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知行合一的作文(精品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14W

知行合一的作文(精品多篇)

知行合一作文 篇一

我獨自在五龍山腳徘徊,低吟着:“莫道面前無寶鏡,一輪明月照夫人。”陽光晴好,望着夫人峯,此時,此詩此境真是妙不可言啊!

仰望夫人峯,薈萃着各種綠。隱蔽而成熟的墨綠,明麗如金屬色的翠綠,故作矜持的淡綠……都被陽光的碎片連起,和諧地相互交織卻又色彩分明,密密地簇擁着那位情深又堅韌的“夫人”,似乎想温暖她千年的等待而又日益冰冷的心。噢,山頂應美妙如斯吧:仰面伸手可摘一抹雲彩,彎腰俯身可聽滄海桑田的一場絮語,貼身撫摸可感千年夫人那熾熱的一腔痴情……我的心已飄到山頂了,腳下生風,望着夫人峯往上衝。但腳越來越沉,終於在半山腰停住了。

也罷也罷,讓自己陷入無盡的疲勞中只為看風景,這些景色圖片網上都有,值得上去嗎?不如就這麼幻想,滿足一下偶發的詩人情調吧!

停步仰面,發現自己的雙眸怎麼也不能從五龍山之巔移開。心裏有一種聲音告訴我:向山頂衝去……我要去看看這山這水!多少文人人生得意的時候,走向自然,向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笑談自己的萬丈豪情。在仕途失意的時候,到大自然中去深深地呼吸一口自由的空氣,去伸一伸他們被壓垮了的腰桿,在山水中尋找心靈的歸依和心智的獨立。對,我要爬上山頂,去領略《醉翁亭記》《岳陽樓記》《小石潭記》中的至情至性,去感受山水中承載着的一顆顆高尚的靈魂,一種種光耀千年的情懷……終於,我拖着酸意滲滿骨骼的雙腿,靜立在山巔,任風吹蕩起一身單衣,洗滌着心靈。似乎靈魂被這一片廣茂的大地稀釋成淡淡一綹,飄搖在天地之間。突然,心如止水,彷彿有空山無人,水流花開,一朝風月,萬古長空之感。

多虧了“行”,讓我有這番“天人合一”之感!只知道景美又不攀爬領略,又怎會有“此景只應天上有”的震撼!

我笑了,這不正是王陽明苦苦徘徊思考十九年的結晶麼?知行合一!只是知道道理,用筆或極其虛偽的聲音誇誇其談的人太多了,可這有什麼用?“知而不行,則為無知”。誠然,我們需要有一種判斷是非的觀念,也需要可以鼓舞心靈的道理,但不將其付諸行動,只是一味地幻想,不就是最荒唐可笑的玩笑麼?多少人在一味地空想中迷失自己;多少人懷着雄心壯志迎接初日,卻碌碌一天;多少人知行不一,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與其做語言的巨人,不如讓自己因行動而變得強大,用“行”實現每一個“知”。

五龍山巔,我悟到了,“心學”最燦爛的精髓——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王陽明讀後感 篇二

梁啟超提出中國歷史上有兩個半聖人,分別是孔子、王陽明和曾國藩,其中曾國藩被稱作半個聖人。孔子自不必説,王陽明究竟是何方神聖,讓後世的曾國藩、孫中山等都視為精神導師。在好奇心和對“知行合一”這一神祕內涵的驅動下,決定讀讀這本經典——《知行合一王陽明》。

為什麼悟道的是王陽明

王陽明天資聰慧,四歲前就熟讀詩書,立志做聖賢。可命途多舛,理想被殘酷的現實頻頻打臉,經歷了牢獄之災後,被放逐到偏僻的龍場驛站,竟然淡然了許多,開始潛心悟道。由此可以看出人要有自己的終身理想,不斷的追問人生的價值,這是人生的驅動力。

老王這前半生雖然很想做聖賢,可是不知道從何做起。兜兜轉轉研究了好多思想,比如軍事、修仙等等。對於當下推崇的程朱理學,所謂的格物致知,始終無法説服自己。只能自己鑽研悟道了。

聖人之道,吾性自足

所謂“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就是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心中就有聖賢之道,因為我們心中與生俱來就有能知是非善惡的“良知”,而做聖賢就是要通過自我努力實現最真實的自我。

我們每個人身上既然都有聖賢的因子,那人人就是平等的,誰都沒有權力支配誰。只有一個人有權力,那就是我自己。只有我才能支配我自己,我才是自己的主人!

