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小生關於五月五端午包粽子的日記

欄目: 民情日記 / 發佈於: / 人氣:2.27W

國小生關於五月五端午包粽子的日記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綠豆、五花肉、豆沙、八寶、火腿、冬菇、蛋黃等多種餡料,國小生關於五月五端午包粽子的日記,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國小生關於五月五端午包粽子的日記1

下星期四就是端午節了,我突然冒出來一個想法,幹嗎不自己包粽子呢?以前總是買粽子,一點意義也沒有,而且早就吃膩了,搞得現在都不想過端午節了,這次我一定要吃上自己包的粽子。

一切準備就緒了,我們這次準備的材料有糯米,蜜棗,花生,豆沙還有幹粽葉,就開始吧!我首先拿起一張粽葉,折了一下,再折一下,把他折成一個圓錐形的袋子,然後往裏面放上一勺糯米,放上一勺豆沙,再放上一個大大,甜甜的蜜棗,最後補上一勺糯米,把蜜棗蓋住,餡就放好了,接着把上面的葉子折下來,把兩邊的角壓緊,不讓餡漏出來,找一根繩子把粽子緊緊地捆起來,就包好了。看着這個我親手包的大粽子,我喜不自禁,這麼大的粽子,一看就讓人有食慾,我恨不得現在就把這個漂亮的大粽子吃掉!我又包了三個大粽子,滿意的笑了笑,把粽子送進了蒸鍋。過了兩個小時,粽子蒸熟了,我迫不及待的拆開繩子,揭開粽葉,一股濃香撲鼻而來:“好香啊!”我開心的大叫一聲,咬了一大口,哇,好甜,這可是我自己的勞動成果呢!

下一次端午節,我一定還包粽子,保準比這次包的更好!

國小生關於五月五端午包粽子的日記2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據説,屈原於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楚國民眾用粽葉包米飯作成粽子,投到江裏餵給魚蝦吃,希望屈原的身體不要受到傷害。

今年端午節,我讓奶奶教我包粽子。首先要把粽葉洗乾淨,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餡,將自己喜歡的餡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粽葉圍成漏斗的形狀,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大米,中間放上美味的餡,再裝米,用筷子把米搗實了,再用粽葉緊緊地包裹。這時,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急得直跺腳,幸好有奶奶替我“解了圍”——去掉一些糯米,我才順利地裹好了。到了最簡單的步驟——扎粽繩。看我大顯身手,我想粽子要包紮嚴實才好吃。我接過棕繩,把粽子五花大綁捆了一圈,大功告成。包好的粽子放進鍋裏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後,改文火煮30分鐘就可以了。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為從鍋裏飄出那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粽子終於出鍋了,我香噴噴的吃了起來。

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粽子,品嚐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啊!

國小生關於五月五端午包粽子的日記3

端午節的習俗有很多,如:賽龍舟,插艾葉,吃茶蛋。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包粽子。

今天早晨,奶奶老早就起來包粽子,我問奶奶:“您能教我包粽子嗎?”奶奶回答説:“當然可以了,你過來。”首先把粽葉子的兩頭尖尖的東西剪去,然後把它做成碗樣的形狀,接着放四勺米,最後用繩子把它綁好。我按照奶奶的話,細心地包着粽子。我包完後,拿着奶奶包的粽子和我自己包的粽子比對了一下,感覺我的包的喝奶奶包的簡直相差十萬八千里,因為我把粽子包成了長條形狀,像個綠色的方枕頭。於是我又包了個三個粽子,但它還是長條形狀的。奶奶説:“倘若你實在是包不成,就別浪費粽葉和米了。不過,你別灰心,如果接下來的幾個中還是包不好的話,那你就別包了。我説:”我這次一定能成功的,一定行!“我緊張地包着最後一個粽子,頭上汗都冒出來了,連衣服也被汗弄濕了。果然不負有心人,我真的包好了一個四個角的粽子,雖然沒奶奶包的漂亮。

包粽子可真不容易呀!

國小生關於五月五端午包粽子的日記4

端午節,我來到了外婆家,準備和外婆一起包粽子。

我們準備好了浸泡過的糯米、蜜棗、粽葉……開始包粽子了。

因為我已經在學校裏學過包粽子了,所以我覺得不必再“請教”外婆了,就自己拿了四片粽葉,包了起來。我把粽葉的“須”剪掉,然後用右手抓住粗的一頭,用左手抓住粽葉的中間部分,用右手卷啊卷,捲成了“鬥狀”。在放糯米時,糯米掉出來了,無奈之下,只好又重做了一次。這一次,我把粽葉抓得緊緊的,生怕糯米會從小隙縫裏掉出來。之後,我又用剩下的粽葉將“鬥”的口子蓋住了,在反覆的繞一圈,用繩子紮起來,一個粽子就完成了。

外婆還教會了我另一種粽子——穿粽。就是用針把粽子紮緊的。前面的步驟與剛剛包的粽子一樣,最後兩步,也就是最關鍵的兩部。用一片粽葉“裹”住粽子,再用針穿進“粽肚”裏,把那一片粽葉的最細部分穿進針孔裏,再把針從另一頭拔出,一個穿粽也就這樣完成啦!在穿針時,我要麼是用的力氣太小,針拔不出來,要麼就是不小心的扎到自己的手,可看外婆穿針時就這麼的輕鬆,看來,我還得加油啊!

看着我包的這幾個粽子,我心裏可是比吃了蜜還甜呢!

國小生關於五月五端午包粽子的日記5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裏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台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説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