村裏一條穿村的臭水溝完美變身成了帶狀公園,羣眾拍手稱快。面對百姓更高的期待,今年,龐連順可是沒少花心思。“帶狀公園修好後,北側依然有一條裸露地,咋看咋不順眼,而老百姓門前堆放的廢磚又礙眼又沒用,正好可以用於這兒的硬化。”龐連順終於琢磨出了這條少花錢多幹事的路子。於是,壘花壇、墁甬路、栽花、種草 ,一通忙乎很是值得,公園更寬了,羣眾更樂了。中心台村村民袁文友説:“村裏的環境經過整治是太漂亮了,臭水溝變成了小公園,花花草草的,亂堆亂放的也沒有了,現在全體村民素質也都提高了,自己家庭的院子、屋裏屋外都弄得非常乾淨、非常衞生。”

人居環境整治動力十足,村支部這台發動機必須轉起來。而讓發動機轉起來的原動力就是各村制定的“一方案兩清單”,即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方案和任務清單以及月檢查清單。機制的倒逼,讓各村人居環境整治充滿了內生動力。

東安子村把十畝垃圾場變成了玫瑰園,試點發展村集體經濟。整治了村南大垃圾坑和村東整條垃圾路,景家莊也感到無比的敞亮。馮家莊村、許辛莊村盯緊背街里巷全域清理死角盲區,讓清風流遍村裏的角角落落。爾辛莊、爾王莊村都規劃建設了口袋公園,優美的環境陪伴着悠閒的百姓,一幅老少咸宜其樂融融的鄉村和美圖景呈現眼前。65歲的爾王莊村村民爾秀岐高興地説:“這一片以前很少有人來,附近居民把垃圾都扔到這,現在不僅清理乾淨了,還建

起了漂亮的口袋公園和健康步道,大人看孩子來這裏玩,學生放學來這裏玩, 晚上還能在步道上健步走,大夥兒都很高興。我住在村西頭,一有空就領着孫子來這玩湊熱鬧。”

二、一起幹,黨員羣眾有態度

在爾王莊鎮,人居環境整治經過持續用力深入推進,羣眾的主體意識正逐年提升。究其原因,依舊離不開機制創新。黨建引領前提下的紅色網格一網統管機制和村莊治理積分制,起到了黏合劑的作用,把黨員羣眾與支部擰成了共建美好環境的一股繩。

紅色網格員既是排憂解難的服務員,也是人居環境整治政策的宣傳員、環境衞生秩序的監督員。就在日常一輪一輪的走訪中,一次一次的叮囑下,百姓統一了思想,凝聚起了共識。“之前村裏人總有隨手扔垃圾的,這大熱天清理不及時就有味道了,現在村裏環境清理的這麼到位,垃圾坑變荷花池,還總有人入户宣傳,大家肯定都支持。”爾辛莊村村民崔立東説道。

劉萬莊村今年環境整治四面開花,動靜不小,村南莊北兩排棗樹,中間一條月季花街,村東景觀湖,村西小景點。由於網格員作用發揮的到位,羣眾積極響應,參與熱情極高。

“現在搞活動,廣播一喊就有了,羣眾支持率參與率都非常高。”劉萬莊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劉樹林説。

今年春季,黃花澱村一則志願植樹的消息在村民微信羣裏激起了千層浪, 40餘名村民踴躍報名。“真沒想到,活動效果這麼好,以前可是沒有過的。原來村裏乾點兒什麼事得挨家挨户走訪做工作,現在咱們村民都自發的參與到村莊建設中來,有了村民們的大力支持,我們幹事創業的勁頭更足了。”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董浩發出由衷的感歎。調動起村民參與熱情的正是這個村以“和美黃花澱幸福集福袋”為主題的鄉村治理積分制。羣眾參加志願服務就可以得到“福袋”,憑手中的“福袋”還可以兑換相應的獎品。小小福袋其實就是張小紙片,能量可確實不小,他把羣眾和支部緊緊凝聚到了一起。

相同的體驗在李家河村也很明顯。這個村的積分制主打“桃李芬芳”,積的是“桃花”。參加的活動越多,拿到的桃花越多,兑換獎品的空間就越大。前不久,環境清理的信息一經發布,15位村民就行動了起來。“一口氣清理了兩個污水處理站、一個坑塘,在以前可不敢想。”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李樹成深有感觸地説。在“一村一品一亮點”目標的引領下,聯繫微信32311699,

小宋莊村“海棠紅”、潘套村“初心如磐”等20個鄉村治理積分制特色品牌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極大地調動了廣大羣眾參與鄉村治理的熱情,“五彩爾王,幸福家園”的美好願景正在加速實現。

朱家曹村重點打造村頭環境,僅用4天就將兩個村口坡面墊土加高平整完成,栽上了法桐、海棠。村頭的大動作得到了村民不小的支持,不僅村口沿河的幾户主動搬走了廢舊物品,更有村民自發捐款支持村裏環境建設。看到網格制、積分制這麼管用,原本沒納入今年計劃的爾王莊、小董莊也主動找到鎮裏,要求提前推行積分制,提高村莊治理水平。

三、領着幹,黨委有標準

爾王莊鎮是濕地水鄉,“五彩爾王”的牌子必須越擦越亮。這是鎮黨委在人居環境整治中一貫的主張。不光提要求,把“黨建+創衞”活動作為村級黨建的一個硬指標寫進各村的鄉村振興方案中,宣傳、檢查、考核、紅黑榜等配套措施同步跟進,助力鄉村振興方案逐項落地落實,還要做出樣子,讓各村學有標杆,幹有目標。

創建國家衞生鎮是重中之重,鎮黨委提出以必成之志抓創建,從2月9號開始連續2個多月的時間,對創衞建成區進行地毯式反覆清理。2張網、10位網格長、120名網格員履職盡責,關鍵時期,每天至少一次到網格現場開展工作。主要領導帶隊,全體機關幹部每週一次志願服務活動,清理政府街環境衞生。相較於主幹道上的“一眼淨”“全域淨”,店鋪衞生體現的更是全鎮的“良心”,在機關幹部的帶動下,沿街店鋪店主也主動加入到清理店內衞生的隊伍中來,“平時一忙就忽略清理衞生死角,現在也藉着創衞的機會好好做個大掃除,店裏乾淨了,我自己心裏都敞亮,顧客就更願意來吃飯了。”開小吃部的老張説。

各村的人居環境整治也在國家衞生鎮創建中找到了方向和目標。西杜莊村就是在濃濃的創衞氛圍中,加大了環境整治的力度,在大爾路兩側植下了640棵景觀樹。小高莊村、小龍灣村也不斷提升環村路周邊環境衞生,完成了環村路向景觀道的完美蜕變。

人居環境整治不能一口吃個胖子,要綿綿用力久久為功。按照這個思路, 李家河村連續兩年整治村中心的坑塘。閻皮莊的坑塘也是去年開了頭,今年又接着幹。“財力不允許,我就每年乾點,總有幹完的時候。”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閆立軍這樣表態。瑞東家庭農場的負責人王瑞東説:“種好水稻的祕訣就在於水質好,爾王莊鎮人居環境經過近年來的治理有了很大的成效,環

境好了,水質更高了,我們的稻子長勢喜人,養出來的稻蟹品質也提升了,這麼好的水質條件讓我們打造‘噸糧田’的信心更足了,提質增收不再是一句空話。”

出入村路有風景、街頭村口有亮點、背街里巷無死角,鎮裏的這一要求, 也在各村達成了共識。黃金莊村年初就把村頭空地圈起了圍欄,打造成了小菜園。接下來,還要改造小廣場、繪牆畫,把村頭裝扮的漂漂亮亮的。程泗澱村也把休閒廣場建設提上了日程。小寶莊去年底就把村北的坑塘清淤,開春種樹美化綠化。鄭貴莊、於家堼也都結合實際,對村周圍及主街進行了集中整治。

如今的爾王莊鎮,呈現出的是一派“村村有美景,莊莊換新顏”的喜人景象,羣眾的居住環境顯著改善,幸福指數也隨之不斷提升。

丁莊街道推進人居環境整治 美麗鄉村“靚”起來

柏油馬路寬敞整潔,農家院落錯落有致 走進省黃三角農高區丁莊街道後董村,藍天白雲映襯下,一幅村容整潔的和美鄉村新畫卷展現在眼前。

近年來,丁莊街道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打出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組合拳”,通過整治農村人居環境扮靚“面子”,廣泛倡導文明新風厚植“裏子”,讓美麗鄉村煥發“新顏值”。丁莊街道後董村在街道黨工委的帶領下,先後榮獲市級文明村、市級衞生村、中國移動平安鄉村示範村、市級美麗鄉村示範村等稱號。

一、黨建引領,打好“底子”

為抓好抓實環境整治工作,丁莊街道充分發揮黨建示範作用,以“黨建紅” 引領“生態綠”,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與主題黨日、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深入融合,讓黨員帶頭幹、為羣眾樹好標杆。全體黨員亮身份、領責任、爭先鋒,帶頭對村內外公共區域進行清掃。在黨員的示範帶動下,羣眾也自發參與到人居環境整治行列,形成黨員帶頭示範,羣眾齊參與的良好氛圍。

二、項目帶動,扮靚“面子”

近年來,丁莊街道後董村依託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程,對村莊進行硬化亮化綠化,提升村莊“顏值”。硬化街巷15100平方米,改造排水溝2800米,配套雨污分流設施;精準發力,對準村周亂堆亂放、坑塘黑臭問題,實施環村路建設及廢棄坑塘襯砌工程;電力線及入户網線改造,解決了空中“蜘蛛網”問題;增設監控探頭實現全村無死角覆蓋,保障村民安全;新建黨羣服務中心、圖書室、衞生室、老年活動室、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百姓大舞台等,大大提升農村功能設施建設硬實力。

三、羣眾參與,做實“裏子”

如果説村容村貌是“面子”,那文明鄉風的建設就是“裏子”。為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和淳樸民風,丁莊街道探索實行“黨建+志願服務+積分管理” 的羣眾自治模式,以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為依託,聚焦“五為”服務,積極開展志願服務、書香村莊、青年學堂、文明宣講等活動,引領村民培育健康衞生的生活方式和文明向上的行為習慣;積極參加“最美丁莊人”、“五好家庭”、

“孝善傳承• 文明丁莊”、“好婆婆、好媳婦”、“美麗庭院”等創建活動,

樹立典範標杆;成立各類文體協會,搭建文化體育交流、訓練、展示平台,利用村裏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和鄉村大舞台舉辦廣場舞培訓、秧歌排練、籃球友

誼賽、象棋比賽等文體活動,豐富村民業餘文化生活。

下一步,丁莊街道將繼續以提升農民生活品質為目的,以鄉村規劃建設為引領,以村容村貌整治為重點,以方便村民的生活起居為主要,以示範帶動發展為突破,以創新社會管理為保障,着力培育和建設特色鮮明、村容整潔、環境優美、基礎完善、生活殷實、鄉風文明的村莊。

五蓮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綜述

近年來,五蓮縣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鄉村振興為統攬,把改善農村面貌放在鄉村振興重要位置,持續攻堅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不斷滿足農民羣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鄉村環境發生巨大變化,面貌煥然一新,廣大羣眾獲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

一、面上抓宣傳,410個村莊開啟“美顏模式”

近年來,為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創新實施美麗五蓮建設“八項工程”和“全域清潔、路域秀美”兩域建設,全縣村莊全部達到清潔村莊標準,省市級美麗鄉村達到410個,佔村莊總數的三分之二,一個個鄉村蜕變為有“顏值”更有“內涵”的美麗家園。

做好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既有靠黨員帶頭引領的村莊,也有靠激勵機制的村莊,但最終目的就是讓全體村民參與其中,形成“村村行動、人人蔘與、上下一心抓整治”的環境衞生整治良好氛圍。

二、點上抓提升,好風景裏有了新奔頭

今年以來,五蓮縣統籌推進農村環境改善和鄉村發展,突出特色亮點,打造全域秀美,加快實施全域秀美片區化打造行動,圍繞“點上出精品、片上有特色、面上抓提升”目標,進行片區化整治提升。

松柏鎮竇家台子村持續推進環境治理,擦亮美麗鄉村的幸福底色,生態環境和生產條件得到極大改善。同時,探索實踐“美麗鄉村+”模式,讓鄉村旅遊風生水起,村民生活更幸福。不少村民在村裏辦起民宿和農家樂,生意紅火, 節假日一桌難求。

户部鄉黃崖川村,以綠水青山作文章,通過發展“寫生經濟”,為鄉村集聚人氣和活力。目前,該村相繼招引李可染畫院、山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曲阜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等18家知名院校、協會在此建立寫生創作基地。今年上半年,接待寫生團體、遊客7萬餘人次。

三、走訪抓服務,認可不認可,老百姓説了算

五蓮縣聘請第三方機構,通過季度走訪調查,廣泛聽取民意,有效解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針對羣眾反映的環境整治問題線索,建立工作台賬,逐一核查整改落實。

通過走訪問計於民、問需於民,更好地激發村民的積極性創造性、提升美麗鄉村建設質效,通過層層傳導壓力、激發動力,羣眾獲得感、認可度持續提

升。

聚焦服務“三農”,全力做好春耕備耕、秋收秋種、農技培訓等工作,組織“為農服務隊”下沉一線幫助農民解決問題,指導農業生產;圍繞鞏固脱貧攻堅成果,紮實開展老有善養、助殘惠殘等工作,做好農村困難羣眾幫扶,從最薄弱環節築牢夯實防止返貧致貧的底線,高質量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四、閉環抓整改,身邊變化多,羣眾感受深

環境整治動真格,問題整改不反彈。五蓮縣以督導檢查作為推動全縣人居環境整治的有效手段,每季度開展督導測評,常態化推進日常巡查與交叉檢查,敢於“揭短亮醜”,並及時推進整改,定期“回頭看”,實現“督導檢查—反饋問題—落實整改—實地核查—整改銷號”的“閉環式”管理,倒逼促進農村人居環境不斷提升。對於市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信息化監管平台反饋的問題,及時交辦、限期整改,做到發現一處,整治一處,清潔一處,有效促進了美麗宜居鄉村提檔升級。

攻堅,為了錦繡五蓮!翻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交上的“成績單”, 是一份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綠色答卷,更是一份寫進羣眾心裏的幸福答卷。一幅“生態美環境優、生產美產業強、生活美家園好”的“三生三美”新畫卷在山城大地徐徐展開。

金山街道辦事處黨建引領人居環境整治 助力鄉村振興

加快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內容。近期,鶴壁市淇濱區金山街道辦事處以建設美麗鄉村為重點,強化黨建引領,開展一場全民參與、全域整治、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的人居環境整治行動。

一、“黨建+責任”,壓力傳導到位

該街道黨工委通過召開農村人居環境專項整治工作會議,對轄區路域環境整治行動進行安排部署,研究成立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專項整治工作方案,明確責任分工、具體措施、整治目標及完成時限,壓實各層級責任,形成街道、村、村小組三級聯動工作機制,確保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責任清、底數明。同時,充分發揮各基層黨組織引領作用,整合黨員、村幹部、駐村工作隊成員等力量,組建環境整治工作隊,採取“掛鈎領導包、工作隊員幫、黨員率先帶頭、羣眾自發掃”等方式,組織羣眾對巷道、庭院、公路沿線、村民活動室等進行清掃整治,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常抓不懈。截至目前,該街道辦事處累計清理道路沿線邊溝約15公里、清理垃圾雜草約9000立方米、新增綠化面積3000平方米,整治成效初顯。

二、“黨建+示範”,作用發揮到位

該街道辦事處充分發揮村級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引導廣大黨員將“亮身份、亮承諾、亮行動”活動與人居環境整治行動結合起來,率先示範帶動,以點帶面,實行定員、定崗、定責,把村組幹部、黨員、保潔員、各類模範作為中心户,劃分黨員環境衞生責任網格,引領羣眾進行户容户貌整治,形成人人關注人居環境、時時維護人居環境的良好格局。

三、“黨建+宣傳”,氛圍營造到位

該街道辦事處充分發揮村“兩委”、村民小組的主導協調作用,主動進村入户做好有關政策宣傳,增強羣眾的主體意識,徵得羣眾對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引導發動羣眾變“要我拆”為“我要拆”。自農村人居環境專項整治工作開展以來,該街道辦事處累計發動羣眾230人次參與人居環境整治行動,黨羣攜手共同打造乾淨整潔的農村生活環境。

