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假期農村社會實踐報告多篇

欄目: 社會實踐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58W

假期農村社會實踐報告多篇

【第1篇】2022年暑假大學生假期農村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範文

大學生在假期的時候參加農村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過程看到是苦的,但是收穫是甜的,下面是本站整理的大學生假期農村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閲讀!

1月24日至1 月31日,我隨廣西玉林仁東寒假志願團仁東分團來到玉林仁東鎮大棚村社會實踐。對於從小就比較嬌生慣養的我來説,是一次難得的經歷。短短的9天時間,感受了濃厚的鄉村生活氣息,也產生了很多感想。

大棚村是遠近聞名的文明村,全村耕地面積1550畝,住户面積200畝,230户人家,800口人,其中黨員19名。村固定資產50萬,村民每年平均收入 1200元左右。生活在附近鄉村中屬富裕水平。甘村長自xx年上任以來,為村裏的工作耗盡心血,給村裏帶來了大量收益,村子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提起周村長,村裏的老少爺們兒們都直豎大拇指。

進村後,首先引起我注意的就是有序的道路和整齊的房舍,以及道路兩旁一望無際的大蒜田,與我想象中的農村有着相當大的區別。待融入到村中去以後,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村裏的治安情況相當好。經濟上的寬裕和生活上的安寧,使我毫不誇張的用了安居樂業來作為周家村給我的第一印象。

聽村裏的領導介紹,村裏的主要收入於種植業,其中200畝潮菜收益可達每畝1000元左右,而大蒜更是達到了每畝xx元。但當我們問到村中是否有自己的企業和項目時,村裏領導向我們道出了苦衷:數年前曾有一罐頭廠,在村裏投入生 產,但不到3年,罐頭廠就因接連虧損而在村中消失,而其後的幾次上項目的想法,都因缺資金少技術(尤其是少技術少人才)而夭折。

人才、教育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在其後幾天給村民上課的過程中,這個烙印日漸加深。

下鄉過程中所見所聞很多,但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教育問題。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新時期農村的教育事業依然面臨很多的問題,解決好這些問題將極大的促進農村的發展.

這次社會實踐的時間為9天,參加隊員有20名。在這短短的幾天裏,我們主要開展了四項較大的活動,下面我就簡要的進行一下彙報。

一、“放飛孩子的夢想,托起明天的太陽” 主題班會。

在關愛留守兒童的活動上,我們組主持的專題叫“關愛花朵,精彩大棚”,做這個活動我們的初衷是想借我們的行動展示給這些缺乏關愛的山村孩子們的父母一個感性的認識,那些禮都是村委出錢資助給我們活動的。 我們這個活動是在這期志願活動裏的一部分。當我們給孩子們送去一些糖果和書本文具時,孩子們那種渴望愛的眼神深深的打動着我、震撼着我,缺愛、純真、努力、上進是在場的每一個孩子都具備的,從他們那雙充滿求淚水的眼睛裏,我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

和孩子們一起的幾個小時裏,我過得快樂而充實,彷彿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當一個小孩子代表給我們佩帶紅領巾的時候,我真的很激動,激動的程度不比我第一次帶紅領巾的時候差;當孩子們用洪亮的聲音唱着《春天在哪裏》時,我不知為什麼,也許是一種衝動。我的眼睛開始模糊了,我想我真的是被他們感動了,被他們的純真、活潑、樸實感動了。

在這些孩子的身上,我真正體會到了“我們社會對留守孩子的關愛是重要的”這句話的深刻含義,讓我感覺到我的做法是對的,如果這次活動能增強他們對未來美好的憧憬,那我們的這個活動就算是成功了!

我們的這次活動得到了當地領導、村委、村民的一致好評。

二、走訪農民,尋找科技帶頭人。

為了儘快瞭解大棚村,我們第二天一大早就和村幹部進行了座談,座談會的地點就在村委會,形式很簡單,但內容卻很充實。

村幹部介紹説:“大棚村共一萬三千畝耕地,種植的主要作物是水稻,其他還種一些蔬菜,象大蒜,潮菜什麼的。養殖業也不算髮達,正處在剛剛起步的階段,還沒有形成什麼規模,主要品種比較單一,就豬、鴨、雞等傳統品種,特種養殖還沒有。”

我們組有個成員是農學院學機械的學生,這次下鄉的目的有一個就是調查一下農業機械在農村的普及程度和農民需要什麼樣的機械。但當我們問到這個問題時,村幹部很乾脆的回答:“我們村根本不存在農業機械化,一切農活全部由農民手工去做,完全是原始的東西,不存在什麼機械化。”當時我真的很驚訝,問他們為什麼不用一些機械代替人來做這些重複性很強有很繁重的工作時,他們是這樣回答的:“如果都機械化了,那不就有更多的剩餘勞動力了?”我想農民他們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也許他們就是這麼認識的,我們的任務是來調查的,在短短的幾天裏,我們不可能改變他們的思想,就沒有在往下追問。

於是我們就轉換話題,説:“在現在的這種耕作過程中,有沒有哪種工作是農民認為比較繁重的,希望由機械代替的?”村幹部想了想説:“現在有一個問題就是水稻田被收割後,翻地再種主要由人力和畜力來完成,又費時又費力。希望有一種耕田的機器代勞。” 我個人認為,市場上應當有這種機器,只不過當地的信息不是很豐富。打算回來在網上或者從別的渠道幫農民們找找。

其他的隊員也就他們自己的專業問了些問題,例如,學法律的就比較關心農業的法規政策等問題,像税費改革什麼的;學化肥的就問的是作物的一些疾病。在他們問的時候,我就仔細地聽,然後認真地作筆記,我想雖然這些跟我的專業不相關,但是多知道一些總沒有壞處。

