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清明感想 優選15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4.88K

【導語】

清明感想 優選15篇

清明感想 優選15篇 由本站會員“殺豬的刀”整理投稿精心推薦,小編希望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目錄】

篇1:清明感想篇2:清明感想篇3:清明感想篇4:清明感想篇5:清明感想篇6:清明感想篇7:清明感想篇8:清明感想篇9:清明感想篇10:清明感想篇11:清明感想篇12:清明感想篇13:清明感想篇14:清明感想篇15:清明感想

【正文】

篇1:清明感想

清明感悟

今年的清明跟往年有些不一樣,風和日麗的,遠不像杜牧筆下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也出奇的好走,沒出現被刺扎到,腳底打滑而摔一跤的杯具。看來今年老祖宗心境不錯啊,不想刁難我們,等下要多許幾個願!來到老祖宗“家門前”磕了幾個頭後便四處轉起來。卻在老祖宗家“後院”發現一條小溪,裏面有幾尾紅鱗魚在遊動,我大喜,立即捉了一條篡在手心,仔細觀察。不料被爺爺發現了,他大聲説道:“快,把老祖宗的東西放回去,死人的東西不吉利!”我哪捨得,眼珠子咕嚕一轉,走到老祖宗“門”前,鞠了一躬:“多謝老祖宗賜寶。”爺爺氣壞了,我見情景不妙,之後説“可是,晚輩可使不起。”説完,便把魚放了回去。爺爺搖搖頭:“我長這麼大,還沒見過比他還皮的孩子。”……

拜完了二叔公、太奶奶、太婆婆、太公公……一大堆墓地之後,最終走到一座新墳前。

那是奶奶的墳,她在去年的時候,被發現患了白血病,不久便去了。我此刻還記得當時的情景:我和爸爸、媽媽十萬火急地趕回家中,可惜還是晚了,站在奶奶的遺體前,看着她,她已經安詳地閉上了眼睛,臉上有一絲笑容,可眉頭仍然緊皺,像是在等待某個人,這時姨奶奶衝了進來,緊緊抓住我的手,含着淚,激動的説:“我的好姐姐,她到死都在念叨着她的大孫子!”我的心狠狠地揪了一下……“呀”一隻鳥從墳頭的那棵杏花樹上飛了出來,驚落了一地杏花,也打破了我的回憶,看着遍地杏花,一滴淚落下來,啪。我苦笑了一下,自打五年級以來,今日好像是陪着奶奶時間最長的一次。我站起來,輕輕的説:“奶奶,明年大孫子再來看您……”

愛,不能遲到,別讓清明成為一生的遺憾!

篇2:清明感想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古人的詩句把清明時節人們的心境及氣候寫得入木三分。今年學校就安排我們六年級七個班的學生去慈城祭掃烈士墓。教師讓我們每人都手工做一朵白花,去敬獻給烈士。我回家忙乎了二個多小時也沒做出個樣來,最終只能厚着臉皮請教媽媽,最終把兩條美侖美奐的白花做成了,還帶着兩片綠葉,新鮮的宛若沐浴在春風裏帶着露珠的真花。慈城在我印象中僅有年糕,雖然明白離市區不遠,但卻從沒去過,只明白媽媽買年糕時總挑慈城的買。究竟那裏有什麼風景?還有烈士們的感人事蹟是怎樣的呢?帶着大大的問號,晚上我怎樣也睡不着……迫不及待的我們經過一路的顛簸最終到了慈城。故城的早晨籠罩在陽光下異常耀眼,古樸典雅的象是中國畫……

祭掃烈士墓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烈士們用生命換來了我們今日的幸福生活。以前我寫祭掃烈士墓活動,都喜歡用一些“懷着沉痛的心境”、“對烈士無比崇敬”等句子,這次我實在不想用這些句子了,因為我看到大家在烈士墓前嘻嘻哈哈;有的同學還不住地埋怨:用了好大的力氣跑到這兒,也沒玩一玩;有的同學還玩起了拍手遊戲;更有甚者,在向烈士默哀時,有的同學竟然哈哈大笑……

