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全面深化改革涉及11大重點領域(精選多篇)

欄目: 思想彙報 / 發佈於: / 人氣:7.87K

第一篇:全面深化改革涉及11大重點領域

全面深化改革涉及11大重點領域(精選多篇)

尊敬的黨組織:

(一)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

健全現代產權制度。重點建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構建信息共享、監管聯動的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台和依法公開查詢系統。

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鼓勵各級國有企業和集體、民營、外資企業相互投資參股、聯合組建公司。鼓勵非國有資本參股國有資本投資項目。鼓勵非公有資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鼓勵混合所有制企業實行企業員工持股,形成資本所有者和勞動者利益共同體。

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建立民間資本投資開放項目庫,形成向社會公開推介項目的長效機制。優先支持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和學校,並與公辦醫療機構、公辦學校享有同等政策待遇。

確立企業投資主體地位。企業投資項目,除關係國家安全和生態安全、涉及重大生產力佈局、戰略性資源開發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項目外,政府不再審批。

以管資本為牽引帶動國有企業改革。繼續細化優化分類監管措施,加大經營投資責任追究力度。

推進股份合作公司改革。剝離股份合作公司的社會管理職能,優化股權管理,探索股權改革。加大對股份合作公司的扶持力度。

(二)完善現代市場體系,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建立負面清單管理模式。

完善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提高重要公用事業、公益性服務、網絡型自然壟斷環節政府定價的透明度,接受社會監督。

構建完善的綜合創新生態體系。全力推進深港科技合作,努力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推進金融改革創新綜合試驗區建設。探索創建新型金融機構,支持民間資本依法發起設立中小型銀行。適度探索資本項下項目開放,積極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三)轉變政府職能,構建服務型政府

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全面清理規範行政審批事項,凡是未納入市級行政審批事項目錄的,各部門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審批,法律法規以外的其他規範性文件一律不得設立行政審批事項。

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和轉移。積極推廣政府購買服務,凡屬事務性管理服務,原則上都要引入競爭機制,通過合同、委託等方式向社會購買。

優化政府組織結構。適時推進行政區劃調整,優化街道設置,合理劃分和明確市、區、街道管理權限。探索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體制機制。

率先建立現代財政制度。大幅縮減對特定個別企業的直接補貼,嚴控財政資金用於一般競爭性領域的支出。建立政府資產負債表。規範政府性債務管理,爭取率先自主發行地方市政債券。

深化公務員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建立與社會平均工資、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經濟增長等指標掛鈎的公務員工資形成與正常增長機制。改革和完善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障制度,探索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户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逐步實現機關事業單位養老和社會養老並軌。

(四)努力打造前海開發開放國家級戰略平台,率先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推進前海體制機制創新。加快推動前海合作區向自由貿易園區轉型,

深化口岸通關便利化改革試點。加快實現“港人港資港服務”。積極推動深港兩地律師事務所合營試點。

構建支持企業“走出去”的體制機制。

創新國際經貿合作模式。

拓寬深港合作領域。穩步推進落馬洲河套地區開發建設,加快蓮塘—香園圍口岸、深圳河治理以及深港西部快速軌道前期建設等基礎工作。

創新區域合作體制機制。加快深莞惠經濟圈、深汕特別合作區建設。

(五)創新城市發展體制,加快建設國際化先進城市

探索高度城市化地區土地利用管理體制。多途徑、多模式推動原農村土地和建築物產權明晰,逐步解決城市化土地歷史遺留問題。探索土地使用彈性年期、差別化土地供應、土地資源資產資本一體化運作等土地供應方式。

構建新型城市規劃體系。

完善提升城市化質量發展機制。推進撤銷特區管理線,繼續推動財政資源向原特區外地區合理傾斜。

探索國際化城市建設新路徑。推進國際友城網絡建設,吸引境外機構來深合作建立高水平的國際學校、國際醫院,全方位加強深圳參與國際交流合作的能力和水平。

(六)加強民主法治建設,加快建設一流法治城市

推進人大工作理論與實踐創新。強化人大在立法中的主體地位。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配套立法。加強人大對全口徑預決算審查監督以及國有資產收益預決算和使用績效的監督。明晰人大決定重大事項範圍,規範工作規則和程序,完善各級政府出台重大決策前向本級人大報告制度。

