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課程工作報告多篇

欄目: 彙報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2.69W

課程工作報告多篇

【第1篇】學習《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修訂和審議工作情況介紹》的報告的心得體會

課改走過了十年,我看到了教育教學生機勃勃的局面,看到了自己的發展和成長,看到了學校的孩子們無比的幸福感,我也充滿了期待和希望。

在學習了《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修訂和審議工作情況介紹》的報告後,我認識到新課程改革和國家《英語課程標準》重點就是要改變英語課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彙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的傾向,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

首先充分認識了課程的價值。開設英語課程對國家發展和對學生的發展有着重大的價值。因為英語課程不僅僅是一個語言教學的問題,它對於學生素質的發展和國民素養的提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所以,我進一步地認識到自己的社會責任。

第二,深刻認識了英語課程的性質。英語課程的本質屬性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過去的課程更多地強調工具性,認為學習語言就是為了交流,就是用語言做什麼事情。課程不僅僅要關注語言,更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人生觀、價值觀。

因此,我也對課改的理念進行了一些學習並付諸實踐。

首先,應體現語言功能、結構、話題和任務的有機結合。以話題為核心,以功能和結構為主線,以任務型活動為目標安排各單元或各課的教學。大中國小英語教師提出了嶄新的課題,並指明瞭英語教師的發展方向。英語教師要勇於面對新的挑戰,積極主動地實行英語教育教學改革。在思想上和行動上實現三個轉變,即轉變觀念、轉變角色、轉變功能,變教師教育教學的組織者設計者和指導者,變以老師為中心為以學生為中心和活動為中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第二,採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創設情景、相互交流、激勵情意,啟發學習動機,樹立學習信心。

用外語來佈置教室、雙語校園等等都可以營造一定的外語環境。不過,對學生來説,外語環境的最主要作用,是使他們的耳朵裏多聽到外語。要給我們的學生較好的外語習得環境,首先就是我們要多和學生講外語;不僅用外語上課,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在校園裏、在宿舍或飯廳裏,都和學生講英語。應當看到,在教室上課,無論老師如何使自己的教學內容和形式多麼貼近真實生活,仍然是人為的、虛構的環境。只有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真實的交流,才是真正地運用語言。因此,我們要創造外語習得的環境,就是要使學生最大限度地多“輸入”外語,尤其是通過耳朵輸入,同時也從眼睛輸入。

【第2篇】國小課程改革實驗工作自查報告

根據教育局統一部署,自xx年9月始,我校實施了新課程改革實驗,三年多來,我校以新課實驗為重點,以新課程理念為導向,以校本教研為抓手,引領師生共同成長,為學校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了更好地推進下階段工作,現對實驗工作進行全面細緻的自查,報告如下:

一、學校基本情況

近三年來,隨着工業進程的不斷推進,學校的外地借讀生源逐年增加,加上學校佈局的鬆散,給我們的教育教學帶來很大的困難,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學校的發展。但作為學校的領導班子,在這三年裏帶領全體教職工,以課程改革為契機,迎難而上,克服瓶頸制約,勇於探索,大膽實踐,緊緊圍繞學校的發展規劃,以“求實、創新”的校風為抓手,開展教育教學工作,以“勤奮、創優”的教風優化教師隊伍建設。幾年來,學校始終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依法治校;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積極推進課程改革課改,努力為師生營造良好發展的環境。在上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校取得了較為豐碩的辦學成果:先後被評為全國綠色學校,市科技教育先進學校,縣首屆先進校本教研學校。

二、我們的做法

1、制定方案,確定目標和思路

基於對新課程內涵的理解和校情分析,xx年8月,制定了雷甸國小基礎教育課改實驗工作方案,確定我校課改的主題是:“融入新課程,樹立新理念、師生共成長”。總體思路是:立足課堂、面向學生,注重反思、優化教師素養,形成辦學特色,推動學校跨躍式發展。在教育管理、教育方法、教學模式、教學評價等諸方面,提出具體目標:

從學校層面上講,提出創建縣課改示範學校的目標,完善校本教研製度,打建學科基地,制定名師培養工程,營造寬鬆和諧的育人環境,合作嚴謹的教研氛圍,5年內培養2名縣級名師,6名縣級教壇新秀。

從教師層面上講,構建適合不同教師發展的平台,增強教師的個人成就感,樹立終身學習觀念,提高教師理論素養,成為研究性教師。

從學生層現上講,發展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提高學生實踐能力,使學生在各級競賽中獲取好成績。

2、健全制度,加強組織,完善管理。

以“以人為本”的理念樹立起科學管理的觀念,充分尊重廣大實驗教師,發揮他們的主人翁意識,讓每位教師都積極參與到學校新課程管理中去。

①成立課改領導小組,由校長任組長,下設實施系統,由1—6年級所有學科的教研組長組成,做到校長親自抓,教導處負責抓,教研組具體抓的工作網絡。

②健全制度,規範課改活動

根據學校實際情況,我們相繼出台了《課改理念學習制度》《課改教師備課制度》《課改教師常規考核辦法》《課改教研製度》《課改教師獎勵辦法》《課改學生評價辦法》等,在全體教職工的積極支持和配合下,各項改革措施實施有力,調動了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教師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使學校課改活動不斷走向科學化、法制化、規範化。

③健全課改保障制度,無論是在硬件添置與輔導材料的購買,還是在師資培訓上,學校均給予優先,3年下來在新課程上共投入經費達20萬餘元。

3、抓宣傳輿論,營造實驗氛圍

實施新課程,學校是主陣地,但同時需要取得社會和家長支持與配合,早在xx年5月,我們向家長和社會作了調查問卷,95%以上的家長對新課程不瞭解,許多家長對自已的子女實施新課程不理解、不支持,為此,我們學校定期召開了家長會,向家長宣傳課改的意義、目標和內容,之後定期召開課改成果會,讓學長、學生深切感受新課改的好處,進一步增強課改的自主意識,同時徵詢家長、社會的意見和建議,使新課改革在主體上形成合力。

同時定期編印實驗信息資料,讓廣大教師及時瞭解學校課改動態。

4、加強學習,樹立新課理念

沒有學習,認識就不會加深,實踐也就失去指導。為了提高全校教職工進行課改實驗的自覺性,組織全校教職工認真學習有關文件,明確課改的目的、意義、內容和要求,領會課改的實質,以利於在實驗中,運用課程標準,把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研究落實在教學過程之中。

①以校為單位,每週安排一次集中學習,每次學習有書面內容。

②以教研組為單位,每次活動安排理論學習,做到有時間,有內容。

③每學期期末及暑期培訓,安排新課程專題培訓,形成為聽講座、看錄像。

④積極參與並組織外出培訓,三年來共參與新課程外出培訓,400餘人次,其中市級以上有80人次。

⑤邀請專家、教研員來我校指導作新課程講座。

5、強化常規,減輕學生負擔

①嚴格執行國家課程計劃,開足開齊各類課程,嚴格做到“五要五不準”。

②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和活動時間,嚴格控制學生在校學習活動時間在6小時以內,嚴禁利用學生休息時間組織學生上課。

③嚴格控制作業量,一、二年級不佈置課外作業,其它年級課外作業最不超過30分鐘。嚴格規範考試,學生考試每學期未組織一次,成績採用等級制,不按成績給學生排隊。不組織學生參加教育部門外組織的各種競賽活動。

【第3篇】課程實施水平評估工作自查報告

根據《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施方案》要求和《山東省國小課程實施水平標準》,積極開展新課程實施工作。根據上級的要求現對我校的課程實施水平,進行了認真、細緻的自查。

現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彙報:

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確保課改工作順利開展。

1、保證課改工作的順利推進。

根據教育局教研室的要求,多次召開了學校領導班子和骨幹教師會議。對如何紮實開展課改工作進行了認真的討論和部署,制定相關制度和措施,組織指導開展課改工作。

2、開展學校課改領導小組成員“隨堂聽課”活動。

正副校長堅持經常性隨堂聽課,瞭解真實的課堂教學現狀,掌握課改工作實施情況;同時緊扣課改精神和要求,對新的課程標準、新教材及其所體現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評價方式等進行了全面、細緻的分析,提高了教師實施新課程及實驗教材的能力。

二、課程設置與管理

1.為確保學校順利且有效地實現課程實施,我校制定了明晰的新課程理念學習制度,以集體與自學相結合為學習方式,每位老師做到學習有記錄。在校園文化建設上,能夠緊緊圍繞先進的教學理念,使校園的自然和人文環境盡最大努力地體現教育理念。在新課程實施中,結合學校實際,確立了符合素質教育的辦學思想,有自己的學校規劃、工作計劃和總結。

2.嚴格按山東省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綜合)設置課程。開齊了國家課程科目,從不隨意增減每週的課時數,教師個人課程表與學校總課程表、班級課程表安全一致;嚴格遵守統一的作息時間。

3.教學研究和教學活動,做到了教研機構健全、制度完善、計劃有針對性,便於操作;定期開展主題明確、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一部分老師的教研論文發表,參與了公開課、優質課的評選。

5.教師上課,備課上能準確把握課程標準,吃透教材,對重難點的分析到位,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安排教學目標;合理的設計教學環節,練習安排適當,絕不增加學生的課業負擔。教學以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基本能力為中心,運用靈活的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並分層次培養,面向全體,因材施教。作業設置和批改有記錄分析,及時矯正。學校同時開展了常規教育和主題教育,有班會、校會、升國旗制度,利用重大節日開展各種主題活動,對學生進行愛國、愛家鄉、安全、道德法制等活動,有效地落實素質教育目標。

三、學校的課時及作息時間安排

學校嚴格按照課程標準設置課時。一、二年級每週26節課,其他年級30節課。學生每天在校時間不超過6小時,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其他年級只留有語文、數學書面家庭作業,作業總量不超過1小時,保證學生有9小時的睡眠時間。

四、學校課程實施效果

課程實施,重要的着眼點是幫助學生形成一種對知識進行主動探求,並重視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實際問題的學習方式。我們注重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自然、關注生活,強調聯繫實際解決問題,注重開發利用學校和本地區的各種教育資源。我們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方法以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收穫和體會,兼顧結果,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取得了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走向社會,學會理解;學生在體驗失敗、挫折和成功中得到鍛鍊;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索與創新精神及實踐能力等教育效果。

五、課程評價、考試、作業情況

圍繞課程標準,我校在對學生評價上以激勵性評價為核心,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幾方面進行評價,內容上分成過程評價和期末評價兩種。過程評價主要有課堂表現、作業、寫字、學習態度等構成平時成績,記錄以等級進行;期末以書面考查、口語表達構成期末綜合成績,記錄以等級進行。學校不公佈學生考試成績,不排列名次。對於地方課程,學校也制定了相應得評價方法和標準。各學科的評價以激勵性評價為核心,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發揮評價作用,促進學生的發展。

學生課業完全依照省標準執行,學生每天在校時間不超過六小時,雙休日與其他法定節假日從不安排上課。作業部置,講鞏固也求實踐,嚴格遵循不同年級的不同要求佈置作業。

六、教材與教輔資料使用

一切教材和教輔資料,均由上級主管部門做主,學校從未私自給學生訂買任何資料,教師更無向學生攤派或強迫性地推銷教輔資料。

七、學校對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情況

1.對學生的評價既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也重視學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的發展,注重培養學生的思想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滿足學生髮展的要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

2.對學生終結性評價,要全面反映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考試內容加強與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繫,體現學習過程,方法和情感態度目標.學校班級不公開學生的考試成績,或按考試成績給教師排隊,給學生排名次。

通過本次自查,我們清楚地看到,我們學校的新課程實施工作和其他兄弟學校一樣,做了大量的工作,進行一系列的嘗試,並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為新課程的進一步深入打下了基礎,積累了經驗。同時,也發現了一些尚待解決的問題,如自由、合作、探究等學習方法在課堂上運用是否實用有效;制訂的教師、教學、學業評價方案是否合理可行,真正發揮評價的正確導向作用等等,需要我們在以後的實踐中不斷地探索、完善與總結。

【第4篇】課程實施水平評價工作自評報告

根據魯教基字[]23號文件和《山東省普通中國小課程實施水平評價方案》精神,我校認真研讀課程實施水平評價指標,並依據指標對本校課程實施水平科學地進行了自評,現將自評情況形成報告如下:

