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傳統民俗作文600字【精品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9.43K

傳統民俗作文600字【精品多篇】

習俗作文 篇一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大致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户户都掛艾葉菖蒲,賽龍舟,飲雄黃酒……

端午節又怎能少了粽子呢?每到端午前後,在株洲城鎮上可以買到各式各樣的粽子。鄉下,人們一般都用翠綠的粽葉包粽子,通常是用玉米、紅棗、紅珠豆、花生、包穀、花豆、大豆、臘肉等攙和在用木鹼灰和槐米浸染過的糯米中,用粽葉包裹成三角或小寶塔形,再用棕葉線紮緊,五個一串,放入鍋中煮熟即可。清香撲鼻,令人食慾頓生。到端午節這天,株洲城鄉家家户户在房屋門口用葛藤沿大門懸掛,將艾葉、菖蒲、桃枝或草棘刺插在大門兩邊,意寓祛病除邪。家裏自配雄黃酒,全家大小輪流嘬飲少許。

香噴噴的粽子熟了,黃澄澄的雄黃酒釀好了,“賽龍舟的船”也準備好了,端午節也就隨着風而來了。彩繪的龍舟,整齊的着裝,如潮的人羣,那熱烈的場面實在令人悠然神往。

我可愛的家鄉,一年四季,節日不斷:春天,春節的腳步姍姍來遲;夏天,一起慶祝黨的生日;秋天,國慶的禮炮絢爛奪目;冬天,過小年的氣氛感染全城……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歡樂不斷。

習俗的作文 篇二

俗話説的好“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們中國的節日習俗非常有特色,每個民族都有不同的節日,每一個節日的習俗都有不同的含義,下面,我就説説我們漢族的節日習俗吧!

我們漢族裏有端午節,提到端午,總要與愛國詩人屈原聯繫起來。據記載,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淚羅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現在人們把五月五日當成端午節,端午節有賽龍舟,懸艾,吃粽子等習俗。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捨不得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追到洞湖時就不見蹤影了。之後每年五月五日以划龍舟來紀念。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吃粽子,這也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每年五月初五,中國百姓家家都浸米、洗粽葉、包粽子,花色品種很多。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插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把菖蒲、艾條插入門中,並把它們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我們中國的節日習俗有特色吧,要不,你也來體驗一下吧!

習俗作文 篇三

大年三十那天,我和媽媽去買了春聯和窗花。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添喜慶氣氛。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户上貼上各種——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為它大多是貼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福氣已到”“幸福已到”。

看着這些“福”字,我笑着和媽媽説:“媽,你看我多好,到了過年,處處都可以看到我的名字,還可以給人們帶來福氣呢!”

習俗的作文 篇四

正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這天我們必須吃湯圓,因此,湯圓成了我最愛吃的一種食物。

元宵節那天是要包湯圓的。去到外婆家裏,正巧碰到外婆在包湯圓,結果我跟着外婆學了起來。外婆先用開水倒入裝有糯米粉的盆子裏,然後不斷的用力搓面,一直搓到像橡皮泥一樣有韌性,接着把面搓成寶塔的形狀,後來從“寶塔”的頂上拽下一塊塊麪糰,中間掏個洞,兩隻手相配合把洞越搞越大,把準備好了的芝麻餡放入洞內,用大拇指和食指慢慢捏,接着把洞口封住,最後把湯圓放在手心上,兩隻手柔和地將湯圓搓圓,我的手忍不住癢癢的,我連忙捲起袖子也包了起來。雖然我包的湯圓餡子少、大小不一、奇形怪狀,但還是得到了外婆的表揚。後來我們把湯圓煮熟,到熟了以後就一個個浮在水面上,看到這一個個白花花、圓滾滾的湯圓真叫人眼饞!我吃了一個湯圓以後樂呵呵的説:“湯圓象徵着我們的生活團團圓圓、甜甜美美!”

啊!家鄉的湯圓,你已經成了人們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你就像陳年的美酒,醇香甘美,醉着家鄉人的心。

習俗作文 篇五

我家鄉的習俗——拜年

拜年,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它是春節的重要活動之一。在我的家鄉福建,拜年可分為兩種類型:

第一種是在家中晚輩依次向長輩拜年。舊時要行跪拜禮,後逐漸改為作揖鞠躬,雖有鞠躬行禮者,但大多隻説些“拜年”、“長壽”之類的話。長輩在接受小輩的拜年之後,要賞給紅包或紅桔等。

第二種是親朋好友之間的拜年。拜年時,客人向主人作揖,祝主人萬事如意,閤家平安,新年發財,主人也以作揖回賀。小孩也會得到一份“壓歲錢”,至少也有兩個紅桔。親友互相賀年,入門要高聲説“新正如意”,對方要回答“大家,大家”,以表示彼此皆如意。賀年要帶二枚紅桔,一些糖果之類,對方把禮品收下,紅桔奉還,以表雙方都吉利。不過必須先到親屬中的長輩和老師家中拜年,否則有失禮儀。但去的第一家不可是姓王、吳、桑的人家。

