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端午節的六年級精品滿分主題作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31W

端午節的六年級精品滿分主題作文

端午節的六年級優秀滿分主題作文1

小時候,每當家裏人將屋外曬的幹粽葉收進來時,我就知道端午節快到了。我會數着日子等家裏人用這粽葉包出香噴噴的粽子。

端午之前,母親會上街買最新鮮的包粽子所需的材料,如:糯米、紅蜜棗等。有時候,家裏還會包一些肉餡的粽子,但次數極少,好像打我記事以來就只吃過兩次。

端午到了,開始包粽子了,媽媽和奶奶忙得不亦樂乎,她們可都是包粽子的行家,所以,包粽子的事兒由她們全權負責。

如果,她們包的是紅豆餡的粽子,她們會先將糯米、紅豆清洗乾淨,然後將糯米和紅豆混合在一起,用粽葉包裹成一個個稜角分明的“三角形”。如果是肉餡的粽子,她們就會先將五花肉切碎然後與糯米混合。在媽媽和奶奶的巧手下,那些散落的粽葉和糯米不一會兒的功夫就成了一個個色、香、味俱全的粽子。

粽子包完了,母親會在不同餡的粽子上做上不同的記號,然後放入大鍋中煮,由於家裏人比較多,所以媽媽和奶奶每次都會做很多粽子。有時,家裏那口鍋需要三鍋才夠。因為每次煮粽子都會費很多時間,所以我和姐姐會用僅剩的一些材料依葫蘆畫瓢的多做一些小粽子,但每次做的都不如母親和奶奶做的那樣美觀。

粽子煮好了,我們幾個小孩子一窩蜂的擁上去搶肉餡的粽子。很快,一鍋粽子被我們大大小小的十來個人“清理”的一乾二淨。接着又煮了第二鍋,這一鍋是留着吃飯時吃的,而最後一鍋則是留着後幾天我們當零食吃的。

端午節的六年級優秀滿分主題作文2

又是一年的端午節,又到了賽龍舟吃粽子的時候。在這個熱熱鬧鬧的季節裏,我懷念起了家鄉的端午節。

我的家鄉是木蘭溪上的一個小鎮,端午節的氣氛特別濃厚。家鄉的端午節是從農曆五月七年級開始的。家鄉過的端午節流傳的風俗:七年級糕、八年級粽、九年級螺、初四艾、初五賽龍舟。

糕是為祭祀祖宗用的,是用麪粉或用米磨成粉發酵後加糖做成的,鬆鬆的、甜甜的,很好吃。

記得每年五月八年級,母親都會從棕樹上砍下一朵棕葉,捆在高高的四方桌桌腳上,順着葉子的紋路扯成一條一條的,末端還是連在一起的,用來捆粽子。洗好的粽葉和糯米端過來,還有調羹和筷子,一切準備就緒,就搬來小板凳開始包粽子。而我就在旁邊蹦來蹦去的,不停地問什麼時候才能有粽子吃。看着一片片粽葉在母親靈巧的手裏神奇地變成一個個精緻的粽子。沒多大會的功夫,桌腳上就掛起來一串串精巧的粽子,解下來提在手裏沉甸甸的。就那樣提着棕葉的梗一併放進大大的鍋子裏,得煮上好半天才能好,等吃上粽子多半都到了下午了。等到一揭開鍋,一股濃郁的棕香肉香立即撲鼻而來。

家鄉的端午節有吃螺的習俗,據説是小孩在這一天吃螺會變得聰明。螺這東西當時不昂貴,五分錢就能買一盎,村裏幾乎家家都買得起。九年級這一天,賣螺的小販會滿村裏吆喝。小孩們向大人討了錢、買了螺後聚在一起吃;孩子們吃了螺,留下螺殼,就屋頂上扔,弄得舊瓦片喀啦喀啦作響,其樂無窮。

輝紓大人就會叫小孩們去田埂拔一捆沾着露水的艾草,回來插在門框上。大人們説這樣驅蚊蟲、能避邪。等插在門框上的艾草漸漸被風乾了,就成了藥。夏天村裏的小孩容易得脹肚子,肚子鼓鼓的。拔一根幹艾葉放在鍋裏煮。蒸氣冒出了一股好聞的香氣,在屋裏繞來繞去,冷卻後讓脹肚子的小孩喝下,有時腫鼓鼓的肚子就會漸漸癟下來。

