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禮的作文(精品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83W

禮的作文(精品多篇)

禮的作文 篇一

一個温暖的午後,陽光灑在木桌上,投下一片好看的黃暈,還有幾縷光,灑在杯中的紅茶上,染上了幾朵光圈。我坐在椅子上,品讀着一本書,“吱呀”門被推開,她走了進來,彎下腰,與我們與我一同品味,我們相視而笑,心照不宣,開始回憶,回憶那份珍藏的快樂。

記得一年前,母親送了我一本書,作為我的生日禮物。這本書的封面是用水墨勾勒的幾朵山茶花,青與素白交錯融合,竟透出了寂寞清秀的江南韻味,忍不住照着臨摹,卻畫的生硬,手法也拙劣。看着牆上的掛鐘,3:00,該去赴約了。抄起書走了出去。

她依舊笑的那麼優雅自信,忍不住向她推薦起書來,講到江南,講到山茶,講到未來,講到快樂……

天色漸晚,夕陽西下,長椅被路燈投下的暖光照得明亮無比。幾隻飛蟲繞在路燈上,撲向熾熱的光……時間不早了,與她匆匆告別,起身回家,母親會着急的,想到這兒,不禁加快了步伐,帶起了一陣桂花微醺的風。

路燈還亮着,燈光射在被人遺忘的書上,暖光流連在素雅的山茶花上。

發現書不見了,隨之便是瘋狂的尋找。所幸的是在經過三天的尋找後,她把書送了回來,道謝後,翻開書,一股屬於她的,薄荷般的清香味道撲鼻而來。

掃過扉頁,那朵拙劣的山茶花卻消失不見。

這不是原來的那本書。

可是我,卻由衷的感到快樂,她為我重新買了一本書。感動,如決堤的洪水在心中氾濫。興起,拿起毛筆,鄭重其事的畫了一朵山茶,稜角顯得生硬,想起她為我做的,這是屬於我們的書呀……

國色天香,渾然天成。

我們看到了扉頁上的山茶花,笑了起來。

這書,不僅僅是文人的智慧結晶,還是失而復得喜悦,更是純潔的友誼,它永遠是我的珍藏。

書桌上,兩杯紅茶散發出縷縷熱氣和裊裊茶香。

禮的作文 篇二

2019年9月27日,我校舉行了盛大的入泮禮大典,當時場面十分宏大,七年級新生都穿着整齊的漢服步入了會場。

漢服是我國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服裝之一。首先開場都是進行學校各個社團的精彩表演。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武術社團表演,特別是他們練劍的動作整齊、到位,從這一點能充分的體現出我國的文化遺產博大精深。入泮禮大典正式開始,首先是敬我們的孔聖人。是他誕辰的2570週年,孔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也是儒家學派學派的代表人物,接着是開始擊鼓明智,它代表着我們對美好未來的嚮往。起先是學生代表進行演講來表達自己對夢想的期待,聽了幾名同學的志向,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有夢想,有了夢想才能使我們更好的去追求。接着開始每個人都上台擊鼓,當我上去擊鼓的時候,我的心情是無比的激動,曾記得我們的校訓是“我是最好的自己”,我認為只要不斷的去努力,夢想終會實現。等同學們擊完鼓以後,由各班的班長把每個人的夢想卡片放到專門保存的盒子裏,最後由我們學校的閆校長進行保存,最後一個環節是點硃砂痣。老師們手裏都有一個小盤子,拿着像似毛筆的東西在每個人頭上點一個點。點完以後主持讓我們面對父母向他們敬一禮。想起父母含辛茹苦的把我們扶養長大,心裏有説不出的感恩。

通過這一次的活動,我學會了很多,懂得感恩,懂得了如何去追求自己的夢想。人一定要有志向,只要明確目標,我們才能走得更遠。

禮的作文 篇三

今天我們將舉行入泮禮,今年的9月28日是孔子的第2570個生日,也是我入學後第一個重要的禮儀,所以我非常重視。

首先是武術團帶來的精彩表演,看過後真是讓人歎為觀止,之後又展開了陶笛表演,讓我感受到了中國樂器的魅力。表演過後正式的入泮禮就開始了,首先是老師們向孔子像行禮之後,我們又向老師進行了行禮,老師又回了禮,女生是右手在外,男生是左手在外。給孔子行禮的話就要反過來。

