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礦井地質實習報告多篇

欄目: 實習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3.2W

礦井地質實習報告多篇

【第1篇】礦井地質實習報告

礦井地質實習報告範文

姓 名:本站

班 級:地質工程-2

學 號:

實習地點:新景公司

實習時間:20xx.12.10-12.30

20xx年 12 月30日

第一章 概況

第一節 目的和任務

認識實習是專業課程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其主要目的是:

1、學習實習礦井工程技術人員及工人吃苦耐勞、樂於奉獻的崇高品德,培養學生為祖國的煤炭事業而奮鬥終身的精神。

2、建立學生對煤礦整體及一通三防系統的感性認識,為後續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任務:

1、瞭解礦井地面生產及輔助系統的佈局及其功能。

2、瞭解礦井概況及井田地質特徵。包括:

1)礦井地理位置、交通情況、地形特徵、氣候條件等;

2)礦井煤系地層特徵,主採煤層賦存情況,頂底板巖性,地質構造;

3)礦井水文地質情況、礦井瓦斯等級、煤層自燃傾向。

3、瞭解礦井開拓開採概況。包括:

1)礦井開拓:井筒位置及數目、水平劃分、大巷佈置、採區劃分;

2)礦井開採:採區巷道佈置、階段劃分、採煤方法、頂板管理方法等;

3)巷道掘進方法及生產工藝。

第二節 位置和交通

盤城嶺井田位於左權縣遼陽鎮後窯峪村,距縣城1.5km,其地理座標為東經113~1132227,北緯370508~370720。井田南北長約km,東西寬約km。面積為8.042km.井田北東部為鑫順煤業(原殷家莊煤礦),西部為神火集團高家

莊探礦區,東部、南部均無礦井。

盤城嶺井田位於左權縣城北1.5km處,其間有公路相通。距井田南界約2km有陽(泉)—黎(城)公路,在井田南界1km外有太(谷)—邢(台)公路。陽(泉)—涉(縣)鐵路在井田以東通過。北距陽泉130km,東距邢台120km,南東距邯鄲155km,西距榆社45km,區內交通較為方便。

第三節 自然地理

井田位於太行山西麓,屬中低山侵蝕區,基巖大片裸露,切割較強烈,溝底發育,地形複雜。地勢總體趨勢是東北高,西南低,最高點位於井田東北山頂,海拔1342.0m,最低點位於井田西南角的王家河河牀,海拔1125.0m,最大相對高差為216.90m。

本區屬海河流域清漳河水系,距井田南界約1km為清漳河西源,由北西向南東流經左權縣城南。在左權縣南東約40km處與從北往南留的清漳河東源流入清漳河主流。清漳河平均流量1970m3/s,井田東部有後窯峪河由北向南流過,雨季水量較大,平時水量微小,屬季節性河流。其它河溝,如井田西部的七里河、王家河只在雨季才有水由北向南流入清漳河西源。

井田位於太行山區,屬寒温帶大陸性氣候,冬季乾旱多西北風,夏季温和多雨多東南風,秋季天高氣爽。據氣象局提供的資料,最高氣温為35.6(1981年),最低氣温—25(1984年),年平均氣温7.5.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8、9三個月內,年降水量最多可達550~600毫米。多年平均降水量為484.4毫米,多年平均蒸發量為1708.7毫米。多年平均無霜期為159天。最大凍土深度為90釐米,一般從頭年10月開始,到第二年4月解凍。

本地區歷史上未發生過5級以上地震。據歷史記載,明嘉靖、清道光年間曾發生過次有感地震,但都是鄰區發生地震波及到本地區。建國後,據記載曾發生過35次地震,其中大於4級的4次,大於3級的7次,小於3級的24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gb50011—2001《建築抗震設計規範》,將本地區劃分為七級基本烈度帶。

第二章 勘查與礦井地質工作

1954年地質部213隊在昔陽—襄垣一帶開展過普查找礦工作。其中包括地質填圖、小窯調查以及槽探工程等。地形底圖系1914年陸軍測量局測繪的1:50000地形圖,精度很差,地物精度誤差達800~1500米。

1958年4~9月,山西煤管局地質勘探局119隊在地質部213隊普查找煤的基礎上,進行了包括本井田在內的昔陽—左權地質普查工作。同年12月提交了普查報告。1962年經山西煤管局地質勘探局複審,定位不合格。並以決議書011號不予批准,註銷儲量。該項工作在井田內施工了80鑽孔,因當時條件有限,沒有測井資料,而且太原組15號煤層情況不明。