石家莊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專項行動亮點紛呈

休閒園中小徑通幽、花草搖曳、假山石疊,再往村裏拾步而去,石楠球點綴路旁,其間女貞樹枝葉翠綠,整個村莊滿眼綠色、生機勃勃。“坐在這裏,心情美得很呢!”贊皇縣牛山溝村村民於鳳榮驕傲地説。

如今,行走在我市廣大農村,國省道兩旁樹木鬱鬱葱葱,鄉間道路乾淨整潔,農家小院優美宜居,和美鄉村如明珠般灑落在青山腳下、溪河之畔、平原之上,以蝶變之姿展現出鄉村之美。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是鄉村建設行動的重要內容,也是夯實鄉村振興基礎的關鍵。

市委、市政府堅決貫徹“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的要求,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專項行動列為全市六大專項行動之一,推動鄉村由“髒、亂、差”向“淨、綠、美”提升轉變,繪就了“一户一處景、一村一幅畫”和美鄉村新畫卷。全市農村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村容村貌越來越靚麗,百姓生活越來越舒適。

一、告別“盆景”,整體推進共同提升

一條條道路硬化整潔,一排排農家小院錯落有致、一面面文化牆各具特色如今,漫步在元氏縣趙同鄉池村,處處可見鄉村美景。三三兩兩的村民,或在家門口的遊園散步,或利用健身器材鍛鍊,每個人臉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村裏環境好,我們住得舒心,打從心裏願意保護環境,參與美化環境。” 一位正在鍛鍊的村民笑着説。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要想讓農村環境好起來,必須整體推進。”元氏縣相關負責同志説。姬村鎮姬村、殷村鎮南吳會村、蘇陽鄉南白婁村仔細觀察這些村莊,發現它們並不是孤零零的“盆景”,而是實現了外部環境和內部設施的共同提升,並且成方連片,以典型示範的作用,帶動周邊村莊也積極加入到改造提升中,實現了全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整體推進。

今年以來,我市在農村人居環境整體推進工作中打造了一批亮點。全市各縣(市、區)高度重視,統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湧現出一批工作典型。平山縣農村改廁“136”工作法,圍繞羣眾滿意最高標準,嚴把技術模式、改廁質量、補貼兑現關口,抓政策宣講、模式選擇、廁具推薦、規範操作、質量監督、驗收評估6個環節,激發了羣眾改廁新活力。無極縣全面發動、全域推動、全民行動,強力推進農村私搭亂建、侵街佔道和違章建築集中整治的做法,有效地解決了一大批長期影響羣眾生產生活秩序的老大難問題,農村人居環境水平大幅提升。靈壽縣建立“全方位”推進、“全過程”激勵和“全覆蓋”督

查三項機制,黨政“一把手”每月觀摩拉練,現場打分,獎優罰劣,層層壓實責任,營造了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

二、廁所改造,補齊生活品質短板

高邑縣前坊冊村董振須家的廁所,自從將“一個木桶搭兩塊板”的旱廁升級成坐便式沖水馬桶後,他的孫子就不再拒絕從市裏回村裏過寒暑假了。在農村生活了大半輩子,董振須終於盼來了和城裏人一樣的如廁環境。

“我們要堅持不懈地推進‘廁所革命’,營造潔淨的如廁環境,努力補齊影響羣眾生活品質的短板。”高邑縣農業農村局主要負責同志説。

在石家莊市廣大農村,像董振須家這樣,乾淨的沖水馬桶取代刺鼻的旱廁已成為普遍現象。冬天不冷、夏天不臭。一間間廁所的變化,折射出文明新風的興起,也顯現出石家莊市農村“廁所革命”成效。

農村廁所改造“三分在建,七分在管”,廁所建得好,更要用得好。建好、管好、用好,對“廁所革命”來説,就是最親密的“三兄弟”,缺一不可。建立和完善長效管護機制,才能確保改廁工作真正發揮實效。

無極縣王家莊村不僅重視“建得好”,還在“管得好”上做文章。為加強後期管理,王家莊村成立了廁所改造管理辦公室,由村黨支部書記帶領着村委會成員,並安排管理員一名,負責全村的廁所維護。同時配備了抽糞車,購置了易損配件,新建了配件室,保證廁所隨壞隨修,隨滿隨清。

近年來,我市堅持把農村“廁所革命”作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第一場硬仗,採取超常規舉措,精心安排、強力推進,好快並進,積極推進農村改廁取得了階段性進展,改造後的廁所,實現了“廁房密閉保温好,衞生不臭無蠅蟲,糞池不滲不漏”,受到老百姓的普遍歡迎。

三、美麗宜居,村民樂享舒適生活

“現在房前屋後私搭亂建不見了,隨意傾倒垃圾的現象沒有了,村裏的環境越來越好了,村民的精氣神也越來越足了。”看着村裏的變化,欒城區北石碑村的村民王國濤老人豎起大拇指。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為鄉村振興凝聚了民心,更夯實了和美鄉村的基礎。

在高邑縣後哨營村,每天早上,村民王鳳林都會在自家門前掃地、灑水。他説,過去村裏各家各户或多或少存在佔用道路建設護坡地的情況,有的房前

護坡地達到3—4米寬,導致村內道路無法錯車。現在村裏對各家門前的護坡進行了統一清理。現在道路寬了、乾淨了,綠化帶美了,家家户户都自覺打造美麗庭院,共同營造良好的村容村貌。“拆的時候大家都支持,這樣多好啊,道路也寬了,還有小花園,周圍環境上了一個檔次。”王鳳林説。

“立足清、聚焦保、着力改、促進美”,我市各縣(市、區)都採取了卓有成效的措施,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和探索。通過開展清理垃圾、種植新綠等一系列工作,一批“髒亂差”正從環境死角變成村民茶餘飯後的“休閒一角”。

人居環境整治,農村是主戰場,村民是主力軍。近年來,我市不斷創新治理新招,建立以黨員示範、幹部行動、榜樣帶動、羣眾互動的“黨建+”新模式, 形成以黨支部主導,黨羣共治、家家户户參與的常態化治理環境,逐步養成房前屋後乾淨整潔、農資農具收納整齊、生活垃圾分類處置的良好生活習慣,讓鄉村人居環境增添了“顏值”、提升了“氣質”。

村村有美景,處處皆畫卷。廣闊田野生機盎然,和美鄉村湧動着振興的熱潮。伴隨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持續開展,一幅幅優美、清新、幸福的和美鄉村畫卷,在石家莊市大地上鋪展開來。

山南市持之以恆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見成效

進村沒有垃圾、入户不見閒雜,小康房鱗次櫛比、水泥路通村入户走在山南市的農牧區,總有一座座環境優美、乾淨整潔的美麗鄉村入畫而來。

近年來,山南市始終把人居環境整治作為重要的民生工作,持之以恆開展改善提升行動,促進農村增“顏值”、提“氣質”、升“品質”,有力推動農村人居環境由達標向提升、由乾淨整潔向美麗宜居轉變。

一、因地制宜,改造治理,生活品質實現大提升

2019年,隆子縣加玉鄉龐村在建設邊境小康村過程中,家家户户都把廁所移進室內,把旱廁變成水沖廁所,徹底告別了“三面低矮破圍牆、一個蹲坑,雨天濕、夏天臭、冬天冷”的窘境。

説起廁所改造,龐村羣眾白瑪央金喜悦之情溢於言表:“經過改造,我們的生活質量提高了,排氣扇一打開,就能把廁所的濕氣和濁氣都排出去,乾淨衞生,孩子和老人上廁所也更方便了。”

小廁所,大民生。山南市堅持宜水則水、宜旱則旱原則,深入推進農牧區廁改工作,衞生廁所普及率不斷提高。目前,全市農牧區建設衞生廁所户數5.9 萬户,衞生户廁普及率達到76%。

與此同時,山南市農牧區生活垃圾治理也基本實現了全覆蓋。

以乃東區昌珠鎮為例,該鎮綜合考量羣眾實際需求、村莊分佈、轉運距離等因素,實行“户分類、村收集、鎮運輸、區處理”的收運處置模式,做到生活垃圾增量動態清零,杜絕了垃圾亂堆亂放亂扔。

目前,山南市83個鄉鎮共建成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55座,覆蓋53個鄉鎮; 全市570個行政村(居)中546個覆蓋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覆蓋率達96.9%。許多影響鄉風鄉貌的垃圾頑疾得到處理,羣眾生活滿意度、舒適度不斷提高。

二、美化村莊,全民參與,鄉村環境實現大改善

“村莊是我家,美麗靠大家。”山南市在開展農牧區人居環境整治過程中, 聯繫微信32311699,廣泛發動農牧民羣眾自身力量,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動局面。

浪卡子縣浪卡子鎮積極動員羣眾開展“四拆”整治,近兩年來累計清理亂堆亂放農家肥和砂石料369處,拆除私搭亂建車庫232個、殘垣斷壁62處、危舊房屋5處;加查縣在蟲草採集點推行積分兑換,羣眾主動把垃圾帶回駐點,集中堆放、集中清運,確保“人退草淨”全市各地羣策羣力、主動發力,取得了明

顯成效,打造出一個又一個宜居新村。

當前,山南市有自治區級美麗休閒、幸福宜居示範村56個,措美縣、扎囊縣、瓊結縣等先後榮獲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

2022年,山南市實施美麗宜居示範村建設項目34個,項目涵蓋村容村貌提升、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村內主幹道路和入户路建設等方面,目前已開工建設33個,完成投資5.46億元,這些項目的落地實施為人居環境整治提供了強力支撐。

隨着整治行動持續開展,改善農牧區人居環境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帶來的不只是“面子”的變化,更是“裏子”的改變。

三、建章立制,久久為功,整治工作實現常態長效

人居環境是動態變化的,整治工作必須常抓不懈、久久為功,整治成效關鍵要靠制度。

自2021年山南市委成立人居環境整治專班以來,就牢牢將制度建設抓在手上,形成了一套務實管用的制度舉措。

圍繞農牧民羣眾對美好生活環境的需要,山南市大力實施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制定出台評價考核方案,建立起責任管理、督導評價、公開監督、信息反饋等多項制度,將人居環境整治納入到制度化軌道。

同時,山南市還建立專項獎勵制度,明確市、縣兩級財政每年安排1000萬元農牧區人居環境整治專項獎勵資金,在每季度開展整治成效評比工作,獎勵年度“優秀縣(市、區)”“十佳鄉鎮”和“先進村(居)”,大力營造“抓鄉、帶村、提縣”的推進氛圍,激發基層積極參與整治的能動性,確保人居環境整治各項工作具體化、具體工作項目化、責任落實高效化。

通過近一年的運行,這些制度舉措正在發揮巨大效用。一大批富有特色、設施完善,鄉風鄉景鄉味濃郁的美麗休閒、幸福宜居、乾淨整潔村(居),如珍珠般閃爍在廣袤的雅礱大地,展現着和美鄉村的時代畫卷。

雙龍航空港經濟區小碧鄉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老寨變成新城,居住環境靚了,大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環境好了, 村民的思想觀念也在不斷轉變,大家‘比學趕超’,主動在小區清理垃圾,並督促左鄰右舍在樓道里做好垃圾分類。”説起村裏這些年的變化,貴州雙龍航空港經濟區小碧鄉的居民紛紛點贊。

自實施整村搬遷以來,為切實解決村民“思想不進城”的問題,貴州雙龍航空港經濟區小碧鄉以黨建引領為核心,以人居環境為重心,以鄉村振興為中心,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弘揚鄉村文明新風,建設和美鄉村,讓鄉村處處展新顏,變得越來越宜居宜業。

一、黨羣連心,激發整治動力

和美鄉村建設離不開堅強的組織領導。為整治境內“散亂污”個人經營場所、違章搭建、亂建窩棚、佔道經營等亂象,小碧鄉制定整治方案,明確對鄉內難點、堵點區域進行集中攻堅,組建工作專班,以“自行拆除為主,強制拆除為輔”的工作原則,確保整治一處、變化一處,形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強大動力。

據悉,今年以來,小碧鄉已整治私搭亂建、污水橫流、違法堆放、佔道經營等各類問題1200餘起,累計拆除違建房屋約1300平方米。

為確保違建問題得到根治,小碧鄉廣泛開展宣傳動員,加強違法建設典型案例宣傳,從法律知識、鄉村環境等多維度進行宣傳教育,讓村民知曉違建的利害關係,發動村民積極舉報違法建設,努力引導村民早日實現從“不能建”到“不想建”的觀念轉變。

二、網格帶動,凝聚自治合力

在和美鄉村建設路上,小碧鄉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農村環境整治行動中的引領作用,依託“行政村黨支部—網格(黨小組)—黨員聯繫户”的村黨組織體系,組織發動羣眾主動參與,激發內生動力,讓羣眾自治“治”出美麗家園。

為讓全鄉村民行動起來,讓環境整治深入人心,各村網格員利用週末、節假日組織村民開“壩壩會”,向村民(居民)宣傳環境保護的意義,引導大家講衞生、樹文明,進一步發揮主人翁意識,共同愛護美麗家園。同時,組織學生參與垃圾分類、打掃衞生等社會實踐活動,以活動為載體號召村民積極行動、廣泛參與鄉村環境衞生整治,激發村民的自治意識。

“每次活動,我都會向孩子們介紹垃圾減量、垃圾分類的知識,還會和孩子們一道,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廢舊物品,手工製作實用的日用品和工藝品,通過‘變廢為寶’的小妙招,讓孩子們從小了解垃圾是放錯地方的‘寶貝’。”雲盤村網格員廖麗説,保護環境應從娃娃抓起,讓他們從小養成愛護環境、垃圾分類的良好生活習慣,通過“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帶動更多村民加入到垃圾分類、保護環境的行列中去。

通過網格帶動、村民參與的形式,雲盤村率先組織村民開展小區大掃除行動。圍繞安置小區、溝渠河道、車道兩旁等重點整治區域,針對路面、河道、村居兩旁白色垃圾和下水道溢出的污水,進行“地毯式”清理,確保環境衞生整治無死角、無盲區,並以良好成效帶動其他村分別開展大掃除。截至目前,小碧鄉開展村寨衞生大掃除7場次,清理生產生活垃圾30餘噸。

三、新風勁吹,催生髮展活力

“村裏環境改善了,村民的思想觀念也不能落後。”小碧鄉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推動移風易俗,近年來,小碧鄉依託陳規陋習勸導隊、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載體,採取文藝匯演、創作布依山歌等方式大力開展移風易俗工作,讓文明新風吹進羣眾心間。同時,小碧鄉還指導16個村修訂完善村規民約,結合各村實際逐步制定《積分制管理辦法》,並把“治風”工作中的正、反面典型納入“紅黑榜”在全村公示,在全鄉營造互相監督、“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引導村民共同治理家園,促進社風民風持續改善。

“現在村裏實行積分制,我們能用積分兑換很多生活用品,大家的積極性都非常高。”走出小碧鄉水壩村“積分超市”,村民楊昌志拿着剛剛兑換的物品樂呵呵地説。

在小碧鄉,農村“五治”、生活垃圾分類、移風易俗、文明鄉風、和諧善治等管理重點都納入了積分管理,一些村民為了積分,還會主動在小區清理白色垃圾,督促左鄰右舍在樓道做好垃圾分類,既讓村容村貌顏值再提升,又讓村民在參與中增強獲得感、幸福感,實現了“小積分”撬動“大治理”的村民自治格局。

下一步,小碧鄉將持續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常態化做好人居環境衞生整治提升,落實落細垃圾分類、移風易俗,引導村民自覺維護鄉村環境的乾淨整潔,共繪鄉村振興新畫卷。

呼圖壁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見聞

漫步在呼圖壁縣鄉村的田間小路,傾聽着清晨的啁啾鳥語,涼風拂過樹葉沙沙的響聲,欣賞着鮮花綠植、煥然一新的街道 一幅美麗鄉村畫卷呈現在眼前。

一、整治工作不留盲點

走進園户村鎮大草灘村,空氣清新,映入眼簾的是生機盎然的景象。“這幾年村裏變化特別大,環境衞生好,道路寬了,水渠清了,飯後還可以在廣場上散步,令人心情舒暢。”談起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帶來的變化,村民劉喜樂欣喜之情溢於言表。這只是園户村鎮大草灘村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取得成效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呼圖壁縣以鄉村振興為主線,以黨支部為中心,壓緊壓實村“兩委”、網格員、保潔員、監督員責任,把公共區域環境整治責任區劃分到人,發動羣眾自發對房前屋後環境衞生進行全面清掃。截至目前,累計出動1.2萬人次,清運生活垃圾5000餘噸,清理畜禽糞污8000餘噸,整治庭院衞生1800餘户, 清理小廣告120餘處,清理亂堆亂放425餘處,拆除殘垣斷壁及私搭亂建195處, 整治工作不漏死角、不留盲點,農村環境面貌得到全面提升。告別了旱廁,家裏乾淨多了走進二十店村村民馬希斌家新改造好的衞生間,地上瓷磚鋥亮,因為告別了過去的旱廁,院子裏乾淨多了。“以前一到熱天蒼蠅蚊子四處飛,冬天灌冷風,現在,我們也用上了城裏人的沖水廁所。”村民金保利笑容滿面地説。

