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載人航天科普作文高中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14W

載人航天科普作文高中多篇

中國的載人航天事業要從1986年3月説起,經過幾十年艱難而輝煌的創業歷程,我國的載人航天事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今天小編整理了載人航天科普作文範文高中5篇供大家參考,共同閲讀吧!

載人航天科普作文1

中國航天科技成就的背後,是不斷錘鍊孕育着的航天傳統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和載人航天精神,這些精神同時被賦予了豐富的時代內涵。

數據顯示,在載人航天科技人員隊伍中,青年一代佔到了2/3以上,飛船系統中副主任設計師、副總指揮中40歲左右的年輕科學家佔到80%。繞月探測工程研製隊伍平均年齡不到40歲,54名正、副主任設計師中,上世紀70年代出生的佔65%。這些伴隨着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年輕科技人員,不僅秉承了老一輩科學家的奉獻精神,還烙上了改革開放的精神印記。

王翔是載人航天隊伍中為數眾多的留學歸國人員之一。本來他在國外的一家公司有着優越的工作環境和優厚的待遇,但是當得知中國神舟五號飛船發射成功的消息後,他毅然回國。

“為國爭光與實現個人價值並不矛盾。”現在已是飛船系統副主任設計師的王翔説。

把個人理想與祖國命運聯繫在一起,把個人選擇與國家需要聯繫在一起,年輕的航天人在為祖國贏得榮譽的同時,也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每當神舟飛船上天,神州大地上總會掀起一陣航天熱。神舟六號先進事蹟報告團全國巡迴報告時,每到一地無不引起轟動。航天英雄的故事,被寫進了多種版本的教科書。“與一切尖端科技一樣,航天事業從來不是金錢可以衡量的。”多次拒絕高薪聘請的火箭系統年輕的副總設計師張智説。

正是憑着為國爭光的信念,正是憑着敢於超越的意識,正是憑着腳踏實地的作風,中國航天人用一系列科技奇蹟告訴世界:中國人同樣能夠摘取高科技皇冠上那耀眼的明珠。

“每一個航天人,都是載人航天事業的螺絲釘;而載人航天事業,又是祖國這艘巨輪的螺絲釘。”神七火箭系統總指揮劉宇説,同舟共濟、團結協作,使我國的航天事業完成了一個又一個新的跨越,攀上了一個又一個新的高度。

載人航天科普作文2

我國航天事業的每一步發展,都是和航天人科學求實、嚴肅認真的優良作風緊密聯繫在一起的。航天事業創立之初,在聶榮臻等老一輩革命家和錢學森等老一輩科學家的倡導下,航天人樹立了嚴肅的態度、嚴格的要求、嚴密的方法的“三嚴”作風。上世紀60年代,周恩來提出了嚴肅認真、周到細緻、穩妥可靠、萬無一失的“十六字方針”。集團公司成立以來,強調從源頭抓起、零缺陷管理、全過程受控、確保一次成功,不斷總結型號研製生產和質量管理工作中的新觀念、新做法和新經驗,提出並有效實施了一系列強化質量管理的措施,提煉出具有航天特色和時代特徵的“嚴慎細實”工作作風,培育形成了“零缺陷”系統工程質量管理方法。從“三嚴”作風到“十六字方針”,再到“嚴慎細實”和“零缺陷”,都是科學求實、嚴肅認真的優良作風在航天工程實踐的具體體現,都是發展航天事業寶貴的無形資產。

“載人航天,人命關天”。集團公司始終把提高載人航天工程安全性和可靠性作為重中之重,進行周密細緻的規劃、科學嚴格的管理,以極其嚴肅、極端認真、極度負責的態度對待每一個部件、每一個產品、每一個程序,真正做到了嚴慎細實、有條不紊、精益求精、萬無一失。全體參研參試人員視質量如生命,以舉輕若重的態度做好每一項工作,以舉一反三的方式查找每一個隱患,以舉重若輕的自信應對每一次挑戰,用艱辛的付出換來了神舟飛天的連戰連捷。

始終秉持同舟共濟、團結協作的大局觀念

載人航天工程涉及眾多技術領域,全國數千個單位、十幾萬科技大軍參與其中。正是依靠同舟共濟、團結協作,我們才能在短時間內取得歷史性突破。這既是在我國國情條件下發展航天事業的需要,也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

