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有關伴我成長作文800字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54W

有關伴我成長作文800字

有關伴我成長作文800字1

在我家中,珍藏着一把小木椅。那是家裏的一道風景線,也是我成長路上的輔助線。

那年冬天我剛學步,爸爸媽媽帶我回老家過年。爺爺看見附近的幼兒園裏丟棄了一把破舊的小靠背椅,像捧着至寶一樣把它撿了回來。這把小木椅渾身綠顏色,椅子的一些地方已磨損掉漆,露出光禿禿的黃色脊背,座面上不是缺了一角,就是裂開了一條縫。想必這一定是幼兒園小朋友淘氣的“傑作”。

爺爺在座面的四個角上各釘入了一根鐵釘,並且在座面與椅背相交處,別出心裁地用一個粗鐵線貫穿,還用錘子將釘子敲進已經鬆動的椅腿中。在他的巧手下,鬆散的小木椅不一會兒就變得結實牢固,爺爺讓這把小木椅獲得了重生!爺爺對爸爸説:“再破舊的東西,經過整修,還是能用的……椅子丟了很可惜,修修就好了。你們帶回去,給可欣坐吧。”過完年,媽媽抱着我,爸爸提着小木椅上了回晉江的車……

小時候,我十分淘氣,常常捉弄這把小木椅。當我高興時,我就把它倒過來當馬騎,嘴裏還發出“駕駕”的催促聲;當我心情不好時,我就用腳踢它,以發泄自己的情緒。小木椅常常是被我踹得東倒西歪的,就像個受氣包;當我憤怒時,我就去掰它的椅腿,像是要把它四分五裂似的,有時會把它掀翻在地,發出“砰”的一聲響。爸爸教訓我説:“小木椅被你這樣玩弄下去是會壞掉的!”我嘟起嘴:“壞了就壞了,再買一張就是了嘛!”爸爸語重心長地對我説:“可欣,這是你爺爺送給你的禮物,它寄託着爺爺對你的期望啊。他希望你明白‘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年幼的我聽後,心中似懂非懂,但看向小木椅的眼光卻分明多了一絲柔情。

長大後,我不再像過去那樣對小木椅毫不客氣地動手動腳了,而是安靜地坐在它身上寫字、算數。當我感到疲累的時候,就靠在它身上小憩一會兒,它彷彿在提醒我千萬別懈怠;當我思考時,小木椅又彷彿給了我不竭的靈感;當我想將剩下的飯菜倒掉時,看着小木椅,我的腦海中總會閃現“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正是因為我與它的點點滴滴,所以我們間已有深深的感情。

2013年,爺爺因病去世,從此我更加珍惜這把曾經伴我成長的小木椅。每當我想爺爺的時候,我常深情地撫着它,就好似楊柳輕輕拂過湖面,有着那片寧靜中的温暖。我仰望星空,彷彿爺爺在微笑地告訴我:人的一輩子,一定要勤儉節約,成由勤儉敗由奢……

有關伴我成長作文800字2

父母給予了我生命,世間美味給了我營養。但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書籍給了我靈魂,音樂陶冶了我的情操……這些世間經典,伴隨着我一路成長。

我曾經讀過樑啟超爺爺的《少年中國説》,上面寫道: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國家的核心在於百姓,百姓的核心在於少年。少年強,則這個國家就會強大。梁啟超爺爺是要告訴我們:在少年時期,我們就要苦練本領——努力讀書,儘自己的一份努力,將來報效祖國!梁啟超爺爺的話語不僅讓我明白了:在少年時期就要奮發圖強,來回報祖國。也讓我感受到了老一輩對祖國的熱愛和錚錚鐵骨的精神。每當我不想讀書、思想拋錨時,他老人家的話語就在我耳邊迴響着。之後,我又開始奮筆疾書。“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偉大的周恩來總理在少年時期就立下了偉大志向,在他的腦海裏埋下深根。從此,為了中國解放做出了巨大貢獻。我們從小就要樹立遠大的志向,並以此為目標而奮鬥。