一、認真學習,深刻理解新課程理念。

為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學校制訂詳細可行的學校發展規劃、工作計劃和新課程理念學習制度,每位教師充分利用週六學習和自學時間學習新課程標準,並建立相應的業務學習筆記,通過家長會等形式將新課程理念宣傳到家長中去。

二、開齊課程,上足課時,課程資源滿足需要。

按照《義務教育課程設置方案》,我校按照相關要求,開齊所有課程,並根據我校實際情況,配齊所有課程教師,但在實施教學過程中,因部分教師是非專業教師,對學生的指導不夠到位。

學校圖書、器材、器械、場所等設施均達省二類標準,均能滿足教育教學需要。在使用各類設施過程中,均制定相關制度,並及時做好使用記錄和相關活動記錄。

三、深入開展教研活動,全面提升育人質量。

教學活動是學校的中心工作,高水平的教育質量是學校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不竭動力。為此,我校制訂了切實可行的教研製度,並根據教研計劃,定期開展各級各類教研活動,鼓勵全體教師積極撰寫論文和舉行公開課、優質課。

在課堂教學中,全體教師認真備課,既備教材,又備學生,施教過程中,注意過程與方法的落實,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作業批改及時,符合有關規定要求。但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養成,是一項長遠艱鉅的工程,該項工作仍需下大力氣,進一步抓好。

四、健全規範辦學長效機制,培養品學兼優學生。

我校始終將學生的養成教育放在首位。通過班隊會、升國旗等形式,利用重大節日和傳統節日,校園文化活動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法制道德教育,並積極開展以調查、探究等形式的綜合實踐活動,學生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逐步養成。

為促進學生健康發展,學校取消任何形式的考試排名,採用等級評價制度,嚴肅作息和作業佈置制度,嚴禁任何形式的補課等活動。鼓勵學生積極開展陽光健身活動,保證每天1小時的體育活動鍛鍊時間,學生體質健康,檔案健全,體質狀況良好。

【第5篇】國小課程改革實驗工作自查報告範文

根據教育局統一部署,自xx年9月始,我校實施了新課程改革實驗,三年多來,我校以新課實驗為重點,以新課程理念為導向,以校本教研為抓手,引領師生共同成長,為學校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了更好地推進下階段工作,現對實驗工作進行全面細緻的自查,報告如下:

一、學校基本情況

近三年來,隨着工業進程的不斷推進,學校的外地借讀生源逐年增加,加上學校佈局的鬆散,給我們的教育教學帶來很大的困難,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學校的發展。但作為學校的領導班子,在這三年裏帶領全體教職工,以課程改革為契機,迎難而上,克服瓶頸制約,勇於探索,大膽實踐,緊緊圍繞學校的發展規劃,以“求實、創新”的校風為抓手,開展教育教學工作,以“勤奮、創優”的教風優化教師隊伍建設。幾年來,學校始終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依法治校;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積極推進課程改革課改,努力為師生營造良好發展的環境。在上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校取得了較為豐碩的辦學成果:先後被評為全國綠色學校,市科技教育先進學校,縣首屆先進校本教研學校。

二、我們的做法

1、制定方案,確定目標和思路

基於對新課程內涵的理解和校情分析,xx年8月,制定了雷甸國小基礎教育課改實驗工作方案,確定我校課改的主題是:“融入新課程,樹立新理念、師生共成長”。總體思路是:立足課堂、面向學生,注重反思、優化教師素養,形成辦學特色,推動學校跨躍式發展。在教育管理、教育方法、教學模式、教學評價等諸方面,提出具體目標:

從學校層面上講,提出創建縣課改示範學校的目標,完善校本教研製度,打建學科基地,制定名師培養工程,營造寬鬆和諧的育人環境,合作嚴謹的教研氛圍,5年內培養2名縣級名師,6名縣級教壇新秀。

從教師層面上講,構建適合不同教師發展的平台,增強教師的個人成就感,樹立終身學習觀念,提高教師理論素養,成為研究性教師。

從學生層現上講,發展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提高學生實踐能力,使學生在各級競賽中獲取好成績。

2、健全制度,加強組織,完善管理。

以“以人為本”的理念樹立起科學管理的觀念,充分尊重廣大實驗教師,發揮他們的主人翁意識,讓每位教師都積極參與到學校新課程管理中去。

①成立課改領導小組,由校長任組長,下設實施系統,由1—6年級所有學科的教研組長組成,做到校長親自抓,教導處負責抓,教研組具體抓的工作網絡。

②健全制度,規範課改活動

根據學校實際情況,我們相繼出台了《課改理念學習制度》《課改教師備課制度》《課改教師常規考核辦法》《課改教研製度》《課改教師獎勵辦法》《課改學生評價辦法》等,在全體教職工的積極支持和配合下,各項改革措施實施有力,調動了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教師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使學校課改活動不斷走向科學化、法制化、規範化。

③健全課改保障制度,無論是在硬件添置與輔導材料的購買,還是在師資培訓上,學校均給予優先,3年下來在新課程上共投入經費達20萬餘元。

3、抓宣傳輿論,營造實驗氛圍

實施新課程,學校是主陣地,但同時需要取得社會和家長支持與配合,早在xx年5月,我們向家長和社會作了調查問卷,95%以上的家長對新課程不瞭解,許多家長對自已的子女實施新課程不理解、不支持,為此,我們學校定期召開了家長會,向家長宣傳課改的意義、目標和內容,之後定期召開課改成果會,讓學長、學生深切感受新課改的好處,進一步增強課改的自主意識,同時徵詢家長、社會的意見和建議,使新課改革在主體上形成合力。

同時定期編印實驗信息資料,讓廣大教師及時瞭解學校課改動態。

4、加強學習,樹立新課理念

沒有學習,認識就不會加深,實踐也就失去指導。為了提高全校教職工進行課改實驗的自覺性,組織全校教職工認真學習有關文件,明確課改的目的、意義、內容和要求,領會課改的實質,以利於在實驗中,運用課程標準,把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研究落實在教學過程之中。

①以校為單位,每週安排一次集中學習,每次學習有書面內容。

②以教研組為單位,每次活動安排理論學習,做到有時間,有內容。

③每學期期末及暑期培訓,安排新課程專題培訓,形成為聽講座、看錄像。

④積極參與並組織外出培訓,三年來共參與新課程外出培訓,400餘人次,其中市級以上有80人次。

⑤邀請專家、教研員來我校指導作新課程講座。

5、強化常規,減輕學生負擔

①嚴格執行國家課程計劃,開足開齊各類課程,嚴格做到“五要五不準”。

②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和活動時間,嚴格控制學生在校學習活動時間在6小時以內,嚴禁利用學生休息時間組織學生上課。

③嚴格控制作業量,一、二年級不佈置課外作業,其它年級課外作業最不超過30分鐘。嚴格規範考試,學生考試每學期未組織一次,成績採用等級制,不按成績給學生排隊。不組織學生參加教育部門外組織的各種競賽活動。

【第6篇】國小執行新課程工作自查報告

為更好地貫徹落實省有關《執行新課程設置方案的通知》,我校按照市教育局、教研室的要求,積極行動起來,本着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嚴謹務實的工作作風,積極開展新課程改革活動併力求規範操作。根據上級的要求現對我校的新課改實施情況,進行了認真、細緻的自查。現從以下幾方面彙報。

一、課程開設情況

我校根據自身的特點,認真貫徹落實了學科課程方案,具體做法是,每學期由學校教學部門根據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文件精神擬定學校課程計劃,討論研究,最後定形課程方案、人事安排方案、落實課程總表、班級課表和教師課程表。為學期開學工作做好充分準備。

1、認真執行課程設置方案,踐行課改,開足開齊品德、科學、音樂、美術、體育、信息等學科,學校在人員不整師資力量較困難的情況下,精心安排專職教師進行上課,專職教師較少的情況下,部分課堂擠佔技能學科的課務。

2、開齊開足學科課程,合理安排地方課時和綜合實踐課的內容,要求綜合實踐課以本校特色茶藝天地、鄉土風情和校本課程的開發為主要內容,地方課程以毒品知識、環境教育、公共安全教育為主要內容,充分利用社會、網絡等教育資源對學生進行教育,努力建設校本課程。

3、強化活動課程

確保每天學生陽光體育鍛煉一小時制度,制訂了鍛鍊措施,計劃每天早讀課後安排30分鐘大課間活動,當天無體育課的再安排25分鐘體育活動時間,做到計劃、措施、活動、教師、課程、內容、檢查等七落實。

4、開發隱形課程

我校對隱形課程的開發每學期都納入學校的工作計劃,逐步在隱形課程中強化育人環境,我校堅持了每學期的環境教育月活動,讀書教育月活動。同時開設了校園廣播、圖書閲覽室、各種櫥窗、固定標牌宣傳等。各功能室,各教室的室內宣傳佈置到位,特別是教室佈置及板報等都納入班主任管理細則中。因此我校將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環境教育和美育滲透到各項教育教學活動中,形成了生動活潑、和諧共處、開拓進取的教育氛圍。

二、常規管理情況

1、常規教務管理

根據每學期科組長、班主任和教師可聘任的原則,結合上級教育主管部門關於課程設置文件精神,合理的進行課時分配,由教務處負責教師課程表的安排,在每學期正式上課之前分發到各任課教師手中,使教學工作有序進行,每月底,由教務員負責統計上報教師課時,納入學校量化管理中。

2、教學過程管理

我校歷來重視教學過程管理工作,在過程管理中,有計劃、有方案、有檢查、有落實、有兑現、有獎懲。教學部門根據學科教學特點,制定了相關的檢查和管理規定,從教師的備課、上課、作業批改、考試考察、教研活動等各個方面實行量化管理,比如每學期有四次教案檢查,並分等級進行評比。對上課情況結合學生的評價進行登記劃分。對教學效果結合區、校的質量檢測進行目標責任管理。

3、課業負擔管理

確實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是我校一項長期的工作,我們規定了教師從上課開始一直到作業的佈置都有時間和內容限制,確實執行市教育局關於學生教輔資料的徵訂工作的要求,切實保障減負規定得以認真執行。堅持每天學習在校時間不超過六小時,早晨8:00學生到校上晨會,中午11:00放中學,下午1:40第一節課,4:35學生放學,計5小時55分鐘。

三、存在的問題

1、農村社區、家庭教育資源饋乏,教育者素質偏低。

2、教師專業素質不高,配備不合理難以勝任各專業學科的教學,教師配合很不合理,雖然依據課程方案設置課程,但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

3、學校資金短缺,設施的配備、維修等不能到位。

4、當地的人文、歷史、經濟特色不明顯,較難彰顯特色教育。我們的特色教育正處於剛起步階段。

5、大學聯考、會考指揮棒的重壓,導致學校和教師和家長從思想上不夠重視技能學科和實踐活動的教學。

6、課程方案中的課程設置不大合理,學校具體執行起來困難。

四、整改措施:

1、整合學校、家庭、社區的教育資源。

2、向課堂要質量,把活動時間還給學生。

3、提升教師的專業素質,適應新形勢下的教學。

4、加強教學研究,在研究中提升,在實踐中改進,逐步完善課程方案的實施。

【第7篇】本齋國小課程實施水平評估工作自查報告

根據《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施方案》要求和《山東省國小課程實施水平標準》,積極開展新課程實施工作。根據上級的要求現對我校的課程實施水平,進行了認真、細緻的自查。

現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彙報:

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確保課改工作順利開展。

1、保證課改工作的順利推進。

根據教育局教研室的要求,多次召開了學校領導班子和骨幹教師會議。對如何紮實開展課改工作進行了認真的討論和部署,制定相關制度和措施,組織指導開展課改工作。

2、開展學校課改領導小組成員“隨堂聽課”活動。

正副校長堅持經常性隨堂聽課,瞭解真實的課堂教學現狀,掌握課改工作實施情況;同時緊扣課改精神和要求,對新的課程標準、新教材及其所體現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評價方式等進行了全面、細緻的分析,提高了教師實施新課程及實驗教材的能力。