“小廁所”關係“大民生”,呼圖壁縣成立縣衞生廁所管護中心、鄉鎮成立管護站、村成立管護隊,構建形成了“縣統籌、鎮組織、村實施”的農村廁所長效管護格局。目前,全縣52個行政村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率達到100%,9個城郊村接入城鎮污水處理管網,12個村實現生活污水處理,全縣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23.07%。

二、用積分樹文明新風

一支牙膏、一盒抽紙、一條毛巾小小的商品是文明行為的具體體現,是居民自治的新風潮,通過參加志願者活動,讓羣眾參與到文明村鎮的創建中,讓文明創建為民、利民、惠民,不斷提升羣眾的獲得感,讓羣眾在文明創建中得到真正的實惠。

筆者在百泉村“積分超市”看到,志願服務積分兑換的物品多種多樣,有

食用油、大米等生活物品,還有保温杯、洗衣液、牙膏、毛巾、抽紙等日用商品。村裏積極推行“數字化積分制”管理模式,用積分量化村民的文明行為,引導村民破除陳規陋習、樹立文明新風、共建美麗家園,推動農村人居環境長治久潔。

目前,全縣54個村(社區)依託村級黨羣服務中心、小賣部等建立“積分超市”,按照“一事一積分、一月一公示、一季一兑換”原則,鼓勵村民以分換物,累計開展積分公示200餘次、兑換物品1427餘件。實現了從“要我參加” 向“我要參加”的轉變,以志願服務“小積分”,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治理水平。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既是一場攻堅戰,也是一場持久戰。今後,呼圖壁縣將緊盯目標,繼續跟進監督,在發現問題、推動整改上下足功夫,在長效機制建立、跟蹤問效等方面持續發力,紮實做到清掃常態化、清理日常化、衞生保持長效化,助推人居環境持續向好。

芝瑞鎮堅持“四到位”掀起人居環境整治新高潮

本報訊今年以來,克什克騰旗芝瑞鎮緊緊圍繞人居環境整治問題短板,實施“四到位”措施,常態化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活動,不斷掀起全鎮人居環境整治新高潮,全力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擦亮鄉村振興靚麗底色。

一、責任落實到位,抓好人居環境整治切入點

通過召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推進會,充分調動各部門共同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形成工作合力。轄區內17個行政村和網格員結合實際,制定人居環境責任管理制度,劃分責任區、明確責任人,通過黨建引領,發揮村兩委班子、黨員模範帶頭作用,積極引導村民共同參與,強化村內黨員、村民志願者相互宣傳、引導和監督,帶動村民共治共建共推,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再提升。

二、宣傳教育到位,抓好人居環境整治突破點

發揮門前“四包”“一約四會”等作用,各村通過張貼橫幅標語、發放宣傳資料、發佈微信公眾號等多種形式,普及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斷增強農牧民主人翁意識。同時,積極倡導文明新風,發揮“村規民約”作用,引導農牧民轉變觀念,充分激發人居環境整治內生動力,鼓勵羣眾積極參加最美庭院、文明家庭等評選活動,努力營造全員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濃厚氛圍。

綜合治理到位,抓好人居環境整治落腳點。突出清理死角盲區,由“清髒” 向“治亂”拓展,由面上清潔向屋內院落、村莊周邊拓展,推動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制度化、常態化、長效化。在整治過程中,積極動員鎮村幹部300餘人,充分發揮黨員幹部模範帶頭作用,極大地帶動了羣眾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今年以來,全鎮共計投入各類清運車輛36台,累計處理垃圾15000餘噸,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三、督查檢查到位,抓好人居環境整治根本點

構建行之有效的監督通報機制,對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進行“回頭看”,及時發現、及時整改。成立環境衞生督查組,通過不定期、全覆蓋對各村環境衞生整治工作進行督查考核,並對督查中發現的先進村和後進村,以“紅灰黑榜”的方式進行通報,促使後進村向先進村看齊,認真找差距、學經驗。通過學習借鑑先進經驗做法,營造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不斷提高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水平。

良好的人居環境,是羣眾的共同期盼,是鄉村發展的寶貴財富,隨着芝瑞

鎮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不斷深入推進,建設美麗鄉村的腳步越來越紮實有力。下一步,芝瑞鎮將進一步健全人居環境整治長效機制,在“治”上再突破,在“潔”上再提升,在“改”上再發力,鞏固提升人居環境治理成效,努力描繪出一幅和諧、生態、文明、宜居的美麗鄉村新圖景。

蘇堖社區以共同締造推進人居環境整治

流水淙淙,古木垂陰,花園、菜園的綠點綴在曲折的里巷間。7月11日,暑氣逼人,武穴市大金鎮蘇堖社區宋煜垸卻盡顯清爽。

社區黨總支書記、主任宋國政説,到了傍晚,垸裏百年老樹上的燈帶燈牌亮起,居民們在共享游泳池戲水,在廣場上散步跳舞,人氣旺得很。

從年輕人紛紛逃離,到人居環境大變樣吸引人羣迴流,蘇堖社區聚焦羣眾房前屋後小事,深入踐行“五共”理念,發動羣眾共同締造美好人居環境。

一、從“站着看”到“比着幹”,環境之變激發羣眾內生動力

7月11日下午,見到宋國政時,他正和居民一道為修建宋煜垸文化活動中心而忙活,汗水將他們的後背完全浸濕。

走進垸內,每十來步便是一處花園或菜園,收拾得乾淨齊整,腳下是古色古香的石板路。居民程少琳説:“原來不清楚什麼叫‘共同締造’,大家不願意拆自家的破屋豬圈,哪個曉得拆後建得這麼漂亮!原來,‘共同締造’就是大家都搭把手,把環境再搞漂亮一點,把生活再搞好一點啊!”

居民宋豔軍有兩處老屋,垸場建設時要拆除其中一座。起初,宋豔軍不理解:“舊房子放着是個念想,雖然不住人但也不礙事,何必找麻煩?”在村幹部幾次勸説下,他才鬆了口。今年,看到整治後的良好環境,宋豔軍主動捐出了自家另一座老屋,供垸裏修建“知青屋”。

小到家家户户的水、電、燃氣,大到垸組清雜、拆舊留空、道路刷黑居民們在垸場一點一滴的變化中,增強了認同感、參與感。

居民宋光策有竹編手藝,他用自家竹子編織成籬笆,送給垸裏使用;居民宋光谷懂建築,主動擔任監督小組長,指導建設;居民張雲國捐出製作糕點的百年木案板,如今整修成大長桌擺放在紅星之家“建設之初,村民們並不熱絡。”在赴浙江海寧參加美麗鄉村專題培訓後,宋國政暗下決心:不能讓羣眾當“觀光客”“甩手人”。

他組織羣眾前往紅安、麻城等地參觀考察,沉浸式感受共同締造帶來的喜人變化,激發創建熱情;召開黨員議事會、垸子夜話,與羣眾面對面共謀建設思路。對羣眾提出的通垸道路狹窄、污水排放設施不完善、垸場巷道沒有路燈、每個垸場缺少一口好的浣洗當家塘等需求記錄在案,融進建設方案。

思想通了,幹勁就足了。僅用5個月時間,社區拆除旱廁31座、豬圈牛欄38 處、破損房屋132間,羣眾沒有要一分錢賠償。建成小公園、小花園、小果園、

小菜園共27個,粉刷破舊牆面9300多平方米,拓寬整建29條垸場巷道,建好了文化廣場、共享書屋、共享游泳池等文體設施。

二、老物件添新鄉愁,青磚舊瓦破石臼有了新用處

蘇堖社區原名宋煜村,據《廣濟縣誌》記載,有800多年曆史,文化底藴深厚。如何在改造中保留歷史文化記憶,一直是居民非常關注的問題。

改造動工前,宋國政對村史進行系統梳理,請來專家和有文藝素養的朋友集思廣益。

拆除破舊老房時,清末民初的老青磚、麻石條、舊木料以及村民家中的老物件被一一保留起來,枯樹根、破石臼也擺放成景觀,營造鄉土韻味。

巷子原來是土路,改造中用舊房石料砌成石板路,沒有一味水泥澆築或者刷黑,古樸乾淨還儉省;具有時代印記的老作坊修繕保留,打造蘇堖商業一條街,讓老字號作坊煥發新生機;利用廢棄老禮堂修建黨史紅色文化紀念館,讓居民在這裏接受紅色教育,牢記幸福生活的來源;開闢農耕文化體驗園,讓城裏人體驗一把“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農耕記憶;破損牆面補齊粉刷,畫上風景畫,賞心又悦目。

傍晚時分,宋煜垸廉政文化廣場上總會飄蕩着“石板路哇青磚牆,戀着你的古井水,戀着你的老作坊,年年歲歲歲歲年年,總牽掛你的模樣”的歌謠。

鄉愁牽回了在外闖蕩的遊子,也為宋煜垸的建設注入了強勁動力。

鄉賢湖北才風科技創始人宋才盛帶頭捐助共建資金66萬元,大金肥腸粉創始人宋天明、上海九卓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宋衞華等鄉賢也自願捐資30餘萬元。由社區“能工巧匠”組成電力管線、巷道、欄廊建設等7個工程隊,自願以半價工費助力改造,預計招標預算近300萬元的系列工程最終以村級自建方式壓縮到了160萬元。鄉賢、居民捐資加上政府獎補資金,改造工程沒有為社區帶來任何債務。

宋才盛還響應武穴市委市政府號召,回鄉創業,吸納近200位居民進廠務工。“一個人富了不算富,只有帶領家鄉人共同富裕,才是正道”!宋才盛説。

如今,垸場環境宜人,宋才盛家的老屋正在翻新裝修,準備開辦垸中的第一家農家樂。

三、“建管用”三位一體,每片園每棵樹都有管護人

夏日裏,宋煜垸老人最愜意的莫過於去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和老朋友們下棋打牌。不管蟬鳴多麼聒噪,互助照料中心的温度總是涼爽宜人。剛整修的

當家塘邊,一座長廊遮風避雨,為往來路人休憩打尖兒提供了方便。人氣最旺的當屬共享游泳池,從大金水庫引來的活水注入此,水深只有60釐米,暑期再沒有孩子去野泳了。垸里老幼,在改造中都尋覓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然而,宋國政發現,剛整修的當家塘時不時漂浮着各種泡沬,新栽下的花木管護不過來,有的枯萎病死。

“社區提檔升級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在於‘朝朝暮暮’。”宋國政意識到鞏固共建效果,需要加強共管力度。

他先後5次召開垸組會,徵求羣眾意見,挖掘整理鄉村民俗,修訂完善村規民約、黨員公約。

吸納退休黨員幹部、能人鄉賢、致富能手等21人進入“五會一隊”組織,從事公共衞生、治安調解等工作,及時解決鄰里糾紛,提升垸組治理水平。

成立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志願服務會“民間四會”, 為每一片小花園、小菜園和每一棵百年老樹設置專屬的管護人員;劃分6個區域, 設立責任牌,鼓勵無職黨員認領“責任管護崗”,定期清理雜草雜物、維護籬笆院牆、澆灌施肥,用心用情打造垸中“後花園”。將羣眾參與垃圾分類、污水治理等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納入社區榮譽榜,每月亮曬,表現優秀者可通過積分兑換洗衣液等日常生活用品。開展“十星級文明户”“最美家庭”“最美庭院”等評比活動,用身邊事教育引導居民主動融入社區管理。

三角梅花開正豔,庭院潔淨清爽,“最美庭院”獲得者宋光谷不僅將自家庭院收拾得齊整,還主動認領了垸裏的管護工作。他説:“現在文化娛樂活動豐富,日子過得跟城裏人一樣有滋有味,我們要珍惜愛護這來之不易的美好環境。”

益陽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綜述

泥濘狹窄的土路變成平整寬闊的公路,雜亂不堪的垃圾場變成文化廣場, 風格各異的文化牆、彩繪牆成為村莊的新景觀如今,漫步鄉野,一幅幅乾淨整潔、現代文明的美麗鄉村新畫卷徐徐展開。

近年來,我市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農村廁所革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整體提升、建立健全長效管護機制為重點,創新舉措,大力實施“百千工程”,探索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新路徑。其中,美麗庭院“六個一”建設模式入選《湖南省基層改革探索100 例》,省政府2021年重點工作綜合大督查通報表揚益陽市“破解農村人居環境難題”的典型經驗做法。今年5月,國務院辦公斤通報表揚“益陽市促進鄉村產業振興、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等鄉村振興重點工作。

截至目前,我市完成改(新)建户廁30.3萬户;建成3個垃圾焚燒發電廠, 行政村生活垃圾收運處體系覆蓋率100%;鄉鎮污水處理廠覆蓋率100%,生活污水治理率34%;完成農村公路提質改造2748公里,70%的村莊達到綠色村莊標準, 改造完成具有湖湘風貌特色的住房1.14萬户。

一、“小美”庭院,扮靚“大美”鄉村

如今,推窗見綠、抬頭賞景、起步聞香,是大通湖區各地美麗庭院的真實寫照。

“庭院改造以後,家裏的變化很大。”8月中旬,北洲子鎮向東村村民彭國慶坐在自家院子的葡萄架下,感慨地説。四方小院裏,春秋有果、冬夏有菜、四季有花,十分温馨。

近年來,大通湖區同步推進美麗庭院創建工作與人居環境整治,積極開展美麗農户、美麗庭院評選活動,農村人居環境提“顏”增“質”。堅持以“微網格”實現精準治理,落實黨員幹部“五個到户”,壓實微網格“一長兩員”工作職責,督促指導羣眾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同時,發揮巾幗力量作用,管理好自家庭院衞生;組織志願者深入街頭巷尾發放倡議書,簽訂門前包清潔、包整齊、包美化“三包”責任書等;成立由村支兩委成員、婦聯主席、羣眾代表等組成的美麗庭院創建評先小組,並將美麗庭院創建納入人居環境整治督查範圍,與最美家庭、最美農户、好婆婆、好媳婦等創建活動相結合,互推共進。2022年,共評選最美家庭400餘户,美麗庭院示範户200户。

近年來,全市圍繞把一家一户庭院環境整治好、生活設施規範好、提升農

民生活品質、增強人民羣眾獲得感、夯實美麗鄉村建設基礎,按照尊重羣眾意願、引導羣眾參與的原則,完善形成了美麗庭院建設“六個一”(一個雜物存放屋、一個畜禽養殖圈、一個規整小菜園、一個密閉漚肥凼、一條暢通排水溝、一個三格化糞池)模式,建成美麗庭院6.5萬個。

二、共治共建,刷新鄉村顏值

“今天咱們起個大早,趁着天氣涼爽,一起把屋場打掃乾淨,給鄰居們創造一個舒適的活動空間。”8月29日,在省道217南縣麻河口段主幹道旁的官正垸村美麗屋場,迎着微微冒頭的朝陽“,義務值日生”們弓腰清潔,不落一處。

這羣“義務值日生”是美麗屋場的“貼心管家”,已“上任”一月。“美麗屋場於今年7月竣工,佔地面積3500平方米,由於每天‘客流量’過大,設施日常維護、器材清潔與路面清掃等成了新的難題。”官正垸村黨總支書記李應秋介紹,經村民代表上户走訪收集意見建議、村支兩委研究、召開黨員大會集中民主決策,官正垸村建立了一套“誰受益、誰維護”的屋場村民自治模式。該模式由黨員帶頭,不僅成立了屋場自治管理小組,還吸納黨員幹部、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村民代表、普通羣眾參與,負責屋場的器材管理、設備修繕、保潔清掃、安全引導等。

