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全面深化改革將帶來新的重大突破思想彙報(精選多篇)

欄目: 思想彙報 / 發佈於: / 人氣:2.6W

第一篇:全面深化改革將帶來新的重大突破思想彙報

全面深化改革將帶來新的重大突破思想彙報(精選多篇)

尊敬的黨組織:

黨的十八大提出在十六大、十七大確立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基礎上努力實現新的要求,包括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人民民主不斷擴大、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等等。這與十六大提出的“六個更加”(即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的:我們要在本世紀頭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和十七大提出的“五個方面的新要求”(即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在十六大確立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基礎上對我國發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包括增強發展協調性,努力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擴大社會主義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權益和社會公平正義;加強文化建設,明顯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是一脈相承的,都是為了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應當説,這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面提升。而全面提升,就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在新條件下系統地解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

所謂全面提升,概括起來説,可以叫做練好“四大內功”或叫“基本功”。

一是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從而顯著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總體而言,我國經濟總量雖已達到世界第二,但創新創業活力不旺,大而不強的問題非常突出,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不高是我國發展的最大短板。究其原因,一是在於經濟結構、產業結構不合理,二是在於經濟體制改革不到位。這就要求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強創新驅動發展的動力,同時加快體制改革。而體制改革的根本一條,則是進一步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係,積極穩妥從廣度和深度上推進市場化改革,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從而推動資源配置依據市場規則、市場價格、市場競爭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推動生產要素向優勢產業、現代服務業、前瞻性戰略性產業聚集。

二是通過改革加快構建城鄉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積極推進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完善生產力發展的區域佈局。城鄉、區域之間發展的不平衡是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面提升的又一個重大問題,突出表現在優勢產業、優質生產要素主要集中在城市和東部地區,廣大農村和中西部地區發展基礎相對薄弱。而如果不在今後幾年內從根本上扭轉這種狀況,就不可能真正達到全面小康。因此,只有通過改革加大實施西部大開發和中部崛起戰略力度,推動更多優質生產要素和先進生產力向農村和中西部地區轉移,使國民經濟佈局更加均衡、更加合理,才能按照鄧小平同志提出的“兩個大局”(即鄧小平同志1988年提出的:“沿海地區要加快對外開放步伐,使這個擁有兩億人口的廣大地帶較快地先發展起來,從而帶動內地更好地發展,這是一個事關大局的問題。內地要顧全這個大局。反過來發展到一定的時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來幫助內地發展,這也是個大局。那時沿海也要服從這個大局。”)方針,東西並舉、共同富裕。

三是通過改革,推動社會分配製度和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以利於發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體人民。衡量一個社會的現代文明程度,不僅要看經濟發展,還要看發展成果是否惠及全體人民,人民各方面權益是否得到切實保障。在邁向全面小康的決戰決勝進程中,在社會生產力、綜合國力大發展和堅持貫徹按勞分配原則的基礎上,正確處理社會分配和社會保障問題,

從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是一件大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實現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不可少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題中應有之義。實際上,這也是中國幾千年文明史上前人早就提出但從未真正實現的一項反映最廣大人羣心願的社會理念。

四是改革社會治理體制機制,提高社會治理水平。所謂提高社會治理水平,實質包含兩個方面內容,一是社會的和諧穩定,二是社會的創新創造活力。而這兩方面問題,都直接關係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正是圍繞這兩方面問題,《決定》系統提出了改進社會治理方式、激發社會組織活力、創新有效化解社會矛盾體制和健全公共安全體系的舉措,同時系統提出了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推進文化體制機制創新及健全促進就業創業機制等重大任務。由此可見,《決定》關於社會治理體制機制改革的佈局,是與整個國家制度體系和各方面體制機制的改革和完善密切聯繫的。正如鄧小平同志在1992年初南方談話中提出的,“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時間,我們才會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我理解,這裏所説的“一整套”就包括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社會治理制度體系。

總之,全面深化改革必將帶來新的重大突破,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提升。而所有這些新的重大突破,實質上都離不開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更加成熟和我們社會主義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完善提高。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決定》精闢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我們學習《決定》,可以體會到《決定》通篇充滿着改革精神、改革思維、改革勇氣,圍繞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和黨的建設制度等方面改革提出了大量新論斷、新舉措,在許多方面都有重大突破。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還應當説,《決定》本身就是“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的生動體現。

彙報人:haoword

2014年7月4日

第二篇:全面深化改革將開啟一個新的中國時代

尊敬的黨組織:

不改革就沒有出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迴應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期待,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部署,發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總動員,明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標、路徑、原則和要求,通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綱領性文件《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這意味着中國的改革又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

記得黑格爾説過,歷史就是回頭去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中央提出的理論路線和制定的一系列方針政策,最鮮明的特徵就是改革。改革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衝破了束縛生產力發展的體制障礙,推動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初步建立,形成了對外開放的全新格局。

實踐證明,改革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改革也將創造未來中國的壯麗前景。對於任何一種探索和試驗來説,成功的關鍵就在於不斷地、適時地進行改革,改革才有出路,不改革就沒有出路。依靠改革,我國經濟實現了舉世罕見的高速增長,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位,成就了驚豔全球的“中國奇蹟”。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加快改革,落實科學發展觀需要深化改革,向實現“中國夢”衝刺沒有其他路徑,唯有改革,沒有改革就沒有明天。

也正因如此,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深刻剖析了我國改革發展穩定面臨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闡明瞭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和未來方向,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重大原則,描繪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藍圖、新願景、新目標,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總部署、總動員。

特別是《決定》提出的“六個緊緊圍繞”,全面勾畫出了未來一個時期我們在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以及黨的建設制度上的改革方向,這是決定我們黨正確把握未來中國改革方向的總的路線圖,標誌着中國改革開放的旗幟必須高高舉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方向必須牢牢堅持。

然而,無論從國內發展形勢看,還是從國際環境變化看,我們的改革已經到了啃硬骨頭、打攻堅戰,涉險灘、闖急流的關鍵時期,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任重道遠、舉步維艱。正如船到中流,不進則退。

如此説來,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開啟未來,“全面深化改革”再出發的號角已經吹響,我們必須從當年壯士斷腕、扭轉乾坤的戰略家身上汲取力量,咬定青山不放鬆,用辯證唯物主義的思維看待問題,用“三個有利於”的標準去衡量問題,敢於改革、敢於創新、敢於突破,“大膽地試,大膽地闖”, 不斷衝破思想觀念的障礙,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推動全面深化改革乘風破浪,勇往直前,用行動來涉急流、渡險灘,用實幹來開新局、寫新篇。

唯其如此,我們才能完成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目標,而這一目標完成之日,也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實現之時,我們將進入一個全新的“中國時代”。 這是普天之下龍的傳人共同憧憬的美好夢想,也是五千年來華夏兒女代代相傳的盛世願景。

彙報人:haoword

2014-06-17

第三篇:如何全面深化改革思想彙報

敬愛的黨組織:

我們黨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藍圖願景已經繪就、大政方針已經明確,現在最重要的是學習好、貫徹好、落實好全會精神。要按照中央統一部署,迅速興起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熱潮,切實把人們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實現全會確立的各項改革任務上來。

着力統一思想凝聚改革共識。思想統一才會步調一致,步調一致才能得勝利。全面深化改革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凝聚改革共識的過程。現在,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凝聚改革共識的難度加大。但越是這樣,就越需要我們做好凝聚改革共識的工作,努力尋求最大公約數。所以,要切實抓好全會精神的學習,組織黨員幹部認真學習全會《決定》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深刻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重要原則,切實把思想統一到中央精神上來。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要先學一步、學深一步,切實增強全面深化改革的自覺性、堅定性。要加強對全面深化改革的正面宣傳和輿論引導,發揮黨的思想政治工作優勢,廣泛開展集中宣講,精心組織理論闡釋,用好多種宣傳資源、宣傳手段,擴大全會精神宣傳教育的覆蓋面和影響力。要及時回答幹部羣眾關心的重大思想認識問題,講清楚為什麼改、改什麼、怎麼改,更好地解疑釋惑、析事明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引導各方面支持改革、參與改革、投身改革。

切實把握好改革的正確方向。我們的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不斷前進的改革,而不是對社會主義制度改弦易張;偏離了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偏離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就南轅北轍了;中國是一個大國,決不能在根本性問題上出現顛覆性錯誤,有些不能改的,再過多長時間也不能改。能不能繼續沿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深化改革,是一個涉及到改革性質的原則問題。現在,有人不時提出這個主義、那個主義,這個思潮、那個思潮,開出這個藥方、那個藥方,目的就是要改變整個改革的大方向。在這個問題上,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一定要保持清醒頭腦、保持戰略定力,始終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基本要求不動搖,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要增強政治敏鋭性、政治鑑別力,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干擾所惑,決不能為了迎合某些人的“喝彩”、“掌聲”而放棄原則,決不能為各種錯誤的思想觀點所左右,始終堅定正確的改革方向。