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完善重要決策聽取政協意見的制度,提升黨委政府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水平。

建立權責統一的行政執法體制。清理規範政府工作部門的各項職權,制定和公開政府權力清單和運行流程,規範權力運作。完善行政執法程序,規範執法自由裁量權和行政執法人員管理。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

深化事業單位改革。繼續深化完善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推動公辦事業單位與主管部門理順關係和去行政化,逐步取消學校、科研院所、醫院等單位的行政級別。建立完善事業單位法人治理結構,穩步推進和擴大法定機構改革試點。

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積極探索切實保障審判權、檢察權依法獨立公正行使的有效機制,實行案件辦理、決定責任終身制。積極穩妥推進法官職業化改革。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健全錯案責任追究機制。進一步規範減刑、假釋、保外就醫程序。探索建立開放的法官遴選機制。

完善涉法涉訴信訪工作機制。改革信訪制度,取消信訪數量排名,實現網上信訪受理制度。建立完善政法機關執法質量終身負責制和責任倒查制。

(七)強化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制度,努力建設廉潔城市

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進一步健全民主推薦和民主測評制度,切實解決唯票、唯分、唯年齡等問題。完善和落實領導幹部問責制,規範被問責領導幹部重新任職的條件、程序。

率先構建科學有效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開展新提任領導幹部有關事項報告及公開制度試點。大力推進政務公開、部門預算公開等制度改革。充分發揮前海廉政監督局的試點作用。充分利用特區立法權,制定更加完善、更具約束力的法規規章。深化派駐機構統一管理改革。

建立健全改進作風長效機制。圍繞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形成常態化管理機制。改進會議制度,大力精簡文件。建立完善“三公”管理配套制度,規範領導幹部待遇,嚴格執行公務接待規定,大力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從制度上防範和杜絕“舌尖上的腐敗”、“車輪上的鋪張”,解決好“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等問題。着力糾正跑官要官等不正之風。

(八)推進文化體制機制創新,激發文化活力和競爭力

完善文化管理體制。繼續推進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

第二篇:全面深化改革涉及11大重點領域

全面深化改革涉及11大重點領域(一)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

健全現代產權制度。重點建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構建信息共享、監管聯動的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台和依法公開查詢系統。

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鼓勵各級國有企業和集體、民營、外資企業相互投資參股、聯合組建公司。鼓勵非國有資本參股國有資本投資項目。鼓勵非公有資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鼓勵混合所有制企業實行企業員工持股,形成資本所有者和勞動者利益共同體。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建立民間資本投資開放項目庫,形成向社會公開推介項目的長效機制。優先支持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和學校,並與公辦醫療機構、公辦學校享有同等政策待遇。

確立企業投資主體地位。企業投資項目,除關係國家安全和生態安全、涉及重大生產力佈局、戰略性資源開發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項目外,政府不再審批。

以管資本為牽引帶動國有企業改革。繼續細化優化分類監管措施,加大經營投資責任追究力度。

推進股份合作公司改革。剝離股份合作公司的社會管理職能,優化股權管理,探索股權改革。加大對股份合作公司的扶持力度。

(二)完善現代市場體系,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建立負面清單管理模式。

完善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提高重要公用事業、公益性服務、網絡型自然壟斷環節政府定價的透明度,接受社會監督。

構建完善的綜合創新生態體系。全力推進深港科技合作,努力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推進金融改革創新綜合試驗區建設。探索創建新型金融機構,支持民間資本依法發起設立中小型銀行。適度探索資本項下項目開放,積極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三)轉變政府職能,構建服務型政府

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全面清理規範行政審批事項,凡是未納入市級行政審批事項目錄的,各部門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審批,法律法規以外的其他規範性文件一律不得設立行政審批事項。

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和轉移。積極推廣政府購買服務,凡屬事務性管理服務,原則上都

