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講人物故事的作文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6.91K

講人物故事的作文多篇

【篇一:聰明的理髮師】

很久以前,有一個智慧大臣請一個理髮師修面。

理髮師給智慧大臣修到一半時,也許是過分緊張,不小心把智慧大臣眉毛刮掉了。

唉呀!不得了了,他暗暗叫苦,頓時。驚恐萬分。深知智慧大臣如果怪罪下來,那可有殺頭之罪呀!

但行走江湖多年的理髮師,深知人之普遍心理:盛讚之下無怒氣消。他情急智生。猛然醒悟!連忙停下剃刀。故意兩眼直愣愣地看着智慧大臣的肚皮,彷彿要把五臟六腑看個透。

智慧大臣見他這模樣,有點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於是滿腹迷惑地問道:

“你不修面,卻光看我的肚皮,這是為什麼呢?”

理髮師忙解釋説:

“人們常説,智慧大臣肚裏能撐船。我看大人的肚皮並不大,怎能撐船呢?”

智慧大臣一聽理髮師這麼説,哈哈大笑:

“那是説智慧大臣的氣量最大,對一些小事情,都能容忍。從不計較的。”

理髮師聽到這話,“撲通”一聲跪在地上,聲淚俱下地説:

“小的該死,方才修面時不小心。將您的眉毛刮掉了!相爺氣量大,請千萬恕罪。”

智慧大臣一聽啼笑皆非:

眉毛給刮掉了叫我今後怎麼見人呢?不禁勃然大怒,正要發作。

但又冷靜一想:自己剛講過智慧大臣氣量最大,怎能為這件小事,給他治罪呢?

於是,智慧大臣便豁達温和地説:“無妨,且去把筆拿來,把眉毛畫上就是了。”

理髮師憑藉自己的機智,在對智慧大臣進行一番直贊之後,然後説出自己的錯誤,成功地躲過了一場殺身之禍。

讚美是消解別人怨氣的良藥。

其實。每個人都有弱點,在危機面前懂得利用別人的弱點來為自己贏得機會的人,才是最聰明的人。

【篇二:要勇敢嘗試】

因為家境貧寒,他20歲就輟學踏入了社會。

那時正逢經濟蕭條時期,要想找份工作非常艱難。一家知名醫藥企業剛剛貼出招聘科員的告示,就引來了幾十名應聘者,他也在眾多求職者之列。

求職者被——編了號,他排在30多號。求職者相繼沮喪地從招聘室走出來,説:“條件很苛刻,沒有大學文憑,沒有兩年以上的從業經驗,一概不要!”門外的應聘者一聽,呼啦一下走了不少人。他也不符合應聘條件,可他沒走。

不久,又有幾名應聘者走出辦公室:“年齡要25週歲以上!”應聘者又散去了不少,但他繼續耐心地排隊等待。後面的應聘者問:“看你25歲不到吧?”他點頭。那人又道:“肯定也會被淘汰的,不如走掉算了!”他笑着説:“機會難得,即便是不符合條件,也應該試一試!”

結果,他的人生就因“試一試”的勇氣而改觀。各方面都不符合條件的他,雖然未被招聘為科員,但招聘主管因他形象不錯,口齒伶俐,破格錄用他做了一名藥品推銷員。參加工作以後,這位沒有社會背景和學歷的青年,憑藉着這份敢於嘗試的勇氣,一邊推銷藥品一邊考公務員,短短十年,就從普通的賣藥仔,一路飆升為香港政要。

他就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現任行政長官曾蔭權。

後來,在很多場合,他都被問道:“你的成功是不是靠的運氣?”曾蔭權説:“從前人們都説從尖沙咀坐船到中環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水流湍急,會把你帶向大海。我不相信,試過一次,意外地發現,雖然坐船到不了中環,卻可以到灣仔或西環,同樣是很好的落腳點。凡事不要先斷定結果,只要你有心嘗試,不管是否如你所願,生活總會給你驚喜!”