二、課程設置與管理

1.為確保學校順利且有效地實現課程實施,我校制定了明晰的新課程理念學習制度,以集體與自學相結合為學習方式,每位老師做到學習有記錄。在校園文化建設上,能夠緊緊圍繞先進的教學理念,使校園的自然和人文環境盡最大努力地體現教育理念。在新課程實施中,結合學校實際,確立了符合素質教育的辦學思想,有自己的學校規劃、工作計劃和總結。

2.嚴格按山東省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綜合)設置課程。開齊了國家課程科目,從不隨意增減每週的課時數,教師個人課程表與學校總課程表、班級課程表安全一致;嚴格遵守統一的作息時間。

3.教學研究和教學活動,做到了教研機構健全、制度完善、計劃有針對性,便於操作;定期開展主題明確、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一部分老師的教研論文發表,參與了公開課、優質課的評選。

5.教師上課,備課上能準確把握課程標準,吃透教材,對重難點的分析到位,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安排教學目標;合理的設計教學環節,練習安排適當,絕不增加學生的課業負擔。教學以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基本能力為中心,運用靈活的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並分層次培養,面向全體,因材施教。作業設置和批改有記錄分析,及時矯正。學校同時開展了常規教育和主題教育,有班會、校會、升國旗制度,利用重大節日開展各種主題活動,對學生進行愛國、愛家鄉、安全、道德法制等活動,有效地落實素質教育目標。

三、學校的課時及作息時間安排

學校嚴格按照課程標準設置課時。一、二年級每週26節課,其他年級30節課。學生每天在校時間不超過6小時,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其他年級只留有語文、數學書面家庭作業,作業總量不超過1小時,保證學生有9小時的睡眠時間。

四、學校課程實施效果

課程實施,重要的着眼點是幫助學生形成一種對知識進行主動探求,並重視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實際問題的學習方式。我們注重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自然、關注生活,強調聯繫實際解決問題,注重開發利用學校和本地區的各種教育資源。我們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方法以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收穫和體會,兼顧結果,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取得了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走向社會,學會理解;學生在體驗失敗、挫折和成功中得到鍛鍊;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索與創新精神及實踐能力等教育效果。

五、課程評價、考試、作業情況

圍繞課程標準,我校在對學生評價上以激勵性評價為核心,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幾方面進行評價,內容上分成過程評價和期末評價兩種。過程評價主要有課堂表現、作業、寫字、學習態度等構成平時成績,記錄以等級進行;期末以書面考查、口語表達構成期末綜合成績,記錄以等級進行。學校不公佈學生考試成績,不排列名次。對於地方課程,學校也制定了相應得評價方法和標準。各學科的評價以激勵性評價為核心,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發揮評價作用,促進學生的發展。

學生課業完全依照省標準執行,學生每天在校時間不超過六小時,雙休日與其他法定節假日從不安排上課。作業部置,講鞏固也求實踐,嚴格遵循不同年級的不同要求佈置作業。

六、教材與教輔資料使用

一切教材和教輔資料,均由上級主管部門做主,學校從未私自給學生訂買任何資料,教師更無向學生攤派或強迫性地推銷教輔資料。七、學校對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情況

1.對學生的評價既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也重視學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的發展,注重培養學生的思想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滿足學生髮展的要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

2.對學生終結性評價,要全面反映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考試內容加強與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繫,體現學習過程,方法和情感態度目標.學校班級不公開學生的考試成績,或按考試成績給教師排隊,給學生排名次。

通過本次自查,我們清楚地看到,我們學校的新課程實施工作和其他兄弟學校一樣,做了大量的工作,進行一系列的嘗試,並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為新課程的進一步深入打下了基礎,積累了經驗。同時,也發現了一些尚待解決的問題,如自由、合作、探究等學習方法在課堂上運用是否實用有效;制訂的教師、教學、學業評價方案是否合理可行,真正發揮評價的正確導向作用等等,需要我們在以後的實踐中不斷地探索、完善與總結。

【第8篇】國小語文課程改革年度工作報告

xx年秋季我縣啟動新課程以來,積極準備,認真實施,為新課程實驗推廣開展了紮實、有效的工作。但在農村地區,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遇到很多的困難,如教師專業素質整體水平相對不高,教師年齡老化,師資嚴重缺失,教材內容偏多,農村學生學習吃力,教育教學設施設備落後等問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本身是一項系統工程,也必定是一項漸進的工程。在農村地區,如何立足於農村教育的現狀,找準通過推進課改促進農村教育發展最近生長點,而非好高騖遠,是我們推進課改必須思考的。

為此,我縣小語學科確定了以“調研”為途徑,深入一線,重心下移,發現問題,瞭解教師需求,依靠“研訓”為載體去激活和催生教師專業成長,以“閲讀”奠定基礎,追求廣大語文教師“快樂教學、幸福生活”為目標。

,我縣小語緊緊圍繞全局教育教學宗旨,努力踐行教學研究、引領、服務的職責,開展了一些工作,收穫了一些成效。

一、深入調研,挖掘問題

語文教學的目標就是通過聽、説、讀、寫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國小語文教學的癥結在哪裏?尤其是村完小一級的課改現狀如何?都是必須關注的。因此,我縣教育局非常重視課改推進中的調研工作和課改質量分析工作。通過集體調研、學科調研,協助市教研室開展課改調研等,教育局多次組織課改調研工作。同時,加強了以學科為主的課改推進實際情況分析。總的説來,通過調研證實,課改給農村教育教學帶來了積極的變化,特別表現在對教師專業素質的促進和課堂教學實踐改革上。同時,課改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以我縣4月開展的一次以農村學校為主,面向150名一線教師、200名國小生的課改調研為例,其中部分結果如下:

1、在關於對本次課程改革的態度上,僅有5人選擇了不支持或無動於衷,但是其中只有2人選擇了對課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標“不認同”。在對新課程所倡導的評價理念和方式的態度上,共有97位(92.38%)教師選擇了“通過創設一定的條件可以實現”,有8位教師選擇了“過於理想,難以實現”。

2、關於對課程和教材的認識,有35人(33.3%)認為現在的課程設置有不合理的地方,新課程教學中課堂容量較大,現有課時難以完成教學任務,並建議能夠增加一些學科的課時。教師們普遍認為“新教材比舊教材要求高了,難度大了”。

3、關於教師的教學行為和教學方式的調查。教師在備課時使用的參考資料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學生練習冊、教參、教材,只有23人同時選擇了課程標準,僅佔21.9%。

4、關於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狀況的調查。在學習習慣上,22人(12.94%)表示在教師上課前“每次都有預習”,58人(34.12%)表示“有時預習”;而在課堂上“經常”主動向老師提問的學生只有17人,“沒有提過”的達到42人,絕大多數學生只是“偶爾”向老師提問。87人(51.18%)反映,教師每天佈置的作業“1小時之內”就能完成,45人(26.47%)表示需要“1—2小時”才能完成,僅有個別學生需要較長的時間(2—3小時)。

秋,縣教研室教研員針對各個學科的教學開展情況開展系統調研,形成專題調研報告。其中小語反映出的主要問題是:一、重讀寫、輕聽説。1、學校硬件上就沒有配備聽力設備;2、語文老師在課堂上範讀很少,完小教師更是難以聽見教師讀書的聲音;3、滿堂灌還是大量存在,尤其是高年級,説的訓練在弱化,以致課堂只剩教師的聲音。二是重課內,輕課外。1、語文教師沒有重視課外閲讀的指導和檢查;2農村閲讀環境惡略;3、課業負擔重,閲讀時間少;4、教師缺失閲讀理念。三、重技巧、輕訓練。1、重課文的講讀,輕活動課的開展;2、作文教學評價及檢測流於形式,走入“盲區”。教師課堂教學暴露的問題,更是引人深思:一是教學目標空泛,問題設計應接不暇;二是教學內容邊緣化,語文課變味;三是教材處理浮躁化,依靠網上下載,無度拓展;四是合作學習過大,為合作而合作;四是濫用多媒體,課件成為記事本、備課本,冷落文本;五是板書設計無脈絡,無主幹;六是問題設計簡單化,思維含量低;七是作業設計隨意化;八是教師評價簡單化,沒有指向性。這些問題是與課改初衷嚴重違背的。但我們收穫了問題,有問題才能有發展,問題是基石,它讓我們找到了今後努力的航標。

二、閲讀奠基,夯實教學

課改行程的艱難,讓我們清醒地認識到教學應該深深扎進閲讀的土壤裏。為此,我縣將定為“師生閲讀年”,着力推進“書香校園建設”。目標明確,推動有力,措施具體有效,活動開展,成效日益顯現,影響不斷擴大。一路行走,一路收穫。

1、全面啟動農村中國小書香校園工程。為了貫徹落實“行動與研究”教育教學研討會精神,營造“書香校園”和全員讀書的良好氛圍,落實新課程標準提出的九年義務教育階段閲讀量應在400萬字以上,高中階段閲讀總量150萬字以上的要求,幫助師生形成紮實的人文素養、豐厚的文化積澱。教體局制定並下發了《萬安縣師生閲讀指導意見》,方案確立了全縣師生閲讀的四項工作目標:1、在全縣掀起閲讀熱潮,並繼續致力於書香校園建設,培養師生廣泛的閲讀興趣,感受閲讀的樂趣。2、轉變思想觀念,拓寬課程視野,探索師生閲讀的有效路徑。3、在廣泛閲讀的同時,倡導教師精讀專業書籍與經典書籍,提升專業素養,培養學生濃厚持久的閲讀興趣,掌握正確的讀書方法,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讓學生“好讀書、讀好書、會讀書”。4、不斷強化師生閲讀教育,讓學生在讀書中豐富知識、提升人格,促進師生和諧發展,全面提高我縣中國小教育教學質量。並提出建立組織、營造氛圍、樹立榜樣、搭建平台、抓好圖書館建設、加快校園網建設、推薦閲讀書目、舉辦讀書節、成立讀書組織、強化閲讀指導、建立激勵機制”等工作措施。我縣中國小書香校園工程由此進入了全面實施階段。

2、舉辦讀書報告會。為了讓教師開闊眼界,拓展視野,提升思想,提升品味。4月上旬,特邀江西省特級教師、原吉安市教研室主任劉武德老師作了題為《師生共讀師生同樂》的報告。在長達二個多小時的報告中,劉老師站在生命成長的高度,高處着眼,小處入手,從讀書走向、誦讀經典、讀寫結合、與思考同行等多角度、多層次闡述了讀書方法、讀書內容,從容講來,思考深刻,舉例豐富,分析入理,深深地震撼着人們的心靈。使大家對教師為什麼要讀書、如何讀書、應該讀哪些書,有了新的、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3、成功舉辦萬安縣“新華杯”師生讀書知識競賽。為了倡導“閲讀豐富人生,讀書使人智慧,建設書香校園”的理念,引導廣大師生多讀書、讀好書、愛讀書的良好校園文化氛圍。5月28日——29日成功舉辦萬安縣“新華杯”師生讀書知識競賽。旨在通過讀書知識競賽,讓師生與人類崇高精神對話,與文明對話,與經典對話,讓廣大師生從書籍中得到心靈的慰藉,從書籍中盪滌自己的心靈,從書籍中享受教與學的樂趣,從書籍中找尋理想的棲息地。活動分為兩個階段:學校初賽和縣決賽。5月20日以前各校以讀書為媒,建立“學習共同體”,緊緊圍繞全縣的總體實施方案,都制定了各具特色的師生讀書計劃。一個個主題鮮明的讀書活動,不但激發了同學們的閲讀興趣,同時也喚發了師生的讀書激情,把全縣的讀書活動演繹得多姿多彩。縣賽時,經過筆試角逐,實小、芙小、梘小、窯小、韶小和桂小代表隊進入決賽。決賽採用口頭答題形式,挑戰“四關”,即“別無選擇”、“捨我其誰”、“信心百倍”和“勇擔風險”。在表彰儀式上教體局局長郭白雲對此次讀書競賽活動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並提出了三點希望:一是要繼續創設濃厚的閲讀氛圍,引導師生愛讀書;二是要創造良好條件,保證師生有書讀;三是要加強閲讀指導,培養學生養成良好讀書習慣。