現在拜年之俗仍然盛行,而且增加了和電話拜年的新內容。新年鐘聲一響,人們便拿起電話向親朋好友賀年,既及時,又便捷。電話拜年的習俗也流行起來了。

三年級:77654321

習俗的作文 篇六

這個週末,我剪了一幅剪紙作品,它是一隻正在打鳴的公雞。在剪紙之前我先準備好鉛筆、橡皮、剪刀、刻刀和卡紙。

我先將媽媽給我準備好的大公雞的模樣拿出來,然後在我準備好的卡紙上用鉛筆輕輕描繪着它的輪廓,最難畫的是裏面的羽毛,我畫着畫着就不像那麼回事了,急的我冒出了一身冷汗,但我不泄氣,還是認真地修改不一會一隻昂首挺胸,精神抖擻的大公雞就畫好了。

接下來,我用剪刀地把大公雞輪廓剪下來,可一不小心我把大公雞的尾巴剪破了,我傻傻地愣在那,媽媽過來拍拍我的肩膀對我説:“第一次剪紙,剪壞了也沒事,來我幫你。”媽媽又重新幫我畫了一隻大公雞的模樣,這次我吸取了上次的教訓,小心翼翼地用剪刀沿着大公雞的輪廓修剪着,把輪廓剪好後,我再用刻刀刻雞身子裏的花紋刻出來。雞身子裏的花紋有:月牙形、波浪形、扇形、三角形等等,使我眼花繚亂,我只好先從眼睛下手。我把刻刀調到兩釐米的長度,一點一點地刻劃着。有些地方刻的太輕了最後還要重新檢查一遍再刻。最後我把公雞的羽毛、翅膀、爪子等精心的雕琢,把裏面的一個又一個小洞認真地剪開,就這樣一幅活靈活現打鳴的大公雞就剪好了。看着自己完成的剪紙作品,我彷彿也變成了剪紙大師飄飄然起來,心裏樂呵呵的。

通過這次剪紙的經歷,我懂得了做什麼事情都要嘗試,你認為很難的事情,在只要你嘗試,掌握技巧,也許會變得很簡單。

民風民俗作文 篇七

農曆正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

今年的元宵節媽媽讓我獨自購買湯圓。我興奮地來到了超市,看着冰櫃裏琳琅滿目的湯圓,我從中精挑細選了一些迎合家人口味的湯圓。回到家,媽媽將湯圓片刻煮熟了。我們一家人邊吃湯圓,邊欣賞仲秋節晚會。團圓飯在歡聲笑語中度過了,爸爸媽媽帶着我出門看禮花。

我們來到樓區花園中心,抬頭仰望天空,天空中接連不斷的禮花給無邊而又昏暗的夜空增添了絢麗的色彩,我看得目不暇接。忽然,一個個彩燈在我眼前閃過,我定睛仔細看,許多人家門口都掛着各式各樣的燈籠,元宵節為什麼要掛彩燈籠呢?我感到疑惑。回到家後,我在網上閲覽了元宵節相關的資料。

原來元宵節掛彩燈籠還有這樣一個傳説啊。以前,有一隻神鳥因迷路而迫降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震怒,下令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不忍心百姓無辜受難,就冒險偷偷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過了好久,有個老人想出了辦法,他説:“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裏張燈結綵、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

大家聽了積極響應。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心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驅邪避鬼神。

看來元宵節還有這麼多的習俗和傳説呀,真令我大開眼界。元宵節這一天讓我懂得了很多課外知識和文化習俗,中國是個文化古國,還有更多的奧祕正等着我們去發現它,探究它,把祖國傳統的文明的文化習俗傳承下去。

家鄉的風俗作文400字 篇八

家鄉在諸暨、浦江、富陽三縣交界的地方,山裏山,彎裏彎,風景優美,民風淳樸,極讓人聯想到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那裏的風俗很多,最值得一提的是每年正月初十的拜太公。如果説,西方的聖誕節相當於中國的除夕,那裏的正月初十也有聖誕節那樣隆重。

顧名思義,拜太公就是祭拜陳氏的祖先,是不忘祖訓、尋根探親的一種紀念儀式。村子很大,以前有生產隊時全村分成八個隊,設有九廳十三堂,祭拜每年一次,就按廳輪流。在大廳正中牆上懸掛陳氏九代太公、太婆的畫像,大廳中間設十多張宴席,桌上擺滿各種果品、菜蔬、糖、糕點以及各種各樣的手工製品:如有米粉捏的十二生肖、四大名著中的人物,有剪紙的動物,都惟妙惟肖。

這一天,家家户户張燈結綵,老老少少喜氣洋洋,整個村裏洋溢着節日的氣氛,所有的親朋好友,只要是家裏走得脱的,是一定到場的;陳氏家族居住在外的,定成羣結隊,攜妻帶子,敲鑼打鼓的來。這一天,有龍燈助威,有戲班助興,有籃球比賽、有雜技表演,整個村子是沸騰的。過年哪有這麼熱鬧呢?

可以毫不誇張地説:對家鄉而言,一年四季最好色,就是正月初十日。

習俗作文 篇九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説。

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户户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着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現在,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温州等地區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説。新年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除舊迎新。

爆竹為中國特產,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現在我們一般的人都認為放爆竹可以創造一種喜慶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它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據《神異經》説,古時候,人們途經深山露宿,晚上要點篝火,一為煮食取暖,二為防止野獸侵襲。然山中有一種動物“山臊”既不怕人又不怕火,經常趁人不備偷食東西。人們為了對付它,就想起在火中燃爆竹,用竹子的爆裂聲使其遠遁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