知行合一的作文 篇三

星星為什麼會發光?月亮為什麼有陰晴圓缺?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小溪為什麼魚翔淺底?我們面對藍天高山發問。

為什麼人有生老病死,悲歡離合?為什麼物以類聚人以羣分?為什麼失敗是成功之母?為什麼實踐出真知?我們面對人類生活追問。

問,是一門學問,一門藝術。

從屈原窮究天際的“天問”到普天之下莫非“網”土的“網問”,從孔子的“不恥下問”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靈魂拷問”,從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許多現實問題到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問路問醫問價,“問”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它構成了人類生活的基本內容和形式。不管是國家大問題還是生活小疑問,抑或是人生價值取向、生命意義,都在着力回答人類先哲們始終追問的三個基本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裏來?我向何處去?

有問題的人是遇到疑點盲點、不知何去何從、不知如何行動而又需要指向明確、行動正確的人。好問者,善於思考,善於探究;不好問者,思維封閉,不善交流;三思而問者,是問題的發現者也是渴望新知的追尋者;隨口而問卻是不着邊際、難抓要害的思維懶漢者。可見,問,是有思維含量、認知能力和價值判斷高下之別的。大凡具有“問題意識”的人,才是具有知行合一素質的人。無問便無知,中國的科學文化創新,不正是由於科學家們具有好問的品格麼?

我們正處在全球化與地域性、市場化與人文性、信息雜蕪與價值選擇、競爭激烈與和合共生的時代矛盾漩渦之中,每一個人每天都遇到許許多多新問題。社會迫使我們必須善於向生活發問,向新知求問,向時代求解。努力做一個能問、善問、會問的人,無疑是能夠把握機遇,勇於挑戰,知道行動方略的智者。只有好問善問,才能實現民族文化的創新,才能實現由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飛躍,才能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不敗!

僅僅善於問,做“知道分子”還不夠,還應該學會傾聽,善於傾聽,在聽中思考,在聽中辨別,在聽中謀劃,在聽中確定行動。浮躁的生活已使我們在眾聲喧譁中有時難以辨別真偽,難以獲得來自社會實踐的真理,難以掌握來自生命叢林的召喚和靈魂深處的籲請。一個人若能聽到風舞的華麗旋律,鳥語的生命歌吟,花叢的蓬勃生機,我想,他的心宇是廣闊而純淨的。手舉一串問號,叩問生活、追問良知,側耳傾聽,胸中就自有千山萬壑,腳下一路通途,一路高歌。

善問者明曉事理,善聽者增智怡情,善學者頓生慧根。讓我們每個人都成為一個知行天下的“問者”吧。

《知行合一》讀後感 篇四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主要講述了王陽明的一生如何通過知行合一的方式達到人生的巔峯的。王陽明出生在一個士大夫家庭,父親是個狀元,從小就表現出了過人的智商,所以比較桀驁不馴,年輕時做過很多狂傲的事情,跟隨道士尋過仙,盲從僧人坐過禪。然後跟隨自己父親的道路一樣入朝為官,然後為小人所害,進錦衣衞大牢,九死一生終見天日,後被髮配龍場,在山間野嶺中,出了著名的龍場悟道,終成心學大師,提出知行合一的哲學理論,後在江西剿匪中首次展現了知行合一的無邊威力,後平江西寧王亂;功成後,歸浙江餘姚老家講學,晚年奉命前往廣西剿匪,再現知行合一無邊威力。死於廣西返回浙江餘姚途中。