4、讓“經典”走進師生心靈。

每天早晨,各校都安排“讀書時間”;堅持進行“聆聽名段,欣賞名作”的感悟經典歷程:聆聽中外名曲、古今詩文、經典故事、、、、、、這些經典之作經日積月累,給予了學生文化營養,浸潤了傳統道德思想,豐盈了孩子們的精神世界。實驗國小和桂江國小制定了《師生共讀經典活動實施方案》,要求學校全體教師和學生共同參加,低年級學生以《三字經》《弟子規》《千字文》為主,中高年級學生及教師以《論語》為主。通過經典背誦競賽、個人考核過關的檢測學生誦讀成績。現在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共有2456名學生參與到活動中來。

教師以背《論語》為主,平時以自學為主,利用例會時間進行抽測或集體測試(集體測試以寫為主)。從校長到同志,從後勤到一線,只要是實驗國小的老師人人都要參與。現在學校已檢查完《論語》的第一、二章。誦讀《論語》已作為本年度教師基本功主要內容之一,年終必須過關。

4月23日和6月16日的《井岡山報》兩期刊登了實驗國小“師生共讀經典”活動的報道。

三、研訓結合,提升素質

找準教學的切入點,研訓結合,突出主題,攻破難點是我縣小語開展教學研討活動的宗旨。我們認為,教師素質的提高依靠“競賽+培訓+閲讀”。競賽是錘鍊,培訓是提高,閲讀是養分。並且形式要創新。我縣在走“主題式教研”發展之路方面作了努力:

各校從問題入手,尋找教研突破口。以學科教研組為平台,開展了大量“主題式”教研活動,活動程序為:“發現問題—確定主題—行動跟進—實踐探索—揭示問題—尋找對策”。建立一種“包容、共生”的良好人際關係促進學科教研組建設,從而達成開放性評價和互助式教研。

為了搭建平台,促進更多語文教師實現專業成長。縣教研室09年相繼召開了“國小語文教師作文教學優質課競賽暨觀摩研討會”、“國小語文合作教學競賽”、“國小語文教師光盤教學(模式一)優質課競賽暨觀摩研討會”等主題教研活動。面對的對象有中青年教師和50歲以上的老教師,實現了老、中、青共參與、共提高的目標。其中涉及的主題研討內容有:一、二年級的識字教學、三年級的片段作文教學、四年級的古詩詞教學和五、六的閲讀教學(分精讀和略讀)。讓參會人員帶着問題來,滿懷信心回。活動主要採取競賽、培訓、研討相結合的方式推進:説課、上課、評課競賽——專題講座——觀摩優質錄像課——研討交流——總結(論文、案例評比)。以此平台,營造平等民主的教研氛圍,堅持了問題從教師中來,堅持了在教學中研究,堅持以研究促教師發展。我們沒有響亮的口號,靠着樸實、紮實的實幹,靠着教師“把自己擺進去”的真正參與,促進教師成長的真實變化和課堂的真實變化。

四、教學實踐,親近課堂

“課堂是我們教師的根,教研員永遠不能脱離教學一線,要永遠保持教師的身份。”這句話我們銘記於心,根植於課堂。

1、送課下鄉。為發揮學科教研員、市縣級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的示範引領作用,我縣每個學期都會組織小語學科送教下鄉。這一活動為廣大鄉鎮教師帶來了實實在在的能體現新課程理念的示範課例。

2、教學實踐周。為了引領鄉鎮教師更新教育理念,探索切合實際的教學模式,我縣經常組織教研員到鄉鎮學校開展教學實踐周活動。活動內容有兩方面:一是每個教研員到校後接一個教學班的教學工作;二是教研員站在理論前沿,貼近改革實踐,在新課程改革理念方面作專題講座。理論與實踐的磨合,教研員與一線教師的零距離接觸,不僅提升了教研員自身的教學素能,而且加快了鄉鎮教師專業成長的步伐。

反思與展望:

根據課改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我縣在今後課改中工作將適時調整工作策略,着力加強以下幾項工作,進一步促進國小語文課改在我縣的常態化推進。

一、閲讀先行,成立讀書會。朱永新教授説過:一個人的閲讀史就是一個人的精神發展史。為此,我們將給廣大教師提供一個廣闊的交流平台,讓更多有教育思想、有反思精神、有理想激情的優秀教師聚集在一起,探討切磋,互助共進。讓閲讀成為教師的生活方式和行走的姿態。

二、抓住關鍵,分類召開主題教學研討會。1、開展研課活動。當前,我縣課堂教學出現了新流弊,課堂好看但教學空泛了,教學空間大但學科本體弱化了,以致學生忙碌了,學習成本提高了,綜合素養卻降低了。為此,尋求解決問題的方略,一切理解從“讀”出發,一切深度思考從“挖掘”教材開始。2、召開光盤教學研討會。為實現資源共享,為村小教師實施有效教學搭建一座橋樑。3、召開六年級複習研討會。通過研討積極探索“輕負擔、高質量”的課堂教學模式,同時深入挖掘傳統教學中的寶貴經驗以活動為載體加以推廣,引導廣大教師聚焦課堂,研究課堂,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益。

三、樹立身邊的榜樣,以“案例”激發教師成長。

我縣不乏教學經驗豐富的語文教師。這些優秀的教學經驗,總結、推廣、應用優秀教師教學經驗,本身也是課改工作所關注和推崇的,是課改工作的一部分,本身就是很有價值的培訓工作。將舉行“國小語文名優教師教學經驗研討會” 通過展板、執教示範課、作專題報告、同事介紹、教研員點評、對話、研討等全方位地展示了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多年形成的優秀教育教學經驗。

四、以課題研究助推課改創造性推進。

問題即課題。“以科研促課改”是許多地區的共同做法,也是我們的當然選擇。在我縣全面推進課改之際,我們將力求通過“重點課題牽動一般課題的研究,微型課題豐富重點課題研究”的辦法,做到理念實、思路清、方法活、形式新。

【第9篇】縣國小語文課程改革年度工作報告

xx年秋季我縣啟動新課程以來,積極準備,認真實施,為新課程實驗推廣開展了紮實、有效的工作。但在農村地區,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遇到很多的困難,如教師專業素質整體水平相對不高,教師年齡老化,師資嚴重缺失,教材內容偏多,農村學生學習吃力,教育教學設施設備落後等問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本身是一項系統工程,也必定是一項漸進的工程。在農村地區,如何立足於農村教育的現狀,找準通過推進課改促進農村教育發展最近生長點,而非好高騖遠,是我們推進課改必須思考的。

為此,我縣小語學科確定了以“調研”為途徑,深入一線,重心下移,發現問題,瞭解教師需求,依靠“研訓”為載體去激活和催生教師專業成長,以“閲讀”奠定基礎,追求廣大語文教師“快樂教學、幸福生活”為目標。

,我縣小語緊緊圍繞全局教育教學宗旨,努力踐行教學研究、引領、服務的職責,開展了一些工作,收穫了一些成效。

一、 深入調研,挖掘問題

1、在關於對本次課程改革的態度上,僅有5人選擇了不支持或無動於衷,但是其中只有2人選擇了對課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標“不認同”。在對新課程所倡導的評價理念和方式的態度上,共有97位(92.38%)教師選擇了“通過創設一定的條件可以實現”,有8位教師選擇了“過於理想,難以實現”。

2、關於對課程和教材的認識,有35人(33.3%)認為現在的課程設置有不合理的地方,新課程教學中課堂容量較大,現有課時難以完成教學任務,並建議能夠增加一些學科的課時。教師們普遍認為“新教材比舊教材要求高了,難度大了”。

3、關於教師的教學行為和教學方式的調查。教師在備課時使用的參考資料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學生練習冊、教參、教材,只有23人同時選擇了課程標準,僅佔21.9%。

二、 閲讀奠基,夯實教學

課改行程的艱難,讓我們清醒地認識到教學應該深深扎進閲讀的土壤裏。為此,我縣將定為“師生閲讀年”,着力推進“書香校園建設”。目標明確,推動有力,措施具體有效,活動開展,成效日益顯現,影響不斷擴大。一路行走,一路收穫。

共3頁,當前第1頁123

2、舉辦讀書報告會。為了讓教師開闊眼界,拓展視野,提升思想,提升品味。4月上旬,特邀江西省特級教師、原吉安市教研室主任劉武德老師作了題為《師生共讀師生同樂》的報告。在長達二個多小時的報告中,劉老師站在生命成長的高度,高處着眼,小處入手,從讀書走向、誦讀經典、讀寫結合、與思考同行等多角度、多層次闡述了讀書方法、讀書內容,從容講來,思考深刻,舉例豐富,分析入理,深深地震撼着人們的心靈。使大家對教師為什麼要讀書、如何讀書、應該讀哪些書,有了新的、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3、成功舉辦萬安縣“新華杯”師生讀書知識競賽。為了倡導“閲讀豐富人生,讀書使人智慧,建設書香校園”的理念,引導廣大師生多讀書、讀好書、愛讀書的良好校園文化氛圍。5月28日——29日成功舉辦萬安縣“新華杯”師生讀書知識競賽。旨在通過讀書知識競賽,讓師生與人類崇高精神對話,與文明對話,與經典對話,讓廣大師生從書籍中得到心靈的慰藉,從書籍中盪滌自己的心靈,從書籍中享受教與學的樂趣,從書籍中找尋理想的棲息地。活動分為兩個階段:學校初賽和縣決賽。5月20日以前各校以讀書為媒,建立“學習共同體”,緊緊圍繞全縣的總體實施方案,都制定了各具特色的師生讀書計劃。一個個主題鮮明的讀書活動,不但激發了同學們的閲讀興趣,同時也喚發了師生的讀書激情,把全縣的讀書活動演繹得多姿多彩。縣賽時,經過筆試角逐,實小、芙小、梘小、窯小、韶小和桂小代表隊進入決賽。決賽採用口頭答題形式,挑戰“四關”,即“別無選擇”、“捨我其誰”、“信心百倍”和“勇擔風險”。在表彰儀式上教體局局長郭白雲對此次讀書競賽活動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並提出了三點希望:一是要繼續創設濃厚的閲讀氛圍,引導師生愛讀書;二是要創造良好條件,保證師生有書讀;三是要加強閲讀指導,培養學生養成良好讀書習慣。

4、讓“經典”走進師生心靈。

每天早晨,各校都安排“讀書時間”;堅持進行“聆聽名段,欣賞名作”的感悟經典歷程:聆聽中外名曲、古今詩文、經典故事、、、、、、這些經典之作經日積月累,給予了學生文化營養,浸潤了傳統道德思想,豐盈了孩子們的精神世界。實驗國小和桂江國小制定了《師生共讀經典活動實施方案》,要求學校全體教師和學生共同參加,低年級學生以《三字經》《弟子規》《千字文》為主,中高年級學生及教師以《論語》為主。通過經典背誦競賽、個人考核過關的檢測學生誦讀成績。現在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共有2456名學生參與到活動中來。

教師以背《論語》為主,平時以自學為主,利用例會時間進行抽測或集體測試(集體測試以寫為主)。從校長到同志,從後勤到一線,只要是實驗國小的老師人人都要參與。現在學校已檢查完《論語》的第一、二章。誦讀《論語》已作為本年度教師基本功主要內容之一,年終必須過關。

4月23日和6月16日的《井岡山報》兩期刊登了實驗國小“師生共讀經典”活動的報道。

三、研訓結合,提升素質

找準教學的切入點,研訓結合,突出主題,攻破難點是我縣小語開展教學研討活動的宗旨。我們認為,教師素質的提高依靠“競賽+培訓+閲讀”。競賽是錘鍊,培訓是提高,閲讀是養分。並且形式要創新。我縣在走“主題式教研”發展之路方面作了努力:

各校從問題入手,尋找教研突破口。以學科教研組為平台,開展了大量“主題式”教研活動,活動程序為:“發現問題—確定主題—行動跟進—實踐探索—揭示問題—尋找對策”。建立一種“包容、共生”的良好人際關係促進學科教研組建設,從而達成開放性評價和互助式教研。