1960年至1961年119隊利用其大躍進中施測的1:10000地形圖做底圖在左權縣城至李陽間進行了1:10000地質填圖。填圖方法不明,觀測成果、小窯調查等無資料查考,地質界限紊亂,加之底圖降級使用,地質成果不宜採用。

1988年晉中市煤田地質勘探隊在井田東南部施工了b—1鑽探煤鑽孔,目的在於瞭解4號煤層,終孔層位於山西組底部,孔深352米。

1998年4月15日至1999年8月13日晉中煤田地質勘探隊對井田進行了精查,在井田內施工了6個鑽孔,工程量達3136.36米。在鑽探施工過程中相應完成了1:5000地質填圖8km2,三維地震勘探0.35km2和精查勘探設計中所擬定的物探測井、生產礦井調查、採樣測試、水文地質等工作。

4月至今山西地寶能源有限公司在井田內施工3個鑽孔,其中地質孔2個,水文孔1個,目前正在施工中。

第三章 礦井地質

第一節 區域地質情況

井田位於紫會向斜東翼南部,出露地層由東向西,由老到新有二疊系下統石盒子組、上統上石盒子組和石千峯組。地表大部分被第四系覆蓋。基本構造形態為一走向北北東、傾向北西的單斜構造,地層傾角一般8~10·,局部達15·以上,未見落差5m以上的斷層。

第二節 含水層與隔水層分佈

一、主要含水層

井田內的含水層,根據鄰區資料,沿用其劃分方法,由老到新分數如下:

1、鬆散巖類孔隙含水層組

井田內鬆散巖層主要是第四系地層,分佈於山頂、山坡、溝谷中,不整合於各時代底層之上。分佈於山坡、山頂的中更新統離石黃土和上更新統馬蘭黃土,細顆粒,補給條件差,一般含水微弱。位於由間溝谷及七里河、王家河、後窯峪河等河溝沿岸的第四系沖積層,含水層性以卵、礫石和沙層為主,沖積層厚0~25m。基底一般為砂、泥巖,補給條件優越,地下水水量豐富。井田外的左權電廠、化肥廠及莊則村的供水井成井時均自流。化肥廠2號井單位湧水量2.2l/s.m,電廠2號井自流量30.8m3/h,水質為型,礦化度小於1g/l。

【第2篇】礦井地質實習報告範文

礦井地質實習報告範文

姓 名:

班 級:地質工程-2

學 號:

實習地點:新景公司

實習時間:20xx.12.10-12.30

20xx年 12 月30日

第一章 概況

第一節 目的和任務

認識實習是專業課程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其主要目的是:

1、學習實習礦井工程技術人員及工人吃苦耐勞、樂於奉獻的崇高品德,培養學生為祖國的煤炭事業而奮鬥終身的精神。

2、建立學生對煤礦整體及一通三防系統的感性認識,為後續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任務:

1、瞭解礦井地面生產及輔助系統的佈局及其功能。

2、瞭解礦井概況及井田地質特徵。包括:

1)礦井地理位置、交通情況、地形特徵、氣候條件等;

2)礦井煤系地層特徵,主採煤層賦存情況,頂底板巖性,地質構造;

3)礦井水文地質情況、礦井瓦斯等級、煤層自燃傾向。

3、瞭解礦井開拓開採概況。包括:

1)礦井開拓:井筒位置及數目、水平劃分、大巷佈置、採區劃分;

2)礦井開採:採區巷道佈置、階段劃分、採煤方法、頂板管理方法等;

3)巷道掘進方法及生產工藝。

第二節 位置和交通

盤城嶺井田位於左權縣遼陽鎮後窯峪村,距縣城1.5km,其地理座標為東經113~1132227,北緯370508~370720。井田南北長約km,東西寬約km。面積為8.042km.井田北東部為鑫順煤業(原殷家莊煤礦),西部為神火集團高家

莊探礦區,東部、南部均無礦井。

盤城嶺井田位於左權縣城北1.5km處,其間有公路相通。距井田南界約2km有陽(泉)—黎(城)公路,在井田南界1km外有太(谷)—邢(台)公路。陽(泉)—涉(縣)鐵路在井田以東通過。北距陽泉130km,東距邢台120km,南東距邯鄲155km,西距榆社45km,區內交通較為方便。