座談大概持續了兩個小時,我們對舊堡的總體情況有了個整體的認識,但光聽村幹部講,是絕對不能完全瞭解的,所以我們決定下午親自到農民家裏去看一看。

吃過午飯,我們來到一家養雞的專業户,它是全村開始養雞較早的一家,直到今年已經5年了。我們去的那天是下午,正好她丈夫趕着雞場去看看了,家中只有女主人和3歲的小女兒在,15歲的大女兒今年開學上八年級,放假去學校補課了。

她家養雞的數目是全村最多的,現在有500只呢;總共有4畝半地,除了一畝地種的是糧食,其餘種的都是青菜,每年收穫的大米和水稻有一般是用來餵雞,但據她所説,這些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一定量的飼料。

為了節約時間,我們制定了十六字的訪問過程,即“贈送資料、説明來意、瞭解情況、記錄問題”。有了明確的過程,我們訪問起來,越來越得心應手了。

三、建立“農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會舊堡農業科技服務站”,與當地進行長期合作。

建立這個服務站的目的或者説是初衷就是使農大的學生與農民保持密切的聯繫,充分了解農民的需求,在他們的學習當中,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有所側重,真正做到學有所用,這樣,他們學習起來就更有動力了;

【第2篇】大學生寒假期農村社會實踐報告

這次社會實踐的時間為七天,參加隊員有六名。在這短短的幾天裏,我們主要開展了四項較大的活動,下面我就簡要的進行一下彙報。

一、“放飛孩子的夢想,托起明天的太陽” 主題班會。

在班會上,我主持的專題叫“美麗照片,精彩北京”,做這個活動我的初衷是想借照片展示給沒到過北京的山村孩子們一個感性的認識,那些照片都是我去下鄉之前親自到北京各大景點拍攝的(包括天安門、人民大會堂、歷史博物館、人民英雄紀念碑、故宮、新華門、中央電視塔、中華世紀壇、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

我的這個專題在班會上是第一部分。當我給孩子們一張張地做講解的時候,孩子們那種渴望知識的眼神深深的打動着我、震撼着我,勤奮、刻苦、努力、上進是在場的每一個孩子都具備的,從他們那雙充滿求知慾的眼睛裏,我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

和孩子們一起的幾個小時裏,我過得快樂而充實,彷彿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當學生代表給我們佩帶紅領巾的時候,我真的很激動,激動的程度不比我第一次帶紅領巾的時候差;當孩子們用洪亮的聲音唱着《好一朵茉莉花》時,我不知為什麼,也許是一種衝動。我的眼睛開始模糊了,我想我真的是被他們感動了,被他們的純真、活潑、樸實感動了。

在這些孩子的身上,我真正到了“從絕望中尋找希望”這句話的深刻含義,讓我感覺到我的做法是對的,如果這次活動能增強他們對未來美好的憧憬,那我們的這個活動就算是成功了!

我們的這次活動得到了當地領導、老師、同學的一致好評。其實我們的活動時間是有所改變的,不是嚴格按照計劃的。計劃是到達的第二天開展這個主題班會的,但我們到達的那天已經是晚上六點了,食宿問題還沒有安排妥當,所以第二天開展活動的條件根本不具備,我們就馬上開會,一致通過決定第三天再做。實際證明,我們的調整很正確,主題班會因為準備的充分,所以開的很成功。這也告訴了我們在以後的中,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計劃是很必要的。

二、走訪農民,尋找科技帶頭人。

為了儘快瞭解舊堡村,我們第二天一大早就和村幹部進行了座談,座談會的地點就在村委會,形式很簡單,但內容卻很充實。

村幹部介紹説:“舊堡村共一萬三千畝耕地,二十六眼機井,平均三、四畝地就有一眼井,不算缺水。種植的主要作物是玉米,其他還種一些蔬菜,象豆角,西紅柿什麼的。養殖業也不算髮達,正處在剛剛起步的階段,還沒有形成什麼規模,主要品種比較單一,就豬、牛、雞等傳統品種,特種養殖還沒有。”

我是農大東區學機械的學生,這次下鄉的目的有一個就是調查一下農業機械在農村的普及程度和農民需要什麼樣的機械。但當我問到這個問題時,村幹部很乾脆的回答:“我們村根本不存在農業機械化,一切農活全部由農民手工去做,完全是原始的東西,不存在什麼機械化。”當時我真的很驚訝,問他們為什麼不用一些機械代替人來做這些重複性很強有很繁重的時,他們是這樣回答的:“如果都機械化了,那不就有更多的剩餘勞動力了?”我想農民他們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也許他們就是這麼認識的,我們的任務是來調查的,在短短的幾天裏,我們不可能改變他們的,就沒有在往下追問。

於是我就轉換話題,説:“在現在的這種耕作過程中,有沒有哪種是農民認為比較繁重的,希望由機械代替的?”村幹部想了想説:“現在有一個問題就是玉米杆被收割後,剩餘的部分,一部分在地裏,一部分在地上,農民處理起來比較費勁,現在全憑農民用鋤頭一棵一棵的往出挖,又費時又費力。希望能有一種機器代勞。”

我個人認為,市場上應當有這種機器,只不過當地的不是很豐富。打算回來在網上或者從別的渠道幫農民們找找,如果真的沒有的賣,那下次學校再舉辦創新大賽,我就做這個機器了。