為了搭建平台,促進更多語文教師實現專業成長。縣教研室09年相繼召開了“國小語文教師作文教學優質課競賽暨觀摩研討會”、“國小語文合作教學競賽”、“國小語文教師光盤教學(模式一)優質課競賽暨觀摩研討會”等主題教研活動。面對的對象有中青年教師和50歲以上的老教師,實現了老、中、青共參與、共提高的目標。其中涉及的主題研討內容有:一、二年級的識字教學、三年級的片段作文教學、四年級的古詩詞教學和五、六的閲讀教學(分精讀和略讀)。讓參會人員帶着問題來,滿懷信心回。活動主要採取競賽、培訓、研討相結合的方式推進:説課、上課、評課競賽——專題講座——觀摩優質錄像課——研討交流——總結(論文、案例評比)。以此平台,營造平等民主的教研氛圍,堅持了問題從教師中來,堅持了在教學中研究,堅持以研究促教師發展。我們沒有響亮的口號,靠着樸實、紮實的實幹,靠着教師“把自己擺進去”的真正參與,促進教師成長的真實變化和課堂的真實變化。

四、教學實踐,親近課堂

“課堂是我們教師的根,教研員永遠不能脱離教學一線,要永遠保持教師的身份。”這句話我們銘記於心,根植於課堂。

1、送課下鄉。為發揮學科教研員、市縣級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的示範引領作用,我縣每個學期都會組織小語學科送教下鄉。這一活動為廣大鄉鎮教師帶來了實實在在的能體現新課程理念的示範課例。

2、教學實踐周。為了引領鄉鎮教師更新教育理念,探索切合實際的教學模式,我縣經常組織教研員到鄉鎮學校開展教學實踐周活動。活動內容有兩方面:一是每個教研員到校後接一個教學班的教學工作;二是教研員站在理論前沿,貼近改革實踐,在新課程改革理念方面作專題講座。理論與實踐的磨合,教研員與一線教師的零距離接觸,不僅提升了教研員自身的教學素能,而且加快了鄉鎮教師專業成長的步伐。

共3頁,當前第2頁123

反思與展望:

根據課改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我縣在今後課改中工作將適時調整工作策略,着力加強以下幾項工作,進一步促進國小語文課改在我縣的常態化推進。

一、閲讀先行,成立讀書會。朱永新教授説過:一個人的閲讀史就是一個人的精神發展史。為此,我們將給廣大教師提供一個廣闊的交流平台,讓更多有教育思想、有反思精神、有理想激情的優秀教師聚集在一起,探討切磋,互助共進。讓閲讀成為教師的生活方式和行走的姿態。

三、樹立身邊的榜樣,以“案例”激發教師成長。

我縣不乏教學經驗豐富的語文教師。這些優秀的教學經驗,總結、推廣、應用優秀教師教學經驗,本身也是課改工作所關注和推崇的,是課改工作的一部分,本身就是很有價值的培訓工作。將舉行“國小語文名優教師教學經驗研討會” 通過展板、執教示範課、作專題報告、同事介紹、教研員點評、對話、研討等全方位地展示了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多年形成的優秀教育教學經驗。

四、以課題研究助推課改創造性推進。

問題即課題。“以科研促課改”是許多地區的共同做法,也是我們的當然選擇。在我縣全面推進課改之際,我們將力求通過“重點課題牽動一般課題的研究,微型課題豐富重點課題研究”的辦法,做到理念實、思路清、方法活、形式新。

共3頁,當前第3頁123

【第10篇】國小新六藝校本課程研究工作報告

國小新六藝校本課程研究課題,由原重慶市涪陵城區教育辦公室自主申報,於XX年12月經重慶市教育學會批准立項,並確定為市級重點課題。XX年4月課題正式開題。本課題在市教育學會、區教科所的指導下,於6月以前,在由涪陵城區教育辦公室(以下簡稱城區教辦)主持。6月涪陵區行政區劃調整後,本課題研究改由涪陵區敦仁街道教育管理中心(以下簡稱敦仁教管中心)主持。涪陵城一校、城二校、城三校、城五校、城六校、城八校參與了課題研究。

開題以來,歷經四年的研究,基本完成了課題研究任務,並已做好結題準備。現將本課題研究工作報告如下:

一、 課題研究的背景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基礎教育實行三級課程管理的新模式。除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外,還應該根據學校實際,開發和選用校本課程。但是,到XX年,涪陵城區國小基本沒有自己規範的校本課程。這就使開發校本課程成為涪陵城區教辦和城區學校推進新課程改革的緊迫任務。

回顧十餘年來涪陵城區國小推進素質教育的的教育改革歷程,我們在語文、數學等主要學科上實施了一系列教法改革嘗試,並且走過了一條從開設第二課堂活動,到建設校園文化,再到創建學校辦學特色的發展道路,受到了積極成效。

但是,由於應試教育思想的長期侵蝕,到XX年,我們教育教學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一些對促進學生素質提高有重要作用教育內容,如詩詞、寫字、禮儀、器樂、武術、科技等內容未得到應有的重視。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在學科教學中沒有得到有效落實。學校和教師往往注重學科的工具性,忽視學科的人文性,對學生的人性關懷不夠。由於學校沒有規範的校本課程為支撐,學生個性特長的培養,教師專業化發展,以及學校辦學特色建設都難於取得長足的進步。

XX年秋期,根據市、區教委部署,涪陵城區國小啟動新課程改革試驗。城區教辦抓住這一有利時機,針對上述問題,提出在涪陵城區國小開展新六藝校本課程建設,並隨即開展了一系列工作。為推動這項工作深入、規範發展,城區教辦於XX年10月以“國小新六藝校本課程研究”為題,向重慶市教育學會申請課題立項,並獲批准。課題研究工作由此全面啟動。

二、課題研究目標

新六藝校本課程研究的總目標是:貫徹化育論理念,深化素質教育,構建新六藝校本課程體系,並使之與國家課程的協調,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促進師資思想業務水平、學校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全面提高。

課題研究的具體目標是:

(一)課程建設目標:編寫出適用的新六藝校本課程計劃、課程標準和教材,初步構建起與國家課程相協調的新六藝校本課程體系。

(二)教育質量目標: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科學素質、創新精神、實踐能力;使學生個性特長得到有效發展;為學生髮展成為具有中國心理、世界眼光、傳統體認、現代意識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打下堅實基礎;促進城區國小教育質量全面提高,使城區學校在全區同類別學校中居領先水平。

(三)師資建設目標:提高教師人文素養,打造一支思想業務素質優良的新六藝校本課程骨幹教師隊伍。

(四)學校發展目標:促進涪陵城區學校形成各自的辦學特色,創建一批涪陵區乃至重慶市特色品牌學校。

三、研究工作進程

本課題研究工作經歷了四個基本階段。

第一階段,啟動與實踐探索階段。時間從2005年1月——2006年1月。本階段主要開展了宣傳發動,組織建設,制度建設,開題工作,隊伍培訓,課程計劃研製,課程實踐探索,研究工作考評和學生素質技能考評等工作等。

第二階段,課程構建階段。時間從2006年2月——2007年12月。本階段主要開展了完善組織、制度,隊伍培訓,課標、教材編寫,課程實踐探索,第二次學生素質技能考評,研究工作總結、考評、表彰等工作。

第三階段,實踐驗證階段。時間從2007年12月——2008年6月。本階段主要集中開展課程實踐檢驗,組織了第二屆新六藝系列教育教研活動。

第四階段,總結提煉階段。時間從2008年7月——2009年4月。本階段主要繼續進行教育教學實踐,並組織第三次學生素質技能檢測;開展課標、教材的修改、編印;研究成果整理,研究工作總結,研究工作終結考評,為結題評審做好準備。

四、主要工作

四年的研究工作呈現出螺旋上升的歷程。現將研究期間的主要工作綜述如下:

(一)宣傳發動工作

城區教辦和敦仁教育管理中心,將課題研究工作作為推進素質教育,推動城區國小發展的戰略措施,開展了深入的宣傳發動。教辦、教管中心利用各種會議,各種教育教學活動大力宣傳新六藝課題研究的重要意義,宣傳新六藝課程的理念和方法。參與研究的學校也充分利用各種形式,進行宣傳發動。因此,新六藝課題研究得到了學校絕大多數幹部、教師的認同,參與研究的積極性空前高漲。 XX年4月15日,“國小新六藝校本課程研究”總課題和子課題“國小新樂教校本課程研究”在城五校同時開題,開題大會圓滿成功,拉開了新六藝校本課程研究的序幕。

(二)組織建設、制度建設工作

以敦仁教管中心(城區教辦)為龍頭,建立起完善的課題研究組織網絡。課題研究一開題,就建立起課題研究領導小組和總課題組。課題研究領導小組由教辦主任任組長,參與研究的六所學校校長等分任副組長和成員。總課題組仍由教辦主任任組長,各校校長、教辦教研員等任副組長或成員,同時吸收各校幹部、骨幹教師任成員。各校相應組建了本校新六藝總課題組和子課題組。學校總課題均由校長任組長。各子課題組則由學校幹部擔任,學校總課題組、子課題組成員均為相應學科的骨幹教師。

XX年9月,根據研究工作的需要,在教辦總課題組之下,又成立了六個子課題核心研究組。核心研究組由城區學校相應學科最優秀的幹部和骨幹教師組成。核心研究組在總課題組直接指導下,每組負責新六藝一門課程的研究,對各校子課題研究發揮引領作用。(參見附件一:新六藝課題研究組織機構示意圖)

新六藝課題研究是涪陵城區國小有史以來最大的研究課題,參與人數之多,研究之深入,成效之顯著,都是以往的研究課題無法比擬的。參與課題研究的幹部、教師總計達272人,其中總課題組39人,六個核心子課題組有55人,學校各類課題組達266人。課題研究人員基本覆蓋了學校的中青年骨幹教師隊伍。(參見附件二:涪陵城區國小新六藝校本課程研究參研人員統計表)

9月,涪陵城區行政區劃調整,城區教辦撤銷,成立敦仁教育管理中心,學校幹部也發生了變化。由敦仁教管中心牽頭,對課題領導小組、總課題組成員進行了調整,保證了研究工作的繼續進行。

為規範研究工作,在組建研究組織機構的同時,制定了《新六藝課題研究組織機構設置意見》、《新六藝課題管理制度》、《新六藝子課題核心研究組管理意見》等一系列制度。形成了比較健全的研究工作制度系統,保證了研究工作規範有序進行。

(三)研究隊伍培訓工作

為提高研究人員的研究水平,總課題組先後組織了一系列的培訓活動。如總課題組先後於XX年9月、XX年11月和XX年年4月組織了三次新詩教骨幹教師培訓。XX年9月總課題組組織了城區國小體育教師武術套路培訓。總課題組於XX年9月組織了各核心研究組全體人員集中培訓。各校也結合本校實際,開展了一系列的培訓活動,如:城三校在近幾年內先後組織了五次書法教師沙龍活動;組織了詩詞知識講座、人品教育講座等多種培訓活動。又如城六校組織了學校課題組人員培訓;城二校組織了書法、繪畫等多次講座。

(四)開展研究活動

各類課題組根據研究進程,採取集中研討與分工合作的方式開展研究活動。特別是各子課題核心研究組,根據總課題組的統一部署,定期集中研究。每次研討活動,都有目的,有內容,有記錄。每次集中活動,做好下階段佈置下階段的研究任務,確定下次集中的時間和地點。總課題組負責人和核心組指導教師都儘量參與各組的集中活動,到場進行具體指導。

研究期間,既開展了課標、教材的研製,還組織了兩屆新六藝教研系列活動。第一屆系列活動由總課題組直接組織開展。第二屆系列活動由總課題組統一部署,由子課題核心研究組具體組織開展。系列教研活動開展內容有新六藝課程試教,課堂教學競賽,論文、教案評選,詩歌習作評選,書法比賽和作品展覽等等。兩屆活動共計上競賽課55節,評選出論文、教案、活動方案共計284篇。評選教師詩歌231篇。

為提高新六藝教材的質量,總課題組組織了一系列集中指導,幫助各核心研究組對教材進行反覆修改。教管中心抽調學校幹部和骨幹教師,與教管中心教研員組成教材總編組,對教材進行修改和編排。為方便教師教學,還將新六藝課程全套教材製作成了電子課件。

(五)開展教育活動

研究期間,圍繞新六藝校本課程,開展課題教學實踐,並組織了大量教育主題活動。

各校或使用自編教學資料,或使用核心課題組編寫的教材開展新六藝校本課程教學。如城五校每週有3至4天下午在全校開設新樂教校本課程一節課;城三校全校各班每週開設一節書法課;二校也利用中午或下午開設書法課和繪畫課。除開展課堂教學嘗試外,有的學校還組織新六藝主題教育月活動,每月圍繞一門課程開展活動。各校還結合本校實際,開展了藝術節、科技節、體育節、廣場文藝演出等多種大型活動。