除了經典的名人名言,那些經典的音樂,它帶給了我聽覺上的盛宴和精神上的慰藉。如貝多芬,正當他在音樂上大展宏圖時,老天爺卻給他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失聰,可貝多芬並沒有因此放棄音樂,他嘔心瀝血,繼續將自己的作品呈現給大家,創作出瞭如《月光曲》《命運交響曲》等經典不朽的著作。即使在當今這個時代,人們也會在繁忙中停下腳步,陶醉於其中靜靜地欣賞。而舞蹈《千手觀音》,所有的表演者都是聾啞人,但他們卻表演出了連正常人都做不到的舞蹈,動作是那麼地整齊劃一,精神是那麼地飽滿。他們告訴我:凡事只要堅持,就能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經典在我的生活中也無處不在。《弟子規》中孔融讓梨的故事讓我學會了謙讓,知道了一家人要和睦相處;《朝讀經典》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讓我明白了做人要胸懷坦蕩、具備良好的品德……這些經典在我生活中就像啟明星,照亮了我前方的路……

我就像一株小草,經典就像肥料,給我不斷地輸送營養。在我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地吸收這些精華,努力使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實。

有關伴我成長作文800字3

愛,是支撐牽牛花不斷向上攀爬的籬笆;愛,是魚兒對水養育之恩的報答;愛,是老祖母微笑起來的半顆牙。“誰言寸草心”是一種愛,“孟母三遷”是一種愛。愛,充滿芬芳;愛,伴我成長。

聽大人們説,在我出生的時候,第一眼見到的,就是白髮蒼蒼的太祖母。瘦弱的她顫巍巍地抱起白白胖胖的我,咧開只剩半顆牙的嘴,笑得滿臉燦爛的菊花。

在我粉嫩的牙牀上冒出“一點白”時,太祖母生命中那最後半顆牙紮在饅頭上,被嫌髒的大人們扔進了垃圾桶。她輕輕翻開我的嘴脣,看着那顆小牙,不禁想起了還是小孩時的“大人們”那牙牀上的“一點白”……

在我搖搖晃晃地學走路時,太祖母因扶着我而不小心閃了腰。她卻依然為我洗尿布,換衣服,有時會因我半夜啼哭而整宿整宿睡不着覺。她,在我一天天發芽中,一天天枯萎。

我會説的第一個字,不是“媽”,不是“爸”,而是“太”。每次,我衝着太祖母撒嬌地喊“太”,她就會立即放下手中的活,抱起我,親親我的小臉蛋,然後,充滿愛憐地望着我,那慈愛的目光,讓小小的我感受到無比的温暖和心安……

可是有一天,當我從學校蹦蹦跳跳地回家,家中,卻沒有了她忙碌的身影。原來,在她完成了“帶孩子”的任務後,又回到了她心心念唸的鄉下。我號啕大哭,想起太祖母那親切的臉龐、温暖的臂彎、好聽的故事、可口的飯菜……於是要求大人們每個星期帶我回一次鄉下。每次回家,我都要在那兒賴着不走,緊抱着太祖母,聞着她身上的味道,安然入睡。

隨着學業越發繁多,學習負擔越來越重,去太祖母家的次數越來越少。空閒時,我只會偶爾因太祖母寄來的糖糕、餅子,或是一小袋花生米,一朵已經枯萎的野花而想起她。可隨着時間的流逝,我接觸到了越來越多的人,太祖母在我的記憶中漸漸模糊……

太祖母去世的消息傳入我耳中時,我才體驗到真正的“晴天霹靂”。那些記憶碎片依稀拼湊着一個空巢老人像無法飛翔的老鳥般翹首遙望遠方的小鳥的畫面。那些伴我成長的愛如潮水般湧來,讓我後悔和愧疚。我是多麼難過啊!

別讓等待,成為遺憾。珍惜伴你成長的愛!

有關伴我成長作文800字4

一次聽説“吃貨”朋友打探薄荷:“薄荷的生命力頑強,拔根嫩莖,即使是片葉,只要適當澆水,定活。”“薄荷可以當做佐料,摘幾片葉子,放入湯中,奇香。”我聽後,笑嗔:“你可真是個吃貨。”思緒也飄向遠方……

兒時,爸媽工作較忙,將我留在鄉下。奶奶疼我這個寶貴孫子,給我煎薄荷餅。摘幾片薄荷葉,放入麪糊中,搗碎,倒於鍋中,然後便是等待。等待是要有耐心,要不厭其煩地一次次給餅子翻身。每次煎好,不説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左右幾家鄰居都沉浸在這誘人的香味中。而這時的我,大多情況下正在與朋友玩耍。但一聞到這味道,口水總抑制不住地“飛流直下三千尺”,丟下玩伴迫不及待地衝向廚房,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用手抓起一塊就塞進嘴中。入口的一瞬間,清香裹挾着熱量直衝心脾。味蕾在那瞬間彷彿得到釋放,被清香醉得跳起舞。“香!”“別急,還有!”祖孫倆的笑聲迴盪在廚房間,久久未曾散去……