以上用我自己的回憶描述了一下王陽明的一生,從王陽明龍場悟道後,王陽明才真正確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標,通過王陽明一生,和王陽明在幾次剿匪中所立的蓋世奇功,都無比展現了知行合一的威力,而知行合一到底是什麼呢?用王陽明的話説,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行即為行動,將良知和行動整合起來才能展現出超凡的實力。通過閲讀這本書,我得到的結論是:知行合一的重點是擦拭自己的良知,並把去修正自己的良知,把自己用自己良知悟到的感知,拿出來和別人討論然後去格良知,所謂的格良知,就是不斷的修正自己的良知,只有自己的良知明亮了,才能在後面的人生中更好的運用知行合一的力量。而如何格自己的良知,是一個很困難的工作,必須像曾國藩那樣一日三省,每天都和自己的良知對話,發現自己良知不好的部分抓緊剔除。

不光通過這本書,還有我此前看過的書,基本都告訴我一個道理,學習是一方面,悟道則是更重要的一方面,而悟道就是要多去思考,將所學到的道理知識,通過我們的思考融匯到一起,很多時候我們就覺得此前學過的東西都忘了,而通過悟道後的知識,可能也會忘了具體的來源,可以我們通過悟這個過程將這些知識切入到我們現有的知識系統去了,貌似忘了,實則和我們的。知識系統融為了一體,這讓我聯想到張三丰對張無忌所説的太極的最高境界就是把所有學過招式全都忘掉,然後無招勝有招。而悟道大抵也是這個道理吧。

知行合一王陽明讀後感 篇五

説實話,剛拿到公司寄給我們的《知行合一——王陽明》這兩本書的時候,我心裏是有點拒絕的,因為覺得現在工作那麼忙,哪來的時間來看書。但是出於好奇心,不明白為什麼領導會推薦這本書給我們看,它的魅力何在?於是我翻開了書籍,看了簡介,慢慢的就被這本書所吸引了。每天睡覺前或者休息的時候就翻上幾頁,讓自己的心慢慢安靜下來,也許這也是這書的魅力所在吧。

看了這本書之後,我瞭解到王陽明雖出自書香門第,富有才情,但是他的一生卻歷經坎坷。多次參加會試都榜上無名,這在當時對讀書人來説是奇恥大辱,但是他卻認為“世以不得第為恥,吾以不得第心動為恥”。世間萬物皆有兩面,不管是痛苦還是快樂,都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們不必太在意。只有調整自己心態才能減輕痛苦,享受快樂。其實這種觀點,正是體現了王陽明立身之本。他在被貶謫貴州龍場驛丞期間,通過“龍場悟道”,徹底領會了儒家“格物致知”的要旨,徹悟了“知行合一”這種天地間的終極智慧,從而創立了影響極為深遠的一門學問—心學。

知行合一,就是説知行是不可分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有知必有行,有行必有知。這種觀點,徹底糾正了朱熹先知後行的知行觀。

致良知的道路又是什麼呢?用他自己的話説“是從百死千難中得來”的,是“千古聖賢相傳的一點真骨血”。良知人人都有,致良知就是讓心回到“無善無惡”的本真狀態,通過主體意識達到自我道德修養,規範自我行為。這是心學的核心部分。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是一個由知善到行善的過程,要求人們將自己的倫理道德知識付諸實踐,從而完善自己的道德人格,達到內聖而外王的境界。當今經濟、科技飛速發展,人們對於世界的瞭解越來越多,所面臨的問題也日益增多。作為一個普通人如何將自己的道德知識轉化為道德實踐,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方法。現代人所缺乏的並不是道德知識,我們缺乏的是將道德知識落實到實踐的具體行為。道德不能僅僅停留在口頭上、書本上,要將其體現在我們的實際行為之中。這個社會並非要求每個人都捨生取義、殺身成仁,我們所要做的只是點滴的小事,把自己的道德認知落實到道德實踐中,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扭轉目前社會上的一些病態風氣。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對於喚醒人們的道德良知,提高整個社會的道德水平有着重要的指導意義,為溝通道德知識和道德行為架起了一道橋樑。、

