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教育部門關於貫徹實施慈善法有關情況的彙報

欄目: 彙報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9.44K

教育部門關於貫徹實施慈善法有關情況的彙報

教育部門關於貫徹實施慈善法有關情況的彙報

自2016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正式實施以來,省教育廳深刻認識貫徹實施慈善法的重要意義,結合教育系統工作實際,精心部署,周密安排,持續推動慈善事業健康發展,引導號召廣大幹部師生支持慈善、參與慈善,在義行善舉中不斷積累道德力量,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大力弘揚助人為樂、團結友愛、無私奉獻的慈善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磅礴的精神力量。現將有關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進一步完善特殊教育體系。我省堅持“特教特辦”,不斷加大投入,累計投入特殊教育資金1.5億元,積極構建和完善“省級盲校、市級聾校(綜合)、縣級培智學校”的辦學格局,已基本形成以普通學校隨班就讀為主體、特教學校為骨幹、以送教上門和遠程教育為補充的特殊教育體系,全省特殊教育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特殊教育整體水平進一步提升。切實保障殘疾兒童少年優先接受義務教育,把殘疾兒童少年入學安置納入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整體工作,統一部署安排,聯合省殘聯下發《關於做好殘疾兒童少年入學工作的通知》,把責任落實到校、落實到人,認真做好適齡殘疾兒童入學前登記,按照“全覆蓋、零拒絕”的要求,逐一核實未入學適齡殘疾兒童少年數據,落實“一人一案”,優先做好教育安置。截止目前,全省特殊教育學校150所,2019年新招收各種形式特殊教育學生1.40萬人,在校生7.85萬人。其中隨班就讀在校生4.85萬人,佔61.8%;送教上門1.57萬人,佔19.95%。特殊教育學校教職工0.45萬人,其中,專任教師0.42萬人。專任教師中接受特教專業培訓0.32萬人,佔76.19%。特殊教育學校佔地1907.24畝,校舍建築面積62.32萬平方米,圖書54.35萬冊。

二、持續推動資助政策落實。為確保國家及我省各項學生資助政策的落實,近年來,全省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堅持精準資助、資助育人和規範管理,不斷健全家庭困難學生資助體系,推進教育精準脱貧,從制度上保障了“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為決戰脱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做出了應有貢獻。一是探索建立國家助學貸款“河南模式”。建立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和高校國家助學貸款“雙輪驅動”工作機制,實現了國家助學貸款政策全覆蓋和“應貸盡貸”;二是學生資助工作機構健全。全省158個縣市區均成立了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學生資助管理機構,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三資助育人成效顯著。我省連續13年舉辦河南省大學生“誠信校園行”系列活動,有力宣傳資助政策、金融基礎知識和徵信知識;四是資助監管全程無死角。建立了中職學生資助“統一辦卡、集中發放”工作機制,研發應用了中職學生資助監管“面部識別”系統,確保資助資金監管無死角。2016至2019年,全省累計安排各級各類學生資助資金521.05億元,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5441.29萬人次。其中:各級財政投入346.58億元,資助4635.26萬人次;國家助學貸款140.19億元,資助203.25萬人次;學校自主提取及社會捐資助資金34.28億元,資助   602.78萬人次。

三、促進志願服務活動常態化。持續深化羣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指導各級學校廣泛開展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推動志願服務向常態化發展。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全省廣大大學生志願者踴躍投身到防疫一線的各項行動之中,在城市社區、村鎮、交通卡口、車站機場等到處都是志願者忙碌的身影,中原大地處處閃耀着“志願紅”,為人民羣眾築起了疫情防控的生命線,充分彰顯了當代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愛心善意和責任擔當,詮釋了淳厚朴實的河南人民互助友愛的大愛情懷。新鄉醫學院研究生馬婷婷等10名焦作籍大學生積極投身所在村中水寨村疫情防控和脱貧攻堅工作,其先進事蹟先後被人民網、新華網、中國新聞網等主流媒體報道。

 四、助力慈善專業人才培養。慈善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在教育系統開展慈善文化教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鄭州大學、河南大學、河南師範大學等24所本科高校開設社會學、社會工作等慈善相關本科專業點29個,2016年以來累計招生4587人,着力提高從業人員素質,推動全省慈善業發展水平不斷提升。

下一步,省教育廳將根據省人大常委會安排和省政府要求,繼續認真貫徹落實《慈善法》,進一步完善學生資助政策體系,以實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為抓手,加強督導檢查,積極推動實施特殊教育辦學能力提升工程,緊密結合中原更加出彩、爭做出彩河南人等活動來謀劃推進志願服務工作,以實際行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匯聚慈善力量,為社會慈善事業持續發展作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