工程實踐中,各條戰線識大體、顧大局,團結一致,密切協作,形成了統一的決心、統一的意志、統一的目標和統一的行動。一是顧全大局。全體參研參試人員確立工程“一盤棋”的思想,一切服從和服務於大局,不講條件,不計得失,確保全局需要。二是勇挑重擔。載人航天工程技術複雜,規模宏大,協同單位廣泛,協作項目眾多,協作難度巨大,協作要求苛刻。所有單位和個人堅決服從工程研製的需要,勇挑重擔,哪裏有困難就戰鬥在哪裏。三是密切協作。總體設計與分系統之間、設計與工藝之間、老一代專家與年輕研製人員之間、研製第一線與保障服務之間團結一心,按照“有問題共同商討,有困難共同克服,有餘量共同掌握,有風險共同擔當”的協作原則,不分主輔,相互配合,密切協作。四是大力協同。每一發火箭、每一艘飛船和目標飛行器的研製與發射成功,靠的都是集體的智慧、集體的力量、集體的奮鬥。各單位、各系統、各研製隊伍,不論前方後方,不論什麼崗位,都為了一個共同目標,齊心協力,緊密配合,做到局部服從全局、部分服從整體、當前服從長遠。

載人航天科普作文3

打開百度,找出“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對接的畫面,雖然這不是我第一次看了,但我的心情還是萬分激動,如同洶湧澎湃的大海,久久不能平靜……

我想,總有一天我也要去太空看看。

終於在“2035年8月6日”,我乘着“神舟一百號”來到了太空,我的心情又如同洶湧澎湃的大海,久久不能平靜……

現在,我國的航天技術也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所以銀河系以內的地方我們都十分了解,於是,我離開銀河系進入一個未知星域。這裏是一個十分神祕的星域,就連美國人也沒有來過。這次美國的“阿波羅一百號”與我國的“神舟一百號”一同來到了這裏。

剛進入這個星域,出現在眼前的隕石到處都是。難怪美國人也不敢來。這些隕石像一羣酒駕的瘋子開着汽車到處亂撞。我們不敢在這裏多逗留,就趕緊開着“神舟一百號”離開這裏。我們一直往裏走,避開了無數個隕石,終於,我看見一個星球,為了躲避隕石,我們立刻進入這個星球。

這個星球雖然有類似地球植物的東西,但環境卻差得不得了。突然,“哄”的一聲巨響,向天空中衝入一個黑色的物體。我們走下飛船,向發出聲音的地方走去,居然看到一個類似人的外星人在説:“探索地球一萬號”發射成功。我很奇怪,這些生命體怎麼會説漢語?有個外星人發現了我們,向我們走來,居然又用漢語説:“親愛的地球人,請幫助我們。”後來,我們得知,他們在這兒居住了很久,由於環境太差,想去地球上生活。他們還説,他們已經來過地球,發現用漢語的人多,就學會了説漢語。

我們在這個星球建起了污水處理廠、生活垃圾發電廠,幫助他們種植了許許多多花草樹木,使這個星球的天空變得藍藍的,水變得清澈見底,看到孩子們在碧綠的草坪上嬉戲,我們決定離開這個星球,回到地球。當我們準備返航的時候,外星人要求與我們合影留念,我們雙方都表示要和平共處,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的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

我們回到地球后,受到__的親切接見,併為我們頻發了和平獎,我十分激動。突然,我眼前的一切都消失了,原來這是一場夢。但我相信總有一天我會把這場夢變成現實!

載人航天科普作文4

從1999年神舟一號飛船成功發射,20__年神舟五號將楊利偉送上太空,20__年實現太空漫步,20__年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圓滿完成我國首次空間交會對接,再到這次神舟十一號飛船任務,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走過了哪些的歷程?

從無到有,逐步成熟

1992年9月21日,我國決定實施載人航天工程,確定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第一步是發射無人和載人飛船,將航天員安全送入近地軌道,進行相關實驗,並安全返回地面。第二步是完成多人多天飛行、航天員出艙在太空行走、完成飛船與空間艙的交會對接任務。在此基礎上,發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實驗室。第三步是建立永久性空間實驗室,建成中國的空間工程系統,進行規模比較大的空間科學實驗。時至今天,中國航天事業從無到有,歷經了無數的艱辛攻關,凝聚了航天人的不懈追求和心血汗水。

在航天科技集團某研究所,一個通體漆黑的工程部件擺放實驗台上,這是天宮一號上姿態控制機構的核心部件——力矩陀螺。它通體漆黑,毫不起眼,但在太空中,它就像是一個走鋼絲的人手中所握的平衡杆一樣關鍵,對於天宮一號飛行時的姿態穩定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20__年2月21日清晨,實驗室內突然傳出一聲巨響,正在進行測試的力矩陀螺發生故障,高速旋轉的部件瞬間卡死,劇烈的震動甚至將一些零件震脱。