緊緊依靠人民羣眾深化改革。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最終決定力量。改革開放事業之所以不斷深化,就在於深深紮根於人民羣眾之中,得到了人民羣眾的廣泛支持和參與。要尊重人民主體地位,認真貫徹黨的羣眾路線,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同人民一道推動改革,做到謀劃改革汲取人民智慧,推進改革凝聚人民力量,檢驗改革依靠人民評判。要廣泛聽取羣眾意見、瞭解羣眾願望,弄清楚羣眾的實際情況是什麼、羣眾的期待是什麼、羣眾的利益如何保障,從而作出科學的改革決策,找到有效的改革辦法。要暢通羣眾參與改革的渠道,千方百計創造條件,保障羣眾對重大改革舉措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特別是對那些與羣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改革,要進行廣泛的民主協商,在羣眾利益充分表達的基礎上形成共識、作出決策。要充分尊重羣眾首創精神,把自上而下的改革和自下而上的改革結合起來,鼓勵基層的實踐創造,激發羣眾的改革熱情,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把全面深化改革的過程變成人民廣泛參與、

普遍受益的過程。

積極穩妥推進改革。改革就是闖新路、開新篇。有些做法過去有效,現在未必有效;有些做法過去不合時宜,現在則勢在必行。只有大膽探索、大膽實踐,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找到破解矛盾的鑰匙。要鼓勵創造、鼓勵創新,只要有利於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只要有利於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只要有利於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只要有利於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就要大膽地試、大膽地闖,就要堅決地破、堅決地改。當然,大膽不等於蠻幹。因此,推進改革既要積極又要穩妥,既要解放思想、逢山開路,又要把握規律、遵循規律,堅持加強頂層設計和摸着石頭過河相結合。“摸着石頭過河”,是富有中國智慧、符合中國國情的改革方法,符合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和方法論。摸着石頭過河,就是尋找規律,就是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要堅持邊實踐邊總結,走一步看一步,一點一點摸索,積累經驗後逐步推開,出現問題就及時應對,發現錯誤就馬上糾正,不斷從實踐中取得規律性認識。總之,要處理好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關係、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係、全局和局部的關係、膽子要大和步子要穩的關係、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確保改革積極穩妥、健康有序推進。

以求真務實的作風深化改革。高舉改革開放的旗幟,是立場、是態度,更是行動、是實踐。學習貫徹全會精神,歸根到底要體現在實際工作上。有了好的藍圖、好的綱領,就要腳踏實地、真抓實幹。要緊密結合各地區各部門工作實際,按照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總體部署,抓緊制定本地區本部門改革的具體方案,把目標任務變成實實在在的工作項目,把原則要求變為可操作的工作措施。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就是要加強對改革工作的總體設計和統籌協調,保證改革有重點、有步驟、有秩序地推進。各地區各部門要加強對全面深化改革的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分工,強化督促檢查,建立健全領導機制和推進落實機制。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重實際、求實效。作出改革的決策,制定改革的措施,都要符合客觀實際,按規律辦事,不提不切實際的目標,不提超越階段的要求,努力使我們的各項改革政策措施與實踐發展、羣眾意願對接好、銜接好。要強化問題導向,加強調查研究,切實解決改革發展中的深層次問題,解決人民羣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以重點突破實現改革的整體推進。改革中的一些深層次矛盾問題往往盤根錯節、積弊已久,解決起來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搞改革,最忌急功近利,最忌朝三暮四。要立足當前、着眼長遠,有恆心、有韌勁,對認準的改革目標,對確定的改革任務,就要抓住不放、一抓到底,把中央確定的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務不折不扣地落到實處。一分佈置,九分落實,不落實就會落空,沒有第(更多精彩內容請訪問首頁:)三種結果。要繼續紮實開展好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緊緊抓住糾正“四風”問題不放鬆,鞏固和擴大工作成果,以作風建設的新成效開創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局面。

彙報人:haoword

2014.06.03

第四篇:思想彙報 深化改革

學習《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

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心得體會

敬愛的黨組織:

近期我認真學習了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的重要意義,仔細閲讀了《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我將自己關於此議程的學習心得彙報如下。