要引入競爭機制,通過合同、委託等方式向社會購買。

優化政府組織結構。適時推進行政區劃調整,優化街道設置,合理劃分和明確市、區、街道管理權限。探索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體制機制。

率先建立現代財政制度。大幅縮減對特定個別企業的直接補貼,嚴控財政資金用於一般競爭性領域的支出。建立政府資產負債表。規範政府性債務管理,爭取率先自主發行地方市政債券。

深化公務員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建立與社會平均工資、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經濟增長等指標掛鈎的公務員工資形成與正常增長機制。改革和完善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障制度,探索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户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逐步實現機關事業單位養老和社會養老並軌。

(四)努力打造前海開發開放國家級戰略平台,率先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推進前海體制機制創新。加快推動前海合作區向自由貿易園區轉型,深化口岸通關便利化改革試點。加快實現“港人港資港服務”。積極推動深港兩地律師事務所合營試點。構建支持企業“走出去”的體制機制。

創新國際經貿合作模式。

拓寬深港合作領域。穩步推進落馬洲河套地區開發建設,加快蓮塘—香園圍口岸、深圳河治理以及深港西部快速軌道前期建設等基礎工作。

創新區域合作體制機制。加快深莞惠經濟圈、深汕特別合作區建設。

(五)創新城市發展體制,加快建設國際化先進城市

探索高度城市化地區土地利用管理體制。多途徑、多模式推動原農村土地和建築物產權明晰,逐步解決城市化土地歷史遺留問題。探索土地使用彈性年期、差別化土地供應、土地資源資產資本一體化運作等土地供應方式。

構建新型城市規劃體系。

完善提升城市化質量發展機制。推進撤銷特區管理線,繼續推動財政資源向原特區外地區合理傾斜。

探索國際化城市建設新路徑。推進國際友城網絡建設,吸引境外機構來深合作建立高水平的國際學校、國際醫院,全方位加強深圳參與國際交流合作的能力和水平。

(六)加強民主法治建設,加快建設一流法治城市

推進人大工作理論與實踐創新。強化人大在立法中的主體地位。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配套立法。加強人大對全口徑預決算審查監督以及國有資產收益預決算和使用績效

的監督。明晰人大決定重大事項範圍,規範工作規則和程序,完善各級政府出台重大決策前向本級人大報告制度。

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完善重要決策聽取政協意見的制度,提升黨委政府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水平。

建立權責統一的行政執法體制。清理規範政府工作部門的各項職權,制定和公開政府權力清單和運行流程,規範權力運作。完善行政執法程序,規範執法自由裁量權和行政執法人員管理。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

深化事業單位改革。繼續深化完善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推動公辦事業單位與主管部門理順關係和去行政化,逐步取消學校、科研院所、醫院等單位的行政級別。建立完善事業單位法人治理結構,穩步推進和擴大法定機構改革試點。

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積極探索切實保障審判權、檢察權依法獨立公正行使的有效機制,實行案件辦理、決定責任終身制。積極穩妥推進法官職業化改革。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健全錯案責任追究機制。進一步規範減刑、假釋、保外就醫程序。探索建立開放的法官遴選機制。

完善涉法涉訴信訪工作機制。改革信訪制度,取消信訪數量排名,實現網上信訪受理制度。建立完善政法機關執法質量終身負責制和責任倒查制。

(七)強化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制度,努力建設廉潔城市

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進一步健全民主推薦和民主測評制度,切實解決唯票、唯分、唯年齡等問題。完善和落實領導幹部問責制,規範被問責領導幹部重新任職的條件、程序。率先構建科學有效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開展新提任領導幹部有關事項報告及公開制度試點。大力推進政務公開、部門預算公開等制度改革。充分發揮前海廉政監督局的試點作用。充分利用特區立法權,制定更加完善、更具約束力的法規規章。深化派駐機構統一管理改革。