第三節 自然地理

井田位於太行山西麓,屬中低山侵蝕區,基巖大片裸露,切割較強烈,溝底發育,地形複雜。地勢總體趨勢是東北高,西南低,最高點位於井田東北山頂,海拔1342.0m,最低點位於井田西南角的王家河河牀,海拔1125.0m,最大相對高差為216.90m。

本區屬海河流域清漳河水系,距井田南界約1km為清漳河西源,由北西向南東流經左權縣城南。在左權縣南東約40km處與從北往南留的清漳河東源流入清漳河主流。清漳河平均流量1970m3/s,井田東部有後窯峪河由北向南流過,雨季水量較大,平時水量微小,屬季節性河流。其它河溝,如井田西部的七里河、王家河只在雨季才有水由北向南流入清漳河西源。

井田位於太行山區,屬寒温帶大陸性氣候,冬季乾旱多西北風,夏季温和多雨多東南風,秋季天高氣爽。據氣象局提供的資料,最高氣温為35.6(1981年),最低氣温—25(1984年),年平均氣温7.5.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8、9三個月內,年降水量最多可達550~600毫米。多年平均降水量為484.4毫米,多年平均蒸發量為1708.7毫米。多年平均無霜期為159天。最大凍土深度為90釐米,一般從頭年10月開始,到第二年4月解凍。

本地區歷史上未發生過5級以上地震。據歷史記載,明嘉靖、清道光年間曾發生過次有感地震,但都是鄰區發生地震波及到本地區。建國後,據記載曾發生過35次地震,其中大於4級的4次,大於3級的7次,小於3級的24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gb50011—《建築抗震設計規範》,將本地區劃分為七級基本烈度帶。

第二章 勘查與礦井地質工作

1954年地質部213隊在昔陽—襄垣一帶開展過普查找礦工作。其中包括地質填圖、小窯調查以及槽探工程等。地形底圖系19陸軍測量局測繪的1:50000地形圖,精度很差,地物精度誤差達800~1500米。

1958年4~9月,山西煤管局地質勘探局119隊在地質部213隊普查找煤的基礎上,進行了包括本井田在內的昔陽—左權地質普查工作。同年12月提交了普查報告。1962年經山西煤管局地質勘探局複審,定位不合格。並以決議書011號不予批准,註銷儲量。該項工作在井田內施工了80鑽孔,因當時條件有限,沒有測井資料,而且太原組15號煤層情況不明。

1960年至1961年119隊利用其大躍進中施測的1:10000地形圖做底圖在左權縣城至李陽間進行了1:10000地質填圖。填圖方法不明,觀測成果、小窯調查等無資料查考,地質界限紊亂,加之底圖降級使用,地質成果不宜採用。

1988年晉中市煤田地質勘探隊在井田東南部施工了b—1鑽探煤鑽孔,目的在於瞭解4號煤層,終孔層位於山西組底部,孔深352米。

1998年4月15日至1999年8月13日晉中煤田地質勘探隊對井田進行了精查,在井田內施工了6個鑽孔,工程量達3136.36米。在鑽探施工過程中相應完成了1:5000地質填圖8km2,三維地震勘探0.35km2和精查勘探設計中所擬定的物探測井、生產礦井調查、採樣測試、水文地質等工作。

4月至今山西地寶能源有限公司在井田內施工3個鑽孔,其中地質孔2個,水文孔1個,目前正在施工中。

第三章 礦井地質

第一節 區域地質情況

井田位於紫會向斜東翼南部,出露地層由東向西,由老到新有二疊系下統石盒子組、上統上石盒子組和石千峯組。地表大部分被第四系覆蓋。基本構造形態為一走向北北東、傾向北西的單斜構造,地層傾角一般8~10·,局部達15·以上,未見落差5m以上的斷層。

第二節 含水層與隔水層分佈

一、主要含水層

井田內的含水層,根據鄰區資料,沿用其劃分方法,由老到新分數如下:

1、鬆散巖類孔隙含水層組

井田內鬆散巖層主要是第四系地層,分佈於山頂、山坡、溝谷中,不整合於各時代底層之上。分佈於山坡、山頂的中更新統離石黃土和上更新統馬蘭黃土,細顆粒,補給條件差,一般含水微弱。位於由間溝谷及七里河、王家河、後窯峪河等河溝沿岸的第四系沖積層,含水層性以卵、礫石和沙層為主,沖積層厚0~25m。基底一般為砂、泥巖,補給條件優越,地下水水量豐富。井田外的左權電廠、化肥廠及莊則村的供水井成井時均自流。化肥廠2號井單位湧水量2.2l/s.m,電廠2號井自流量30.8m3/h,水質為型,礦化度小於1g/l。