【第3篇】寒假期農村社會實踐報告

這次社會實踐的時間為七天,參加隊員有六名。在這短短的幾天裏,我們主要開展了四項較大的活動,下面我就簡要的進行一下彙報。

一、“放飛孩子的夢想,托起明天的太陽” 主題班會。

在班會上,我主持的專題叫“美麗照片,精彩北京”,做這個活動我的初衷是想借照片展示給沒到過北京的山村孩子們一個感性的認識,那些照片都是我去下鄉之前親自到北京各大景點拍攝的(包括天安門、人民大會堂、歷史博物館、人民英雄紀念碑、故宮、新華門、中央電視塔、中華世紀壇、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

我的這個專題在班會上是第一部分。當我給孩子們一張張地做講解的時候,孩子們那種渴望知識的眼神深深的打動着我、震撼着我,勤奮、刻苦、努力、上進是在場的每一個孩子都具備的,從他們那雙充滿求知慾的眼睛裏,我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

和孩子們一起的幾個小時裏,我過得快樂而充實,彷彿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當學生代表給我們佩帶紅領巾的時候,我真的很激動,激動的程度不比我第一次帶紅領巾的時候差;當孩子們用洪亮的聲音唱着《好一朵茉莉花》時,我不知為什麼,也許是一種衝動。我的眼睛開始模糊了,我想我真的是被他們感動了,被他們的純真、活潑、樸實感動了。

在這些孩子的身上,我真正到了“從絕望中尋找希望”這句話的深刻含義,讓我感覺到我的做法是對的,如果這次活動能增強他們對未來美好的憧憬,那我們的這個活動就算是成功了!

我們的這次活動得到了當地領導、老師、同學的一致好評。其實我們的活動時間是有所改變的,不是嚴格按照計劃的。計劃是到達的第二天開展這個主題班會的,但我們到達的那天已經是晚上六點了,食宿問題還沒有安排妥當,所以第二天開展活動的條件根本不具備,我們就馬上開會,一致通過決定第三天再做。實際證明,我們的調整很正確,主題班會因為準備的充分,所以開的很成功。這也告訴了我們在以後的中,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計劃是很必要的。

二、走訪農民,尋找科技帶頭人。

為了儘快瞭解舊堡村,我們第二天一大早就和村幹部進行了座談,座談會的地點就在村委會,形式很簡單,但內容卻很充實。

村幹部介紹説:“舊堡村共一萬三千畝耕地,二十六眼機井,平均

三、四畝地就有一眼井,不算缺水。種植的主要作物是玉米,其他還種一些蔬菜,象豆角,西紅柿什麼的。養殖業也不算髮達,正處在剛剛起步的階段,還沒有形成什麼規模,主要品種比較單一,就豬、牛、雞等傳統品種,特種養殖還沒有。”

我是農大東區學機械的學生,這次下鄉的目的有一個就是調查一下農業機械在農村的普及程度和農民需要什麼樣的機械。但當我問到這個問題時,村幹部很乾脆的回答:“我們村根本不存在農業機械化,一切農活全部由農民手工去做,完全是原始的東西,不存在什麼機械化。”當時我真的很驚訝,問他們為什麼不用一些機械代替人來做這些重複性很強有很繁重的時,他們是這樣回答的:“如果都機械化了,那不就有更多的剩餘勞動力了?”我想農民他們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也許他們就是這麼認識的,我們的任務是來調查的,在短短的幾天裏,我們不可能改變他們的,就沒有在往下追問。

於是我就轉換話題,説:“在現在的這種耕作過程中,有沒有哪種是農民認為比較繁重的,希望由機械代替的?”村幹部想了想説:“現在有一個問題就是玉米杆被收割後,剩餘的部分,一部分在地裏,一部分在地上,農民處理起來比較費勁,現在全憑農民用鋤頭一棵一棵的往出挖,又費時又費力。希望能有一種機器代勞。”

我個人認為,市場上應當有這種機器,只不過當地的不是很豐富。打算回來在網上或者從別的渠道幫農民們找找,如果真的沒有的賣,那下次學校再舉辦創新大賽,我就做這個機器了。

其他的隊員也就他們自己的專業問了些問題,例如,學的就比較關心農業的法規政策等問題,像税費改革什麼的;學化肥的就問的是作物的一些疾病。在他們問的時候,我就仔細地聽,然後認真地作筆記,我想雖然這些跟我的專業不相關,但是多知道一些總沒有壞處。

座談大概持續了兩個小時,我們對舊堡的總體情況有了個整體的認識,但光聽村幹部講,是絕對不能完全瞭解的,所以我們決定下午親自到農民家裏去看一看。

吃過午飯,我們來到一家養羊的專業户,它是全村開始養羊較早的一家,直到今年已經5年了。我們去的那天是下午,正好他丈夫趕着羊羣去放羊了,家中只有女主人和3歲的小女兒在,15歲的大女兒今年開學上八年級,放假去學校補課了。

她家養羊的數目是全村最多的,現在有70只大羊,30只小羊,最多的時候有140只呢;總共有8畝半地,除了七分種的是胡蘿蔔,其餘種的都是玉米,每年收穫的胡蘿蔔和玉米都用來餵羊,但據她所説,這些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一定量的放牧。雖然國家現在正在實施“退耕還林”政策,明令禁止放牧,但如果不放牧,只讓羊吃飼料是根本吃不起的,起早貪黑的幹上一年,説不定還會賠上