建立健全改進作風長效機制。圍繞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形成常態化管理機制。改進會議制度,大力精簡文件。建立完善“三公”管理配套制度,規範領導幹部待遇,嚴格執行公務接待規定,大力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從制度上防範和杜絕“舌尖上的腐敗”、“車輪上的鋪張”,解決好“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等問題。着力糾正跑官要官等不正之風。

(八)推進文化體制機制創新,激發文化活力和競爭力

完善文化管理體制。繼續推進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

完善互聯網管理和輿論監督機制。

完善文化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鼓勵各類市場主體公平競爭、優勝劣汰,促進文化資源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多種形式支持小微文化企業發展。創新文博會辦企辦會辦展模式,支持深圳文交所規範發展和創新發展,健全文化產業投融資服務體系。

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協調機制,統籌文化設施網絡建設。

(九)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保障和改善民生

推進教育綜合配套改革。建立公辦學校標準化建設制度和校長教師交流輪崗長效機制,統籌義務教育資源公平配置。推進實施國家中國小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試驗。積極引進國際知名大學到深圳辦分校,形成辦學體制機制靈活多樣。

健全促進就業創業體制機制。促進就業機會公平。促進充分就業,保障居民收入,實現“零就業”家庭動態歸零。逐步實現基本公共就業服務均等化,逐步實現符合條件的外來務工人員享受無差異化的公共就業服務。實現職業培訓補貼的全覆蓋。

構建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促進居民收入持續增長。完善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機制。加強市屬國有企業薪酬管理,推進薪酬體系市場化運作。改革事業單位工作和津貼補貼制度,深化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改革。加大對低收入家庭、困難羣體的救助幫扶。建立健全國有資本收益分享機制(本站 推薦),劃撥一定比例專項用於社會保障等民生支出。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統籌推進醫療保障、醫療服務、公共衞生、藥品供應、監管體制綜合改革。繼續推進公立醫院“醫藥分開”。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加強藥品生產、流通領域的監管,推動社康中心標準化建設。紮實推進異地就醫結算機制,推動人事制度改革和醫師多點執業,推進社會資本參與醫療衞生事業,形成多元化辦醫格局。

創新多層次住房保障制度。完善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准入、分配、退出和協調機制,擴大住房保障覆蓋範圍。建立和完善“租售補”相結合的住房保障方式,逐步將住房保障對象從户籍低收入家庭向符合條件的非户籍無房家庭,從户籍住房困難家庭向非户籍人才家庭延伸。

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制定《深圳經濟特區居住證條例》,將個人就業、社保、信用等信息納入居住證管理,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積極推進完善積分入户政策,增闢“居住證+社保”新型入户渠道,適度放寬技術技能遷户、政策性遷户條件,放寬投資納税遷户政策條件。提高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教育服務水平,切實保障符合在深就讀條件的適齡兒童平等接受9年免費義務教育。完善非户籍人員失業保險制度。保障非户籍職工的住房公積金權益。

(十)創新和完善社會治理體系,促進社會穩定和諧

健全公共安全保障體系。探索成立公共應急服務管理中心,統一受理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務領域的市民諮詢與投訴。建立食品藥品安全企業信用檔案。

構建現代城市社區治理體系。有序吸納非户籍常住居民參與居委會選舉和社區自治。試點推進基層治理模式改革,探索建立專業社工獨立的職業體系。

積極推進社會組織管理體制改革。擴大社會組織直接登記範圍,推動出台《深圳經濟特區行業協會條例》。

(十一)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加快建設美麗深圳

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建立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

強化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在全市範圍內建立權責明確的流域環境綜合整治機制。實行企事業單位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

建立市場化的節能減排機制。建立完善排污權交易市場、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在部分領域試點開徵環境税。

第三篇: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目標重點和主要任務

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目標重點和主要任務(今年改革重點任務解讀⑤)

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 張力

《 人民日報 》( 2014年06月04日10 版)

2014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任務的意見緊緊圍繞推進關係民生改善的各項體制改革,進一步明確了本年度教育改革工作的重點。做好2014年教育綜合改革工作,關鍵是要按照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的部署,落實政府工作報告的要求,服務“保基本、兜底線、促公平”這一大局,以提高質量、促進公平、增強活力為目標,以資源配置方式、人才培養模式和管理體制改革為重點,紮紮實實推進各項教育改革,着力完善有利於教育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