2、碎屑巖類裂隙含水層組

碎屑巖類裂隙含水層組包括石盒子組砂巖含水層和山西組煤系地層砂巖含水層。

⑴石盒子組砂巖裂隙含水層

包括下石盒子組下段k8砂巖含水層,上段底部k9砂巖含水層,以及上石盒子組下段底界砂巖(k10)含水層。這三層含水層均表現為厚度較大,巖性為中粗粒長石石英砂巖。由於含水層僅接受大氣降水補給,且分佈面積有限,個別地區甚至由於地勢高使含水層變為不含水透氣層,故總的來講,該組含水層富水性較弱,差異性也較大,徑流條件差,循環不暢。

⑵山西組砂巖裂隙含水層

主要為山西組中上部和底部兩層砂巖含水層,巖性為中、細粒長石石英砂巖,上部砂巖(2號煤層頂板)含水層連續性較好,為2號煤層直接充水含水層,但因補給條件差,含水性不強。山西組與太原組分界k7砂巖含水層,厚10.85~19.71m,平均厚14.90m,厚度大,含水層比較穩定,連續性好。但裂隙不太發育,沖洗液消耗量補打,富水性不強。

3、碎屑巖類、碳酸鹽類裂隙巖溶含水層組

⑴15號煤層頂板砂巖含水層

15號煤層頂板為厚15.0m左右的中細粒砂巖,全井田穩定,連續性好,為15號煤層直接充水含水層,與k2、k3、k4石灰巖含水層有密切水力聯繫,對15號煤層開採有較大影響。

⑵石灰巖含水層

太原組中段有三層石灰巖含水層,分別是k2石灰巖(俗稱四節石)、k3石灰巖(錢石)、k4石灰巖(猴石)。其中k2、k4石灰巖連續好,k3石灰巖在井田內大部分相變成為中粗沙粒巖。

k2石灰巖在井田內廣泛分佈,厚6.93~10.30m,平均厚8.38m,裂隙較發育,富水性不均一。井田內3-2號鑽孔沖洗液消耗量最大達10.51 m3/h。其它鑽孔一般不超過0.50 m3/h。

k3石灰巖只在1-2號孔和2-1號孔內見及,厚2.5m左右。其它鑽孔見厚4.70~11.90m的粗粒砂巖。石灰巖裂隙發育。此套巖層衝液消耗量不大。

k4石灰巖厚1.60~4.52m,平均厚3.56m,裂隙較發育,被方解石脈充填。沖洗液消耗量不大。

對15號煤層而言,15號煤層頂板砂巖、k2、k3、k4石灰巖四個含水層組成一大的含水層組,都是15號煤層直接和間接充水含水層,雖其富水性較弱,但開採15號煤層時,必定向巷道內充水,發生湧水現象。據盤城嶺煤礦提供,日湧水量為400m3/d。

(3)碳酸鹽類巖溶裂隙含苞欲水層組

係指中奧陶紡石灰巖含水層。本次施工的6個鑽孔,探奧灰最大厚度才66.42m(3—2)號孔。據周邊勘探資料和井田以東地表出露地層瞭解,巖性為灰巖、泥灰巖、白雲巖等,溶隙、溶孔和蜂窩狀溶洞等比較發育,富水性好,且有泉羣排泄。據縣水資源辦公室資料,龍窯寺泉地面標高1460m,泉流量42t/h(11.71l/s),隨季節變化而有所增減。

二、主要隔水層

井田內各含水層之間均有良好的不透水層隔離,含水層之間無明顯的水力聯繫。因此,除上述幾層主要含水層外,即可視為相對隔水層。

第三節 構造

井田內地質構造醋酸形態為走向東北北東,偌向北西的單斜構造,巖層傾角一般8—10。構造類型簡單。區內沒有小的褶曲,也沒有較大的斷層,根據地震勘探資料,井田內小斷裂構造比較發育,在井田先期開採地段共查明落差3—5m斷層9條,落差1——3m斷層13條。由於斷層規模小,對煤層開採及水文地質條件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井田內3—1號鑽孔周圍有一直徑為19070m的陷落柱。另外,在15號煤層開採中也見有規模不等的小型環狀陷落。此類陷落柱,均為基底陷落,k2以上地層完整,僅對15號煤造成破壞,因15號煤層底板標高590—1030m,而區域奧灰水位在900m左右,將會使15號煤層及部分2號煤層開採的水文地質條件複雜化。

