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山東省大學聯考作文2017【精品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13W

山東省大學聯考作文2017【精品多篇】

山東大學聯考作文2017 篇一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可見無論是一沙一木,還是一葉一花,總在細枝末節處隱現端倪。

小小的蠟燭竟會產生如此大的影響,它改變了整個山洞的環境,迫使那些斑斕的大蝴蝶只能另尋棲所。

一葉零落,便知秋天將至。的確,注重細節需要有如“塵”的心思。這是一門洞察世事的學問,並非機械地觀察記錄,也不是四處探聽偷窺,而是以一種至情至性的眼光來看待萬物。這幾位朋友,在進洞前只有對大蝴蝶的好奇和探索,全無對生命的尊重,因而他們貿然點燃蠟燭。如“塵”的心思是一種有血有肉的心靈探索,並不是高等生物對低等生物的征服。“鈎簾歸乳燕,穴紙出痴蠅。為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這是蘇軾對於生命的大度。這位執鐵板唱大江東去的真男兒,心中也有這種如“塵”的時刻。不過,此情並不令人費解,倘若沒有這等如“塵”的心思,又怎能留下“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綿綿無絕的佳句?

心思如“塵”,不僅需要“憐蛾不點燈”的大度與包容,還需要我們有觸動事物核心的敏感。

當我們有了觸動事物核心的敏感時,才真正明白細節給我們帶來的巨大力量,因為它可以使我們看得更多,看得更遠。佛説:“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佛獨具慧眼,從一花一葉之中,看到比凡人深得多也遠得多的東西。懂得細節的人,往往能佔盡先機。但凡有智慧的作家,在他們的作品中總會表現出一定的先知性。同為凡人,為何他們會有這種先知性?究其原因,是他們觸碰到時代的脈博和神經,從細節出發,觀凡人之不能觀,悟常人之不能悟。

細節,總是腐朽事物的報喪者、新鮮事物的召喚人。當宗法制度在第一個諸侯國被破壞時,當文字獄興起、抓起第一個書生時,當官僚資本主義壓迫第一個民眾時,當中國國門第一次被外國列強打開縫隙時,這些細小的跡象都預示着某種地覆天翻,而有智慧的中國人會毫不猶豫地見微知著,迎接變化,抓住機遇,從而成為一個時代的先驅者。

常言道:“細節決定成敗。”這話一點也不誇張。但凡心中懷有大愛又能關注細節的人,必能為時代所成就進而成就一個時代。

山東大學聯考作文2017 篇二

我喜歡門外的那條河。

它平和靜謐地流過時光,將所有的雜質一一沉澱,白雲蒼狗之間,仍清澈見底。偶有桀驁不馴的一次,人們為它加固堤壩後,它就繼續温順地滋潤農田。

河流有如此雅量,那些被《咬文嚼字》指出錯誤的作家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雅量,是一種直視錯誤的大氣魄,是一種虛心聆聽的大胸襟。有雅量的人,可通往精神的羅馬,可到達花開的彼岸,亦可安然走過黑夜裏的山路。

直視錯誤,腹有雅量,氣自芳華!

金鑾大殿上,羣臣惶恐,懼怕天威。她讀完駱賓王將她罵得狗血噴頭的《討武檄文》後,莞爾一笑,大讚此人才華。臣子們面面相覷,她卻責備宰相不能早日發現這一人才。

這是何等的雅量啊!面對批評和指責,作為天子的她不僅不愠,反而欣然接受。她敢於直視自己的錯誤,如玫瑰般鏗鏘的她從不為自己歌功頌德,而為自己留下了一塊無字碑。她深知,無字,方能不朽;無言,方能萬言!

雅量,讓一代女皇,托起日月當空!

滾滾長江東逝水,是非成敗轉頭空。而雅量,卻如同那幽谷芝蘭,香飄千年,至今仍在。

堅淨齋裏,他揮毫潑墨,一橫長城長,一豎字鏗鏘。

“詩思清深詩語雋文衡史鑑盡菁華。”啟功先生就是這樣一位大師。他有着博大精深、無所不容的學問,也有着雋秀灑脱、卓爾不羣的書法。可即使如此,他仍常常虛心請教於人,每當別人指出他的不足時,他便欣然如一個得到禮物的孩童。

這便是雅量。對待不足敢於直視,胸懷如天地廣。

雅量,讓一代大家山高水長!