近年來,全市圍繞為村民提供一個在茶餘飯後或農閒時間最方便、最喜歡的集聚場所,創造一個鍛鍊休閒交流且舒適的公共環境、豐富村民的業餘文體生活,促進鄰里和諧共處,豐富美麗鄉村的建設內涵,按照政府引導、村民主體、社會參與的思路,完善形成了美麗屋場建設“六個一”(一個小廣場、一條步行道、一面文化牆、一個休閒亭、一個健身區、一個公共廁所)模式。目前,全市共建成美麗屋場159個,受益農户5萬餘户。

三、黨建引領,繪就和美畫卷

“羣眾反映,杉樹侖道路兩側需要砍青,我們要組織一次志願服務,大約需要15個人。”8月27日晚,桃江縣牛田鎮杉樹侖村黨建專幹李心雨在議事家園發佈通知。次日一早,一羣村民代表化身“公路養護師”,清除道路兩旁影響羣眾出行的雜草。自2月該村成立議事家園以來,村幹部、村民代表主動邀請村民到議事家園交流談心,及時收集羣眾的問題和訴求。

今年以來,杉樹侖村堅持黨建引領,積極開展省級美麗鄉村建設工作,不斷完善道路建設、修建村民廣場、增設健身設施、深挖鄉村文化,匯聚多方力量,致力於把杉樹侖村建設成為新時代富有新特色、藴藏新內涵的美麗鄉村。

此外,杉樹侖村還成立了屋場管委會,由網格員任主任,婦女小組長、身體健康的黨員為成員,每月定時組織召開屋場會,共商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房前屋後的私搭亂建、柴草堆不見了,淤泥;垃圾、蚊蠅不見了,村裏的環境越來越好,村民也越來越有精氣神。”看着村裏的變化,杉樹侖村村民文進安感歎。

近年來,全市圍繞在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解決好“建什麼、怎麼建、誰來建、誰來管”問題、更好激發村民的積極性創造性、更好滿足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升美麗鄉村建設質效等主題,以村為單元、以户為基點,總結形成美麗鄉村建設“六有六自”(有產業發展路子、有美麗生態景觀、有創新創業人才、有為民服務平台、有志願服務隊伍、有服務羣眾機制,自己定標準、自己搞設計、自己籌資金、自己建項目、自己抓監督、自己管維護)模式,探索“五和五美”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新路子,全市已申報認定1 個全國美麗宜居村莊,創建63個省級、87個市級、319個縣級美麗鄉村示範村, 在建省級“和美湘村”示範村4個,示範創建率達28%。

瀘溪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打造新樣板

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當前推進鄉村振興的一項重點工作,是滿足人民羣眾對美好生活嚮往的重要舉措。初秋時節,走進瀘溪縣的村村寨寨,青山、綠水、農田、民居構成了一幅幅優美的風景畫,目之所及皆是美。

近年來,該縣大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先後完成了129個村(社區)、687個自然寨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銷號工作,全縣農村人居環境實現了“舊貌” 換“新顏”,村容村貌全面大變樣,為助推鄉村振興、建設優美家園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一、強化黨建引領,築牢治理基石

黨建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石。提升美麗鄉村顏值,需要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要有高質量黨建作為堅強的政治保證。

為實現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有力有效,近年來,該縣緊緊圍繞“黨建+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模式,大力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做到上下聯動,通力合作。各村(社區)幹部堅持帶頭深入一線,包村幹部主動深入村寨,加大督促指導力度,以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振興,提升基層黨組織戰鬥力。

小章鄉通過“黨建引領、黨員互助”方式,號召廣大黨員率先垂範,主動扛起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先鋒旗”,深入一線亮身份、踐承諾、作表率,以實際行動帶動羣眾對自家庭院內外、房前屋後和圩場環境等進行徹底整治,形成“黨員動起來、羣眾跟上來”的濃厚氛圍,構建了“支部帶動+黨員衝鋒+羣眾參與”的黨建引領新機制。

興隆場鎮各村(社區)黨支部、村委會以自然村為單元,按照“定人定責、層層負責”的要求,實行“分片+包乾”責任制,落實“班子成員+駐村幹部” 包村(社區)制,建立了分層責任制,做到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包村領導和包村幹部全程參與,村黨支部書記總負責,保潔員包公共區域,農户包房前屋後,確保責任到人,有序推動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落實。

二、堅持羣眾主體,激發內生動力

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羣眾是主體。只有充分激發羣眾積極參與的主體作用,才能煥發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持久動力。

近年來,該縣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始終堅持“小成本大成效”的治理理念,堅決避免大包大攬和脱離實際的工作方式方法,而是注重動員羣眾、

組織羣眾,引導全民行動,做到將人居環境整治與主題黨日、羣眾議事、新時代文明實踐、最美農家、“好媳婦”“好婆婆”等形式多樣的評比活動相結合,讓羣眾自覺承擔起整治、管理、保持、維護環境的責任,有效激發了羣眾參與環境整治的內生動力和自我發展能力。

浦市鎮馬王溪村通過召開村“兩委”會議、黨員代表大會、“院壩會”“村村響”大喇叭廣播、村民微信羣每天宣傳等方式,全面加強宣傳引導,營造濃厚氛圍,統一干羣思想,不斷激發羣眾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內在動力,有力推動了人居環境整治由“公家事”向“家裏事”的轉變。

興隆場鎮都裏坪村運用“積分超市”,制定積分細則,開展清潔評比,對垃圾清理不及時、不到位的村組,進行通報批評,對房前屋後衞生不達標的農户,及時勸導,督促農户及時清理,

讓羣眾從“要我幹”轉變成“我要幹”。

武溪鎮高大坪村黨支部書記楊宏茂介紹:“現在村民爭先創優意識濃了, 幹勁足了,誰也不願意落後,村裏家家户户出工出力,一道把全村的環境整治好了。”

三、構建長效機制,扮靚美麗鄉村

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需要構建長效機制來維護成果。該縣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進過程中,注重從微觀入手,在不斷加強機制、制度建設中凝聚合力,在潛移默化中改變羣眾的生活習慣,進一步鞏固好、發展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成果。

一是完善管理機制。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責任寫入了村規民約並上牆公佈,充分調動了羣眾自己的事自己辦的自覺,動員羣眾户户參與、門前自清,讓創造優美生活環境成為村民的自覺行動。

二是建立評比機制。深入開展最美農家創建活動,對於環境效果好的家庭進行集中授牌,並給予實物獎勵,不斷激發羣眾的主觀能動性,形成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進一步提高廣大羣眾的創優爭先意識,有效推動全縣人居環境整治提質增效。

三是健全督導機制。堅持集中整治與長效管護相輔相成、突擊工作與日常工作相互結合、治標與治本同步推進,不斷建立健全日常管護、巡查督導、考核獎懲等有機結合的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長效管護機制,推動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常態化、良性化、長效化開展。特別是建立完善獎懲機制,着力加大

獎勵力度,對入選全省美麗鄉村的鄉鎮和村(社區),在項目、政策等方面給予傾斜,進一步激發基層幹事創業、爭先創優的激情與活力。

鄉村要發展,環境是底色。該縣建設美麗湘西辦相關負責人表示,該縣持續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不斷提升人居環境的治理質量,推動鄉村由“外在美”向“內在美”、“一時美”向“持續美”轉變,進一步增強廣大人民羣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昌珠鎮紮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近年來,乃東區昌珠鎮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貫徹落實自治區、山南市決策部署,以“十大美麗行動”為抓手,以建設美麗鄉村為載體,以“七治”為主要內容,圍繞“四季、四美、兩治”工作舉措,聚焦“幹什麼、怎麼幹”的問題,花心思、下功夫、出實招,確保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一、提高站位,主動加壓促落實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推進鄉村建設的主要抓手,是鄉村振興的第一場硬仗, 昌珠鎮堅持以更高站位、更高標準、更嚴要求推進環境整治,確保工作實效。鎮黨委、政府主動謀劃、積極研究,制定人居環境整治方案,明確責任及獎懲措施,將整治成果與社區評先評優掛鈎,與包村幹部評先評優掛鈎,明確鎮、社區兩級書記為第一責任人,層層壓實工作責任。建立鎮、社區、組三級網格責任體系,做到“鐵腳板”與“網格化”的有效結合,織密農村環境整治“一張網”。在各社區召開現場會,通過觀摩、調研、集中討論等方式,逐個制定方案,力求實現“一社區一特色”。成立由社區兩委班子、黨員先鋒隊和雙聯户長等組成的專項檢查組,不定期進行巡查,嚴格考核標準,從細節出發,及時發現問題,現場處置解決,確保不留整治死角和隱患。

二、多方動員,眾志成城促整治

羣眾不僅是農村環境治理的受益者也是參與者。注重對羣眾的宣傳引導工作,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村幹部、駐村幹部等入户進行宣傳,通過社區小喇叭、微信、橫幅、標語等形式,深入宣傳人居環境整治的重大意義,引導村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做到家喻户曉,人人皆知,營造了人人支持、人人蔘與、人人監督的良好局面,進一步增強了羣眾主人翁意識和家國情懷。以新時代文明實踐“小手拉大手”活動為載體,在轄區國小和幼兒園大力開展“愛環境、愛家鄉、愛家園”思政教育,通過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一個村莊,帶動千家萬户積極參與到人居環境整治中來。依據“集眾人之智,聚眾人之力,謀眾人之福”的原則,設置昌珠鎮義務勞動日,每週一、週四全員出動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目前羣眾自覺參與整治、維護環境已蔚然成風。

三、以點擴面,黨建引領顯成效

以黨建引領為主線、打造整治樣板和先進人物,切實達到示範引領作用。扎西曲登社區以黨支部為引領,民宿產業為依託,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實現“路

相通、渠相連”,羣眾徹底告別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問題。建成花園綠地式環線觀光步道,改建手抓紋民房外立面,增設了極具民族特色的路燈和標識牌,如今的扎西曲登山清水秀,獨具特色,已成為昌珠鎮人居環境整治的一張亮麗名片。洞嘎社區主動擔當作為,堅持“整改鞏固、改造提升”並舉,聚焦村容村貌短板弱項,自籌資金50萬元投入人居環境整治,實現人居環境整治考核結果從“末尾”到“前列”的蜕變。克麥社區集思廣益,創新建立“123456”及“345”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法。同時,大力表彰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的先進人物,深入宣傳他們的責任擔當和先進做法,切實發揚榜樣力量。

五、健全機制,鞏固成果管長遠

為確保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發揮長效作用,建立健全有制度、有標準、有隊伍、有督查的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工作體系,確保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常態長效、長期堅持。建立“周督導、月檢查、季評比、年總評”工作機制,鎮黨委班子成員每週五進村督導,現場明確整改要求;每月開展1次社區檢查,及時在微信羣中通報結果,督促整改;每季度開展1次“觀摩評比”活動,根據現場打分成績授予流動紅旗和“烏龜獎”,實現“獎勵激勵”與“紅臉出汗”同步發力;年度進行一次總評,將成績納入年終評先評優。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納入《村規民約》,發揮村民自治作用,強化社區居民環境衞生意識,提升社區居民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自覺性、積極性、主動性。在生活垃圾治理方面,綜合考量羣眾實際需求、村莊分佈、轉運距離等多方面因素,實現“户分類、村收集、鎮運輸、區處理”的收運處置模式,確保了生活垃圾增量動態清零,避免了垃圾亂堆亂放亂扔。制定健全保潔員、護林員等生態崗位人員隊伍績效考勤制度,鼓勵有能力有責任心的人多勞多得,防止“吃大鍋飯”,大力培養一批想幹活、能幹活、有擔當的整治隊伍。

駐馬店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紀實

如今,行走在我市廣大農村,國省道兩旁樹木鬱鬱葱葱,鄉間道路乾淨整潔,農家小院優美宜居,和美鄉村如明珠般灑落在青山腳下、溪河之畔、平原之上,以蝶變之姿展現鄉村之美。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 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任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先後組織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聚焦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農村户廁改造、村容村貌提升四項重點任務,建立機制,加大投入,強化措施,持續推進,全市農村人居環境面貌顯著改善,鄉村變得更加美麗宜居。

全市已建成省級“千萬工程”示範村200個、市級“四美鄉村”示範鄉鎮43 個、市級“四美鄉村”示範村1164個,湧現上蔡縣黃埠鎮小王營村、遂平縣陽豐鎮朱屯村、正陽縣彭橋鄉大劉村、泌陽縣馬谷田鎮河南村、平輿縣西洋店鎮老灣村等一大批美麗鄉村。2022年,確山縣被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表彰為“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2023年省委農村工作會議上,確山縣和遂平縣陽豐鎮等7個鄉鎮、驛城區水屯鎮孟莊村等65個行政村分別被省表彰為農村人

居環境集中整治成效明顯的縣、鄉、村。在今年8月30日召開的全省鄉村建設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現場會上,我市作為上半年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明顯市被通報表揚。

一、實施“六大行動”,打造宜居“優環境”

今年以來,我市強化組織領導,開展“六大”行動,落實推進機制,加大推進力度,將“六清”“六亂”集中整治行動持續深入推進,徹底清理農村垃圾、污水、雜物、違建,大力整治坑塘和殘垣斷壁,使農村亂堆亂放、亂倒亂扔、亂搭亂建現象得到有效治理,村莊環境常態化保持乾淨整潔,農村人居環境顯著改善。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全市累計投工投勞279萬人次,出動大型機械10.8萬台次,清理垃圾帶(堆)24萬個、村內坑塘1.4萬口,拆除亂搭亂建、違法棚亭1.4萬處,清理殘垣斷壁1.6萬處,整治“空心院”0.9萬個。積極推進省級美麗鄉村“十縣百鎮千村”示範創建,大力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範縣、鄉、村,確山縣被表彰為全省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成效明顯縣。今年

對490個市級“四美鄉村”示範村完成了整治提升。合理確定整治目標,對2652 個村莊實施分類整治創建。

二、堅持問題導向,着力補齊短板

堅持把問題整改作為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的重要舉措,全市通過多種形式暢通問題反映渠道,徵集農村人居環境的問題線索,廣泛接受羣眾監督,在《駐馬店日報》頭版公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問題線索反映電話、郵箱及網站,在“咱的駐馬店”“監管隨手拍”欄目設置《鄉村人居環境問題舉報》專欄,向社會公佈國家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隨手拍”公眾號,讓羣眾隨時反映問題。對反饋的問題,市農業農村部門逐一認真核查,督促迅速落實整改,適時組織分管領導帶隊進行實地核查,確保問題100%整改到位,確保羣眾滿意。全市通過問題整改,促進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水平持續提升。

三、健全制度機制,長效保持“軟實力”

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納入鄉村振興考核和生態環境保護督查的重要內容, 建立健全督導調研機制,加大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暗訪督查力度。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專班組織相關成員單位人員成立3個分包縣區督導組,開展雙週暗訪督查,發現問題建立台賬,跟蹤督促落實整改,促進工作落實。今年已開展暗訪督查12次,平均每個縣區已對鄉鎮(街道)暗訪35個(次),有力推動了基層鄉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開展。開展農村改廁提質年活動,對農村改廁資金使用情況進行自查自糾,對問題户廁摸排整改質量進行雙抽查,發現問題,及時通報批評,嚴肅追責問責,全市改廁質量持續提升,羣眾對改廁工作滿意度在98%以上。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如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已經成為在天中大地的一場場自覺行動。一個個昔日的“髒亂差”村莊在環境整治中加速蝶變,一幅幅“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畫卷正在鋪陳開來。

讓鄉村淨起來、美起來、富起來

煥然一新的民居、乾淨整潔的街巷、清新雅緻的小遊園金秋時節,綠水青山間的寬城滿族自治縣處處好風光。

鄉村要發展,環境是底色。寬城滿族自治縣學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 按照“全域整治、示範創建、精品引領”的總體思路,打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單打獨鬥”的局面,對村莊佈局、功能定位、產業發展統籌規劃,與鄉村振興各項工作實現同頻共振、融合推進,全力推進和美鄉村建設,連續3年(2020 年至2022年)被評為全省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

一、高位推動,壓緊壓實責任鏈

每天只要有時間,板城鎮東杖子村村民張樹全便會細緻地把自家院落和門前水泥路清掃得乾乾淨淨。

“維護環境衞生已經成了大家的習慣。”張樹全説,以前村裏水溝惡臭燻人、垃圾隨處可見,如今垃圾隨見隨清,河道整治後,岸邊建起步行道、健身廣場和小花園。

而就在幾個月前,因環境衞生不達標,東杖子村成了議論的焦點。

今年6月,全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觀摩團到東杖子村觀摩,鎮村幹部只讓看村頭的展板,遲遲不進村。進村後發現,一些街巷垃圾清理不及時,柴草亂堆亂放情況仍然存在。觀摩後一評分,板城鎮在全縣排名靠後。