初五是過端午節的高潮。家鄉民俗認為,五月為惡日,懸掛艾葉如旗、昌蒲似劍,可驅邪除_。每當五月五端午節的時候,家家户户都要在清晨去採帶露水蘭草、金銀花、鐵芒箕、番石榴葉、榕葉的“五味草”,當然還要在午時上井裏打一桶甘甜的清泉。這水,都是泉眼裏流出來的,沒有任何污染。在端午節這天,水最涼,喝起來也最可口,喝了這天的水,可以保佑一年健康。用“五味草”和“午時水”煮鴨蛋,剩下的水給小孩洗澡,換上新衣服看下午的划龍舟。據説是水鄉蚊蟲多,用“午時水”洗澡可防叮咬。

端午節前,村裏的小孩都會纏着母親或祖母給打個“蛋兜子”。“蛋兜子”是用五色絲線結成一個精緻的網絡子。用“五味草”煮鴨蛋,會把鴨蛋染得黃黃的。裝進網絡子裏,掛在胸前衣襟的鈕釦上,胸前的衣服通常也被染上一圈黃漬。出門一碰上小夥伴,就把鴨蛋掏出來,對碰撞,誰的蛋殼先破了,誰就輸了,就剝了殼吃掉,有一種淡淡的五味草的清香。小孩子對於雞蛋很感興趣,並不是因為他們特別的喜歡吃,而是因為他們特別的喜歡“鬥蛋”。帶上幾隻蛋,早早的來到教室,幾個一羣在課桌上拿蛋對撞,誰的蛋被撞破誰就輸了,好勝的小孩們玩得可開心啦。

龍舟競渡是一種具有濃郁的民俗文化色彩的羣眾性娛樂活動,同時也是一種有利於增強人民體質,培養勇往直前、堅毅果敢精神的民間活動。我家鄉龍舟競渡據説也是為了紀念楚大夫屈原:“楚大夫屈原遭讒不用,是日投汨羅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陽競渡,乃遺俗也。”

端午節的六年級優秀滿分主題作文3

端午節來臨,我們全家團圓,品嚐粽子。青青的粽葉、香甜可口的糯米、誘人美味的肉餡,空氣中瀰漫着棕香味,也瀰漫着端午的氣息。

盤中的粽子經過機器的精心加工包裝,看起來十分可愛誘人,入口也很美味,可我的心中總是空落落的,望着桌旁空着的座位,口中的粽子便似嚼蠟一般,我的思緒便飄向故鄉,飄向兒時姥姥親手給我包的粽子,飄向遠在故鄉病牀上的姥姥。

從我有記憶起,家中就有一個習俗,每至端午節便全家團圓,由姥姥親自當主廚給我們包香噴噴的粽子吃,而其他人便給姥姥打下手。姥姥包的粽子並沒有什麼奇特之處,反而在我認為還沒有外面買的粽子包的精細好看,可就是這樣,不知為何,我只喜愛姥姥包的粽子,並覺得買的粽子總比姥姥自己包的少些什麼,只是知道愛吃,便要纏着姥姥多包些。

姥姥總是很寵我,無論我提什麼要求,她總是由着我,儘自己的一切努力做到。那時的我是那樣的任性與天真,我不愛吃包有棗子或者肉的粽子,覺得那樣太膩,卻惟獨偏愛那晶瑩可口的糯米,於是我便求着姥姥給我端午節包只有糯米的粽子,姥姥有些為難的答應了,可年幼無知的我並不知道這隻有糯米的粽子有多麼難包,因為沒餡或棗子在粽子底部擋着,糯米很容易漏出來。終於端午節來臨了,在我期盼的眼神中,姥姥端出了一盤獨屬於我的白糯米粽子,我急切的剝開粽葉,狼吞虎嚥的吃了起來。姥姥連忙勸止道:“慢點吃、慢點吃,別燙着了!”在我吃粽子的時候,我感到姥姥的目光一直注視着我,是那樣的温暖、慈祥。待我吃完後滿意的説道:“真好吃!”姥姥臉上的笑容就更加濃郁了,她竟像孩子一般高興地説“喜歡就好,我下次再給你包”,這時,姥姥髮髻間滲出的小水珠終於彙集成大滴的汗珠流了下來,她不在意地擦了擦,此時我的心中卻只有感動。