鑑於上述,當煤層開採至斷層或陷落柱附近時,要注意其破碎帶富水情況,避免困之導水或破碎帶賦水造成危害。

第四章 煤層煤質

礦井核定生產能力為90萬噸/年,礦井批准開採4”、15”煤層兩層煤,4”煤層平均厚度1.59m,為特低硫-低中灰-中灰,高發熱值瘦煤;90萬噸技改工程開採15”煤層,平均厚度6m,為和低硫-低灰-低中灰,高發熱值貧煤,為理想工業用煤,主要熱銷於河北山東一帶。

4號煤層水文地質特徵基本是亦為2號煤層頂板砂巖裂隙含水層對礦井的影響,據煤礦提供,礦井湧水量為每日400立方米。15號煤層水文地質特徵基本為15號煤層頂板砂巖及石灰巖裂隙含水層對礦井的影響,現為基建礦井,據煤礦提供礦井湧水量為每日400立方米。

第五章 礦井沖水

區內由東向西,隨着開採深度的增加,補給水量將呈增加的趨勢。

1、2號煤層:其直接沖水層位2號煤層頂板砂巖裂隙含水層,由於煤層的開採而產生的塌陷裂隙,局部可受k8砂巖裂隙含水層的影響。但該兩個含水層的含水性均較弱,對礦井沖水不會產生較大威脅。

井田內2號煤層大部分處於中奧陶含水層區域水位標高以下。2號煤層最低標高為747m,與中奧陶含水層區域水位標高932.9m,相差186m左右。2號煤層底板至中奧陶頂板夜班間距為190m左右,正常情況下,一般不受影響。如因斷層、陷落柱等構造溝通或使其間距縮小,可能引起中奧陶含水層進入巷道,對此應引起注意。

老窯古空區或井田內關停礦井,也是2號煤層開採時的充水因素之一。據周邊煤礦資料,在開採中,古空區突然來水,且水量較大,併發生淹井事故

2、15號煤層:其直接充水含水層為煤層頂板砂巖裂隙含水層和k2石灰巖裂隙巖溶含水層。由於煤層開採產生的塌陷裂隙,視裂隙塌陷高度可受上覆其它含水層的影響。另外,15號煤層在井田內幾乎全部處於中奧陶統含水層區域水位下,而煤層底板距中奧陶統頂界一般為32m,最薄處約23m。巖性為半堅硬巖石,因此,在隔水層底板薄弱處及因構造溝通時、中奧陶統石灰巖含水層對本煤組開採會構成威脅,應予以重視。

奧陶系石灰巖含水層在井田西部水壓大的情況下,有可能發生頂託補給。井田西部15號煤層底板標高最低為595m,承壓水頭科可高達340m,在具有導水構造(斷層、陷落柱)的情況下,往往會發生頂託突水淹井事故,造成災害。

所以,15號煤層的充水因素是複雜的,開採時,一定要採取預防措施、疏排礦坑湧水,以免淹沒巷道。

第六章 礦井水文地質類型劃分

及防治水工作建議

4號煤層為井田內可採煤層之一,其直接充水含水層為4號煤層頂板砂巖裂隙含水層。狙鄰區資料,其直接充水含水層和間接充水含水層,富水性均較弱,單位湧水量均遠小於0.1l/s.m。靠近河谷湧水量稍大。本井田南部靠近清漳河西源,井田內患有後窯峪河、王家河、七里河等幾節性河流;井田西部煤層底板低於奧灰水位(左權縣醫院水井水位村高932.90m)0~183m,均構成2號煤層開採時滴水的不利因素。但由於區內構造簡單,尚未發現有破壞2號煤層的陷落柱、斷層等導水構造。而且2號煤層距奧灰頂界地層厚190m左右。其間有多層隔水層。因此,其水文地質類型仍屬簡單類型,即為二類一型。

