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以人生的紗線為題作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01W

以人生的紗線為題作文

以人生的紗線為題作文 篇一

“我曾經七次鄙視我的靈魂”。

如此駭目的一行字。

每當我在書桌前看到自己抄下的這首短詩,剛讀到第一句,便一陣顫慄。也唯有那一刻,我拷問過自己的靈魂是否該被鄙視。而也是這一句,讓人洞望出一代文豪紀伯倫對自己的拷問。那短短的八句詩,彷彿其人生沾滿罪行的紗線,赫然昭顯於人生的布帛上。

惡,是人生來的本領。慾望、懶惰、過失……都是凡人無法抗拒的深淵。如果説每個人都如同一名織工般辛勤地編制人生的布匹,那麼人性之惡便如經線一般與“善”之緯線相生相滅。沒有一匹布只以緯線而立,亦沒有一段人生只與善行相伴。靈魂如同卡爾維諾筆下那分成兩半的子爵,永遠無法善惡獨行。

然而,是惡將人類引向絕望。戰爭是“惡之花”。一戰之後西方的集體絕望情緒驚吼出“世界滅亡”的哀歎。廢墟之中,總有人期盼天使的福佑——善。

但是,真正的善並非他人的施捨,而是自我對惡的救贖。魯迅大聲呼喊着“反抗絕望”便是對人生之惡的主動懺悔。聖經中有對凡人的寬恕,並不在於上帝的寬容,而在於凡人對於人生虔誠的悔悟。我們無權選擇經線緯線,卻有權選擇經緯的佈局與紗線的顏色。亦如紀伯倫在回首人生時,將那七根匿於布中惡的紗線挑出潤上更鮮明的色彩,用懺悔將原本暗淡紗線迴歸人生原始的色澤。

懺悔是善的迴歸,是對人生的忠誠。錦上添花,也許不在於提亮原本已光鮮的紗線,而在於予黯淡的紗線以重生的光輝,人生的本色,也許往往綻放於陰暗。

木心説,我是丹麥人,《皇帝的新裝》中的小孩。他是勇於扯開透明的虛偽尋求真實的人。我們不懼怕赤裸,我們只懼怕虛無。再美的華服,也許其下終是爬滿蛀蟲。再殘破的褸服,卻終可以遮風避雨。人生的紗線,需密密地縫實每一個針腳,一針不落。

莎士比亞説,人生像一匹用善與惡兩種紗線交錯織成的布。是人生的本態:有善,有惡;有絕望,有希望。但最要緊的是如羅素所云:熱愛生活,忠於生活。

同樣,熱愛人生,忠於人生。

但現在的我們又怎樣忠於人生,認真地對待人生中的每一根紗線呢?範曾因同行一針見血之譏鬧至法庭;馮小剛因有觀《唐山大地震》之害不流淚而罵其沒有良心……當他們人生中那一根根惡之紗線被人抓住時,竟一撒手,不肯執守不變的真實。

龐德因一首《地鐵站上》成為無數人心中詩界的泰斗,而我卻不曾多有幾分尊奉。只因他至死都不願承認其支持法西斯的過失。那一根紗線被他扯掉,卻再也立不起一塊完整的布。

卻始終願意在每天離開書桌前多眷顧一眼紀伯倫的小詩。也許他總被湮沒在泰戈爾的光輝下,但我總在他那裏看到一個至高的靈魂。

——那個曾被鄙視七次的靈魂。

——那七根奪目的人生的紗線。

以人生的紗線為題作文 篇二

上帝造人説:每個人都有兩個隱形的口袋,一個叫善,一個叫惡。善掛在胸前而惡掛在胸後。因此,人們總是看到自己的善行而看不到自己的惡行。

於我看來,善惡猶如沙漏兩極的沙:可相生,可相融。

常説: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然而,人生百年,如白駒過隙。誰又不會犯錯。華盛頓尚有幼年折了父親的櫻桃,毛澤東還有十年文革之變。可見,為與不為,不以惡小善小為標準。李贄曾自稱異端,號召不以孔子之標準為標準。如今看來,也不能不説是一句哲理。人們常説:“世上沒有大奸大惡的人,亦沒有大聖大善的人。”又説:“沒有惡的襯托哪裏彰顯善的存在。”可見,善惡如雙生子一樣。有善必有惡,善惡同行。而人生中的惡與善也必定如同紗線,交錯而行,織成人生中的錦繡。

佛偈: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可見,善與惡又是可相融的。張三偷了李四家的梨,此必是惡行。然而,若張三有愧又將梨送還,此必是善行。

鄙人是史科出身,對於善惡之事,惡善之分倒也是感慨良多。

秦始皇是個值得解剖的例子。説他惡不可否認,修建阿房宮的怨氣到今天也沒有消去,不是仍有人指着他的鼻子叫嚷着暴君麼。那麼一統六國又怎麼説呢,小國諸侯叫着不侵犯他人,還不是連年戰火不絕,倒真是苦了百姓,臨淵羨魚之舉,可始皇退而結網,一口氣解決了小打小鬧問題不是嗎?