第一,以立德樹人為核心,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深入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解決價值引領問題。要高度重視和大力加強學校體育,健全學校體育工作機制,確保學生體育課程和課外鍛鍊活動時間,開展學生健康體質狀況監測,完善學校、家庭、社區相結合的青少年體育網絡,培養青少年良好體育鍛煉習慣和健康生活方式。要強化藝術教育,加強藝術教師隊伍建設,改善美育教學條件,重點加強農村學校藝術教育,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和人文素養。要以國小生減負為重點,標本兼治,減輕學生課業負擔。要加強科學保教,着力克服幼兒園“國小化”傾向。

第二,以優化資源配置為抓手,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建立城鄉一體化的義務教育發展機制,加快推進學校標準化建設,儘快使農村學校校舍、師資、教學儀器設備、圖書、體育場地等基本達標;出台校長教師交流指導意見,優化教師資源配置;通過完善義務教育免試入學制度,試行學區制和九年一貫對口招生,提高優質高中名額分配到區域內國中的比例等舉措,着力破解擇校難題;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儘快使優質教育資源覆蓋農村學校;努力營造公平就業環境,切實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等。

第三,以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為突破口,全面提升教育質量。基礎教育方面,重點是從課標、教材、教法、教師等方面入手,完善課程標準,保證教材質量,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師素養,不斷深化中國小課程改革。職業教育方面,重點是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強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融通,實行專業學習與工作實踐對接,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高等教育方面,重點是完善質量保障體系,深化教學改革,改進評估方式,推進協同創新,促進高校辦出特色,爭創一流。同時,深化考試招生和評價制度改革,更好地發揮考試評價的指揮棒作用,拓寬學生髮展通道。今年將出台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方案,啟動改革試點。

第四,以管理體制改革為重點,構建政府、學校、社會新型關係。要以政府職能轉變和簡政放權為重點,推進教育管理體制改革。要擴大省級政府教育統籌權和學校辦學自主權。要加強高等學校章程建設,完善治理結構,形成依法辦學、自主管理、民主監督、社會參與的現代學校制度。要強化國家教育督導,健全各級各類教育督導評估制度,推行督學責任區制度,建立督導檢查結果公告制度和限期整改制度。要發揮社會組織在教育評估監測中的作用,委託社會組織開展教育評估監測。要健全和落實政府補貼、政府購買服務、助學貸款、基金獎勵、捐資激勵等制度,鼓勵社會力量多種形式興辦教育,鞏固以政府辦學為主體、全社會積極參與、公辦教育和民辦教育共同發展的格局。

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核心目的是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努力為社會提供多樣化服務,更好滿足人民需求。我們要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不斷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進程,提升人才資源開發水平,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堅實基礎。

第四篇:在市深化重點領域改革第三調研組座談會上的發言提綱

在市深化重點領域改革第三調研組座談會上的

發言提綱

“凡是阻礙科學發展的問題,就應當是改革重點”。改則進,不改則滯、不改則退,這是經過實踐證明、顛撲不破的真理。近年來,雖然改革在不斷地向前推進,但相對來講都是一些“小步子”和“零碎化”的改革,系統性、綜合性改革以及重點領域改革推進得不夠。在“加快科學發展建設美麗泉城”觀摩交流總結大會上王敏書記強調,要積極推動重點領域改革,為加快科學發展、建設美麗泉城增添動力。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最根本的還是要靠深化改革。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是我們完成黨代會和“十二五”規劃確定目標任務的動力所在,也是解決目前發展中一些突出問題和制約因素的關鍵所在。