15號煤層為井田內主要可採煤層,其直接充水含水層為太原組k2~k4石灰巖裂隙巖溶含水層和頂板砂巖裂隙含水層,據周邊勘探區水文資料,太原組含水層的含水性也很若。但由於下伏中奧陶統溶裂隙含水層的含水性較強,水頭較高,15號煤層底板標高為590~1030m,絕大部分煤層低於奧灰水位(932.90m)0~343.0m,而且據地震勘探資料該煤層1~5m的小斷層接近或直接接觸煤層,使水文地質條件趨向複雜。對於低於奧灰水位的15號煤層,02巖溶水水壓增大,在井巷開掘中,當水壓超過坑道隔水板時,即可出現底鼓、底板開裂等變形現象,造成突水事故。所以,15號煤層的水文地質類型應該為三類二型。

第七章 實習心得

為期一週的地質實習很快的就結束了,通過這次實習,我不僅培養了對大自然的熱愛,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對地質科學的熱愛和興趣,而且還在實習的過程中加深了對地質知識的瞭解,尤其是工程地質學中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概念的理解,從之前的感性認識昇華為如今的理性認識,這種質的飛躍,應該歸功於實踐的作用。

這次實習令我們加深了對地質學的瞭解,更深刻認識到了學習地質的意義,鞏固了學習成果,體會到“學以致用”的道。知識從感性認訓昇華到了理性認識,從抽象變得具體起來,我學習到了很多書上沒有的東西,瞭解了工程地質對實際工程建設的重要性。在這裏深深的感謝老師在的認真指導。 在實習中學會了一定的觀察地質地貌的方法要領和細節。例如,出外實習要對考察對象做一定的瞭解,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內容,注意研究的方法,一些考察的細節,充分認識到地質地貌考察的必要性和艱苦性,激發了我們自己考察地理和各地典型地質地貌的興趣。同時,懂得和組成員合作的重要性。這些都將對我們日後的學習乃至工作起到積極的作用。此外,在此次實習中我在導師身上學了不少的東西。體會最深的就是做事要認真、不能懈怠,更不能放棄,爬鼓山時,在導師的激勵下,我堅持下來了,所以要銘記:做事要認真,即使不喜歡的,也要努力去做,努力實現自己的人生抱負,讓自己造福於人類!

【第3篇】礦井地質實習報告範文範文

姓 名:考試吧

班 級:地質工程xxxx年-2

學 號:

實習地點:新景公司

實習時間:20xx.12.10-12.30

20xx年 12 月30日

第一章 概況

第一節 目的和任務

認識實習是專業課程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其主要目的是:

1、學習實習礦井工程技術人員及工人吃苦耐勞、樂於奉獻的崇高品德,培養學生為祖國的煤炭事業而奮鬥終身的精神。

2、建立學生對煤礦整體及一通三防系統的感性認識,為後續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任務:

1、瞭解礦井地面生產及輔助系統的佈局及其功能。

2、瞭解礦井概況及井田地質特徵。包括:

1)礦井地理位置、交通情況、地形特徵、氣候條件等;

2)礦井煤系地層特徵,主採煤層賦存情況,頂底板巖性,地質構造;

3)礦井水文地質情況、礦井瓦斯等級、煤層自燃傾向。

3、瞭解礦井開拓開採概況。包括:

1)礦井開拓:井筒位置及數目、水平劃分、大巷佈置、採區劃分;

2)礦井開採:採區巷道佈置、階段劃分、採煤方法、頂板管理方法等;

3)巷道掘進方法及生產工藝。

第二節 位置和交通

盤城嶺井田位於左權縣遼陽鎮後窯峪村,距縣城1.5km,其地理座標為東經113xxxx年~1132227,北緯370508~370720。井田南北長約km,東西寬約km。面積為8.042km.井田北東部為鑫順煤業(原殷家莊煤礦),西部為神火集團高家

莊探礦區,東部、南部均無礦井。

盤城嶺井田位於左權縣城北1.5km處,其間有公路相通。距井田南界約2km有陽(泉)—黎(城)公路,在井田南界1km外有太(谷)—邢(台)公路。陽(泉)—涉(縣)鐵路在井田以東通過。北距陽泉130km,東距邢台120km,南東距邯鄲155km,西距榆社45km,區內交通較為方便。

第三節 自然地理

井田位於太行山西麓,屬中低山侵蝕區,基巖大片裸露,切割較強烈,溝底發育,地形複雜。地勢總體趨勢是東北高,西南低,點位於井田東北山頂,海拔1342.0m,最低點位於井田西南角的王家河河牀,海拔1125.0m,相對高差為216.90m。