時光荏苒,我與父母搬到了北京,可姥姥還是獨自一人呆在老家,漸漸地,我們回家團圓的時間越來越少,我也再沒有與姥姥在端午節一同粽子。就這樣一年年過去,歲月在姥姥臉上留下一道道不可消除的痕跡,我長大了,可是姥姥卻一天天老去,身體一點一點不如從前,直到如今,卧在了病牀上,回到家鄉,看到兒時那一直健康慈祥的姥姥,如今變的如此消瘦蒼老,我心中的酸澀便蔓延開來,眼淚奪眶而出。這時,長大的我已經懂得了姥姥包的粽子的奇特之處---那裏滿含着姥姥對家人的愛與祝福。

一陣鈴聲響起,將我思緒拉回到了現實中,我接起電話,原來是姥姥,我們祖孫倆聊了起來,聊到了粽子、端午、故鄉,也聊到了那兒時美好的回憶……

在這裏願姥姥可以早日康復,您的孫女在端午節最誠摯的祝願!

端午節的六年級優秀滿分主題作文4

今天就是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就是相同的。端午節就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户户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呢!

上午,大家家就開始包粽子,準備好餵我肚子裏的“蛔蟲”了。説道端午,大家一定不知道端午節的知識,就讓我這個大博士來告訴你們有關端午節的知識吧!

説起端午,大家還得請出一位詩人讓他來幫大家先開頭説起他吧,可此人到底就是何方神聖?他就就是大名鼎鼎的愛國詩人——屈原呀!屈原就是戰國時期出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以形象就是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昏君楚王卻聽信_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説楚國的的都城被敵人佔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出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着淚划着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粽子扔到江裏餵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來歷。

還就是再來説説端午節賽龍舟的故事吧。當時楚人因為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於就是有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就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灣開始有龍舟競渡,當時台灣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台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

怎麼樣這就就是我收集到的端午知識,現在大家對端午節有一定的認識了吧,現在大家就是不就是該為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感到惋惜?如果不就是楚王的一意孤行我想屈原還會給大家帶來許多不朽的詩篇,可就是屈原的縱身跳入洗乾淨了人們的心,他留下來的不僅就是悲壯的詩歌還就是自強不息的精神!我相信偉大的愛國詩人永遠留在人們心中!

端午節的六年級優秀滿分主題作文5

一片綠葉包裹着糯米,用一捆細繩紮起來,放到鍋裏慢煮,那粽子香味飄散着。關了温暖的燈,來到屋外,擺起鋪子來,一聲聲的粽子喚醒了人們的記憶,那臉上的笑容從未消失。

已近農曆五月,心中的棕香萌動着。在記憶的書籤,兒時的那段記憶如潮水般湧上心頭……

太陽曬暖的午後院子裏,我坐在木凳上,等待着奶奶做好包粽子的準備,一盆浸泡的糯米,一把煮過的粽葉和一團線繩,整齊的擺在奶奶面前。只見奶奶熟練地拿起一片粽葉,在水中涮過後折成漏斗的形狀,然後把糯米放入其中輕輕壓實,又拿起一個蜜棗放在裏面,再把粽葉合起,用一根細細的線繩,三下四下,轉來轉去一個粽子就包好了。

看着,看着,我被奶奶包粽子的姿勢震驚了。

“奶奶,為什麼要包粽子“

“端午吃,為了紀念屈原。“奶奶的手一直忙碌着,一邊耐心的回答我的問題。

等待是個漫長的過程,當一股清淡的棕香慢慢飄滿院子時,奶奶已經將一盆粽子端到我面前了。剝開粽葉,香甜的棕味沁入心脾,吃上一口,脣齒留香。

猛然間,腦海中浮現出屈原的背影。一條沉重的河流和一頁小舟,在寂寞的歌裏,飄過五月,這時候,兩岸的艾葉,總在痛苦的抖動,他憤憤走入江中,而那些魚兒卻沒有感動,幾千年還在遊動,結滿眼淚的沉甸甸的粽子,在我們心頭,淚流滿面,無法沉默。

撫摸着散發香草芳香的小粽子織品,我會讓那棕香流傳久遠,久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