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特色職業院校建設情況彙報

欄目: 彙報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5.2K

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

特色職業院校建設情況彙報

特色職業院校建設情況彙報

成都平原被譽為“天府之國”,是古蜀文明重要發祥地,孕育積澱出創新創造、優雅時尚、樂觀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成都平原源遠流長的農耕文明是孕育天府文明的母體和基礎。從傳承歷史文化,弘揚現代文明角度出發,農耕文化理應成為彰顯天府文化魅力的一個重點。作為成都市第二批特色職業院校建設項目單位,在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充分指導下,我校汲取傳統農耕文化精華,致力把學院建設成為弘揚中華文明和發展天府農耕文化的高地,大力實施特色院校建設,從文化特色、職業特色、品牌特色三個方面通過三年建設,取得了預期成效,成功結項。

一、學院的文化特色

“建設一流的高校,就必須建設一流的校園文化。”這是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60多年辦學歷程中沉澱和總結的歷史經驗。正是在這樣的認識指引下,在一代代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凝聚了學院獨特的文化精神和校園文化體系,如“春風化雨潤無聲,於無聲處孕芳華”般孕育了數以萬計學生成長成才,為三農建設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技術支撐。學院文化特色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積澱了深厚的文化底藴

作為四川省唯一的農業類高等職業院校,學院立足成都,面向四川,輻射全國,培養了10萬餘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在61年的辦學實踐中,學院師生始終堅持“為三農服務、為興農育人”的辦學傳統不動搖,秉持“守望田園,不辱使命”的“三農”情懷,確立了“勤奮、儉樸、誠信、敬業”校訓,形成了“親農、事農、興農,敬業、勤業、創業”的學院文化精神,鑄就了“聚焦三農工作,服務鄉村振興”的辦學方向,學院辦學特色日益凸顯。這些體現農院人內在品格的精神內涵,已經成為學院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孕育了富有特色的育人文化

從建校開始,學院歷屆領導帶領全體師生,按照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傳導學院核心文化,努力培養學生三農情懷,為國家培養技術技能人才。在教學改革上,注重實踐能力培養,大力建設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形成了“雙校區大園區”的辦學格局;在專業構架上,充分發揮學院農業全專業鏈優勢,“立足一產、接二連三”,大力推進專業交叉融合;在天府文化傳承上,建設了校史館和成都平原農耕文化博物館,成為緬懷歷史、傳承天府文化薪火的基地;在教師素質提升上,注重教師教學能力培養,教師信息化教學水平大幅提升,多次獲得國家、省級教學大賽獎項;在學生髮展能力培養上,高度重視創新創業教育,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到提升,多次在國家級大賽上獲獎,學院雙創工作成果顯著;在學生自主能力培養上,充分發揮學生社團載體作用,社團活動有深度、有內涵、有品位、有價值;在學生社會責任塑造上,以志願服務和暑期社會實踐為依託,積極組織師生深入田間地頭和鄉村農户,踐行在“服務三農”中成長成才的育人理念。

二、學院天府文化建設主要做法

(一)做好頂層設計,保障建設有序開展

一直以來,學院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作用,切實承擔文化傳承創新的歷史使命,在《學院十三.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學院13554發展規劃》等中長期發展規劃中明確目標,科學構建和完善學院文化建設體系,在年度工作計劃中作出具體安排、部署,明確要求全院各部門(單位)將文化建設作為重要內容納入日常工作,在黨政辦公室成立了特色院校建設辦公室,並對照建設目標和責任,細化分工、責任到人。在全院形成了黨委統一領導、班子齊抓共管、全體幹部職工自覺參與的建設工作機制;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師生人人蔘與的建設氛圍;確保文化建設工作有組織、有領導、有督促、有檢查,健康有序地開展。

(二)實施精神文化建設,構建農院精神共同體

一是發掘學院歷史傳統,以項目和課題為牽引, 申報和立項《成都市文化資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研究》《鄉村文化建設助推四川鄉村振興戰略路徑探索》《成都平原農耕文化資源建設》《基於VR技術的網上成都平原農耕文化館開發與應用》等院級、市級和省部級教育科研課題數十項,做好校史、天府農耕文化研究工作,揭示天府農耕文化與時俱進的精神內核;二是凝練提升學院文化精神,在更高站位上深刻挖掘和凝練學院新的辦學理念和校訓,開展“校風、教風、學風”優化提升工作,總結出特色鮮明、體現學院文化指向和社會責任的文化精神。三是大力弘揚學院精神文化,打造 “農院大講堂”,講好“三農”故事;利用新入職教職工培訓、開學典禮等平台,開展師生學院文化精神教育。

(三)實施形象文化建設,體現學院文化魅力

一是加強學院文化傳播體系建設,建好“三微一端”、校園門户網站羣等宣傳載體,主動宣介學院重點工作、重大成就、典型經驗等,營造良好宣傳氛圍;主動佔領網絡意識形態陣地,做好網絡輿論引導工作,營造清朗網絡空間。二是以校訓、校徽等為基礎對學院視覺形象識別系統進行整體設計,樹立學院品牌形象。三是精心宣傳教師模範、優秀校友,打造“農院榜樣”,提升學院形象。四是建立校友工作機制,搭建母校和校友之間穩定溝通平台,暢通信息渠道,推動校友工作深入開展和校友文化不斷豐富。

(四)實施行為文化建設,尚學文明成為校園風尚

一是強化師德引領示範作用,把握新時代“四有”好老師和“四個引路人”的內涵和要求,培養教師求真務實、勇於創新的治學態度和學術精神。二是促進學生素質養成,健全學生規章管理制度,建立競爭激勵機制,嚴格學生日常行為管理,營造良好的校風、學風。三是鍛造文化活動品牌,重點培育“大學生文化藝術節”“校園技能大賽活動月”等主題活動品牌,把德育、智育、體育、美育滲透到校園文化活動中;着力培育“品牌社團”,搭建社會實踐和志願服務活動平台,提升學生社會責任意識。四是成立了四川古典插花研究中心和中華傳統文化重點系列課程工作組,建設了一系列天府文化課程,包括《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美麗鄉村宣講語言藝術》《茶文化與茶藝》《天府農耕文化》《川派盆景文化》《中國傳統插花(蜀韻)》等二十餘門課程,編寫相關教材數十門,出版專著《天府農歌》等專著。

(五)實施環境文化建設,營造師生治學理想家園

一是建設了成都平原農耕文化館和校史館,成為學院歷史文化展覽與傳播陣地;二是依託教育資源和小農夫科普教育基地等,以“綠色、清雅、理性、開放、和諧”為原則,圍繞“生態農業”“創意農業”“都市農業”等主題,以“人才沃土、田園學堂”的形式,打造“耕讀園”;三是對學院硬件環境、基礎設施的改善和育人環境進行優化美化,豐富校園環境的文化藴涵、提升校園環境的育人價值,把專業知識和技能、職業道德、創業創新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巧妙融入小環境、小設施,使之成為專業素養環境育人的重要載體。

下一步,學院將繼續按照特色院校建設思路,不斷探索特色院校建設的時代理念,深化文化建設內涵,形成文化建設長效機制,以更高的工作標準、更飽滿的工作熱情,投入到新一輪文化建設活動中,努力建設國際一流農業高職院校,為成都市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作出學院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