平庸和精彩往往就是一步之隔:在機遇面前,有人想着風險,想着自己各種不足。想着失敗。因而望而卻步,轉身走掉;有人卻勇敢地推門而入,即使是險象環生,遍佈荊棘,也要走出自己的道路來。

【篇三:請給別人一條生路】

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受邀帶着自己的徒弟去參加一個大型的素食宴會。

開席的時候,高僧發現在滿桌精緻的素食中,有一盤菜裏竟然有一塊豬肉,高僧的徒弟故意用筷子把肉翻出來,打算讓主人看到,去懲罰廚師,沒想到高僧卻立刻用自己的筷子把肉掩蓋起來。一會兒,徒弟又把豬肉翻出來,高僧再度把肉遮蓋起來,並在徒弟的耳畔低聲説:“如果你再把肉翻出來,我就把它吃掉!”徒弟聽了之後再也不敢把肉翻出來了。

宴罷歸寺的路上,徒弟不解地問師父:“剛才那廚子明明知道我們和尚不吃葷的',還把豬肉放在素菜中,是故意讓我們和尚難堪。我兩次把肉翻出來,只是要讓主人知道,好處罰處罰他,師父為什麼一再阻擋我呢?”

高僧説:

“每個人都會犯錯誤,無論是有心還是無心。如果讓主人看到了菜中的豬肉,盛怒之下他很有可能當眾處罰廚師,甚至會把廚師辭退,這都不是我願意看見的。”

作為和尚,不吃豬肉,人所共知,可是廚師卻在素菜裏放了一塊豬肉,徒弟要把豬肉翻出來讓主人懲處廚師,這本無可厚非,人之常情,可高僧卻阻止了徒弟的做法,這正是高僧的可貴之處。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在別人做了錯事,甚至有辱自己尊嚴的時候,要以寬容之心諒解別人。放人一馬,得饒人處且饒人,給別人一條生路,他會心存感激,就算不如此,至少他不會與你為敵。如果得理不饒人,把對方逼得走投無路,無疑就給自己添了一堵牆,路越走越窄,人際關係就會越來越緊張,狗急了都會跳牆,何況人乎?

【篇四:憤怒是一劑良藥】

東漢時期,有個太守生病了,感覺到胸悶難耐,請了很多大夫來診治都不見好轉,家人只好請來了當時的名醫華佗來給太守看病。

華佗來到太守的府中,既不詢問病情,也不給太守號脈,只是每天在太守府裏大吃大喝,享用美酒佳餚,招待的稍有不周,就怒目相向,還對太守府裏的人呼來喚去,彷彿他不是來給太守醫病的,而是來太守家享清福的,就這樣一連十幾天,卻始終不提給太守開藥方的事。太守一催促,他便推託説“病情複雜”需要多考慮幾天。這樣又過了十來天,正當太守對這個名醫心生疑慮時,華佗竟不辭而別,走了。更為糟糕的是,他還留下一封信,信中把太守罵得狗血噴頭,太守哪受得了這番責罵,竟然氣得吐起血來。讓人奇怪的是,經過華佗的這麼一番折騰,太守的胸悶病也好了。

原來,華佗早就聽説了太守得的胸悶的病,到了太守的府中,不用“望、聞、問、切”,對太守的病早就瞭然於心,成竹在胸,只需用“憤怒”這幅藥方激怒太守,讓太守胸中鬱結的悶氣吐出來,自然胸悶的病就痊癒了。因此就裝成個騙吃騙喝、不講道義的江湖郎中的樣子,氣得太守怒火中燒、口中吐血正是華佗的一劑藥方,“氣太守吐血”正是治病的良藥。

憤怒是一種不良的習氣,於人於己都沒有好處,就像是一副毒藥。不過,人們常説“是藥三分毒”,“毒”和“藥”相連,就像一把刀的兩面,只要運用恰當,憤怒這副“毒藥”同時也是一劑良藥,可以醫治人們身上的病痛,華佗正是據此治好了太守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