總課題組和核心研究組還集中組織了兩屆城區國小新六藝教育系列活動。

第一屆新六藝教育系列活動圍繞以“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為主題,開展了八項活動,分別為:城區國小生詩歌吟誦會,詩歌習作評選,第七屆書畫展,禮儀隊列評比,“民族精神記在心”主題報告會。城區國小第一屆新樂教音樂會,城區國小生第一屆尚武大賽,以及“中華之光、領先世界”為主題的涪陵城區國小生科普徵文評選等。

第二屆新六藝教育系列活動以“學周波,迎奧運;為家鄉添彩,為祖國增輝”為主題,開展了城區國小生詩歌朗誦會、詩歌習作評選;城區國小生第八屆書畫展覽和現場書畫比賽;城區國小生新禮教學生徵文評選和演講比賽;城區國小生第二屆新樂教文藝匯演;城區國小生第二屆尚武大賽;城區國小生第三屆微機操作比賽和科技“三小”作品評選等共計十項活動。

結合新六藝教育系列活動,開展了兩屆“新六藝小星”評選。評選為“新六藝小星”的學生,由城區教辦分別頒發“小詩人”、“小畫家”、“小書法家”、“禮儀小星”、“音樂小星”、“尚武小星”、“科技小星”獎章。

除上述活動,城區教辦還組織來城區國小生廣場書畫大賽,城區國小“紅巖班”創建活動及其文藝表演等多次大型活動。

(六)開展學業評價

研究期間,分別於XX年底、XX年底、底開展了三次學生城區國小生素質技能檢測,積極開展新六藝校本課程學業評價探索。每次檢測內容都以新六藝課程為中心,檢測六到七個項目。如檢測的項目為詩歌朗誦,書法,繪畫,禮儀常規,簡譜視唱和器樂演奏,少年拳與武術操,微機中文錄入與動畫製作等七大項。素質技能檢測採取學校全面檢測,教辦或教管中心抽測的方式進行。教辦、教管中心每次抽測少則三個年級,多則五個年級,每次抽測人數都在各校抽測年級總人數的20%左右。

(七)開展課題管理

城區教辦(敦仁教管中心)將新六藝課題研究列入重點目標,於年底對學校實施目標考評。研究期間共組織三次年終考評。

區教科所、區教科規劃辦和教育學會的指導下,還組織了一次課題研究評優活動,兩次課題研究專項考評。

課題研究評優活動於XX年底進行。城三校、城五校、城六校被評為新六藝優秀學校。城一校被評為禮儀教育優秀學校,城二校被評為書畫教育優秀學校,城八校被評為武術教育優秀學校;評選出優秀課題組20個,優秀課題組主持人11人,優秀課題組主研教師24人。

XX年5月城區教辦對各校進行了課題研究中期考評。根據考評結果,於XX年9月召開了課題研究中期總結表彰大會。會上表彰了評優活動評選出的課題研究優秀學校、優秀課題組和優秀研究人員,並將城三校被命名為書教特色學校,城五校被命名為樂教特色學校,城六校被命名為詩教特色學校。將城一校被命名了禮教特色創建學校,城二校被命名為書畫特色創建學校,城八校被命名為武教特色創建學校。城三校、城五校、城六校三所學校的校長還在大會上作了課題研究經驗交流。

11月,為指導參與研究的各校收集整理研究資料,提煉研究成果,總課題組在城三校召開了新六藝校本課程研究檔案資料建設現場會。各校課題負責人和資料員觀摩了城三校新六藝研究資料檔案,城三校領導在會上介紹了資料檔案建設的具體做法和經驗。

12月敦仁教管中心對學校進行了課題研究終結考評。並於2月對被評為課題終結考評優秀學校的城三校、城五校、城六校、城二校進行了表彰。

(八)開展研究協作

為提高新六藝校本課程研究質量,城區教辦和學校與長江師範學院、涪陵區書法家協會、涪陵區武術家協會、涪陵區詩詞學會、涪陵區少兒圖書館等單位建立了密切的協作關係。各單位對新六藝課題研究給予了大力支持和指導。城二校被長江師範學院美術學院確定為美術教育實踐基地。長師美院幹部師生多次到開展活動,舉辦講座,培訓指導二校教師。區少兒圖書館是第一家與城區教辦簽訂協作協議的城區國小校外教育基地。他們不僅到城區學校設置流動圖書室,而且與城區學校共同開展了廣場書畫大賽,紅巖班創建等一系列活動,積極支持新六藝課題研究。涪陵區書法家協會、詩詞學會、武術家協會也與城區教辦簽訂了教育協作協議,經常與城區學校一道開展活動,培訓指導教師,支持新六藝課題研究。

(九)經費保障

為保障課題研究的順利進行,城區教辦、敦仁教管中心和各學校都提供了大量資金。城區教辦制定了課題研究經費管理制度。在保證總課題組研究經費的同時,每年都給每個核心研究組預算了研究經費,並設計了專用的經費審批報銷單。據不完全統計,四年內城區教辦和敦仁教管中心用於新六藝課題研究活動的經費總計在5萬元以上。各校總計投入研究活動經費在15萬元以上。

五、取得的成果

(一)基本完成課題研究預定任務

通過四年的研究,制定了新六藝校本課程計劃和六門課程的課標,編寫了電子教材46冊,並已交由重慶師範大學出版社公開出版。還編輯了研究方案、報告、課程計劃、課標等資料,以及教師論文教案集、師生詩歌習作選集、書畫作品集等研究成果資料共計15冊,其中第一冊(研究方案、報告、課程計劃、課標等資料彙編)已交由出版社公開出版。錄製了研究活動影像資料若干碟。研究研究成果集等各校制定了新六藝校本課程實施方案,將課程排上課表開展教學。新六藝校本課程的體現在涪陵城區國小初步形成,課題研究目標基本實現。

(二)學生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通過課題研究活動,促進了學生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學生總體素質穩步提高。一大批學生被評為“新六藝小星”或“特優生”。學生在各級組織的競賽活動中取得優良成績。

(三)教師隊伍建設取得積極成效

由於城區六所學校的幹部、教師廣泛參與本課題研究,教師隊伍得到了鍛鍊,教育教學能力、人文科學素質得到提高。許多教師在研究活動中獲獎;不少教師通過研究活動寫出了自己的第一首詩,展出了自己第一幅書畫習作或科技製作。在課題研究中取得的成績,成為許多教師專技職務資格晉升的要件。

(四)特色學校創建取得明顯進展

通過課題研究,城三校、城五校已經創出了鮮明的辦學特色。城六校、城二校、八校、城一校在辦學特色創建方面也取得了長足進步。本課題研究及各校的實踐探索,在涪陵區乃至重慶市產生了良好的影響。涪陵區領導對城三校、城五校的辦學特色高度評價。區教委領導對城區學校辦學特色作過多次表揚。市教科院、區教科所數次組織外區縣、本區學校幹部教師前來考察觀摩。涪陵電視台、《巴渝都市報》等媒體對城區各校新六藝研究活動取得的成效作過多次專題報道和新聞報道,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和好評。

【第11篇】國小三年課程改革實驗工作自查報告範文

根據教育局統一部署,我校以新課實驗為重點,以新課程理念為導向,開展課程改革實驗,現對實驗工作進行全面細緻的自查,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介紹

三年多來,隨着學校的外地借讀生源逐年增加,給我們的教育教學帶來很大的困難,但作為學校的領導班子,在這三年裏帶領全體教職工,以課程改革為契機,迎難而上,克服瓶頸制約,勇於探索,大

膽實踐,緊緊圍繞學校的發展規劃,以“求實、創新”的校風為抓手,開展教育教學工作,以“勤奮、創優”的教風優化教師隊伍建設。幾年來,學校始終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依法治校;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積極推進課程改革課改,努力為師生營造良好發展的環境。在上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校取得了較為豐碩的辦學成果:先後被評為全國綠色學校,市科技教育先進學校,縣首屆先進校本教研學校。

二、具體的實施辦法

1、制定方案,確定目標和思路

基於對新課程內涵的理解和校情分析,xx年8月,制定了雷甸國小基礎教育課改實驗工作方案,確定我校課改的主題是:“融入新課程,樹立新理念、師生共成長”。總體思路是:立足課堂、面向學生,注重反思、優化教師素養,形成辦學特色,推動學校跨躍式發展。在教育管理、教育方法、教學模式、教學評價等諸方面,提出具體目標:從學校層面上講,提出創建縣課改示範學校的目標,完善校本教研製度,打建學科基地,制定名師培養工程,營造寬鬆和諧的育人環境,合作嚴謹的教研氛圍,5年內培養2名縣級名師,6名縣級教壇新秀。

從教師層面上講,構建適合不同教師發展的平台,增強教師的個人成就感,樹立終身學習觀念,提高教師理論素養,成為研究性教師。從學生層現上講,發展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提高學生實踐能力,使學生在各級競賽中獲取好成績。

2、健全制度,加強組織,完善管理。

以“以人為本”的理念樹立起科學管理的觀念,充分尊重廣大實驗教師,發揮他們的主人翁意識,讓每位教師都積極參與到學校新課程管理中去。

①成立課改領導小組,由校長任組長,下設實施系統,由1—6年級所有學科的教研組長組成,做到校長親自抓,教導處負責抓,教研組具體抓的工作網絡。

② 健全制度,規範課改活動根據學校實際情況,我們相繼出台了《課改理念學習制度》《課改教師備課制度》《課改教師常規考核辦法》《課改教研製度》《課改教師獎勵辦法》《課改學生評價辦法等,在全體教職工的積極支持和配合下,各項改革措施實施有力,調動了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教師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使學校課改活動不斷走向科學化、法制化、規範化。

③健全課改保障制度,無論是在硬件添置與輔導材料的購買,還是在師資培訓上,學校均給予優先,3年下來在新課程上共投入經費達20萬餘元。

3、抓宣傳輿論,營造實驗氛圍實施新課程,學校是主陣地,但同時需要取得社會和家長支持與配合,早在xx年5月,我們向家長和社會作了調查問卷,95%以上的家長對新課程不瞭解,許多家長對自已的子女實施新課程不理解、不支持,為此,我們學校定期召開了家長會,向家長宣傳課改的意義、目標和內容,之後定期召開課改成果會,讓學長、學生深切感受新課改的好處,進一步增強課改的自主意識,同時徵詢家長、社會的意見和建議,使新課改革在主體上形成合力。

同時定期編印實驗信息資料,讓廣大教師及時瞭解學校課改動態。

4、加強學習,樹立新課理念

沒有學習,認識就不會加深,實踐也就失去指導。為了提高全校教職工進行課改實驗的自覺性,組織全校教職工認真學習有關文件,明確課改的目的、意義、內容和要求,領會課改的實質,以利於在實

驗中,運用課程標準,把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研究落實在教學過程之中。

①以校為單位,每週安排一次集中學習,每次學習有書面內容。

②以教研組為單位,每次活動安排理論學習,做到有時間,有內容。

③每學期期末及暑期培訓,安排新課程專題培訓,形成為聽講座、看錄像。

④積極參與並組織外出培訓,三年來共參與新課程外出培訓,400餘人次,其中市級以上有80人次。

⑤邀請專家、教研員來我校指導作新課程講座。

5、強化常規,減輕學生負擔

①嚴格執行國家課程計劃,開足開齊各類課程,嚴格做到“五要五不準”。

②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和活動時間,嚴格控制學生在校學習活動時間在6小時以內,嚴禁利用學生休息時間組織學生上課。

③嚴格控制作業量,一、二年級不佈置課外作業,其它年級課外作業最不超過30分鐘。嚴格規範考試,學生考試每學期未組織一次,成績採用等級制,不按成績給學生排隊。不組織學生參加教育部門外組織的各種競賽活動。

④依據《雷甸國小教學常規》和《雷甸國小教學常規評價標準》,加強對教師備課、上課、作業批改、輔導等工作的管理。

⑤為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和經濟負擔,嚴格把好徵訂關,嚴格按上級有關部門精神為學生訂購相關的教輔材料,除教育局審定的教學同書外,沒有向學生推薦使用其它練習、複習用書。