回到家,我的心境久久不能平靜下來。同學們在烈士墓前的那份沉痛和崇敬到那兒去了呢?我想:我們這些國小生,此刻的生活都十分完美,平時吃穿不愁,大部分人是要什麼有什麼,誰也不會想起那段硝煙瀰漫的歷史,誰也不去問這完美的生活的怎樣得來的,又是如何的來之不易。加上平時對我們的革命歷史教育也不是太多,我們平時看電視專挑“神奇寶貝”、“奧特曼”等動畫片看,對烈士們“拋頭顱,灑熱血”的故事瞭解得很少,對烈士們並沒有情真意切的感情,在烈士墓前怎樣會沉痛和崇敬呢?

這就是我今日的一點感受。

篇3:清明感想

後面還有多篇清明感想!

清明節的那一天早晨,天正下着傾盆大雨。我看見媽媽和爸爸的身影,興奮地嚷叫起來。因為今日是清明節,爸爸媽媽早晨四五點鐘就從縣裏趕過來了,為的就是掃墓。

這天早晨的六點三十分,爸爸問我要和他一齊去掃墓嗎?我爽快地答應了。

在路上,我突然發覺爸爸的手裏比以前少拿了一樣東西——鞭炮。我覺得很奇怪,心想:爸爸會不會是忘了拿鞭炮了呢?於是,我用驚訝的眼光望瞭望爸爸。

“爸爸,您是不是忘了拿鞭炮了,以前您都會帶着鞭炮來的啊?”

爸爸聽了我的話,回過頭來,然後親切地對我説:“是啊!我今日確實沒帶鞭炮。”

爸爸的話音剛落,我立刻接上了嘴。“那您為什麼明明白又不帶來呢?”

爸爸明白我是一個打破砂鍋問到底的人,他於是對我説:“那是因為今年這兒發生太多火災,所以不許燃放鞭炮,難道你沒有看告示嗎?聽了爸爸這段話,我腦海立即浮現出那張告示來,上頭確實有不許燃放鞭炮這一條。

沒想到爸爸還挺守規的嘛!

在掃墓時,我看到了許多來掃墓的人,但他們好像沒把那張告示放在眼裏,同我爸爸比起來,他們真是不如我爸爸呀!

看到那裏,我想到社會中又有多少個這樣不守規的人呢?雖然這只是一件小事罷了,但它卻能折射出一個人的品德,倘若人人都守規的話,那該是多麼和諧的一個社會呀!

讓我們做一位禮貌人,好嗎?那此刻就行動起來吧,改掉以往社會中的陋習,讓一個嶄新的社會呈此刻我們面前吧!

篇4:清明感想

清明感悟

此刻正是清明前夕。每當春雨綿綿之時,我便會不由自主地吟誦起晚唐詩人杜牧這首膾炙人口的《清明》詩。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紀念祖先的節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掃墓。每年的4月5日清明節前後的一段日子裏,人們都會以踏青、掃墓的形式,來懷念故去的親人。也就在這個特殊的時候,我們活着的人會更加珍惜生命。

那麼,我們又該怎樣來珍惜生命呢?其實,答案很簡單,那就是珍惜每一天、每一時。“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我們要合理安排自我的時間,來創造生命的奇蹟;我們要好好把握住每一天,來報答父母賜予我們生命的恩情……

記得媽媽以往給我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片黃黃的油菜地,一個不太大的小池塘,旁邊有幾座墳墓。有一家人來到墳墓前,跪下。紙錢在燒着,只見得其中有一個人在磕頭,嘴裏唸叨着:“爸,給您送些錢,在那邊多買些好吃的。在這邊吃了一輩子苦,此刻能夠享享福了……”這天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清明節。親人走了,卻給活着的人們留下了無限的懷念。此時風兒正輕輕地吹着,悄悄地在將那些人的憂傷帶走。[由本站網友投稿]