“當時我們思想上對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沒有足夠重視。”板城鎮黨委書記許雪峯説,通過反思和學習,大家認識到環境直接影響着百姓生活質量和鄉村產業發展大計,考驗的是基層幹部為民服務的能力、素質和水平。

為整體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板城鎮成立了人居環境整治領導小組,嚴格落實半月督導監督檢查機制,對存在問題的治理點位掛圖作戰,倒排日期;對反覆出現問題的逐項建立台賬,限期整改,實行對賬銷號。排名靠後的板城鎮,逐漸追了上來。

2021年以來,寬城始終把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成立了由縣委書記、縣長任組長的領導小組。採取“逐村觀摩、聽取彙報、現場評分”的模式,對整治成效進行觀摩評比,對排名前兩位的村給予資金獎勵。排名最後的村的幹部在全縣作表態發言,並由縣紀委監委對後進村進行跟蹤問效。

今年以來,該縣已開展2次觀摩活動,實地剖析18個鄉鎮65個村。在採訪中,

不少鎮村幹部表示,缺少資金曾是推進工作的“攔路虎”。

“從2021年開始,寬城通過向上爭、財政投、企業助、社會幫的多元投入機制,融資26.5億元直接投入鄉村建設。”該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王久榮説, 通過盤活閒置國有資產,籌集4000餘萬元,先後為167個村發放獎補資金,支持補齊基礎設施短板。

同時,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縣領導帶頭義務植樹, 掀起全民參與環境整治的熱潮。建立“鄉賢回引”機制,引導鄉賢能人幫設計、幫建設,並積極動員村民志願投工投勞,累計節省資金2700餘萬元。

今年,該縣繼續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安排預算資金2000萬元撬動1億元銀行資金,重點在環都陰河片區、環都山片區、環民訓河片區、環蟠龍湖片區周邊村莊,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項目,促進全域人居環境質量再上新台階。

二、羣策羣力,激發羣眾參與度

現在的孤山子村,民居整齊劃一,街道乾淨整潔。

“誰也不會想到,以前這裏是條小河溝,不僅環境髒亂差,道路還很狹窄。” 在孤山子村大南溝居民組,村黨委委員章長安邊走邊介紹,今年,該村實施了“明渠改暗溝”工程,對街巷進行了加寬整修,將原來堆放柴草垃圾的空閒地改建成了小花園、小遊園、小果園,村莊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提升。

人居環境整治成果來之不易,如何長效保持?

“我們建立了積分制,村民只要參加清理垃圾、孝老愛親等活動,就能獲得積分,每季度可憑積分到村裏指定超市兑換商品。”章長安説,最多的一個月,村民累計積分達13萬多分。

為激發村民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等各項工作的積極性,孤山子村積極探索黨建引領網格治理模式,着力構建“1+4+38+N”四級“主心骨”聯動體系,即以村黨委為主軸,4個黨支部聯動,38個聯户網格黨小組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全體黨員凝聚成“紅色治理矩陣”,延伸基層黨建觸角,建立完善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治理體系,實現了“一網全覆蓋,上下一盤棋”。

“以前是旱廁,臭味刺鼻,孩子們都不愛回家住。自從改成水沖廁所,孩子們回家再也不用為上廁所皺眉頭了。”化皮溜子鎮任杖子村村民侯作國指着廁所門口張貼的三項機制明白卡説,化糞池滿了、廁所壞了、服務不到位,只要一個電話,就能快速解決。

寬城地處山區,許多居民組分散於羣山間,如何第一時間發現農村人居環

境的問題,是鞏固整治成效的關鍵。

“這是全縣微信工作羣,縣委書記、縣長每天都會在線督導檢查各鄉鎮工作開展情況。”化皮溜子鎮黨委書記趙庭然説,鎮裏也建有微信工作羣,隨時掌握包村幹部每天進村參與勞動、開展督導檢查等情況。各村還有全體村民微信羣,一旦發現問題,人人都是監督員、保潔員。

在推進工作中,寬城注重發揮羣眾主體作用,通過開展主題黨日活動,黨員幹部聯組聯户,帶動廣大農民羣眾投工投勞,積極主動參與村莊清潔活動。充分利用宣傳欄、廣播、微信公眾號等宣傳平台,廣泛宣傳推廣基層一線的好典型好經驗好做法,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濃厚氛圍,引導羣眾培育良好衞生習慣和文明生活習慣。積極探索建立積分獎勵機制,讓羣眾成為人居環境整治的參與者和受益者,形成全縣共治共享良好局面。

截至目前,該縣205個村全部實現環衞一體化,農村衞生廁所改造率達到62%。81個村達到省級美麗鄉村標準,166個村達到省級村莊清潔示範村標準,佔全部行政村的81%。

三、因地制宜,提升“顏值”強產業

池塘、小橋、涼亭、噴泉,一處佔地50多畝的荷園與漫山的板栗樹相映成趣,讓桲羅台鎮永存村成為越來越多人的打卡地。

“以前污水、雨水都往裏灌,就是個臭水塘。”永存村村委會副主任張殿興説,雖然村子緊鄰潘家口水庫,但因為環境髒亂差,沒有遊客願意停下來。

為改變村容村貌,該村首先向臭水塘“開刀”。聽説永存村要建遊園,有的設計公司趕來洽談,但一開口就要20萬元設計費。張殿興説,我們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不求高大上,只求百姓喜不喜歡。於是,村裏從事過建築的工匠組成設計團隊,在池塘邊安裝污水處理設施,全村雨污統一收集處理後排入池塘。水多了,直接用水泵抽到山上澆灌果樹,實現一池多用。

“我夏天來這裏遊玩,就喜歡上了永存村。現在租了一處院,常住這裏。” 60歲的唐山市民陳先生説,和他有同樣想法的人越來越多。

在陳先生租住的小院對面山坡上,一件件顏色各異的泡泡屋已接近完工。張殿興介紹,該村利用緊臨水庫的優勢,立足青山林海、田園生態資源,陸續規劃建設了鄉村旅遊綜合服務中心、休閒娛樂區、綠色生態觀光區,積極引導農户改建民宿,依託“好顏值”吃上“旅遊飯”。

相繼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清潔取暖工程的塌山鄉尖寶山村,憑藉

秀美風景,引來了投資客。目前,總投資2.4億元的清河源漂流和萌寵樂園旅遊項目已建成投用。

近年來,寬城按照“人居環境整治+特色產業+鄉村旅遊”的發展思路,推動文旅融合、產業升級,建成18條精品鄉村旅遊線和2條紅色旅遊線,帶動沿線餐飲、民宿、交通等行業快速發展。截至目前,該縣138個村集體經濟年收入10 萬元以上,佔比67.3%;已有10個村集體經濟年收入超過百萬元。

“我們將持續加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力度,堅持高起點規劃高質量推進, 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動員廣大羣眾積極參與,進一步深化治理成效,凝聚起大力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思想共識,共同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實現新突破,努力讓鄉村淨起來、美起來、富起來,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寬城滿族自治縣縣委書記張成説。

五大連池市多措並舉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實效

五大連池市以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為主要目標,按照“全面整治、全員發動、全力提速”的總要求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着力找差距、補短板、趕先進,確保人居環境整治取得實效。

一、樹好示範引領,“風向標”促提高

這個市堅持早謀劃、早部署,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納入全年重點工作, 確定了打造“縱橫交錯美麗鄉村十字示範帶”的工作目標,明確了各單位工作任務,壓實了市、鄉、村三級工作職責,已完成7個重點村屯規劃設計,總體造價489萬元。截至目前,示範鄉、村兩級共投入288萬元用於建設柵欄、路燈、邊溝等。因地制宜推進生態菜園革命,打造菜園革命示範村5個,“巾幗生態小菜園”示範村11個,建成花園型“巾幗生態小菜園”128個,經濟型“巾幗生態小菜園”600個,全市菜園面積達2.58萬畝,參與種植農户達14967户,不僅擦亮了美麗鄉村建設的底色,

更鼓足了百姓的腰包。目前,已與中農發• 五大連池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

司簽訂鮮食玉米訂單1500畝,有效拓寬了銷售渠道,確保農民種得出、賣得好。吹響五大行動“衝鋒號”尋突破開展雜草清理行動,籌措資金28.6萬元,購買打草機11台、割灌機165台套。截至目前,已累計出動1020人次、除草機609台次、清運垃圾車352台次,清理雜草569千米,保障路容路貌煥然一新。

開展“綠化、美化、香化”行動,投資130.74萬元,在11個村屯開展綠化提質增效223.2畝,累計種植茶條槭、糖槭、紫葉稠李等觀賞性強、性價比高的花卉17種、18.55萬株。不斷探索管護技術措施,村屯綠化樹木的平均成活率達93.82%。

開展垃圾房拆除行動,對現有的973座危房、廢棄圈舍等閒置無人居住危房制訂拆除計劃,截至目前已拆除並驗收179户,剩餘垃圾房三年內全部拆除完成, 並將宅基地用來發展種植、養殖產業,增加農民收入。

開展集中清理整治行動,大力開展庭院、邊溝、糞污清理,規範柴草垛堆放。截至目前,累計出動車輛4342台次、人員5862人次,清理垃圾6320立方米、村內溝渠339.8公里、柴草垛361堆、殘垣斷壁5處,確保村屯周邊環境乾淨整潔。

開展基礎設施提升行動,預計投入資金5385萬元,以柵欄、路燈、邊溝等為主要建設內容,已完成投資2075萬元。

二、打好鄉風文明“持久戰”助提升

五大連池市積極推行積分制超市,在全市設立積分超市試點村64個,對村民參與環境清潔等志願服務活動進行量化評分,用“小積分”兑出農村人居環境“大變化”。投資14.9萬餘元購買生活用品、糧油等商品5500餘份,累計開展活動214次,參與兑換419人,兑換商品503份,通過積分換取日常生活用品,引導大家從“要我參與”向“我要參與”轉變,激發羣眾提升文明素養的積極性。

玉溪市全面推進健康縣城建設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

碧玉清溪地,山水相依城。健康縣城優,人居環境美。日前,玉溪市推進健康縣城建設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現場會在華寧縣召開,記者瞭解到,今年以來,玉溪市把健康縣城建設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當作一件具有全局性長遠性的要事、促進社會文明進步的實事,以釘釘子精神一體部署、一體推進、一體督辦,不斷提升工作的整體效果和綜合效應,全力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一街一景、一村一畫。紅塔區各街道添綠添彩,華寧縣華溪鎮碧波盪漾, 易門縣居民可推窗見景如今,玉溪縣城、鄉鎮、山鄉、村寨環境變得整潔、面貌煥然一新,一幅山水玉溪、和美宜居的秀美畫卷在滇中腹地徐徐鋪開。

一、城市潔淨品質升級

走進華寧縣華溪鎮集鎮街道,昔日秩序雜亂、人車混行的街道變得乾淨、整潔,道路兩旁的車輛有序停放,集鎮垃圾實現“日產日清”,漫天的電網“蜘蛛網”飛線得到全面整治。在農貿市場內,鄉鎮集市常見的菜葉落地、攤位混亂的現象不復存在,菜台潔淨清爽,菜品科學分佈,居民採買便利。小吃店內,窗明几淨,香味撲鼻。

沿街一些店鋪門前綠植成排,花開正豔。走進溪香源小吃家常菜館,冰櫃裏生熟分開,肉類按劑量進行真空包裝,乾淨衞生,誠信待客。“健康縣城創建以來,我們在相關部門的支持下,形成了烹調加工、餐具清洗、公筷管理等管理制度,環境衞生好,客人吃得放心,我們經營得開心。”店老闆張玲告訴記者。

華溪原名“花兮”,是彝族語言裏“花絮”的諧音,是全國特早熟柑桔種植示範區,第三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鄉鎮。近年來,華溪鎮以創建國家衞生鄉鎮為契機,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綠美鄉村三年行動,變“單打獨鬥”為“聯合作戰”,變“畏首畏尾”為“聚力攻堅”,變“頑瘴痼疾”為“工作經驗”,變“點上開花”為“面上結果”,繪就既有“顏值”又有“內涵”的綠美華溪新畫卷。

玉溪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共建共享,將健康縣城建設、國家衞生城鎮提標升級和愛國衞生“7個專項行動”一盤棋部署、一體化推進。玉溪市作為全省第一家首批次按照新國標複審的地級市,3月份順利接受國家衞生城市複審專家組現場評估,完成了澄江市和9個鄉鎮創建國家衞生城鎮市級現場評估,指導6 個國家衞生縣做好迎接省級複審準備。全市市容市貌煥發生機,羣眾滿意率、

參與度顯著提升,健康縣城建設穩步推進。

玉溪市指揮部深入踐行一線工作法,成立4個督導組,定期不定期赴縣(市、區)和市直相關部門隨機督導,在現場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建立健全“一月一考核”“一月一排名”工作機制,常態化開展愛國衞生“7個專項行動”及國家衞生城鎮月度考核排名;緊盯環境衞生、違規亂象、市容市貌等重點,每月對照問題清單,嚴格實行問題派單,確保問題“清零”。推動固衞複審工作和健康縣城建設“食安心”行動提檔升級。

二、顏值提升全域和美

走進華寧縣寧州街道上村社區青龍潭小組,古樹相伴、古巷延伸,花草怡然、村莊靜美。隨着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向縱深推進,道路兩側、房前屋後,鮮花綻放、色彩靚麗。“院外風景如畫,院內也要裝扮漂亮。”村民陳燕家的院子,盆栽錯落有致、綠植深淺搭配,傢什擺放整齊。她説,隨着村子一天比一天美,村民不僅變得越來越愛乾淨,還提升了審美水平。

玉溪市全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和農村“廁所革命”工作,“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任務數按照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三區三線”劃定成果完成梳理調整。持續清理整治農村臨違建築和危舊房屋,為建設美麗鄉村提供公共空間。截至6月底,全市摸排應拆除農村危房閒房及臨違建築佔地面積48.23萬平方米,已拆除16.86萬平方米,拆除率34.96%。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以生態化、資源化、可持續為導向,採取納管、集中或分散式和資源化利用等模式,分區分類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截至7月5日,新增村莊生活污水治理任務17個,完成目標任務的100.6%,新增9個行政村農村收集處理數,完成目標任務的56.25%。推行城鄉、鎮村一體化和就地就近治理3種模式,持續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和鎮區生活污水治理。

鄉村有顏值,生活有品質。玉溪市持續開展村莊清潔行動。以“三清一改” 為重點,深入開展村莊清潔行動,持續打好村莊清潔行動持久戰。圍繞鄉村自然生態保護、綠化美化質效、生態產業發展3個重點任務,持續開展綠美鄉村建設。截至6月底,全市累計完成綠化面積45.45萬平方米,植樹7.51萬株,完成投資2285萬元。持續抓好美麗鄉村建設星級管理工作,聚焦全域景區化、鄉村景觀化、村莊景點化的“三化”,以及富民產業發展美、綠水青山生態美、村風民風文明美、治理有效和諧美、村民生活幸福美的“五美”,堅持典型引路示範帶動,積極推進2023年度美麗鄉村建設星級管理工作,已認定公佈五星級

美麗鄉村2個、四星級美麗鄉村10個、三星級美麗鄉村20個。

三、固衞綠美繪就畫卷

健康縣城建設是省委、省政府着眼於提升城市顏值和品質、優化人居環境、塑造對外開放良好環境、提振幹羣精氣神、實現城市整體增值,提高居民健康素養6個方面,結合國家衞生城市建設標準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也是我省在全國率先打造的國家衞生城市的“升級版”。玉溪市將突出重點,通過“1+9”和“2+6”,推動工作出新出彩出成效。其中,1是指澄江市創建國家衞生市,9是指9個縣(市、區)至少創成1個國家衞生鄉鎮,2是指已通過複審的紅塔區、江川區,6是指迎接複審的通海縣、華寧縣、易門縣、峨山彝族自治縣、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6個縣。