雅量讓鐵凝與莫言真摯感謝為他們挑錯的人,讓他們的作品更上一層樓。於人如此,於國家,未嘗不是如此。

遙想百餘年前,鴉片戰爭的炮火攻破了我“天朝上國”的美夢,我泱泱大國就這樣跪倒在了《南京條約》之下。但是面對閉關鎖國的錯誤,我們敢於直視,敢於面對。

於是,有這樣一羣人站了出來,他們以年華為槳,涉萬里河疆。自此,辛亥革命的旗幟飄揚在祖國的大江南北,井岡山的杜鵑開出血與火的顏色,南海邊的漁村也地覆天翻,北京奧運火炬點亮中華……

雅量,讓一個民族屹立東方!

而我當代青年,更要直視錯誤,虛心改正,不計過往,意氣風發,鏗鏘前行,因為——腹有雅量氣自華!

山東省大學聯考作文2017 篇三

800多年前的一個夜晚,年老的詩人陸游咳嗽着從牀上坐起來,點燃燈火,他的目光投射到很久以前:想當年金戈鐵馬,詩人也曾吞吐日月,但最終壯志難酬。此時此刻,失地未曾收復,而自己已經垂垂老矣。

800年後,我端坐在電腦桌前,仍能夠聽得到詩人蒼老的咳嗽聲與怦怦的心跳。我突然想到了一句話——“理想不死”。

陸游寫作此詩後的第705年,一個憔悴的女子被兵丁押解着走上刑場。她曾逃脱婚姻的桎梏,隻身遠渡扶桑。只為追尋真理。她,就是秋瑾。

四年後,辛亥革命爆發,大清王朝壽終正寢。

1907年秋天,山陰縣令李鍾嶽遇到了自己人生最大的難題。秋瑾被捕後,被押解到紹興府衙門。面對秋瑾的浩然氣概,紹興知府將其轉到山陰知縣李鍾嶽那裏,這本是典型的官場“踢皮球”的把戲。但,頗有不同的是,李鍾嶽是秋瑾的同情者。或者説,李鍾嶽是革命的同情者。面對審訊,秋瑾只寫了“秋風秋雨愁煞人”幾個字,再不多言。

秋瑾就義以後,李鍾嶽因無法保護秋瑾,自覺有愧。不久上吊自殺。

他的死讓很多人感到震驚和意外。我想,他的死,除了説明李鍾嶽同樣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之外,再無別的解釋。

孫中山先生曾説:“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他還説:“我輩既以擔當中國改革發展為己任,雖石爛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

中山先生的教誨,讓人想起温的答記者問。在滾滾紅塵之中,深陷物慾的泥淖,重温理想主義者的隻言片語,令人心潮澎湃,難以平息。

山東大學聯考作文2017 篇四

面對《咬文嚼字》的挑錯,著名作家積極以感謝和理解迴應,令人為之動容。我總以為,唯有積極面對別人的批評和挑錯,人生境界才能不斷昇華,生命才能日益趨向不朽和偉大。

挑錯的必要性,來自於主觀世界的狹隘與片面。我們常常沉醉於自己超於常人的流光溢彩,而忘了在驕傲的同時保留一份面對不足的謙卑。

所以善待別人的挑錯,是為了塑造一個更理性的靈魂,它讓人清醒,讓人自如。智者如曹禺,也深諳這一哲理。當美國劇作家蒙特來華拜見這位劇作大師時,交流正酣,曹禺拿出黃永玉對他的批評信:“我不喜歡你後來的戲,一部也不喜歡,你丟失了通靈寶玉,你為勢位所誤!”如此辛辣,一針見血,指出曹禺“重政治,輕創作”的錯誤,曹禺硬是讓翻譯一字一句譯給蒙特聽……可見曹禺的偉大,除了對藝術的不懈追求,還體現在了對挑錯的理性面對和坦然接受。

然而,若一味妄自尊大,對別人的挑錯“充耳不聞”,人生之路只會越走越窄,甚至不可避免地接受失敗的苦楚。李經緯,在改革開放後建立了“健力寶”公司,創造了可與百事可樂比肩的商業傳奇。可是,面對前無古人的成功,李經緯卻對別人的挑錯一概拒絕,面對公司上至領導下至員工的批評與阻擋,他不管不問,集巨資在廣州建造健力寶大廈,最終超出公司的承受能力。面對業界好友對他“不考慮商業規律,一味拉廣告招商”的挑錯,他拒絕誠懇吸收,最終讓健力寶暗淡於歷史的長河之中,他自己也身陷囹圄。

那麼,如何善待批評以追求完美自我呢?