讓我們去做該做的事,珍惜生命,珍惜時間,僅有這樣才對得起父母,對得起家人,對得起自我。

篇5:清明感想

清明感悟

望着屹立在太陽升起的革命烈士紀念碑,我心潮澎湃。革命烈士碑的上空是大興溝鎮的天空,大興溝鎮的藍水晶一般的天空。在那藍水晶一般的天空裏,大興溝鎮的陽光永遠照耀着他。看着眼前的革命烈士碑,我的眼睛模糊了,彷彿又回到了當年那個血雨腥風的年代,彷彿又回到了中國人受盡屈辱的年代。在戰場上,革命烈士英勇殺敵,扞衞祖國的國土。

雖然先烈們已經長眠於地下,可是他們還和我們生活在一齊,活在我們的心中,他們每一天跟着太陽冉冉升起,見證了大興溝鎮翻天覆地的變化,見證了我們少年兒童的歡樂成長。每年清明節都會有成千上萬的少年兒童和先進工作模範,潮水般的走到他面前,彙報自我的光輝成就,理解先烈們的檢閲,理解先烈們新的戰鬥號令……接下來建設祖國的重任就落在了我們新世紀的兒童身上。

篇6:清明感想

清明節的晨曦,我遊蕩在河的左岸。繞過開滿油菜花的田野,衣角撫過枯舊的柵欄,帶走那殘留的期望。早起的小朋友們,光着小腳丫,踩在鬆軟的沙灘上,伴着銀鈴的笑聲,去捕捉童年的幻影。蝴蝶追逐花朵的腳步,芳草等待露珠的眷顧。遠處的山,被霧渲染得虛無縹緲,更添一分獨特的神祕。山間隱約的火紅,在迷茫中盛開。清風凌亂了我的髮絲,微波在我心間泛起點點漣漪。佇立凝視那抹倔強的紅,思想不由自主地飄遠。清明不應悲傷,先人的屍體雖己化為腐朽,但他們的靈魂還在追逐陽光。清明不該消極,嫩枝仰望着蒼穹,萌芽嚮往着大樹,自然一片生機勃勃,我們有何理由不奮發向上?

清明節的正午,我漫步在街的右旁。晨霧褪去,迎來灼熱的陽光,給沉悶的大街,畫上一筆朦朧的色彩。街上稀疏的人們,拖着疲憊的身心走着,帶着眼裏迷離的情緒望着遠方的道路,有一步沒一步地搖晃着。我漠然地看着這一切,不禁嗤地冷笑。人降生歡天喜地,人去世肝腸寸斷。人本來就是上帝的禮物,上帝只是收回而已,又何必悲傷。一疊疊的冥幣堆放的一齊,風孤零零地吹着。火一點點吞噬着,它沒有任何反抗、沒有任何掙扎,化為灰燼慢慢地逝去。死去的人們是否收到,沒有人會明白,也沒有人想明白。這只是活着的人們的一種寄託,儘管心中都清楚都明白,卻還是不相信欺騙着自我。也許,這樣也好。

清明節的夜晚,我凝視星空幻想着。夜漸漸來臨了,月悄悄掛上了,星慢慢現身了。奶奶以往講過,地上如果消失了一個人,天上就會亮起來一顆星。我眺望着它們,它們就像黑暗中跳動的火焰,用微小的光亮固執地閃耀着。乍一看,密密麻麻,低垂天際,彷彿欲墜。然而越看越是遙遠,越看越是深邃。漆黑中的點點亮光,總能給自我內心帶來一種深深的平靜,平靜中藴含着不滅的生機,藴含着彷彿大悟的喜悦。就像它們本身,在無盡的黑暗虛空中倔強的不肯熄滅的光芒。死去的人們亦是如此,我們是不是也應當努力發光?

清明,我的感與悟。

篇7:清明感想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到了,人們帶着悲傷的心境來到了墓地。那老天爺好像懂得人們的心,也哭起來了。那柳條也低垂着頭……啊!清明節真使人悲痛!