做為新三科技設計公司的一名員工,我們要在“篤行”上求實效。“知行合一”的重點是“行”,而不是“知”,它彰顯的是一種實踐精神。結合今年我們設計分公司的經營狀況數據分析來看,我們現在的主要問題是成本比較高,回款較慢。對於我們來説就是要把學習中獲取的好理念、思考中發現的好想法、工作中積累的好經驗,轉化為實踐成果,產生實際成效。儘可能的將我們的成本降低,提高工作效率;還有把回款率提高。要堅持問題導向,想實招、出硬招,強化執行落實,努力把本職工作的重點、難點問題搞明白、解決好,讓實踐在問題的解決中落地生根。要勤於積累、多幹少説,善於在實踐中反芻內省、提煉創新,不斷形成推動公司發展的新辦法、新思路,真正在學用相長中實現知行並進。

我們還要在“善成”上見真章。善做善成是“知行合一”的境界追求和鮮活體現。做為公司這個大家庭的一員,就是要發揚鍥而不捨、止於至善的進取精神,立足本職崗位,堅持精益求精,追求善始善終,給公司帶來效益最大化。

《知行合一》讀後感 篇六

王陽明,大明帝國時期誕生的一位著名的心學家,而在當時以朱熹理學為主流的明朝,也足以體現出王陽明的艱辛以及心學發展受到的阻礙程度。

剛上大一時,接觸到馬哲的唯物論: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客觀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當我偶然看到這本書時,卻也被王陽明的心學所打動,被王陽明的“致良知”説服,同時也被他新的格物致知所吸引。生活在大明帝國的王陽明,也曾受理學的影響,也曾按照朱熹的格物致知去格物,當他對着一堆竹子去格的時候,卻什麼都格不出,於是他對理學的權威提出了質疑。他曾研究過道教,也曾想落入空門,但都沒有成功實現,於是才有了後來的龍場悟道,才有了其心學的橫空出世。自龍場悟道以來,王陽明的弟子大增,為其心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也為他在仕途的發展提供了條件。

王陽明的心學,講究的是人人平等,講究的是光明良知,講究的是內心的平靜。朱熹主張去心外格物,而王陽明則認為物就在己心,只要良知是光明的,就能得到其中的真諦,現在所做的事不過是對心學悟道的踐行而已。自龍場悟道以來,王陽明的仕途就變得光明起來,南贛剿匪以及平定寧王都是他心學的運用。我認為在他的心學中有心理學的應用,似乎他的心學可以運用到任何領域,而王陽明則解釋為這都是良知的作用。

王陽明提倡眾生平等,人人都可以成為聖賢,所以每個人都不應該把自己看的輕賤,但其在剿匪時卻因為士兵剿匪時士氣不高,當眾砍殺了幾名士兵以儆效尤。既然他提倡眾生平等,那他又為何以別人的生命來換取其他人的前進,這無疑違背了他提出的觀點。不過王陽明也説自己在運用戰術的時候是違背良知的,所以他在以後的講學過程中從沒有提過這些戰術的運用。

王陽明的心學看似與理學背道而馳;但無論是心學還是理學,講求的都是“存天理,去人慾”。人的心可以分為性與情,但朱熹理學卻硬要將“情”從心中分割,而要去尋找外物來填補心中的空洞。王陽明心學則認為:人都有七情六慾,去除了七情六慾與佛家的枯坐亦沒有什麼區別,最重要的是如何把七情六慾控制在一個度內。按照他的學説,良知自然也成為了這個控制的度。

天地間的心是人,而人的中心則是良知,只要良知光明,便可所向披靡。但現如今的我們使自己的良知蒙上了一層污穢:對名與利的嚮往,私慾的產生,使我們不能正確聽從良知發出的命令。而我個人也認為,生活在現在的時代裏,除了名與利,除了自己的私慾外,還有什麼會成為自己前進的動力,即使會有心懷天下的人的出現,但畢竟我們大多數都為普通人,這些無疑成為了我們所能追求的目標。我們所應該做的是如何使這些追求控制在一個度內。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有做官的能力,為何要委屈了自己的這份才能呢,坐上了這個位置又要思考的則是如何在這個位置上發揮出自己最大的才能,在不違背良知的情況下創造出最大的利益。