一、兩千呢,所以他們不得不偷着放。

她家有一隻母羊的肚子右側偏下的地方有一軟的疙瘩,是去年冬天發現的,請獸醫來看過,做過一次手術,打開後疙瘩裏邊是小腸,沒敢動,又給縫上了,其間,這隻母羊還生育了小羊,這個疙瘩也沒有遺傳給小羊,小羊現在很健康。為了趕在他們放羊之前看到那隻母羊,第二天我們起了個大早,對他們家進行了回訪,並給那隻羊拍了照,打算回來向學校的有關專家教授請教一下。

為了節約時間,我們制定了十六字的訪問過程,即“贈送資料、説明來意、瞭解情況、記錄問題”。有了明確的過程,我們訪問起來,越來越得心應手了。

接下來,我們又走訪了另一家以養羊為主業的養殖户,與上一家相比顯得正規了許多,有專門的羊舍,而不是簡單的羊圈,羊的品種也很統一——小尾寒羊。

他家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規模,是因為他貸了20萬元的款,也是全村一次性貸款貸的最多的。當我們問起對貸款風險的看法時,他是這樣回答的:“只要你把所貸的款都投到項目上去,然後一心一意的去幹,一般都會成功。

【第4篇】機假期農村支教社會實踐報告

我是xx月六號去的。到xx月二十號結束,期間講了60節課,講課的內容是英語,教英語算是不難,但沒有教學經驗,第一次登上台,難免有些緊張,但看到孩子們機靈的雙眼,踴躍的回答問題,很快和他們融為一體,緊張感很快消失,看着孩子們天真浪漫的雙眼,我深感老師的責任重大,老師是個神聖的職業,當今天自己講課講到汗流順着臉頰一直流到脖子,流到後背,試了汗衫,我才明白老師是多麼的辛苦,腳站的酸了,手寫的累了,嗓子喊得啞了,但還是不顧一切講到下課為止,課間留在教室和孩子交流,發現他們還有另一可愛之面,之後的日子,講課慢慢地入正軌,再沒有登上講台的拘謹,也敢於放開講了,在這短短的十五天裏,認識了不少小朋友,建立了比較真誠的友誼。

最後一節課,開家長會的時候,看到那些小朋友天真的臉龐,及家長滿意的笑容,我感覺我的付出沒有白費因為我得到了別人的認可,沒有什麼比別人對自己的認可更高興的,我堅信這一點,我也有信心在以後的日子裏做得更好。

一.實踐經驗

(一)待人要真誠

踏進辦公室,只見幾個陌生的臉孔。我微笑和他們打招呼,從那天起我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天見到他們都要微笑説聲:“早上好”.那是我心底的真誠問候,我總覺得,經常有一些細微的東西被我們忽略,比如輕輕地一聲問候,但他表達了對同事對朋友的關懷,也讓他人感覺到被重視被關心,以便同事之間交流教學經驗。

(二)要善於溝通

每個人都要認識一些人,認識別人都需要自己主動了解別人,溝通事宜中重要的方法。一個善於交際的人,必定是一個善於共同的人。

(三)要有熱情和信心

無論對人還是對事都要有熱情和信心。熱情讓我們地工作充滿激情,願意為共同的目標奮鬥,信心又讓我們充滿熱情,耐心對待工作,力求做好每個細節,精益求精。

(四)要講究條理

如果你不想在緊急的時候腳忙手亂,就要養成講究條理的好習慣,只有不急不亂,有條有理的做下去才能成功地做完一件事情,任何工作都一樣。

二:教育很重要

在現代社會中,教育有重要的位置,國家重視教育,重視人才,但有一些客觀的現實使得教育觀念發生變化,農村尤為明顯造成人才的流失,隨着經濟發展對知識型人才的需求的增加,越來越多的人已經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在社會實踐過程中,我瞭解倒80%的家庭對孩子的教育費用作為自己孩子在未來幾年的重要支出。對農村的教育支持不能僅限於財力上的幫助,還應試教育觀念的轉變的支持只是不是孩子們重要的唯一東西,做人道理,適應社會時代的發展要求同樣的重要我們有責任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支持農村的教育事業。“人才、教育“烙在我的心上,在教學的十幾天裏,這個烙印加深了,學校並不大,還算明亮的教室和尚能將就用得課桌,與偏遠的孩子相比,已令孩子們滿意了,這裏的學習環境並不能用一個“好”字形容,但孩子們對學習的熱情和認真把我深深感動了。在和孩子們交流的過程中我瞭解到,他們都很想成為科學家,對外面的未知世界充滿了好奇和憧憬。但當我問他們以後會不會來時,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沉默了。也許還是國小生的他們尚未明白我這個問題的含義,也許是一直以來伴隨他們。沒有一個孩子表示自己將來回到自己的家鄉,“人才、教育”再一次在我腦海中迴盪。

要學的只是我們一年也教不完,所以我們應該把教學重點放在如何使孩子擁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樣才能正確的引導他們走上一條光明大道,所以我在最後的兩天裏注重孩子們的思想教育而非知識教育。

對於窮人來説,麪包就是天堂,而這樣的人是不完整的,當然貧窮分為物質貧窮和精神貧窮。在我認為貧窮實質是精神貧窮,因為當一個人的思想被貧窮束縛之後,物質貧窮也會隨之而來,因此。某些家長因為教育弊端而剝削孩子受教育的權利,讓我很氣憤。

三:結尾

社會實踐使同學們找到了理論與實踐的最佳結合點,尤其是我們學生,只重視實踐環節,往往在實際工作崗位上發揮的很不理想,通過實踐所學的專業知識得到鞏固和提高,就是緊密結合自身專業特色,在實踐中檢驗自己的知識和水平。通過實踐原來理論上的模糊和印象不深的得到鞏固,原來理論上欠缺的的實踐環節上得到賠償,加深了對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消化。短期的社會實踐,一晃而過,卻讓我從中領悟到很多東西,而這些東西會讓我終身受用,社會實踐更加深入了我對農村的感情,拉近了我對社會的距離,也讓自己在鄉村國小實踐中開拓了視野,增長了才幹,進一步明確了我們青年學生的成才之路與肩負的歷史使命。社會才是學習和受教育的大課堂,

,在那片廣闊的天地裏,我們的人生價值得到了體現,為將來更加激烈的競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希望以後還有更多的機會,讓我在實踐中得到鍛鍊。

【第5篇】大學生假期農村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

大學生在假期的時候參加農村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過程看到是苦的,但是收穫是甜的,下面是整理的大學生假期農村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歡迎閲讀!