我們全家拿着鞭炮、紙錢……帶着悲傷的心境來到公墓,一進門,就看見人山人海,聽見了炮聲濃濃,找到了地方,我們就開始掃墓。

爸爸點燃了蠟燭,正正地放在碑的前方,過了一會兒,爸爸又拿起一塊乾乾淨淨的毛巾認認真真地擦起了石碑,把每一個字都擦得閃閃發光。我突然發現別人的石碑上都繫着一根帶子,我覺得很奇怪,於是我就也買了一根寫着“音容猶在”的紅帶系在石碑上,原先這是為了寄託我們對親人的懷念。之後,媽媽燒起了紙錢,口裏還唸唸有詞,期望外婆過得好,並保佑我們全家幸福!最終,我們還磕了頭,放了鞭炮。

我在回家的路上,心想:“我必須要好好學習,將來要報答去世的親人!

篇8:清明感想

4月3日,我們萬全道國小全體師生去了平津戰役紀念館進行了“憶革命先烈,樹少年壯志”的掃墓活動,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團體掃墓,大家排着整齊的隊伍,一進平津戰役紀念館,工作人員就給同學們講述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這次掃墓活動我十分受教育,我要好好學習,將來要建設我們的家園,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加繁榮更加富強。

篇9:清明感想

每當清明節到來的時候,好多大人就會拿着鐵鍬還有黃紙和冥幣到先人的墳墓上燒紙、送錢。好讓亡靈在陰間也有錢用;上學的孩子們也會被學校組織起來到烈士林園掃墓,經過掃墓,讓我們明白今日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多少年來,這個清明習俗一向堅持着。

不明白為什麼,每到清明時節,天空總是陰沉沉的,大多會下起雨,不由得讓人們想起大詩人杜牧那句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那種感覺讓人的心和天氣一樣。

家鄉清明的另一個習俗是,在清明節那一天,家家户户的門兩旁都要插上柳枝,鍋裏煮上好多雞蛋,聽長輩們説,這是在紀念一位名叫介子推的人。

據説,當年皇帝微服私訪,不料餓昏在一户人家的門口,這户人家的主人就是介子推。他見到有人昏倒在家門口,就想辦法救活了這個人,當時老百姓很窮,介子推家也一樣。皇上的這次微服私訪,使他了解到了民間疾苦。

皇上回到京城以後,決定重賞救命恩人,可是當聖旨到達的時候,介子推嚇壞了,誤以為皇上要殺他,於是乘天黑,揹着八旬老母躲進了深山老林裏面。皇上派人找了三天三夜也沒有找到,於是想了一個辦法,就是用火燒樹林,他想用這個辦法逼介子推出來理解他的封賞。然而不幸的是,介子推和他的老母親被活活燒死在樹林裏,當人們看到大柳樹下這對母子的屍體時候,無不歎息落淚。

皇上明白以後也後悔不已,為了彌補自我的過失,下令每年到了清明時節家家户户都要在門上插柳枝,煮雞蛋,讓已在天國的介子推母子能吃飽飯,不餓肚子。

時間過去了許多年,習俗保留了下來,可是對習俗的來歷,明白的人已經不多了。我想,也許清明節就是要告訴我們要時刻不忘感恩親人,感恩恩人吧。

家鄉的清明節,我永遠難忘。

篇10:清明感想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看到這句,想起這句,念起這句,總會想知識淵博的曾祖父。

清明節是每個兒女該敬孝的時候。今年我又來到了曾祖父的墳前,旁邊的一花一草都有回憶。

早年,曾祖父是個教書的。曾祖父總是教我做人的道理,可我就是不聽。曾祖父看我心不在焉樣貌,他就更加嚴厲,更加嚴肅,更加嚴格。只要他看我頭沒向他那兒,就要被他罵。可我還是不聽,可是他看我的考卷總是説不好,我問他哪兒不好,你看看基礎就被扣了3.5分。真是不該呀。還有閲讀也被扣了5分。你看該不該呀!還有這個,還有那個那個。你還不明白,我平時叫你多讀課外書,你就是不聽,問題一來你就不明白該怎樣解決了吧。

曾祖父我對不起你呀!我不應當不聽你的話。可是此刻又有什麼用呢。“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呀!

可是我會努力學習的!