5、依託校本,發掘課程資源新課程的三級管理體制,為學校和老師開發課程留下了一定空間,為了全面落實新課程理念,創建我校特色,我們在校本課程開發中作了探索。

①結合學校特色,開掘《科技》校本課程,分上、下兩冊,36課時,內容包括科普知識、三小製作、科技創新成果等,結合校本課程和選修課,正式進入課堂。

②依託科技實驗基地,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近年來,每年成立活動小組,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活動成果獲專家好評,每年獲市以上獎。

③挖掘學校隱性課程,豐富課程資源,如建成科技成果室、勞動活動室等。

6、做實教研,構建教師發展平台。

新課程注重教師的反思實踐和專業成長過程,三年來,我校以校本教研為手,為教師營造教研氛圍,激勵教師投身新課程實驗之中,提高教師課改意識,挖掘教師潛在的能力。

①構建教學反思平台學校按新課程學科成立“學習、反思、發展”為主題的反思小組,要求教師課課有反思,週週有案例,月月有交流,每學期對教師的案例反思彙編成冊,教師在反思過程中,獲得理性的昇華和情感的愉悦。

②構建課題研究平台

③構建集體備課平台

備課是搞好課改教學的前提,在模式上改變備課的內容,注重學情分析,教學分析和課後反思,不追求複雜的教學過程設計,而且成立備課組,每二週集體備課一次,每次備課確定教材分析的中心發言人,其他成員補充修改,確定一套完整的課時計劃,每位教師再根據班級實際,實行策略修改,這樣做有利於提高教師對教材的鑽研水平。

④構建教研活動平台

⑤構建教師教學展示平台。

每學年開展新課教學展示活動,廣大實驗教師通過平台,通過備課、上課、説課、評課,極大地促進教師課堂技藝的提高,兩年來,我校承擔了縣3次課改學科展示活動,獲得同行專家好評,4名教師參加縣市課堂教學評比,獲得好成績。

7、突出過程,積極探索評價機制。

隨着課改的深入,課堂教學在重視培養學生知識與技能的同時,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日漸上升為重要的教學目標,學校開始探索符合新課程要求的課堂教學評價機制,用評價的多元化促進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轉變。

學校根據新課程改革評價功能和實驗的要求,結合縣教研室的評價要求,我校積極探索學生素質內容和方法的改革,在操作中注重:

①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包括學生自評、小組評價、教師評價、家長評價等。

②評價內容的全面化,不僅關注學業成績,還重視學生多方面潛能的發展,不僅關注結果,還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態度,尤其是實踐能力的進步和變化。

③評價方法多樣化,包括書面作業,行為觀察、問題研討、成長記錄等。

同時,積極研究教師教學評價策略,力求以評價提高教師發展的內驅力。

【第12篇】國小語文課程校本化工作報告

下面我就結合我的工作具體談一談經典誦讀的教學。

國學經典文化的韻律、美妙的意境和精煉的詞句,對培養孩子的語感、發展能力,提高文化素養有獨到的作用。引導學生在記憶力最佳的時候,通過對國學經典的學習和背誦,可以提高學生記憶力、想象力、邏輯分析能力、文章排布能力、遣詞造句能力。

在學生上三年級時,我就開始帶着他們誦讀《論語》中的內容。在和學生誦讀經典的過程中,僅僅帶着他們背誦是不夠的,我還會對每一句進行必要的講解。講解時僅僅説説字面的意思也是不夠的,我還會結合學生實際情況讓他們有更深刻的瞭解。在講解《論語》時,我們會發現《論語》的許多思想都能在班級每位同學身上有所體現。我不得不感歎,真理往往是最簡單和樸素的,它來源於我們的日常生活,哪怕是小孩子的世界也同樣適用。比如,在講“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時,我給學生舉例説:“看看我們班的一些同學,他們只是盡心盡力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你很少聽到他們指責別人,所以我們大家都很喜歡他們,沒人會怨恨他們。這就是孔子所説的‘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這句話反過來的意思就是説你總是指責別人,卻從不嚴格要求自己,那麼大家就會討厭你。看看我們班那些經常打人罵人的同學,他們對自己要求很低,卻總是苛求指責別人,所以我們同學都不會喜歡他們。”

四年級時,我又帶着學生誦讀了《道德經》中的內容。老子的思想更高遠一些,學生們理解起來有難度,我儘量也會從學生實際出發,讓他們有更直觀的感受。比如在講“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時,我對他們説:“我們班有一些同學他從不和別人爭搶什麼,他總是心胸開闊,幫助別人,不奢望得到什麼,但是實際上他得到的卻很多,比如同學們的友誼,老師的信任,困難時別人的幫助,天天快樂的心情,這就是老子所説的‘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這句話和我們學的‘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以及‘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的意思都是相近的。相反,有的同學自私自利,總是和別人爭搶,發脾氣,害怕自己失去什麼,擔心自己會吃虧,其實正是他的狹隘使他失去的最多,同學們討厭他,老師會批評他,有困難了沒人願意幫助他,他自己也天天看這個不順眼,看那個不順眼的,最終失去一份好心情。”

為了加深學生對經典的理解,我還引導學生去運用。我想只有我能靈活運用了,學生才有可能去嘗試使用,所以我無論是在學生日記批改還是在學習交流中,都注意引經據典。比如我班的碩碩同學因為不寫作業寫過三次心理病歷了,當我看到他寫的第三次心理病歷後,我給他的評語是:“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告訴他不能總是向老師表決心,卻一次次食言,不講信用。田田同學也比較懶,在寫心理病歷時總是誇誇其談,説的比唱的還好聽,好高騖遠,行動上卻遠遠達不到,我給他的評語是:“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告誡他應該拿出行動來。對於經常好告狀自己卻做得很不好的同學,我會送給他一句:“躬自厚而薄則於人,則遠怨矣。”或“常思己過,莫論人非”。為了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能力,不輕視每一次作業,我對學生們説:“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同學們要認真對待每一次作業,不要小看它。”為了勸同學們趁着年齡小改掉一些壞毛病,養成好習慣,我對他們説:“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這時候你們的可塑性最強,壞毛病最容易改,所以要趁機改掉,否則等長大了你想改都不好改了。”另外,學生不僅能在回答問題時在我的引導下調動閲讀積累,大部分學生在習作中都能引用經典語句,只是水平有差異而已。

五年級時,我和學生一起誦讀了《大學》《中庸》的全部內容,六年級又誦讀了《孟子》《莊子》中的部分內容。幾年下來,學生積累了不少經典語句。在一次次的誦讀展示中,全班學生長達15分鐘的背誦讓領導和老師們受到深深的震撼。

【第13篇】課程教學工作檢查自查報告

為進一步深化課程建設和課堂教學改革,規範我校辦學行為,推進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我們本着全面落實國家課程、開齊地方課程、開發校本課程、開足課時、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原則,努力提高我校課程實施水平和課堂教學質量,使我校的課程建設逐步規範,課堂教學改革逐步推進,取得了良好成效。現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目前學校教學設備在逐步完善中,擁有微機室、自然實驗室和儀器室、美術室、音樂室、圖書室、閲覽室、多功能教室和少先隊室等專用教室,本期已建成班班通工程。

學校堅持三個面向,秉承 為學生的終生幸福和發展奠基的教育理念,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加快課程建設,推進課堂改革,教學質量穩步上升。

二、課改措施與成效

(一)領導重視,組織健全,認識到位

領導重視是推進 兩課順利進行的首要因素。每學期伊始,學校領導就召開教研工作會議,商議本學期的教研思路。指出學校發展一定要讓教研先行,要放開手腳大膽實踐,力求闖出一條既省力又有效的路子。學校成立了以校長饒東南為組長,由學校分管教學業務的副校長徐德剛任副組長的課改實驗領導小組,具體負責課改實驗的組織、管理和實施工作。並結合本校實際,建立了與課程改革相配套的規章制度,成立了文理科、藝體科共計5個課改實驗組,組織教師開展課標培訓、課程建設、課堂改革等活動。

(二)全員培訓,全體參與,着力抓好隊伍建設

課程改革是基礎教育改革的核心,也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因此,我們根據新課程的要求,結合學校實際,紮紮實實 、一步一個腳印地抓好教師業務學習,利用多渠道、多種方式組織教師學習、培訓,給教師洗腦、充電,徹底更新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學習培訓方式注重四個結合:一是集中引導和分散自學相結合;二是讀書活動與網絡教研相結合;三是專家引領與同伴互助相結合;四是堅持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

(三)開齊課程、開足課時,嚴格執行課程計劃

我們將課程開設上升到法律的高度來對待,按照市區的相關文件精神開設各類課程、開齊各類課程,開足各科課時,堅決杜絕隨意增減周課時數的現象發生,教師個人課程表與學校總課程表、班級課程表安全一致。學校每週進行不定時巡查,對違反課程設置計劃、私自調課的現象進行督查,發現問題就地解決,使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學校課程按要求、按規定進行正常開課,從未發現任何違規現象。

(四)認真落實地方課程,積極研發校本課程

按照市區教育主管部門要求,認真落實地方課程,將環境教育,法制教育、信息技術等學科開齊上好,並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和教師工作考核。我們立足學校和學生實際,在實踐活動中針對不同年級開設地方課程、校本課程。近三年來主要開設了乒乓球、小製作、《一日常規歌》、《美麗南川我的家》等校本課程,學生們在小發明、小製作活動中,自己動手,搜尋各種廢舊材料,創作了各種器材,且行之有效。學校乒乓球隊在區十屆乒乓球運動會獲國小男子團體第四名,單打第二名的歷史性好成績。在片區、區才藝展示中十幾人次獲獎,小製作與小論文也有2人在區獲獎。按規劃,來期將開設羣文閲讀指導課這一校本課程。

(五)善思善研,積極開展教科研工作

1.模式引領課堂教學改革。在課改小組在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前提下,探索適合學科特點的教學模式,教科室根據建設生長式卓越課堂要求,結合各組研究情況,總結構建了導、探、撥、練、思五字課堂教學模式,作為全校模式推廣。模式要領為:導,即激趣導入。高速度、強有力,有利於知識的遷移和同化。探,即探究新知。大密度,培養自主合作探究精神,指導學法。探的步驟:①明確研究探討的問題、目的,創設探討的條件。②提出引導探討研究的具體指引和要求。③讓學生循序漸進開展探討活動。④讓學生有序有據地發表自己研究問題的結果和意見。撥,即點撥釋疑。在學生探究過程中適時點撥,幫助學生突破難點。練,即鞏固運用。設計要精,既有針對性,又有充分的練習量、多層次、大容量。既鞏固新知識又發展能力。既抓重點又有梯度。思,即反思評價。讓學生根據學習目標,歸納知識,自我評價,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2.教科研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學校領導親自抓教科研工作,從分析教學現狀入手,找出教學工作中急需研究解決的問題,確立研討課題,學校領導幹部帶頭上課,經常深入一線聽課、評課,學校各部門緊緊圍繞課堂教學改革目標開展工作認真履行課改職能。

建立了完善的教學研究制度、研究機構;有針對性地制定操作性強、切實可行的教學研究計劃;定期開展主題明確的、形式多樣的教學研究活動。如每學期都進行聽評課活動、人人一節公開課活動、課堂教學示範研討活動、講課比賽活動、課堂教學質量考評活動,並詳實記錄活動開展情況,並及時進行總結,不斷積累豐富經驗,使我校的課堂教學研究水平不斷提高。教師上課,備課上能夠把握課程標準,吃透教材,對重難點的分析到位,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安排教學目標;比較合理的設計教學環節,練習安排適當,絕不增加學生的課業負擔。

三、加大經費投入,為課程改革提供保障

教學手段的變革,促進了學習方式的轉變,同時也對教育環境提出了新的要求,課改實驗更需要現代化教育技術力量的支持。幾年來,學校爭取上級投入建成多媒體教室、班班通工程、六大功能室。

同進,擠出資金鼓勵教師開展教研科研活動,近三年來每期投入人平120元的科研經費進行專項表彰獎勵。

雖然我們在課程改革示範學校創建活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面對所取得的成績,我們充滿自豪,洋溢驕傲。當然,我們也清醒的意識到,目前也存在教師年齡偏大,流動較大等制約推進兩課深入改革的不利因素。但我們更堅信,只要繼續本着自強不息、艱苦創業的精神,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紮實行動,使課程改革之路越走越穩!

