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知足常樂作文精彩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87W

知足常樂作文精彩多篇

知足者常樂作文 篇一

讀了張天翼的《大林和小林》,合上書本,覺得作家張天翼向我們呈現故事的同時,更希望讓我們感受到的是人類對於生活的態度。

小林——失去了父母后又不幸與哥哥分離,被迫成為了一個奴隸,但是在作為奴隸的生活中,他始終沒有放棄堅強的生活信念,正是這份執著,他終於擺脱了奴隸的身份,得到了一份工作,快樂地生活着。當小林被捕後,工人,農民,科學家,藝術家,甚至國外的老百姓都強烈抗議,是因為小林是個經常幫助他人,是對別人有用的人。他的人生價值發揮到了極致。

而大林——失去了父母,與小林分離後,想盡辦法成為了富人的乾兒子。最終因為捨不得離開與世隔絕的富翁島,守着那堆財寶,活活地餓死。

這個社會,有許多像大林這樣貪圖金錢的人,為了金錢寧可捨棄一切,永遠得不到滿足。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慾望,但我們該思考的是如何做到讓這樣的慾望降低,而不是任其無限制地增長。

所謂:“!”雖然老子所處的亂世已經與我們相隔遙遠,但“知足常樂”在當下還不失為最開明的處世之道。慾望無盡頭,一味沉陷,便會失去許多人生樂趣。如果不去考慮太多,便會細心品味生活的樂趣。何不抓住屬於自己的那份幸福呢?此刻,全家團聚,健康平安,豈不是最大的幸福?

知足者常樂作文 篇二

用這個標題,我作了一番考慮。因為它完全與我國一句流傳很久的古語—“知足常樂”相對立。然而我們在今天就應提倡“不知足”。不知足者常樂。

想起李白有一首詩《將進酒》是很有名的,裏面就有這麼一句:“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借酒澆愁,以醉求樂。把世事一古腦兒拋開,“真太舒服了”,也許這就是"知足常樂”的一例吧。其實,這是一種消極迴避的人生觀。人屮在世,對世界上一切不聞不問,與死物何異?況且,知足了,就不思進取了。有句俗語説得好:人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所以説,“知足常樂”雖是一句流傳巳久的古語,但對我們無益而有害,我們應該拋棄這種觀點。

“知足”的反面就是“不知足”,對今天的改革者來説,就是要鋭意進取。迎難而上,不斷奪取新勝利。

在“不知足”者面前有的是困難與挫折。改革是項探索創新的活動。改革者隨時會遇到新問題新情況,分析失誤,付點學費總是難以完仝避免的。再説,改革要打破舊觀念,舊體制,必定會遇到重重阻力,改革的道路真是又曲折又艱難。

改革者是否可以“知足”、“適可而止”呢?這是不行的。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其實是塊試人石。在懦夫面前,它儼然是龐然大物,高不可攀,懦夫退卻了,絆腳石成了懦夫墓碑;在勇士面前,它不過是塊小頑石,它成為勇士的墊腳石、磨刀石。今天的改革者們就應當爭當勇士,不斷進取,不斷攀登,挫折只是前進中的挫折,因為改革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因而是無敵的、必勝的。

這樣説來,好象改革者要成為“不知足”者,不是在享樂反而在受苦嗎?誠然,“不知足,者必定會吃苦,然而,“不知足者”同困難作鬥爭,其中不就有“知足”者所無法體會到的樂趣?再者,任何歡樂幸福都不會自己從天上掉下來,都是由苦而來,苦是樂的根,樂是苦的果。不要只看到成功者勝利時的喜悦,而要看到他們身後的一串堅實的腳印。

李白的那首《將進酒》中另有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在此不妨借用一下寄給改革者們,望他們擔負起歷史的重任,勇往直前,義無反顧,為國為民鞠躬盡瘁,造福後代,正是有志者之本分,何怕別人譏笑“不知足”?

知足者常樂作文 篇三

大海廣闊無涯,因為它珍惜每一滴水;樹林發榮滋長,因為它珍惜每縷陽光;夜空星光璀璨,因為它珍惜每一顆星星。

珍惜會使人生精彩,正如廣闊的大海,茂密的樹林和璀璨的夜空。

知足者常樂。只有懂得珍惜所擁有的一切,才能釋放快樂,擁有幸福。只有在珍惜中,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精彩與意義;只有在珍惜中,才能創造更多的美好;只有在珍惜中,才能把握更多的機遇;只有在珍惜中,心靈才能體會出身邊的樂趣,而不讓慾望矇蔽你的眼睛。

從前有一位農夫和他的妻子住在大海邊的茅草屋裏。他們靠撒網打魚維持生計。一天,農夫出去打魚,捕到了一條紅色的金魚。那金魚竟像人一樣説起話來:“爺爺,爺爺,求求您放了我吧,我願意滿足您的一切願望!”於是農夫放了金魚。回到家裏,他的妻子聽完他的奇遇,要求他向金魚要一隻木盆。農夫只好去找金魚,請求它賜一隻木盆。金魚答應了。妻子卻不服氣,命令農夫向金魚要一座房子。這一次,金魚也答應了。可妻子的慾望越來越大,她想做貴婦人,做女皇。最終,金魚歎了口氣,游回了海里,沒有答應。農夫回到家一看,還是那所破舊的茅屋,他的妻子坐在門欄上,她面前還是那隻破木盆。