可是時光飛逝!曾祖父已經去世了,曾祖父去了另一個世界了!……

——我會記住你教我做人的道理的。

篇11:清明感想

這周有個隆重的節日——清明節,清明節是個令人悲痛,讓人去追悼親人的節日,但也是個令人歡樂的節日。

放假期間,我們不只製作了清明節的手抄報,也遵循了清明的風俗,過了一個有意義的清明節。為了紀念先人,所以我們在家只食寒食,而不食温食,可謂年年祭掃先人墓,處處猶存長者風;為了緬懷英雄,我們去了青海烈士園拜祭;為了感恩烈士屈原,我們往海里丟粽子。同時,根據風俗,我們在清明節中,還要進行體育活動,比如:踏青、蹴鞠、插柳、盪鞦韆等,這樣應當是為了驅邪避鬼。

這個清明節中,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的悲酸眼淚,又有踏青遊玩的的歡聲笑語,這真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篇12:清明感想

春風陣陣,天空晴朗,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我們學校放假三天。我爸爸領我去上墳,我們家去世的人都埋在我家的北山,那兒離我家很遠,要走很遠的路。

記得小時候,每年清明節的這一天,爸爸就領着我上墳去。我總是很高興去上墳,因為爸爸在墳前一燒紙錢,就管不着我了,我便到處玩,直到爸爸來找我。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去上墳不再又玩又鬧了,而是逐個逐個地觀察每一座墳。

準備齊祭祀物品,我迫不及待地跟隨着爸爸去上墳了。走到半路,我突然產生了一個疑問“為什麼清明要上墳呢?”於是我詢問起爸爸來,爸爸滔滔不絕地講了起來“4月5日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清明節還有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爸爸頓了頓之後講道“清明節上墳一方面懷念亡故的親人,另一方面祭祀先祖,期望祖先保佑家族後人幸福健康。”

我看到人來人往前往上墳,扶老攜幼的情形,看着、看着,爸爸又在叫我了,過了一會,我們回到了家。感覺很累。可是,雖然很累,但我很高興,學到了知識,用自我的行動,表達了對祖先的懷念和尊敬,我想必須是很有意義的。大家想必也去上墳了吧?不妨把你們上墳的過程也説説吧!

今日,爸爸媽媽帶我去了烈士陵園,當我看到那些為祖國而犧牲的英雄們,我真想高喊:"同學們,難道我們不應當珍惜今日的完美生活嗎?"

在那一張張烈士的臉上,流露出對我們這些祖國後代棟樑之材的期望。他們好像在説:"同學們,好好讀書吧,長大了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那一個個英雄們,也只可是都是20出頭,卻為了我們,獻出了他們那寶貴的生命。

今日,有許多同學在家長的陪同下,來到了烈士陵園,我想:他們應當都和我一樣,對這些烈士表示深切的敬意!

同學們,我們要好好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如果沒有那些烈士們與敵人頑強拼搏,也就沒有我們今日的幸福生活!所以,我呼籲:同學們,此刻要認認真真的學習,長大了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讓烈士們在九泉之下得以安息!

今日是清明節,爸爸媽媽和我去老家祭祖宗。路上,我們看到金燦燦的油菜花,像一大片金色的地毯。小朋友們在田野溜達。不一會兒,我們就來到了目的地。

我們來到了太公、太婆的墓前,爸爸點了一把香,媽媽把之前準備好的食物、酒水之類的東西擺放整齊,然後我們一齊燒了一些紙錢,在他們墓前拜了拜,燃燒的之前煙霧瀰漫,紙灰四處亂飛,對環境有許多污染。

這個季節,雖是小草剛剛發芽的時候,可是天氣乾燥,燒紙很可能會引起火災,後果挺可怕的。

我真期望現代人能用禮貌的方式來祭祖,這樣既環保又不失清明節的意義。

篇13:清明感想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杜牧寫的清明時特有的景象。春天又是新的開始,萬物皆生,空氣中瀰漫着夏的氣息。清明節年復一年,寄予了人們對老一輩人的無限哀思和祝福,也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每逢這個時節,遊子們都充滿了對故鄉的眷戀和對家人的思念,有何嘗不是“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哥哥們也千里迢迢回到家來,為祖先獻上一份誠心。而我們的清明節也如往年一樣是一個登山之旅。