之後的這一部分,是我最喜歡的一部分,就是擊鼓明志。開始後,是從最後的一位開始,隨着鼓聲的打擊聲,我的心也跟着砰砰直跳,知道我是我才把夢想卡片交給了班長,用盡力氣敲了一下鼓,等每個人都擊完鼓後,校長就把我們的夢想封鎖了起來,等過很多年後我一定會來看看我的夢想,看看實現了沒有,不過我也一定會努力實現我的夢想的,隨着鼓聲的結束,我的心又沉了下來,繼續開始接下的儀式。

之後是我們向家長行李,我的媽媽就坐在我的旁邊,但我給媽媽行禮時心中充滿了歡喜,之後就是老師幫我們硃砂點痣,當老師在點的時候臉上還充滿着笑容,我相信在下一次考試中我的成績一定會更進一步。

禮的作文 篇四

孔融讓梨因懂得敬重兄長之禮而得以聞名於世;程門立雪因懂得尊師重道之禮得以流傳至今;孟母三遷因懂得愛護晚輩之禮而得以廣為稱讚。

禮乃在世做人之根基。假若將做人比作建築一座高樓,而禮便是這棟大樓的根基。孔子有語曰:“不學禮,無以立。”講的便是一個人如果不學習禮儀就無法立足於社會。這教導我們想要學會做人就要先學會禮儀。知禮者才能明事理,懂謙讓,有內涵。有禮之人才能在社會中生存。人可以無佳餚珍饈來滿足口腹之慾;也可以無錦衣香囊裝飾玲瓏外表;也可以無別墅豪車享受精緻生活。但不可以沒有禮的浸潤與滋養。禮乃生命之養料!

禮乃與人交往之利刃。假若將社會間人與人的交往比作一條條充滿荊棘的道路,那禮便是一把利刃,祝你無往而不利。一代忠臣諸葛亮曾説過:“將不可驕,驕則失禮,失禮則人離,人離則眾叛。”這便是在教導我們在與人交往之時要學會以禮待人。只有有禮才能得到別人的認可與尊重。當然,在我們交友過程中,禮也是第一評判標準。維吾爾族有句諺語説:“沒有禮貌的人就如同沒有窗户的屋子。”這就是在告訴我們要時刻約束自己的言行,做一個懂禮之人。“禮”讓我們在與人交往之中游刃有餘。

禮乃走向成功之明燈。假若將走向成功的途徑比作一條漫漫長路,那禮便如一盞盞明燈。它為我們掃清眼前的迷茫,撥開層層濃霧,用自己的光芒照亮走向成功的征途。荀子説過:“事無禮不成。”萬事只有以禮為輔助方可達成目標。因為禮是一個人修養與氣度的展現,並不是一兩日的刻意培養可得到的。它需要由內心出發,表現在舉手投足的細微之處,它要像滴水穿石一般,要持之以恆,它要像釀酒一般越是久存越是沁人心脾。長風破浪,讓禮為我們的成功加冕!

當然,隨時代的發展,禮不在是古代的唯父命是從;也不是三叩九拜的繁文縟節;更不是是非不分的愚忠。而是一個人對於道德的理解與詮釋,一個民族對於文明的追求與展現。

我們應以“禮”為我們的象徵;以“禮”為我們的驕傲;以“禮”為我們不懈的追求。讓“禮”在我們這一代發揚光大!

禮的作文 篇五

上帝賜予了鳥翅膀,鷹用它翱翔藍天,鴕鳥把它當作負擔,企鵝把它用作鰭遨遊于海洋之中,同一種東西,都是上帝賜予我們的禮物,每個人對之利用不同,他的效果也不大相同,對於上帝賜予我們的禮物,我們一定要善加利用,使他在我們生活中發揮最大的利用率。

斯蒂芬。霍金,這個傳奇般的名字影響了多少人,他面對全身癱瘓時,不在抱怨,而是把它當作禮物一般珍藏,利用自己全身無法運動的優勢,深入思想從不分心,從而取得了令人歎為觀止的科學成就,有很多人都面對全身癱瘓這種情況,可是又有誰利用了這一點呢?他們大多是“唉,這輩子完了,得等死吧。”這樣的人與霍金。誰更受尊敬呢?