【第14篇】國小音樂課程革新的教學工作報告

國小音樂課程革新的教學工作報告

新一輪中國小音樂課程改革正在研討熱潮中,一項對於我國普通音樂教育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建立以人為本的音樂發展觀”的音樂教育科研項目最近已經啟動。針對當前音樂教學現狀,許多專家一針見血地指出:九年基礎教育對人一生的發展是極為重要的,如果在這階段學生就已形成了一種固定的思維方式,那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因此,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最大的變革就是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改變。改善教與學的方式,倡導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是我們這場討論中得以獲得科學共識的重要前提:那麼,中國小音樂課程該給學生一個什麼樣的信息呢?

首先應該從課程內容談起,我們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觀念,即是課程內容強調系統和規範,不成熟的內容是不能進入課程的。我們的課程強調的是打好學科的基礎,強調學科基礎中的原理部分。因此,我們是教所有人按同一種方法做同一種事情。老師講,學生去操作,強調的是記憶、模仿,重現書本知識的間接經驗,強調學生聽講與接受。幾十年來學生的學習方式是一種記憶、接受、模仿的學習方式,教學寧可要若干個知識的結論,也不願意要知識發生發展的過程:一種“唯書、唯上”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影響了人的一生。這是目前課程改革關注的重點。

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給教育下的定義是,教育是為了提高每一個人的生活質量。因此西方課程關注做人的基儲生活的基矗西方課程強調理解和創造,強調實踐活動,強調直接經驗,強調學生自主探索,強調合作學習;西方人也有原理,但他們強調的'是從生活中理解原理.強調學科中應用的部分。他們學原理是為了應用;是為了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中理解原理,尋找原理。

他們是從兒童的生活經驗中一步一步引導學生經歷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最後獲得知識。也許時間不夠,也許最後沒有形成共識,但過程的教育價值比結論的教育價值更為重要。二十世紀初教育追求的第一價值是知識擁有的多少;二十世紀中葉隨着蘇聯衞星的上天導致國際教育和科學的變化,國際教育的改革運動引起人們的思考;二戰後隨着計算機的產生,知識的更新極為迅速,在學校時間內獲得的知識是極為有限的。因此,能力比知識更重要。我國中國小音樂課程改革,應該有一種開放的姿態,使得課程內容隨着時間的發展,能及時予以調整,強調應用和生活,這個問題應該值得我們思考。

對於新一輪的音樂課程改革,我們要從重視學生學習的心理研究開始:正如國際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傑所説:“如果沒有精心建立一個真正的兒童心理或心理社會學,就不可能產生新的方法,新方法的存在無疑必須從建立這樣一門學科之日算起。”縱觀本世紀重大的教育改革,無一不是建立在研究兒童心理基礎上的。而音樂學科中音樂學習的心理研究可以説在我國還是一塊有待開墾的土地。這種滯後直接影響了目前音樂教學的深層次改革,即課程、教材、課堂教學方法以及學生學習方式和評價等多方面的改革,有礙於二十一世紀中國小音樂教學的發展前景。

課程內容只是課程改革中的一部分,是根據教學目的來組織的,呈現一定的教學內容和信息,是供教師和學生展開教學活動的材料,並不完全等於教學內容。因此,新一輪音樂課程改革對我們音樂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課程要求,教師必須創造性地去使用教材和改善教學方式。並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關注現代科學技術發展,改善學習方式。教師要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音樂課堂教學的過程不僅是認識過程,還是一種心理體驗過程和實踐過程,構成教學方式的思路為,不拘泥於某種教學模式,以在活動中促進學生髮展為宗旨,參考建立當代心理學、教學論等理論基礎上的多種教學方式,結合學生學習對象的不同特點和學生認知、情感的實際,創造和採用合理、靈活、適用的多種教學形式。如目前很多教師在實踐中創設和開發的教學形式有:發現式、情境學習式、範例式、問題解決式、資科研習式、課堂討論式、合作學習式、探索情感和解決矛盾式、辯論式、分層自學指導式、角色扮演式、羣體調查研究式、掌握學習式等等。其中分層自主學習式是利用編制“人機交互”型的多媒體課件,由學生自己操縱計算機選擇不同的學習方式,從課件的設計、大量資料的“引入”、“幫助”等手段,實現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中心,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的形式。學生喜歡的是活動性強的教學方式,例如:1.配合教學以各種形式欣賞聽音樂,2.配合教學蒐集音樂資料;3.老師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4.希望不是老師一人講,學生也參與教學;5.教師參與活動,如角色扮演等;6.研究音樂材料,進行間題研究式學習等等。音樂課程應該給學生營造一個多樣化的課堂教學,讓學生在活動中走進音樂,領悟音樂和人生。因此,“建立以人為本的音樂發展觀”,用新的信息和新的觀念衝擊陳舊的教學方法,加快新一輪音樂課程改革的步伐,是我們全體音樂教育工作者當前十分緊迫的任務。美國教育家弗雷塔科説過一句話:“只有教師擁有教學過程中以自己的獨特方式尋找自己的道路的時候,教育才有可能成為藝術,才會有高質量。”願此言作為共勉。

當然,當前這次大面積而迅速的課程改革實驗對我們來講還有些不太適應,課改的某些理論還不十分成熟(如,課程標準正在徵求意見進行修訂),對於教學中某些問題還顯得模糊和茫然,在一些操作層面尚存在着和理論相脱節的現象,甚至在教學中也出現了一些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如:

1.課堂是越“活”越好嗎?

2.表揚是越多越好嗎?(程式化和庸俗化的現象)

3.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問題(不是可有可無,而是要賦予它新的內涵。如必要的識譜教學的必要性和唱歌方法的習慣性培養等等)

4.學科綜合的某些問題(顧彼失此的現象)

5.音樂課的音樂含量的問題(音樂課應以聲響為載體,以音樂審美活動為核心)

6.如何看待主導與主體的問題

7.音樂教師自身對音樂的情感有多少的問題(只有在教學中授課者以自己豐富的音樂情感體驗和表現才能與學生一起享受音樂的快樂和美的真諦。)

面向21世紀,中國小音樂課程改革涉及的問題還很多,只要我們認真領會和貫徹音樂課程的新理念,不斷探索、總結音樂課改實驗的規律和經驗,經過全體音樂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國的音樂課程改革實驗工作必將取得豐碩的成果。

【第15篇】課程顧問工作述職報告

各位領導、同事們:

大家好 !下面是我的述職報告

加入xxxx已經整整一個月了,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裏每天都過得很充實。包括去做市場活動,雖然有點曬,但是大家在一起很開心,經歷了對崗位的重新認識和對校區的熟悉。在這裏,我特別感謝我的主管和營銷部的夥伴們對我的悉心指導,有時候感覺自己很不爭氣犯一些低級錯誤給讓主管添亂。 在這一個月的過程中,通過公司專業的培訓,我瞭解到課程顧問行業的專業知識和特點。更重要的是通過和不同年齡和不同行業背景的顧客交流中,使我的眼界和知識面更加開闊。

我認為作為一個好的課程顧問,其中很重要的是瞭解客户的需求並提供能滿足需求的課程。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讓客户充分信任我們。雖然從表面上看,我們賣的是英語課程,但從更深層次的方向分析,我們的銷售是一個更好的未來的願景,也給客户一個信息,通過我們的英語學習,他們可以實現他們更高更遠的目標和願望。我們的英語課程就像給他們安裝了一雙翅膀可以讓他們飛地更高更遠。但是,這對我們的交流溝通能力要求很高。我們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對顧客進行全面的分析,找到適合並有效的溝通方法,從而與顧客拉近距離。可能顧客的一個眼神,一個細微的習慣性動作都會給我們提供某些客户信息。而我們的每一句話,每一個細微的動作,都會對顧客產生影響。人的心理是非常微妙的,所以這就要求我們要在和不同顧客溝通的過程中不斷地積累。

在最初的工作過程中,我同樣也遭遇了很多次顧客的拒絕。但是這些拒絕並沒有把我打倒,也沒有讓我氣餒,反而更讓我獲益良多,我在不斷的拒絕中不停分析原因,分析顧客心理,所有的壓力都被成功地轉換成了我更加前進的動力。這樣我的工作對我來説更具有吸引力,我並沒有懼怕被拒絕,反而會更加努力地克服困難。也許是我面對困難和失敗的態度,使我更快地在失敗中汲取了經驗,從而一步步的通向成功。有的時候我很感謝那些曾經拒絕我的顧客,是他們讓我產生更加努力和麪對挫折的勇氣。

除了勇氣,我同時認識到專業知識該有多重要。這其中包括我對學校的認識,對課程設置的瞭解,以及對於英語學習等方面的專業知識,顧客其實是我們檢驗自己工作能力非常好的標準之一。我們也可以通過顧客的反映來檢測我們的工作成果。任何顧客來諮詢,都是對英語學習抱有希望,但是很多顧客對自己並不瞭解,更不瞭解要學什麼?人人都説要學英語,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知道自己要怎麼學英語? 要學英語的什麼內容?而這些,都需要我們作為課程顧問來幫助他們發掘的。所有這些,都需要我們必須不停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素養。首先我們必須充分了解學校的課程設置原理和結構,同時我們也需要了解英語學習的特點,和方法等。不同性格的人,不同行業的人都應該對英語有着需求,但並不是每個人學習的內容都是一樣的.。只有在全面仔細地瞭解顧客現有的英語程度,再結合他對學習的期望,然後量身制定出一份符合他們需求和現狀的課程,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在市場中脱穎而出。當然,以上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一個先決條件上,那就是我們要有心。只有用心地付出,我們的真心才會被顧客感受。專業知識可以通過學習去提高,良好的交流和溝通能力可以去練習,而唯獨真心是沒有任何方法替代的。我相信,如果我們以真心去面對顧客,他們也一定可以感受到。

以上是我從課程顧問的角度出發,從自身的角度出發對工作的一些體會和感受。同時從公司的未來發展宏圖上,結合市場的特點,我也有一些自己的認識。從目前英語市場培訓來説,市場競爭十分激烈,但是激烈競爭的結果是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從整個英語培訓市場這十幾年的發展過程中,可以看到市場的資源整合是必然的趨勢,大的公司會憑藉其雄厚的勢力不斷擴張市場,而小的公司則會在市場的競爭中掙扎,而大部分已經被市場所淘汰,而真正可以在市場上可以生存下來的公司,都是有其原因的。新東方的成功在於其實用性,簡單來説他可以符合人們出國在最短時間內通過英語考試的需求,至於學生可以在課程學完後具體有多大的提高,那是另外一回事。因為他完全符合我們的應試教育的特點。這樣,他自然有了自己的顧客羣。

同樣,英孚英語,華爾街英語也都有自己的目標顧客羣體。任何一個產品,都應該有自己的目標顧客羣體,不可能這個產品開發出來適合所有的顧客,如果是那樣,也就相當於不適合任何的羣體。所以,所有的英語培訓機構也是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摸索前進,不斷提出新的變化,新東方已經不是單純的培訓英語而轉型成一個綜合的教育培訓機構了,他們的培訓內容也已經覆蓋各個不同領域,只有這樣,他們才可以不斷的壯大自己的市場。我認為,在未來的英語培訓市場中,“專業”和“特點”是至關重要的兩個環節。首先,專業在這裏是指,專業的機構,專業的課程設置,專業的教師,專業的工作人員和團隊,以及專業的管理。這以上所有的專業內容是我們市場競爭中最重要的武器。同時,特點在這裏指的是我們的不同之處,我們美聯英語不同於其他英語培訓機構最大的特點是什麼?只有不同才可以區別於其它。這就要求我們在產品開發上下更大的工夫,只有提供符合顧客實際需求的課程才可以滿足顧客。而如何讓我們變的不同,我想這應該是我們大家最應該考慮和關心的問題。

非常榮幸能夠成為xxx的一員,並且還能與這個大家庭共同成長。通過這個大家庭,我也更加的清楚認識自己的價值所在,同時我也希望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希望在未來能為這個大家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