早上,爸爸媽媽,伯伯們早已準備好的大包小包的祭祀品和乾糧放滿了一車。幾輛車開上了咱的老家——寶石,那裏可是一個有山有水、風光秀麗的好地方,那裏大石頭廣佈,雖然也很普通,但身臨其境,你便歡樂似神仙呀!一路上,爸爸跟我們説;“以前那裏一個寨子的人親如一家,幾户人一個廳吃飯,一齊生活,一齊勞作,之後才蓋了此刻還算完整的小瓦房,大家富裕點了,才搬出去的,我們可是在這土生土長的啊!”我想爸爸、伯伯他們更能感慨這種“物是人非”的心境吧!

回到了老家,看到了那件舊瓦房,看到了那棵小時記憶中的小楊桃樹此刻變得魁梧了。等到大人們忙好分祭祀品,安排了幾個人一個地方,咱們便興致勃勃的拎了幾袋東西,還扛了一個大鋤頭,跟着伯伯一齊。説我們那時還真聰明,“我記得路,小的們跟我走,走嘞!沒錯,這條路走。”走了大半天,哥哥在後頭喊到;“一羣小傢伙,你們往哪裏走?”“天啊,走錯了,誰也不怪,就怪那幾個石頭長的一個樣,真是唬弄人!”前面一段路還是田間小路,後面到了爬山環節,可讓人膽戰又心驚,根本無路可走,只能用工具開闢道路,哪裏都是滑溜溜的,稍不走穩,就一屁股坐着,來個溜滑板!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呀!一番番曲折最終上到了,找着了墓地,上到氣喘吁吁,還有一些心有餘悸!弄得一身狼狽,我想,祖輩們看到我們這麼有誠意必須很高興吧,之後休息一會兒,我們不堪重負,便也學着大人們興高采烈的把那些長得密密麻麻的野草來個一掃而光,雖然很吃力,但看着大夥們一齊也來勁兒,大家分工合作,你割,我鋤,他拔,這樣也就加快了速度,一下子,就敞亮多了。墓碑有的也很舊,只是一些黑石頭圍成的,大伯説;“這已經有200多年了,相隔幾十代,是清朝時的祖先。”哇!好遙遠哦!可見一切事物都隨歲月的變遷而變化着

。還有那,那是爺爺奶奶的墓地,媽媽和伯母們又在一齊訴説着爺爺奶奶生前的陳事,也許那就是情感的交接,他們的思想品質都在世代相傳,那又是一種多麼偉大的傳承精神。他們同樣是一個父親母親,而最終他們永遠也不忘留下給兒孫們一個堅定的信念和一個優良的品行。聽着聽着,好像看到了未曾謀面的慈祥的爺爺奶奶,他們欣慰地笑着,他們看到我們今日幸福生活而笑,看到我們健康歡樂而笑……

之後就開始祭拜,擺滿了三牲、水果、食、茶酒等,然後點燃香火,沒人手拿三支香一齊跪拜。此時,一切都好像變得莊嚴起來,我心中懷着深深地祝福和敬意敬上了三鞠躬,同樣我也熱切的祈求老祖輩們保佑我們每一個人都健康歡樂的生活。然後是燒紙錢,我們不勝其煩,小傢伙們都可喜歡這個了,每個人手上都能分到陰幣,放進火堆裏,燃起了炎炎的烈火,隨着叢叢山風,灰燼也飄揚於空中,越飛越高,也許他會把我們心中一切的祝福和哀思都捎給祖輩們。

最終,我們託着疲憊的身心迎着山中悦耳的鳥鳴,帶着暖暖的心意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篇14:清明感想