西方有句話“上帝對於每個人都是公平的”這句話在我看來應該是這樣理解的:“上帝給予每個人的東西都是等價的,但如何去發現、利用他們完全在於你自己,因為任何人,包括上帝在內的任何人都無法去活着,你的生命你做主。”

實際上,上帝賜予我們的禮物無處不在:風、陽光、親人、朋友……可都是上帝的禮物啊,卻沒有人去發現他們。所以説發現上帝的禮物才是第一部。

發現上帝的禮物就必須細心觀察生活中的一點一滴,用心,而不是用腦去感受他的價值。並估量出在外面生活中應用。

第二部就是應用他們的價值,要做到這一步其實也容易,首先我們要提升自己的能力。試想倘若霍金生病之前沒有大量的知識儲備,在生病之後即使擁有了這個有利條件,也無計可施。因為他還沒有能力去運轉自己的禮物。這就像是給小孩子一輛汽車。汽車是好東西,可小孩子不會用,那麼給他也無用。再者,我們要適當地運用這些東西。我們會使用一件東西,一個條件,和能夠把它們價值發揮到極致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假如企鵝的翅膀沒有退化成鰭,它們就要遠距離地遷徙。可到了南極後天氣極寒又需要大量脂肪,可有了大量脂肪就飛不快,飛不遠。這時如果繼續用飛的話,對整個種羣都不利。所以退化成鰭,這樣就能最極限地應用自己的特點。

看看我們身邊都是上帝給予的禮物,利用它吧,並根據情況最大限度地利用它。

禮的作文 篇六

歡樂歌聲飄蕩在校園,氣球搭的拱門像彎彎的彩虹橋,上面貼着三個大字“入泮禮”,土黃色的凳子排列的整整齊齊,家長們也安靜地坐在各自班級的位置上。

當校長致辭的時候,我不禁仔細地打量了她,她不僅非常有精氣神,而且很慈祥,很親切也很健康,我在心裏更願意叫她阿姨。

主持人提示大家端正衣冠,我們全體新生起立莊重地整理了自己的衣服,古人非常重視儀表,認為先正衣冠,後明事理,我們的校服很時尚,同學們穿着顯得很有風度,很有範。

入泮禮在隆重的拜師禮環節進入高潮,大家先面向老師深深鞠躬,表達我們對老師的感激與尊敬,老師也向我們還了禮,後來開始硃砂點痣的環節,老師們用毛筆給我們班的同學眉心點了一顆紅痣,寓意啟迪智慧,眉明心亮,以後學習能夠一點就通,同學們一個個昂起頭,興致勃勃地接受老師開啟智慧的一刻,老師們講的慷慨激昂,我聽的心悦誠服,他這一生多麼成功啊!他就是我們的驕傲。

這一天我參加了入泮禮,收穫了一般同齡人沒有的感動,為我的大七十七中而驕傲!

禮的作文 篇七

我們中國被稱之為“禮儀之邦”,所以從古到今人們都非常注重這個“禮”。但禮又有很多種,如:禮貌、敬重、禮物、禮節等,真正能做到“禮”字的人可稱得上少了。因為常言説的“人無完人”,那麼只能從最基本的禮做起了。我覺得最基本的“禮”是禮貌。

試想這個日新月異的世界,如果人人不講禮,不理不睬,有時還拳腳相加,那還有什麼安定、什麼團結呢?反之,如果人人相敬如賓,坦誠面對,那這世界豈不是充滿陽光了?

記得在今年開春,我和爸爸到外婆家去做客。因為是忙月,所以公共汽車上的人摩肩接踵。正在這時,後面突然傳來了爭鬥聲。我往前一擠,看到一個小夥子,西裝筆挺,整潔的羊毛衫和襯衫,一條漂亮的領帶還很帥氣,可一張臉卻是滿臉的兇相,正和一個古稀老人在爭吵。原來小夥子踩了老人一腳,老人喊了一聲:“小夥子,你踩了我腳了!”小夥子就生氣地説:“怎麼?怕踩?怕踩你坐小轎車去!”老人當時回了一句:“小夥子,看你長得還不錯,怎麼説話這麼難聽呢?”“難道還想我説好聽的嗎?你給我多少錢?你這老頭去管管你自己的兒子吧,我輪不到你管!”兩人就不停地爭吵起來了。我覺得那個小夥子太沒禮貌,真是缺乏道德。

我看到在我們的人羣之間,總有一些有不良習慣的人,有的把罵人的話當成了口頭禪,有人還強詞奪理,難道説讓他們説一聲“對不起”就這麼難嗎?