王陽明提倡知行合一,古人也曾提出過“知行”,但卻是分開提出的,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對那些只知道實踐卻不知道充實自己的理論知識和只知道學理論知識而不去實踐的人提出的建議。而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則認為,當我們有了知就會有行的出現。比如當我們渴了,我們就會去喝水,當我們餓了,我們就會去吃飯等等。我們的一切行為都在受到心的指導,光明自己的良知才會有光明的前途。

看了這本書,其實對自己也有很大的觸動。以前會因為一些小事而自己折磨自己,並且會鑽牛角尖,會為一點小事而斤斤計較。如果王陽明在世的話,他一定會對我説:這一切都是你的私慾在作祟,你需要的只是光明你的良知,你的這些私慾就會被控制,而你自己也會活的更加自在。光明良知的學業是一步步跟進的,不可一蹴而就。在光明良知的路程中,我們應該學會聽從第一感覺,這第一感覺往往便是良知發出的聲音,它會指導你走向正確的道路。

我所理解的心説:不可固執自己的成見,要敢於改變自己,敢於提出質疑,敢於付諸行動。如果知行不合一,再多的知也託不起一個完整的人,人生道路上有苦難不怕,怕的是苦難到來時將自己打倒,未爬起來就先認輸。

知行合一作文 篇七

所謂“知行合一”,就是説:懂得道理與實際應用都是重要的。説得再明白些就是要想實現理想,必須有切實可行的方法。這看上去是句簡單的話,實際卻藴含着豐富的哲理。即知道該怎樣做的事應該與行動相結合,才會變得完美。

有了好想法就應該立即行動起來。當在行動之前固然會遇到許多問題,雖然我們不知道能否在行動之前消除障礙,但是我們可以在行動之中克服困難。別告訴自己,我做不到。那一定是不可能完成的,除非有奇蹟發生……如果你真這樣想的話,那就大錯特錯!別相信世界上會有奇蹟,因為你自己本身就是奇蹟,你就是自己的上帝,倘若,不付諸行動,奇蹟也無法幫助你成功。

我們總是在等,等一個好的時機,等一個可以百分之百確定成功所需的條件,反而陷入了永遠的等待之中,甚至連一件小事,也總要等到所有的條件都滿足之後才開始行動。我們究竟在等待什麼?真的能等到麼?等到了又能怎樣?説不定一等就耗費了我們一生的精力,而到那時候你還有機會反駁麼?不,我不信,因為“成功永遠留給那些有準備的人“,而不是留給那些永遠只知道等待的人。如果只知道等待好時機,恐怕我們的一生都會錯過最佳時機。正因為如此,很多人一輩子都幹不不了一件事。只有想到就去做的人,才能改變現狀。

有這麼一個小男孩,資質平凡,沒有什麼過人之處。他小時候想當班長,結果他連任三年班長;大學時,他喜歡上校花,終於在許多男孩嫉妒的眼光中做了她的老公;大學畢業後,他想開一家公司,三年後這家公司上了電視台;在他30多歲時,忽然想學畫畫,結果他在40幾歲時成功的舉辦了畫展。

當別人羨慕他時,他卻説:”我很平凡,沒有什麼聰明的才智,也沒有什麼遠大的抱負,只是想到就去做。不管結果如何,我卻認為自己沒有輸“。他,就是我國著名的畫家餘丹青先生。

其實現在很多人只是想想罷了,而沒有付出實際行動。要真正實現目標就要做到知行合一了。這樣我們才能不留遺憾!