本區屬海河流域清漳河水系,距井田南界約1km為清漳河西源,由北西向南東流經左權縣城南。在左權縣南東約40km處與從北往南留的清漳河東源流入清漳河主流。清漳河平均流量1970m3/s,井田東部有後窯峪河由北向南流過,雨季水量較大,平時水量微小,屬季節性河流。其它河溝,如井田西部的七里河、王家河只在雨季才有水由北向南流入清漳河西源。

井田位於太行山區,屬寒温帶大陸性氣候,冬季乾旱多西北風,夏季温和多雨多東南風,秋季天高氣爽。據氣象局提供的資料,氣温為35.6(1981年),最低氣温—25(1984年),年平均氣温7.5.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8、9三個月內,年降水量最多可達550~600毫米。多年平均降水量為484.4毫米,多年平均蒸發量為1708.7毫米。多年平均無霜期為159天。凍土深度為90釐米,一般從頭年10月開始,到第二年4月解凍。

本地區歷未發生過5級以上地震。據歷史記載,明嘉靖、清道光年間曾發生過次有感地震,但都是鄰區發生地震波及到本地區。建國後,據記載曾發生過35次地震,其中大於4級的4次,大於3級的7次,小於3級的24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gb50011—2001《建築抗震設計規範》,將本地區劃分為七級基本烈度帶。

第二章 勘查與礦井地質工作

1954年地質部213隊在昔陽—襄垣一帶開展過普查找礦工作。其中包括地質填圖、小窯調查以及槽探工程等。地形底圖系1914年陸軍測量局測繪的1:50000地形圖,精度很差,地物精度誤差達800~1500米。

1958年4~9月,山西煤管局地質勘探局119隊在地質部213隊普查找煤的基礎上,進行了包括本井田在內的昔陽—左權地質普查工作。同年12月提交了普查報告。1962年經山西煤管局地質勘探局複審,定位不合格。並以決議書011號不予批准,註銷儲量。該項工作在井田內施工了80鑽孔,因當時條件有限,沒有測井資料,而且太原組15號煤層情況不明。

1960年至1961年119隊利用其大躍進中施測的1:10000地形圖做底圖在左權縣城至李陽間進行了1:10000地質填圖。填圖方法不明,觀測成果、小窯調查等無資料查考,地質界限紊亂,加之底圖降級使用,地質成果不宜採用。

1988年晉中市煤田地質勘探隊在井田東南部施工了b—1鑽探煤鑽孔,目的在於瞭解4號煤層,終孔層位於山西組底部,孔深352米。

1998年4月15日至1999年8月13日晉中煤田地質勘探隊對井田進行了精查,在井田內施工了6個鑽孔,工程量達3136.36米。在鑽探施工過程中相應完成了1:5000地質填圖8km2,三維地震勘探0.35km2和精查勘探設計中所擬定的物探測井、生產礦井調查、採樣測試、水文地質等工作。

xxxx年4月至今山西地寶能源有限公司在井田內施工3個鑽孔,其中地質孔2個,水文孔1個,目前正在施工中。

第三章 礦井地質

第一節 區域地質情況

井田位於紫會向斜東翼南部,出露地層由東向西,由老到新有二疊系下統石盒子組、上統上石盒子組和石千峯組。地表大部分被第四系覆蓋。基本構造形態為一走向北北東、傾向北西的單斜構造,地層傾角一般8~10·,局部達15·以上,未見落差5m以上的斷層。

第二節 含水層與隔水層分佈

一、主要含水層

井田內的含水層,根據鄰區資料,沿用其劃分方法,由老到新分數如下:

1、鬆散巖類孔隙含水層組

井田內鬆散巖層主要是第四系地層,分佈於山頂、山坡、溝谷中,不整合於各時代底層之上。分佈於山坡、山頂的中更新統離石黃土和上更新統馬蘭黃土,細顆粒,補給條件差,一般含水微弱。位於由間溝谷及七里河、王家河、後窯峪河等河溝沿岸的第四系沖積層,含水層性以卵、礫石和沙層為主,沖積層厚0~25m。基底一般為砂、泥巖,補給條件優越,地下水水量豐富。井田外的左權電廠、化肥廠及莊則村的供水井成井時均自流。化肥廠2號井單位湧水量2.2l/s.m,電廠2號井自流量30.8m3/h,水質為型,礦化度小於1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