玉溪市政府要求,澄江市要時刻保持“歸零”和“空杯”心態,力爭工作多出實效、多出亮點。9個創建鄉鎮(紅塔區小石橋鄉、江川區九溪鎮、澄江市右所鎮、通海縣裏山鄉、華寧縣華溪鎮、易門縣十街鄉、峨山縣岔河鄉、新平縣戛灑鎮、元江縣窪垤鄉),要針對問題堅決、迅速、有力抓好整改,確保省級抽檢一次通過。紅塔區、江川區要樹立系統謀劃思維,長效保持固衞成果。其他6個縣要把固衞工作當作提升工作水平的重要載體,形成縱到底、橫到邊、全覆蓋的固衞工作局面。

整治人居環境,打造美麗鄉村。玉溪市政府明確規定,關於“廁所革命”, 要樹立“小廁所、大民生”思想,加快獎補資金兑付、健全長效管護機制;關於垃圾污水處理,要持續推行城鄉、鎮村一體化和就地就近治理模式,組織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攻堅行動,系統治理、精準施策、多元共治,處理好農村黑臭水體;關於面源污染治理,“三湖”流域周邊要重點推進調蓄帶水資源循環利用工程,打通農田與調蓄帶聯動通道,並實施化肥農藥減量化行動。

玉溪市將紮實推進綠美鄉村三年行動,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今年建成8 個綠美鄉鎮、15個省級綠美村莊、611個市級綠美村莊。將拆除後閒置土地和綠美鄉村建設有效銜接,因地制宜建設小花園、小果園、小菜園,打造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特的玉溪樣板綠美村莊,讓鄉村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士英街道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推動村莊向“美”而行

自“四季風提升行動”開展以來,古塔區士英街道聚焦“掃乾淨、碼整齊、保暢通、清溝渠”目標,採取多種有效措施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不僅使村莊向“美”而行,更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科技賦能

士英街道利用無人機對村莊主要道路、房前屋後、河道等重點區域進行“空中巡查”,對發現的環境問題進行抓拍。這些問題會立即反饋給問題所在村進行限期整改,形成了發現問題、核查問題、解決問題的閉環管理模式。

二、變廢為寶

利用五指垃圾分類法和“村民自制+上門回收+垃圾綜合處理”模式,實現垃圾有效處理。可腐爛垃圾被用於漚肥還田;可燃燒垃圾作為燃料消耗掉;可變賣垃圾由廢品回收經營户在村佈設固定或流動回收站回收;建築垃圾用於村屯填溝平道或選址填埋覆土;有毒有害等其他垃圾由村民投放到自家門口垃圾桶,村屯定期收集轉運到村臨時堆放地點,環衞定期到村清運。

三、破解難題

為有效治理常屯河及沿岸環境,士英街道投資149.83萬元,對常屯河主幹、兩條支流、護岸進行整治並實現雨污分流。其中,河道清淤1200延長米,清淤總量5287.5平方米、河底硬化440米、兩岸擋牆560米,增設污水井2處及管線800 米。

四、自我約束

將整治農村人居環境納入到“村規民約”,通過定規矩、立良俗、破陋習、扶正氣,提高羣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約束的主體意識。

五、納入考核

將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納入村幹部工資績效考核,讓幹事的受表彰獎勵,落後的在經濟上受損失。同時緊盯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不擔當、不作為、不落實等突出問題,及時通報曝光,以此激發各村工作積極性,促進工作高效開展,達到村村有特色的,户户有亮點的創建效果。

巴彥淖爾市農村牧區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綜述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乾淨整潔、美麗宜居是羣眾對鄉村最樸素的嚮往和追求。近年來,我市以加快建設黃河流域鄉村振興樣板區為目標,把“整治提升農村牧區人居環境,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作為重要的普惠性民生工程,打出以廁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垃圾治理、污水治理等為重點的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組合拳”,進一步補齊城鄉環境短板、增進民生福祉,一幅基礎設施基本完備、基本公共服務普惠可及、人居環境優美宜人的美麗宜居鄉村新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一、五項優化精準指導,推動“廁所革命”

“這個馬桶一年注一次水就行,不僅節水節能,而且防凍,再不用擔心冬天廁所結冰了。”“這個馬桶不需要鋪設供水管網和排污管網,糞便會被抽到儲肥箱降解為有機肥直接還田。”“上完廁所,用水一衝就乾乾淨淨,方便無異味,我們很滿意。”近日,在全區農村牧區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業務工作現場培訓班觀摩活動中,觀摩團成員隨機走進烏拉特中旗德嶺山鎮四義堂村村民家中瞭解當地户改廁成效時,村民們對該村改廁所使用的智能微生物降解馬桶連連稱讚。

在推行“廁所革命”過程中,四義堂村堅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宜水則水、宜旱則旱的原則,根據當地冬季嚴寒、供水不足等實際情況,結合前期工作經驗及考察情況,選取了兩種無臭無味、無需供水管網及排污管網的智能微生物降解馬桶進行户廁改建實驗示範,讓夏天臭氣熏天、冬天寒風刺骨的如廁體驗徹底成為過去式,也為烏拉特中旗因地制宜推進“廁所革命”,補齊户廁改建模式短板,提升户廁使用率、羣眾滿意度奠定了基礎。

近年來,我市以任務體系、建設模式、指導方式、培訓質量、工作方式五大優化為抓手,推行“一户一廁一檔案”的檔案管理制度,制定印發了户廁改建工作要點,精準指導旗縣區紮實做好新建户廁和問題廁所摸排整改“回頭看”工作。2022年,計劃新改建廁所4038個,完成4475個。2023年,計劃新改建廁所4038個,下達農村牧區“廁所革命”財政獎補資金1494萬元,確保建一個、成一個、用一個、羣眾滿意一個。

二、突出重點,全面推進提升村容村貌

村道旁綠樹成蔭,院落裏乾淨利落走進杭錦後旗雙廟鎮太榮村,全村清一色的土房土牆土坷垃,老房子“土裏土氣”卻舊中有新,內設簡潔明亮,“美

麗鄉愁”圖景隨處可見。

讓鄉村成為生態宜居的美麗家園,讓羣眾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題中之義。最近幾年,雙廟鎮藉助烏蘭布和沙海旅遊項目區建設的大好時機,把太榮村確定為“河套民俗旅遊特色村”精心打造,將其與烏蘭布和沙海旅遊區有機結合,讓原有村莊土房修舊如舊,保持原始風貌,吸引了大批遊客前來觀光。

“爺爺小時候住的就是這樣的房子,不同的是過去村裏都是泥土路,屋裏也沒有這麼明亮。”臨河市民張先亮特意帶着4歲的孫女到太榮村觀光,村裏的土牆土房讓他倍感親切。

為保障村容村貌整潔,我市完成了466個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工作,在全市所有行政嘎查村開展以“三清一改”為主要內容的村莊清潔行動,並通過開展“幹 淨人家”“精巴媳婦”等評比表彰活動,廣泛動員、引導農牧民羣眾參與到村 莊清潔行動中。功夫不負有心人,全市農村牧區人居環境整治成效明顯,我市 也因此被評為自治區農村牧區人居環境整治“十縣百鄉千村”示範行動先進市;五原縣被評為全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明顯激勵縣,杭錦後旗、五原縣被評 為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烏拉特中旗等7個旗縣區被授予國家衞生縣城稱 號;磴口縣隆盛合鎮等5個鄉鎮被授予國家衞生鄉鎮稱號,59個蘇木鄉鎮被授予 自治區衞生鄉鎮稱號;臨河區狼山鎮富強村被評選為全國十大最美鄉村,臨河 區幹召廟鎮民主村被評為全國最美鄉村示範村,五原縣隆興昌鎮聯星村、杭錦 後旗頭道橋鎮民建村等37個村莊被認定為國家森林鄉村。

三、協同治理,分類推進抓好污水治理

近日,記者在杭錦後旗蒙海鎮污水處理廠看到,技術人員正在對農村生活污水涉及的管道、污泥池、沉澱池進行設備調試。

“我們的污水處理廠於2019年6月投入使用,配套建設排污管網4.24千米、蓄水池25畝,設計污水處理能力為每日200噸,主要承擔集鎮區域污水處理任務。我們採用高負荷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技術,污水經生物分解和淨化後,達到城鎮污水排放一級A標準,現日處理污水約60噸。”蒙海鎮污水處理廠相關負責人説, 處理後的污水主要用於街巷綠化,在實現中水回用的同時,也徹底改變了集鎮周邊過去“污水全靠蒸發”的狀況。

農村污水治理也是改善人居環境的重要一環。近年來,我市梯次推進農村牧區生活污水治理,對距離城鎮較近的村莊,通過延伸管網、吸污車轉運等方

式,納入城鎮污水處理設施集中處理;對居住相對集中、人口較多的單村或聯村,建設日處理20~50噸的小型污水處理站進行集中處理;對相對偏遠、居住分散的村莊,建設日處理5~10噸的污水處理設施集中處理或與廁所糞污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銜接處理;對於居住偏遠、分散的農牧户,在不形成地表徑流和滲漏的前提下,實行院內潑灑抑塵。目前,全市7個旗縣區全部編制完成縣域農村牧區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425個行政嘎查村完成農村污水治理,其中,依託改廁實施污水治理的318個、依託污水處理設施實施污水治理的86個、納入城鎮管網的21個。

四、補齊短板,提高水平推進垃圾治理

開展垃圾分類,實現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是改善農村牧區人居環境、推進鄉村振興的必然要求。近年來,我市共籌集各類資金1912萬元, 重點加強垃圾車、轉運站、焚燒爐等收運處置設施建設。目前,全市有垃圾填埋場10座、焚燒爐64台、小型填埋場8個、轉運站95個;轉運、清運車輛336輛、電瓶車2965輛,全市垃圾收運處置體系覆蓋行政嘎查村達到94%以上,農牧户垃圾桶池投放使用實現全覆蓋。同時,我市通過垃圾積分兑換等獎勵措施,完善基層組織動員、羣眾主動參與機制,深入開展垃圾亂堆亂倒整治、房前屋後衞生清理、垃圾治理檢查評比等活動,從源頭上減少垃圾總量,提高廢物利用率,實現了農村牧區生活垃圾的有效治理、長效治理。

“一户一處景、一村一幅畫”。如今,行走在巴彥淖爾,一個個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宜居村莊映入眼簾,“人在畫中游”的美好景象正在徐徐鋪展。

句容後白深入開展村莊人居環境整治專項行動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提升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推進城鄉人居環境整治。”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任務,是農民羣眾的深切期盼。作為全國文明鎮、國家衞生鎮、全國生態文明示範鎮,句容市後白鎮深入開展村莊人居環境整治專項行動,全力提升村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剖析問題根源,切實抓好整改推進;夯實工作措施,迅速扭轉被動局面;廣泛宣傳發動,形成多方工作合力;強化督導考核,形成常態長效機制。”後白鎮黨委書記張明飛説。

一、掛圖作戰,錨定目標“靶向發力”

整齊劃一的路燈、嶄新的柏油路面、鬱鬱葱葱的綠化設施,提檔升級完成的前林路成為後白鎮林梅村一道新風景。“實施道路提檔升級工程,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舉措。”林梅村黨總支書記童建榮介紹,在收集村民意見建議後,村委會啟動“美麗庫區、幸福家園”二期工程的提檔升級,目前項目已投入使用。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後白鎮黨委、政府成立農村人居環境垃圾清理專項行動小組,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並結合實際,制訂《後白鎮2023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垃圾清理專項行動方案》。

6月2日,後白鎮召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暨垃圾清理專項推進會。會上決定,以城鄉和鎮村接合部、“四沿”、“五旁”為整治重點,全面清理村莊內外、道路兩側、坑塘溝渠、村莊周邊積存的建築和生產生活垃圾,徹底清理房前屋後雜物堆,徹底解決“髒亂差”問題,同時清理私搭亂建、通信線路雜亂、亂塗亂畫,整治亂停亂放、佔道經營。

6月10日,後白鎮組織召開全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級垃圾清理攻堅月推進會。會上,全鎮21名村書記依次發言,表示將開展集中整治,做到應清盡清、應拆盡拆,確保6月底明顯取得成效,實現村莊無積存垃圾、河塘溝渠無漂浮物、房前屋後無亂堆亂放、村莊無殘破建築、無私搭亂建、無亂耕亂種、沿路無廢品收購站“七無”目標。

二、榜樣引領,幹羣齊心美化環境

在後白鎮古村村人居環境整治中,人居環境整治黨員突擊隊和巡查小組這兩支隊伍格外引人注目。隊伍成員為責任心強、獲認可度高的模範黨員及入黨積極分子、熱心羣眾。他們在人居環境整治中亮身份、展風采、爭先鋒,形成

“幹部帶頭幹、黨員示範幹、羣眾一起幹”的氛圍。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後白鎮堅持黨建引領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各村發動黨員幹部羣眾、志願者等各方力量積極參與,對房前屋後的碎石污泥、灌木垃圾、“牛皮癬”廣告等進行清理,以實際行動引導村民積極參與環境衞生整治,共同做好人居環境整治垃圾清理工作。同時各村充分利用廣播、標語橫幅、巡邏車、現場講解等宣傳方式,增強羣眾主動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自覺性。

後白鎮後白村發動村幹部、黨員、羣眾代表等發揮先進帶頭作用,將自己家房前屋後、田間地頭清理乾淨,並鼓勵羣眾爭做環境保護者;西馮村召集村民小組組長廣泛入户宣傳,倡導文明生活習慣,督促村民愛護環境衞生,動員廣大幹部羣眾積極參與投身其中;二聖村成立由“五老人員”“鄉賢人士”組成的宣傳隊,宣傳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在榜樣先進的引領示範下,人人爭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宣傳員、保潔員、維護員。

三、常治長效,環境整治永遠在路上

“我們通過垃圾分類投放得到相應積分,在村裏‘積分超市’兑換日常生活用品。”後白鎮林梅村村民徐奶奶笑着説,大家在村裏行走時發現垃圾會隨手撿起,並按照要求準確投放進村口的垃圾分類智能箱內。

林梅村結合村莊環境整治和精神文明建設,在全鎮率先採用“積分兑換” 形式,引導村民們把自家房前屋後掃乾淨、碼整齊,不僅自己住得舒服,還能得到積分換取實物獎勵,讓村民更有獲得感。

作為一項民心工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永遠在路上。後白鎮壓緊壓實責任, 統籌協調推進,通過多項措施進一步促進村民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暨垃圾清理工作常治長效,合力營造共建共治共享氛圍。

後白鎮李家橋村充分利用網格工作羣,鼓勵村民隨手拍攝記錄並在微信羣裏發佈環境衞生問題,包片幹部做好記錄、督促整改,形成環境衞生“隨手拍、人人管”的良好氛圍;王莊村按照有制度、有標準、有隊伍、有經費、有督查“五有”要求,建立村莊人居環境管護長效機制,定期開展“文明户”“衞生户”等評選活動;徐巷村結合“村規民約”的制定和宣傳,建立健全村莊村容村貌管理制度,引導全體村民主動參與村容村貌問題整治後白鎮將持續加壓,再添措施、再下功夫,全力打造宜居宜業美麗後白。

頭道河鎮推進人居環境整治 全面提升鄉村“顏值”

年初以來,義縣頭道河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農村環境淨化整治工作,嚴格按照縣委、縣政府工作要求,積極開展“四季風”提升行動,立足實際,多措並舉,大力推進整治行動,全鎮人居環境在原有基礎上有了很大提升。

一、加強領導,突出主責,細耕“責任田”

成立了農村環境淨化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充分發揮牽頭作用。班子成員按照任務分工,責任到人、上下聯動、形成工作合力。各行政村作為“主陣地”,以基層黨建為引領,精心組織部署,依託主題黨日等動員組織村民開展環境整治活動,層層落實包保責任。

二、完善設施,齊抓共管,下好“一盤棋”

今年年初,為進一步提高全鎮垃圾轉運質量和效率,新購置鈎機1台、剷車1台、清運車輛2台。全鎮共開展道路硬化22公里;安裝路燈385盞;栽植各類路樹3250棵;結合美麗鄉村補短板項目修建景觀節點8個。各行政村全部設置了農業生產垃圾堆漚點、畜禽糞便堆漚點、建築垃圾堆放點,鎮清運隊伍主要負責進行分類轉運。同時,不斷加大對河道沿岸亂堆亂倒等情況的排查監管力度。

三、加大宣傳,注重引導,打好“輿論牌”

線下利用懸掛橫幅、發放一封信等形式,線上利用微信工作羣等宣傳載體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積極引導廣大羣眾增強主體意識,強化行動自覺,從而實現羣眾自治的長效管理模式,將“潔淨、綠色”理念送到“田間地頭”。