知行合一讀後感 篇八

中國在史以來對聖人的評判標準有很多,其中最受人們認同的説法是要符合”三不朽“,既立德、立功、立言,據説能做到的人只有兩個半,分別是孔子、王陽明和曾國藩(半個)。

孔老夫子自不必説,立儒家道德規範,創儒家學派,立萬世之論,集三者於一身。另一個能被視為三不朽的就是明朝王陽明,熟悉明朝歷史的人對王陽明應該都不陌生,而且大名鼎鼎,如雷貫耳。立德,他當官不收賄賂,幫助窮人,不畏生死,仗義執言,智鬥權奸,不因人勢小而欺之,不因勢強而附會。立功,他平定廣西,福建,廣東交界的民變,平定南昌的寧王宸濠之亂,為國家立了大功。立言,這就不得了了,心學的創始者,他獨創心學,提倡知行合一,是後人公認和孔子,孟子,朱子排列為”四大家“,他的學術影響了正個明朝,直至現代,以至國外也有很多忠實粉絲。

第一次接觸王陽明是在高中上歷史課,看到老師對王陽明説起心學如何偉大,如何改變中國哲學思想,對我來説只要記住要考試的內容,考分高一點就好了,我才不管你在歷史中屬第幾。再次接觸時已至大學哲學課,對我這種逃課的理科生來説,他不認識我,我也不認識他;剛參加工作時,小年青閒來無事,翻看各類雜書時被這位王大人小時候離經叛道的故事、”守仁格竹“、”智鬥劉瑾“、”龍場悟道“、”江西剿匪“、”平定寧王“等傳奇故事吸收,漸漸開始留意這位傳奇人物和他所開創的”心學“。

工作十多年來,人生經驗也漸漸豐富起來,各種起起落落後,對”心學“所揭示的強大智慧更加歎服,他所提倡的”致良知“、”知行合一“足以讓人心定神明,讓自身源於良知的本能智慧顯露出來,對外在事物能覺察到事物的本質規律,順勢而行,事半而功倍。

要明白”心學“的全部奧祕是要孜孜不倦的追尋的,但”心學“的一個好處就是你不一定要等到把整個”心學“理論都搞懂了才能能運用,只要你對其中的某一部分理論或處事方法有感悟,就可以在實際生活實踐。以我自身為例來説,”知行合一“這四個字所倡導的”知“與”行“的有機結合,內心與行動的一致性,近年來就一直指引着我,俗話説”説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現在社會的浮躁,個人對成功的渴望,很難讓自己靜下心來實實在在的去做事,常常在懊悔自己的自控力,為自己的失敗氣餒時,多對照一下自己”知“與”行",感受自己內心的追求,往往能讓自己找到行動的方向。

知行合一王陽明讀後感 篇九

半個月時間,斷斷續續,總共用了十二個半小時粗略讀了一遍。開篇幾章感覺文風有點偏現代,與這樣一位歷史人物似乎不符,關於作者百度資料也少,只知道是位70後的歷史碩士,寫過帝王師之類。通篇讀完,還是受益頗深,值得再次細讀,或者可以換個作者換個角度,再讀一遍王明陽的一生和他的心學。

王陽明在被放逐到貴州時悟出了心即理,指出人的心就是天理,不要費力向外探尋,這與朱熹理學的“格物致知”提倡的向外物探尋天理相反。七年級看,好像心學是唯心論,不管是不是,我覺得心學對一個人的為人為事有着非常積極的作用。

王陽明的心即理的心指的是良知,他指出每一個人都有一個辨是非,明善惡的良知,這是“知”,他要求人的行為要和自己良知相統一,也就是“知行合一”,但很多人的良知被自己的私慾給矇蔽了,往往就做出了違背良知的事情。如受賄,食品安全等,當事人的良知都知道這麼做是錯是惡,但都被利益、慾望給矇蔽了。

心學又提出“致良知”,教人們要去私慾存良知,他的方法不是佛教通過打坐修到達到心的無慾無求,而是“煉心”,通過“事上煉”,也就是通過自己身邊的每一件事去實踐,在實踐中,不斷去除私慾,使自己的良知越來越明朗,而達到“知行合一”。去私慾也不是要求無慾無求,而是把慾望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同時也不反對人們去追求財富和名利,承認人有天賦差異,如果有能力,為什麼不去呢。

“知行合一”是很簡單的道理,但人遇到事就很難做到“心不動”,總是會思前想後,權衡左右,往往就與良知背道而馳了。

最後説一句,媽的,我知道經常喝酒不好,可還是擋不住喝酒的慾望,咋整啊[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