禮貌是一個人的根本,我們從小就接受了學校的禮儀教育,倘若無禮的話又怎麼能得到別人的好感呢?但願社會上少一些不三不四的人,讓我們以禮相待,以禮為先,做到“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這樣,社會的文明就指日可待了。

禮的作文 篇八

《禮記》中寫到:“禮者,天地之序也。”此可見禮之於人際交往、為人處世、亦或是説天地運行的重要性。

從呱呱墜地開始,我們就在不斷得到來自外界禮的薰陶,然而我們很多人卻還是會在某時“怒髮衝冠”“怒目圓睜”而失了禮,在這時,我們同樣失去的還有顏,即形象。

當然,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沒有誰能一直壓抑住自己心中的“小惡魔”,都可能在某時忍不住失了禮,但我們仍應儘自己所能去守禮,做有禮貌之人。

當紅歌手、人氣偶像張藝興,在眾人面前的形象幾近完美,而他的禮貌更是為人作稱道。無論是在舞台、機場還是任何一個普通不過的地方,他從來都是彬彬有禮,表演結束後從不忘向觀眾鞠躬。拋開禮貌的有無,張藝興的外貌確實也很出眾,但假如他總是無理對他人,再帥的皮囊恐怕也是金玉其外吧?相反正是因為他的有禮貌,才俘獲了眾多粉絲的喜愛與支持。

孔子曾説:“禮之於人,猶酒之襞也。”此句意為,禮貌對於人,就像襞之於酒,而酒襞的好壞恰恰決定了酒的檔次。禮的有無有時也是決定了一個人的好壞。

誠然,在當今社會中,人們越來越重視顏值,有的人甚至把“長得帥”作為擇偶第一標準,但不可否認的是,心靈美、懂禮貌的人有時卻更受人推崇。因為他們懂禮,知道做什麼,怎麼做才會讓自己和他人都舒服,而且他們身上也會給人一種親切易近之感。試問,有誰願意每天面對一個時刻可能會失去禮貌的人呢?再漂亮帥氣的人,一旦失去了禮貌,便只會像剛爆炸了的氣球,“面目全非”、醜惡至極。

歌德説過,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鏡子。所以説人外表的決定因素不只是皮囊,更是骨子裏散發出來的氣質。後者出眾的人才能在人性的鏡子當中照出美麗的靈魂。

失禮者,顏尚無;禮存者,人定美。正所謂相由心生,鏡由心轉。讓我們都作禮貌的天使,不做無禮的行屍,以禮為粧,飾美麗容顏。

禮的作文 篇九

在對自己眾多的稱呼中,樑思禮最喜歡“老白鼻”,這是父親梁啟超對他的暱稱。風趣的父親將英語Baby(寶貝)一詞漢化,“老白鼻”三個字成為樑思禮特有的甜蜜。

天津市河北區民族路46號,有一幢白色的意式建築,這就是梁啟超的“飲冰室”。在這裏,梁啟超醉心學術,文思泉湧,新論迭出;在這裏,他度過了人生最後的14年;這裏,被他第九個孩子樑思禮視作樂園。

1924年出生的樑思禮,很受父親的寵愛。梁啟超給遠在海外的大女兒樑思順的信中這樣寫道:“老白鼻一天天越得人愛,非常聰明,又非常聽話,每天總要逗我笑幾場。他讀了十幾首唐詩,天天教老郭(保姆)念,剛才他來告訴我説:‘老郭真笨,我教她少小離家,她不會念,念成鄉音無改把貓摔。’他一面念説一面抱着小貓就把那貓摔地下,惹得鬨堂大笑。”信中的“老白鼻”就是梁啟超最小的兒子樑思禮。就是這個“老白鼻”,後來成了中國航天CAD技術的倡導者和奠基人。