首先,面對別人尖鋭的挑錯,要保持一份淡定平和的心態,不急不躁,不躲不藏;如季羨林所説的那樣:“別人説的話是鼓勵是批評是鞭策,都是對我好。”其次,要學會甄別“有價值”的挑錯與“一味為了挑錯而挑錯”,也就是説,在面對別人挑錯時,不是固定的屈從,而是要保持一份起碼的信任。如演員於是之一輩子都在接受觀眾的挑錯與批評,但必須經過“審視——消化——吸收”的過程,最終把一個個鮮活的角色演到了人們心中……

人生逆旅,每個人都會犯錯,迷失甚至被異化,而往往一份善待別人挑錯的胸襟,能夠帶領你欣賞更旖旎的風景。

山東省大學聯考作文2017 篇五

靜好歲月緩緩流淌,徜徉在清淺流年的光影裏,陽光輕吻着臉頰,微風撫過青春裏明媚的憂傷。這樣簡單明淨的日子裏,我努力追尋着生命中的那抹温暖,努力地想要從生命的窗口裏,望見那最美的一片風景。

安妮寶貝曾説:“花開得太好,所以搖搖欲墜,這一切的事情,老得這樣快。”還記得當初,夏日午後照耀着暖陽的教室裏,從後桌傳來的紙條和那清澈明淨的笑容。還記得當初,騎着自行車打鬧着路過生長着爬山虎的紅牆,風把笑聲帶到遠方。還記得當初,一羣人肩並肩躺在操場的草坪上,望着天空純淨的藍,任微風拂過臉頰。而如今,身邊的人早已散落各方,不復當初的模樣。偶爾還會想起他們,帶着回憶裏的美好的笑和相見不如懷念的傷感。

當時光紡成的紗被繡成華美的圖騰,我們被歲月的車輪載着漸行漸遠,也漸漸與最初的夢想背道而馳。記憶裏的窗口那單純美好的想法早已模糊,生活中我們望見的是荊棘叢生的道路,我們被現實的殘酷扎得鮮血淋漓,承受着一次又一次的打擊。就在這種希望與失望的交替中,我們百鍊成鋼,最終變得強大而現實。只是在流年的縫隙裏,我時常看到曾經的自己,在歲月的邊緣張望着,望着黑夜背後的那扇窗,倔強地想望出期待中的那片風景。

於是我明白,夢想永遠不會被擱淺,因為夢想而留下的累累傷痕,正是生活給予你最珍貴的禮物。所以,“即使遍體鱗傷,也要活得漂亮。”就算顛沛流離之後才懂得生命的慷慨與繁華,就算洗盡鉛華之後才明白歲月的蹉跎與無奈,可那又怎樣。我一直在這裏,等待命運開出一莊九天十地的牌局,示我以最後的輸贏,爾後莞爾接受,給那些為夢想而奮鬥的日子寫上絕美的結局,孤獨也一樣盛放到極致。

莎士比亞曾説:“即使從死亡的空洞的眼穴裏,也能望見生命的訊息。”所以,就算普羅旺斯的薰衣草田盡數凋亡,就算香格里拉的玫瑰花海燃成灰燼,我還是會説,生命的偉大與不朽,本就在於它能從絕望中尋得一線生機。我從失敗的窗户裏看到了堅持與希望,哪怕這一刻,黑夜吞噬了我,也會有另一個初升的暖陽,讓我沐着陽光,衝向夢想的渡口。也許,從那扇窗外,我會看到彼岸,花開不靡。