1月24日至1 月31日,我隨廣西玉林仁東寒假志願團仁東分團來到玉林仁東鎮大棚村社會實踐。對於從小就比較嬌生慣養的我來説,是一次難得的經歷。短短的9天時間,感受了濃厚的鄉村生活氣息,也產生了很多感想。

大棚村是遠近聞名的文明村,全村耕地面積1550畝,住户面積200畝,230户人家,800口人,其中黨員19名。村固定資產50萬,村民每年平均收入 1200元左右。生活在附近鄉村中屬富裕水平。甘村長自xx年上任以來,為村裏的工作耗盡心血,給村裏帶來了大量收益,村子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提起周村長,村裏的老少爺們兒們都直豎大拇指。

進村後,首先引起我注意的就是有序的道路和整齊的房舍,以及道路兩旁一望無際的大蒜田,與我想象中的農村有着相當大的區別。待融入到村中去以後,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村裏的治安情況相當好。經濟上的寬裕和生活上的安寧,使我毫不誇張的用了安居樂業來作為周家村給我的第一印象。

聽村裏的領導介紹,村裏的主要收入於種植業,其中200畝潮菜收益可達每畝1000元左右,而大蒜更是達到了每畝xx元。但當我們問到村中是否有自己的企業和項目時,村裏領導向我們道出了苦衷:數年前曾有一罐頭廠,在村裏投入生 產,但不到3年,罐頭廠就因接連虧損而在村中消失,而其後的幾次上項目的想法,都因缺資金少技術(尤其是少技術少人才)而夭折。

人才、教育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在其後幾天給村民上課的過程中,這個烙印日漸加深。

下鄉過程中所見所聞很多,但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教育問題。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新時期農村的教育事業依然面臨很多的問題,解決好這些問題將極大的促進農村的發展.

這次社會實踐的時間為9天,參加隊員有20名。在這短短的幾天裏,我們主要開展了四項較大的活動,下面我就簡要的進行一下彙報。

一、“放飛孩子的夢想,托起明天的太陽” 主題班會。

在關愛留守兒童的活動上,我們組主持的專題叫“關愛花朵,精彩大棚”,做這個活動我們的初衷是想借我們的行動展示給這些缺乏關愛的山村孩子們的父母一個感性的認識,那些禮都是村委出錢資助給我們活動的。 我們這個活動是在這期志願活動裏的一部分。當我們給孩子們送去一些糖果和書本文具時,孩子們那種渴望愛的眼神深深的打動着我、震撼着我,缺愛、純真、努力、上進是在場的每一個孩子都具備的,從他們那雙充滿求淚水的眼睛裏,我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

和孩子們一起的幾個小時裏,我過得快樂而充實,彷彿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當一個小孩子代表給我們佩帶紅領巾的時候,我真的很激動,激動的程度不比我第一次帶紅領巾的時候差;當孩子們用洪亮的聲音唱着《春天在哪裏》時,我不知為什麼,也許是一種衝動。我的眼睛開始模糊了,我想我真的是被他們感動了,被他們的純真、活潑、樸實感動了。

在這些孩子的身上,我真正體會到了“我們社會對留守孩子的關愛是重要的”這句話的深刻含義,讓我感覺到我的做法是對的,如果這次活動能增強他們對未來美好的憧憬,那我們的這個活動就算是成功了!

我們的這次活動得到了當地領導、村委、村民的一致好評。

二、走訪農民,尋找科技帶頭人。

為了儘快瞭解大棚村,我們第二天一大早就和村幹部進行了座談,座談會的地點就在村委會,形式很簡單,但內容卻很充實。

村幹部介紹説:“大棚村共一萬三千畝耕地,種植的主要作物是水稻,其他還種一些蔬菜,象大蒜,潮菜什麼的。養殖業也不算髮達,正處在剛剛起步的階段,還沒有形成什麼規模,主要品種比較單一,就豬、鴨、雞等傳統品種,特種養殖還沒有。”

我們組有個成員是農學院學機械的學生,這次下鄉的目的有一個就是調查一下農業機械在農村的普及程度和農民需要什麼樣的機械。但當我們問到這個問題時,村幹部很乾脆的回答:“我們村根本不存在農業機械化,一切農活全部由農民手工去做,完全是原始的東西,不存在什麼機械化。”當時我真的很驚訝,問他們為什麼不用一些機械代替人來做這些重複性很強有很繁重的工作時,他們是這樣回答的:“如果都機械化了,那不就有更多的剩餘勞動力了?”我想農民他們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也許他們就是這麼認識的,我們的任務是來調查的,在短短的幾天裏,我們不可能改變他們的思想,就沒有在往下追問。