“飲冰室”裏的大書櫃上擺滿了線裝書,彙集了父親收集的各類珍本善本。但對於三四歲的“老白鼻”,更感興趣的是父親從各國買回的放在書櫃下面的一盒盒明信片。這些明信片有畫有字兒,成了“老白鼻”的小兒書。父親對“小兒書”的講解,讓不滿5歲的樑思禮知道了文藝復興、達芬奇和米開朗基羅。

不幸的是,1929年,梁啟超永遠地離開了,56歲的他沒有實現花甲之年後將精力側重於子女教育的諾言,那一年,“老白鼻”不滿5歲。北平各界舉行公祭,全場嗚咽,只有這個孩子以為常常把自己放在膝頭的父親睡着了。

九子女中,思順、思成、思忠、思永、思莊都接受了父親的國學教育;思達、思懿、思寧儘管沒有聆聽過父親的課,但父親的弟子謝國楨的教導讓他們獲益匪淺;樑思禮遺憾自己國學功底在兄妹中最弱。但“愛國”這一課,樑思禮從未缺席。

南宋名臣陸秀夫懷抱少帝投海、岳母刺字“精忠報國”……在樑思禮小時候聽過的故事、背過的古詩中,留給他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那首“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現在想來,好像父親從他很小的時候就在以這種方式薰陶他的愛國思想。

除了言傳,父親的身教是“愛國”最真實的樣本。“愛國救國”幾乎是樑家九子女的胎記。“人必真有愛國心,然後方可以用大事”,梁啟超生前的話語,指引了樑家九子女未來的路。

早在全面抗戰爆發前,四哥樑思忠從美國西點軍校畢業,回國參加抗擊日軍進犯上海的“一二八”戰鬥,後因病早殤;二哥樑思成患重病依然潛心研究我國古建築;三哥樑思永是著名的考古學家,抱病拼命工作;五姐樑思懿積極參加進步學生的愛國運動,是抗日救亡運動的骨幹;六姐樑思寧在抗日戰爭爆發後參加了新四軍;樑思禮抱着“工業救國”的理想,在美國攻讀博士學位之後,毅然回國參加新中國的建設。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説》最先感染自己的子女,九子女中七個出國求學或工作,但都相繼歸國,報效祖國。

回憶中,樑思禮眯起了眼睛:“父親對我的直接影響較少,但他遺傳給我一個很好的毛坯,他的思想通過我的母親及他的遺著使我一生受益。”

歷史學家傅斯年語:梁任公之後嗣,人品學問,皆中國之一流,國際知名。

禮的作文 篇十

孔子云:“不學禮,無以立,禮之用,和為貴。”禮乃中華民族之傳統,講究禮儀,乃做人之本。禮,分很多種,今天我們就來説一説待客之禮。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碰到客人來訪,作為小主人,我們要學會待客之禮,比如主動問好、熱情招待、給客人倒茶……

有些小朋友,別看他小,禮儀這方面他們卻毫不含糊。我的弟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有一次,爸爸的朋友來我們家做客,弟弟聽到敲門聲立馬去開門,很熱情地説:“叔叔好。”他還趕緊給叔叔讓座、端水果、倒茶……叔叔忍不住連聲誇讚弟弟。該吃飯的時候,弟弟搶着去端飯,只見他小心翼翼地端着盤子,一步一步往前挪,到餐桌前趕緊放上去,又連忙用手摸了摸耳朵。媽媽看見了,笑着問:“這是幹什麼呢?”弟弟笑嘻嘻地説:“耳朵傳熱快,這樣我的手就不燙了。”我們聽後哈哈大笑。飯後,爸爸和叔叔聊起工作上的事情,弟弟不插嘴,悄悄地回到屋裏玩玩具。叔叔走時,弟弟大方地説:“叔叔再見,歡迎再來。”走到外面,認識弟弟的人都誇弟弟有禮貌。

對一個人來説,禮儀是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直觀表現;對一個國家來説,禮儀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體現。一個人良好的禮儀習慣會伴隨他一生,有了良好的禮儀習慣,人生會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