四、明確責任,獎優罰劣,激活“一池水”

每月開展一次環境整治拉練評比活動,考核結果與村幹部績效工資掛鈎, 與包村領導和包村幹部、村幹部的評先選優相掛鈎,與各村申報村集體項目相掛鈎。對只擺“花架子”的村進行通報批評,限期整改。

五、督導檢查,立行立改,繃緊“衞生弦”

多次召開農村環境整治工作推進會議,對於進度緩慢、整治力度小、思想不重視的行政村直接進行通報批評。實行“一線工作法”,隨機抽查村莊,進行現場工作指揮、督導,及時反饋情況,推動工作落實,確保整治效果。

蘭州市高質量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現在村裏的網格員每天要清掃公共區域的道路,定期清運廁所,開展農户人居環境評比,看誰家乾淨整潔,以確定紅、黃旗歸屬。現如今,我們這裏空氣清新,環境優美,生活也十分便捷,日子過得越來越有滋味。”日前,永登縣龍泉寺鎮費家灣村四社的張新翠如是説。

一、村莊更宜居,生態更優良

張新翠所説的情況在我市農村還真不少。皋蘭縣什川鎮上車村就通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構建了以農家樂為主體的陶園巷、桃園街、河灣街、閣樓巷等街巷,這裏的灰白院牆特色鮮明,彰顯了上車村濃郁的鄉村特色旅遊特質。據該村負責人介紹,3年來,村裏立足村情實際,在廣泛徵求羣眾意見建議的基礎上, 設立了黨員環境衞生先鋒崗、全面落實農户“門前三包”辦法,建立了環境衞生保潔機制,農户定期清運糞便,有效解決了村民亂堆、亂放、亂扔、亂排等現象。先後改造衞生廁所750户,改造房屋立體面99户,改造提升門店40家,建成文化牆1200米,使村莊面貌煥然一新。

近年來,我市以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為目標、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五年提升為主線、以農村改廁“提質年”“大比武”行動為抓手,全力推進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在此過程中,我市先後制定印發《蘭州市2023年農村“廁所革命”行動實施方案》《蘭州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清潔行動實施方案》《關於深化拓展村莊清潔行動推進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通知》等,明確目標任務、重點內容、推進措施和時限步驟,為縣區和行業部門開展工作規劃設計了路徑清晰、目標明確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路線圖。

今年,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我市認真學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把廁所革命和村莊清潔行動作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重中之重,加大力度,紮實推進。同時,下發《關於開展美麗宜居村莊創建示範工作的通知》,依託鄉村振興示範村建設,着力推進美麗宜居村莊創建。在此過程中,我市每月對縣區問題廁所摸排和村莊清潔行動進行調度,充分發揮共青團、婦聯等羣團組織貼近基層、貼近羣眾的優勢,利用傳統媒體、新媒體等多種渠道,向農民羣眾普及健康文明、綠色生態的生活方式,引導農户改變傳統不良習慣,鼓勵拆除影響村容村貌的臨時廁所、破舊不堪廢棄不用的簡易廁所,使用新建的無害化衞生廁所,有效提升和改善了村容村貌。

據瞭解,我市先後撥付“廁所革命”專項資金1614.35萬元。其中,中央、

省級資金1302.4萬元,市級資金311.95萬元。2023年,全市計劃創建國家級美麗宜居村莊1個,省級美麗宜居村莊40個。

二、改廁有實效,村莊更清潔

柳亞琳是從龍泉寺鎮費家灣村走出的大學生,她家的庭院裏海娜等花卉競相綻放,玉米、向日葵亭亭玉立,綠意盎然。她説:“現在的村子建得越來越漂亮,道路也平整,連廁所都改成了水衝式的,乾淨又方便。”

今年,我市緊扣全年完成743座户廁目標任務,督促有關縣區和鄉鎮編制實施方案,制定行政村改廁計劃,明確任務量、時間表、進度圖,精準到户。同時,因地制宜選擇模式,在高寒乾旱鄉村優先選擇單罐直通式、積肥式或雙坑交替式户用衞生廁所,嚴格按照《農村改廁技術規範》《户用衞生廁所改造技術指導手冊》規範施工,積極引導農户新改建户廁進院入户。截至目前,已新建農村户用衞生廁所720座,完成率達97%。

常態化做好村莊內“三清一改”是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有效手段。針對部分農户對新改建户廁模式不適宜、質量不達標、維護跟不上和台賬不規範等問題,造成羣眾“不願用、沒法用、用不上”的情形,我市開展逐村逐户逐廁進行拉網式排查,建立問題台賬,做到分類施策,逐項銷號,確保全覆蓋、無遺漏,推動摸排整改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今年以來,共排摸出問題廁所618座。

同時,我市聚焦佈局美、家和美、庭院美、村組美、生態美、風尚美、心裏美“七美”共建主題,先後在全市661個村持續深入開展村莊清潔行動,以清髒、治亂、拆違、增綠為主要內容的村莊清潔行動,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由點到面、由表及裏、由粗到精梯次提升。截至目前,清理農村生活垃圾6.4萬噸, 整治亂搭亂建2190餘處,清理村莊“三堆”5018處,清理積存垃圾2.1萬噸,清理農業生產廢棄物1.6萬噸,農村羣眾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

三、環境更優美,心裏更滋潤

“與以前相比,現在的生活是芝麻開花節節高,一天更比一天好。以前這裏沒人管,經過修整後,成了現在的廣場活動中心,很亮堂,沒事的時候,我們就在這裏乘涼閒聊,感覺心裏很滋潤。”近日,什川鎮北莊村82歲的白玉蘭老人説。

環境好不好,羣眾説了算。其實,對於農村人居環境來説,村民的體驗才是最真實的。日前,記者在北莊村廣場看到,高高的牌樓下有一段長長的木製長廊,一棵掛牌的古樹名木矗立在廣場一角,廣場很乾淨,垃圾桶擺放有序。

文化廣場上的人居環境評比一覽表裏,涵蓋了廁所、垃圾、風貌、改炕、改灶等方面內容。村委會負責人正在文化廣場裏的村民議事廳商量村道路整治、老年人就餐等事宜。得知村上準備興辦老年餐廳時,年邁的李清蘭笑着説:“趕緊辦,我早就不想天天做飯了。”68歲常年有疾病的魏興秀説:“家裏有6畝地,一年桃子能賣個五六萬元,我們老兩口有養老金,不用向孩子們伸手要錢,日子過得好着呢。”

據市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市委明確提出,要紮實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實踐,強化縣域統籌補齊公共服務短板,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夯實社會治理基礎。為此,我市各縣區、鄉鎮充分發揮農民主體作用,積極引導羣眾投工投勞、捐資捐物、出工出力,踴躍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實現了村莊更宜居、生態更優良、鄉風更文明。我市將深入學習借鑑浙江“千萬工程”和康縣、甘南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經驗,以美麗鄉村建設、農村“廁所革命”、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整體提升為主攻方向,聚焦農村人居環境公共基礎設施“補短板”,突出工程設施有效運行管護“建機制”,立足各方共建共管共享“聚合力”,統籌源頭整治、系統整治、綜合整治,高質量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使農民羣眾幸福感、獲得感明顯提升。

濮陽市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綜述

綠意盎然的村莊,水泥街道通村達户,創意牆繪多彩斑斕,房前屋後綠樹掩映,健身廣場設備齊全,廢棄坑塘變身美麗荷塘,閒置宅院變為休閒廣場如今,走進我市廣大鄉村,抬頭是“畫”,入目是“景”。這一切,得益於我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的持續開展。

近年來,我市以鄉村建設為統攬,以持續整治“六亂”、開展“六清”為主攻方向,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提升行動,紮實推動廣大農村全面實現“淨起來、綠起來、亮起來、美起來”。全市鄉村環境發生巨大變化,面貌煥然一新。

一、黨羣合力,繪出環境“高顏值”

7月6日,記者走進清豐縣固城鎮張屯村,乾淨整潔的街道和主題鮮明的“二十四節氣”牆繪讓人眼前一亮。放眼望去,主街道上每隔30米安放一個垃圾桶, 保潔員張相禮正騎着裝有掃把、夾子等工具的三輪車巡街。“我每天早上7點就開始打掃衞生,然後時不時在街上轉轉,發現垃圾就下車清理了。”張相禮説。自從村裏統一安放垃圾桶後,村民的環境衞生意識逐漸增強,如今他打掃衞生也明顯輕鬆多了。

為讓村裏環境“淨起來”,張屯村每週五組織黨員幹部、公益崗,對村莊內外垃圾、河道溝渠、房前屋後、道路兩側等點位進行集中整治,並設立衚衕長、坑塘長,加強日常管理維護,推動“髒亂差”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同時,該村以人居環境整治為契機,以全域綠化為目標,對村內主幹道、農村邊角地、房前屋後空地、周邊廢棄地進行全面綠化,栽植大葉女貞、石楠、金枝國槐等樹木,讓整個村莊生機盎然。“你看,我們村‘兩委’正對村西頭的廢棄土堆進行改造提升,再有20多天,那兒就建好可供羣眾登高望遠的觀景台。”該村黨支部書記張文才滿懷期待地説。

張屯村良好的人居環境大大提升了羣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下雨的時候, 俺村再也看不見髒水污水了,特別乾淨。這兩年,村裏還建了小廣場和遊園,老人坐那兒嘮嘮嗑、聊聊天,小孩在那兒跑着玩。生活在張屯村,我感覺非常幸福。”談起村裏的變化,村民李豔芳感慨萬千。

二、智能探頭,發揮整治“大作用”

“您已進入監控區域,請不要隨意丟棄垃圾!”當日,記者來到市級文明村清豐縣固城鎮劉張莊村,剛靠近村東頭的荷塘,就聽到了這樣的語音提示。

“這是我們和電信公司合作安裝的‘天翼雲眼’,AI智能攝像頭通過檢測區域人員進入情況,提醒大家不要在此亂扔垃圾。”該村黨支部書記劉金江介紹。這個荷塘原來是一個廢棄坑塘,裏面滿是生活垃圾和生產垃圾,嚴重影響村容村貌和周邊羣眾生活。在2019年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提升行動中,該村利用坑塘整治項目對其進行徹底治理,並配套建設小橋、涼亭、長廊等,為村民休閒娛樂提供了新場所。

為加強衞生管理,2022年,該村在村內重點區域安裝30多個AI攝像頭,藉助科技力量時刻提醒村民保持村莊環境衞生。“別看探頭小,它既能看又會算還會説,通過手機就能實時監控,在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中可發揮了“大作用”。現在,大家都養成了講衞生的好習慣,沒人隨意倒垃圾了。”劉金江説。

三、真抓實幹,推動工作“顯成效”

張屯村、劉張莊村村容村貌的變化,只是近年來我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成效的一個縮影。

自2018年以來,我市圍繞農村生活垃圾、廁所糞污、生活污水、村容村貌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重點工作,堅持實施“一把手工程”,市、縣、鄉、村四級書記親自抓,市、縣、鄉工作專班高位推動、定期調度,實現了專班推進常態化、管理網格化;堅持全域整治提升,按照“重點突破、全線整治”的工作思路,以“淨起來”為統攬,“以美起來”為目標,聚焦農村人居環境薄弱環節和關鍵領域,組織縣區、鄉鎮全面整治提升;堅持分類推進,在充分尊重鄉村多樣性、差異性的基礎上,因地制宜,開展精準指導,確保工作推進實事求是、整治提升卓有成效;堅持健全長效機制,按照“政府主導、全民參與、市場運作”的運行機制,建立健全有制度、有隊伍、有經費、有監督的村莊人居環境管護長效機制,持續完善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提升行動的責任機制、保障機制和激勵機制,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要素保障。全市農村環境更加乾淨整潔,幹羣關係更加和諧,環境意識明顯增強,整治方式不斷豐富,為實現鄉村振興夯實了環境根基。

2020年3月,南樂縣被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通報表揚為2019年“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同年8月,我市被評為全省“農村廁所革命先進市”;2021 年4月,河南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關於表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先進單位的通報》,授予我市“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先進市”稱號;2022年, 我市在全省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行動工作調度五次綜合排名中位居第一方

陣;2023年1月,我市被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表彰為“全省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行動整治成效明顯市”一項項榮譽、一次次肯定,見證了我市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邁出的堅實步伐,彰顯了我市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的顯著成效。

為認真貫徹落實《河南省2023年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工作方案》要求,今年以來,我市制訂工作方案,細化工作措施,持續鞏固“治理‘六亂’、開展‘六清’”集中整治行動成果,聚焦亂堆亂放、亂倒亂扔、亂搭亂建等現象,深入推進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廁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重點任務。截至目前,全市上半年共清理各類垃圾雜物58 萬餘噸、坑塘1532餘處,拆除殘垣斷壁2313餘處,整治亂搭亂建1105處、空心院落1984處,規範集鎮市場21處、廣告牌匾2793塊,累計完成造林1.68萬畝, 完成新建無害化衞生廁所1.2萬户,整改問題户廁0.79萬户。

鶴壁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紀實

“之前被洪水沖毀的村路經過重修,出行便利多了。”“村道兩側植樹又種花,再配上彩繪文化牆,村莊顏值一下提升了好幾個檔次!”8月13日,浚縣白寺鎮白寺村的村民們帶着記者走街串巷,你一言我一語誇讚着村莊人居環境整治帶來的新變化。

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村莊乾淨整潔是小康社會的基本要求,是鄉愁得以安放的基礎,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必須進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在省委、省政府關於“治理六亂、開展六清”工作部署之下,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高度重視,多次深入基層一線走訪調研,對垃圾集中清運、污水生態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工作給出指導性意見,帶着鶴壁特有温度的“696111”(六化、九改、六結合、一規、一園、一長效)工程在鶴城大地持續加温,一場以農村綠起來、亮起來、美起來、富起來為目標的“整治革命”正在升級

堅持硬標準。

一、建章立制,推動規範化整治見成效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句古話流傳數千年,即便時代更迭、歲月變遷, 新時代的我們仍可以將古人的智慧沿用到如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這場變革中去。我市堅持立標準、講規範,使得全市各村莊環境整治工作得以落地落實,淇縣靈山街道小滹沱村就是其中之一。

按照建設標準,一排排獨棟住房整齊劃一;按照規劃圖紙,一條條硬化道路四通八達;按照設計理念,一處處景觀小品各具特色。

“短短几年時間,咱們小滹沱村可是大變樣,以前的臭水塘變成了景觀池, 垃圾坑改成了休閒廣場。”“自從路面硬化後,出門再也不會塵土飛揚了,而且家家户户把廁所改造成衞生廁所,村民整體生活水平得到提升。”言語中,記者能感受到村民們對人居環境整治成效的認可。

為什麼小滹沱村的人居環境整治效果如此明顯?在村委會外牆上,記者找到了答案。

村莊淨化標準、村莊硬化標準、村莊綠化標準、村莊文化標準、村莊美化標準30餘條關於人居環境整治方面的內容“上牆”,讓全村每個人心中都繃緊了“標準”這根弦。

説起這些標準,村幹部告訴記者,他們都是參照市裏下發的《關於進一步

深化農村人居環境“696111”工程,細化“六化九改”整治標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而整理的。

“我們最初制定這個標準,就是為了進一步規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各項工作,在細化要求的同時,也為各縣(區)開展工作提供一個依據。”市農業農村局二級調研員姬新保介紹。

記者瀏覽《通知》可見,其按照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相關要求,將工作標準細化成15個大項、74個小項,《通知》中的每一條內容都關係着民生。

路面厚度要達到多少?每隔多少米設置一個垃圾桶?根據村莊人口比例如何配備保潔員?每一個量化的數據,每一個字的斟酌,都是我市農業農村部門為提高村民生活質量作出的努力。

二、堅持原生態,動真碰硬助力可持續發展提能級

生態興則文明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不是簡單的“改頭換面”,它關係着鄉村文明的建設、基層治理的提升,是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目標的提質升級。

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我市堅持問題導向,敢於動真碰硬,全力推進農村廁所糞污的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在乾旱缺水的山區丘陵地帶,積極開展草粉式生態廁所示範建設;加快森林鄉村建設可以説,我市走的每一步都聚焦着人民福祉。

“山區缺水是共性問題,鶴山區草粉式生態廁所因地制宜解決了山區廁所髒亂差的問題,被農業農村部列為乾旱寒冷地區農村改廁典型技術模式在全國推廣。”市農業農村局三級調研員張新慶説。