七歲那年,因為我要回到城裏上學,不得不告別了老家。那一年夏天,我得了肺炎。每天都要在醫院呆十二個小時,掛各種藥水。在幾天裏,我的手背上就遍佈了針孔。即使如此,情況也一度惡化過。奶奶聽説後馬不停蹄地趕到醫院,帶上了薄荷餅和一株薄荷。薄荷餅被悶了一會兒,已不如剛出爐的那麼好吃。但我吃起來,確實那麼香甜,那麼感人。

那株薄荷,自然放在了牀頭。這小傢伙居然不受我的影響,自顧自地長得茂盛。清香時常會順着我的呼吸,佔領我肺的每一個角落。心情好的時候,我就凝視着這株薄荷。它是那麼綠呀,讓我時常懷疑這綠是不是濃縮了所有樹葉的精華。懷疑着,就不自覺流下淚來。因為我又想起了奶奶的仁慈。忽的,我就會多份自信,有了戰勝病魔的勇氣。一個月後,我也是熬過了病魔的煎熬。

那株薄荷,“遷”到了家門前的小花壇裏。本以為它會水土不服,結果越長越茂盛,已經有了自己的一片小天地。每天早晨,嗅着這清香,我會想起奶奶。她年輕時,爺爺到外地打工。每天清晨,當村子裏大多數人還睡眼朦朧,她就已經走到田裏拔草;每天深夜當人們都進入夢鄉,她還在昏暗的燭光下縫着衣服……奶奶用自己的雙手撐起了整個家。她頑強的精神也感動了鄰里鄉親。大家都向奶奶學習,整個村子欣欣向榮。奶奶,不正如薄荷般,既頑強不屈,又散發清香麼?

“咦?什麼這麼香?”朋友的驚訝聲將我喚回現實。輕輕一嗅,竟是熟悉的清香。尋香看去,是一株薄荷,被風颳得東倒西歪卻仍昂首挺胸。“笨蛋,那就是你説的薄荷。”我笑着説道,眼裏卻不覺有些濕潤。

有關伴我成長作文800字5

在中華民族歷盡風霜的蒼茫大地上,燃燒着傳承五千年不息的文明之火。“國學經典”無疑是一個藴涵着情感力量與神聖感召力的字眼。其中最有特色的——便是古詩。一首詩,就是一篇文章,一本書。

詩,散發着一種讓我難以抗拒的魅力。我隨時隨地都能感受到古詩的魅力。

小時候,跟着大人們牙牙學語“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博得大人們一片鼓勵和讚揚,那時我就知道,詩,是一個好東西!能讓我贏得表揚,於是我囫圇吞棗背下一首首古詩,獲取更多掌聲;卻始終,不解其意。

再大些了,我上國小了。懵懵懂懂地知道了,詩是有藴意的。原來詩不只是一些漢字組成的句子而已,詩,也是有他自己的靈魂的。於是,我開始慢慢的、小心翼翼地抓住詩的神髓,在詩海里探索着前進,在清晨煙雨中體驗“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在夕陽西下中感受“黃昏月影殘菊落,晚風秋水澹碧波”。詩的奧妙,我終於摸到了門檻。

現在,入國中了,我終於一腳跨進了詩歌的大門,我可以在詩中感悟詩人的情感,體會詩的意境,我在“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中體會到杏花盛開,細雨綿綿,楊柳婀娜,微風拂面的春景的美好。在“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中明白我們要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同一首詩,在不同的年齡讀,有不同的感受,也會有不同的收穫。

就拿“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來説吧。小時候只知道是即景説理,談遊山的體會;再大些,就知道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峯巒所侷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峯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到現在,知道了這兩句詩有着豐富的內涵,它啟迪人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自我範圍,擺脱主觀成見。像這樣的收穫還有很多,很多……

由句子到意境,我不知不覺中就有了許多閲讀感悟,詩文沒變,感悟卻變了,為什麼?

原來我一直在成長。感謝古詩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