相同的部件,包括國際空間站中的陀螺裝置也曾經在太空中發生過問題,最後是通過航天飛機運送部件在太空中進行更換來解決,但對於中國現階段的航天技術來説沒有這個條件。

問題到底出在哪裏呢?科研人員對每一個部件單獨分析實驗,甚至連鋼軸都被一點點剖開,最終查清故障是由於高温測試導致了部件微小形變,最終形成卡死。為徹底解決這一隱患,科研團隊進行了全面的優化設計,而新設計的力矩陀螺在天宮一號上至今順利工作1年多,各項性能指標堪稱完美。

天宮一號和神舟九號載人交會對接任務是載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發展戰略的關鍵性步驟,它成功突破了航天員手控交會對接、航天員訪問在軌飛行器、女航天員首次太空飛行、航天員太空生活保障等一系列關鍵技術,圓滿實現了“準確進入軌道、精確操控對接、穩定組合運行、安全健康返回”的目標,為自主建設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站奠定了堅實基礎。對於載人航天來説,一切為了航天員,對可靠性、安全性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為了這個要求,一方面是攻克難關,另一方面要排除安全隱患。這需要航天人細緻入微的職業敏感和高度責任感。

腳踏實地 服務社會

隨着一個個難關被攻克,一個個隱患被排除,中國的載人航天工程從無到有,逐步成熟。與此同時,載人航天技術也在向民用領域一步步擴展,一方面是航天科技成果的直接轉化,而另一方面,隨着越來越多的民用產品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轉化,企業對產品質量的要求逐步向國際標準看齊,載人航天為保證“高可靠”要求而特有的技術手段和管理優勢也在民用領域逐步應用發揮。

在火箭結構強度試驗大廳,中國未來的高鐵列車所裝備的空調系統,放在實驗平台上,要在各個方向上都進行5小時的振動測試,模擬火車的高速運動時的震動,測試結束後,再拿下來通電運行,來驗證這個空調系統的可靠性。

除了高鐵設備,一些民用電子產品的身影也出現在了這個火箭實驗廠房。

技術人員告訴記者:“這是我們的温箱實驗櫃,計算機主機箱放在這裏面,通過温櫃從零下40度到零上60度的急劇變化,以及把濕度升到95%,測試計算機在各種條件下的是否能正常運轉,測試它的可靠性。”

專家還介紹,隨着載人航天技術的發展,現在從高鐵到汽車,從民用飛機到小家電,越來越多的企業來尋求合作,除了航天技術成果的直接轉化外,另一方面,航天人對質量管理的技術手段和管理理念也在民用領域逐步的擴展應用,這也是航天人對國民經濟從另一個角度所作的貢獻。

中國航天不僅“仰望星空”,同時也“腳踏實地”。在各個領域服務社會生產和人民生活。我國近年來研製的1000多種新材料中,80%是在空間技術的牽引下研製完成的;有近20__項空間技術成果應用在衞星通信、導航定位、氣象預報、減災防災、遠程教育等方面,創造了可觀的經濟社會效益。而航天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精神,同樣也是載人航天事業帶給我們的寶貴財富。

載人航天科普作文5

11月3日20時43分,中國最大推力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五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載荷組合體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於今天早晨7點30分28秒從大漠深處發射,7時49分,神舟十一號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2名航天員送上太空。繼9月15日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酒泉衞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之後,10月17日神舟十一號成功發射,將與天宮二號自動交會對接,開啟了我國時間最長的載人太空飛行旅程。

在賀電中指出:“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將首次實現我國航天員中期在軌駐留,開展一批體現國際科學前沿和高新技術發展方向的空間科學與應用任務,標誌着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大進展。”

這一空間技術領域的重大進展,不但是科學上實質性的進步,也是我國綜合國力提高、科技實力提升的體現。

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衞星“東方紅一號”發射升空,拉開了中國人探索宇宙奧祕的序幕。從“兩彈一星”到神舟號飛船,從“東方紅”到“嫦娥”飛天,從無人飛行到太空駐留……這一切,都見證着中國航天事業在不斷騰飛和跨越。

在今年4月24日首個“中國航天日”,作出重要指示,“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1999年“神舟一號”繞地球14圈並安全重返地球,20__年間航天人不懈奮鬥、開拓創新,20__年神舟十一號將2名航天員成功送上太空,中國航天史上立起了一個又一個里程碑,航天精神代代傳承,航天夢想越來越近,國人為之歡欣鼓舞。

載人航天科普作文範文高中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