在推進“廁所革命”的這些年裏,我市不斷加快對農村廁所糞污的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短短几年間,我市改廁後期管護體系建設不斷完善,各縣

(區)配套建設農村改廁服務站360個,配套抽污車298輛,建設大三格糞污處理設施296個,用於全市水衝式户廁的糞污收集和處理。

“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山城區石林鎮的中石林村、南唐宋村,一畦一畦的菜園裏,各類蔬菜長勢良好。村幹部指着菜園邊上的大三格化糞池告訴記者,村民用的肥料都來自這兒。利用厭氧發酵、中層過糞、沉澱抽取等流程,糞污就變成了有機肥,它不僅能用於普通農户日常種菜,也能滿足規模化生產種植所需。

“我們公司與多個村合作收集有機肥,主營綠色無公害蔬菜,通過與北京

等地的大型農貿市場簽訂供貨協議,在京城也能吃上咱鶴壁的有機蔬菜。”鶴壁市明昌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劉瑞峯説。

“廁所革命”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一步。我市在紮實推進户廁改造的過程中,將目光放在農户的房前屋後清理,危房、斷牆的修繕,村公園、廣場的建設等方面。

“我市圍繞鄉村生態化建設,去年冬天以來,已完成了205個森林鄉村的建設及提升,綠化面積達6900畝,鄉村環境面貌明顯改善。”姬新保説。

為合理利用資源,我市還將森林鄉村建設與傳統村落保護相結合,打造了淇縣趙莊村、淇濱區桑園村、鶴山區西頂村等一批傳統村落羣,形成了南太行精品景區+古村落羣、淇河生態旅遊帶的“一羣一帶”生態發展新格局。

三、堅持融市場,多措並舉聚焦城鄉一體化惠民生

在中國現代化和城市發展突飛猛進的新階段,城鄉一體化發展成了一項重大而深刻的社會變革。我市通過搭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大數據平台,向着一體化、市場化運作的方向努力。

“咱們這個大數據平台可實現智能化服務,能夠精確掌握全市改廁實時數據,隨時瞭解農户需求,及時提供清污、維修等後期服務。”市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羣眾可以通過“隨手拍”等功能模塊,及時將發現的農村人居環境問題,快速反饋處理,實現農村人居環境動態監管。

大數據平台實現了數據統計、信息彙總、監管調度的一體化。在淇濱區鉅橋鎮崗坡村,記者看到保潔人員將每户的垃圾分類裝進垃圾清運車,隨後運往垃圾中轉站,這些垃圾最終將被送往我市的靜脈產業園區,實現城鄉生活垃圾一體化處理。

採訪中記者瞭解到,該產業園自2020年正式投入運營以來,有效利用城鄉生活垃圾進行焚燒發電,實現資源化利用。如今我市生活垃圾已形成鄉鎮收集、縣區轉運、靜脈產業園處理的城鄉一體化處理模式,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

隨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提質升級,我市不斷完善利益分配機制,鼓勵工商企業、社會力量以購買服務等多種形式融入其中,使全市80%以上的村莊生活垃圾治理實現了第三方託管,20%村莊實行城鄉環衞一體化管理。農村改廁管護服務站、污水處理站等由專業公司進行運維。從諸多舉措中不難看出,我市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過程中不斷創新運營模式,希望通過打好農村人居環境

整治這場“硬仗”,為鄉村振興打好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在全省率先探索利用PPP運營模式推進鄉村振興,爭取國開行貸款10億元、總投資12.7億元,對130個鄉村振興示範村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鄉村產業等進行謀劃建設。

“咱們現在所處位置是辛莊河(張家溝段),依山傍水而鋪設的‘彩虹步道’可供遊客騎行、漫步,沿線的張家溝村、施家溝村等,都有咱們通過人居環境整治改造提升的古民居,可供市民歇歇腳、賞賞景。”鶴山區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王保玉介紹。

道路建設作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一項重要工作,打通了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大門。截至目前,全市農村公路總里程達到4106公里,2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率達到100%。

除此之外,全市農村集中供水率達到93%,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1%;59個村莊的污水管網、46個村莊的污水處理設施、21個村莊的雨水渠正在加快建設這一組組數據更加體現了我市以市場化運作、一體化運營模式,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可行性。

四、堅持聚民心,篤行不怠做好全域化治理大文章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就是江山,共產黨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為了給人民謀幸福,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常態化,我市深諳羣眾參與的重要性,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廣泛納入村規民約,建立“門前三包”制、積分管理制、星級評比制等機制,充分調動村民的參與熱情,村容村貌大大改觀。

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開展的這些年裏,羣眾參與其中的例子比比皆是, 且成效明顯:

——市城鄉一體化化示範區淇水灣街道姬莊村,村民積極將自家荒廢的空地重新整理,按照村集體規劃改建成了小果園,打造成鄉村一景。

——淇濱區大河澗鄉毛連洞村,村幹部積極鼓勵村民參與村“生態宜居星” 創建,村民通過打掃房前屋後衞生贏得積分,積分可以兑換獎品。

——鶴壁經濟技術開發區海河路街道曹莊村,家家户户開展“五美庭院” 評比,展示出了新農村應有的新風貌。

如今的鄉村一改舊容,煥發出新活力。各村通過開展“五美庭院”、“文

明家庭”、環境衞生紅黑榜評比等活動,推動形成了“村莊自己住、環境自己護”的農民自我管理機制。

增強農民幸福感,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久久為功。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篇”,我市強化各項舉措,穩步有序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各項工作,讓“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的場景在農村中越來越多。

“下一步,我市將持續落實農村人居環境全域治理理念,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成效,在抓好示範創建的同時,重點對基礎條件較薄弱的縣

(區)、鎮、村開展全面攻堅,確保全域提升,着力打造出具有鶴壁特色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讓人民羣眾有滿滿的幸福感、獲得感。”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黃舒軍表示。

昌吉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紀實

十月庭州,秋意漸濃。一條條道路乾淨整潔,一條條河流水清岸綠,一幢幢農房錯落有致放眼庭州大地,美麗宜居、和諧共生的鄉村新畫卷映入眼簾。

説到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建設,離不開昌吉州當前強力推進的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治理工作。今年以來,我州高質量接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從農村廁所改造、生活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方面入手,下大力氣整治農村人居環境,全州440個行政村面貌煥然一新,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大手筆擘畫新風貌

紮實開展鄉村建設項目庫建設工作,鄉村建設領域投入資金21.7億元;持續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全州累計投工投勞22.5萬餘人次,清理生活垃圾6.8萬餘噸;完成新改建農村户廁8255座,36個村垃圾分類試點開工建設。這組數字, 展示了今年前9個月我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取得的成績。

“乾淨、整潔、優美的鄉村環境是鄉村振興的最美底色,也是羣眾期盼所在。”州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州鄉村振興局黨組書記王相説。

今年以來,我州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場硬仗,凝聚各方力量,整合項目資金,向廁所、垃圾、污水等與羣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宣戰”,農村生產生活環境發生顯著變化,羣眾幸福指數節節攀升。

為接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昌吉州制定印發《昌吉州2023年鄉村建設任務清單》,以清單化、事項化進一步明確了年度目標任務和部門職責分工,進一步壓實各方責任,確保合力攻堅。

借鑑浙江“千萬工程”的經驗做法,昌吉州出台制定了《昌吉州“一鄉一村”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根據村莊自然稟賦、人文內涵、產業特色,突出特色化、地域化,提升鄉村建設層次和水平,着力打造留得住鄉愁、聚得起人氣、望得見未來的美麗鄉村。

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各縣市黨員幹部充分發揮“領頭雁”作用, 廣泛宣傳引導羣眾主動參與、人人出力,迅速開展行動,明確責任分工,形成由上而下,從點到面全覆蓋的工作體系。

“今年以來,我們組織召開研討會,昌吉州26個部門單位圍繞推進鄉村建設重點任務進行研究討論,確定了年度重點任務。州、縣兩級召開鄉村建設推

進會、觀摩會33場次,大力實施全域潔淨、秩序提升、基礎夯實、治理升級行動,已基本形成鄉村建設‘一盤棋’的格局。”王相表示。

二、大整治扮靚鄉村美

清除垃圾,改造危房,栽樹種花鄉韻悠悠,村風融融,秋日暖陽下,走進昌吉市二六工鎮幸福村,村莊環境變好了,羣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增強了。而這種改變,得益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的持續推進。

從前,一遇到雨雪天氣,幸福村三片區村民王志軍和家人就提心吊膽,老房子牆體風化變形,木質材料腐朽,夏天漏雨、冬天透風。2019年,王志軍獲得了5萬餘元危房改造補助資金,翻修了房子,再也不用擔心了。

今年,幸福村三片區的53户、230間危房改造全部完成,“憂居”變“安居”。一間間危房被拆除,一堵堵垮塌牆被重修,一棟棟新房被建成如今的幸福

村完全變了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是一場需要人人蔘與的“人海大戰”, 更是一項久久為功的“持久戰”。幸福村注重建立健全長效機制,通過網格化管理和建立“紅黑榜”制度、制定村規民約,以及成立物業公司,實現村莊由一時清潔向保持長效清潔轉變。“你看,我家的廁所和城裏樓房的衞生間不相上下,乾淨又方便。”幸福村三片區村民盧芳領着記者參觀她家的衞生間,馬桶、洗臉池、沐浴器一應俱全,牆面和地面都鋪了瓷磚,乾淨整潔。

如今在幸福村,曾經衞生堪憂的農村廁所正在經歷一場“蝶變”。近年來, 幸福村將“廁所革命”作為改善居民人居環境的一項重要內容,建成三格式衞生户廁802座、室內水衝式户廁100座。

“廁所革命”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重點環節。今年,昌吉州圍繞“每户一個衞生廁所”目標,開展農村改廁“提質年”工作和新改建户廁質量大比武活動,並對12.57萬名農户開展了農村户廁問題再排查工作,做到改廁基礎數據真實準確、户廁問題清倉見底、廁所質量更加過硬,不斷推動農村“廁所革命”提質增效。

三、大發展帶動農民富

看山,蒼翠葱蘢;望水,碧波輕蕩;進村,賞心悦目;入院,別緻靜雅金秋時節,遊走在阜康市,鄉間道路乾淨整潔,農家小院優美宜居,美麗的村莊如明珠般灑落在天山之麓,以嶄新之姿展現出鄉村之美。

阜康市城關鎮山坡中心村距離天山天池景區售票處約1公里,近年來,山坡中心村住房條件得到極大改善,村容村貌明顯改觀,羣眾打心眼裏感謝黨和政

府,從內心深處持續激發勤勞致富的動力。

“好風景帶來了好光景。”魏東説。作為農家樂經營者,山坡中心村村民魏東嚐到了好生態帶來的甜頭。

“村裏的停車場、充電樁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為鄉村旅遊產業發展打下了基礎。”魏東説。他以前在外打工,2019年回到村裏開辦農家樂,今年旅遊季,每天迎來遊客近千人,純收入60萬元。他告訴記者,村子環境變美了,羣眾生活富裕了,農村更有吸引力了。

“2005年以來,我們對村容村貌、環境道路等進行統一規劃建設,提升鄉土文化內涵,推進鄉村建設。”山坡中心村黨總支書記付海濤自信地説,如今,全村59户村民參與到開辦農家樂、

民宿等經營活動中,年收入10萬元至200萬元,在好風景裏尋找到了好日子。鄉村美景入畫來,幸福生活踏歌至。聲勢浩大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

讓我州農村人居環境舊貌換新顏,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美麗鄉村建設成果正成為農村工作的新亮點、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環境美化與產業發展良性互促的“村美民富”局面正在形成。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民心工程,我們要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王相表示,接下來要堅決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這場硬仗,讓人居環境整治與產業興旺、農民增收、文化旅遊深度融合,進一步推進鄉村建設,繪就山鄉鉅變新畫卷。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生態美起來,環境靚起來,鄉韻濃起來,一個個美麗村莊正在庭州大地上展現無限活力。

楊林鄉人居環境整治“四力”勃發

“山上層層桃李花,雲間煙火是人家。”近年來,韶山市楊林鄉聚焦羣眾主體、保潔維護、部門協同、志願服務四個方面,建立多元共治的人居環境整治長效機制,一幅楊林版“富春山居圖”徐徐展開。

一、正面宣傳+激勵措施,讓每一個人動力充沛

美好環境羣眾共享,家家户户共同維護。為做到這一點,楊林鄉的辦法是: 正面宣傳+激勵措施,讓每一個人都動力充沛。

鄉黨委以“楊林黨旗紅振興當先鋒”品牌創建為抓手,構建“支部吹哨黨員報到羣眾仿效”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模式。鄉對村實行日巡查、周通報、月考核、季排名,對排名靠前的村和集鎮實行獎勵。

同時,各村由“兩委”牽頭,創新開展“主題黨日+人居環境整治”活動,大力推行以村“兩委”班子成員包片、黨員包組、村民包房前屋後為主要內容的村莊清潔和管護“三包”(包衞生、包秩序、包設施)制度。

圍繞提升村民衞生意識,該鄉將環境衞生納入村規民約展示在文化牆、宣傳欄,並通過户主會、組長會、黨員大會向羣眾宣傳環境衞生知識,走街入户宣講“廁所革命”等政策,明確垃圾分類標準及“門前三包”職責,制定月評比、月掛牌、月獎勵制度,每年評選“最美庭院”“美麗屋場”,樹立正面典型。

二、常規工作+監督勸導,讓保潔隊伍活力四射

垃圾收運、道路衞生、設施維護、分類回收 保潔員是人居環境維護的常備軍。常規工作+監督勸導,讓保潔隊伍始終活力四射。

楊林鄉定崗位、定標準、定範圍,建立健全村莊保潔制度,明確保潔員工作職責和考核辦法,保潔員之間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共同做好全村環境衞生清潔工作。在明確分工的基礎上,該鄉根據劃定的保潔區域,清掃公共區域雜草和垃圾、剷除“牛皮癬”等,共同做好全鄉衞生工作。在保證村組環境衞生的同時,做好自家庭院美化、綠化,發揮示範帶動作用。除了日常清掃和常規保潔,保潔員還當上了宣傳員、勸導員,監督、制止亂扔亂倒、亂堆亂放等行為,積極引導村民養成愛衞生、護環境的好習慣。

嚴格有序的管理形成保潔員的強大合力,在集鎮清掃、河道清雜等緊急任務活動中,楊林鄉保潔員能夠迅速集結,召之即來來之能戰,一次次圓滿完成了任務。

三、分工協作+部門協同,讓環境整治凝聚力強勁

楊林鄉以人居環境整治為契機,統籌各線各部門協同發力,整合利用各類資源開展整治工作,確保美好人居環境打造見實效。

該鄉把落實“林長制”“河長制”“田長制”工作作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抓手,保障“路明、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結合“廁所革命”解決偏遠地方污水問題,結合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項目解決農業生產廢棄物影響環境問題,結合集中污水處理設施解決集鎮污水問題。

通過開展“十百千萬”創建活動,該鄉打造美麗屋場13個、美麗鄉村示範片8處,建設美麗庭院近4000户,打造生態廊道,村莊綠化覆蓋率達80%。村民幹部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同打造舒適生活空間。

“分工協作+部門協同”,楊林鄉分線共建綠水青山的凝聚力十足。

四、品牌服務+四種制度,讓志願服務向心力十足

圍繞激勵羣眾自發參與村莊的長效清潔、管護,楊林鄉打造了“青綠楊林” 生態環境志願服務品牌,各村積極組建人居環境整治志願服務隊,發動羣眾親身投入到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全過程。

依託“愛心銀行”“湘妹子能量家園”志願服務交流平台,該鄉搭建政府主導,企業、社會組織等共同推動的志願服務組織模式,常態開展“我愛我家”“鄉村煥新顏”“河小青”等一系列主題鮮明、貼近羣眾的生態環境志願服務活動,促進鄉村與志願者的交流和合作。

該鄉還指導志願服務隊建立組委會、積分制、評優制、聯繫制四種制度, 用制度管人、按規章辦事,積蓄志願服務新動能。他們建立以“積分兑換+年終獎勵”的激勵方式,每年除了每月定期開展積分物資兑換外,年底對志願者的積分劃分梯次,對錶現優異的志願者在年終總結會上給予精神及獎金獎勵,充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

從被服務者向服務者轉換身份,楊林鄉志願者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 服務羣眾、服務大局,向心力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