清明時節,池州杏花村景區詩意濃濃。3月31日,池州市第二屆公祭杜牧大典暨“把酒清明祭先靈”詩歌朗誦大會在杏花村坊中心廣場舉行。杜氏家族後裔、大中國小生代表及社會各界人士近千人齊聚於此,公祭先賢、朗誦詩詞。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提及清明節,不少人會情不自禁地吟出唐代詩人杜牧的佳作《清明》。池州杏花村也因為這首詩名揚天下。當天上午,池州杏花村坊中心廣場前豎起了4米高的杜牧像,杜氏後裔代表向杜牧像敬獻花籃,各界代表紛紛朗誦祭奠詩文。

上午10點整,詩歌朗誦大賽拉開帷幕。整場比賽在以清明為主題的背景音樂下有序進行,既有歷朝歷代的名篇佳作,也有社區居民、院校師生自創的詩歌。其中一首《寫給爺爺的詩》將思親之情與清明感悟結合在一齊,感染了現場的每一名觀眾。杜氏後裔杜德喜説:“以朗讀詩歌的方式,進行清明公祭活動,既禮貌,又能傳承歷史文化。期望這個活動堅持辦下去。”

篇15:清明感想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祀和掃墓的日子。

很小的時候,我並不清楚清明節是一個什麼樣的節日,只是覺得這一天沒有國慶節、兒童節那樣歡慶熱鬧。人們的臉上少了一份歡笑,多的卻是一份沉重與憂傷。直到婆婆(爸爸的奶奶)去世以後,我才對清明節有所瞭解。婆婆三年前離開了我們,還記得婆婆的棺木被黃土掩埋的那一刻,我的眼淚情不自禁地嘩嘩直流。我也説不出當時是怎樣的感受,只明白婆婆是我長這麼大第一位親眼目睹離去的親人,我悲痛,更多的是不捨。

今日是清明節,我們全家人像往年一樣到鄉下祭祀掃墓。穿過開滿金黃色油菜花的農田,我放眼望去,山還是那座山,婆婆的墳孤零零地立在那兒,只是墳頭又多了些雜草。首先,爸爸、伯伯在爺爺的帶領下用鋤頭等工具把雜草清理乾淨,並把它們掃到一塊空地用火燒,聽説是為防止起山火才選擇在空地的。我看見爸爸在角落燒一種黃色的紙,便好奇地問:“燒這個幹什麼呀?”爸爸回答説:“這是紙錢,燒給在天堂的婆婆用的。”“哦。”我點點頭再也不願多問,因為我明白,他們心裏很難受,可是,婆婆真的能收到嗎?

爺爺點燃了香蠟,伯伯鋪好了墊子,我們長幼有序的依次在婆婆墳前磕頭。我跪了下來,望着隨風搖曳的燭火,彷彿看到了婆婆那張佈滿皺紋的臉和充滿愛的眼神,回味着婆婆多年對我的愛護與唸叨,也似乎聽到了她用微弱的聲音呼喚着我的小名。記憶中,婆婆是一位慈善的老人,聽爺爺講,她年輕時是位生意能手,那時她家因為做布匹生意成為當地的一户富裕人家。之後因日本侵略者的入侵,婆婆變得一無所有,並逃亡到桃源鄉下定居,一家人靠着勤勞的雙手堅強地生活。婆婆在我還沒出生時就因為舊疾癱瘓了,從我有記憶開始,她幾乎就沒出過門。婆婆雖然手腳不方便,但還是很關心我們,聽爺爺講,她去世的那一刻,依然放不下子孫後代。

灰濛濛的天依然下着細雨。燭火熄滅了,鞭炮聲震耳欲聾。婆婆,清明節到了,我們又來看您啦!明白我們有多想念您嗎?您聽到我們正在向您問好嗎?您必須也在天上關注着我們吧!這樣您就不會寂寞了。

站在墳前,我一邊感受着四月春雨的那一絲寒意,一邊胡思亂想,忽然記起了杜牧的那首《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不知不覺,我的臉頰濕濕的,分不清是雨還是淚。

【小編簡評】

清明感想 優選15篇如果還不能滿足你的要求,請在本站搜索更多其他清明感想範文。

【網友評價】

十分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