再説長城,更是個令人爭議的話題。説它當初如何勞民傷財,如今呢,不佇在地球上好幾千年了。還成了世界八大奇蹟。於當時百姓來説無疑是一件惡行,可是於今天的人來説卻是一件有功勞帶來榮耀的善舉。

可見,善惡是可相融的。人是一個個體卻也能從個體中看到羣體。早好幾千年前的皇帝都已經用行動告訴我們這個理了。

最後,人生如錦繡,錦繡中的針法有好有壞,一如人生中的品行,有善有惡。

以人生的紗線為題作文 篇三

周國平曾在《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中發出疑問:“一個嬰兒,未出生多久就夭折了。我們是該歎息他生命的短暫還是為他免受漫長人生中的苦楚而欣慰?”

我想,周國平的疑惑也是今之眾人心中的疑惑。人生所經歷的種種,到頭來究竟是豐盛的回憶還是沉沉的負累,大抵沒有人能夠逐條分析出個頭緒來,卻鮮少有人會得出:活着之所以會有那麼些的起伏跌宕,正是因為這樣的高低交織、善惡相錯才構成了人生。

幼時極其熱愛大圓臉盤的向日葵,瞧着那黃燦燦的黃瓣想象着它們釀出葵花籽兒的樣子便愈發欣喜。小孩子總是討厭黑暗的,每每到了夜晚總是輾轉難眠,也抗拒去陰暗的角落。直到有一天,我發現陽光投在葵花葉子上,反面留下的便是一片陰影。於是人生中第一次懵懵懂懂地發現,陽光與黑暗本就是一體的。

我曾翻閲書籍以求得一個答案,卻沒有哪位先哲對於生命這個浩大的選題給出過詳盡的解答,然而也總是有無數人的求索和實踐,給我們留下過諸多線索。

正如伍爾芙一直都在孤獨地尋找生命和靈魂的內核一樣,梭羅也在追求人生最核心的奧義。只不過一個只是看徹了歲月長河裏無盡的苦難和罪惡,在某天有露水的清晨,穿上裝滿石子的外套沉入了家門前的小河;另一個卻獨自搬去了瓦爾登湖畔過了十多年漁樵耕讀的日子。

生命只有短短几十載,我不敢説妄自放棄是愚蠢的行為,但畢竟黑暗與罪惡的存在總有其合理性。所謂“存在即真理”,如果沒有了陰冷冰濕的暗,又如何能襯托出光明的珍貴呢?

魯迅有言:人的第一是生活,只有生活着,愛才有所附麗。對我而言,這樣的愛裏包含的不僅僅是對美好和光明的嚮往,也有着對陰暗和不平等的寬容。也正是因了這一份慈悲心,人才會獲得最終的釋懷,將人生善與惡的紗線織就一幅美好的錦緞。

什麼才是人生呢?我總在思量。

是帕格尼尼琴絃上反覆吟頌的才思嗎?是伍爾芙憂傷而疲累地去赴死嗎?是海子卧在山海關的那根鐵軌嗎?是張愛玲開在塵埃裏的花朵嗎?是整個整個世界反覆做夢又在夢境中沉睡的囈言嗎?

我想都不是吧。它們都是人生的一種形式卻又不是常態。

人生,是老者村婦手中,用歲月扎染出來的,一匹白布。有辛酸的紋路和歡愉的線頭,最後鋪就的,是對生活的釋懷。兩者的結合,才是人生的紗線。

以人生的紗線為題作文 篇四

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也就沒有完美無缺的人生。當我們在用紗線來編織自己的人生時,更要清楚地認識這一點。

德國在二戰時的元首希特勒,一直以來被人們視為一個魔鬼般可怕的人,專制獨裁,奪取了無數猶太人的生命。當我們對他進行口誅筆伐的同時,我們也必須認識到,希特勒也曾經是一個熱心幫助鄰居的少年,也曾經給處於近經濟危機中的德國民眾帶來了相對穩定的生存環境。至於為什麼日後會成長為一個臭名昭著的戰爭狂人,我想,他大概是沒有正確分佈用來編織人生的紗線。取捨不當,必然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漢娜·阿倫特在探討猶太人屠殺時有一個獨特的説法,叫做“庸常的邪惡”,她大膽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惡隱藏在自以為的平常行為中。

當我們審視自己的生活時,往往更熱衷於給自己貼上“善良”“正直”等正面標籤,而不會把自己和所謂的“惡”聯繫在一起,認為即使自己有了錯誤,也只着眼於眼前的小事,並不會帶來什麼長遠的影響。然而,人生的紗線並不是單一的,善和惡往往相伴而生,共同作用於我們的思想和行為。

因此,選好人生的紗線,也就顯得尤為重要。

我們往往抱怨社會,抱怨體制,卻常常忘記,我們每個人都是這個體制中的一部分,我們的一舉一動往往影響着體制發展的進程,若是我們都用那些善的紗線覆蓋住惡的紗線,各類令人痛心的社會現象又怎麼會層出不窮?

貪圖安逸和富貴是人性中無法抹殺的因素,也是構成人心隔的細線最本質的元素。徹底拔除他們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正如帕斯卡爾所説:“人是被罷黜的國王,否則也不會因為失去王位而感到悲哀了。”我們所能做的,是儘量減少利益的追逐而產生的所謂“庸常”的惡的心理,用善的細線纏繞着那些少量的惡的細線,讓人生這塊布料豐富而又閃現着善的光輝。

細線的性質我們不能改變,但我們卻可選擇,讓人生變得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