農夫的妻子不珍惜所擁有的一切,慾望越來越大,導致最終一無所獲。

如今,許多人總是抱怨上天的不公,抱怨事與願違。你們何不放下對不可及事物的執着,去珍惜眼前所擁有的珍寶呢?殘疾人失去了雙腿,但他還有一雙眼睛,一對靈敏的耳朵;在外撞得頭破血流,將家產敗得一無所有的生意人,至少還有一個幸福的家,還有親人的呵護,關心;天生長得醜陋的孩子,不要悲觀,你還有一顆善良的心,這才是最寶貴的。

珍惜親情,珍惜家人的關心,那是世間最珍貴的寶物;珍惜友情,朋友的情誼,猶如山間的一股清涼的山泉,滋潤你的心靈,帶給你快樂;珍惜快樂,快樂是一縷冬天的陽光,是夏日清爽的微風;珍惜時間,上天給予每個人的時間都是公平的,不會給人多一分少一秒,就看你怎樣把握時間,在有限的時間裏實現自己的夢想,完成人生的意義。

知足者常樂,珍惜眼前的美好,享受生活的樂趣。讓珍惜陪伴你一生,在珍惜中感悟生命,體會幸福。

學會知足作文 篇四

百善孝為先,我以前並不以為然,爸爸媽媽每天圍着我轉,彷彿這世界上我才是最中心最重要的人。媽媽總搖着頭説:“你太自我了,不懂事。”

今天聽了于丹老師關於孝心、愛心的一堂課,讓我感受到了自己的不足。

尤其是課堂一開始,就説了那個關於孩子與老樹的故事,讓我又感動又內疚,我的爸爸媽媽就像那棵老樹為我奉獻了一切,而我就像這個永遠不快樂的小孩子。幸虧最後他陪伴着老樹根,懂得了孝道,才少了份“子欲養而親不在”的遺憾。

媽媽小時候跳皮筋、玩沙包,她説她們那個時候很快樂。得到一顆糖、一塊餅乾,就像過節一樣豐盛了!可我們呢?家裏有永遠吃不完的零食;有我喜愛的芭比娃娃;只要每學期成績優秀,就可以得到新的玩具;電視裏有看不完的好看的動畫片;電腦裏有玩不完的好玩的小遊戲;一有空還可以出去走走玩玩……

可我們還是不滿足,不快樂!媽媽也説:“你們這代人,物質豐富了,精神卻淪陷了。”我們各玩各的,沒有特別好的朋友,同學間聯繫也不多。在這水泥叢林裏,過着看似繁忙,實際冷漠的生活,就像于丹老師説的那樣,這樣得人生是不健康的,連心理都不健康。以後進入社會,也無法好好處理人際關係。如果不改善,就會越來越嚴重,一代代惡性循壞下去。我們這代人是因傳統的斷裂而產生的無所依憑的一代,“我閉上眼只有過去,我張開眼只有自己”。多希望,我們能在物質豐富的同時,也擁有媽媽那代人的簡單又知足的快樂!

大家從現在開始改變吧!多做家務,多愛父母。三字經也不要白背了,孔融讓梨,烏鴉反哺,這些美德以後要實際地去做,去體會。等我們老時,也有值得驕傲的精神品質,給我們的下一代去學習,去傳承。這樣我們的民族才會發展,人民才會強盛。強大不光擁有強健的體魄,更要擁有強健的思想和精神。傳承“修身養性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君子精神。

知足者常樂作文 篇五

“知足者常樂”流傳至今,一直被人們公認,而我卻認為“不知足者常樂”。

如果英國中醫生弗蘭克在發現了DNA的螺旋結構的時候,繼續從事研究,她還會與成功失之交臂嗎?大發明家愛迪生在研究電燈時,試用了大量燈絲,如果他放棄了研究,滿足於暫時的發明上,還會有今天的光輝明亮嗎?即使有,那又將經歷多少漫長的歲月:李時珍在著《本草綱目》時,也滿足於暫時的快樂上,不求上進,《本草綱目》會改著成功,成為世界名著嗎?

殊不説那些名人事蹟,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事也屢見不鮮。一位同學在一次考試中取得好成績,而不繼續發揚,説自己已經知足了,這樣的“知足”行得通嗎?一富裕家庭整天以“知足”表現了一個人品質的高尚,謙虛知足。可如果人類在生活中不是不斷進取,社會哪能發展迅猛?正因為有了“不知足”,才有更大的動力和求知慾望,因為有了“不知足”,人類才會不斷地探索,科技壇上才湧現出了一個又一個有貢獻的人。

可是,犯罪分子也需要不知足嗎?官員們貪污受賄也需要不知足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我們必須考慮一個前提:不損人利己,對自己有利,對他人有利。我們要在知足的基礎上做到不知足,要在那探索的道路上不斷前進,不怕困難,前面會有一個新天地等着你。只要人人做到不知足,那麼,人類文明發展的那一天還會遠嗎?

看來,“不知足者常樂”才是我們現代青年應好好把握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