六中全會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的高度,部署了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戰略任務。這對於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推動各項事業不斷髮展,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胡錦濤總書記在全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和李長春同志所作的説明,站在歷史和時代的高度,深刻分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面臨的形勢和任務,深入總結了我國文化改革發展的實踐和經驗,鮮明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目標任務,全面部署了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各項工作,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對肩負歷史使命的深刻把握、對國內外形勢的科學判斷、對文化建設的高度自覺,充分反映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望,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指導我國文化改革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全會精神實質。

一要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十六大以來我國文化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

全會指出,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們黨始終把文化建設放在黨和國家全局工作重要戰略地位,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實行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同發展,推動文化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我國文化改革發展,顯著提高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促進了人的全面發展,顯著增強了國家文化軟實力,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

二要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在當前這一新的社會發展時期文化改革發展的作用。

全會指出,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維護國家文化安全任務更加艱鉅,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要求更加緊迫。當代中國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願望。全面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既要讓人民過上殷實富足的物質生活,又要讓人民享有健康豐富的文化生活。我們必須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自覺把文化繁榮發展作為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第一要務的重要內容,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個基本要求,進一步推動文化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為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動力、有力輿論支持、良好文化條件。

三要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文化改革發展目標任務。

全會強調,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必須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任務,以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培養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弘揚中華文化,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四要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深化文化改革發展重大部署。

全會強調,要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礎,全面貫徹“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糧,大力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加快發展文化產業、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加快構建有利於文化繁榮發展的體制機制,建設宏大文化人才隊伍、為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供有力人才支撐。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全過程,貫穿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各領域,體現到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各方面,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在全黨全社會形成統一指導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強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規範。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

彙報日期:

彙報人:

第五篇: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思想彙報

敬愛的黨組織:

“教育實踐活動有期限,但貫徹羣眾路線沒有休止符,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在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第一批總結暨第二批部署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肯定了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的明顯成效,系統總結了第一批活動的成功經驗,深刻闡述了開展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性緊迫性,明確提出了活動的方針原則和目標要求。承上啟下做好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就要認真學習貫徹講話精神,讓人民羣眾真切感受到活動帶來的作風新氣象,不斷夯實改革發展大業的羣眾根基。

在攻堅克難的中國道路上,改革仍是2014年最激盪人心的時代強音。已經拉開序幕的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是第一批的延伸和深化,也將進一步煥發黨的旺盛活力和戰鬥力。“搞好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直接關係貫徹落實全面深化改革各項任務”。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指出了教育實踐活動的重大意義,也揭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改革越往縱深推進,發展任務越繁重艱鉅,人民羣眾期待越高,黨員、幹部就越要以高度負責的精神、一心為民的情懷、堅定不移的決心,解決好面臨的各種挑戰和問題,把黨和人民事業不斷推進向前進。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場攻堅戰,是對我們黨執政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驗。把全面深化改革各項舉措落到實處,攻克體制機制的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必須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和戰鬥堡壘作用。自身沒有過得硬的作風,如何帶領廣大羣眾涉險灘、闖難關?不能取得人民羣眾信任,如何凝聚團結奮進、革故鼎新的力量?全面深化改革,推進改革發展各項工作,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關鍵在黨員領導幹部的作風。加強作風建設,補精神之鈣、去行為之垢、練健康之體,讓廣大黨員幹部真正做到為民務實清廉,才能更好地提高我們黨推動改革的能力、解決矛盾的魄力、領導發展的實力。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改革的根本力量在於羣眾,辦法來自基層。堅持推動教育實踐活動和推進改革工作相結合,推動整治“四風”頑症和破解改革難題相結合,推動樹立形象、提振精神和凝心聚力相結合。這“三個結合”,為我們提供了科學方法論。以教育實踐活動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就要從以人為本的高度,去解決羣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就要從規範權力運行的角度,去破除四風之弊、行為之垢;就要以問計於民的真誠,把羣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羣眾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把羣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使廣大黨員、幹部錘鍊思想和作風,把人民羣眾緊緊團結在改革的旗幟下,帶領人民羣眾共同把改革藍圖變成現實。

全面深化改革只有進行時,黨的作風建設沒有完成時。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年,也是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關鍵年。乘勢而上、乘勝前進,在即將到來的馬年快馬加鞭,我們就能把黨的正確主張變成羣眾的自覺行動,打贏改革攻堅戰,跑好發展接力賽,不斷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嶄新境界。

彙報人:haoword

2014.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