於是我們就轉換話題,説:“在現在的這種耕作過程中,有沒有哪種工作是農民認為比較繁重的,希望由機械代替的?”村幹部想了想説:“現在有一個問題就是水稻田被收割後,翻地再種主要由人力和畜力來完成,又費時又費力。希望有一種耕田的機器代勞。” 我個人認為,市場上應當有這種機器,只不過當地的信息不是很豐富。打算回來在網上或者從別的渠道幫農民們找找。

其他的隊員也就他們自己的專業問了些問題,例如,學法律的就比較關心農業的法規政策等問題,像税費改革什麼的;學化肥的就問的是作物的一些疾病。在他們問的時候,我就仔細地聽,然後認真地作筆記,我想雖然這些跟我的專業不相關,但是多知道一些總沒有壞處。

座談大概持續了兩個小時,我們對舊堡的總體情況有了個整體的認識,但光聽村幹部講,是絕對不能完全瞭解的,所以我們決定下午親自到農民家裏去看一看。

吃過午飯,我們來到一家養雞的專業户,它是全村開始養雞較早的一家,直到今年已經5年了。我們去的那天是下午,正好她丈夫趕着雞場去看看了,家中只有女主人和3歲的小女兒在,15歲的大女兒今年開學上八年級,放假去學校補課了。

她家養雞的數目是全村最多的,現在有500只呢;總共有4畝半地,除了一畝地種的是糧食,其餘種的都是青菜,每年收穫的大米和水稻有一般是用來餵雞,但據她所説,這些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一定量的飼料。

為了節約時間,我們制定了十六字的訪問過程,即“贈送資料、説明來意、瞭解情況、記錄問題”。有了明確的過程,我們訪問起來,越來越得心應手了。

三、建立“農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會舊堡農業科技服務站”,與當地進行長期合作。

建立這個服務站的目的或者説是初衷就是使農大的學生與農民保持密切的聯繫,充分了解農民的需求,在他們的學習當中,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有所側重,真正做到學有所用,這樣,他們學習起來就更有動力了;

同時,農民也能得到真正的實惠,首先,他們所提供的資料、信息都是免費的,沒有經濟利益在其中,也就不存在什麼欺騙,不像有些種子公司賣假種子可以得到更多的利潤卻不顧辛苦一年而顆粒無收的農民,他們不會;其次,是長期合作,農民可以隨時把遇到的比較棘手的問題通過服務站告訴農學院,要是他們能解決、有把握的東西,會毫無保留的告訴農民,如果他們解決不了,或者把握不大,他們也會負責的告訴農民,讓他們先等等,他們會替他們去請教學校裏專家、教授們。 這次建站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1、制定“農業大學農村發展研究會舊堡農業科技服務站”管理制度的暫行辦法;

2、經過走訪農户,對農民進行了解,確定農業科技服務站站長以及舊堡村科技帶頭人;

3、向農業科技服務站捐贈圖書、光盤等資料,其中部分留在服務站作為保存本;

4、由於怕耽誤農民的時間,我們決定為農民送書到家,加強對服務站的宣傳。

這種人才流向並非只存在於農村和城市之間,也同樣存在於小城市和大城市之間,落後地區和發達地區之間,以至於我國的西部和東部之間及國內和國外之間。

四、農事實習。説起來是很簡單的活,就是給大蒜地鋤草。

雖説這不是我長這麼大以來第一次幹這種活。但一開始亂鋤一氣,草沒鋤掉幾棵,手上倒磨出了幾個泡,後來慢慢的掌握技巧了,也鋤的快多了,不一會我就把一壟鋤完了。大蒜地裏風很大,我這才親身體會到了農民們的不容易,作為農大的學生應該給農民辦點實事,更堅定了我們把農業科技服務站建下去的決心。

以上是我對主要活動進行的簡要介紹,其中穿插了一些感想,下面我要對整個活動談一些感受:

1、“團隊精神、共同合作”在工作當中的重要性。

每個人對每件事的看法不會是完全相同的,所以處理事情有分歧是很正常的,但隨着大家相互的逐漸瞭解,分歧會慢慢減少,工作開展也會越來越順利。只有大家的思想統一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工作才能順利出色的完成。

2、宣傳工作和前期準備工作在整個工作中的重要性。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這句話都被人説爛了,可只有經歷以後才能體會到它的真正含義。你要開展一項活動,如果宣傳工作做的不到位,沒有人來參加,活動怎麼能開展下去呢?即使你準備的再充分再也白搭,給誰看呢?如果你前期準備的不夠充分,觀眾或者説參與者一多,你準備的不夠充分,肯定就會手忙腳亂,更別提發揮水平了。 從這次活動中,我充分認識到準備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只有做好充分的準備才有可能出色的完成任務。

3、我覺得做一件事情只要你努力了,用心去做了,不管結果怎樣都是成功的!

這次的社會實踐我的收穫很大,感受也很多,以上只是一部分,請老師給予批評、指導

【第6篇】大學生假期農村社會實踐報告範文

社會實踐是人類發現真理、運用真理、驗證真理、發展真理的基礎,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大學生假期農村社會實踐報告範文,歡迎閲讀參考。

大學生假期農村社會實踐報告範文

這次社會實踐的時間為七天,參加隊員有六名。在這短短的幾天裏,我們主要開展了四項較大的活動,下面我就簡要的進行一下彙報。

一、放飛孩子的夢想,托起明天的太陽主題班會。

在班會上,我主持的專題叫美麗照片,精彩北京,做這個活動我的初衷是想借照片展示給沒到過北京的山村孩子們一個感性的認識,那些照片都是我去下鄉之前親自到北京各大景點拍攝的(包括__________、人民大會堂、歷史博物館、人民英雄紀念碑、故宮、新華門、中央電視塔、中華世紀壇、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