雙手合十,虔誠祝禱---只願下一次憑窗眺望,一切依舊是純白美好模樣。

山東省大學聯考作文2017 篇六

松濤陣陣,因為風吹過的每一條松枝都在吶喊;波光粼粼,因為陽光照耀的每一滴水珠反射光芒;大河滔滔,因為撞擊巖壁的每一股浪花都在奔騰怒吼。

任何一種美好的景緻都來自每一部分的共同努力,正如每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都來自每一個每一個公民的積極參與。一味的隱忍避讓,換來的只能是對社會肌體更進一步的損壞。

前幾日,延安城管在執法過程中與一車行老闆發生爭執,就上演了全武行,將老闆打倒在地後,某執法人員雙腳跳起對其頭部進行踩踏,導致該老闆頭部多處外傷甚至骨折。眼見如此地暴力執法,圍觀的幾十名市民卻無一人敢出面勸阻;面對記者的採訪,多數人亦是唯恐避之不及,不願多事。沒有人敢高喊一聲站出來,沒有人及時的制止,任由事件愈演愈烈。

讓我們把視線轉到另一個國家。德國的巴登符騰州曾計劃修建一座雙向行駛的火車站,預算經費為20億歐元。然而新任州長史特芬上任不久後便把火車站建設納入了歐洲高鐵網絡現代化的一部分。預算因此升至41億歐元。對於這個州而言,這無異於在小溪裏建國際貨運碼頭,讓人疑惑不解。一個偶然的機會,清潔工弗雷德聽到了州長的一段對話,內容透露出史特芬想擴建工程為自己造政績,以達到連任的目的。弗雷德錄下了這段話,並且放到大街上反覆播放。結果,州長的如意算盤激怒了市民,甚至驚動了。不久,史特芬被撤職,原火車站計劃如期完工。弗雷德也繼續了他平靜的清潔工生活。

清潔工之於州長,市民之於執法者,同樣是百姓之於公僕,為何前者勢單力薄卻大義凜然,而後者卻畏首畏尾、禁口不言?看到不公平事,就該大聲地説出來。沉默不是抗爭,説出來才會產生進步。

龍應台當年也曾在《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中大聲疾呼:“不要以為你是大學教授,所以做研究比較重要;不要以為你是殺豬的,所以沒有人會聽你的話;也不要以為你是個學生,不夠資格管社會的事。你今天不生氣,不站出來説話,明天——還有我、還有你我的下一代,就要成為沉默的犧牲者、受害者!”

所以,看到食品安全問題,我們要大膽控訴;看到假藥品氾濫,我們就應大膽地揭發;看到環境污染嚴重,我們要大聲地呼籲,看到官員瀆職貪污受賄;我們就大膽地舉報。良好的社會風氣需要我們共同監督,大膽地説出錯誤,才是改正錯誤的最佳方法。

看到了,就勇敢地説出來吧,哪怕我們的言語近乎苛刻,那也是為了這個社會的美好而做的一份最真實的努力。

2017大學聯考作文山東 篇七

“久仰將軍盛名,如雷貫耳,文人幕士。成居於此。區區一東吳小國,人貧地乏,不足為將軍憂耳。望將軍竭力攻打曹魏,使東吳得以殘喘。”

“哈哈,東吳百姓人人皆知吾名。好!明日應戰。”關羽撫着髯道。

“將軍,此舉欠妥,東吳素有窺視荊州之意。若攻打于禁,恐中了呂蒙之計,讓他襲了荊州,望將軍三思”一謀士進諫。

“汝不聞吾自征戰,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區區呂蒙,安足掛齒。吾意已決,退下!”

“退下!”

經過幾日苦戰,活捉于禁,但關羽也付出了一定的代價。

正準備班師回荊州。

“報——,荊州已被呂蒙襲了。東吳陸遜正引兵望此處而來。”

“報——,陸遜用攻心術,本部軍士多有降敵之意。”

“報——,本部軍士多而出,降吳去了!”

“報——,麥城中糧食將盡,急需救援。”

關羽跌坐帳中,“悔不該,悔不該不聽您的意見,忽視了東吳,才落得如此下場。那,下一步該怎麼走?”

“惟有去上庸請孟達、劉封援助。”

求援的將士還沒歸來,守城的士兵卻一個個地逃跑了,關羽仰望蒼穹,滿臉失意與不服:“我自破黃巾以來,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温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義釋曹操’可謂身經百戰,哪一次不是自己做的決策,哪一次不是充分利用我的智慧。為什麼會有今日的敗局,不!我不相信,我就是英勇、智慧的化身。我不會輸,看我下—次!”