結合前段時間縣委理論中心組讀書會安排赴浙江大學學習培訓受到的教育和啟發,對我縣改革發展的大局做了認真思考,向調研組彙報幾點不成熟的看法。

一、解放思想,提升境界是改革發展的前提。思想解放的程 —1—

度決定着工作力度,境界尤其是領導幹部的境界決定發展的速度和質量。改革開放30年,浙江由貧窮落後的經濟小省一躍成為經濟大省,主要得益於浙江人思想的不斷解放,境界的不斷提升。近年來我縣取得的發展變化也源於不斷地思想解放和境界提升。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一屆領導班子帶領廣大黨員幹部羣眾實施思想大解放,進一步破除制約商河發展的思想障礙,突出圍繞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內在要求解放思想,圍繞發展政策的完善落實解放思想,圍繞工作的推進落實解放思想,做到思想領先、觀念超前、作風務實、標準效率一流,努力把商河發展推向一個新階段。

二、招商引資,推進項目建設是改革發展的目的。浙江的發展告訴我們,必須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形成產業集聚、規模發展的工業化道路。經濟欠發達是我縣最大的實際,必須加大投入力度。而項目作為投資載體,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要繼續把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作為重中之重,研究新時期招商引資的政策、方向和方法,着力引進大項目好項目,做大做強實體經濟。要堅持高標準抓好重點項目建設,落實項目建設責任制,以項目為載體促進三次產業提質增效、協調發展。必須堅定不移地做大做強龍頭企業,以龍頭企業帶動新能源產業、温泉服務業、紡織業和現代農業等特色產業發展,使之成為商河的支柱產業。

三、優化環境,搭建平台是改革發展的必要條件。環境就是生產力。浙江的經驗告訴我們:羣眾是創造財富的主體,企業是市場競爭的主體,政府是營造環境的主體。我們要把發展環境做優,就要更加註重在思想、政策、服務和管理四個層面上下工夫,—2 —

不斷突破制約商河發展的障礙。突出解決工作效率不高的問題,力求使各項工作走在全市全省的前列;努力解決工作創造性不夠的問題,積極推廣有利於推動事業發展的措施辦法;着力推進政策制度創新,切實在營造“政策窪地”上實現新作為;着力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用高效的服務提升政府公信力;着力推進依法行政,大力開展基層平安建設和嚴打整治行動,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努力打造全省最好的政務環境和社會治安環境;着力加快園區硬軟件和配套設施建設步伐,搭建產業聚集、企業發展平台。

四、統籌城鄉,協調發展是改革發展的內在需要。城鄉統籌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這一點浙江在推進城鎮化和新農村及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上有着非常科學、值得借鑑的典型做法。我們要按照“温泉生態之城、休閒健身之都、鼓子秧歌之鄉”的城市定位,圍繞打造省會“慢城”和泉城“鄉野公園”,緊扣“温泉生態”品牌,加大開發、改造和建設力度,進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增強發展活力。積極有序地推進小城鎮和農村新型社區建設,打造區域發展“隆起帶”。加快推進城鄉水、電、路、醫、學等一體化進程,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提高廣大羣眾的幸福指數。

五、引進人才,提高素質是改革發展的必要保障。人才是第一資源。對比浙江,反觀商河。要不斷加強黨政人才隊伍建設。加強理論和業務培訓,提高全縣幹部隊伍整體素質。加強執政能力建設,多派人去學,多請人來講,提高科學執政、依法執政能力。加強作風建設,大力弘揚真抓實幹、重在落實,拼搏奮進、敢於擔當,以人為本、親民為民的工作作風,以良好的作風和形象推動事業發展、促進社會和諧。要進一步在實踐中發現人才、培養人才,並在充分發揮現有人才作用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引 —3—

進各類人才,尤其是高端科技人才、精細化管理人才、產業尖端人才,壯大實用人才隊伍,搶佔人才高地,努力為我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撐。

以上彙報,不當之處,請領導批評指正。

—4 —

第五篇:十八屆三中全會改革方案中重點提及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

十八屆三中全會改革方案中重點提及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招生考試製度的改革等各項改革措施,使得教育改革再次成為社會的焦點,以下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教育改革內容:

實現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必須加快社會事業改革,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努力為社會提供多樣化服務,更好滿足人民需求。

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形成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活動的有效形式和長效機制,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鍊,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改進美育教學,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