我的這個專題在班會上是第一部分。當我給孩子們一張張地做講解的時候,孩子們那種渴望知識的眼神深深的打動着我、震撼着我,勤奮、刻苦、努力、上進是在場的每一個孩子都具備的,從他們那雙充滿求知慾的眼睛裏,我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

和孩子們一起的幾個小時裏,我過得快樂而充實,彷彿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當學生代表給我們佩帶紅領巾的時候,我真的很激動,激動的程度不比我第一次帶紅領巾的時候差;當孩子們用洪亮的聲音唱着《好一朵茉莉花》時,我不知為什麼,也許是一種衝動。我的眼睛開始模糊了,我想我真的是被他們感動了,被他們的純真、活潑、樸實感動了。

在這些孩子的身上,我真正體會到了從絕望中尋找希望這句話的深刻含義,讓我感覺到我的做法是對的,如果這次活動能增強他們對未來美好的憧憬,那我們的這個活動就算是成功了!

我們的這次活動得到了當地領導、老師、同學的一致好評。其實我們的活動時間是有所改變的,不是嚴格按照計劃的。計劃是到達的第二天開展這個主題班會的,但我們到達的那天已經是晚上六點了,食宿問題還沒有安排妥當,所以第二天開展活動的條件根本不具備,我們就馬上開會,一致通過決定第三天再做。實際證明,我們的調整很正確,主題班會因為準備的充分,所以開的很成功。這也告訴了我們在以後的工作中,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計劃是很必要的。

二、走訪農民,尋找科技帶頭人。

為了儘快瞭解舊堡村,我們第二天一大早就和村幹部進行了座談,座談會的地點就在村委會,形式很簡單,但內容卻很充實。

村幹部介紹説:舊堡村共一萬三千畝耕地,二十六眼機井,平均三、四畝地就有一眼井,不算缺水。種植的主要作物是玉米,其他還種一些蔬菜,象豆角,西紅柿什麼的。養殖業也不算髮達,正處在剛剛起步的階段,還沒有形成什麼規模,主要品種比較單一,就豬、牛、雞等傳統品種,特種養殖還沒有。

我是農大東區學機械的學生,這次下鄉的目的有一個就是調查一下農業機械在農村的普及程度和農民需要什麼樣的機械。但當我問到這個問題時,村幹部很乾脆的回答:我們村根本不存在農業機械化,一切農活全部由農民手工去做,完全是原始的東西,不存在什麼機械化。當時我真的很驚訝,問他們為什麼不用一些機械代替人來做這些重複性很強有很繁重的工作時,他們是這樣回答的:如果都機械化了,那不就有的剩餘勞動力了?我想農民他們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也許他們就是這麼認識的,我們的任務是來調查的,在短短的幾天裏,我們不可能改變他們的思想,就沒有在往下追問。

於是我就轉換話題,説:在現在的這種耕作過程中,有沒有哪種工作是農民認為比較繁重的,希望由機械代替的?村幹部想了想説:現在有一個問題就是玉米杆被收割後,剩餘的部分,一部分在地裏,一部分在地上,農民處理起來比較費勁,現在全憑農民用鋤頭一棵一棵的往出挖,又費時又費力。希望能有一種機器代勞。我個人認為,市場上應當有這種機器,只不過當地的信息不是很豐富。打算回來在網上或者從別的渠道幫農民們找找,如果真的沒有的賣,那下次學校再舉辦創新大賽,我就做這個機器了。

其他的隊員也就他們自己的專業問了些問題,例如,學法律的就比較關心農業的法規政策等問題,像税費改革什麼的;學化肥的就問的是作物的一些疾病。在他們問的時候,我就仔細地聽,然後認真地作筆記,我想雖然這些跟我的專業不相關,但是多知道一些總沒有壞處。

座談大概持續了兩個小時,我們對舊堡的總體情況有了個整體的認識,但光聽村幹部講,是絕對不能完全瞭解的,所以我們決定下午親自到農民家裏去看一看。

吃過午飯,我們來到一家養羊的專業户,它是全村開始養羊較早的一家,直到今年已經5年了。我們去的那天是下午,正好他丈夫趕着羊羣去放羊了,家中只有女主人和3歲的小女兒在,15歲的大女兒今年開學上八年級,放假去學校補課了。

她家養羊的數目是全村最多的,現在有70只大羊,30只小羊,最多的時候有140只呢;總共有8畝半地,除了七分種的是胡蘿蔔,其餘種的都是玉米,每年收穫的胡蘿蔔和玉米都用來餵羊,但據她所説,這些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一定量的放牧。雖然國家現在正在實施退耕還林政策,明令禁止放牧,但如果不放牧,只讓羊吃飼料是根本吃不起的,起早貪黑的幹上一年,説不定還會賠上一、兩千呢,所以他們不得不偷着放。

她家有一隻母羊的肚子右側偏下的地方有一軟的疙瘩,是去年冬天發現的,請獸醫來看過,做過一次手術,打開後疙瘩裏邊是小腸,沒敢動,又給縫上了,其間,這隻母羊還生育了小羊,這個疙瘩也沒有遺傳給小羊,小羊現在很健康。為了趕在他們放羊之前看到那隻母羊,第二天我們起了個大早,對他們家進行了回訪,並給那隻羊拍了照,打算回來向學校的有關專家教授請教一下。