上庸軍遲遲不來,關羽決定突圍出去。

“將軍,東吳兵料想咱們勢單力薄,一定會埋伏在小路,請將軍走大路。”

“不!山路較崎嶇,容易突圍出去,走小路。”美髯公再次斬釘截鐵地説。

於是,有了“美髯公被俘,先主興師報仇”這一幕。

是的。對於南征北戰的勇士來説,自主決策,顯示出了英明與智慧,這也是每一個成功的將士所應有的。但是也應看到無論在軍隊中抑或是朝廷中,文臣是不可少的。所以,我們在相信自己的同時,不妨聽一聽別人的意見,那樣,一定會“事半功倍”的!

2017大學聯考作文山東 篇八

黑白琴鍵上一雙纖細的手彈奏出高高低低的音,有時直上雲霄,無比高亢;有時又跌入低谷,極其黯然。高亢的音調和低沉的音調交相奏響出一首絕唱。

跌跌宕宕,起起伏伏,這猶如人生。只有低音與高音的糅合才得以譜寫出震撼人心的樂曲;只有光明和陰影的輝映,才看得見最美麗的風景;只有悲苦和歡喜的交織,生命才會有更絢麗的色彩。

缺憾與完美的交織,造就別有風味的人生。一個人若只是在安定中度過一生,諸事一帆風順,平淡安然,那麼這必定也是一個無趣的人生。人生在世,我們應該活得精彩,活出韻味,活出境界。弘一法師臨終之際,道“悲歡交集”。悲歡從來都是人生的兩岸。楊絳在“五七幹校”時,被安排去打掃廁所,她將廁所中的每一跟拉水繩都擦得乾乾淨淨,不懈怠,亦不悲哀。她在回憶這段日子時説:“我相信,烏雲總會有金邊的。”楊絳九十高齡時,當錢鍾書和錢瑗相繼離她而去,她飽含着深情,回顧了三個人的家庭生活,作了《我們仨》,有歡喜,亦有悲酸,此書在台灣連續幾個月名列暢銷榜榜首。“五七幹校”的辛酸和“《我們仨》”的真摯,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完整的楊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痛苦和歡樂、順境和逆境,造就了一個偉大卓越的楊絳,折射出楊絳的人生之美。

假如每天的生活都異常平靜,如平靜的湖面,如死水激不起一點波瀾,那麼生活會是怎樣的黯然啊!人生的壯美就在波瀾起伏中展現。就如那蹦極,高高升起,既而又重重摔下,這是一種怎樣的迂迴啊!正是平淡之中孕育着躁動,寂然之中交織着奮起,平凡之中藏匿着神奇,這生活才是充滿樂趣和活力的啊!

“如果當時沒有留下這些圖畫,我是否也將漸漸遺忘,那段不願再回憶起的日子呢?看着這些作品,我回想起那段陷入絕望,又重燃希望的錯亂生活……如今,驚恐消退了,悲傷不見了,而那段低潮的人生,只留下淡淡愁思,又寂寞又美好。”正如陳逸飛寫的那樣,如果不是因為多年前的一場病,他經歷過一段充滿恐懼的暗淡歲月,他又怎會對生命有如此深刻的感受?當暗流退去,越來越遠,曾經的苦難、曾經的周折,都縈繞上了淡淡的美感。“揀盡寒枝不肯棲,飄渺孤鴻影”中的蘇軾不美嗎?那是寂寥之美,那是空曠之美,此美一點也不弱於北宋王朝國君和太后對蘇軾的誇讚形成的光環之美;“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中的李煜不美嗎,他得以流傳千古,恰不是因為他的貴族血統,不是因為他的風流倜儻。是“階下囚”的身份,是落魄的國君身份將李煜在歷史中記載。

人生就像一條河流,快樂和悲傷是河流的兩岸;人生猶如一幅的畫卷,冷色和暖色的交織才成就畫的璀璨奪目;人生就如一支樂曲,快慢緩急,才滌盪出震撼人心的音符。

痛苦並快樂着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也就是真正意義上的完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