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水文工作者徵文稿《傳承》

欄目: 徵文稿 / 發佈於: / 人氣:2.62W

水文工作者徵文稿《傳承》

水文工作者徵文稿《傳承》

今年9月我去江橋看望正在執行“決戰2019嫩江洪水”任務的丈夫時,瞭解到了這位叫呂才的江橋水文站老站長一家三代獻身水文事業,見證祖國騰飛帶給水文事業鉅變的故事。使我深刻地感受到,傳承初心和使命的力量。

呂才,1980年參加水文工作,1997年-2005年任齊齊哈爾水文局江橋水文站站長。曾於1985-1987年連續三年被省水文總站評為先進工作者。**年被齊齊哈爾市政府評為“市抗洪模範”。1992年在全省第四屆職工技術運動會決賽中獲得水文勘測工種第七名。1997年在水文勘測職工職業技能大比武選拔賽中榮獲獎勵。組織抗擊江橋1998年特大洪水,榮獲黑龍江省水利廳先進工作者稱號,水文系統抗洪測報先進個人稱號,齊齊哈爾水文局抗洪測報標兵稱號。他從小受父親(共和國第一代水文人)那種“嚴細求實,團結奉獻”的水文精神影響,不僅使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水文職工,而且引導兒子繼續傳承水文精神。在建國70週年之際,我做為水文家屬,為大家講述這一家三代把脈嫩江百年的感人故事。

1953年,父親,共和國第一代水文工作者。

小時候,父親經常帶我去的地方就是嫩江邊,一間低矮的茅草屋,一隻破舊的舢板船,幾隻紅藍相間的水尺,就是父親工作的江橋水文站。就是在那樣艱苦的條件下,父親那代水文人硬是憑藉着對水文事業的熱愛,在崗位上一堅守就是幾十年,從未間斷過。父親時常站在江邊眺望遠方,那堅毅深邃的目光襯托出他的高大與偉岸。記得有一年,嫩江水勢上漲,父親為了做好水位監測,連着一個多月沒有回家,等大水退到警戒水位以下後父親回家休息的時候,才發現父親的衣衫已經破漏,小腿以下被洪水浸泡得水腫潰爛。當時年紀小,看着父親和離家前完全兩個人,心疼得抱着父親哭得不行。父親撫摸着我的額頭説,“作為水文人就要以水為令,與水共融,耐得住寂寞和清貧,不惜一切代價保衞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父親的言行讓我立志要做水文事業的傳承人。

1980年,我,子承父業,成為一名水文工作者。

那時江橋水文站的辦公室已經告別了茅草屋,用上了磚瓦房。過江的通道還沒有修建,春夏秋三季要劃一個多小時的測船往返南北兩岸,精準記錄每個時段的流量和水位,冬季,踩着冰面過江,眉毛、睫毛、鬍子上都結滿了冰霜,一步三滑,常常摔跟頭。我真正體會了水文工作的艱辛。

1998年,嫩江特大洪水爆發。我帶領全站同事在觀測點連續奮戰20多天,誓用生命捍衞嫩江大堤安全。8月10日,洪水猛漲,平齊鐵路線被沖毀四處大決口,最寬決口達600多米,鋼軌被衝的變了形猶如擰麻花一樣。政府開始組織村民撤離,妻子哭着打來電話向我求援,我只能告訴她,這裏更需要我。觀測站一層已經全部浸入水中,我們只能到二樓的觀測站繼續工作。更為糟糕的是,緊鄰觀測站的纜車塔架由於長時間被洪水沖刷開始向觀測站傾斜。那天我們正在觀測站內緊張地分析着水文數據,咣的一聲巨響,頭頂大片的牆皮散落下來,牆上出現數條明顯的裂縫,我馬上組織大家撤離。我們剛剛離開,觀測站的一個屋角就塌落在江水中。8月12日洪水不斷上漲,我行走在排滿子堤的的大壩上,此時的大壩兩側排起了兩米來高的子堤,縫隙中不斷地穿出一股股水流,洪水隨時都可能從頭頂湧過。一次我們完成測驗任務剛剛離開,子堤潰壩了,洪水裹挾着泥沙奔流而下,像猛獸一般哄嘯而過,捲起數個大大的漩渦,瞬間汪洋一片,現在想起來都是後怕。8月14日8時,水位停止在142.30米,為了搶測這次具有歷史性意義的洪峯,我和站上幾個同事駕駛快艇,帶着一袋饅頭,一捆大葱,忍受着陰雨連綿和蚊蟲叮咬,在測流斷面和鐵路決口處數以萬次地重複着停船、拋錨、放鉛魚、測流、記錄等工作,精準測出洪峯流量264000米/秒,為決策部門提供了最有價值的實測數據。那年8月,我始終堅守在測洪第一線,奔忙於嫩江兩岸,用責任和奉獻,用意志和毅力,用汗水和生命譜寫着水文人的抗洪讚歌。

1998年,兒子,成為第三代水文工作者。

耳濡目染,長期的家庭薰陶使兒子很小就夢想當一名水文工作者。部隊轉業後,兒子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水文站工作,使用着多普勒“河貓”、無人測流船等現代化測量儀器繼續着我和我父親的工作,日以繼夜,默默地付出了近二十年的時間。

一家三代,出於對水文事業的熱愛,薪火得以傳承,這是家族的榮耀,更是家族的重擔。在我即將退休的日子裏,追思過去,翹盼未來,特別是建國70週年在即,興奮之情溢於言表。今後,不論在何種崗位,我一定守住初心,勇擔使命,繼續關注水文事業,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我未完成的,還有我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