為了節約時間,我們制定了十六字的訪問過程,即贈送資料、説明來意、瞭解情況、記錄問題。有了明確的過程,我們訪問起來,越來越得心應手了。

接下來,我們又走訪了另一家以養羊為主業的養殖户,與上一家相比顯得正規了許多,有專門的羊舍,而不是簡單的羊圈,羊的品種也很統一小尾寒羊。

他家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規模,是因為他貸了20萬元的款,也是全村一次性貸款貸的最多的。當我們問起對貸款風險的看法時,他是這樣回答的:只要你把所貸的款都投到項目上去,然後一心一意的去幹,一般是不會賠的,就是賠了,像你建的羊舍,買的羊,也足夠還貸款的,其實風險是很小的,重要的是你認真去對待。他還很誠實的告訴我們,在貸款方面,除了要把項目計劃認認真真做好,憑關係,找路子,也是很重要的。

在養羊的過程中,他遇到了許多實際問題。一是飼料的貯藏,今年他花了9000元建了一個貯藏飼料的大坑,但是到現在一直不敢用,因為還沒有經過科學的論證,如果這貯藏大坑設計的不合適,貯藏的飼料到冬天就會腐爛,貯藏的飼料腐爛了是一筆不小的損失,羊又不能不喂,還要去買飼料,這時的飼料是很貴的,所以裏外裏就虧了許多,所以一直不敢投入使用;二是農民或者説是養殖户急需貯存青杆和黃杆所能獲得的營養價值的具體數據表,要是有了這樣的表,農民就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青貯還是黃貯了,從而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三是市場上沒有一種可以專門用來餵養羊的飼料,要是有這麼一種羊飼料,農民們也就不用貯存飼料了;四是農民已經有了作胚胎移植的願望,但苦於沒有技術,如果有哪位教授有研究這方面的可以與他們合作,他們願意提供羊等基本材料,實驗成功後的具體事宜還有待於進一步的商量。其實,這個農民的這種思想已經是公司+農户的最新的經營模式的雛形了。看來,有些農民的思想已經很先進了。就這樣,那天我們走訪了3家,在後來的幾天裏,我們又走訪了13家,這次共走訪了16家。收穫真的不小,常常被有思想、有遠見、有決策的農民所感動,更被他們的勤勞、樸實的品質所折服。

三、建立中國農業大學農村發展研究會舊堡農業科技服務站,與當地進行長期合作。

建立這個服務站的目的或者説是初衷就是使我們農大的學生與農民保持密切的聯繫,充分了解農民的需求,在我們的學習當中,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有所側重,真正做到學有所用,這樣,我們學習起來就更有動力了;

同時,農民也能得到真正的實惠,首先,我們所提供的資料、信息都是免費的,沒有經濟利益在其中,也就不存在什麼欺騙,不像有些種子公司賣假種子可以得到的利潤卻不顧辛苦一年而顆粒無收的農民,我們不會;其次,是長期合作,農民可以隨時把遇到的比較棘手的問題通過服務站告訴我們,要是我們能解決、有把握的東西,會毫無保留的告訴農民,如果我們解決不了,或者把握不大,我們也會負責的告訴農民,讓他們先等等,我們會替他們去請教學校裏專家、教授們。

畢竟,我們是全國重點大學,是全國最棒的農業大學,擁有農業方面的權威人士,相信他們也肯定願意幫助農民的。我們願意起一個橋樑作用,一個窗口作用,讓農民和教授見上面、説上話。我們的教授們也許會從這些問題當中,得到些靈感,説不定有的新科技成果誕生呢!學生、農民、教授三方面都受益的一件事情通過建立一個農業科技服務站就能實現,而受益多少就要看日後服務站的運作情況了。讓我們共同努力吧!

這次建站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1、制定中國農業大學農村發展研究會舊堡農業科技服務站管理制度的暫行辦法;

2、經過走訪農户,對農民進行了解,確定農業科技服務站站長以及舊堡村科技帶頭人;

3、向農業科技服務站捐贈圖書、光盤等資料,其中部分留在服務站作為保存本;

4、由於怕耽誤農民的時間,我們決定為農民送書到家,加強對服務站的宣傳。

四、農事實習。説起來是很簡單的活,就是給玉米地鋤草。

不過這可是我長這麼大以來第一次幹這種活。一開始不會鋤,亂鋤一氣,草沒鋤掉幾棵,手上倒磨出了幾個泡,後來慢慢的掌握技巧了,也鋤的快多了,不一會我就把一壟鋤完了。玉米地裏不透氣,很熱,我這才親身體會到了農民們的不容易,作為農大的學生應該給農民辦點實事,更堅定了我把農業科技服務站建下去的決心。

以上是我對主要活動進行的簡要介紹,其中穿插了一些感想,下面我要對整個活動談一些感受:

1、團隊精神、共同合作在工作當中的重要性。

每個人對每件事的看法不會是完全相同的,所以處理事情有分歧是很正常的,但隨着大家相互的逐漸瞭解,分歧會慢慢減少,工作開展也會越來越順利。只有大家的思想統一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工作才能順利出色的完成。

2、宣傳工作和前期準備工作在整個工作中的重要性。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這句話都被人説爛了,可只有經歷以後才能體會到它的真正含義。你要開展一項活動,如果宣傳工作做的不到位,沒有人來參加,活動怎麼能開展下去呢?即使你準備的再充分再也白搭,給誰看呢?如果你前期準備的不夠充分,觀眾或者説參與者一多,你準備的不夠充分,肯定就會手忙腳亂,更別提發揮水平了。從這次活動中,我充分認識到準備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只有做好充分的準備才有可能出色的完成任務。

3、我覺得做一件事情只要你努力了,用心去做了,不管結果怎樣都是成功的!

這次的社會實踐我的收穫很大,感受也很多,以上只是一部分,請老師給予批評、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